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如何培养药物分析专业学生的职业综合素质
高等院校是一个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除了基本专业知识的传授外,还应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这也是我们的教学改革要达到的一个目标。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如何培养药物分析专业学生的职业综合素质,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如何培养药物分析专业学生的职业综合素质 篇1
高等院校是一个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除了基本专业知识的传授外,还应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这也是我们的教学改革要达到的一个目标。我们中药学教研室负责生药学和天然药物化学的教学工作,我们的教学改革从两门课程的教学工作着眼,从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两个方面着手,开展了“让学生走上讲台”和“让学生走出书本”的教学改革活动,在近五年的实践中,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一、“让学生走上讲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最好的学习是学生自主地学习,我们所实施的教学改革就是要让学生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学生充分表现在学习活动中的主观能动性。
1.备课的过程使学生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
要讲课首先要备课,在课前准备的过程中,学生要主动地掌握知识,因为教师的角色转变要求他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备课中,学生首先要领会大纲的教学要求,而在以往传统模式的教学中,教学大纲的要求是通过教师的教学活动反映的,学生对此并没有直接的认识。然后是分析教材,按照大纲的要求来确定讲课的重点、难点,来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在备课的过程中,学生自然而然地成为了学习的主体,自觉地、自主地进行了学习。我们认为,备课的过程是一个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的重要过程。
2.完成教学准备工作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备课的基础上要完成教案的准备和幻灯片的制作,学生热情很高,搜集素材,查阅资料,设计版面,相互探讨,充分地表现自己的创新能力,体现了极大的学习积极性。有不少组的学生在自己制作的课件中,不仅仅完成了教学大纲的要求,还通过查阅资料补充、扩展了相关专业知识。虽然每组学生只承担5~10分钟课堂教学,但通过这一过程,使学生完成了一个学习的飞跃,即要把自己理解了的东西进行准确的表达。这样,不仅对一些定义、概念要有十分清楚的认识,还要考虑如何对其进行解释、分析、对比、归纳。要站在教师的角度上去考虑问题,备课笔记的教案的准备、教学课件的制作等教学准备工作给了学生一个换位思考的机会,同时很大程序上调动了学生的潜能,不少学生制作的课件内容丰富,形式新颖。
3.讲课的过程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讲课的过程是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良好的心理素质的过程,几乎每个学生第一次走上讲台时,都会有一些紧张不安。我们事先给学生提供了练习的场所,有不少学生利用多媒体教室反复练习,从站姿到语速、语调到准确的语言表达,我们相关任课教师给予指导和训练。多次练习后,学生掌握了基本的讲授技巧,大多数学生站在讲台上时,能够将经过自己加工的信息准确地传达给他人,并且了解了作为讲授者如何与被教授者进行互动、沟通。这无疑是对学生表达能力上的一次锻炼和提高,同时使学生增强了勇气和自信。
二、“让学生走出书本”,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我们认为,对学生的能力培养不应当局限于课堂内,而应将其延伸到课堂外,通过开展“让学生走出书本”的活动,尽量为学生创造出相关条件,鼓励他们参加各项课外活动,从而培养和提高他们的现代科研意识和创新能力。
1.文献检索与相关进展资料的查阅开阔了学生的眼界
天然药物化学是一门年轻的、迅速发展着的学科,我们目前使用的是卫生部教材的第五版,虽然每一版新教材中都会有新知识的补充,但教材的内容是有限的。对于学生来说,他们除了对教材上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有所掌握外,还应该更多地了解这门学科的相关最新进展。我们药学院的多媒体教室给学生提供了这样的一个学习的平台,于是我们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在互联网上检索、查阅相关天然药物的资料和最新研究紧展。教师负责给出查阅范围,并提供一些专业信息检索网站,负责指导学生对收集的资料进行归类、分析、讲评。通过这种亲身体验的方式,学生熟悉了一些专业文献网站和检索方法,收集了大量的信息,开阔了眼界,走出了书本的局限,对学科前沿的内容有所了解,并掌握了查阅专业资料的方法和技巧。
2.参与老师的科研课题培养了学生的科研意识
