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历史教研组汇报材料
一、教研组建设
历史组是个有战斗力的小组,有较强的凝聚力。历年来在高考、学考、市统测中都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成绩。 但历史组是个年轻的组,缺乏有能力的教师的引导,因此本组需大家群策群力,营建一种“民主的、积极的、合作的、共享”的教研组文化,来提升本组的教育教研水平。 “民主”是教研组文化的基石。在教研组活动中不搞教学权威、一言堂,要讲真话,讲实效,创建平等、民主、自由、和谐的氛围,为教师进行教学交流提供良好的环境。
“积极”是教研组文化的态度。“态度决定一切”,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每个教师要积极主动、大胆创新、勇于探索,成为终身学习者——熟悉学科教材,研究学科知识体系,理解学科基本精神,拥有开阔的学术视野。营造积极主动,勤勉进取,求真务实的教研氛围,保持每个人的良好工作状态。
“合作”是教研组文化的方式。通过集体备课等多种合作方式使每位教师的思想得到启迪,教学行为得到改善,通过合作凝聚集体智慧,提升教研组战斗力。
“共享”是教研组文化的酵母。共享让教师们自觉地融合到团队之中,交换资源,交流思想,相互作用,真正发挥集体的智慧,催生团队精神。
在民主、积极、合作、共享的教研组文化的引领下,以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教学水平的提高为核心,形成“教研为我,我为教研”的团队精神。
二、课程改革。
1、加快课程开发,开好选修课。课程改革能否顺利推进,制约因素很多,其中教学资源的缺乏是制约课改的一个瓶颈之一。对历史课程资源的积极开发与充分利用,是历史教学顺利进行的基础条件。我们历史组的课程开发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做到了“人人有课程,个个开选修”。既有知识拓展类,如蒋良坤、叶斌老师的《中日关系史》、《大国崛起风云录》;实践类,张良禹、余丽萍老师的《种菜》;兴趣爱好类,姜华伟老师的《羽毛球》,乡土教材类,余春光老师的《遂安历史名人》。本学期主要在精细上做功夫,做好资料的整理和汇编,力求开出精品课程。
2、深化“生本”课堂改革。
(1)利用教研组活动时间,学习“生本课堂”理念,转变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力求做到“三转变,四突出”即“变教师灌输式的教为学生自主的学,使学生获得学习动力;变听懂了为学懂了、会学了,使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变他律为自律,使学生获得自信、自尊,激发内在学习潜能。四突出要突出学生、突出学习、突出合作、突出探究。
(2)以集体备课、公开课为抓手,深化”生本课堂教学模式。掌握生本课堂基本流程,既“前置性学习、小组交流、班级汇报、巩固总结。
三、抓好高考研究,提高高考成绩。
1、研究《考试说明》。 近三年《历史考试说明》明确表示,高考命题不拘泥于教科书,运用新材料,创设新情景,古今贯通,中外关联,把握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由此命题专家进一步指出:材料第一,论从史出,是历史命题的一个重要原则;远离教材,是命题改革的重要趋势。高考历史复习,一是明确复习目标,构建通史体系,更新史学观念,注重史学方法,培养学习能力;二是优化复习内容,突出复习重点,更新课本知识,侧重解读阐释,强调论从史出;三是创新复习方法,材料导学,真题引领,专项训练,讲评矫正。
2、分析近三年高考试卷。
(1).立足基础知识,突出学科特色。从近几年高考试题的赋分情况看,60%以上的试题考查的是对学科基础知识的记忆、理解和运用。试题选取历史上发生的重大事件、重要历史人物的活动、反映历史现象和历史事件的图片等作为命题素材,紧扣教材知识点,突出对学科基础知识的考查。
(2)重视能力考查,体现“能力性”。从选择题来看,试卷通过大段鲜活史料营造全新历史情境,注重考查学生在新的历史情境下,运用所学知识,阅读、理解、分析、评价、论证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全方位地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与之相伴随的是试卷难度骤然增大,单纯读熟背透已不能再取得理想成绩。从主观题来看,传统的问答题已经彻底淡出,材料分析题成为唯一的考查题型,而且材料的篇 幅越来越长。这就要求考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迅速阅读材料,并根据题意对材料进行分层、提炼、概括并组织答案。
(3)突出热点问题,增强学科的时代感。近年来高考试题不回避社会热点。高考历史对热点的考查方式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对历史问题的认识折射出现实社会;二是将现实社会问题放在历史背景中去思考和认识(现实问题历史联
