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人工作汇报材料

时间:2023-06-07 17:43:59 汇报材料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残疾人工作汇报材料(精选7篇)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生活中,汇报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广,汇报通常是指向上级报告工作所完成的书面报告,不过,你会写汇报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残疾人工作汇报材料,欢迎阅读与收藏。

残疾人工作汇报材料(精选7篇)

  残疾人工作汇报材料 篇1

尊敬的各位领导:

  大家好!

  2012年,我镇残疾人工作紧紧围绕《凤翔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和规范我县基层残疾人组织建设的意见》精神,全面落实残疾人各项政策,及时为残疾群众排忧解难,使全镇残疾人的生活状况逐步得到改善。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是进一步加强残疾人组织建设,认真落实好残疾人机构组织,镇上配备了残疾人专委一名,在镇社会公共服务中心设置了专门的办公场所,配置了办公桌椅、柜架和各类标牌,加强了残疾人组织和阵地建设。全镇20各村也设置了专职残疾人联络员,为搞好全镇残疾人服务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是科技助残。结合产业结构调整适时为残疾人开展技能培训,鼓励他们勤劳致富,科技致富,树立典范。在全镇残疾人中开展了向李永刚、王晓鹤等2名创业残疾人典范学习活动,通过他们的事迹带动其他残疾人坚定信心,自强不息,共同发展。

  三是围绕“宣传残疾人保障法”、“一助一送温暖”、“走进每一个残疾人家庭”、“志愿者助残”等主题开展了“全国助残日”活动。活动中助残志愿者通过走访慰问残疾户,发放康复教材,讲解康复知识等形式,为残疾人解决实际困难。日常工作中镇残联要求村农家书屋优先向残疾人借阅图书,供残疾人阅读学习,以此增强残疾人的自身素质及维权意识。

  四是切实关心残疾人生活困难,让他们共亨社会发展成果。将他们优先纳入农村低保给予救助,2012年全镇享受农村低保贫困残疾人共计103人,全镇残疾人57人参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残疾人参加农村合作医疗率达到100%。

  五是搭建活动平台,组织残疾人开展残疾人文化体育活动,在西白村、箫史宫等村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健康有益的文化、艺术、娱乐活动,丰富残疾人精神生活,更好的让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活动。

  2012年在上级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我镇残疾人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工作要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距,存在一定的不足:一主要表现在工作缺乏创新,因循守旧,不够大胆,不能结合实际抓特色。今后工作中我们将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提高自身素质,加大宣传力度,宣传各种典型,让社会都来了解、关心、支持、帮助残疾人,共同促进残疾人事业的发展。

  谢谢大家!

  残疾人工作汇报材料 篇2

  现将云县残疾人事业发展基本情况特别是教就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全县共有总人口427701人。根据第二次残疾人抽样调查,全县共中有残疾人26445人,目前有持第二代残疾人证残疾人5601人。残疾人中54.3%的重度残疾人、智力残疾人、精神残疾人没有劳动能力,32%的残疾人没有自理能力,靠亲属和家属供养的残疾人占48%,靠民政救济和社会救助的占36.8%,享受城镇低保和农村低保的占10.2%。

  通过努力,我县从2002年至2017年及2017年获临沧市残疾人工作目标考核第一名,残疾人工作逐步走向经常化、制度化、法制化和规范化管理的轨道。

  二、云县残疾人教就工作开展情况

  “十一五”以来,县委、县人民政府高度重视和关心残疾人事业,将残疾人工作作为政府民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统筹安排,综合协调,以“强化政府主导、强化残疾人工作队伍建设、突出工作重点、实施重点工程”为主线,狠抓残疾人工作各项措施的落实,着力推动我县残疾人各项工作的发展。

  (一)残疾人就业工作成效明显

  1、加大残疾人就业培训力度,努力改善残疾人就业状况。一是切实加强残疾人就业工作的领导,政府专门召开残疾人劳动就业工作协调会议,进一步加大残疾人就业和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收缴工作力度。二是强化残疾人就业管理工作。建立健全残疾人就业、培训信息档案,每年对各乡镇、单位残疾人就业现状进行调查统计,随时掌握全县残疾人就业情况,2017年末共有167名残疾人在全县行政、企事业单位就业,157名残疾人从事个体经营。三是抓好残疾人职业培训工作。对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采取集中、依托社会机构等方式进行职业技能培训,以提高残疾人的就业能力。

  2、“十一五”以来,我县共开展农村残疾人及家属种、养殖和泡核桃种植等科技培训5344人次;完成残疾人摩托车修理、平菇种植等职业技能培训243名;选送盲人到省华夏中专参加医疗保健按摩培训123名;累计安排城镇残疾人当年就业164名;累计征收残疾人就业保障金310万元,共有盲人按摩店5个,扶持残疾人杨正云创办黄牛奶牛养殖场,扶持残疾人徐正荣创办太阳能热水器销售安装点。

