- 相关推荐
作业场所常见职业病危害因素控制措施
为了加强施工生产的安全管理工作,防止和减少职业危害的发生,保护员工的身体健康,项目部结合施工过程中所涉及到的职业危害因素,制定本安全控制措施。
一、 防治方针
职业病的防治工作要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项目部应为劳动 者创造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并采取措施保障劳动者获得职业卫生保护。
二、组织保证
成立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和劳动保护监督管理领导小组及监督管理体系,并配备专、兼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人员。制定《职业危害防治制度》及《职业危害告知制度》,做到有章可循、有规可依。
三、控制措施
(一)个人防护措施
劳动者在工作中应做到“五注意”:
1、注意职业病危害作业岗位的警示标识和警示说明。
2、严格遵守生产操作规程。
3、注意职业卫生防护设施是否正常运行。
4、坚持佩带个人防护用品。
5、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澡、勤换衣服,保持皮肤清洁,养成良好卫生习惯。
(二)主要职业危害因素控制措施
1、电焊烟尘:在钢筋焊接作业时可产生多种有害烟雾物质,长期吸入可导致电气工人尘肺及慢性中毒。控制措施如下:
(1)加强焊接工作场所的通风除尘工作,尽量在室外上风向进行钢筋的焊接或安装鼓风机尽量可能的吹散有害气体。
(2)改革焊接工艺和材料
(3)给焊工配备面罩护耳器、工作服、口罩或通风口罩等个人防护设施。
(4)对焊工工作时间应严格加以控制,执行换班制度每次工作时间最多不超过1小时。
2、非电离辐射:钢筋焊接作业过程中所产生的紫外辐射、激光辐射,夏季露天作业所产生的红外辐射对人体皮肤和眼睛有损伤作用,如红外线可引起职业性白内障,紫外线可引起电光性眼炎。控制措施如下:
(1)为了保护眼睛不受电弧的伤害,焊接时必须使用镶有特制防护眼睛片的面罩。可根据焊接电流强度和个人眼睛情况,选择吸水式滤光片还是反射式防护镜片。
(2)为防止弧光灼伤皮肤,焊工必须穿好工作服,戴好手套和鞋帽等。
(3)对焊工工作时间应严格加以控制,执行换班制度每次工作时间最多不超过1小时。
3、高温作业:夏季露天作业过程中,作业人员长时间处于高温环境中,容易导致热平衡和水盐代谢紊乱,损害中枢神经系统,可造成人体虚脱,昏迷甚至休克,易造成意外事故。控制措施如下:
(1)调整夏季高温作业劳动和休息制度,增加休息和减轻劳动强度,尽量避免高温时段作业。延长午休时间,即采取 “ 早出工、晚收工,中午不上工 ” 的作息制度。同时,现场设施荫棚,备齐防暑降温药品及清凉饮料、淡盐水等。
(2)做好高温作业人员的入暑前体检,凡有心血管疾病,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等高温禁忌症者,一般不宜从事高温作业,给予适当的防治处理。
(3)提高从业人员生活水平,供给合理的饮料及营养。夏季人体营养消耗大,代谢机能旺盛,要常吃些富含优质蛋白质、维生素,又易于消化的食品;同时多
吃些新鲜蔬菜和水果:如西红柿、西瓜、甜瓜、水蜜桃、李子等。
(4)注意个人防护:夏季户外工作人员不要打赤膊,工作服宜宽松,应穿白色或浅色衣服,应戴防护眼镜,对阳光有一定的遮挡作用。
(5)现场供给作业人员盐开水、绿豆汤、豆浆、酸梅汤等防暑降温清凉饮料,饮水方式以少量多次为宜。
(6)现场配备毛巾、风油精、清凉油、藿香正气水以及仁丹等防暑降温用品。
4、噪声:施工现场旋挖机、电锯、切割机等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噪音,对作业人员的听觉系统能够造成一定的损害。另外,长期接触噪声还可引起食欲不振、胃液分泌减少、肠蠕动减慢等胃肠功能紊乱的症状。控制措施如下:
(1)为作业人员配备耳塞、耳罩等防噪设施,并要求他们正确佩戴。
(2)尽量选用低噪声或备有消声降噪设备的机械和低噪声的作业方法,同时确保机械设备在良好状态下运行,并加强对设备的经常性维护;
(3)严格控制作业时间,晚间作业不超过22时,早晨作业不早于6时,特殊情况需连续作业(或夜间作业)的,应尽量采取降噪措施或者对产生噪音小的工序进行施工。
(4)合理布局施工场地内的机械设备,并将钢筋加工厂、木工加工厂设置在离居民区远一些的地方,以减少强噪声的污染。
(5)降低设备运行负荷,使用消声器、隔振降噪等工艺措施。
5、振动:本项目振动主要来自手工电锯作业产生的振动及混凝土浇捣作业振捣棒产生的振动。长期使用振动工具可使皮肤感觉机能紊乱,血管张力改变,出现毛细血管痉挛等。控制措施如下:
(1)尽量采用新工艺和新技术,以消除或减少振动源。
《作业场所常见职业病危害因素控制措施》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对手持振动工具的重量、频率、振幅等应进行必要的限制。
(2)隔振,在手持电锯、振动棒等振源与手扶的设备之间,安装具有弹性性
能的隔振装置,如橡胶减振垫、弹簧和软木等,减少振源的振动输出。
(3)穿戴防振手套、防振鞋等个体防护用品,降低振动危害程度。
(4)工作中应适当安排工间休息,实行轮换作业,间歇使用振动工具。
(三)其他防护措施
1、在职业危害作业场所的醒目位置,设置职业危害告知警示标志牌,说明职业危害的种类、后果及控制措施。
2、组织员工定期进行体检,对项目所有从业人员进行职业健康教育培训,建立从业人员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卡。
