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察报告对有效教育管理的思考

时间:2024-07-23 15:26:08 考察报告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考察报告对有效教育管理的思考

  2017年10月10日,在郭局长的带领下一行32人,到北京及山东杜郎口考察学习,我们与北京师范大学三亚教育家型中小学校长高级研修班听取了北京教育学院教授迟希新做的《做教师专业发展的助者——兼论校长的道德领导力》、北京十四中学校长王建宗做的《办学的核心素养与学校的科学发展》、北京小学李明新校长做的《让基础教育回归本真》、史家小学卓立校长做的《校长素质与学校品牌建设》等专题讲座。我们还考察了北京八一中学、北京史家小学和山东杜郎口中学,每天学习后都要与小组同志进行交流,他们的办学思想和办学特色值得我们借鉴。

考察报告对有效教育管理的思考

  北京八一中学是初中、高中一体的学校,在半个多世纪的办学过程中,经过几代师生的共同努力,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办学五大特色,即发扬学校光荣传统,形成强大凝聚力; 德育为首贯彻始终,坚持理想道德教育; 群体科研为基础,追求教育教学高质量; 提高党员干部素质,建设优质教师队伍; 巩固传统项目优势,推动全面素质教育。北京史家小学的绿色校园、科技小学、艺术校园、和谐校园充分体现了和谐教育的办学特色,他们是以社会发展需求与人的自身发展需求相和谐为宗旨,协调并整体优化各种教育因素,创设和谐的育人氛围,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诸方面得到全面和谐发展。

  而山东杜郎口中学更是一道靓丽的风景,每天数以百计、千计的参观者到那里参观学习,他们的教学模式闻名全国,一天的参观学习,对那里印象颇深,亲眼观看了他们的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以学生在课堂上的自主参与为特色,课堂的绝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老师用极少的时间进行点拨。做到还课堂于学生,还时间于学生。做到目标任务落实到人、组,学生主体作用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充分展示,并以教材为基础,拓展、演绎、提升,课堂活动多元,全体参与体验。在单位时间内,紧扣目标任务,周密安排,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达到预期效果。经历预习,展示—反馈三个阶段。预习做到明确目标、生成本课重、难点,初步达成目标;展示做到交流预习模块的学习成果,进行知识的迁移运用和对感悟进行提炼提升;反馈做到反思和总结,对预设的学习目标进行回归性的检测,突出弱势群体,让他们说、谈、演、写。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我们看到的课堂展示有三环节,即预习交流、分组合作、展示提升。他们的学生每天都要面对来自全国各地的教师与他们一同学习,穿梭是课堂内外,应该说学生的定力强,抗干扰能力强。教室的前后及背光面三面都是大黑板;教室中间使用课桌纵向排成的三排课桌,学生分组排位,对面而坐;教室前面的讲台没有了,师生同在一方空间,同处于一个平面。在展示环节中,几乎全部学生都有板演的机会(展示学习内容、互评

  互改等);教室内的黑板不够,连地板、走廊都利用起来,因学生的增多,走廊的墙壁上又多了一块黑板,供学生使用。分组交流讨论确有实效,说唱演等形式无所不有。可以说杜郎口中学是把课堂真正交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每人一块园地,通过交流、展示等学习活动,兴趣得到培养,能力不断提升,为终身发展奠定了基础。

  可以说本次学习收获很大,既开阔了眼界,又了解掌握了一些先进的理论知识,同时也能与自身的工作相结合进行深入思考,具体如下:

  一、学校发展的核心是有效提升班子的领导力。

  1.作为管理者应有效提高自身的核心思考能力。

  专家说,教育是想法要正确,做法要智慧的事业,也就是想得对,做得巧的工作。如果想法不对,做法偏差,就会好心做错事;如果想法正确,做法无效,就会好心难成事。那么如何提高管理者的核心思考力呢?这就要求管理者要不断学习和思考,不仅学习教育理论,思考教育问题,还要了解社会需求,分析校内、校外、国内、国外社会发展和教育发展的需求,审时度势,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不断深化教育思想、教学内容、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等,以上的思考力作为管理者是必须具备的能力。