  (二)残疾人教育工作稳步发展

  县残联努力为残疾学生提供优质服务,以改善残疾人接受教育的环境,扎实开展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工作,进一步优化残疾人教育环境。一是县人民政府将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纳入义务教育管理之中,特殊照顾,同步实施,使适龄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率达到86%以上。二是大力实施“春雨行动”扶残助学和“彩票公益金助学”工程。2017年,有31名残疾学生享受“国家彩票公益金”扶残助学救助,给予11名大中专学生1000元到3000元的.一次性补助,选送16残疾学生到市特教学校就读。据统计,2017年全县有161名残疾儿童少年在各中小学随班就读。义务阶段的贫困残疾学生“二免一补”得到较好落实。充分依托市特教学校在残疾人教育的龙头作用,全县有94名听力、言语、智力、视力等残疾儿童少年集中在市特校学习。

  (三) 残疾人扶贫工作扎实有效

  认真实施中国农村残疾人扶贫开发计划(2001年—2017年)和云县残疾人十一五计划发展纲要。全县各级政府把残疾人扶贫纳入大扶贫范围,统筹安排、重点倾斜、同步实施。

  1、部门扶持,重点救助。

  通过项目扶持、就业扶持、结对帮扶等各种渠道扶持贫困残疾人2457名,其中解决温饱731名。民政部门将511名“三无”残疾人优先纳入五保供养;对符合城低保的513名残疾人实行应保尽保;对3170名农村残疾人纳入农村低保,对528名残疾人进行了各类临时性救助,有力保障了贫困残疾人基本生活。争取扶贫贷款6万元,开发两个残疾人扶贫项目,扶持5个残疾人户发展生产。认真实施危房改造项目,2017年起,我县对146户残疾人危房实施改造,其中2017年实施60户,除中国残联和省残联下拔20万项目资金外,共投入配套资金24万元,确保了项目的顺利实施,146户残疾人危房已全部按期喜迁新房。

  2、创新农村残疾人扶贫工作机制,组建残健致富联合体。 生活在农村的残疾人与健全人相比,是一个特殊而又困难的群体,需要村一级给予特别的扶持和帮助,更需要通过村一级来实现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为此,经县残联研究,报请县人民政府批准,2017年3月起,用三年时间在茶房乡马街村开展残疾人工作综合示范村建设。示范村创建共有六个项目,分别是:基础工作项目、经济发展项目、基础设施项目、社保扶贫项目、康复教育项目、组织宣传项目。为探索新形势下农村扶残助残的工作模式,促进农村残疾人扶贫工作开展,在县残工委的指导下,茶房乡马街村率先组建了残健致富联合体。并于2017年8月6日召开了残健致富联合体第一次会员代表会。全村共462户农户参加了残健致富联合体,其中:党员家庭户32户,致富能手家庭户430户,残疾人户154户。残健致富联合体紧密结合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以产业发展为重点,以增加残疾人家庭收入为目标,以生产互助组为基本活动单位,以残健互帮互助为纽带,以提高残疾人整体素质为基本措施,不断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和能

  源建设,帮助残疾人家庭选好经济支撑项目,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村残疾人家庭经济全面发展。残健致富联合体培养残疾人致富能手10人,共完成泡核桃种植5620亩,完成残疾人家庭泡核桃高标准管护600亩,残疾人家庭建成沼气池50口,残疾人家庭庭院改造硬化、亮化40户。残疾人家庭人均纯收入从2017年的1226元增长到2017年的2190元。

  3、“阳光家园”计划正在顺利开展。

  2017年,我县的残疾人工作重心是着力推进残疾人社会保障和社会服务体系建设,将残疾人托养服务纳入民政、社区服务中,多方位促进残疾人更好地融入社会。根据临沧市残联、市财政局关于印发临沧市阳光家园计划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将在下步工作中,围绕市残联的实施方案,深入残疾人家庭进行调查研究,坚持以人为本,注重解决困难残疾人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以满足残疾人托养服务基本要求,着力改善智力、精神和重度残疾人生存发展条件、促进残疾人共享社会发展成果,制定出符合我县县情的实施方案,推进残疾人托养服务工作。目前,市分配我县50名居家托养名额已全部分解到12个乡镇,正在按要求落实托养对象。

  三、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一)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收工作环节繁杂,征收成本高,建议省残联进一步完善残保金的代征代扣办法。

  (二)我县重度残疾人口多,群体大,且大多数残疾人生活在农村,生活极度贫困,只靠零星救济、帮助已无法解决其生活困难。建议上级部门出台有关政策,将农村重度残疾人纳入五保供养范围,每年提供残疾人专项生活补助;并将农村重度残疾人纳入最低生活保障。

  (三)建议对农村残疾人参加新农合个人交费部分由政府给予补贴。

  (四)我县智力、精神和重度残疾占残疾人的比例较大,目前每年50人的名额无法满足我县残疾人的基本需求,请省残联加大对我县智力、精神和重度残疾人的托养工作支持力度。

  (五)针对残疾人的特惠政策不够具体,建议省残联在中共云南省委云发201718号文件的基础上,制定出可操作性更强,残疾人能等到更多实惠的政策文件。

  (六)请省残联给予解决10万元农村残疾人生产发展扶持资金。

  (七)请省残联给予项目扶持云县残疾人扶贫基地建设。

  残疾人工作汇报材料 篇3

  xx镇近年来坚持“权为残疾人所用、情为残疾人所系、得为残疾人所谋”的原则,以推进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建设为主线,不断提高为残疾人服务的能力,重就业、攻扶贫、强基础,残疾人创业就业工作稳步推进。