系)。
(4).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凸显开放特色。近三年的历史新课标高考都延续了开放式探究的特点。要求考生予以独立思考和评论,通过知识的调动、能力的运用去判断、阐释、论证、探讨历史问题。命题不受教科书以及传统观点的约束,而是注重历史学科素养、学科思维、学科方法,重在考核能力的新课标理念在试题中凸显。如果学生仅局限于记忆教材知识,在考试中那必然是屡战屡败。
《历史教研组汇报材料》。
(5)渗透新课改理念。新课程倡导的“文明史观”、“全球史观”、“现代化理论”在试卷中得到了全方位渗透。试题的命制体现了新课程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三维目标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要求学生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 总体而言,历史部分的命题秉承新课标的理念,“史料”、“史观”统领整个试题,鉴于高考命题的强势导向,今后的中学历史教学将更具学科特点,专业性将更加明显。
3、制定科学的备考策略。
(1)将通史与专题有效结合。 课改前的历史教材是按照时间编下来的,它的时间线索是非常明晰的,但是在课改之后教材方式变了,从编年的通史换成专题史,按专题的形式来分。在高考第一轮复习的时候一定要把通史与专题有效结合,按照时间顺序梳理历史知识,搞清每一历史阶段的整体特征,认清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做到古今贯通,中外关联。比如第一轮复习时可以按照古代中国、古代世界、近代世界、近代中国、现代世界、现代中国的顺序进行复习。复习古代中国时,先按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辽宋夏金元、明清的时期进行通史整合,再按照古代政治、古代经济、传统文化等进行专题整合,使学生对中国古代史形成全面、完整的知识体系。
(2)加强学法指导和知识的灵活运用。 新教材的最大亮点是强调过程与方法,因高考时会出现大量情境材料题,所以要学会和提取材料信息的方法;因高考时会出现大量基础知识题,所以要学会记忆和运用知识的方法;因高考时会出现分值多的评价题,所以要学会学习和运用评价的方法;因历史研究方法是学习历史基本技能的一种方法,所以高考前一定要掌握和运用历史研究的一般方法。同时师生都要更新史学观念,用唯物史观、现代化史观、文明史观和
全球史观进行教与学。因为全卷已看不到传统的革命史观的痕迹,文明史观、现代化史观和全球史观成为统领全卷的灵魂。这是2017年师生备考复习所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因此,必须加强学生的学法指导与适应性的训练。
(3) 研究真题,熟悉考纲。 近几年的高考真题是所有高中试题中可信度最高的试题。要有计划地逐题深钻细研,对各类题型题目,不同的设问方式等的解题方法进行总结归类。研究标准答案、试题背景材料和考试要求间的关系,总结出命题人构思答案的方法。
(4)抓主干知识。 综观全卷,考查的都是主干知识,并且都在课程标准的内容范围,所以在关注考纲的同时一定要关注课程标准,作为高考复习的重要资源。对历史概念要阐释清楚,但不要让学生记忆过细的知识。
(5)注重热点、周年大事。 高考中,基础知识和解题方法的准备,最终目的都是能分析热点和解决热点问题。所以,先弄清近年,尤其本年度有什么重大热点,周年纪念等大事,然后弄清每个热点、周年可能的命题角度,再以这些角度为线索归纳整理相关历史书本知识,运用相关知识分析热点。
(6)平时训练试题的材料必须多样化。 既要有文字材料,还要有表格数字资料、文物遗迹资料、地图人物资料等,让考生从各种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支持自己的论点或者说明某一观点,培养学生的历史综合素养。注意历史试题的生活气息,用一些时间关注社会问题。开放性试题已经定型,成为历史高考的趋势,并且分值还不低,所以平时必修加强对开放性题目的训练。
(7)认真讲评试题,做到精讲精练。 首先是精心选题,题目要模仿高考题。其次是在学生做题的基础上对题目进行讲评。讲评时要讲清楚以下内容:第一、此题考的是哪些内容。第二、怎样回答,讲出答题的思路(切入点、关键词)。第三学生答题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第四、回答该题应该具备哪些知识与能力。第五、能延伸出哪些相关知识。
【历史教研组汇报材料】相关文章:
教研组汇报材料12-26
先进教研组汇报材料08-04
健康教研组汇报材料02-18
英语教研组汇报材料08-03
小学数学教研组汇报材料02-18
优秀教研组参评汇报材料02-18
优秀教研组评选汇报材料02-21
市优秀教研组汇报材料12-26
语文优秀教研组教研组汇报材料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