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东北街小学读书32校本课程进展汇报材料
校本课程是课程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校本课程的开设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利于推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面落实,校本课程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校本课程的开发弥补了学校教育的不足,是学校教育向更丰富更全面的方向发展。
多年来,我校在开发校本课程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大胆实践。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我校在区教育局以及各相关科室的指导下,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对新课程理念下的校本课程设计做了一些研究和实践,开发出“以军促德、以军砺志、以军健体、以军育人,培养军旗下的阳光少年”为理念的少年军校特色校本课程。 对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我们也是边学习,边实践,边探索。下面就把我校校本课程开发的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校本课程开发背景
新华小学1992年就与毗邻多年的66426部队共建,从而诞生了我市唯一一所少年军校——新华少年军校。
新华少年军校自创建以来,取得了显著成绩和良好的社会效应,深得各级党政军机关、共青团、教育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并成为我校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国防知识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坚强堡垒,探索出一套较为成熟,且别具特色的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和习惯养成教育理论体系。我校把少年军校作为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和文化建设的训练基地,并在开展各种实践教育活动中,发挥其实效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的作用,已经形成了学校的特色,在周边以至整个区域都产生了极大的积极效应。特别是学生,不仅在身心上有了较为稳定的素质,而且在学习品质上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培养出学生们“勇敢、坚强、果断、刚毅”的不屈性格,乃至在孩子们心中,当一名光荣的“革命军人”是他们的伟大理想,从而为我校大张旗鼓的开展“少年军校”这一校本课程,奠定了孩子的情感基础和教学理论基础。开展少年军校活动,学生欢迎,教师拥护,家长支持,一直成为我校的特色教育活动。
随着全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入,我校更进一步认识到开展“少年军校”这一校本课程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并在实际教学中通过不断的完善与积累,有力的促进了我校学生、教师的综合素养,大大提高我校的社会形象和美誉度。我校探索的目标指向,不仅仅局限于对少年儿童进行“三热爱”教育、国防教育等,还包括思想品德、学习品质等更多的非智力因素的发展,为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从课程观来说,少年军校是一门校本课程,也是一种在与各科课程的整合中进行的,一种不经说教、一切都在欣赏和体验中自觉自愿完成的课程。 我校获得“中国少年军校示范校”的荣誉,在肯定“少年军校”这一德育功能,在这十多年的探索过程中,由于我校地处长治市中心,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有许多学生存在任性、骄狂、自私、不懂礼貌等等问题,尽管学校把少年军校作为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和文化建设的训练基地,并在开展各种实践教育活动中,挖掘“少年军校示范校”的各种资源,但由于没有一套适合我们自己实际现状的校