  一、采取的.主要做法和经验

  (一)抓队伍,提高残疾人创业就业组织建设。

  围绕残疾人创业就业需求,一是继续加强村委会残疾人互助会工作,在全镇64个自然村建立64个互助会,会长由村民小组长兼任,有效提高互助会工作整体效能。二是结合我镇实际,做好各级助残志愿者的组织、登记工作,不断扩大残疾人志愿者队伍,有效开展志愿者助残服务。三是采取“单位包村,干部包户”,“一帮一”结对子,使全镇残疾人能得到长期有效的创业就业帮扶。

  (二)抓培训,提高残疾人创业就业工作能力。

  大力开展职业培训,是提高残疾人素质和技能,促进残疾人就业的重要手段和有效途径,通过制定年度培训计划,积极开展残疾人职业培训和实用技术培训。邀请技术专家围绕种植、养殖、农副产品加工等实用技术对残疾人进行培训,共培训残疾人800余人次。依托地区技工学校,组织8名残疾人参加各类职业技能培训。不少农村残疾人因培训掌握了实用技术,走上自强创业之路,家庭生活得到了改善。

  (三)抓扶持,规范残疾人创业就业服务体系。

  采取扶持保护措施,规范残疾人创业就业服务体系,形成残疾人创业就业多渠道、多层次,实现新突破。一是认真贯彻落实《残疾人就业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等相关法律规定。二是拓宽社会创业就业渠道,内引外联,以集中创业就业、劳务派遣等形式,先后安排31名残疾人到罗平县忠林焦化有限公司工作,实现残疾人稳定集中就业。三是积极协调相关部门,从县残联争取资金1.5万元扶助3名残疾人创办经济实体和个体从业。

  二、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1、残疾人创业就业渠道少,就业服务体系不够健全。

  2、残疾人创业就业的稳定性差,给解决残疾人创业就业工作带来了一定难度。

  3、由于残疾人处于弱势群体,生活贫困,创业资金不足,面临创业难和就业难问题。

  4、部分残疾人思想麻痹,主动创业就业意识不强,整体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三、下步工作打算

  (一)开展创业就业援助,建立创业就业保障体系。

  综合运用行政、经济和法律等手段,通过集中就业、分散就业和个体就业三种渠道,大力扶持残疾人创业就业。重点依法全面推行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创业就业,使残疾人就地就近得到充分创业就业。依托镇残疾人综合创业基地,通过整合资金,不断扩大创业基地规模、数量,吸收更多的残疾人就近创业就业。协调相关部门定期、不定期地对残疾工人的工资、保险、福利等情况进行检查和监督,切实维护残疾职工的合法权益。

  (二)抓好残疾人职业技术培训,提高残疾人创业就业能力。

  根据当地劳动力市场和用人单位的需求,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采取多种形式,对残疾人进行定向职业技术培训。同时,及时预测就业市场需求,着眼高级技术人才的培训,提高残疾人就业的竞争力。

  残疾人工作汇报材料 篇4

  高青县位于淄博市北部,北依黄河,南靠小清河,面积831平方公里,辖9个镇、街道办事处,767个行政村,人口36万,其中残疾人15524人。近年来,特别是“十一五”期间,高青县残疾人康复工作在上级残联和各级领导的关怀指导下,以开展“康复进社区、服务进家庭、人人享有康复服务”为目标,多措并举,上下联动,锐意进取,圆满完成了“十一五”期间的各项康复指标。连续年被市残联授予市级康复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一、坚持政府主导,积极争取残疾人康复

  “十一五”期间,随着我国残疾人事业的深入发展,对残疾人康复工作提出了新的目标和要求。康复工作如何从全县高度出发,适应残疾人事业的总体发展和残疾人对康复的需求是摆在残联面前的重要问题。我县历来高度重视残疾人康复工作,“十一五”期间始终将其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通盘考虑,统筹安排,每年县财政都把残疾人康复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定期拨付,专项用于残疾人康复工作。

  二、提高设施使用率,圆满完成各项康复指标

  高青县残疾人服务中心于1999年7月正式启用,内设残疾人康复指导室、聋耳语训室、肢体残疾人训练室、盲人按摩室等。服务中心正式启用后,始终以方便残疾人、用于残疾人、为残疾人服好务、树立残联良好形象为宗旨,努力提高服务效率和使用效率,为广大残疾人康复工作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服务场所。

  一是认真开展白内障复明工作。利用“爱眼日”、“助残日”等节日开展爱眼知识宣传活动,与县医院联合,多次组织有关专家下基层进行白内障手术前筛查,制定优惠政策对贫困白内障患者手术费进行补助。五年来共完成白内障复明手术560例,补贴资金5万元,为22名低视力患者配戴了助视器,并实施了建档立卡工作。

