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的培养学生进行课堂提问

时间:2022-11-23 15:12:22 培养方法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如何有效的培养学生进行课堂提问

《数学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它在总目标中指出:“逐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培养学生敢于提问题、善于提问题的习惯和能力,是数学教师肩负的责任之一,也是评价数学教学质量的标准之一。那么,小学数学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呢?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如何有效的培养学生进行课堂提问

一、    民主的课堂,使学生敢于提问

在数学课堂中,教师应该创设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尊重学生的人格,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多给他们一些微笑,多给他们一些赞许,多给他们一些引导,多给他们一些帮助。一旦教师成为学生心灵与学习的支撑者,让学生真正感到教师就是他们的良师益友,那么学生在课堂上必定思维敏捷,激情勃发。对数学有兴趣的会越学越带劲,兴趣盎然,敢问新路;对数学兴趣不大的也会柳暗花明,请随日增,敢于尝试。可以说,民主的课堂,平等的关系,和谐的氛围,大胆的鼓励是学生敢于提问的前提。

二、巧妙的设计,使学生便于提问

学生敢于提问了,并不代表学生在数学课堂上就能积极踊跃地提问。教师在备课时应认真思考,巧妙设计,为学生创造一切可提问的机会。

1、预习中的思考。在教学新知前,布置学生预习将要上的内容,并至少要提出一个与内容相联系的问题。上课伊始,教师检查预习情况,把有价值、重点的问题书写在黑板上。如:教学《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时,教师可布置学生先复习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推导过程和计算公式,再预习三角形面积的计算,你能发现什么问题,提出什么问题?有什么特别不懂的问题?有的学生提出的问题非常好,如:我们能不能用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方法来计算三角形的面积呢?三角形可以转化成其他的图形吗?等等。

2、揭示课题后提问。课题其实就是学习的重点,针对课题提问也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如:教学《比例尺》时,教师板书课题后,可以提问:看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学生会纷纷提问:比例尺是不是尺子?它与比例有什么关系?什么叫比例尺?为什么叫比例尺?……这样一问激起学生的十问,思维的火花闪烁,注意力也会集中。

3、自学例题时提问。数学思维通过例题来演绎。数学不仅要让学生知其然,更要让他们知其所以然。如: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可采取先学后教的方法,让学生自学例题提出不懂的问题,有的学生可能会提出:一个物体怎么分一定是平均分的呢?通过问题展开讨论、思考,并由此获取新知。这种学习应该是深刻而有效的。

4、在练习中提问。在学生做练习时,教师也不应该是平均用力,要让学生提出练习中的难点。这样教师就可以有针对性的训练。

5、课堂总结时提问。教师做课堂总结时,要习惯性地留下点时间,让学生把今天所学看看、想想,提出对本课内容还存在的疑点。

三、适时的指导,使学生善于提问

学生有机会提问了,但由于思维、语言等各方面因素的限制,提的问题常常杂乱,没有多大的价值,与内容联系不紧密等。因此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不断指导提问的方法,让学生善于提有价值的问题。

1、示范引导。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让学生注意老师如何根据内容来提问的,教学生发现问题继而提出问题。如教学计算题时,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提问并板书:⑴、例题特征,⑵、运算顺序,⑶、运算结果,并多问些“为什么,怎么样”。在连续的几节计算题后,要求学生通过模仿提问,多次的模仿而后达到创造性地提问。

2、提问时机。漫无边际的提问,不看时机的提问有时会扰乱课堂正常的秩序,因此教师要经常引导学生在知识的结构上提问,在知识的重难点处提问,在知识关键处提问,在知识的模糊处提问等。例如,在教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引导学生对“先通分”的关键词提问,如“为什么同分母分数加减法不要通分,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要先通分再计算呢?”教师要鼓励学生对任何一个问题都去探索,或提出与众不同的看法,甚至提出其他学生或老师一时也想不到的问题,这是学会提问的关键。只要引导得法,学生就能有所发现,逐渐学会提问。

四、积极的评价,使学生乐于提问

任何一种良好习惯的形成,除了坚持不懈地引导,更需要真诚的赞美,人性的鼓励。成功的喜悦会让人不断地想要再次品尝喜悦的滋味,激发起强烈的自信心和进取心。因此,教师的评价语言对学生是一种动力,切不可小觑。在日常教学中,教授习惯性用诸如“很好”、“非常好”、“不是,不对”等语言。这样的评价过于强化对与错,天长日久,学生的注意力会集中于教师想要的东西上。我们应该是当地多使用一些中性的、接纳性的或者探究性的评价。比如:“噢,这是一种有道理的思路,还有其他思路吗?”“这个想法不错,我们还能补充点什么?”“很好的注意,但是我们怎么知道……”有针对性地鼓励学生,满足学生的需要,激励学生不断探索。

《如何有效的培养学生进行课堂提问》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总之,无论学生提什么样的问题,无论学生提的问题是否有价值,只要是学生真实的想法,教师都应该首先对孩子敢于提问题给予充分的肯定,然后对问题本身采取有效的方法予以解决,或请其他学生解答。对于颇有新意的问题或有独到的见解,不仅表扬他敢于提出问题,还要表扬他善于提出问题,更要表扬他提出问题的价值所在,进而引导大家学会如何去深层次地思考问题。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对提问题有安全感,才能从提问题中感受到更大的收获,才会越来越爱提问题,越来越会提问题。