药学专业的学生学习天然药物化学课程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相关专业知识,同时通过我们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科研观念,使一部分学生对科研工作产生了强烈的兴趣。他们主动与老师联系,希望有机会参与一些科研活动。所以,在青年老师在进行各项课题研究的时候,就选取了部分学生参与科研实验,将自己的课题思路提供给学生,让学生参与讨论,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见解,并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部分实验工作。学生成为老师科研工作的助手,在此过程中又提高了自身的科研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教研室设计的“三黄胶囊的制备和质量检查”,是为大四的学生下点实习前进行培训的一个综合性实验,该实验综合了天然药物化学、药剂学、药物分析等几门学科的知识技能,整个预试验都是由05级的牟金金等课题小组的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她们态度认真,操作仔细,表现出良好的'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了我们预期的效果。
3.学生的科研活动锻炼了创新能力
有不少学生在我们的培养教育下,不仅仅满足于良好的考试成绩,还把很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科研活动中,每年都有不少学生主动申报江苏省或我们学校的大学生创新活动,我们教研室对这些活动给予专业知识上支持和帮助。08年,我们指导了院大学生创新课题“山村民间植物药的调查”,05级的十多个家乡在江苏宜兴、连云港;浙江;河南的学生分为五个小组,利用暑假期间,对当地的民间用植物药进行了调查,在这期间,学生的工作完全是自觉地、独立地完成的。教研室的老师还指导06级的芮等同学在2017年江苏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活动中完成了“瑞云葛根醒酒保健茶”的项目,该项目获江苏省教育厅三等奖,院二等奖。通过这些活动,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其综合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
我们认为,高等教育对人才的培养要着眼于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的培养,我们所进行的教学改革活动应围绕着这个目标来进行。我们所培养的药学专业的学生有多名获江苏省教育厅的“本科毕业生毕业论文设计奖”,不少学生在实习单位和进入到工作单位后受到好评和认可。这样的结果说明我们在实施高等教育过程中要结合相关专业的特点、发挥专业特色,将课堂内外相结合,从两方面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通过教学角色的互换和参加到相对前沿的科研活动中等这样一些活动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是一条切实可行的教学路线。
如何培养药物分析专业学生的职业综合素质 篇2
国家十一五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大力发展职教的决定。经济快速全球化和高新技术不断呈现对技术技能型、知识技能型、复合技能型等新型人才在数量与质量上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些大环境说明职教正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更多挑战。
通过对职校毕业生的跟踪调查发现:职校毕业生在职业理念、专业技能上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对企业的适应性很强,深受企业的欢迎,但在价值观、敬业精神、吃苦精神、纪律性、责任心、工作态度、合作意识、自我发展能力、学习能力及习惯、动手动脑能力及应变、创新能力、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操作基础技能的广度等方面普遍存在不足,即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与社会、企业的要求存在差距。那么,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如何使职业教育与现代企业生产零距离相衔接,使职校生更好的适应企业生产的实际需要?这些都是职业教育急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我校在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上进行了一系列研究、探索和实践。
一、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准确定位培养目标。
通过社会调研,进一步明确了中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综合素质的技能型人才;明确职业学校的教育教学不是学生的终结教育,而是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中具有“生态意义”的基础阶段。学校应以学生全面可持续的终身发展提供教育服务为宗旨;以企业需求为依据,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积极推行教育教学改革,科学地、有计划地围绕知识、技能和素质三个着力点培养“肯干、够用、会学”的高素质劳动者。