  二是实施聋儿语训工作。每年“爱耳日”、“助残日”活动期间,县残联都印发专门的康复培训材料,通过县电视台、报纸等媒体宣传聋儿康复的重要性,并委托县特教中心对聋儿家长进行培训,了解“十聋九不哑”的科学知识。“十一五”期间共培训家长人、语训聋儿人。

  三是认真搞好脑瘫、智力残疾儿童康复训练工作。由于地理环境等原因,我县沿黄5个镇脑瘫、智力残疾儿童较多,康复问题亟待解决。县残联委托县特教中心对全县的部分脑瘫、智力残疾儿童进行康复训练,解决部分残疾儿童的康复问题,并对智力残疾儿童的家长进行培训。五年中接受脑瘫儿童康复训练18人、有效率达100%;接受智力残疾儿童训练38人、有效率达98%;培训智力残疾儿童家长26人。

  四是积极配发残疾人用品用具。以县残疾人用品用具供应站为依托,深入广大残疾人家庭,收集残疾人对用品用具的需求信息,根据残疾人的需求,积极加大采购力度,努力向人性化拓展,残疾人用品用具配发扩大到5大类20个品种,发放用具1232件,配发金额5.8万元,受益残疾人1201人。

  五是进一步完善残疾人康复训练与服务。县财政拨款6.3万元为全县9镇、街道办的残疾人康复站配备了训练器材,使1240名肢体残疾人接受康复训练,完成肢体残疾者矫治手术12例,完成假肢安装10人,为麻风畸残者发放辅助用具126件。

  三、下一步工作安排

  “十二五”开局之年,是我县加快转方式调结构、推进经济文化强县建设的关键之年、攻坚之年。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重点,特别强调“支持残疾人事业发展,健全残疾人服务体系”,为我们的工作注入了强大动力,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下一步的工作目标是:要以推进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为总抓手,科学谋划“十二五”发展规划,着力解决残疾人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全面提升全县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水平,总体工作继续走在全市前列。

  1、继续实施“视觉第一,中国行动”,组织宣传活动,利用“爱眼日”、“助残日”等开展公益宣传、在医院和公共场所开设宣传场地、开展眼科人员随访等活动。按照当地贫困标准有计划组织筛查,建立贫困患者登门筛查制度、完成筛查登记造册。对贫困患者进行拉网式筛查,贫困患者没有遗漏、没有上访。做到当年新生白内障患者发现一例,手术一例。

  2、进一步做好肢体残疾人假肢安装工作,让肢体残疾人“站起来、走出去”。

  3、抓好社区康复示范区培育工作。为社区康复站及康复技术指导中心,进一步完善设施配备。培训康复员,将残疾人社区培训工作作纳入社区康复总体规划。

  4、实施“贫困残疾儿童救助行动”。依托县残疾人康复中心对全县贫困残疾聋儿、脑瘫、弱智儿童进行康复培训,实施康复救助工程。同时培训残疾儿童家长,掌握一定的康复知识,救助残疾儿童。

  5、完成市残联下达的残疾人康复常规性工作指标。

  残疾人工作汇报材料 篇5

  今年是实施“十一五发展纲要”的最后一年,鸡西市残联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残联的关心和大力支持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残疾人为本,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残疾人保障和服务体系建设,求真务实,开拓进取,较好的完成了各年康复工作任务,为改善我市残疾人生活状况和社会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

  1、社区康复

  我市现有4个市辖区,3个县(市)开展了规范化社区康复服务。到“十一五”末期又增加了一个区。原来培训的社区康复指导员,有的年龄偏大不太适合该岗位的工作、有的因其它原因离开了该岗位,目前,正在进行高素质的残疾人康复指导员的选拔工作,笔试和面试已经进行完毕,正在进行资质调查阶段,合格的残疾人很快就会上岗工作。今年,市残联在资金十分紧张的情况下,为鸡冠区的`2个社区康复中心、麻山区的1个社区康复中心和城子河区的2个社区康复中心分别配备了价值一万五千元左右的康复器材,指定专人负责管理器械,不定期的检查器械使用情况,使就近的残疾人有了一个可以进行康复训练的场所。

  2、视力康复

  积极开展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手术。在依托鸡西市人民医院、鸡西矿业集团总医院和鸡东县眼科医院等大医院完成白内障复明手术任务346例的同时,今年,协助市卫生局落实“百万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工程”项目,积极进行了摸底调查工作,将符合手术要求的患者提供给市医院,为白内障患者做好手术前期的服务工作。

  3、听力语言康复

  到目前为止,全市共有语训部4个,在训聋儿110名(鸡西市特教学校50名、密山市特教25名、虎林市15名、爱声语训中心20名。)通过国家彩票公益金项目的开展,部分在训的聋儿得到了康复经费补贴,有12名孩子还得到了免费配发的助听器。其中:市特教学校07—08年,先后有4名聋儿接受了国家彩票公益金项目救助,每人免费配发2台数字式助听器,并连续三年为他们免费制作耳膜、提供电池,每年补贴2000元的康复训练经费。为贫困聋儿荆暄淇成功实施了“听力重建启聪行动”安装人工耳蜗救助项目,今年3月5日,在北京协和医院进行了人工耳蜗植入术,术后状况很好,4月9日,市残联领导一行5人,看望了术后康复中的小暄淇及家人,送去康复救助金5000元;今年又为贫困聋儿杨钰涵申报了贫困聋儿抢救性(人工耳蜗)康复救助项目;为宋黛然申报了集善工程—助听行动人工耳蜗资助项目。为我市爱声语训中心的8名贫困聋儿落实了(助听器)抢救性康复项目,既由中央财政安排的专项补助资金提供的每人两台助听器和连续三年的康复训练经费每人每年一万元的补贴,使这些贫困聋儿有机会继续进行语言训练,为他们的家庭减轻了经济负担。