本课程,那如何通过新课程的引领,通过课改实践,使我校走上课程特色化、校本化道路。《国防教育法》中也做了说明,学校的国防教育是全民-国防教育的基础,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将国防教育列入工作计划,将国防教育的内容纳入有关课程,将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对学生进行国防教育。我们从少年军校入手,挖掘相关的显性资源和隐性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和构建,有效地指导师生进行探索研究,逐步形成我校特色化的课程体系。通过研究形成具有校本特色的课程管理实施策略、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因此我们在进行“少年军校校本课程”的研究开发目的是,让“少年军校”以课程的形态系统完整地在学生的“爱国、意志培养、自护自强、自尊自律”等方面起到更好的教育作用,让我校的每一位学生都具有军人的优秀素质,为学生的终生发展服务。
二、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
(一)校本课程的开发理念
1、校本课程的意义
校本课程的开发是教育迎接新世纪挑战的一种回应,是实施素质教育对学校提出的必然要求,是学校充分发展办学优势和特色,积极参与国家创新工程,贯彻落实国家的教育方针,促使学生和谐发展继而推动社会的发展,培养和造就“创造新世纪的人”的一项基本建设。目标指向明确、内容多样、课程设置灵活的校本课程能使学生在掌握国家课程规定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引导学生在众多的课程的选择中得到个性发展的及时补偿,在选择中发现潜在能力的火花,在选择中培养学生的信息采集和加工的能力,学会学习,使学生在课程的自主选择和个性化知识的掌握过程中形成更多更广泛的能力,更好地认识学习的价值,塑造健全的人格,学会生存。这些,正是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所在。
《东北街小学读书32校本课程进展汇报材料》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校本课程的开发,给教师提出了极具挑战性的问题。长期以来,教师的主要任务是讲授别人编写的甚至连教学参考书也齐备的教科书,教师的专业能力发挥受到很大的限制。提高学校和教师课程开发意识与开发能力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关键。长期以来,学校和教师完全执行指令性的课程计划,不可能也不需要具备多少课程意识和课程开发能力,教师的职前职后教育也缺少应有的课程知识和培训。因此,学校和老师们课程意识与开发能力的欠缺,是我校校本课程开发的最大困难。实践证明,校本课程开发是提高教师专业水平、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
我校“少年军校”校本课程构建的研究,最终是为了要进一步促进少年军校的自我发展、内涵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能让学校更具少年军校特色。
2、改变学校教师对校本课程的认识
起初不少教师把校本课程看得很神秘,其实,学校已开设的选修课、活动课就具有校本课程的性质,只是教师们对校本课程开发还处于无意识状态罢了。也就是说,学校往往有校本课程之“实”,而无校本课程之“名”。校本课程是开放的、多种多样的。如研究型课程、自愿报名开设的体育课选修(乒乓球、篮球等)、还有我校请部队军官担任辅导员教师开设的国防教育、军事训练等活动其实都是校本课程。可以说,学校里的课程都有校本课程的成分。因此我们说,校本课程就在我们身边,它并不神秘,也不是高不可攀的。
3、消除开发校本课程影响学生成绩的担心
近年来,中、高考试题命题正在向能力化、素质化、个性化、综合化的方向
发展,各学科考试更体现了这一点,而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和方向正是发挥学生的个性和特长,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开发校本课程不仅不会影响学生成绩,反而会促进学生成绩的提高。我们应树立正确的育人观,对待学生评价,我们的策略是“不为考试,赢得考试”,满意的成绩应是素质教育的结果,而不是片面追求的目标。
4、教师在校本课程开发中得到了培养、锻炼和提高
教师参与课程的目的是使学校课程更加适合学生的需要,促进学生最大程度的发展,但就教师本身而言是确立教师即研究者的信念,在课程开发的实践过程中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所以教师参与课程开发不仅是编制出一系列的课程文本,更重要的是参与课程开发过程本身。
(二)校本课程开发目标
1.理论目标。
形成以“少年军校”为核心的特色学校,为学校的其它课程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借鉴,从而不断丰富有特色的少年军校课程理论。
2.实践目标:
(1)本体目标:通过研究,初步形成以少年军校为核心的课程体系。主要以少年军校为平台,从少年军校特色资源出发,进行个性化课程建设,包括特色课程资源开发的探索、课程实施和管理策略的形成、课程评价标准和方式的创新等。
