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地理课改工作汇报材料
如何有效的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习能力成为时代对教育提出的一个重要的命题。本学期我校进行了以“学案导学”的课程改革,下面,我谈一下自己在课堂教学改革中通过实施“学案导学、自主探究”教学法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几点做法及自己的一些感受。 首先,从教案到“学案”
设计好教案是上好一堂课的重要前提。传统教案教学普遍存在两种倾向:一是教学的单向性,即以老师和课本为中心,更多考虑教师如何把课本知识内容讲得精彩完美,而忽视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二是教案的封闭性,即教案是老师自备、自用,没让学生参与,缺少公开性和透明度,学生在课前对老师的教学意图无从了解,上课只能被动学习。在当今教学改革中,又出现另一种极端:过分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弱化教师的主导地位,只注重课堂的“活跃”场面,而忽视教学的最终效果,一些课堂教学改革搞得“轰轰烈烈”,最后却拿不出实效。其原因在于只看到学生自主意识强,而忽视自主能力弱的现状。要认识到教学法的核心是教“学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才是关键,而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离不开老师的指导。 从“教案”到“学案”的改革,必须把教学重心由老师如何教转移到如何让学生学会、会学,用具有公开性和透明度的“学案”来沟通师生之间的教学关系,增强了教学的民主性和双向交流性。学生借助“学案”自主学习,初步掌握基础知识、概念、理清知识线索,并
尝试用掌握的知识解答“学案”中的问题,进行自我能力训练或讨论交流,并在“学案”上作相关的学习记录。学生能自主完成的内容,就可以先学习掌握;剩余部分在课堂教学讨论中解决,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且“学案”还鼓励学生在自学中探索发现新的问题,提出新的思考,又反过来促进老师的教学。
二、“学案导学自主探究”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
1、学案自学。自学是基础,课前自学。(1)教师要根据自学内容和学情,针对性地进行学法指导,明确自学时间、内容和自学方法步骤,编制好导学案,并对学生导学案自学情况进行批阅,掌握学情,及时调整课堂中教学时间、内容和方法的设计。(2)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根据要求进行自学,独立思考,尝试解决,记下疑惑,生成问题。
2、小组合作。(1)教师要合理分组,科学设计问题,进行小组分工,指导组内交流方法,并巡视问访,时间设计合理。发现问题调整控制时间。(2)小组组长主持,人人参与,交流自学成果、问题与困惑,兵教兵,解疑释惑,整理问题。
3、班级展示。(1)教师要及时点评、纠偏、规范行为,做到善于鼓励、善于追问,调动组内、组与组之间的补充回答、竞答和评价,达到预设问题的呈现和解决。(2)学生要勇于表达,展示成果、问题与困惑。组内合作充分,小组间竞争积极,评价到位。
4、质疑探究。(1)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迁移应用,并能联系生活现象和问题引领学生进行求同、求异思维,大胆质疑,
生成问题,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2)学生能够较好完成教师质疑,并能生成新的、有价值的问题,主动探究,尝试解决生成的问题。
5、自悟自得。(1)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感悟新知,梳理总结。
(2)学生感悟自学、合作、质疑过程中的知识、问题和方法,进行回顾,形成知识体系,总结规律和方法,体会深刻,进行梳理总结。
6、测评反馈。(1)教师要根据课标和学情,合理设计达标题,要把握好重、难点,有针对性设计问题并呈现多层次性,(可设必做、选做题),并进行当堂测评,及时反馈讲评,查漏补缺。(2)学生能按时完成测评,90%以上学生当堂达标。
7、课后反思。(1)教师要对导学案的设计、课堂五个环节的教学过程,包括时间、内容和方法以及学生达标情况进行问题整理和量化统计,并从教师导学和学生学习过程及达标情况进行经验反思,完善提升。(2)学生用双色笔整理导学案,查漏补缺,归类整理。
三、“学案导学自主探究”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1、具有可调节与兼容优化性:“学案导学自主探究”教学程序的操作,可根据各堂课具体教学内容要求进行调整。教学中,要求老师、学生都要及时做好教学笔记,课后进行总结。“学案”兼容了师生在教、学中的智慧和才能,老师根据每一课时教学实践,修改、优化“学案”的知识结构;调整运用能力训练题,把学生设计出的或收集到的创新性题目编入“学案”;追踪学生探究问题的新趋向,及时进行指导和总结。学生借助“学案”,而不拘泥于“学案”,可以从老师、同学的教、学中,吸取先进经验,又可以发挥自己的思维个性,
《地理课改工作汇报材料》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通过教学互动,不断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经过教学实践、总结的不断反复和提升,进一步优化“学案”结构优化课堂教与学的过程。
2、“增效”而不“增负”:当代教学改革以提高学生素质能力为核心,以不增加教师、学生负担为前提。教师备“学案”只需在新模式下稍加调整,工作量减少。学生学会了使用“学案”,减少学习的盲目性;学会高度概括技巧,可以简化学习内容,优化知识、能力结构,提高学习效率,实际上减轻了学习负担。随着实践的深入,师生之间教与学的关系就更为融洽,以后的教、学就更为轻松自如。 当然,“学案导学、自主探究”教学法的探索仅仅是一个起步,要进一步的优化和提高,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并吸取更多先进经验加以改进,这仅仅是我现在的一点看法,相信随着课改的深入,这种模式会越来越成熟,更好的帮助学生自主学习。
地理课改工作汇报材料 [篇2]
课程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从整体着眼,全面推进。我校基于“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在实践中坚持把构建实践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加大校本培训作为推进课程改革的中心环节,使之相互配合、相互促进,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构建实践创新课堂教学模式,转变课堂教学和学习方式
新一轮的教育教学改革给学校带来了新鲜的空气,给学生注入了新时代血脉,新课程理念给传统的教学带来了极大的冲力,科学发展观指导了学校前进的方向。面对新课程改革,我校从以下几方面做出了努力。
1、学习新的教学理念,转变教学思想,转变教学行为,转换角色。 教师要创新教学模式,以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我校以常规课堂为主阵地,以学校的推门课活动为途径,以学校领导和管理人员为主,采用听后即评议,评后即整改的方式,促使教师行为的转变和角色的转换。
