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时间:2022-11-23 15:09:47 培养方法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些话都说明了读的重要作用,据说我国古代教书,起初就是背书,先让学生把书背熟,然后再开讲,正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偷,当然这不是说我们现在也要去学习那的教方法,但它说明我国在语文教学方面很早就重视读这个环节。翻开小学语文课本,你会发现每课的作业要求中都有这样一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可见,读好书对于小学生来说是多么重要。能够热爱读书并能懂得怎样读书,对一个孩子是最大的财富。

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而朗读又是阅读教学中最为基本的方式,也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点。记得教育家叶圣陶说:设身处地,激昂处还他激昂,委婉处还他委婉务必尽情地发挥作者当时的情感,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当时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通。好的范读,能引起学生的想象,与课文中的主人公同喜同悲,唤起他们情感上的共鸣,激发学生的欲望。朗读,不仅是感悟课文内容的重要手段,也是体现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重要特征。重视朗读,能充分激活学生的内心世界,引发个性张扬,享受阅读教学的无限乐趣,使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得到不断积淀与升华,从而使语文学习变得生气勃勃和灵性跳动。如果说学生的语感能力体现为学生突出的语文学习智力特征的话,那么,朗读能力的培养就应该是它极为重要的基石。特别是朗读一旦进入充满情感的表达状态,它就会不断超越学生原有的认知经验、智慧水平、想象能力,形成积极的创造精神,从而促进学生语感能力发展。

一、激发朗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不变的真理,而兴趣对于朗读训练而言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只有学生想读、乐读,才会用心去读,才能读得入文、入情。因而教师的任务是营造一种氛围,用灵活多变的形式激活学生朗读的欲望,让学生自读自悟,提高水平。阅读教学突出朗读,能使课堂充满活力。品读、评读、诵读、角色读、表演读、竞赛读相互吸引、相互碰撞、相互触发、争先表现,能营造浓烈的阅读氛围,促使每个学生的个性充分发展。同时,强化朗读能吸引学生主动融入阅读情境,感受语言的神奇、内容的丰富多彩、内蕴的意味绵长,与作者心灵相通,感悟美、体验美,得到爱的抚慰、情的熏陶。从而促进学生阅读意识,能力与品质充分发展。朗读一旦成为学生的快乐,那么,就一定能唤起学生对阅读的深爱,阅读就会成为他们无限的乐趣和不断的追求。

首先,读的形式要灵活多变。初读可采用较宽松的自读形式,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读的内容、速度、方法,能读懂多少就读懂多少,发现问题可以提问;通读时教师引导和组织学生进行互读,分小组合作学习,讨论解决一些问题;精读训练要通过师生的活动交流,帮助学生读懂课文,达到流利的要求,教师要依据教材及学生的特点,精心和优化组合各种形式的读,以求得最佳的效果;品读是品赏优美词句、领悟文章和作者的情感,要给学生自由的空间,让他们自主选择内容、方式、方法,运用竞争、评价等机制,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表现欲望,让学生有机会到成功的自豪感、成就感;最后引导学生反复朗读,熟读成诵,积累语言,

运用各种媒体(音乐、画面)和激励性语言,创设课文情境,引导学生入境回忆、入情记忆、美读成诵。

其次,训练的方法要灵活多变。教师的教法如果常常如此,缺乏创新,学生对你的套路了如指掌,课堂气氛就会静如止水、缺乏生气。例如许多教师用得比较多的开火车读书这种训练方法,可以在火车头的选择、火车行驶的方向、轨道的变化等方面多做文章,做到常换常新。又如指名读这种训练方法,也不能光是老师指名这一种形式,可以让学生自告奋勇站起来读,还可以互相推荐、发出邀请等,让学生感觉师生之间只是在交流而不是严肃地教与学。各种形式的读配以新鲜趣味的训练方法,能调动学生读的欲望,强化学生参与学习的动机和学好语文的信心,有利于提高训练的效益。

二、会运用朗读技能

对课文的内容有了深入的理解,是朗读好的基础。但是,如果不能把从课文中理解的东西正确的运用语调、速度、重音、停顿等手段表达出来,还是达不到读出思想感情的水平。所以,还要注意在理解的基础上运用朗读技巧来表情达意。

(1)语调。语调对表达思想感情的作用很大。像啊这个字,念的长一点、短一点、高一点、低一点、重一点、轻一点就可以表达出种种不同的情态:犹豫、坚定、高兴、悲哀、轻松、沉重每篇课文有个基本语调基调。