二、加强就业指导,转变就业观念。
学生就业观点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着就业后的状况,也直接影响着企业和学校的发展。从社会调研来看,职校生到企业后存在好高骛远、期望值高、频繁跳槽等不良现象。针对这些现象,职业学校应加强学生的就业、创业教育,通过就业、创业教育,促进学生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职业能力和素质。
⒈开设职业道德、就业指导、创业指导等方面的课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就业观和创业意识。
⒉分析各类企业的就业特点,端正学生的择业观念。坚持“就业优先”原则,引导学生树立“学技能,谋生路,求发展”的企业实习宗旨,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⒊请企业人事管理人员及优秀毕业作专题报告,搞模拟职场招聘活动,增强学生就业应聘能力。
三、强化专业建设,提升学校内涵。
以专业设置作为“头首”,以“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为“脊梁”,以信息化管理和实训基地建设为“两翼”,以课程建设和开发为“内核”的“一体两翼”模型构建专业建设思路。
⒈注重专业设置,使专业设置更贴近社会需求。
职业学校应按“面向就业,源于岗位,强化实践,注重实施”的原则进行专业调整和新专业设置,使专业设置和专业方向更好地适应企业用人岗位逐渐细化的趋势,使专业更好地符合企业需求。
通过广泛的企业调研,根据社会和企业的需求,我校积极汲取企业的建议,采取专业小化的形式组织专业课程,专业小化体现先进性、实时性、针对性。根据此原则,我校确定以机电、电工电子、计算机专业为重点专业,通过抓三大专业建设带动其它专业建设,发展和强化机电专业中的机电一体化技术、机械加工技术、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数控技术;电工电子专业中的电气运行与控制、电子与信息技术;计算机专业中的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维护技术等小专业,从而推进学校专业现代化建设。
此外还经常向企业进行专业咨询,及时听取他们对我校的专业设置、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等方面的意见,明确专业调整和专业结构更新的方向,确保专业设置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⒉构建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培养模式。
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往往只能解决如何做事,提高素质更多的是解决如何做人。把从业所需要的技能、知识、态度有机地整合到一起,使学生在学校不仅要学会“做事”,更要学会“做人”,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应科技进步和职业变化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才能奠定学生将来持续发展的良好基础。
围绕服务于学生的就业,促进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这一宗旨,我校积极将素质教育融入专业教育,实施人文与科技结合、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以素质教育所强调的塑造精神与专业教育所强调的培养关键能力作为教育的重中之重,建立了“课堂上教学、生活中体验、环境中熏陶”的综合职业能力教育课程体系。
⑴调整教学计划,在计划中增加职业素质教育专项课程,科学、有计划地开展系列教育教学活动。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与人共处;使学生具备自我发展能力;生活技能;自学能力和艺术能力。
⑵强化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培养学生在政治思想、职业道德、吃苦耐劳、工作态度、与人合作、个人与组织协调发展、学习习惯和自学能力、语言与文字表达、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的基本能力;开展文化艺术修养教育,通过校园文化周,十项能手赛、班级专业文化氛围制作、主题班会、学生与教师见面问好活动等系列活动,净化学生心灵,启迪学生智慧,提高学生素养,促进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结合。
⑶采用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法等先进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职业关键能力(学习能力、工作能力、创新思维能力)。
⑷加强过程管理,促使学生良好职业素质的形成。我们要求学生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做起,以教室、宿舍、食堂、实习场所、卫生保洁区为着手点,加强行为养成教育,从每一个环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遵守劳动纪律,养成严谨的工作态度和良好的工作习惯。如我们在进实训场所前要求学生统一穿工作服,配带胸卡,营造出较真实的企业氛围;采取实训前教师提要求、考勤,实训结束后要求学生收拾工具、清扫设备及实训场所、老师总结实习存在问题后才能离开,细化过程管理。
