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土地流转考察报告
根据市委安排,9月23-27日,市委xx-x书记带队赴xx就农村土地流转情况进行了考察学习。时间虽短,但触动很大,可以说开阔了眼界,提升了境界,明确了定位,增强了责任。现将考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 三地农村土地流转的基本做法
xx坚持“两不变”原则下,鼓励和引导农村“互换并地”,创造了“小块并大块、多块变一块”为主的土地互换流转新模式。使全市农业农村经营体制由注重点的突破向综合配套转变,为农业规模化、产业化、集约化和机械化经营提供了基础。xx的做法有序有力,在先行试点基础上全面推进,在注重主体作用的基础上强化服务、形成合力,自上而下强力推进,工作中与项目结合、与殡葬改革结合、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结合。xx县流转比例达到81%,82%的村完成“小块并大块”工作。
xx-x是铁道游击队的故乡,2011年被确定为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坚持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先行先试,收到了增活力、促发展的效果。动因源自破解“三农”发展资金、土地等瓶颈问题。在土地所有权、农民承包权、农地性质“三不变”和保障持证农民对土地的转让、收益、抵押权“三保障”的原则下,推行以发放农地
使用产权证、成立农地使用产权交易所、发展土地合作社“一证、一所、一社”为核心的“三位一体”农村土地使用产权制度改革,赋予农村土地使用权财产化权能并允许其抵押贷款融资,盘活农村土地资本,解决农业规模经营的资金瓶颈问题。“一证”让“死地”变“活钱”,“一所”让土地抵押变为现实,“一社”形成土地抵押的规模效应。并在风险防范上完善顶层设计,规避贷款风险,引入农业保险机制,补贴80%保费,规避灾害风险。xx-x市以土地合作社的数量、规模经营土地面积、农地抵押贷款数额“三个数量”作为衡量工作实绩和改革成效的标准,在先行试点基础上,全市推开并拓展延伸,产权抵押由农地向宅基地、建设用地、林权水权、畜禽活体延伸,规模经营主体由土地合作社向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延伸,“三农”资本注入由土地抵押融资(4.17亿)向吸纳社会资本延伸(25亿),各项产权改革纵深推进。在土地主体改革基础上,探索推进六项试点改革和三项配套改革,农村集体资产股权化改革。农村三资清理基础上,对农村资产进行产权化评估、作价、量化,做到归属具体、权责明晰,盘活了农村资产资源。山亭区成立社区股份合作社,形成农村资产成员按份共有、民主管理、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新机制。其清产核资、清人分类、配置股份、组织股份合作社的做法对我县正在进行的“村改居”工作很有借鉴。xx民生蔬菜种植合作社通过集中采购生产资料和实行集约化、机械化生产,每亩节约生产资料成本280元,节省用工成本300元,为社员每股分红600元,实现了底金、分红和务工收入“三项增收”,户均增收
7500元。
xx-xx是一个情浓水美、激情创造的地方,这里是5万年前xx-xx最早发现人类的地方,是抗日民主根据地、中国十大生态休闲基地。森林公园养人之肺,湿地公园养人之肾,万顷荷苑养人之心。这里有一种“敢想敢干敢担当、创新创业创一流”的激情,他们用激情营造服务高地,用激情打造发展福地,用激情构建政策洼地。千年的文化积淀和革命老区的精神之光在这片沃土上生长爱心、生长激情、生长希望。以“三个集中”互动推进、联动发展,把土地流转作为前提和基础,以沿路流转、整村推进为抓手,创造了“大园区多业主”“集中经营、产业化发展”的“泗洪模式”。x镇共流转土地5.4万亩,占到土地总量的90%。美阳万亩生态农业园共流转土地1.6万亩,实施林经合作,园区长短期效益结合、农民增收与老板效益结合,土地租金每三年提高10%,农民既得租金薪金,还有政府补偿金,多渠道、多元增收,老板靠规模致富。“泗洪模式”带动了就业,促动了创业,拉动了经济,互动了工业化、城镇化,全县规模流转土地50%。这里注重农民就业创业,围绕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推进创业项目,注重创业主体,把一次创业升华为二次创业,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创业优势,注重创业环境,有创业激励、创业氛围、创业通道,有领导的亲力亲为和干部的激励传导机制,有全民创业、勇创新业、争创大业的激情与干劲。发展和干部考核以工商注册资金量、企业数,过程以塔吊数为主要内容。
三地推进土地流转的共同之处:一是认识足。党委政府高度重