  2.作为管理者应具备规划学校及确立发展目标的能力。

  无论是哪位专家的讲座都阐明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思想,就是

  作为学校的管理者,必须具备正确的教育理念,能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结合学校的具体环境,确立正确的教育思想,才能实现做法智慧。通过学习进一步懂得学校的规划分为以下三个阶段,分别是第一阶段即确定目标,即应对各种变化所要达到的目标;

  第二阶段就是要制定发展规划,即使用什么手段、什么措施、什么方法来达到这个目标;第三,将战略规划形成文本,颁布实施、评估修正。在制定规划的过程中要善于发现、挖掘、把握、加工学校的办学资源,用盘活的思想进行资源应用,为形成学校的办学优势提供可能性。这样才能通过视野的开阔,敏锐的觉察,正确的决策,为形成办学品牌项目创造条件。而规划学校必须经历环境分析—目标定位—措施保障—监控评估等环节。而我们以往的规划其实缺少对办学思想、办学目标及环境等的分析,因此,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应不断改进。

  《考察报告对有效教育管理的思考》。

  二、学校发展的关键是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通过学习进一步明确了教师的专业发展即教师在整个专业生活,通过终身专业训练,习得教育技能,实施专业自主,体现专业道德,逐步提高从教素质,成为教育专业工作者的专业成长过程。即从一个普通人变成教育者的专业发展过程。作为管理者应该努力做到:

  1.学会做教师专业发展的助者。

  首先要关注校本环境,做教师专业发展的助者。作为教学副校长就应该在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中,做个助者,引领者,帮助

  教师专业成长。懂得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应关注校本环境对其成长的作用,要激发教师专业成长的动机,以提高教师的效能感,克服职业倦怠。其次应引领教师自主发展,让教师懂得专业发展的保障是终身学习,要有主动学习的意愿,努力反思的精神,独立研究的能力,规划未来的意识。因此,作为管理者应做好两件事情,就是搞好务实的校本培训和确立校本教研目标,让教师能做到在听中学、做中学,把听懂的做出来,把做好的说出来,以实现人伴贤良品自高,鸟随鸾凤飞腾远。其次,引领教师快乐工作,促进教师健康心理品质的形成。因为只有教师工作快乐,才能带给学生生活的快乐;只有教师心理健康,才能培养出健康发展的学生。引导教师做到三个转变和五个学会,即转变心态、转变角色、 转变视点;学会微笑、学会尊重、学会关爱、 学会宽容、学会感恩。第三,通过多种方式给教师工作减压,如通过给教师写评语、送贺卡、吃生日饭等方式,让教师的工作得到认可,有成就感,促进教师健康品质的形成。做教师专业发展的助者,还要想教师所想,急教师所急,帮助教师确立发展目标,并能朝着这个目标不懈努力。

  2.有效推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进程。

  首先要想有效推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进程,必须确立教师专业发展的标准,以及专业发展的机制。如史家小学教师标准是:理念领先,全面育人;热爱学生,关注全体;教育教学,技艺高超;刻苦勤奋,博学多才;精心细致,尽职尽责;善于合作,顾

  全大局;举止儒雅,态度谦和;师德高尚,行为楷模。他们在锻造教师队伍方面有铁的制度,用制度管理教师,不能逾越警戒线;有活的机制,在评价教师方面坚持以人为本;有柔的方法,采取各种激励措施引领教师不断发展等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其次要搭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平台。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作为管理者要思考的是应该通过校本培训充实教师的条件性知识、个体实践性知识、操作性知识、本体性知识,变零散式培训为整体性培训,强调校本培训的科学性和计划性,变通识培训为参与式培训等,以此给教师专业发展以指导。同时,通过校本教研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而校本研究要突出行动研究的特点,以案例研究为主要形式,注重营造学习共同体,建立有效的促动机制。我们学校将在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的方式方法上,根据教师的需求不断改进与创新,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三、学校发展的必然是引领学校教育回归本真。