  4、智力残疾康复

  依托我市三家特教学校培智班开展了智力康复工作。完成了14名智力残疾儿童的康复训练,培训智残儿童家长7人。在培智工作中,鸡西市特教学校的老师,针对智残儿童的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康复训练,使部分残疾学生取得了较好的康复效果。今年在福州市举办的全国第五届特奥会上,我市的智力残疾学生李冬鹏、沈东亮参加了比赛,取得了四金、四银的好成绩。学校还在智力残疾学生中开展了滚球、轮滑、花样滑冰等课程,学生都积极踊跃的要求参加训练,此举也受到学生家长的好评和支持。该校的7名贫困智力残疾学生今年得到了国家贫困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项目救助,每人一万元的康复训练补贴,训练还在进行中。市级彩票公益金也专门拿出5万元,用于救助贫困智力残疾儿童。针对社区中智力残疾人的康复训练,我们主要把工作重点放在对其家人的指导上,市特教学校专门开办了智力残疾人家长及亲友学校,定期开班进行专业指导,由其家人对其进行训练,取得了较好效果。

  5、肢体残疾康复。

  为了全面开展肢体残疾康复工作,我市在9个县(市)、区分别设立定点医院开展肢体残疾康复训练,完成了肢体残疾人成人和儿童康复训练任务。

  根据贫困肢体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项目实施办法,在全市脑瘫儿童中筛选出3名符合康复条件的残疾儿童,送到黑龙江省小儿脑性瘫痪防治疗育中心进行康复,目前正在康复中,国家为每名残疾儿童补贴1万元康复训练经费。按照黑残康办字【2010】5号关于开展《黑龙江省脑瘫儿童康复及残疾预防项目》2010年度救助对象筛查工作的通知要求,筛选了2名符合康复要求的残疾儿童,送到黑龙江省残疾人康复指导中心进行康复,每人补贴一万元康复训练经费,目前正在康复训练中。

  6、精神病防治康复

  完成了省彩票公益金贫困精神病患者免费服药医疗救助和免费住院医疗救助任务。连续四年,每年为300名精神病患者提供了免费服药,每名患者提供400元救助;为25名精神病患者提供了免费住院,每名患者提供3600元救助。另外,参照省彩票公益金救助标准,市财政也将精神残疾人康复经费列入市级彩票公益金项目,连续两年共拿出24万元,为六区三县(市)的600名贫困精神病患者每例提供400元的服药救助或现金补贴,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这些家庭的经济困难。

  7、残疾人辅助器具供应服务

  鸡西市现有市级和县级辅助器具供应站各一家,今年,为各类残疾人提供辅助器具940件。完成了残疾人事业专项彩票公益金康复项目,免费为贫困残疾人发放辅助器具125件。

  8、残疾人康复经费的投入和使用管理

  根据《黑龙江省残疾人事业“十一五”发展纲要》和省财政厅关于下达的2010年残疾人事业专项资金的通知和我市分解下达的康复任务,及时下拨了康复训练经费。按照专款专用原则,在今年9月上旬,市残联专门邀请了会计事务所的会计师及相关科室的工作人员组成了康复经费审计小组,对六区残联的康复经费使用情况进行了专项审计,检查中没有发现挤占和混用康复经费现象。市级财政补贴的贫困精神病免费服药救助款4万元,各区均按时发放到被救助者手中,切实为贫困残疾人解决了实际问题。

  综上所述,我市在残疾人康复工作中确实做了很多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按省康复办的要求,与兄弟地市相比仍有差距,我们将竭诚努力,认真总结经验,找出不足,在“十二五”期间,使我市的康复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残疾人工作汇报材料 篇6

  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残联的帮助指导下,县残联周密部署,统筹安排,切实开展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县创建工作。经过努力,我县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残疾人融入四位一体的康复工作架构,全县有康复要求的残疾人在社区内得到了就地就近的康复服务,改善了生活质量。

  一、社区康复的主要工作

  全县辖5镇3乡,109个村委会(社区),792个村民小组,残疾人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其中视力残疾4932人,听力残疾5728人,言语残疾522人,智力残疾993人,肢体残疾6548人,精神残疾1921人,多重残疾5356人。截止2016年6月,符合残疾等级标准,办理残疾人证有7372人,按类别分,视力残疾510人,听力残疾667人,言语残疾142人,肢体残疾5106人,智力残疾500人,精神残疾267人,多重残疾180人。按等级分,一级1001人,二级1086人,三级1884人,四级3401人。

