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方法

新课标下如何有效地选择教学学具

时间:2021-06-25 14:01:51 选择方法 我要投稿

新课标下如何有效地选择教学学具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动手操作是学生参与学习,获得知识的必要手段,是智力的起源,思维的基础。在数学教学理念日益更新的时代,如何在数学中选择恰当的教具、学具,创设既合理又富有活力的学习情境,谈几点自己的体会。

新课标下如何有效地选择教学学具

一、学具的选择要有生活性

教学来源于生活,也必须扎根于生活,并且运用于生活,并在生活中得到发展。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具体的、有趣的物体,通过观察操作,来学习知识,解决问题。

如在教《乘法的初步认识》时,同学们有的用口香糖,有的用润喉片(整板的),有的用糖葫芦,通过观察发现“每排有几个乘几排,得出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算法就是乘法”,甚至有几个同学还不小心有一串糖葫芦掉了一个或嘴馋吃了一颗口香糖,也知道求前面相同加数个数用乘法再加上不同的那一排的个数。

学生们从身边熟悉的事物,通过具体操作、分析、比较、概括出结论,寻找出运算技巧及运算规律。

又如在教学《相遇问题》应用题时,由于学生没有实际生活经验,对这类应用题的理解很难想象,我通过调查发现班上80%的孩子都有或玩过四驱赛车,我就让他们把四驱赛车拿来当学具,同桌演示同时相向行驶的运动背景,和以往不同的是教师不再反复讲解,反复强调,

学生们对相遇问题的题目结构,运动要素,数量关系都有了较深的认识,找出了解题思路和方法。

从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出发,选择与学生生活背景有关的学具,提供观察和实践的机会,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真实事物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进而体验到数学就在身边。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而且还能提升学生探究和解决日常生活问题的能力。

二、学具的选择要有趣味性

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习数学的信心对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问题,教师就应该将学生的生活与数学学习结合起来,让学生熟知、亲近,现实的生活数学走近学生视野,进入数学课堂,使数学教材变得具体、生动、直观,使学生感悟,发现数学的作用与意义,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的客观世界,增强数学作用意识。

在低年级《物体的认识》教学中,同学们用乒乓球、魔方、长方体、正方体盒子、麻将牌,学生通过摸一摸、看一看、玩一玩,不断认识了这些物体,而且还发现曲面的物体容易滚动,还能了解到生活中的车轮为什么是圆的,引导学生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从而激励学生创新学习。

教学《10的认识》,我把“0—9”十个数学设计成拟人的“数学小朋友”,通过讲故事,做游戏,表演等,抽象的数学长上了手脚,成了会哭笑的小精灵。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孩子的心理特点出发,设计孩子感兴趣的教具、学具、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给学生,通过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学具的选择要提倡开放性

在引导学生进行动手操作时,教师不能为了追求教学效率而一味要求学生按照自己的演示步骤去模仿,限制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

如教《元、角、分的认识》,教师把同学分成几组,每组都布置一个简易商店,标上“一只书包31元,一只文具盒8元7角,一块橡皮5角,一只铅笔1角,一个削笔器28元3角”并且每人手中都有一份换好的零钱,各组同学最多可以买哪几样商品?有买3样的,有买4样的,有买两样的,竟然还有人通过讨价买了5样商品。

量身高时学生们准备的学具也是各种各样,皮尺、卷尺还有只准备一根绳子。

多种形式发现问题,多种方法解决问题,采取不同策略为学生创设展示才华的舞台,让每个学生的个性得到体现,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

四、学具的选择要有创造性

在教《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时,我没有让他们拿已有的长方体、正方体纸盒或物体,而是布置学生用硬纸板做一个长方体和一个正方体模型,学生要思考观察什么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什么物体的形状是正方体,长方体、正方体有什么特征,怎样做才美观大方。

第二天学生带着自己制作的长方体和正方体到课堂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根本就不用教师讲解,每个学生已有体会,与同学交流,个个胸有成竹,整堂课学得轻松记得牢固。

教师在分析教材的基础上,对教具进行适当的开放性,创造性的设计是十分必要的。它既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激发学生的潜在能力,更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数学课是培养创造性思维、创新精神最有效的学科之一。知识构建的主体是学生,创新的主体还是学生,教师要努力挖掘每个学生的创造力,使每个学生的创造力充分发挥出来。

实践证明,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教师要积极地创造条件,在教学中为学生创设生动有趣的生活问题情景来帮助学生学习,鼓励学生通过有观的学具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养成运用数学去观察和分析周围的事物的习惯,并学会运用所这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让学生掌握有用的数学。

新课标下如何有效地选择教学学具 [篇2]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教学中引导学生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动手操作是学生参与学习,获得知识的必要手段,是智力的起源,思维的基础。在数学教学理念日益更新的`课改实践中,如何在数学中选择恰当的教具、学具,创设既合理又富有活力的学习情境。

一、学具的选择要有生活性

教学来源于生活,也必须扎根于生活,并且运用于生活,并在生活中得到发展,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具体、有趣的物体,通过观察操作,来学习知识,解决问题。

如在教《乘法的初步认识》时,同学们有的用口香糖,有的用润喉片(整板的),有的用糖葫芦……,通过观察发现“每排有几个乘几排,得出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算法就是乘法”,甚至有几个同学还不小心有一串糖葫芦掉了一个或嘴馋吃了一颗口香糖,也知道求前面相同加数个数用乘法再加上不同的那一排的个数。

学生们从身边也熟悉的生活事物中,通过具体操作,分析、比较、概括出结论,寻找出运算技巧及运算规律。

又如在教学《相遇问题》应用题时,由于学生没有实际生活经验,对这类应用题的理解很难想象,我通过调查发现班上80%的孩子都有或玩过四驱赛车,我就让他们把四驱赛车拿来当学具,同桌演示同时相向行驶的运动背景,和以往不同的是教师不再反复讲解,强调再强调,学生们对相遇问题的题目结构运动要素,数量关系都有了较深的了认识,找出了解题思路和方法。

从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出发,选择与学生生活背景有关的学具,提供观察和实践的机会,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真实事物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进而体验到数学就在身边,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而且还能提升学生探究和解决日常生活问题的能力。

二、学具的选择要有趣味性

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习数学的信心对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问题,教师就应该将学生的生活与数学学习结合起来,让学生熟知、亲近,现实的生活数学走近学生视野,进入数学课堂,使数学教材变得具体、生动、直观,使学生感悟,发现数学的作用与意义,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的客观世界,增强数学作用意识。

在低年级《物体的认识》教学中,同学们用乒乓球、魔方、长方体、正方体盒子、麻将牌,学生通过摸一摸、看一看、玩一玩,不断认识了这些物体,而且还发现曲面的物体容易滚动,还能了解到生活中的车轮为什么是圆的,引导学生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从而激励学生创新学习。

教学《10的认识》,我把“0—9”十个数学设计成拟人的“数学小朋友”,通过讲故事,做游戏,表演等,抽象的数学长上了手脚,成了会哭笑的小精灵。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孩子的心理特点出发,设计孩子感兴趣的教具、学具、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给学生,通过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新课标下如何有效地选择教学学具】相关文章:

如何有效地选择培训机构05-07

如何选择私人外教05-08

英语外教如何选择05-08

HR该如何有效地选择招聘渠道08-18

教您如何选择猎头公司05-07

探究新课程下如何教英语06-30

如何有效地学英语06-30

教选择顺产的孕妈咪如何快速分娩05-07

教新人如何选择婚礼主持人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