2、改革课堂教学,创新课堂模式,改革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 传统的课堂是以灌输知识为主要目的,以教师的讲授为核心来设计和安排的,从教学过程和方法看就是“讲解——提问——讲解——巩固练习——作业”;从教学关系看就是“我讲,你听;我问,你答;我写,你抄;我压,你应付”。这种刻板的程式化教学导致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被压抑。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不同
的学习内容和目标,积极实践“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积极地、主动的、富有个性发展的过程。我校主要通过教案检查活动规范教师的课堂模式,通过汇报课平台提升课堂教学能力,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3、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精神,构建实践创新课堂,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教师要让每一个学生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参与课堂教学,让学生先看、先想、先说、先练,使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更多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精神。
(1) 自主学习是合作的前提。自主学习主要表现为学生自主确立学习目标,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在学习过程中不断进行自我调节,并对学习效果能够进行恰当的自我评价,其核心就是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督促者,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特点选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努力创设一种和谐、愉悦的教学氛围和各种教学情境,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和练习。
(2) 合作交流是新课程倡导的主要学习方式。对教师的职能和作用提出了强烈的变革要求,即传统的居高临下的教师地位在课堂教学中将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教师站在学生中间,与学生平等对话与交流;过去由教师控制的教学活动的那种沉闷和严肃格局要
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真诚和激情。因而,教师的职能不再仅仅是传递、训导、教育,而要更多地去激励、帮助、参谋;师生之间的关系不再是以知识传递为纽带,而是以情感交流为纽带;教师的作用不再是去填满仓库,而是要点燃火炬。
(3)合作学习是指为完成某项学习任务,在班级或小组内部让学生进行合理分工,开展既独立又协作互助的学习方式。这种方式依据一定的目标任务进行,通过讨论与交流、查阅资料等活动,在师生、生生之间开展互动,在互动中共同提高。合作学习以个人和团体成绩作为双重评价标准,这既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个体潜能,学会表达自己的思想,增强自信心,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他们与他人和谐相处的能力,使他们能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的要求。要开展有效的合作学习,教师需要注意三个问题:第一、构建结构合理的合作小组:①小组人数以4—6人为宜;②小组成员应优化组合,保证整体水平均衡;③小组成员组合是动态的,应定期重新编排小组。第二、选择适当的合作学习时机。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实际和教学环境条件,有选择性地采用合作学习方式。对于较简单的学习内容,可由个人独立学习或开展全班教学。第三、建立一套有序的合作常规。对合作学习中可能出现的混乱局面,教师要通过一套合作常规来调控好课堂气氛,既让每位学生都加入到讨论之中,使课堂焕发出生机和活力,又要引导学生的讨论方向,使之按照自己的教学设计思路和预定目标进行,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在我校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大胆放手,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机会,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角,重过程不重结果,让学生经历探索过程,获得理智的情感体验,积累知识和方法。要告诉学生:“课堂是我们的,课本是我们的,老师和同学都是你们的助手,想学到更多的知识就要靠你们自己。”
二、立足校本教研,提升教师素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教育部基础司长朱慕菊指出,校本教研就是以校为本的教研,是将教学研究的中心下移到学校,乃至课堂中,以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为研究的主体,理论和专业人员共同参与。
1、领导重视,建章立制,建构网络,明确职责
校长作为校本教研第一负责人,亲自规划、管理、指导学校校本教研工作。学校围绕以教研促成长的思路,制定了一系列的校本教研制度。如“城门中学校本教研制度” 、“教研管理制度”、“教学常规管理制度”、“教研组长职责”等等。同时,学校建立校本教研网络,确定各个部门在其中的基本职责。校长为校本教研的第一责任人,根据本校教学实际确定办学理念,定位校本教研特色。教导处贯彻校长的办学理念,确定具体目标,制定校本教研计划,组织开展全校的校本教研活动,努力凸现本校特色。校本教研指导小组由教研组长、各科骨干教师组成。根据学校校本计划,组织策划学科教研活动方案。
2、以集体备课为载体,建立高效、共享、反思的新型备课方式 我校倡导教师分工协作,集体交流实现智慧共享,每周教研活动
规范进行,并创造性开展教研工作。除了完成教研处安排的有关工作外,每周定中心发言人,重在研讨本周单元教材知识体系、重难点以及习题选配和作业优化布置等方面,在教法设计与学法指导上集思广益,防止将教研会变成事务安排会或放任自流。教案设计要求体现知识体系,体现思维方法,体现训练过程,体现能力提高。每学期在备课组内开展讲好一节研究课,制作一个优秀课件,撰写一篇教学案例分析的“三个一”教研活动,促使全员真正做到在研究状态下工作。 为了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牢牢抓住课改实验契机,立足课堂,积极探索与构建课堂教学的新模式,我校每个学期都有计划地开展公开课活动,并以此为载体,搭建骨干教师成长交流的舞台。
【地理课改工作汇报材料】相关文章:
林改工作汇报材料08-04
大堤小学课改工作汇报材料08-03
农村改厕工作汇报材料(通用10篇)03-29
农村改厕工作汇报11-24
乡镇改厕工作汇报08-03
课改汇报材料08-04
林改汇报材料08-04
课改汇报材料06-18
农村产改推进工作汇报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