  自开展社区康复以来,筛查出康复需求残疾人7924人,康复需求筛出率达2%;康复服务建档人数达6734人,建档率为85%。已组织527例贫困白内障患者进行手术,手术率达%;组织171名盲人开展了定向行走训练,训练率达90%;完成聋儿康复训练74人,训练率达82%;完成假肢安装89例,装配率达90%;完成肢体康复训练1825例,训练率达87%;完成智残儿童康复训练51例,训练率达77%;低视力康复配镜245例,配镜率达36%;完成用品用具供应1072件,配置率达92%。

  二、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的主要做法

  (一)建立健全组织管理网络

  成立了以分管副县长任组长,民政、卫生等相关部门领导为成员的“残疾人社区康复领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在县残联,由县残联理事长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社区康复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日常管理。各乡镇也成立相应领导小组,并报县残联备案。同时,组建了一支县、乡(镇)、村(社区)三级康复服务队伍。全县8个乡(镇)卫生院都挂牌成立了康复指导站,并聘请了一位医生为康复指导员,专门负责指导全乡的残疾人康复工作,全县104个村委会、5个社区也依托村(社区)卫生室成立了康复室,并由残疾人联络员兼任康复员,为所辖地区的残疾人提供有效的康复医疗和训练指导服务,做到“有训练场所、有康复器材、有专(兼)职康复指导员、有工作制度、有工作台帐”。为了使这支队伍能够长期运转,有效运作,对乡(镇)康复指导员,按每月600元给予生活补贴,村组康复员给予每人每月50元的生活补助。我们还定期对康复指导员和康复员实施分级培训。2016年以来,共编印培训资料300余份,开设培训班2期,培训康复员109人次。

  (二)明确部门职责

  制定了《xx县残疾人社区康复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民政、卫生、教育等部门的工作职责,形成党委重视、政府领导、部门配合、社会参与、共同推进的工作机制。

  (三)完善服务网络体系

  以县残联康复中心为龙头,以乡(镇)康复指导站和村委会(社区)康复站为基础,以家庭康复为依托,充分发挥村(社区)卫生所、乡(镇)卫生院、学校、幼儿园、社区服务中心、福利企事业单位等机构、设施、人员的作用,资源共享,形成社区康复服务网络,为残疾人提供就近就便、及时有效的康复服务。

  (四)强化经费保障机制

  根据《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县(市)工作标准》,我县属于二类地区,县级财政需按全县总人口数每人每年不少于元投入配套经费,两年中县级财政投入经费16万元,用于康复需求调查、建档立卡、人员培训、组织宣传、康复指导员及康复员工作补贴。县残联也积极筹措资金,加大康复服务经费的投入,县残联协调资金8万元用于购置下肢功率车、偏瘫康复器、双轮助行器、液压式踏步机等康复训练器材,供进入社区的残疾人使用,为残疾人提供就近就便的3 / 6康复器材服务。

  (五)全力普及康复知识

  针对社会、残疾人、残疾人亲属康复观念缺失的现状。康复意识的提升、康复知识的普及就显得尤其重要。为加强这方面的工作,我县利用各种媒体打造我们的宣传平台。首先是利用好公共媒体。从2016年开始,在电视、广播、报纸上报道各类优秀残疾人典型,宣传残疾人事业,普及残疾人康复知识。加强阅读资料的制作和发行,印制、发放各种宣传手册5500册,宣传单12,000份。通过康复知识的`普及,让广大残疾人了解了自己的康复需求和康复方法,也让社会上更多的人获得康复理念,使卫生部门了解并拓展了康复业务。

  (六)健全管理制度

  在工作管理上完善了“四项制度”。

  一是完善康复需求登记制。各村委会康复员入户走访,调查摸底了解残疾人康复需求,及时填写残疾人《康复服务档案》,建立每人一档,因人而异落实康复措施,实行动态管理。

  二是完善分类管理制。通过需求调查,对各类康复需求进行分类管理。而后实行分类指导,提供相应服务,并填写服务记录。

  三是完善医生评估鉴定制。残疾人康复训练有医生指导,制定训练计划,训练效果由医生进行效果评估。

  四是建立奖惩机制。

  对社区康复中一些重点康复项目按标准定期进行考核评估,按考核评估结果,对社区康复指导员和康复员给予奖惩。目前,我县已为7372名有康复需求的残疾人进行了登记,并建立了康复需求档案。档案由村(社区)、乡(镇)、县三级存档,同时各乡(镇)、村委会(社区)根据各自的特点,分别细化了档案,并进行动态管理。社区康复员与残疾人保持随时沟通,增强了与残疾人的互动。通过定期入户随访,了解残疾人的需求。

  一是根据残疾人的需要,提供用品用具的信息、选购、家庭租赁、使用指导以及简易康复训练器具制作等服务。

  二是指导偏瘫、骨关节疾病等肢体功能障碍者在社区和家庭开展运动功能、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等康复训练。

  三是为视力障碍者进行眼科常规检查。对低视力者转介到医院眼科或定点眼镜店配用助视器,进行助视器使用训练。对有手术指征的白内障患者实施复明手术,开展盲人导向行走训练。