  李明新校长形象阐述了教育是农业,不是工业!他说,教育是生命培育的过程!教育最重要的是学生的自我成长和个性化发展!现在我们的教育都违背了教育原理,知识无度下放,无度施肥,缩短人的生长期,无度的拔苗助长。教育应该像培育庄家一样,没有急功近利的拔苗助长!没有过于热望的无度施肥!让小麦成为小麦,让稻米成为稻米!我们的基础教育要强调双基,

  主要为高一级的学科学习做准备;强调全面,主要是为人生发展全方位奠定基础。

  教育科学发展就要还基础教育本来面目!守住中小幼的基础本位,即幼儿养性、童蒙养正、少年养志,不要违背学生成长的规律,应该像培育庄稼一样培养教育学生,让学校、班级、家庭、社会成为沃土!让教师、家长成为精耕细作的农民!让学生自然成长!自由成长!

  教育的真谛在于将知识转化为智慧,使文化积淀成人格。李校长从重构价值、生成思想、制定目标、指明路径、评价导向五个方面,帮助我们对基础教育的本来面目进行深入思考。

  就拿重构价值来说,我们也要重新认识人的学习,实现由终点式学习到终身化学习的转变;要重新认识教学价值,实现由唯知识教育到文化教育的转变,要转变知识与文化分离、教书与育人分离、读书与做人分离的问题。我们的教育不能造就——有知识没德行的人、高智商低情商的人。

  我们都应懂得没有思想,就没有真正的领导。领导者就是用思想影响他人的人。生成思想就要像李明新校长那样建设良好的学校教育生态——让学生在健康的氛围中成长;追求实与活的学科教学——让教学研究与发展回到校本,体现务实的态度,扎实的教风,学生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学有所得,学有所长,从而使课程目标落到实处。教学要目中有人,教学理念不断发展,教学方式不断创新,教学方法灵活多样,以学定教,顺学而导,

  《考察报告对有效教育管理的思考》。

  从而使教学充满生命的活力。

  四、学校教育归根到底是要促进学生的内涵发展。

  1.要坚持德育为首,走特色办学之路。

  我们在工作要把德育放在首位,不仅要重视学生的学业成

  就,更要重视学生的思想道德和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全方位审时度势,仅仅围绕学校办学的核心理念,走特色办学之路。

  2.要重视学生精神的养育,培养健全人格。

  我们在实践中不仅要重视对学生技能的训练,更要重视对学生精神的养育;不仅要重视学生书本知识的习得,更要重视学生身心健康与人格的健全。参观了北京八一中学和史家小学,让我们深刻感受到对学生精神养育及健全人格培养的重要。这两所学校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学校是社会的缩写,社会有的他们都有,他们不仅设施完备,而且实效性强,确实在培养社会需要的人,他们培养的学生走向社会绝对没有陌生感,在设备、育人方式等方面实现中小对接,他们通过课程及各种活动对学生进行精神养育,以及健全人格的培养。这是我们应该加强的,不能只把中小衔接挂在口头,应落实在实际工作中。

  3.要重视学生兴趣培养,为学生终身发展服务。

  专家说,我们办教育归根到底要将提高每个人的生命质量和社会价值当作教育的终极追求。因此不仅要培养学生广泛兴趣,还要培养学生在某个领域中顽强坚守不断进取的精神;不仅要重视那些早学、快学、多学的学生,还要重视那些自主成长、

  循序渐进、持续发展、有可能晚成大器的学生;不仅要重视学生当下的发展,更要重视学生的终生发展。

  对学生兴趣的培养,我们应记住卓立校长说的话:过高的期望,带来孩子的无望;过度的保护,带来孩子的无能;过分的溺爱,带来孩子的无情;过多的干涉,带来孩子的无奈;过多的指责,带来孩子的无措。