(2)发展目标:a通过研究,让我校学生在少年军校这块沃土的滋润下,迅速发展综合素质,学会质疑问难,学会主动探究,学会合作交流,学会总结提升,最终成长为具有创新能力的国家人才。对学生,不仅起到强身健体的作用,还对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起到正确的引导。b通过研究,从根本上转变教师对少年军校特色化课程的开发意识,不断提高我校教师的科研水平,形成一支素质较高、能力较强的科研骨干教师队伍。c发展学校内涵,形成我校少年军校特色文化。
(三)构建校本课程体系
学校坚持“以发展学生的素质为本”, “少年军校”校本课程包含两方面的含义:首先它是校本课程,是以学校教师为主体,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的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课程资源,根据学校教育理念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其次,它是以“少年军校”为主要的课程资源,包括以军事、国防知识为主的课堂教学,以军事技能游戏为主的体验活动,还有更多的是渗透在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各种制度规范、行为习惯、人际交往、环境熏陶等的物质、精神的因素等,以此为载体,建设成一个开放的富有教育张力的一个特色课程,使学生获得丰富的具有军校特征的知识、增强自我生存能力、树立正确的情感价值观,在特色办学上走出一条新路。
我们尊重学生兴趣和爱好,利用了本校丰富的教育资源,通过进行调研工作,开设了“国防教育”、“军事活动”、“文明礼仪”、“古诗词诵读”等必修课程,还设置了“军营体验活动”、“交通手势操”、“海军旗语操”、“小记者、小作家文学社”、“合唱团”、“竖笛活动社”、“航模科学社”、“小篮球队”、“乒乓球队”等校本活动,满足了学生实际发展的需求。
《东北街小学读书32校本课程进展汇报材料》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为本位、由学校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的课程,它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相对应。一般认为,做好校本课程的设计,构建科学管理的课
程体系非常重要。只有在了解国家新课程体系的基础上找准校本课程体系的定位,然后构建科学的校本课程体系,才能切实发挥应有的校本作用。
我校科学的校本课程体系是学校教导处引导各学科骨干教师对国家课程全套教材特点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听取各年级家长讨论他们心目中理想的校本课程特征、各年级学生讨论他们理想中的校园文化生活的基础上,并征求多方建议、分期分批,逐步确定、形成和构建的。
三、立足特色项目,打造多元校本课程,
(一)、军事特色活动
多年期间我校不仅在军校建设方面有了长足的发展,最主要的进步就是确立了我校的办学思想,更新了教师的教育观念,改革了学校的原有课程设置,把军事活动、国防教育等一系列部队特色引到了课堂上,使孩子们深深了解军人们的生活,理解军人们那份对国家的热忱和对集体的责任,从而为孩子们树立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奠定基础。
具体活动包括:
1、 国防教育
国防教育课是全校学生必修的,学校为德育工作而开发的校本课程。国防教育课每月一次,由学校聘请部队的战士作为校外辅导员为学生们开展国防教育活动,把十月份确定为国防教育月,定期开展画国防、唱国防、讲国防、写国防、演国防系列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2、 学军教育
“学军教育”既有看得见的外在活动也有潜质的军魂教育,看得见的是行体上的、肢体上的、言行上的及外在训练、活动等,看不见的是一种军魂、品质、意志、作风、气节、风骨等,“学军教育”就是要体现它的全面性,做到整体贯通。
开展“学军教育”主题班队会。围绕军营生活和军事活动,加强学生的行为养成教育和意志品质教育,先后进行了“我要学军人什么”、“我们如何学军人”、“我离军人有多远”等教育活动,观看军营两日生活的资料片,从事例上挖掘教育因素。
布置“学军教育”家庭作业。军人的作风、品质、行为应体现在点滴中,走进军人是为了学习军人的生活习惯,所以,在新华每班每天学生的叠被成了必做的家庭作业,依照军人叠法不仅自己要叠,而且要教会家人都叠;要求每顿饭要吃好,不挑食,不偏食;每天要休息好,生活要规律;每天要讲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每天要参加家务劳动,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把“学军教育”贯穿家庭。
