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海尔集团考察报告
一、学习考察的基本概况
2003年7月至9月,中国企业联合会企业管理宣传工作委员会联合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海尔集团共同举办“2003中国企业文化年会系列之一 —— 中国企业文化(海尔)现场研讨会”。经公司党委领导同意,由公司党委工作部牵头组织了三期考察学习,公司党委工作部、人力资源部、团委、机关党委等12名同志参加了考察学习。为期三天的考察学习使与会人员有机会聆听了企业文化专家“企业文化与企业竞争”的专题辅导报告和海尔轮值讲师有关“海尔文化是企业灵魂”、“以市场链为纽带的业务流程再造”、“人人是人才、赛马不相马”的讲课,期间还参观了海尔工业园区,与授课老师和考察同行进行了互动交流和研讨。与会人员一致认为考察学习受益颇多,对搞好和推进上海电信的企业文化建设无疑将起到积极作用。
二、海尔文化的成功经验和突出特点
海是精深的、是博大的。大凡走近海尔的人都会感到,海尔也有着大海一般的气质。 海尔的文化是成功的,体现了时代特征、地方特色、行业特点。海尔人认为,文化再造对于海尔来说,首先是观念的再造,一切推倒重来。再造意味着一切重新开始,一切从零开始,重新设计。对过去再思考,过去成功的经验,是今日成功的绊脚石。紧盯市场,跟着迅速变化的市场而变化;改变“对上级负责”的传统态度,形成“人人对市场负责”的观念。对目标的思考:一切“以创造有价值的订单”为目标,构筑核心竞争力。
1、根植传统文化
出青岛机场不久,我们的车子很快驶上了闻名遐迩的海尔路,沿途便可领略海尔工业园现代又不失秀丽的风光。走进海尔,展现在眼前的是布局整齐的厂房,郁郁葱葱的树木,来往穿梭的卡车。热情的海尔人立即会迎上来边带领参观边讲述海尔的故事,您很快看见到工业园中的标志性建筑 —— 一栋寓意一年12个月的12层办公大楼,这大楼有365个窗户可以用来透视海尔人的一年中的每一天。“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大楼前的一组大象雕塑,会把您带进中国古代哲学的殿堂,让您接受哲学的洗礼。
令海尔人骄傲的是他们的智源 —— 海尔大学,大学园精雕细凿而成,体现了园林式建筑风格。大学园门槛比一般的修得要高些,带领我们参观的海尔大学王峰老师告诉我们,门槛高是告诉您这里不是任何人都可以进去的,这是海尔制定战略,培训干部,传播文化的场所。 据了解,海尔是全世界第一家设立“首席文化官”(CCO)的企业。“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张瑞敏常用老子的《道德经》来感叹无形文化的神奇,他把文化看做一个紧迫的业务问题,认为塑造文化是最重要的高层领导的责任。作为首席文化官的张瑞敏,领导者职责的一个重要部分就是对文化的诠释和发展。
2、坚持绩效考核
海尔有个著名的8号会。每月8号,中层干部聚集在海尔大学园里举行会议,对他们当月的工作进行考评,并提出下个月的工作目标。这一天对干部们来说,是一个紧张的日子,他们要当集团总裁和所有同级管理人员的面,总结过去一个月的工作,过去定下的目标达不到标准的,除了挨批还要接受罚款。8号会不仅仅是考评的场合,也是张瑞敏不厌其烦地向下属传达远景目标的机会。张的很多思想都是首先在这个会上散播的。
3、注重理念传播
和张瑞敏一样,每个海尔人都是很好的海尔文化传播者。在研讨会上,来自海尔大学的几位员工分别从企业文化、人力资源、业务流程再造等方面为与会者讲述海尔的理念,诠释了海尔文化的内涵。据介绍,他们都是海尔大学的轮值讲师,为做好培训工作,海尔实行轮值制,每个事业部派一人到海尔大学做半年轮值讲师。在这段时间内,他们的工作是发现本事业部的典型和问题,编写案例,并给干部做培训。这让我想起张瑞敏提出的在组织流程的再造结束后,要实施对人的再造,即在2017年之前,把三万海尔员工变成三万个“张瑞敏”。在海尔大学走一圈,您一定会相信张瑞敏会圆再造人的梦想,这里会输送出无数个“小悟空”。