  四是对聋儿做到早期发现,及时转介到有关部门,明确诊断,及时治疗,适时配用助听器,进行听力语言康复训练。

  五是对智力残疾儿童进行康复训练和家长培训。做好儿童生长发育监测,发现发育迟缓儿童,及时转介到有关部门进行智力和生长发育测评。

  六是进行心理疏导服务,通过了解、分析、劝说、鼓励和指导等方法,帮助残疾人树立康复信心,正确面对自身残疾,鼓励残疾人亲友理解、关心残疾人,支持、配合康复训练。

  七是发放普及读物,传授残疾预防知识和康复训练方法。八是进行转介5 / 6服务,实现全面康复目标。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对社区内难以诊断治疗的患者转介到上级医疗机构或专门康复机构。社区康复员根据残疾人在文化教育、职业培训、劳动就业、生活保障及参与社会生活等方的需要,联系有关部门和单位,提供有效的转介服务,同时做好登记,进行跟踪服务。

  三、存在问题及下步工作打算

  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在全县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距离“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还有存在较大差距。一是康复技术力量薄弱,康复技术人才短缺;二是康复员的素质普遍不高,有待进一步提高;三是康复经费缺口较大,还需多方积极争取;四是培训工作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相信在今后的工作中,有各位领导一如既往的支持,我们将在巩固提高现有工作的基础上,把康复工作做得更深入,更细致,让更多的残疾人特别是农村残疾人更好地、平等地享受康复服务。

  残疾人工作汇报材料 篇7

  一、我县残疾人救助体系建设的基本情况

  我县有各类残疾人2.53万,约占总人口的6.33%,他们绝大多数都生活在农村且家境相对贫困。是全社会最困难、最需要帮助的弱势群体,也是最需要得到政府和全社会特别关心和特别扶助的队伍。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县残联及有关职能部门认真贯彻落实《残疾人保障法》,积极推进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社会服务体系建设,残疾人社会救助工作有了较快发展,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高度重视残疾人救助体系建设。建立健全了残联与民政、人保、卫生、教育、财政、扶贫、司法等部门工作协调机制,各部门单位能各司其职,互相配合,共同合作,切实履行各自在残疾人事业发展中的作用。各乡镇都建立了残联组织,配备了残联专职干部。残联组织建设和救助体系建设及其有关工作已初具规模,努力使广大残疾人特别是边远贫困地区的残疾人得到了应有保障和有效服务。

  (二)积极促进残疾人创业就业,推进扶贫解困。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残疾人就业条例》等法规政策,制定实施残疾人就业创业帮扶计划,依法推进残疾人按比例与集中就业。对未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的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依法征收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同时,每年举办几期残疾人职业培训工作,提高残疾人就业水平,拓宽残疾人就业渠道,努力促成残疾人再就业。

  (三)加大对残疾人康复、教育就业等社会救助项目投入。以20xx年全年为例,我县为60名贫困残疾人免费安装假肢,累计资金30余万元;

  为415名贫困精神病患者提供免费服药救助,累计资金近30万元;

  免费为残疾人发放辅助器具368件,累计资金10万余元;

  为8000余名残疾人建立了康复服务资料档案;

  完成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10户,累计改造资金6万元;

  为80名残疾人发放了残疾人机动车燃油补贴,累计发放资金2.08万元;

  举办了一期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班,共培训城乡残疾人104人;

  购买了残疾人公益岗位28个,选聘了224名农家书屋残疾人管理员,聘请了256位残疾人为村残协委员;

  安置居家托养200户,合计资金9.1万元;

  完成残联系统农村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15户,累计发放改造资金11.25万元;

  完成住建系统残疾人危房改造25户,累计发放补助资金超过40万元;

  为全县826位低保重度残疾人每人每月发放60元护理补贴;

  为残疾人创业典型提供了100万元的康复扶贫贴息贷款。

  (四)丰富了残疾人宣传文体活动。利用各种宣传媒体对社会各界关爱扶助残疾人等活动进行跟踪报道,利用有关残疾人节日开展残疾人康复知识宣传活动,发放残疾人预防和康复资料。积极组织开展各项有关残疾人群众性文体活动,培育和激励残疾人自强不息,积极向上的精神,助推残疾人事业健康发展。通过在井冈山报、省残联月刊上发表宣传残疾人自强自立的新闻报道,发放宣传材料,通过培训体育指导员等方式加大残疾人工作宣传力度。

  二、目前残疾人社会救助体系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我县残疾人社会救助工作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仍有一些新情况、新问题:

  (一)残疾人救助范围不宽。残疾人康复和其他疾病治疗的费用本应该是由政府、社会和家庭共同承担解决,但由于我县残疾人事业发展的相对缓慢和在城乡发展之间的不平衡,政府、社会和家庭三者承担的能力有限,很多残疾人得不到相应的治疗和康复,尤其是0到6岁的残疾儿童的抢救性康复工作得不到大力发展。目前对残疾人采取的救助措施基本上都是以低保划线,只对享受低保的残疾人家庭给予救助,使得一些家庭收入稍高于低保标准,或处在低保标准边缘的`残疾人很少获得有效的救助,比如残疾人护理补贴的发放,除了要求是重度残疾人外,还必须是低保户。另外,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条件是按家庭人均收入计算的,绝大部分无劳动能力的重度残疾人由于没有收入,又不可能单独立户,而无法获得救助。此外,我县现在残疾人登记持证率只有31.8%左右,加上宣传力度还不是很够,使部分应该获得救助的残疾人游离于救助范围之外,难以完全实现应助尽助的要求。