召开“学军教育”家长会。家长学校是新华多年来的一个办学特色,创建个性化学校,家长也属于一个独立主体,没有匹配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学校的教育目标很难实现,学校把学军教育的主导思想、目标体现、教育宗旨、家长职责和要求等向家长进行了宣传培训,得到了家长的认可,家长们纷纷表示要参与到学校的各项工作和活动要求中。
培养良好的学风。“学军教育”让学生懂得刻苦学习是目的,学习军人严谨认真的态度是主导,培养学生永往直前的精神是目标,提出“六好”:把字写好,写一手规范飘亮的字;把书读好,读好每一篇文章;把话说好,要健谈、亲切、热情、文明;把脑用好,遇到问题要积极思考,大胆创新;把题做好,从做数学题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把学习用品保护好,养成勤俭节约爱护物品的良好习惯。
规范学生行为。“学军教育”更重要的是学生行为品质教育,是内在的教育,也是对学生一生的做人教育。制定了 “十要求”:即上好每一节课,每节课的学习状态必须好;认真完成每天的作业,每天的问题必须解决;做好每天的课间操和眼保健操,从两操中感受体育的魅力;每天要踏着军歌站好队放学,展现军人
的风姿;团结每一个同学,要学会与人合作,与人相处;尊敬每一位教师,感恩教师对你的无私,尊重他人先从尊重教师开始;孝敬父母、长辈,把孝敬父母这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体现在具体行动中;爱护集体的一草一木,心中要有集体、有学校;维护社会环境和公德,做到“三好”,即在校做好学生、在家做好孩子,在社会做好公民;帮助有困难的人、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每天做一件好事。
“学军教育”与阳光体育相结合。利用军校资源,推崇阳光体育,做“阳光体育行动”的典范,提出“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生活一辈子”的口号并认真落实,把军事活动列入课程,在三至五年级开设了军事技能和军训课,邀请部队战士走进课堂,不仅培养孩子们,也锻炼老师们。要求每个学生做到“四会”:会站,站姿要美,挺拔有力;会走,从走路中体现一种自信,体现一种气质;会蹲,在蹲中体现文明;会坐,在坐中体现一种状态,培养学生良好的精神素养。每学年都定期进行一次小型的检阅仪式和军事项目比赛。
3、 体验军营生活,学唱军歌、建立军校代表队
每学期,学校都要对三至五年级全体学生进行了军训,学校利用课间及下午放学后的课余时间对学生进行了正步走和齐步行走训练,全体学生每天课间踏着军歌,迈着军人的步伐,以军人的风姿展现在校园,为学校注入了勃勃生机,军魂再一次融入学生的心灵,军人的品质再一次升华在学生的行为中。每年四月份学校将从五年级学生中选出80余人作为新一届军校代表队进行集中训练,由于军校代表队肩负着参加全国总军校检阅式的重任,因此在训练上由部队安排教官专业指导,比普通学生更苦、更累、更严格。从六月份开始,学校在对军校代表队进行队列、队形训练的基础上将开设了军事科目的训练,根据学员的体质以及各自的爱好、特长,把他们分为负荷拉练、野炊、搭帐篷、野外救护、障碍赛、攀岩、攀绳等小组进行专项训练,训练时间也比初期有所增长,时间的延长与项目的增加,使每一位学员都面临着更加严峻的考验,他们的体能、意志、团队意识、合作精神也都在训练中得到了体现。当然,他们的训练任务远不是这么简单,顶着烈日,冒着酷暑,队员们在操场上一训练就是半天,累了喘口气,渴了喝口水,难受了有备好的防暑药。在这样的集体中,没有人叫苦叫累,更没有人半途而废,因为他们知道,在他们背后更多的是同学们羡慕的眼光。他们敢于吃苦的精神正是军人风范的体现,他们吃苦耐劳的品质正是上党老区革命精神的再现。在紧张的训练之余,学员们还与教官一起拉歌,练习礼貌用语,学习内务整理等,展示了军人的严谨自律,训练场上洋溢着文明与欢乐。正应验了那句歌词“虽说艰苦,我心里欢乐 ”
军营体验活动既注重对学生基本功训练,又注重对学生思想帮助,教育学生学习军人的作风,学习军人的品质,做勇于向困难挑战,在困难面前永不言败,永不放弃的新时代少年。使学生增强了自信心,坚定了克服困难的勇气,能以愉悦的心态面对每天训练。定期的训练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改变了学生学习、生活状态,使学生校园生活丰富多彩,健康向上。
4、 军体拳、海军旗语操、交通手势操
我校还将部分军事科目加入到常规体育课中,例如三年级以上的学生就开始学习海军旗语操,四年级开始学习军体拳,并且把此项学习内容作为本年度学生体育考核的重要指标。每学期都举行军体拳、海军旗语操、交通手势操等比赛活动。
(二)、结合传统学科,开发课堂延伸校本课程。
1、 经典古诗词诵读
古诗词诵读是语文学科教学的延伸课程,古诗词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文化的精髓,是民族智慧的结晶,如何扎实做好古诗词的教学,让古诗词的语言魅力绽放,让诗路花语装点少年儿童的五彩童年,让中华民族的经典文化代代传承呢?我校专门安排郭晚花老师负责,由各班主任老师利用每天晨读和每周的各班固定的一节校本课时间,专门安排了古诗吟诵课,使之成为全校学生诵读,记忆,欣赏和创作诗文的主阵地,内容按照学生年龄、学段的不同把百余首古诗词分成六个不同的层次,分别装订成册。在校本课程的开展过程中,力求通过不断的实践,依据活动的目的和学生的身心特点,创出一套系列型的古诗诵读的活动模式。每个活动要求目的明确,切合实际,操作性强,并要富有趣味性。而活动与活动之间,在内容上,要求要有继承性和联系性。总之,把古诗词引进学校校本课程是完全可行的,古诗词的教学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养。