4、提倡观念领先
到海尔之前,就听朋友介绍,海尔文化中心在海尔扮演着特殊的角色,海尔收购兼并一个新的机构,第一个派去的人就是企业文化中心的人员。海尔的高层认为,海尔的成功张瑞敏有50%的功劳,文化中心起20%的作用。文化中心下属的《海尔人》在业内知名度颇高,这张周报办得很有特色,她可以任意点名批评一个做得不好的部门和老总。一般的企业内刊多是报道一些动态的信息,而《海尔人》则不同,他们发现企业发展中的问题,并进行研究。换句话说,就是参与破案,并把案情写成文章。海尔报是非标准明确,任何时期弘扬什么,反对什么,在《海尔人》上都能找到案例。没有勇气找问题,就不能发展,所以每期《海尔人》上的文章解剖问题都是血淋淋的,内部人则称《海尔人》编辑部的人员是冷面杀手。有人则戏言,红头文件解决不了的问题,海尔报上的一篇文章给解决了。
《海尔集团考察报告》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观念不变,原地转;观念一变,天地宽”,张瑞敏认为,每一个错误的问题后都有一个错误的观念,文化的力量是解决人的观念。因此,《海尔人》上的文章都是抓观念,不抓具体问题,从观念上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翻开一份《海尔人》的合订本,您便可以看到这样一系列针对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现象的专栏和文章。
企业文化不是衣服,不是表面的着色,而是一种渗透到心灵,融入到血液,深入到骨髓里的基因。海尔的文化是企业的灵魂。张瑞敏也如同海尔的“精神领袖”,海尔不存在“中梗阻”或“无终端”等问题,只要张瑞敏有新的想法,副手就会开动脑筋去实现,中层也随之行动,《海尔人》就会去监督执行,就这样把一个个无形的想法变成有形的业绩。
5、吸收中西文化
海尔经过十八年的发展逐渐形成特色的文化体系。海尔的文化真是无处不在,走进工业园,您可感到,这里的人、物、事,就连空气里都散发着海尔文化的气息。 海尔文化中不仅有“之乎者也”,还有“ABC”在与海尔人交流过程中,不时听到孔子、孟子、老子、孙子,还有德鲁克、松下幸之助、韦尔奇等熟悉又陌生的名字;在听到“之乎者也”的同时,您也可以看到OCE、6S、SBU等洋字码,这恰是海尔人兼收并蓄,融会贯通的体现。海尔文化的底蕴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又把美国企业由舒展的个性激发的创造力和日本企业严格的纪律和协同作战的团队意识融入到海尔的文化中。
“我告诉他了”,“我已经布置下去了”等等,这些在很多企业常常听到的口头禅,在海尔只要有人一说,立刻会遭到耻笑。“人之初,性本懒,管理是治人的惰性”,“小河有水,大河满”,“不是居安思危,而是居危思进”,海尔人就这样修改着传统的管理教材。“持续创新就是天天和自己过不去”,“说了不一定做了,做了不一定做到位了”,“用户的难题是海尔创新的课题”,“与用户零距离就是与竞争对手远距离”,海尔人有很多朴素的哲学思想。
6、强调创新发展
海尔文化的核心是创新,海尔的精神是“快速反应、立即行动”,这些深深扎根于他们经营管理和日常行为中。举个例子说,在海尔业务流程再造的5年间,其组织机构按形势需要打破了40多次,重建了40多次,其中很多决策做出5分钟内立即会有行动,海尔的竞争力也在打乱重来中得到质的提升。
有人认为海尔的负激励过多,但我的感受是:及时的激励与批评是海尔的两大-法宝。只要对
企业有贡献的,海尔会及时给予奖励。带领我们参观的海尔大学王峰老师指着墙上的看板告诉我们,这个由他设计的看板被命名为“王峰看板”;在展厅参观,我们看到每台家电前都大大摆放着设计人的介绍,这些都充分体现了对员工劳动和智慧的尊重。王峰还给我们讲了一个发生在他身上的小故事,有一年他被评为年度先进,但因工作无法出席表彰会,单位便把他的父母给请去参加,会上张首席又是给戴红花,又是送手机?尽管在海尔的收入不高,但我们都很热爱这个企业,热爱我们的事业。看得出王峰的话是肺腑之言,可这类的故事在海尔俯首皆拾。