  最后我想用李校长的话结束我的思考:教育已经不再是什么工具,而是现代人追寻人生意义与追求人生幸福的生活方式。我也一直幻想着,什么时候,我们的学校能成为孩子们感受人类文明幸福的场所,而不是承受“文明” 重压的牢笼!什么时候,我们的教师能真正以教书育人为幸福,而不是无奈地“挣扎”;什么时候,我们的家长能毫无功利地尊重孩子的人生选择,而再不受面子文化的‘折磨’。这个时候的到来,将标志着基础教育本真的回归!我们将在期待中实践,在实践中探索,为教育的科学发展做出贡献!

  考察报告对有效教育管理的思考 [篇2]

  一、调查目的: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发展,教学管理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在当前的教学管理中,管理者一方面要求教师和学生以新课程理念实施新课程,另一方面又以传统的管理模式来管理教师。为了加快新课程改革的步伐,全面了解我县中小学教学改革的现状,从中探讨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推进教育质量建设深化年,教研室从2017年11月下旬开始,对我县教学管理与教学改革方面进行了较为广泛而深入的调查。

  二、调查内容:本次调查的内容主要集中在学校教学管理制度,以及教学改革的实施情况。

  三、调查方法:在调查中,我们采取了实地考察、抽样调查,以及座谈、访问、问卷等方法。

  四、调查过程:

  自2017年11月下旬开始,以XXX主任为组长的课题小组,深入10个乡镇25所基层学校进行调查,听取25位校长或业务校长关于学校管理情况的汇报;查阅教学管理档案,发放并回收教师问卷800份、学生问卷1200份;召开学生、教师座谈会48场次;个别访谈200余人。

  五、调查情况:

  教学管理是现代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水平与质量如何,直接关系到学校教学质量的兴衰成败。调查发现,我县中小学的教学管理,有了可喜的变化: 一、 在教育教学管理中思想认识有了重大转变

  1. 树立了教育教学是中心的自觉意识。教学管理者认识到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育教学,学校必须紧紧围绕教育教学这个中心部署工作,各项工作安排有利于教学工作,学校的各个部门、各位教师都要服从并服务于教学工作这个中心,确保学校教学工作健康有序的开展。

  2.树立了质量是生命的发展意识。教学管理者认识到质量是学校的生存之本,发展之源。在实施素质教育的同时,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多数学校都增强了质量兴校的责任意识,能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作为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紧紧围绕这一中心设计和规划学校的各项工作,以质量求生存、以质量求发展。

  3. 树立了全面协调发展的科学意识。在新课改的理念下,多数学校都端正了办学思想,转变了教育观念,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学生的每一个方面,承认个性差异,关爱“学困生”,注重因材施教,推动不同层次学生共同进步。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教学

  目标的达成。尤其注重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素质和审美素质的全面培养与提高。

  二、在教学改革中强化教学管理

  1.严格执行课程计划。 学校能严格执行我省颁发的课程计划,科学制定课程实施计划,开全课程,开足课时,特别注意加强对体音美课程、校本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开发与管理。

  2.科学制定教学目标。大多学校能树立明确的目标意识,根据当前教学改革和发展的形势,结合本校实际,对教育现状进行总体规划,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工作目标。

  3.狠抓教学常规落实。扎实落实教学常规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多数学校都能认真学习落实《河南省中小学教学规范》和《中小学各学科教学常规》,切实抓好备课、上课、作业、辅导、测评等主要环节。能结合本校实际,制定并落实学习常规,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优化学习过程,提高学习效率。

  4.突出抓好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课堂教学注意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以夯实“双基”为重点,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多数学校积极开展课堂教学研究活动,促进教学方法的改进。

