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外出考察调研心得体会
2017年5月20日至27日,我有幸随办公厅领导干部公共管理第二期研修班赴杭州、义乌、宁波和上海进行了培训考察。我非常珍惜这次学习机会,严格守纪,虚心学习,勤于思考,利用课余时间与授课老师交流,带着问题去考察,和同事们沟通探讨,相互学习。通过一周的学习考察活动,使我开拓了视野,发现了差距,增长了知识,受益非浅。现将主要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一、总体感受
此次培训考察分为理论教学和实地考察两个阶段,时间紧、任务重。但我感觉整个培训考察行程安排科学、内容设臵丰富、理论结合实际、针对性较强,虽然只有短短一周,但收获颇丰。杭州、义乌、宁波和上海这些一线城市先进可行的发展理念、整洁优美的城市环境、自信文明的市民形象、活力无限的民营经济,都给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
二、主要收获和体会
(一)先进可行的发展理念。浙大金立博士在讲“创新思维与现代管理”时,结合杭州市的发展理念,提出了发展理念不仅要创新、求先进,还要立足实际、切实可行。我们在杭州钱塘新城规划博物馆参观了杭州发展的规划,特别是3D影像所展示的未来的杭州,极大地震撼了我。整个城市呈现出环境、文化、经济和谐发展,展现出了一座融于生活、引领生活、创新生活,让百姓更好地生活的城市新面貌。杭州市围绕构建“和 —1—
谐杭州”的目标,2002年提出塑造“精致和谐、大气开放”的城市人文精神,2004年确立“和谐创业”的城市发展模式,2017年锁定建设“生活品质之城”的城市发展目标。这三大理念一脉相承、相互支撑,共同筑成了构建“和谐杭州”的总体框架。“精致和谐、大气开放”的人文精神为杭州的发展注入了人文的因素和人文的动力,继而催生出了“和谐创业”的杭州发展模式,而“和谐创业”又是人文精神的具体实践,是对人文精神的深化,生活品质是城市价值的核心,共建共享生活品质之城,是塑造、弘扬杭州城市人文精神和实践“和谐创业”杭州发展模式的根本导向和目标。坚持以人为本,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精致和谐、大气开放”杭州城市人文精神为支撑,以“和谐创业”发展模式为现实途径,以提高城市生活品质为根本导向,积极推进城市经济生态、政治生态、社会生态、人文生态、自然生态的和谐化,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杭州发展的科学理念和独特模式。纵观上海、宁波和义乌的发展理念,也都体现了在立足实际、以人为本的基础上追求创新的特点。一句话,既要迈开步子,又要脚踏实地。
(二)极富人性化的城市环境。“城市很温馨,十分人性化。”这是不少同志对杭州、宁波、上海等几个地方的城市环境所发出的感叹。虽然几个城市规模不同,地理位臵不同,但无一例外,都很重视城市环境的建设。城市中绿树成荫,芳草萋萋,走不了几步,就会出现三三两两的座椅。整个杭州,好似一个天然的森林公园,绿色是最显著的标志色,给人一种回归自然的感觉。除却自然环境,这些城市的人文环境更让我耳目一新。 —2—
在杭州,不少路灯的立柱上都悬挂着两盆小花,景致十分雅观;很多垃圾箱上,也都摆放着不同的花草;大部分城市的墙面上,用漫画的形式介绍了杭州的历史文化,可谓处处充满着浓郁的文化氛围。另外,杭州还在61个服务点投入2800辆自行车,推出了自行车租用服务,在主要街道的十字路口设有“主辅红绿灯”、“移动式临时红绿灯”、“可变车道牌”等,让城市充满了人情味。在上海,很多公交站牌都是优雅古典的仿古长廊,连小小的地图上都附有放大镜,大型超市中央都摆着附有纸杯的饮水机,火车站的站台里也都有升降电梯,为老弱病残等乘客提供了便利。生活在这样富有人性化、整洁优美的宜居城市中,我想,大部分人的心情大部分时候都会是愉悦的,而城市居民的整体素质也在潜移默化中默默地得到了提升。
(三)自信文明的市民形象。在聆听浙大老师的授课以及同这几个城市一些市民的聊天中,我突出地感到,不论是作为大学教授的高级知识分子,还是普普通通的老百姓,抑或在这里打工的外地人。对他们所生活的城市都有一种发自内心的自豪感。上海自不必说了,作为中国内地少有的国际大都市,作为一个上海人,理所应当是自豪的。在杭州,给我们讲课的六位老师,在授课过程中经常拿杭州的城市环境、市委市政府的决策、杭州的发展模式等做例子,言谈举止中无不透露着作为杭州人、作为浙大教师的自豪。
(四)活力无限的民营经济。据了解,改革开放30年来,浙江GDP增量的70%和工业增加值增量的75%都是由民营经济创造的。在民营经济最发达的温州、台州、义乌等地区,近几年
《外出考察调研心得体会》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城市建设资金的80%以上都来自于民间。活跃而充裕的民间资本,已渗透到浙江的各行各业,并逐步形成了民众投资、民间营运、全民分享的自我循环发展体系,给浙江的经济繁荣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近年来浙江民营企业的集团发展较快,已占全国民企500强的近半壁江山,同时也出现了吉利汽车、阿里巴巴等新型民营企业。在上海,民营经济同样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对上海国民经济的贡献率越来越大。
三、一点感想
浙江虽然沿海,但并不是经济特区,没有国家政策的支持,人均资源拥有量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11.5%,居全国倒数第三位。然而,自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经济发展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2017年人均GDP已近4000美元,步入中等收入国家水平。这是为什么?为什么浙江能成长起来诸如雅戈尔、罗蒙、培罗成、老板电器、方太电器、阿里巴巴、吉利等这些全国著名的民营企业,而我们这里没有?我想,这里应该有发展理念、发展环境、地理条件等多种原因。但我没有能力明确地分析说明具体是那些原因,而这也正是我所思索的问题。