(2)速度。根据课文的内容,决定朗读的速度。一般紧急、热烈、愉快、兴奋的内容要读得快一些,庄严、沉痛、平静、悲伤的内容要读得慢一些。在一篇课文中,速度也是有变化的。

《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3)重音。在表达感情上起重要作用的词语要读得重一些。重音一般是把声音加强并配合音节的延长来表现的,有时为了突出某些词语还要一字一顿的读。但在表达幸福、温暖、欣慰、体贴的情怀时,往往要把重音轻读,即读得反而比其他语句轻柔。

(4)停顿。这里说的为了表情达意的需要而作的停顿。为了突出某一事物或强调一种特殊意义,可以延长和缩短停顿时间,还可以不按标点停顿。在表达复杂的思想感情时,为了增强感染力也可以变化停顿时间。

三、多些肯定赞许

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读书的评价语要既恰如其分,又妙语生花。指导学生互评不能简单的一句他读得好吗?教师评价就更不能吝啬你的赞美和表扬,要以肯定鼓励、积极引导为主,让学生都有成功的体验:读得好就说棒极了!读得真好。你真行!听你的朗读是一种享受,你不但读出了声,而且读出了情,我很感谢你。 读得很好,听得出你是将自己的理解读出来了。等;读得一般要先指出优点,然后用如果鼓励学生在某一方面继续努力;如果确实读得不怎么样也不是就无法鼓励,只好摇头断语你读得不好。教师可以找出这位学生其他方面的特长进行迁移,告诉他只要多学多读,朗读也可以很好,给他信心和勇气。

然而,学生朗读能力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春播一粒粟,秋收万颗籽,只要我们有耐心,有恒心,采取科学的训练方法,学生朗读能力的提高,还是不难实现的。

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篇2]

新课标指出:小学各年级的阅读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有所感悟,培养语感,受到情感的熏陶。由此可见,朗读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一项基本功,是阅读教学中进行语言训练的一条重要途径。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积30年的朗读经验,使我们确信学生的智力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可见,朗读能力的训练是一项长期的主要任务。为了打好基础,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得从一年级抓起。然而对于我们一年级的孩子来说,朗读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它需要老师的指导与点拨。现结合平时的教学实践,谈谈我个人的体会。

一、培养良好的朗读习惯

一个人生活在世界上,往往要读几十年书,而阅读的第一步,便是从小学一年级开始的。这个第一步的怎么迈法,对学生今后几十年的读书,将会产生极其深刻的影响。为此,必须十分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朗读习惯,其中朗读习惯包括:1、正确的坐姿:头正、肩平、身直、足平,两手将书拿起,呈45度角。正确的朗读姿势不但有利于学生的身体健康和骨骼的发育,也可以使学生朗读过程的发声吐气准确、畅达。2、读书时,要三到:眼到看清楚字,口到声音响亮地读,心到边读边记忆文中的美词佳句,想象语言文字所描述的情景,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朗读教学应严格要求:读前让学生摆好姿势;读时,教师加以督促;读后,及时评价,持之以恒,良好的朗读习惯才能形成。

二、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让学生把课文读正确、流利、有感情,也需要使他们对朗读产生兴趣,去主动学习,把朗读当成一件乐事。做为教师就应该尽职尽责,要在知识和学习间架起兴趣的桥梁。在低年级阅读教学中,教师如何成功地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也是培养他们学习能力,提高学习质量,为语文学习打好基础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一年级的教材,课文以诗歌、韵文、童话故事为主,读起来朗朗上口,情趣很浓,很容易激起学生的朗读兴趣。

(一)、加强朗读指导

对于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刚刚入学不久,识字不多,朗读技巧几乎没有,对一些生字,新词及长句,要想很正确流利地读出来都有一定的困难,就更不用说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加强朗读指导,让学生会读,只有读了他们对朗读产生浓厚的兴趣。我每上一篇课文时,都要给学生范读两遍,让学生模仿,以听助读,在模仿中纠正自己的发音,在模仿中培养自己的语感,在模仿中掌握朗读方法,以提高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能力。为达到这个目的,在朗读中,我还实施了评选小老师的活动,确定了做小老师的条件:(1)朗读的声音要洪亮;(2)要正确、流利地读课文;(3)读出自己的感情来。学生们听说要选小老师,教室里顿时热闹起来,个个把小手高高举起,跃跃欲试,嘴里激动地说:老师,我先来。于是,小老师们热闹的气氛中一个一个产生了,每个小老师在范读完课文后,同学们都会争先恐后地指出小老师的优点和存在的不足,促使小老师们纠正自己的错误之处,同时,我也对同学的朗读结果加以肯定和表扬,这样一来,学生在热闹、欢快的

