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数学语言能力
[摘 要]在教学中加强学生说话的训练,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还培养了学生有条理地进行思维的良好习惯。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联系教学内容在直观描述事物和述说思维的过程中加强学生说话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数学语言;思维
教学中数学语言相对于其他语言来讲,有其不可替代性,数学教师应当科学地、有计划地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
一、在直观描述事物的过程中发展数学语言
数学要做习题,也要有语言表达。但由于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差,有时候很简单的数学问题都不能说清楚,在数学教学中,要重视数学语言能力的培养,在数学教学中不断培养学生说话的能力,特别是数学语言能力的培养。
1.语言的完整性。低年级学生正处于语言发展的初级阶段,语言表达能力弱,习惯上只用简短的一个词或一个字来回答问题。如问:“桌上有几本书?”他们通常只会回答你“x本”。在相互对话的情况下,这样的回答是可以的也是合理的,但从语言训练的角度来看,这样零碎的只字片语正透视了思维的残缺,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形成思维不严密、语言不规范等不良习惯,直接影响到今后的学习。
2.语言的规范化。低年级学生年纪小,词汇量非常少,在说话时只能用自己已经会的为数不多的几个词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尤其明显的是量词的使用,“一个花”“一个笔”“一个猪”……刚入学的小朋友几乎不论是什么都以“个”来作单位名称。这些都是语言不规范不准确的表现,对此教师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给予纠正和指导。如在数数时,除了让学生会数出1、2、3、……还可以让学生结合实际情境这样数:1朵、2朵、3朵……1枝、2枝、3枝……学生在数数的过程中无意识地重复了相应的单位名称,也就在不知不觉中记住了这个单位名称的使用方法。
3.语言的联想力。儿童的小脑袋总是天马行空,对于想法独特的孩子,教师要做的就是欣赏、珍惜并保存这份难得的独特。在《0的认识》一课中,就有学生将一幅数字组图以故事的形式讲述,既规范、完整、系统,又不失独特与童趣,要知道,孩子那可爱而奇幻的七彩语言在成人世界是如此的缺失。
二、在述说思维的过程中发展数学语言
语言在数学教学中的第二种含义也就是说理,指的是学生在一定的教学情况下,并在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经过分析、比较、抽象、概括和判断等思维活动,把所获得的知识用一定的数学语言口头表达出来。在这个阶段中所训练的语言应该是富有严密性和逻辑性的,这是数学语言特色和魅力的体现之处,是其他任何语言都无法比拟的。
1.充分的思考时间。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是培养其说话能力的必要前提。通常在思考的初始,学生思维仅仅只是一个点,这个点多是朦胧的、零碎的、残缺的,教师在这个时间要耐下心来留给他们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思考和整理自己的思路,组织好语言,减少思维过程中的错误,更准确、完整地表达意思。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深思熟虑、三思而后“言”的良好习惯,可以避免学生信口开河、人云亦云;反之,若教师急于求成,那学生的思维和语言都将永远停滞在简陋的层次。
2.语言金字塔的形成。学生的说话能力也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逐步发展的过程。在笔者的教学中根据新课标指导思想和自己的实践经验,将这一过程定为“初级摸仿╠╠中级探索╠╠高级创新”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应以金字塔形呈现。教师在课堂上的语言应该发挥其典范作用,用准确规范、合乎逻辑的语言为学生的说话提供依据,并能适时提供词语及表述句式。探索╠╠中级阶段,“实践出真知”,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欠缺,所以有必要通过感知、操作、实验等探索活动来完善学生脑中原不成熟的思想,使他们最终能将自己的思考用口头语言表达出来。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充分体现。创新╠╠高级阶段,数学教学中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要坚持敢于创新的观点,引导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敢于说出与众不同的看法。创新学习对于学习的要求是不断地探索和实践。首先,它要求学习中,学生对学习对象拥有对待新事物新信息的好奇心,对学习数学充满好奇,有学习的愿望。其次,学生对数学学习能根据现有的科学知识敢于质疑和探索,通过自己的探索形成自己和他人不同的、全新的看法。由于这种思考过程及产生的结果都是全新的,在表达时发言者也就缺失了模仿和很多借鉴依赖,只能自我学习和探索。数学语言的学习必须要坚持创新的学习观,引导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培养数学语言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数学语言能力》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数学语言能力 [篇2]
一年级学生对数学学习认识比较片面,认为数学就是单纯的计算,很多孩子很早就学会了20以内的加减法,但对其中的一些计算方法、思维过程不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更不要说有数学逻辑性和科学性了。因此我就本学期结合我们一年级数学组的活动主题,针对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方面进行了思考和实践,下面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