⒊强化“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要有效培养学生较高的综合职业素质,必须有一支综合职业素质较高的师资队伍。建设一支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推进名师与工程师的结合,是实施“三位一体”培养模式的关键所在。
⑴强化教师师德教育,倡导身教重于言教。教书与育人是一个统一的过程,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人格对学生的影响是深刻的。要求学生学会“关心”,教师首先必须善于“关心”,关心学生,关心同事,以心换心;要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教师首先要尊重科学,实事求是,治学严谨;要教育学生学会创新,自己就必须富有创新精神,敢于拼搏,善于创新。
我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加强了教师师德的教育和考核,要求教师以自己的行动来影响学生的行为,将自己的言行举止作为教育、影响学生的特殊教材,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必须首先做到,以教师高尚的人格、良好师德、丰富的内涵、认真负责的精神去熏陶、感化学生,用教师辛勤的劳动、敬业精神、高度责任感影响学生,为学生树立榜样。
⑵通过丰富多彩的教研活动引导教师准确理解职业教育。引导教师加强教育研究,借助教研活动这一平台,引导教师准确理解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培养模式,使他们全方位投入到有效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去。
⑶倡导教师也要终身受教,活到老、学到老。通过多种形式,促进教师不断学习掌握“四新”技术。注重优秀教师和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每年选派多名教师参加省“四新”技术培训与省级骨干师资培训;选派骨干教师赴国外研修学习;组织校内专业技能比赛;实施“师徒结对”,采取新老结对的方法,依靠老教师的“传、帮、带”,强化青年教师的培养。
⑷从企业招聘有丰富企业生产经验、教学组织能力强的高级技工到学校承担专业教学任务,为专业师资队伍注入新鲜血液,使教师的专业素质明显得到大幅度提高。
⑸通过科研提高教师的专业技术水平和工程实践能力。
①积极承担省市专业改革的相关课题,开展相关研究。如我校承担了省级课题“中等职业学校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研究”的.研究。通过调研及邀请企业家讲座,让老师及时了解企业的对技术型人才的需求。
②鼓励教师结合专业建设开展教学设备研制和技术开发。以实验实训项目为内容,让教师到实验实训第一线,理论联系实际,提升工程素质。近几年我校成立了多个机电、电子和计算机类的名师工作室,目前这些工作室的研究工作均已取得阶段性成果。
③组织专业教师编写教材、撰写论文,提高教师学术水平。到目前为止,我校专业教师参编教材多本;编写了综合性、案例式的机电类校本教材及相配套的实验实习教材等十多本;教师在省级以上刊物上公开发表文章数十篇。
在这些课题的研究和相关结论形成的过程中,教师通过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积累了工程实际经验,提高了工程素质,使自己的专业技术水平、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工程实践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⒋加大教改力度,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体系,改革教学模式。
职业学校的学生差异性很大,大部分学生的认知特点是:形象思维长于逻辑思维,实践学习长于理论学习,动手能力长于动脑能力,文字学习与表达、逻辑推理、抽象思维能力较弱;少部分学生的人生目标不明确、自信心不足、学习兴趣不高、学习习惯较差,是应试教育的失败者,他们不喜欢也不善于“听讲+考试”的模式。这些差异决定了职校要培养出为企业生产服务一线迫切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就必须扎扎实实加大教改力度,使我们的教学模式、教学体系、教学内容适合学生,适应社会要求。
⑴“以职业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改革和完善专业教学计划。按三年制“2+1”模式(即学制3年,在校学习两年,在企业生产实习一年)改革和完善教学计划。
⑵以就业为导向调整、设置课程和课程内容。根据各类专业毕业生将从事的职业岗位要求,按企业要求毕业生必须了解哪些知识、掌握什么技术、具备哪些能力,删除原教学内容中难、繁、深、旧的部分,增加“四新”内容,按“简洁实用、够用,兼顾发展”的原则及时更新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如我校机电类文化课适当减少,而数控技术、CAD辅助设计等专业技能课程适当增加,既让学生能够掌握本专业领域的基础知识(主流技术和成熟技术),也能了解“四新”技术,实现专业教学基础性与先进性的统一,使教学内容与时俱进。
⑶用“以人为本”的理念,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
①转变师生角色,改革课堂教学过程。由“教师教,学生学”改变为“教师教学生学”,改变以往的教师“一言堂”和“黑板上开机器,做实验”的现象,严格限制理论