  三、 在教学管理中注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1.加强校本教科研,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学校都建立健全校本教科研管理制度,充分发挥教师在教科研中的主力军作用,围绕教学实践中的问题,积极组织形式多样的校本教科研活动,积极推广教科研成果及成功经验,将教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师的实践行为,进而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

  2.加大师培力度,提升教师的自身素质。学校组织开展以师德教育、“新理念、新课程、新技术”和提升教师人文素养为重点内容的新一轮培训,全面提高广大教师的师德水平和业务素质,同时注意加强班主任培训,提高班级管理水平。

  3.加强交流与合作,实现教师的共同发展。大力开展校际间、学科间、教师间的合作与交流,相互借鉴学习,引导教师自觉进行教学反思,增强教师主动发展的意识。

  调查中我们发现,很多学校的教学管理,也存在极大的弊端,突出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重教不重学,重行为管理,轻知识传递,重数量管理,轻质量管理 。

  受传统的“教师中心”、“教材中心”等观念的影响,在教学管理中存在着重教不重学的现象。学校的档案材料中,关于教师方面的资料是数不胜数,而关于学生的学习情况、身体发

  育、道德养成等方面的资料是寥若晨星;学校召开的会议关于教师的多,而关于学生的少; 在教学检查方面,也是查教不查学,在方法指导上,注重教师教的方法,而忽视学生学的方法指导。关注学生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在教与学的统一发展中构建课堂教学模式。

  常规管理的组织自上而下,有校、教研组、教师之间垂直链接,严格的上下级关系成为信息沟通的障碍,造成教学效率低,适应能力差,思想僵化。过多的层次、过死的职责、过细的职能禁锢了教师的思维,限制了教师的责任感和创造性的发挥。下级遇到难题,不是积极地寻求解决的方案,而是简单地把问题推给上级。教师之间缺乏互动的方式传递信息,进行合作。

  量化管理进入学校并没有什么错,但一些学校的教学管理却将其发挥到了极致。评价教师的工作业绩,看班上的优秀率、及格率、达标率,检查教师的教学态度,看写的教案厚不厚,写了多少页, 政治学习评先进,看谁的笔记抄了多少字,字迹工整不工整,教学管理者年终写总结 ,大多要数一数自己这一年组织了多少次评优课,听了多少节推广课。这些教学管理将不能量化的也要量化,将不该量化的硬要量化,使教师们产生抵触情绪。

  2。务实管理常抓不懈,务虚管理时有时无,管理效益不高,浪费严重。

  教学管理者有一种片面认识,认为教学管理就是把学校中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实实在在的工作抓住搞好就万事大吉了。对这些实实在在的工作常抓不懈,忙着建章立制,排课表,写计划,查教案,开会议,但忽视对学校教职员工教学思想等工作的管理。有的学校对教学思想等工作的管理也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放松理论学习。一些学校组织教师学习教育科学理论或其他科学理论或者是次数少,或者是走形式。第二个主要表现是对教科研抓得不力。过去那种认为教师搞科研是不务正业的看法现在减少了,但抓好教科研工作仍是力不从心。

  在中小学教学管理中,教学管理效益低下。主要的原因有三:一是投入不足,尤其是经费投入不足。一些学校搞科研,由于缺乏科研经费,最后导致课题有始无终。原因之二就是教学管理人员与机构问题。管理人员与机构过多,人浮于事,责任分散,不能形成专事专办的集中力量。有些学校则是该管教学的不管或很少管教学(如校长),而代管的则往往由于素质不高往往造成管理低效。原因之三是学校的教学工作中存在严重的浪费现象,这些浪费涉及到管理对象的各个组成部分,如人、财、物、时间、空间,信息等。一些学校的教具、挂图、仪器、模型、学生用品等,平时见不着,上级来检查时发现都是崭新的。

  可见,学校教学管理制度的重建势在必行!一方面要坚决改变传统的落后管理模式和不合理的规章制度,另一方面要积极探索符合素质教育理念和体现新课程精神的新举措。当前,要特别强调和致力于: 1.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建立民主科学的教学管理机制,建立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考评制度。