7、体现个人魅力
在很多人看来,身为中央候补委员、全国人大代表的张首席的工作该是定定战略,可他则认为自己首先应该是个设计师,在企业的发展中如何使组织结构适应企业发展;其次是个“牧师”,不断布道,使员工接受企业文化,把员工的自身价值的体现和企业目标的实现结合起来。为了演好这两个角色,他要抓好主要干部,抓好管理人员。他每天要到一个终端去,研究一个问题;决策后,他还要到终端去,看看政策的效果如何。正是这种独特而先进的海尔文化使张瑞敏具备与世界级大师对话的资本,也使中国企业在世界管理思想宝库中占有了一席之地。
三、海尔文化对我们的启示与思考
应该说,海尔的机制和体制、产品和经营方式都于我们有着许多的不同,盲目的模仿,照抄照搬是不可取的,也是行不同的,但是,海尔文化的建设理念、保障机制、推进方法等成功经验是值得我们借鉴和思考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只要我们着眼未来,开拓创新,立足实际,持续推进,一定会使上海电信这个“百年老店”焕发青春。
(一)对企业文化的意义、作用、定位要有一个理性化的思考
1、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是新形势下的时代课题,更是国有企业需要探索和创新的迫切需要。从经济形态来看,企业文化是一个经济标志,是一种文化氛围,是经济发展的一种现实状态,它包含并体现着社会生产力。从文化形态来看,企业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是社会经济发展在文化上的现实表现,它包含并体现着社会文化。企业文化建设上去了,就可以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因此,建设企业文化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的题中应有之义;是适应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现管理现代化的需要;是企业内强素质、外塑形象的要求;也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拓展和延伸。
《海尔集团考察报告》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2、有企业就有文化。对企业文化的作用既不能否定,也不能无限夸大。可谓“无之必不然,有之未必然”,企业不能没有文化,有了也不是万能的。企业文化不能雪中送炭,只能锦上添花。
3、企业文化的实质是管理文化,它是企业管理的最高境界。坚持以文“化”人,以文管人,是企业文化的精髓。对企业文化内涵的理解既不能包罗万象,也不能简单化。
4、企业文化的建设是一个持续的、系统工程。需要长期的、不懈的、持之以恒的推进和深化。其凸现的作用也是间接的、无形的、潜移默化的。
(二)企业文化建设应当以管理力为重中之重
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管理理论和实践,其本身并不仅仅是一种“纯”理念性的东西,而是贯穿在企业整个生产、经营、管理活动中的灵魂。没有管理力,(或曰制度力)的支撑,文化理念只能是一堆流于形式的“口号”。因此,企业文化建设在本质上看,应当是管理文化或曰制度文化。海尔文化就是以市场为导向,从市场这个最前端开始导入,逐步向定单、流程、营销、服务和人力资源延伸,并以制度的形式渗透到生产、经营和管理的各个环节,把文化理念转化为员工的岗位行为准则,其成功的实践就证明了这一点。
(三)企业文化理念的宣贯应当大众化,使员工易于接受
有人形象的比喻,“小企业作事、大企业作人、优秀的企业作文化、卓越的企业讲故事”。文