讲授时间,少讲多练,边讲边练。在教学过程中讲清基本原理和方法后,就进行实践技能的训练活动,通过小组学习、项目工作等活动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和技能训练活动,使学生体会学习,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巩固学习成果,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工作能力、创新能力。
②探索项目教学、任务驱动、自学辅导等教学模式。例如《机械基础》、《电工基础》等课程包括了多门相关的专业知识等,如果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教学难度较大,也达不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因此,在这些综合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我们采用了以实践任务为驱动的教学模式,通过理论与实物对照交替学习,让学会了怎样学习和运用新知识、新技能的方法;体验了知识技能的“边学边用,活学活用”的价值;学会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巩固拓展了学生以前的知识技能,使学生完成专业任务的综合能力得到提高。与此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协作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增强了团队意识;培养了学生搜集信息、分析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使学生从以前怕看专业书籍,见到书头就疼的状态变成了能积极去寻找相关书籍并认真阅读研究相关内容的状态;从怕学习转变成肯学习、积极学习的状态;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初步形成,为学生学习后继知识和专业技能打下了良好开端。
可以肯定,该模式的有效实施能积极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分层发展、自主发展,在全体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上,促成一部分学生成为有一定个性特长的优秀学生,培养少数学生成为超常发展的创新人才,从而促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各自基础上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成为各行各业经济发展中合格的,有一技之长的劳动者、服务者。
③探索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是“分科教学、单科独进、理实分家”,这不可避免地造成学科和学科之间、理论和实践教学之间的严重脱节。不但给学生的学习造成很大困难,也造成了重复教学和资源浪费,更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应用性、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质量。为此,我校对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进行了积极探索。调整教学计划,整合并编写了部分理论实践一体化校本教材。精选一系列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的教学课题,让学生先知道怎么做,然后再通过学习弄懂为什么,先会后懂,由模仿到变通、创新,在“做中学”,在实践中内化和提升理论知识水平。教学过程以教师引导为辅,学生自主学习探索为主,将大量的时间交回给学生。在“理论实践一体化”学习过程中,学生既要动手又要动脑,能充分体验到将图纸变为产品的成功喜悦,产生强烈的满足感与成就感,从而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实现了“做、学、教合一”。
⑷围绕教学目标完善教学保障系统。从课程教学大纲、考试大纲、教材、课件、实验实训环境、教学评估、师资培训以及课程上网等方面进行科学规划和设计,不断完备教学保障系统,以保证培养计划的完整实施,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
⒌改革质量标准和评估体系。
传统考核方式以纯理论内容偏多,以一次考试成绩作为考评主要依据,严重脱离了生产实际,导致学生不能很好的理解,只能依靠机械地死记硬背来掌握知识和技能,以迎合传统考评教学质量的需要,这种质量标准和评估体系已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限制了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
⑴不断深化“三证”制(2张专业技能证书,1张毕业证书)的实施。建立素质测评、技能考核、知识考试的评估体系,以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
⑵技能实训采用两种质量评价制:配分检测制;企业质量评价制;建立阶段性考核、综合考核、技能重修制度、定期技能竞赛的技能训练质量评估体系。
⑶改革教学质量评价及学生学科成绩考评的方法。改“闭卷”考试为开放的考核综合能力,使评价标准与企业质量体系贴近,提高学生的质量意识。同时还结合学习态度、