视,各级干部有强烈的为农为民理念和先行先试的勇气,形成了自上而下的合力;有效激发群众积极性,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变“政府要农民流转”为“农民要政府流转”。二是注重主体培育、项目整合、服务平台和体系建设,以园区和特色产业推动土地流转,破解了资金、土地制约,推动了现代农业发展。
《土地流转考察报告》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二、x农村土地流转现状
近年来,全县以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为重点,以“一村一品”和“四个十”工程为抓手,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通过支部引领、产业促动、园区带动、合作社推动,积极引导农村土地有序流转。截止目前,全县累计签订农村土地流转合同1.54万份,通过转包、租赁、转让、入股等模式,流转农村土地8.69万亩,占全县46.07万亩耕地的18.87%。其中,以转包形式流转1.23万亩,占流转面积的14.26%;以租赁形式流转2.72万亩,占流转面积的31.5%;以转让形式流转0.37万亩,占流转面积的4.2%;以入股形式流转3.47万亩,占流转面积的39.84%;以其它形式流转0.62万亩,占流转面积的7.2%;农户间相互流转0.28万亩,占流转面积的3%。流转土地中流转给业主大户或农民专业合作社5.73万亩,占流转面积的63%。全县形成了以青山苗木专业合作社租赁经营,西六支农业开发专业合作社、y3000亩核桃经济林及林下中药材示范园土地股份合作和乔家大院千朝庄园长期流转等有代表性的农村土地流转模式。全县农村土地流转的速度相对加快,流转的集中度相对较大,“企业+农户”、“合作社+农户”、“种养大户+农户”等流转模
式逐步发展成熟,规模经营程度明显提高。
我县农村土地流转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还存在认识不足,氛围不浓,推进不力和直接面临的问题。一是地上附着物较多。我县农业已具备一定基础和产业优势,果树、苗木和农业设施较多,农民对农业补助期望高。优势产业区土地流转成本高、难度大。二是流转资金欠缺。作为土地流转主体的合作社,缺乏有力的金融支持,融资渠道不畅,农用土地、林权水权、畜禽活体难以抵押,工商资本投入结合不紧。三是扶持政策不够。需要以市场的行为建立服务平台,以行政的作为自上而下推进,通过政策激励、上下结合等措施,务虚形成合力,务实多方结合。
三、 推进土地流转的思路
土地流转是现代农业建设的基础和关键环节,我们应学习借鉴xx、xx-x、xx-xx农村土地流转的好经验、好做法,结合我县土地流转实际,大胆实践,积极探索适合我县农村土地流转的新途径、新办法,扎实推进土地流转。
(一)上下联动,合力推进。一抓行政推动。切实加强对农村土地流转工作的领导,把土地流转作为工作实绩列入考核重点,纳入年度目标考核,实行一把手责任制,建立领导抓、抓领导的工作机制,形成自上而下抓土地流转、促土地流转的强大合力。二抓宣传发动。利用外出考察、座谈讨论、效益对比等多种形式,宣传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的意义和效益,加大对土地流转典型的宣传力度,建立舆-论引导体系,着力营造土地流转氛围。三抓服务支撑。建立
健全乡村两级土地流转服务机构,探索创建土地流转有形市场,搭建规范、有序的土地流转交易平台,建立土地流转风险预防保障制度,落实土地流转合同制和备案制,健全县乡村三级土地承包纠纷仲裁调解体系,确保农村土地有序流转。
(二)创新模式,示范引领。以创建全省非煤资源转型综改试点县为契机,通过支部引领、产业促动、园区带动、合作社推动,积极探索创新土地流转模式。①在人多地少的地区或城郊型、工业型村镇,积极探索合作社带动型和支部引领型模式,走山东枣庄模式,总结推广西六支合作社经验做法,成立土地合作社或社区股份合作社;②在地多人少或特色产业不明显的区域,以xx-xx大园区多业主模式,总结我县芳灵药材园、青山玫瑰园、千朝农谷集中流转的经验,积极引资引项,发展产业园区;③在纯农业乡镇,借鉴商丘模式,总结x农业园区的规划做法,通过互换并地,让“一个家庭一块地、一个产业一片地”,形成“农户+合作社+龙头企业+产业园”的模式;④在优势高效果业区,积极探索节本增效、提档升级的经营模式,总结耀华果业以土地入社,果树统一管理、统一防控、统一技术、统一销售、分户核算,保底金、保分红的做法,打造绿色有机基地,建设国家级酥梨出口示范区。
(三)培育主体,多方结合。制定出台土地流转扶持政策,加大对土地流转的资金、项目以及各项惠农政策的支持力度,着力培养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发展以农业龙头企业、合作组织、经营能手、