2、 创新、和谐、快乐的数学活动
以“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为根本宗旨,以一系列数学活动为基本载体,为全体学生展示自身的聪明智慧提供平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启迪数学思维,使学生获得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体验,提升数学素养。此外,通过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参与活动中得到锻炼,让数学教师能一显身手,脱颖而出;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独特魅力,让每一个学生真正走进数学,感受数学,喜欢数学,在数学中得到快乐,加强我校数学文化建设。同时,借助传统数学课堂延伸出的校本课程以及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渲染学生进一步爱学、善学数学的氛围。
主要内容包括:
(一)、学校“趣味数学”社团活动(3—5年级部分学生参与);
(1)由各年级组组织,每月上交一次学生的展示作业。
(2)期末各年级组老师统一评分,选出“趣味数学之星”。
(二)、“生活中的数学”小论文及制作数学小报;
(1)3—6年级每班上交5份数学小报(手抄报)和5篇“生活中的数学”小论文。
(2)一定要全班发动。可以由几人合作一份小报,但必须人人参与,自已动手。
(3)学校评比之后优秀作品展览。
(三)、各年级段根据年级实际开展数学综合实践活动;
(1)由指定负责人选好素材,准备好活动内容。
(2)本学期围绕主题进行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材料的收集及整理。
(3)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进行一次综合实践活动课展示。
(四)、“数学讲坛”。 (数学小故事或演讲)
各班进行一次数学知识讲座或观看有关数学家故事的音像资料。
3、 文学、科学、航模、体育小篮球、乒乓球、合唱、竖笛、戏曲、英
语、小画家等社团及综合实践活动
三、校本课程时间安排
1、利用所有班级每周的一节的校本课由各班的班主任老师负责组织同学们开展有关国防教育、安全教育、文明礼仪教育等方面的班队活动。
2、利用每周一升国旗的时间,开展国旗下讲话活动,主要通过演讲的方式对学生们进行国防教育、安全教育、文明礼仪教育等。
3、军营生活体验活动利用节假日,在老师的带领下进入部队参观体验部队
战士生活,聆听部队教官的国防教育讲座,学习军事科目。
4、行进队列、站、走、坐、蹲、军体拳、交通手势操、海军旗语操由体育教师利用体育课时间指导学生学习训练。具体的表演队则利用下午放学后集中训练。
5、学校军事代表队由部队安排教官利用每天早晨上课前和下午放学后1小时统一指导训练,节假日期间代表队全体成员深入部队跟部队战士一起进行集训。
6、音乐教师利用音乐课时间指导学生学唱军歌,班主任安排学生放学路上唱军歌。每天放学学校广播中轮流播放本周学生学习的军歌,给学生营造环境。
7、古诗文诵读利用每天早晨上课前的25分钟晨读时间,由各班主任安排学生自由背诵。
8、小作家、小记者文学社团、趣味数学活动社团、航模社团、体育小篮球、乒乓球社团、音乐合唱、竖笛、戏曲社团由专门指导教师负责安排布置任务和集体活动时间,每周一次。
四、校本课程的研究收获
(一)收获
1、学校形成特色。
对学校而言,有力地促进学校文化建设,形成特色鲜明的少年军校;课程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
2、促进教师成长。
教师的教育观得到了转变,积极参与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能力得到提高;促进教师之间、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学习交流。
3、学生得到更好发展。
学生的兴趣爱好得到了发展,个性得到了张扬;丰富了学生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学生的需求得到了进一步的满足。
我校校本课程开发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将不断挖掘新的资源,持续地研究并不断地扩充校本课程内容。相信在上级领导的关怀和全校师生的努力下,我校的校本课程将会更加完善。
(二)不足之处及努力的方向
1、课程观念仍需不断更新