外出考察调研心得体会 [篇2]
2017年11月15日—11月19日,我们石排镇各科辅导员及公民办学校教导主任一行24人,有幸到上海市进行为期5天的名校跟岗学习。我怀着激动、期盼的心情,带着教学、管理中存在的困惑、疑问进行实地跟岗、考察学习。我们在上海子长学校跟岗2天,到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学院附属学校实地考察,并聆听了校长的经验介绍。虽然这次跟岗学习活动已经结束了,但所参观的学校的校容校貌、教育理念、办学特色、师生风采无不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我感触颇深,对比我们学校实际工作,一些问题引起了我的思考:
一、做学者型领导
毋庸臵疑,子长学校和静安区教育学院附属学校是成功的典范。为什么两所学校的办学能取得成功呢?在聆听了两位校长的讲座和与他们的交谈中我发现两位校长都属于学者型的领导,他们深入一线教学,对于学校的办学理念、教研方向、课堂教学的方法,甚至是班级学生的情况都了如指掌,这种学者型的领导让我折服,不知觉的想跟随他们。与此同时我也倍感惭愧。我们这些中层领导干部,肩负着落实和执行办学思想、推进学校内涵发展的艰巨使命,是学校管理的中坚和骨干,中层领导干部素质的
高低、专业化水平直接关系着学校的和谐与发展。琐碎的工作,随着年龄增长而引发的职业倦怠……零零总总的原因让我在专业发展这条路上渐行渐远。这次的学习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没有真本事,在教育改革的时代,得不到教职工真正的敬佩与爱戴。中层领导干部,要在懂教育、会管理上加强自我修炼,要善于钻研本职工作,把握本质、找到规律,切实成为某一领域的学术权威。只有这样才能指导教职工专业发展,让教职工信服。
如何成为“学者型”领导呢?首先,把学习作为个人发展的内在需要。要提升行政管理和教育教学理念,具备先进的教育思想和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就必须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勇于探索,敢于践行。学习要成为一种工作意识和习惯,成为事业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像生存需要阳光一样不可或缺。 其次,让学习遍布于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但学习不等于读书,不能把学习固化为读书。其实学习是一个动态的、广泛的发展过程。学习不仅可以读书看报,还可以深入课堂听课,学习优秀教师的教学方法和理念,还可以进入基层调查,请教模范教师的工作经验和态度,还可以外出考察,学习先进学校的管理模式……再者,要多反思。孔子说过: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怠。对于学习的对象和内容,我们要用辩证的眼光来接受。思辨,质疑、内化是学习的方法和过程。学习要立足于本校的一切实际情况,要从本校的教育教学甚至是每个学生每个花草出发。要将问题作为学习的根本。既要在工作中善于找问题,发现问题,以解决问题作为学
习的驱动力,又要以学习作为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最后,学习要以“学以致用”为终极目标。学习的最终目标是运用,因而善于学习,敢于实践是成功的孪生兄妹。这也是落实“践行科学发展观”的最为现实的表现。我们不能把学到的知识、经验、方法等只积存与头脑中,更要在实际的工作中实实在在地落实好,把学到的内容外化为一种良好的工作精神状态和先进的工作方法和模式。
二、打造“品牌”学校
静安区教育学院附属学校“轻负担、高质量”的办学理念,周璐蓉副校长:“我们学校没有早自修、晚自修;全校开设近校本课程近100门;全校不订教辅材料;保证每人每天1小时的体育锻炼;每周一次全校性的文艺表演。”那振奋人心的话至今还萦绕耳畔。我们所参观的这些学校校园环境优美,建筑设计布局合理,校园文化氛围浓厚。名人画像、雕塑、格言警句,学生的绘画作品、书法作品、小制作、工艺品等在细微之处体现着学校品牌效应。
品牌是学校形象的一种标志,也是我们影响公众的一种很重要的载体,社会上对我们学校的认知与评价往往就反映在学校品牌的社会影响力方面,我们的学校如果能形成一个强势品牌,那我们的传播就能与其他学校在各种可识别的层面上区分开来。如果没有区别,没有差异化,学校形象就没有竞争力。一个学校一旦形成自己的品牌,就会有一种超越时间与空间的影响力。
我们应该将“打造品牌学校”作为学校工作的重点。首先我们应该根据学校实际,利用自身的优势,通过系统、科学的调研,制定切实可行的品牌学校建设规划。然后,通过校园文化、班级文化、主题班会等多种途径开展宣传活动,营造氛围。接着,积极研发与品牌相关的校本课程,让品牌融入到课堂当中。我们还应该多多开展与品牌相关的师生活动,给师生提供展示的平台。
体验、自省、促行,此次考察学习是一次难忘的学习经历。不论是听课、评课,还是参观、听讲座,对我来说都是受了一次极好的教育,也是对我教学工作的鞭策!以上的感受并不能展现此行参观考察的全貌,难免挂一漏万,如蜻蜓点水。然而我认识到,在以后的教学和管理中,我会努力地去实践学到的方法和理念,与此同时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不作井底之蛙,在反思中调整自己,才能不虚此行!
【外出考察调研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外出考察学习调研报告12-19
校长外出学习考察调研报告范文10-21
外出考察心得体会07-20
外出考察心得体会07-25
外出学习考察03-11
外出考察汇报02-19
外出考察方案08-03
外出考察方案04-18
考察调研心得体会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