种养大户和家庭农场为重点的土地流转主体,重点培育壮大本土法人,促进合作组织发展,着力探索土地经营权资本化、财产化,让农地有抵押贷款能力,破解资金瓶颈,让农用土地充满活力。十分注重农民创业增收,给创业者通道、环境,为创业者加油鼓劲,让土地流转充满内在动力。实施农业大开发、大招商,吸引资本进入农业领域,从事农业活动。在培育主体的基础上,加强服务,建立健全流转平台,加强农经队伍建设,完善管理机制、价格机制和风险机制。加大整合力度,积极整合土地整理、增减挂钩、农业综合开发等各类农业项目,努力实现土地流转与项目结合、与农业产业规划结合、与农业创业结合、与农村社区建设结合、与农业产业园区建设结合,推进我县设施农业园、规模养殖奶牛园、林下经济园发展,创造高效规模板块。
《土地流转考察报告》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土地流转考察报告 [篇2]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农民对土地的依赖性越来越小;同时,很多养殖大户、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农业龙头企业通过土地流转、扩大经营规模的愿望越来越强烈,土地流转应运而生。特别是2011年,县委、县政府按照市委、市政府“农业结构调整、土地流转和生态旅游三篇文章打捆一起做”的总体部署,依托龙头企业、产业化合作社及种粮大户,采取公司租赁、合作社承包、农户自发流转等形式,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强化引导,示范带动,促进了土地流转规模化经营。为进一步推进我县农村土地有序流转,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促进农业规模经营和农民增收,根据县领导指示,农业局组织人员对全县农村流转情况做了专项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土地流转相关政策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是指农村土地承包期内,承包方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等方式将承包土地的使用权转移给第三方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简称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或土地流转。2003年3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五节第三十三条规定土地流转应遵循的原则:
(一)平等协商、自愿、有偿,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强迫或者阻碍承包方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
(二)不得改变土地所有权的性质和土地的农业用途;
(三)流转的期限不得超过承包期的剩余期限;
(四)受让方须有农业经营能力;
(五)在同等条件下,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享有优先权。 2017年3月1日起施行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规定,承包方有权依法自主决定承包土地是否流转、流转的对象和方式。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强迫或者阻碍承包方依法流转其承包土地;土地流转收益归承包方所有,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占、截留、扣缴;承包方自愿委托发包方或中介组织流转其承包土地的,应当由承包方出具土地流转委托书。委托书应当载明委托的事项、权限和期限等,并有委托人的签名或盖章。没有承包方的书面委托,任何组织和个人无权以任何方式决定流转农户的承包土地。
二、我县土地流转的现状
我县共有16个乡镇318个行政村,农业人口50.2万人,耕地面积46.7万亩。人均0.9亩。目前全县已实现农村土地流转57747亩,土地流转率达12%。其中,转包27141亩,占47%;出租19634亩,占34%;转让3465亩,占6%;互换2310亩,占4%;入股1155亩,占2%;其它流转形式4042
2
亩,占7%。流转入企业面积15974亩,流转入合作社面积3449亩,流转入农户面积38195亩,流转入其它组织面积129亩;500亩以上的地块 24宗合计29271亩。2011年新增土地流转面积30105亩,其中500亩以上的地块 19宗合计19190亩。