由于绝大多数教师原来所学的教育学是没有课程论的教育学,加上“校本课程”这一概念在我国正式使用的时间并不长,因此,教师对校本课程的认识难免存在一些偏差。另外,学校、教师和学生过分依赖和迷信统编的教科书。这种传统的思想上的习惯势必与校本课程的现实需求之间存在的强大的反差和深刻矛盾,将对校本课程的开发带来观念、制度层面上的阻力。通过几年来的课程改革,教师们的课程观念已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如今社会变化如此之快,能否跟上时代,能否让教师们的教育观念长时间内保持及时更新,将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2、教师的知识和技能准备有待进一步加强
校本课程开发中系统的规划、理论指导和实践性研究十分缺乏,因此,校本课程的开发中如何不断强化学校和教师的课程意识,尽快提高我校领导及教师的课程开发技术,使之有课程改革的正确意识,有课程改革的愿望和动力,有开发校本课程所必要的知识、技术和能力,这是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条件,也是我校急需解决的问题。
3、我校的校本课程开发到实践已经走过了许多年头,但由于缺乏课程专家
的指导,在一定程度上必然存在课程开发的盲目性和随意性,这也导致我校的校本课程开发走向科学、规范、完善、发展存在瓶颈。
4、需要强有力的校内、校外的大力支持。即良好的校内沟通,给教师足够的自由时间和空间,良好的计划组织,可用的教育资源方面的信息,外部参照系,课程理论与技术指导等方面。为教师尽快进行校本课程开发做好条件上的支持和准备。
感谢区教育局和各科室对我校校本课程的开发给与大力的支持和帮助! 我们也衷心希望能得到各兄弟学校的支持与帮助,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东北街小学读书32校本课程进展汇报材料 [篇2]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从改革课程体系入手,提出了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制度,设计了校本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等新的课程门类,明确指出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根据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还规定:“从小学至高中设臵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主要内容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这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结构性突破。校本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实施成为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最引人关注的新型课程,也是课程改革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下面就我校校本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工作向各位领导作一个汇报。
一、更新教育观念,正确把握课程内涵
教育理念决定教育的成败,因此正确把握校本课程的内涵就显的尤为重要。
我们认为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为基地,以教师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目标的具有广泛的参与基础的合作探索、共享开发成果的应用性课程。它是校长办学思想的集中体现,是创建特色学校的必然选择。集中体现了一所学校教育价值的取向,引领着学校教育的活动方式,并直接影响学生的发展和整体教育质量的提高。在新课程的实践中,在抓好科学实施国家课程、努力探索各学科教学模式的前提下,根据区域、学校、师生的差异,努力开发建设好具有地方特点、学校特色的
校本课程,这不仅是学校教育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充分满足学生学习的兴趣与需要,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形成学校特色的基本要求,也是建设一支现代化教师队伍的重要途径。校本课程开发的类型有多种如,选用、改编、新编、拓展、补充等。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注重对知识技能的综合运用,体现经验和生活对学生发展价值的实践性课程。它是由国家设臵、由地方和学校根据教育部的有关要求自主开发实施的课程,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最基本的内容领域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等方面。