一、加强学具操作,让学生在操作中复述、理解数学知识
小学生思维的直观性占主导地位,主要是形象思维。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直观教具的演示和学具的操作来培养儿童的数学语言。在教学中特别要重视学生动手操作。在指导学生动手操作时,要注意多让学生用数学语言有条理地叙述操作过程,表述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把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动口表达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促进感知有效地转化为内部的智力活动,达到深化理解数学知识的目的。比如在学习《10以内数的分解和组成》时,为了避免学生死记硬背,每学一个数的分解组成,都让学生动手操作所带的学具,有时是小棒,有时是圆片,有时是三角形等,让学生在操作中理解一个数可以分成哪两个数,然后观察分析这个数的分解有什么特点?怎样能又对又快地记住这个数的分解?让孩子们用自己理解的方法去记忆,效果非常明显。又如学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孩子们通过对小棒的操作,特别是大数差几满十,就把小的一个分成几和几,通过满十捆成一捆的实际操作,孩子们对算理的理解非常透彻,因为每个人都动手实践了的,所以复述计算过程时也非常清晰,数学表达能力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培养。
二、利用直观图形,培养学生看图说话的能力
一年级学生对色彩绚丽,形象直观的图画非常感兴趣,它们往往最能激发学生们强烈的表达欲望。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图画,对孩子进行正确引导,让孩子们在表述图意的过程中进行数学语言的训练。由于数学语言较抽象,对数学语言的准确理解,只有在不断应用的过程中逐步形成,所以在表述过程中,孩子们可能出现语言不精炼,用词不当等现象,这时,教师要耐心地予以引导,使学生从敢说到会说,从那些儿童的自然语言,逐步过渡到规范、准确的数学语言。比如刚开始学习图画应用题,就注意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图中画的什么?你发现哪些数学信息?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然后培养学生用三句话描述出来:图中告诉我们什么?要我们求什么?这样长期训练,把情境图或生活中呈现的问题让孩子们用口头语言完整地描述出来,孩子们很自然地就理解了一个完整的问题必须包含已知条件与求解问题两个要素,缺一不可。数学表达能力也在反复的描述中得到培养。
三、组建学习小组,培养合作交流能力
小组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方式。在每个小组中选出小组长、记录员等,当学习中有疑难时,便可请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讨论后请一名代表交流。这样做,可以使每一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也有听别人说的机会;既有面对几个人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又有面对全班同学说的机会。同时学生为了表达本组的意见,会更加主动地思考、倾听、组织,灵活运用新旧知识,使全身心都处于主动学习的兴奋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在学习《认识图形》时,当老师和孩子们讨论总结出认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的方法后,要了解全班学生的学习情况,检测就很困难,因此我就组织了一个小组合作交流的活动,以小组为单位,由四名学生站在讲台上,每人手中各执一种模拟图形,其余学生认读,并说出怎么想的。如果有孩子认错了,其余的孩子要当小老师,帮助他,多给这样的孩子练习的机会。这样给孩子们营造一个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互相鼓励的活动氛围,孩子们学习积极性非常高,学习效果也特别好。此外同桌交流也非常有利,也是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发表见解、培养语言能力的好方法。
总之,数学语言的培养是数学教学工作中一项长期的任务。有力的培养能使学生获得数学交流的机会,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学生数学思维的深度与广度,同时还能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树立学习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提高听说能力,从而从真正意义上落实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数学语言能力】相关文章: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提问的能力11-16
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11-12
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11-23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语言能力11-23
探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11-23
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索能力11-23
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11-23
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11-23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小学生能力11-23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