分析我县土地流转现状,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从流转方式看,主要以出租、转包为主,占流转土地总量的81%,以转让、入股、互换及其它形式为辅,占流转土地总量的19%。二是从流转地域看,土地流转主要集中在车村、田湖等二三产业发展较好的乡镇,或者像黄庄、九店及大坪等地处偏远、土地贫瘠、土地资源丰富的乡镇。三是从承包对象看,除跨村跨乡流转土地的情况外,出现了河南绿色阳光林业有限公司、嵩县金鸿牡丹种植有限公司、洛阳春艳牡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县外企业来我县承租土地的现象;四是从流转主体看,土地正由农户间流转向农户与种养大户、农民专业合作 组织、农业龙头企业等流转,目前全县流入专业合作社及龙头企业的土地面积19423亩,占流转面积的34%。五是土地流转组织化程度逐步提高,我县及16个乡镇均成
立了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加强对土地流转工作的指导和服务工作,土地流转正从农民自发流转向有组织规模化流转转变。
三、土地流转工作主要做法
3
一是成立组织,建立服务网络。县政府成立以副县长为组长、有关部门为成员的土地流转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土地流转服务中心,负责印制全县统一规范的土地流转合同,构建完整的流转信息网络,收集发布农村土地流转信息,建立完善土地流转台账,监督土地流转合同的履行;各乡镇依托现有的农业服务中心,成立了土地流转办公室,行政村也成立了土地流转服务组织,具体指导土地流转工作。
二是制定方案,出台优惠政策。为推进土地流转速度,规范土地流转行为,根据(洛发【2011】5号)文件精神,县政府制定《嵩县2011年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流转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今年工作的目标任务,提出了工作重点及保障措施。方案提出“县里列出专项资金,重点对集中流转500亩以上、流转期限5年以上的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种养大户给以扶持,每亩一次性给予补贴100元。对及时成 立土地流转服务机构,并顺利开展工作、取得一定成效的乡镇,年底给予一定奖励。”
三是多种形式,加快流转速度。在流转形式上,有的是政府负责从群众手中统一租来土地,然后通过拍卖的方式,承包给有实力的企业经营;有的是采取农民自发流转、合作社承包的形式,将土地资源有效整合,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4
四是规范程序,保障农民合法权益。县、乡、村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具体负责指导农户和业主签订流转合同,监督土地流转的履行,调解土地流转纠纷;县成立土地流转仲裁委员会,调解仲裁乡村难以调解的土地流转纠纷,切实保障农民合法权益。
四、土地流转工作取得的成效
一是促进了农业规模化经营。土地流转改变了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状况,推动了土地的适度经营规模,增强了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加快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2011年我县新增土地流转面积呈现“政府引导、集中连片、程序规范”等特点。今年新增土地流转面积30105亩,其中连片500亩以上的19190亩。主要地块有河南绿色阳光林业有限公司 与车村镇天桥沟村、下庙村、铜河村三个村签订流转面积2324亩,用于种植玫瑰、薰衣草;洛阳春艳牡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与车村镇车村村、水磨村、佛坪村三个村签订流转面积2800亩,用于发展牡丹、花卉苗木等产业;嵩县金鸿牡丹种植有限公司与车村镇孙店村签订流转面积1040亩,用于发展牡丹产业;嵩县金农农业开发专业合作社与车村孙店村签订流转面积650亩,用于发展花卉、苗木产业;嵩县源生中药材专业合作社与车村等村签订流转面积736亩,用于发展原生柴胡等中药材产业。
5
二是促进了农业产业化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获得土地经营权后,把农业的产前、产中和产后诸环节连结成紧密的产业链条,有效解决了农户小生产与社会大市场的矛盾,架起来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桥梁。今年我县新增土地流转面积中用于种植牡丹9244亩,种植烟叶11108亩,有力促进了农业产业化发展。