化理念的宣惯要区分层次,注重实效。在企业中高级管理人员中,通过辅导、培训,研讨、考察等形式,进行系统的理论灌输是非常必要。但对于一般的员工,则应采取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形式,将文化理念具体化,形象化,使员工易于接受。海尔通过员工的“画与话”、总结和提炼一人一事的文化案例,运用讲故事的方法进行传播,有身边事教育身边的人,将高深的文化理念和丰富的哲理大众化,取得了事倍功半的效果。
(四)企业文化建设的落脚点在于执行,在于行动
运用理念,强化管理,落实制度,归根结底是要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进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因此,企业文化建设的落脚点在于执行,在于行动。就是要把虚的变为实的,把理念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行动。这就要求每一个员工不只是背几句口号,重要是能接受企业的价值观念,并以此作为自己行动的指南,在自己的岗位上自觉遵守,忠实履行,创造性的搞好自己的工作。这种自我意识,自主管理的模式,必将迸发出巨大的潜在能力和竞争优势。这就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目的,也是建成企业文化的标志。无数事实说明,一个成功的企业文化案例,其最为珍贵的就是全体员工的价值共识和创造性地工作。海尔的“创新文化”,就在于创新已经渗透到海尔人的行动中,在于每一天一项专利的发明创造。这就是行动的魅力,就是企业文化的追求。
(五)企业文化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突出人性化和亲和力
人是企业的中心。企业即人,企业为人,企业靠人,企业造人,是现代企业文化的基本理念。“人人是人才,赛马不相马”。海尔文化启示我们,一个企业的成功,越来越要靠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管理人员的主要职责就是创造一种和谐的环境,使每一位员工能发挥其才干。以人为本,文明经营,诚信服务,就能增强企业的活力。虽然企业的类别不同,地域各异,但是,只要按照各自企业的特点建设企业文化,扣住企业文化的中心环节,就一定能大见成效。
根据以人为本的原则,企业文化具有思想层、道德层和行为层。思想层是长远的东西,道德层具有自我约束作用和环境影响作用,行为层是协调员工的一种规范。文化建设的推进,应该是三者的统一,由浅入深,层层递进。从现代经营的观点看,企业文化不仅把企业看成人们谋生的场所,而且把企业看成是职工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责任感的组织。这样就使劳动者的个体行为同企业行为相一致,个人动机同社会理想相统一,有利于整合企业的行为规范,使企业行为在高质量高层次上有序的运行。
(六)领导重视,中高级管理人员的率先垂范是建设企业文化的关键
从某种意义上说,企业文化就是企业家的文化。海尔的文化就是首席执行官张瑞敏的文化,是张瑞敏的治企思想、经营理念在海尔的体现。我们是国有企业,由于体制和机制等原因,不可能做到向海尔那样。但是,他们的领导、尤其是中级管理人员的率先范、无条件的执行是值得我们效仿的。存在决定意识,思想支配行动。首要的是强化文化意识,变被动为主动,变要做作为我要做。其次是机制作保障,形成一套严格的考评办法,做到奖罚分明,强制执行。海尔的经验再一次证明,企业文化向深层次推进,向制度和流程渗透,中高级管理人员是关键。
海尔集团考察报告 [篇2]