3、施工过程中,不得安排有职业禁忌的从业人员从事其所禁忌的作业;对在职业健康检查中发现有与所从事职业相关的健康损害的从业人员,应当调离原工作岗位,并妥善安置。
4、施工现场必须采用有效的职业病防护措施, 不得违章指挥和强令劳动者进行没有职业病防护措施的作业。
5、优先采用有利于防治职业危害和保护从业人员健康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逐步替代产生职业危害的技术、工艺、材料、设备。
6、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职业危害防护用品,并督促、教育、指导从业人员按照使用规则正确佩戴、使用,
7、加大职业危害和劳动保护检查力度,专职安全人员除每日对施工部进行检查外,项目部每月还定期不定期的进行专项检查、季节性检查和综合大检查。发现施工现场职业病危害因素不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时,立即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
作业场所常见职业病危害因素控制措施 [篇2]
职业病危害因素,是指在生产工作中或者其他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危害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接触生产性粉尘、有害化学性、物理因素、放射性物质等各种有害因素的总称。一般较为常见的职业病也是作业环境中职业危害因素对人体的伤害,人体孔内的有毒、有害气体等。因此,相关企业日常需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职业危害防治措施:
1、开展职业病危害因素防治工作,各单位要以预防为主的方针,实行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监督与服务相结合的原则。加强职业病防治工作的宣传教育,普及预防知识,加强个人防护,定期做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开展群众性的职业危害防治工作。
2、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组织体系和责任制。公司建立以总经理为第一责任人,质量、安全、工会负责监督管理,各部门负责人、各部门经理、项目部的项目经理对单位职业病防治工作负全面责任。
3、职业病防治工作所需的费用在施工安全措施费中列支,用人单位应当保障职业病防治所需的资金收入,不得挤占、挪用,并对因资金投入不足导致的后果承担责任;用人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全面负责。
4、项目工程施工,必须将职业危害防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施工,对易发生急性中毒和其他急性职业病的作业场所,项目部需配备相应的急救设备、设施、药品,应制定专项施工措施及应急预案。
5、加强机电设备的管理,防止有害、有毒物的跑、冒、滴、漏,污染环境,要采取通风法、排毒、降噪、隔离等技术性措施来降低或消除生产性有害因素。
6、对施工现场易有毒、有害气体类等有害因素,加强监测管理,配备齐全的个人劳动防护用品,需加强对个人防护,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教育,合理安排员工休息,注意营养,增强机体对有害物质的抵抗能力,防止有害物质进人体内。
7、高温季节合理安排生产,避免高温作业施工,并配备相应的防暑用品以防中暑等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发生。女职工在孕期、经期、产期、哺乳期,禁止安排其重体力作业、夜间严禁安排值班。
8、采购设备和材料,优先采用有利于职业病防治和保护劳动者健康的新工艺、新技术和新材料,对确实需要使用存在有职业病危害设备和化学材料的,应该注明其成份、性能、安全操作规程、维护和使用方法,并应提供相应的防护和应急措施。
9、各部门对施工现场采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必须符合防治职业病的要求,不合格产品,禁止佩戴使用。
10、在公司的各项生产活动中,特殊工种人员必须进行严格培训,持证上岗。遵守各项安全操作规程和有关的职业健康安全卫生制度,防止发生意外事故。要将各项控制、消除职业病危害的措施落实到每一个单位,每一个岗位,每一个个人,从源头上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因素。
11、对违反国家法律规定而造成职业病事故的,将追究主要责任人和直接责任人的责任并作出相关处罚。
【作业场所常见职业病危害因素控制措施】相关文章:
常见几种作业的职业病危害08-03
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辨识02-18
行业职业病危害因素02-18
职业病危害因素控制02-18
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识别02-18
常见职业病危害及预防08-03
车间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10-17
主要行业职业病病危害因素11-03
控制减小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措施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