三是促进了农业现代化生产。通过土地流转形成规模经营的农户和企业,为了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采用了多种农业机具、优良品种和先进适用农业技术,促进了全县农业基础设施的进一步完善和农业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 四是加了农民收入。流转出土地农民不付种地成本,不 担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稳定获取土地出让金收入,而且能从务工中获取劳务收入。据初步估计,每亩流转地年平均租金最低以400元计算,而一亩地种地一年纯收入不过500元左右,但农民在农忙季节不回家,每年至少多工作3个月,按目前务工最低月工资2000元计算,一个劳动力一年至少增加收入5000元左右。
当前,无论从上级政策还是全县的形势看,土地流转适逢良好机遇,我们应抓住机遇,积极探索土地流转办法,通过促进土地良性流转,加快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步伐。
五、当前土地流转出现的问题
6
土地流转是农业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深入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事物,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在实际运行中农村土地流转也面临着一些困难和不容忽视的问题。
1.认识不足,重视不够。一方面部分基层领导干部重视不够。认为土地流转是农户自己的事,应由农户和业主自由协商,与乡镇村无关,对之采取听之任之的态度。没有充分认识到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对发展现代农业的推动作用,认识不高,支持、引导、服务不够。同时也担心引起新的矛盾,进而影响农村社会稳定,因此缺乏开拓创新精神,因此个别乡镇今年土地流转工作没有进展。另一方面农民观念陈旧, 顾虑多,风险意识差。在现行的政策下,农民进行无代价生 产经营的同时,还可享受国家的惠民补贴,导致农民固守家园、温饱即满思想比较浓厚,怕土地流转出去,自身的利益受到损害,不愿流转。同时,农民受资金、技术市场、文化素质等因素困扰,进城务工或发展畜牧养殖、二三产业较难的现实,不敢把土地流转出去。此外,由于农村养老、医疗保险等事关农民生存的社会保障体系不够健全完善,农村土地很大程度上担负着农民的社会保障功能,农民怕失地后生活无着落。
2、种养大户偏少,流转愿望带动作用有限。农村缺少具有现代经营理念的致富带头人。真正懂经营、善管理、有带
7
动作用的带头人少。也有的承包人受资金、技术等限制,扩大经营规模贷款难,购买先进的机械设备缺资金,现代的生产技术掌握不多,制度机制管理、科学管理也跟不上,限制了规模经营的进一步发展。
3、土地流转机制不健全。一是流转程序不完善。土地流转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没有形成完整规范的流转程序,多为口头协议,统一规范具有法律效力的书面合同少,缺乏科学管理。二是流转制度不健全。流转没得到有关单位签证,没有建立起规范的土地流转档案,土地流转发生纠纷处理难 度大,缺乏法律保障。三是农村土地流转合同的签订不规范。 表现在面积不实、土地流转期限超期、承包费没有考虑物价变化因素等方面。
4、财政扶持力度不够。我县虽然制定了奖励措施,对集中流转500亩以上、流转期限5年以上的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种养大户给以扶持,每亩一次性给予补贴100元。但扶持力度不如郑州、平顶山等地,如舞钢市,一个县级市2017年以来每年用于扶持农业规模经营的资金就达1000万元,具体政策是:“对于2017年底前实施完成的土地流转面积500亩以上,土地流转期5年以上,市财政按当年双方商定租金的70%连续奖补2年。自2017年起新增的500亩规模以上农村土地流转项目,以业主与农户商定的亩租金为基数,
对业主进行奖补,奖补标准为第一年奖补租金的30%,第二年到第四年每年各奖补15%,第五年奖补30%。2011年起新增土地流转项目采取实物办法予以奖补,对于符合条件的连补5年。按每亩5年不低于1000元的总投入进行奖补”。平顶山郏县2017年出台了《关于加快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促进规模经营的意见》规定“县财政从2017年起,每年安排2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鼓励和支持流转承包土地的各类经营主体。对于集中连片流转面积500亩以上、流转期限在 5年以上且合同规范的,由县政府按每亩100元给予补贴”。登封市对集中流转200亩以上、流转价格500元/亩以上的,按每亩200元的标准一次性给予补贴。规模经营业主发展传统农业利润空间有限,发展特种种养业和设施农业,单位土地投入较大。由于农村土地及地上附着物不能抵押贷款,资金短缺限制了流转规模的扩大。加上农业为弱质产业,面临自然和市场的双重风险,在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尚未建立的前提下,业主不敢搞大规模开发和经营。