光阴荏苒,转眼两年的EMBA管理课程学习就要结束了。在好几个课目里我们多次在案例分析的过程中讨论过青岛海尔的管理模式,了解过海尔集团的基本情况。她创立于1984年,创业27年来,坚持创业和创新精神创世界名牌,已经从一家濒临倒闭的集体小厂发展成为全球化企业。海尔在全球建立了21个工业园,5大研发中心,19个海外贸易公司,全球员工超过8万人。2011年,海尔集团全球营业额实现1509亿元,品牌价值962.8亿元,连续11年蝉联中国最有价值品牌榜首。海尔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援建了164所希望小学和1所希望中学,制作212集科教动画片《海尔兄弟》,是2017年北京奥运会全球唯一白电赞助商。海尔已连续三年蝉联全球白色家电第一品牌,并被美国《新闻周刊》(Newsweek)网站评为全球十大创新公司。
海尔旗下拥有240多家法人单位,在全球30多个国家建立本土化的设计中心、制造基地和贸易公司,全球员工总数超过8万人,重点发展科技、工业、贸易、金融四大支柱产业。
这次有机会参与了对海尔集团的现场考察和调研,感觉到十分荣幸,非常开心。在这楼里我们再一次认识了它的管理模式,深深地体会她的企业文化,但我感受最深的还是海尔集团的组织创新和产品创新能力。
在白色家电领域,海尔是世界白色家电第一品牌。海尔集团持有多个与消费者生活息息相关的品牌。其中,按品牌统计,海尔已连续四年蝉联全球销量最大的家用电器品牌(数据来源:欧睿国际Euromonitor)。在互联网时代,海尔打造开放式的自主创新体系支持品牌和市场拓展,截止2011年,累计申报12318项技术专利,或授权专利8350项;累计提报77项国际标准提案,其中27项已经发布实施,是中国申请专利和提报国际标准最多的家电企业。在全球白色家电领域,海尔正在成长为行业的引领者和规则的制定者。
在流通渠道领域,海尔构筑全流程用户体验驱动的虚实网融合竞争优势。海尔实网即营销网、物流网、服务网,覆盖全国大部分的城市社区和农村市场,海
尔在全国建设了7600多家县级专卖店,2.6万个乡镇专卖店,19万个村级联络站,可以保证农民不出村知道家电下乡,不出镇买到下乡产品;海尔在全国建立90余个物流配送中心,2000多个二级配送站,可以保障24小时之内配送到县,48小时之内配送到镇,实现即需即送、送装一体化;海尔在全国共布局17000多家服务商,其中在一、二级市场建立了3000多家服务商,三级市场建立了4000多家服务商,四级市场建立1万多家乡镇服务站,可以保障随叫随到,为用户提供及时上门、一次就好的成套精致服务。海尔的虚实网融合的优势保障了企业与用户的零距离,不但有效支持海尔产品的营销,还成为国际家电名牌在中国市场的首选渠道。
海尔致力于成为时代的企业,适时进行战略创新和管理模式创新以适应时代的变迁和发展,先后实施名牌战略、多元化战略、国际化战略和全球化品牌战略,海尔管理模式也从日清管理法、OEC管理模式、市场链管理发展到人单合一双赢管理模式。
在互联网时代,海尔实施两个战略转型:企业转型,从“卖产品”转变为“卖服务”;商业模式转型,从传统商业模式转型为人单合一双赢模式。海尔组织结构应需而变,从传统的“正三角”转变为“倒三角”组织,又从“倒三角”转变为以自主经营体为基本创新单元的“节点闭环动态网状组织”。世界著名的商学院、管理专家认为,海尔的人单合一双赢模式具有颠覆性、首创性和领先性的特点,是对传统管理理论的突破,有可能破解全球企业界的管理难题。 人单合一双赢模式的实施进一步提升了海尔对互联网时代用户需求的响应速度和盈利能力,2017年至2011年,海尔利润复合增长率为38%,是收入增幅的2倍多,现金周转天数(CCC)为负的10天。人单合一双赢模式的互联网-特征使其具备了跨文化融合的能力,在海尔并购三洋白电业务后成立的海尔亚洲国际,人单合一双赢管理模式得到了日本本土员工和管理团队的认可,并吸引当地一流人才纷纷加盟。
海尔正在通过人单合一双赢模式创新,成为互联网时代领先的全球化品牌。
一、组织创新让企业更快地满足客户需求
在创新实践中,海尔探索实施的“OEC”管理模式、“市场链”管理及“人单合
一”发展模式均引起国际管理界高度关注,目前,已有美国哈佛大学、南加州大学、瑞士IMD国际管理学院、法国的欧洲管理学院、日本神户大学等商学院专门对此进行案例研究,海尔“市场链”管理还被纳入欧盟案例库。
看海尔就得看张瑞敏,在中国他是英雄--是他将濒临倒闭的青岛电冰箱总厂打造成了海尔集团--一个年收入超过200亿美元,同时也是中国最早的全球性品牌之一的“快公司”。张瑞敏的创新非常大胆,这一点,在同样管理着如此庞大企业的经理人中,恐怕无人能出其右。