  新课程的推进,对教师提出转型要求,要求教师由“教书匠”转变为“研究者”,教师必须学会反思、创新,成为实践的研究者。新一轮教学的改革是一个探索过程,学校进行教学研究必须以校为本,从学校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出发,通过全体教师共同研究,达到解决问题、提高质量的目的。教学研究要在学校取得合法地位,并真正成为学校教学改革发展的永恒动力,必须进行制度化建设。

  教师参与学校民主管理的状况,直接影响着教师民主化教学意识的养成。为此,学校必须改变以往“家长式”的管理方式,建立民主、科学的教学管理机制,加强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使广大教师有一种法定的和正常的渠道参与学校的管理工作,在教学改革和教学管理中发挥主人翁作用。

  教学管理者必须重建一种能够真正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考评制度。首先在考评内容和标准的制定上,要体现教学改革的精神,反映教师创造性劳动的性质和角色转换的要求以及教学改革的方向。要杜绝一切形式主义,努力使考评过程成为引导教师学会反思、学会自我总结的过程,从而进一步提高认识,更新观念。

  2.加强对教师教学过程的监控和引导,建立激励创新的课堂教学管理机制。

  因为教学内容、学生、社会对学生的要求在不断地发展变化,教学过程也必须随之而变。在教学过程的监控和引导方面,首先要在改革教法上下功夫,让新思想、新观念走进课堂,注重课堂的创新性。

  随着课堂教学改革实验的不断深入,教学管理者应把教师的教学反思纳入到教学常规管理中,采取每节课后反思,写好教学后记附于教案后,每周的教研活动时间同年级组交流,讨论存在的问题及进一步改进的方法,教师个人应写好学月总结,分析一个月来教学方法、学生能力培养上的成功之处和不足之处,还有哪些突出问题等,制订下个月的改进方案,提出自我奋斗的目标。期末将每个教师的教学后记收集起来展示评比,对教学设计有创新、有独特的个人教学风格、关注学生个性发展的教师应予以表彰。

  在管理机制方面,课堂教学管理改革必须建立一种激励创新的机制,从而创设一个充满创新精神的教学氛围,建立鼓励教师教有创新、学生学有创新的管理制度。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师首先要有创新精神。

  3.切实提高教学管理者自身的素质,提高教学管理者的创新性管理意识。

  教学管理者不仅应有教师职业的基本知识,还应具有现代管理科学知识,在深厚的知识功底的基础上提高能力。为使教学管理科学化,适应开放的学校系统,教学管理者必须掌握现代教育科学理论和管理学理论,以条件性知识为依托,增强实践性知识的学习和提升,形成自己的管理特色,提高教学管理效率。

  教学改革要求改革教学管理制度,教学创新需要有与之相匹配的教学管理制度的引导、支持和保障,而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教学管理制度又会促进和深化教师教学的创新,使教学创新不断发展。教学管理者不仅要引导教师转变观念,而且要将教师不自觉的行为转变为自觉行为,这不可能通过一两次学习来完成,必须通过科学的管理来实现。教学管理者应以新教学观来透视、分析、管理今天的教学。

  教学管理要紧密结合教学改革实际,重视研究教学工作中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要深入进行比较研究,努力开展各种教学实验和教学改革试点工作,不断提高教学管理的水平、效率与效益。

  全县教学管理者应遵循科学发展观,在规范教育管理的基础上,加强教学管理研究,创新教学管理机制,不断提高教育教学管理水平和能力,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大幅度提高,全面推进我县“教育质量建设深化年”。

【考察报告对有效教育管理的思考】相关文章:

教育考察报告11-19

教育考察报告06-07

关于暑期河南考察报告与思考推荐11-23

校长教育考察报告06-04

香港教育考察报告02-18

赴西峡教育考察报告02-18

远程教育的考察报告11-30

远程教育考察报告12-13

初中教育考察报告材料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