五、措施和建议
土地流转问题是一项综合性、动态发展的系统民生工程,需要在土地流转法律法规及上级政策的引导下不断发展完善。现结合我县土地流转现状,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加大土地流转宣传力度。土地流转是促进农业产业
化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关键措施,是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三篇文章”一起做的基础,是我国继土地下放、土地延包之后的又一次土地变革,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加强政策学习,加大宣传力度,将当前这一惠及三农的政策落到实处,严格遵循“依法、自愿、有偿、有序”的原则,将土地流转工作与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相结合,与目前农民工返乡创业、发展民营经济相结合,与实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相结合。要采取多种形式宣传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土地流转政策,让农民了解政策、消除疑虑、推进土地流转。通过学习宣传,让政府部门、社会各界了解土地流转的大势,协调配合,支持、投身土地流转工作。
二是建立完善土地流转平台。我县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已经成立,部分乡镇及村也成立了土地流转服务机构,县、乡村土地流转服务网络已初步形成。各级土地流转服务机构要充分发挥服务及监督职责,做好信息收集、矛盾调解等工作。充分利用政府网站、部门快报等形式,为农民提供信息服务。建立完善城乡统一的土地流转交易平台,储备一批土地资源,收集一批土地规模经营者资料,利用网络统一发布土地供求信息,逐步实现农村集体土地全县统一政策、统一调控、统一监管。县土地流承包仲裁委员会还要做好土地承包及流转纠纷的调解和仲裁,保障土地流转双方利益。
三是以粮食产量为基础,合理确定土地流转价格。目前,我县土地流转大都是以现金形式确定流转价格,由于土地流转期限较长,物价上涨较快,农民利益不同程度受到损害,也为土地规模经营者埋下纠纷隐患。建议土地流转主体双方根据土地质量合理确定粮食产量,以粮食产量作为土地流转价格。经营者每年按市场价折算现金支付租金,既降低了价格波动对农民收入的冲击,又解除了业主的后顾之忧。逐步建立土地流转的价格指导机制,根据不同土地级差制定流转最低指导价格,经承包方与受让方协商确定,或通过县土地流转服务中心组织招投标确定土地流转价格。
四是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参照外地经验,结合我县财力,适当降低土地规模经营扶持门坎。对集中流转300亩以上、流转期限5年以上的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种养大户给以扶持,每亩给予补贴100元,连补3年。逐年增加土地流转工作经费,对土地流转工作好的乡镇给予重奖。凡涉及农业、发改、财政、国土、水力等部门的资金和相应奖补政策要向规模经营项目倾斜,不断改善和优化基础设施条件。粮食补贴、良种补贴、农资补贴、农机补贴等要与土地流转、规模经营相结合,保障种粮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对规模经营业主在水电费用、税费征收等方面应有一些优惠政策给予支持。金融机构要把规模经营主体作为信贷支持的重点,在符
合信贷政策的前提下,每年安排一定额度的农业信贷资金,解决规模经营主体季节性所需生产经营资金不足的问题。对 流出土地、有创业意愿的农户给予适当小额贷款,为其转业致富提供平台。
【土地流转考察报告】相关文章:
土地流转合同11-03
[经典]土地流转合同07-24
土地的流转合同11-02
土地流转合同10-30
土地流转合同05-20
土地流转委托书06-10
土地流转合同06-12
土地流转协议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