张瑞敏在管理上坚信想要屹立在21世纪的企业之林,海尔还需要一种能力:即比竞争对手更快地满足零售消费者的需求。海尔的成功在于她可以动态地与顾客需求同步;相较于竞争对手,海尔成功地整合实体以及虚体网络;并有效地调整本身的组织结构;而且愿意与员工分享成本以及利润。
因此海尔集团的组织构架具备创新性,组织划分重组为众多自我管理的单元,目前已经有4100个这样的单元,每个单元专注于某一个或某一类型的客户。这些单元包括来自各个部门所有级别的员工,比如设计、制造和营销,等等。单元的决策者是那些直接面对客户的成员,而经理层只负责提供单元所需要得资源。在每一个单元中,虽然总得有人担任经理,即管理者,但张瑞敏并不希望他们掌握一切,因为他们并不与客户直接接触。张瑞敏说:“如果单元的成员不喜欢他们经理的工作方式,那么他们就可以通过投票将其免职。”
在这种架构下,每个单元自主经营,并作为一个独立的企业部门接受业务考核。海尔认为:“传统的会计报表无法反映我们所需要的信息,因此我们必须创造新的东西。”在海尔集团,收入是指收到的现金,而不是传统会计意义中的订单。成本来自于制造、销售和其他职能部门。这些单元的库存是要付费的,这也与传统会计方法不同。如果某一单元的利润超过目标,团队成员就可以参与超额部分的利润分成。
海尔的组织形式可以形容为一个以社群为主体的组织,用户、员工以及领导都是社群的成员,各自进行着不同的有机的互动。在互联网高度连接的“C时代”,员工通过持续地与消费者进行对话,实时深刻的了解其随着时间变化的需求,支持这样的企业社群能够持续发展的,是一个强调不断变化的组织文化,成功对于
这样的企业来说,成了一个不断移动,不断追求的目标。
这种全新的组织管理理念具有海尔的独创性,让一个家电制造企业转化成以客户需求为目标的服务商,确实给我们上了管理创新的新思路。
二、产品创新让企业注入了持续发展的能力
企业的生命力核心在于它产品的生命力,企业战略的核心也是其产品或服务的发展战略。优秀的企业必须能够有自己优秀的产品,持久的企业也必须有持久的产品。截止2011年6月份,海尔专利累计申请量达到11315项,其中发明专利3666项,稳居中国家电企业榜首。截止2011年6月份,集团申请专利671项,其中发明专利291项,平均每个工作日申请3项发明专利。在自主知识产权的基础上,海尔已参与23项国际标准的制定,其中无粉洗涤技术、防电墙技术等7项国际标准已经发布实施,这表明海尔自主创新技术在国际标准领域得到了认可;海尔主导和参与了283项国家标准的编制、修订,其中267项已经发布,并有10项获得了国家标准创新贡献奖;参与制定行业及其它标准447项。海尔是参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最多的家电企业。
家电制造已经是一个有近百年历史的制造行业,海尔集团涉足这个行业也有近40年历史,但它却不断在复制成功的历程。1993年,海尔品牌成为首批中国驰名商标;2017年,海尔品牌价值高达749亿元,自2002年以来,海尔品牌价值连续四年蝉联中国最有价值品牌榜首。海尔品牌旗下冰箱、空调、洗衣机、电视机、热水器、电脑、手机、家居集成等18个产品被评为中国名牌, 2017年,海尔冰箱入选世界纪录协会世界冰箱销量第一,创造了新的世界之最。2017年8月30日,海尔被英国《金融时报》评为“中国十大世界级品牌”之首。2017年,在《亚洲华尔街日报》组织评选的“亚洲企业200强”中,海尔集团连续第四年荣登“中国内地企业综合领导力”排行榜榜首。海尔已跻身世界级品牌行列,其影响力正随着全球市场的扩张而快速上升。
那么,是什么支撑海尔不断发展脚步呢?创新的产品理念是其发展的源泉。从传统的家电产品更新换代到革命性的白色家电概念,再到智能生活的服务提供商,海尔在产品战略上的投入功不可没。
独特的技术创新模式加快了海尔在全球的发展,海尔根据消费需求进行产品革新的案例非常丰富,海尔从细节处发现用户潜在需求并进行产品创新已经被看作是中国企业技术创新的典型案例。