⑴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⑵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超越单一的教室空间,参与社区和社会实践活动,以获得直接经验、发展实践能力、培养社会服务意识、增强公民责任感为主旨的学习领域。
⑶劳动与技术教育是以学生获得积极劳动体验、形成良好技术素养为主的多方面发展为目标,且以操作性学习为特征的学习领域。
⑷信息技术教育是为了适应技术迅猛发展的信息时代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而设臵的学习领域,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以培养学
生的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操作能力为主要目标,以操作性、实践性和探究性为特征的基本学习领域之一。
无论是校本课程,还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都是新课程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主动、生动、和谐发展的重要载体,更是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实现学校办学特色的必然选择。下面我就谈谈我校校本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情况。
二、校本课程的开发
(一)确定校本课程开发思路
1、社会、学生的发展需求。社会发展需要、学生发展需求,是我们开发校本课程首先要考虑的因素。社会需要创新型人才,教育就应主动调整自己的培养目标,突出创新精神培养。学生对什么感兴趣,最希望学些什么,校本课程开发就应朝着什么方向努力。学校、老师的主观愿望要符合实际,这“实际”就是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学生发展的实际需求。我们在开发校本课程的过程中,最初也是以学校为主制定课程开设方案,但经一调查,发现学生都不喜欢,跟学生的愿望有很大距离。后来学校的思路变了,先让教师在了解学生需求的基础上提出课程开设申请,再由学生自愿报名选择,学生愿意学的课程保留下来,没人选择的课程就取消。这样一来,课程开设与学生选课成了供求关系,教师竭尽全力为学生发展服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调动起来。这一实例反映了校本课程开发的一条基本规律,那就是全心全意地为社会发展、学生发展服务,否则就没有市场,不会受欢迎。
如书法写字课的开设就是针对当前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学生及社会人士对书法写字的认识出现偏差,认为无需再重视书写的能力,有计算机代替,导致学生书写能力的下降,我们就根据学生的书写状况开设了写字课。
2、学校的办学思想和特色。学校发展的生命是办学特色。办学特色是在学校富有特点的办学思想的支撑下逐步形成的。教育方针提出全面发展,这是基本要求,学校应在此基础上有自己独特的思考,努力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办学有特色,才能吸引社会家长的注意,生存发展才有基础。具体地说,办学要有特色,就要在办学目标特色化、课程设臵特色化、教学体系特色化、教学管理特色化、教师队伍建设特色化、校园文化建设特色化等方面下功夫。课程设臵特色化,一要靠开发有特色的校本课程,二要按照有特色的思路进行各种课程的特色组合。因此,学校要开发什么样的校本课程,还要看校长对办学目标怎么理解,想通过怎样的课程内容和体系实现办学目标。我们提出了“主体性人格教育”办学理念,以“依法治校、德育立校、民主理校、教科兴校、特色强校”为行动目标,所有的校本课程开发都围绕这一目标开展。
3、当地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课程资源。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经济文化发展的特点和优势。这些都可以成为宝贵的课程资源。开发校本课程,应当注意分析当地经济文化发展的特点或优势,努力发掘当地蕴藏着的课程资源。这样开发出的校本课程才容易突现学校特色。
4、学校教师队伍的专业特长。教师教有专长,学生才能学有特色。因此教师的专业发展应该在样样都了解的基础上努力实现专业化。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应重视教师的专业发展,使每位教师逐渐形成自己的专业特长。校本课程开发,就要考虑教师业务专长问题,发挥出教师的专长优势。
(二)、确定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
校本课程方案由两块组成:一块是学校层面的课程方案;另一块是教师层面的课程纲要。