劳动纪律、团队合作等表现进行综合评分,全面考核和评价学生。并强调过程考核。改变以一次考试成绩作为考评主要依据的传统做法,变终结考评为形成性的过程考核。采取技能考核与理论考试按权重综合评定的方法,运用多种考评形式(如笔试、口试、开卷和实践能力考查),通过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小组评价、教师评价等丰富多样的评价形式,促使学生开放性个性和创新意识的形成。
⑷全面实行学分制管理,鼓励学生通过自选课程、参加职业资格认证、参加各级各类技能竞赛等途径获取相应的操行、课程、技能、奖励学分。这样做有力地保证了从教学组织、教学过程到学籍管理均能坚持以技能培养为核心的职教特色。
⒍进一步加强校内实训基地建设。
一流的实训基地,先进的实训设备是保证各项教育教学改革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我校在实训设备上加大了投入力度,先后建设了一批车工、数控车间、电工实训室、微机组装维护室等实习场所及PLC实验室、单片机实验室等较先进的实验室。
⒎校企合作,提升产学研的服务功能。
⑴建立了相对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构建强大的校外实习基地网络。迄今为止,我校已与苏州、昆山多家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学校每年优先向这些企业派遣实习学生,企业则按学校要求,组织岗前培训和轮岗实习。校外实习基地还承担接受教师实践锻炼的义务,通过校企合作推进专业现代化建设。
⑵探索“订单”教育与培训的机制。与多企业签定培养合同。根据企业用人需求,调整专业方向,确定培养规模,开发、设计实践性强的教育方案,在毕业生学完规定的课程后,最后一年双方在师资、教学资源上进行共享,结合企业生产岗位,进行毕业实践教学,使学生全方位接触企业的生产产品,进行实际操作。
⑶依靠实训基地,开展对外培训。目前我校已面向社会进行了计算机、数控、CAD等短训班多期,为学校创利达几十万元。
四、通过第二个“三年规划”创造良好的社会声誉和办学效益。
⒈办学条件明显改善,专业建设取得新突破。我校机电技术应用、电子技术应用、计算机应用三个专业被评定为省重点骨干示范性专业,成为为数不多的同时拥有三个省级示范专业的特色学校。
⒉师资队伍建设绩效显著,教师的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明显提高,教科研能力明显增强,师资培训效果突出。目前我校学校现有教职工330人,学历结构、专业结构日趋优化,职称结构逐渐合理。其中具有高级会计师、中学高级教师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教师60名,常州市特级后备人才1人,“常州市骨干教师”5人,“常州市骨干双师型”教师7人,溧阳市以上“四类”优秀教师43名。学校承担的“九五”省级课题“农村职中培养创业型人才的研究”获常州市政府颁发的科技成果进步奖;2017年,“十五”省级课题《中等职教实施创新与创业教育模式的研究》获常州市课题研究一等奖,《中等职教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研究》被确定为全国“十五”规划课题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近几年来,每年学校教师有30多篇教育教学论文在省级以上杂志发表或获奖,有100多篇论文获常州市、溧阳市级奖。开发的项目式校本教材多达三十多种,并且,有关教师编写的教材已正式出版。
⒊专业结构调整与教学方式创新上取得新突破,教学质量明显提高。我校学生一次性通过市劳动部门中级工考核合格率均超过90%;毕业生一次性对口就业安置达98%以上。
以上这些教育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积累的宝贵经验,必将对我校第二个“三年规划”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有利于学校的长远发展,为我校在溧阳乃至常州职业教育中继续占据前沿位置奠定了坚实基础。
拓展:
药物分析
该专业是硕士学位授予点。本专业毕业研究生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严谨的科研作风。熟练掌握基础医学、药学基础理论知识和系统的药物分析专业知识。具有良好的独立从事药物分析的科学研究和药物研发能力。能熟练应用计算机和信息化技术。掌握一门外语,熟练进行专业文献阅读。能胜任各级药学科研机构、药物研发和生产单位、医药管理机构以及高等院校本专业教学、科研及相关的管理工作。
硕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
药物安全性与有效性评价研究、现代中药质量标准化研究、体内药物及代谢产物研究。
主要学位课程:
植物化学分类学、波谱解析、分离科学、新药设计、新药设计、高等有机化学、现代药物分析等。
主要选修课程:
医学情报分析研究、医学文献检索、分子生物学、体内药物分析、数理统计、生化药物分析、药品质量标准制定、高级生物化学、立体化学等。
【如何培养药物分析专业学生的职业综合素质】相关文章:
如何培养职业素质04-27
如何培养员工的职业素质11-23
如何培养自己的职业素质10-27
大学生如何培养职业素质11-16
班主任论坛如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11-23
如何培养职业道德素质11-23
思想品德课如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02-16
如何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11-23
如何培养学生的地理创新素质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