氛围中朗读,既有老师的指点,又有同学的帮助,他们的朗读能力得以慢慢提高。

(二)用宽容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作为老师应该明白,我们面对的不是专家、学者,而是涉世不深,学识很浅的小学生,常常出现令人不满意的情况是必然的。如果课前不预习课文,教师范读时不认真听,一读书就多字、少字、错读字等,凡此种种,作为教师不应该责备学生,挖苦学生,而应用一颗平常宽容的心去帮助学生,找出原因,端正学生的心态,用鼓励的语言、表情、眼神和亲热的动作使他们从失败中坚强起来,树立起我要读好书的决心和信心。

我在上《自选商场》一课时,东西的西xi字读轻声,我教读了好几遍,当我指名读课文时,一位平时不太爱听课的学生还把西字读成了xī,当时,我没有责备他,而是心平气和地对他说:注意再看看字的音节,是这样的吗?只要你看清楚了音节,你会读好的。那位同学听了我的话,很快发现了这个词中的西字应该读轻声,可见,教师的宽容与鼓励对于一个一年级孩子来说,是多么的重要。

三、朗读的目的要明确

一篇课文,不是读十遍二十遍就叫做重视朗读,学生每一次朗读,都要有目的,老师都要提出要求,如我在上《一次比一次有进步》这一课时,听完老师范读后,初读阶段,我先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把每个字读正确,再让学生轻声读课文,圈出本课认读的生字,并拼一拼,加强了识字的练习,然后指名让学生读,其他同学边听边给自然段写出序号。学生在反复读中把课文读通读顺,扫除了阅读的障碍,在精读阶段,我让学生带着问题逐段读课文,做到有的放矢,如我指名读这一课中的24自然段时,要求学生思考:小燕子三次飞往菜园,每一次都发现了什么?最后让学生齐读,思考:燕子妈妈为什么夸小燕子?这样就达到了让学生有目的地读,在读中逐渐理解课文的目的。

四、给学生充分的朗读时间

一年级是朗读的启蒙阶段,学生识字量少,读书速度慢,容易引起拉调。所以老师在每篇课文的学习中除了加强指导,还要留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试读、练读,只有在反复地读中,学生才能掌握生字的读音,读出感觉,读出味道,读出情趣,从而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让繁琐的讲讲、问问、答答让位给读,让花哨形式的,没有实效的小组讨论让位给读。这样,只有给学生充分的朗读时间,我们才能看到学生朗读能力的提高。

五、朗读的形式要灵活多样

一年级学生年龄小,注意力的培养待续时间不长,单调的读书方法只能使学生昏昏欲睡,所以要采取多种形式的朗读,如个别读,合作读,可以是教师与学生的合作,也可以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可以是一两个人或几个人之间的合作,也可以是全班同学之间的合作。选择哪种合作形式,要根据文本特点和所表达的情感需要,如教学一年级上册《自己去吧》这篇课文时,可以采用师生合作读:教师读妈妈的话,学生甲读小鸭的话,学生乙读小鹰的话,其他同学读叙述部分,学生甲:妈妈,您带我去游泳好吗?教师:小溪的水不深,自己去游吧!学生乙:妈妈,我想去山那边看看,您带我去好吗?教师:山那边风景很美,自己去看吧。通过这样分角色的朗读,让学生明白:小鸭和小鹰都是既有礼貌又勇敢的好孩子。它们的妈妈并不是不爱它们的孩子,不关心它们的孩子,而是了解到周围的环境不会给自己 

的孩子带来危险,于是鼓励自己的孩子不要依赖父母,要自己去学会生活的本领。

总之,朗读是教学中最基本最重要的训练,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更是如此。只要学生能坚持不懈地练下去,读下去,我们老师能不厌其烦地教下去,指导下去,学生的朗读能力肯定会得到很大提高的。

【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相关文章: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11-23

谈如何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08-15

如何培养学生在语文教学中的朗读能力11-23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11-23

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朗读能力11-23

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11-23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朗读感悟能力10-23

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11-23

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