  (二)残疾人救助标准偏低。残疾人中,绝大多数的生活状况低于全县平均水平,很大一部分残疾人生活仍处于贫困线上,目前,财政缺乏相应项目配套资金支出。近年来,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征收工作也存在较大阻力,以往是由财政代扣,现在改为由单位自行申报,去年仅教育系统的残保金就欠缴20余万元,经费相对不足,影响了残疾人事业发展和救助工作的开展。现行的低保标准,是根据日常生活基本开支设定的,只能解决最基本生活问题。随着物价的上涨,以及残疾人的一些特殊的开支,如精神病人长年服药、拥有代步车的残疾人耗油费用等等,这些开支仅靠低保是远远不够的。再如对残疾人患重大疾病的救助标准,与目前昂贵的医疗费用来说,简直就是杯水车薪,难以为济,有的残疾人只好“小病扛,大病拖”,有的患病后因得不到及时救治而危及生命,家庭因此背上沉重的债务。

  (三)残疾人救助机构不健全。承担贫困残疾人救助工作的主要是残联系统。目前,最突出的矛盾是乡镇残联的机构配置与日益增多的残联工作业务不甚相称。随着残疾人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基层残联机构显得越来越重要,任务也越来越多。现在我县的乡镇残联虽已配备了残联理事长和残联专干,但是乡镇理事长仍是民政所长兼任的,只是挂了个头衔,乡镇残联专职委员是公益性岗位,每月工资为500元,他们对政策的把握和业务知识相对缺乏,不能很好的适应残联工作特别是救助残疾人的实际需要。另外我县缺乏相应的残疾人专业医疗和相关的康复机构,县残疾人康复托养中心项目建设仍没有得到政府应有的重视。

  三、建立和完善残疾人社会救助体系的几点建议

  残疾人的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作。根据我县的实际情况和需求,残疾人社会救助体系的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仍需做好和加强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完善保障服务长效机制。强化基层残疾人组织建设,改善基层残联干部和专业人员的待遇和工作环境,做到人员、经费、场地、职责四落实。高度重视特殊教育工作,建立XX县特殊教育学校。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高残疾人的就业再就业能力。积极培育和发展助残志愿者队伍,拓展救助服务途径,建立工作激励机制,推进残疾人服务再上新水平。

  (二)扩大残疾人救助范围。一要建立残疾人社会救助事业投入的增长机制,根据经济发展水平情况,以财政预算的形式,保证残疾人救助资金投入的可持续性,切实提高救助范围和水平。尽快落实行政事业单位依法缴纳残疾人保障金的规定,加强和规范残疾人保障金征收管理,实现应收尽收。二要逐步将目前收入稍高于低保标准、处于低保标准边缘、生活存在严重困难的残疾人纳入低保,并给予专项救助。在最低生活保障中,应对无劳动能力、需要他人照顾的智力、精神和残疾等级二级以上的重度残疾人实行单独核算,给予全额低保。三要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发动社会爱心人士、慈善机构,设立专项救助基金,促进残疾人救助事业的发展。

  (三)健全残疾人医保服务体系。一要不断加大对残疾人事业发展中医疗费用支出的补助力度。逐步改善和解决目前残疾人医疗救助资金相对不足的突出困难与问题。二要在医疗保障体系中,建立单独针对残疾人的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制度,如残疾人就医免收挂号费、诊疗费,参加医疗保险个人缴费部分由政府补贴,将残疾人肢体矫治手术等医疗康复项目纳入诊疗目录,提高残疾人住院费用和门诊统筹报销比例,设立实施精神病患者在家后续治疗用药的补助政策措施。三要加快专业医疗和相关的康复机构建设,尽快建成我县的残疾人康复托养中心,以满足广大残疾人医疗康复托养的实际需求。

  (四)加快残疾人无障碍设施建设。市政设施和建筑物等必须设置规范的盲道、便道等无障碍设施,已经建成而未设置无障碍设施的要尽快改造。交通运输及城市公共交通要加大无障碍建设改造力度。新建、改建城市道路和公共建筑等公共场所必须建有规范的无障碍设施,同时要加大对挤占、损坏盲道等行为的清理整治力度,强化日常维护管理。要充分考虑残疾人出入、通行方便,把有关工作机构和活动场所设立在房屋底层。

【残疾人工作汇报材料】相关文章:

工作汇报材料08-04

社区残疾人工作汇报11-25

残疾人社区工作汇报11-25

就业工作汇报材料02-04

幼儿工作汇报材料08-08

档案工作汇报材料06-17

乡镇工作汇报材料06-14

精选安全工作汇报材料11-25

粮食工作汇报材料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