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如何培养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需要着重培养的一种能力。初中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实验教学中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可以说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肥沃土壤。那么,究竟如何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本文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多给学生设计探究性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虽然初中物理教材中给出了很多物理实验,但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些实验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应该多给学生设计一些探究性的实验,让学生在这些探究性实验过程中不断进行探究,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例如,在引导学生探究“串联电路的电功率与电阻关系”的时候,我给学生设计了这样一个探究性实验:给出若干实验器材,“6v,3w”和“6v,6w”两个灯,让同学们把这两个灯泡串联起来,进行实验,分别探究两个灯泡的发光规律。实验任务布置下去之后,一名同学说道:“不用进行实验了,根据我的经验一定是‘6v,6w’的灯比‘6v,3w’的灯要亮。”听到这句话,我并没有反驳,而是说:“那么,请同学们认真验证一下那位同学说的话到底对不对。”学生此时的兴致似乎更高了,纷纷动手开始做起了实验。通过实际的实验操作后很多同学都发现:“6v,3w”的灯比“6v,6w”的灯亮些。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似乎与我们的生活经验完全相悖。看到学生疑惑的表情,我接着提出下面的问题:
第一,灯泡的亮与暗代表什么意义呢?
第二,家里的灯泡之间一般是采用串联还是并联?
第三,不同的连接方式会影响电功率和电阻的关系吗?
问题抛出之后,学生经过思考和验证,最终得出了串联电路的电功率与电阻的关系。在这个过程中也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纠正了学生在生活中错误的感性经验。
二、让学生自主解决实验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组织学生进行实验的时候,往往会发生一些小意外,比如实验器材短缺、实验器材出现故障等。遇到这种情况,很多教师都会惊慌失措,不知如何处置。事实上这个时候正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时机。运用得当的话,往往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我在组织学生进行“测量小灯泡的电阻”、“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实验的时候,发现学校实验室中的很多相关实验器材的接线柱都出现接触不良的情况,这就造成电路接好之后很多灯泡不亮。学生遇到这种问题的时候,充满了抱怨。看到此情此景,我并没有慌乱,而是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既然灯泡不亮,你们能够找到原因吗?”听到这个问题,一些探究能力比较强的学生立刻对这些实验器材进行检查,最终发现原来是接线柱出现了问题,才造成接触不良的。在这个过程中,很多同学都不约而同地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想出了运用电压表找出电路故障的有效办法,并且同学们运用电压表的方法还多种多样。真的是让我大开眼界。
从上述案例中,我们可以明显看出,对于实验教学中的意外,我们不能抱悲观态度。凡事有利必有弊,也许意外正是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而准备的。我们教师应该加以利用,抓住一切机会,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让学生自己动手设计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对于实验教学来说,不是一成不变的。在适当的时候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动手设计实验,让学生通过自己设计的实验来验证一些相关的物理规律。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对于同一个问题,学生往往可能会设计出很多不同的实验方案,这些实验方案不仅实用,而且新颖。独特的实验方案充分体现出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也是我们教学的目的。
例如,在我们班上有很多同学都错误地认为压力等同于重力,为了纠正学生这一错误观点,我要求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来验证,最终解决了问题。在诸多的实验方案中,给我留下印象最为深刻的当属王-刚同学的实验方案:他把已知重力的砝码放在水平放置的台式测力计上,这时可以明显看到测力计上的读数恰好与砝码的重力相同,然后,他又把测力计的一段稍微抬起,就可以发现示数立即变小。通过这样一个简单的实验,我们就可以很好地区分重力和压力,并且实验明显地显示出斜面受到的压力是小于重力的。在教学过程中,我经常会给出学生一定的时间来自主设计实验,学生在设计实验的过程中都表现得非常积极。他们积极地开动脑筋设计实验,验证物理问题。效果比我直接讲授要好很多。在学生自主设计实验的过程中,他们的创新能力也得到了有效的提升。
创新,是一个民族和国家取得进步的源泉。因此,我们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应该积极开动脑筋,采取多种办法来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还有很多,在此就不过多论述。希望本文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给一线教师以启发,不断投入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洪流当中。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如何培养创新能力》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参考文献:
[1]池春艳.小议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j].吉林教育,2017(10)
[2]孟买莲.浅谈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创新能力培养[j].榆林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03)
[3]白秀丽,李晓莉,董金玲.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7(02)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如何培养创新能力 [篇2]
课堂教学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我们的 教育思想、教育体制和结构、教育内容和方法,同社会主义 现代化建设 发展的需要不相适应的矛盾,正在日益显露出来。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势在必行,为此,本文特就作如下探讨:
一、设疑激趣,提出假说
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兴趣。”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创设情境,制造“悬念”,放手让学生观察、实验、思考,让具体的 自然事物、有趣的自然现象紧紧吸引学生,激活学生思维,多而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
比如在《物体的热胀冷缩(二)》教学中,课伊始,我便对学生说:“咱们用塑料瓶和硬币做一个游戏,”讲清游戏规则后,学生们怀着好奇心开始玩,不大功夫,只听学生惊喜地叫道:“呀,硬币跳起来了!”“还‘扑扑’地发出声音呢!”“硬币为什么会跳起来呢?”我不失时机地问:“你认为是怎么回事呢?”提出一个开放的发散思维的问题,学生的情绪一下子活跃起来,对这个问题作出了种种假设:可能是水槽中的热气将它顶起来了;可能是塑料瓶受热膨胀将硬币顶起来了;可能是瓶内的空气将它顶起来了;可能是硬币上的水变成水蒸气要往外跑,所以把硬币顶起来了……发散思维是创造活动的起点,这一学习活动,既促进了学生积极思维,又能形成下面探究学习的动机。
二、为学生提供各种动手实践的条件,在实践中学习、创新
在物理实验教学中,根据实验目的及原理,让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从不同角度、不同途径去设想、探索多种方案,优化最佳方案,使问题圆满解决。它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途径,可以避免教师、教材对学生思维的压抑,避免无意识地将学生的思维纳入某一特定模式,有利于开拓学生的思路,使学生处于主动思维的状态,从而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在教学中,应鼓励学生猜想,不轻易否定,就是对学生错误的猜想也不要简单地给予批评,要培养学生广泛的探究兴趣、强烈的创新动机和自信心。
在物理实验中,教师激励学生不限于课本中的器材,将器材开放,让学生根据实验目的和原理去设计实验,鼓励学生写出有独立见解的实验报告,然后根据不同的实验类型,在课堂上进行点评,分析得出合理的器材与步骤,这样就把以往学生抄实验报告改变为发散思维的过程。如在讲到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液体密度时,让学生根据实验目的和原理去设计实验,写出实验器材和步骤。
对于器材,有些学生把课本中的玻璃杯换成了口杯等,在步骤上,有些学生把倒入部分盐水改为全部倒入,还有些学生在步骤上先称空杯的质量,再称倒入盐水后的总质量。教师表扬了学生肯动脑筋,肯定将盐水全部倒入的合理性,并对先称空杯后再倒入盐水称总质量的做法进行了讨论,分析后得出这种方法在理论上是可以的,但在实际操作上会造成较大的误差。这样使学生感到有一种成就的喜悦,师生探究的快乐,极大调动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也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培养。 三、精心创设物理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物 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人类的物理知识来源于实践,特别是 科学实验的实践。很多物理 规律都是从模拟 自然现象的实验中 总结出来的。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科学的品质就是在科学活动的实践中不断培养和提高的。物理教学中认真做好一系列有效的实验,点拨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思维处于激励状态,可以把学生的智力活动由最初简单的兴趣引向热情而紧张的思考,促进学生思维的活化。因此,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很好地利用各种教具充分发挥物理实验的功能:用现象清楚,效果明显的演示实验,创设有声有色的,形象直观的情景;用师生密切配合,共同参与的分组实验,创设生动活泼,热烈讨论的情景;用鼓励和激发学生开展课外小制作,小发明的活动,创设理论联系实际,巧用物理知识的情景,从而促使学生触景生情、触类旁通,提高能力。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很多聪明的、天赋很好的学生,只有他们的手和手指尖接触到创造性的劳动时,他们对知识的兴趣才会觉醒起来。"随着学生学习的不断深入,教师应给学生提供大量自我发挥、自我表现的动手机会,注意引导学生借助实验处理一些较抽象、较复杂、易混淆的物理问题,让学生在"动"字上见物思理,动中有思,思中有动,动思结合,激励学生对物理的情感体验,从中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素质。
四、建立新的课堂评价机制,构建新的教学方式
新的物理课程标准提出了“ 发展性”评价体系。发展性评价侧重过程的评价,学生在活动中对实验方案的设计、操作、讨论和合作交流中的表现都应作为评价的依据,让学生认识到实验活动全过程的重要性。发展性评价还应通过评价激励学生,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发掘学生的创新潜能,促进学生的发展。通过评价来营造轻松、和谐、民主的氛围,给学生以创新的条件、机遇和氛围。这样,以激发他们的各种创新动机,启迪他们的创新精神。在物理教学中必须注入新的教学模式,那就是探究式教学。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这种教学模式有利于新课程三维目标的实现。在义务 教育《物理课程标准》中,将“科学探究”列入课程目标,并明确指出“科学探究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科学探究作为一项新的教育内容和教学方式,它的总目标很明确,就是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探索精神,以及通过科学探究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关心社会与关心生活的意识。
总之,加强物理科学方法的教育应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要努力挖掘教材中物理科学素质教育的内容,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有目的、有计划的逐步深化。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逐步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化,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如何培养创新能力】相关文章:
如何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11-23
初中物理实验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能力11-23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11-23
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11-23
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11-23
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11-12
手工制作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11-23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