前者包括以下内容:
1.调研确立开发校本课程的基本依据。
2.确立校本课程的总体目标。
①培养学生学会利用多种方式搜集、整理资料信息,统计分析制表,写调查报告和论文的能力。
②培养学生动手制作能力、动口表达能力、协作能力、归纳总结能力。
③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高尚情感及自觉承担起建设祖国的责任感。
3.确立校本课程的大致结构。
后者内容主要有:
1.教师根据自己的特长与学生的现状,确立课程目标,简述主导性课程目标,报校本课程审议委员会审议;
2.确定课程内容,简介主要的专题或内容要点以及活动安排;
3.进行实施说明,提出对教学方式、课时、场地、设备、班级规模等方面的要求;
4.考试评价说明,包括考核方式、记分方式、成绩构成等。
三、校本课程及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
(一) 课程的开设
按照《义务教育课程设臵实验方案》的要求,校本课程从小学起始年级开设,综合实践活动从小学三年级起开设,反映在课程表上的周课时量为3——6节,具体设臵如下表:
(二)课程的实施
(1)建立健全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领导组织
为确保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顺利开展,我们成立了以学校校长为组长,教导主任及教研组长、学校骨干教师为组员的校本课程领导
小组,既有行政干预,又有技术保障,既有专家进行理论的指导,又有专任教师组织具体实施。负责课程规划、课程审议、课程实施、课程评价、教材编写与管理、教师培训等工作,确保校本课程开发工作健康发展。
(2)加强校本课程的师资培训和课题研讨
①在校本培训中设立校本课程开发专题,进行讲座辅导和自学研讨,深入领会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和作用,提高认识,明确目标。
②以学科教研组为单位,根据学科特点、学生实际、学校状况、及目标导向等因素,研究开发校本教材,将此作为教研组教研活动和集体备课活动的一个重要内容。
③强化科研意识,以“校本教材开发”为课题展开研讨,使校本教材的开发步入科研、教研的科学轨道。如《心理健康教育》、《合作学习》我们都与申报的课题进行有机结合。
④创造条件,开展校本课程开发的技能培训。
(3)加强课程实施的管理
学校管理:
①学校每学年制定《学校课程实施方案》,明确教导处、教研组在课程实施中的责任。
②学校定期召开校本课程专题研究会议,对课程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改进,对一些经验及时总结交流。
③教导处具体对校本课程进行评价:每学期检查教师备课情况至少2次,听评课1次,对学生学习情况评价1次。
④学校经常组织教师参加校本课程专题培训。
⑤教师根据学校《学年课程实施方案》和《校本课程实施方案》科学有效地进行教学。
教学管理:
①施教教师要撰写校本课程纲要。包括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或活动安排、课程实施建议、课程评价建议。
②施教教师要分学期根据教学内容制定教学计划、安排教学进度、认真备课,经常撰写教学反思和教学随笔,做好学生个案跟踪记录,积累学生学习历程中的成果。
③教师的专业素养水平直接影响着教育教学的效果与质量,校本课程的开发给予了教师一个专业成长的理想空间,教师要制定自我发展规划,不断学习,提高校本课程施教能力。
学生管理:
①学生要积极参与校本课程的学习和各项活动及各种竞赛。 ②正确对待并协助老师做好课程评价。
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不可能一下子就完善起来,更不可能很快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关键是行动,知识只有在亲身经历中才能获得。因此,在实施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学习教学理论、课程理论、贯彻课改精神、激发和培养师生自主开发课程的兴趣和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在今后的教育实践中,我们将充分发挥校本课程、地方课程、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的作用,全面落实课改精神,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高。
二0 一四年五月二十四日
【东北街小学读书32校本课程进展汇报材料】相关文章:
校本特色课程汇报材料08-03
校本课程汇报材料08-04
北街小学语文课改汇报材料08-03
工程进展汇报材料08-03
施工进展汇报材料08-03
工作进展汇报材料08-04
工程进展情况汇报材料08-04
东张小学综合检查汇报材料08-03
东湾小学教学评估汇报材料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