与世界上其他企业单纯注重产品生产或研发不同,海尔始终将消费需求与产品研发相结合,这使其推出的产品在品质与满足用户需求方面都达到全球领先地位,得到全球不同地区消费者的认可,这也是其能够被诸多国内外企业奉为全球化发展典范的关键所在。
从全球市场来看,海尔面向不同地区推出了满足当地消费需求的产品,赢得全球消费者的青睐。在欧洲,海尔创新研发出的抽屉式冰箱颠覆了传统冰箱设计上的局限,给用户带来全新的时尚、舒适、便捷的冰箱使用体验;在日本,海尔针对当地年轻人居住房间面积较小的特点研发出被称为“个人洗衣间”的小型洗衣机,深受年轻人青睐。
正是凭借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产品,海尔得到全球消费者的认可,在全球市场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成为全球家电领域的引领者和主导者。世界权威市场研究机构欧睿国际 (Euromonitor)发布的2011年最新全球家用电器市场调查结果显示,海尔品牌以7.8%的全球市场占有率第三次蝉联大型白色家用电器全球第一,市场份额同比提升1.7个百分点。此外,海尔还包揽了冰箱、洗衣机、冷柜、酒柜等产品线的七项全球第一。
包揽家电产品制造的各项荣誉的同时,海尔集团将提供服务和提供产品合并成企业创新和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也值得赞叹。
随着人们对于高品质生活的不断追求,简单而千篇一律的住宅家电已经不能满足消费者的口味了,取而代之的是物联网智能家电所来的安全、舒适、便利的生活环境。由于物联网社区能够为人们提供更加轻松、有序、高效的现代生活环境,因此已经成为房地产商追逐的热点。智能家居精装修摒弃了单项精装修的华丽堆砌,而是将住宅走在了高端的线路上,并利用科学技术,将家居装修往数字化、网络化、集成化的方向发展,这过程糅合了三网融合的技术、物联网及3G等各种技术的应用,体现出居住环境的人性化、生活化、简单化等特点,带给居住用户巨大的便捷性,牢牢抓住了他们追求高品质、高智能生活的心理,因而一
跃而成为房地产行业发展的重要契机。
海尔适时推出的U-home系统作为物联网时代的全新生活方式解决方案,改变了人们的传统生活方式;使您在世界的任何角落、任何时间,均可以通过打电话、发短信、上网等方式与家中的电器设备互动;使您通过“N屏合一”的各类终端设备,足不出户即可享受到来自“社区中网”的各类增值服务。
这项系统采用独特的“大、中、小”网服务模式,将家庭小网、社区中网、世界大网完美地结合起来,引领物联网时代全新的生活方式,打造“安全、便利、舒适、愉悦”的生活空间,实现“身在外,家就在眼前;回到家,世界就在眼前”的美好住居生活。
海尔在传统家电产品领域不断开拓的同时,为物联网时代来临而提早布局的智能U-home系统紧贴地产客户需求,为其提供差异化、高附加值的解决方案,提升地产项目的核心竞争力。系统稳定、施工简单、维护容易,并且可以增加楼盘附加值,提升楼盘档次,打造差异化营销亮点。
虽然不是家电行业出身,而海尔的这项产品系统确实让我眼前一亮,不仅让我感叹海尔在产品创新上的前瞻性,更让我佩服海尔在产品工艺设计、开发制造上的资源丰富、操作纯熟。
海尔“人单合一”发展模式为解决全球商业的库存和逾期应收提供创新思维,被国际管理界誉为“号准全球商业脉搏”的管理模式。面对新的全球化竞争条件,海尔确立全球化品牌战略、启动“创造资源、美誉全球”的企业精神和“人单合一、速决速胜”的工作作风,挑战自我、挑战明天,为创出中国人自己的世界名牌而持续创新!
【海尔集团考察报告】相关文章:
海尔暑假实践报告08-04
海尔的薪酬管理案例分析10-31
海尔售后回访话术11-23
海尔砸冰箱的故事范文07-27
海尔市场营销策略分析11-25
植物考察报告11-04
项目考察报告11-21
南方考察报告11-24
个人考察报告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