如何有效的培养学生进行课堂提问 [篇2]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创新意识的培养是现代数学教育的基本任务,应体现在数学教与学的过程中。学生自己发现和提出问题是创新的基础。我们的学生由于受传统教学的影响,在课堂上习惯“接受式”学习,课堂上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思维的活跃性弱。著名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也曾说:“思维是从惊讶和问题开始的。”这就是说,问题是思维的导火索,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它能使学生的求知欲由潜在状态转入活跃状态。因此我们的课堂教学应能激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自觉地在学中问,在问中学。下面就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提问的能力谈谈自己的几点做法:

一、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想问

创新实质上就是一个由发现问题为起点到解决问题为终点的过程。在创新思维活动中,首先是问题的发现和提出,然后才是寻找和思考解决问题的答案。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许多学生既不愿意回答教师的提问,也不愿意去思考问题、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其中的一个原因,是学生缺乏学习的动力和求知的欲望,缺乏思考的兴趣。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儿童没有学习的愿望,那么,我们的一切设想、探索和安排都将化为泡影,变成没有生命的木乃伊。”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精心创设问题情境,造成学生认识失调,从而产生强烈的知识需求,激发寻根问底的心理趋向,由“要我学”的被动状态转化为“我要学”的主动中来。如在教学“起跑线”时,上课伊始,我让学生看一段我国运动健儿争夺奥运金牌的精彩场面,让他们谈谈自己最喜欢的体育项目,并说说自己运动会的跑步比赛(我们学校的跑到是直道)。接着出现刘翔跨栏在起跑线前的画面(要求学生认真观察与自己跑步的起跑线有何不同),学生通过认真观察发现,几个运动员的起跑点不同,而学校比赛时运动员的起跑点在同一条直线内。学生们自然提出了最有价值的数学问题:为何有的起跑线在前,有的在后,这公平吗?若公平的,那起跑线与什么有关?如何准确的确定起跑线位置?在真实的生活情景中,学生自然有问题想问,且提出的问题是要解决的重点问题。由于想弄明白这些问题,学生学习起来积极投入,主动性强,求知成了他们的“自我需要”,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也就水到渠成了。

二、引导猜测联想,使学生会问

课堂中许多学生觉得没有问题可问,主要是他们不知道该怎样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因此,教师必须“授人以渔”,让学生掌握提问的方法和技巧,这是培养学生提问能力非常关键的一环。在日常的数学教学中,我们要加强学生猜测联想的训练,猜测能使学生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联想可以使学生自己悟出新知。这样不仅能帮助学生探索新知识,发现新问题,还能有助于学生巩固旧知识,发展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使学生能全方位、多层次地思考和提出问题。如在教学3的倍数特征时,学生已有2、5倍数特征的基础,课一开始我直接揭示课题,让学生猜想“3的倍数特征”,学生联想到2、5的倍数特征,马上猜与个位有关:个位上是3、6、9的数都是3的倍数。接着我让学生进行计算验证,结果发现有的是,有的不是,学生困惑了。对于3的倍数特征有了极强的求知欲,我趁热打铁与学生进行一个“判断3的倍数”比赛,结果我是又快又对,学生总落后,这使他们既不服,又困惑,极想知道老师的妙招:到底这些数有什么特征?它与3之间有什么关系?这样通过让学生产生疑问,形成悬念,从而冒出许多的问题,探讨起来既主动,又积极投入。

三、营造和谐氛围,使学生敢问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尊重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但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我们的学生在课堂上,怕提出问题影响教师的教学程序和进度而挨批评、指责;怕提出的问题不成问题,变成同学们的笑料;怕提的问题无多大价值,被同学瞧不起。要消除学生的这种心理,我们应当营造一种民主、宽松、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首先教师要把微笑带进课堂,教师的微笑能给学生愉悦、自信,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自然就会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其次教师要把尊重带进课堂。这样就能倾听到学生的心声,哪怕学生提出的是琐碎没经过仔细思考的问题,或是突发奇想的“怪论”,也不应加以指责,而应进行正确的引导。只有让学生敞开言路,才敢“问”,问题的意识才会萌动、实现。如班上有一名因基础知识缺陷大,导致学习成绩差的学生。他有一特点,上课时,嘴里总是念念有词,但你一注意他,他马上就会低下头暂停唠叨,我发现这情况后,用亲切的口吻鼓励他说:“××同学你有什么问题,请提出来,看看我和同学们能不能帮你?”在我多次的关怀和同学们的期盼中,他终于鼓起勇气勇敢地提出了想提的问题,有了第一次提问得到正确解答的成功经历,渐渐地他在课堂上问题多了,学习的兴趣提高了,成绩也稳步上升。班上总有些性格内向的学生,他们有想法,有表达的欲望,但他们又不善于表现自己,作为教师,我们要善于捕捉学生想提问题时那一刻的冲动,用你的微笑和真诚去感动他们,用无声的肢体语言去鼓励他们,使他们能消除心理上的恐惧,成为一名敢于提问的好学生。

四、鼓励质疑问难,使学生善问

学源于思,思源于疑。质疑是创新的基础,好奇、好问是学生的天性。有疑点,才能常有思考,常有思考才能有创新,巴浦洛夫说过:“怀疑是发现的设想,是探究的能力,是创新的前提。”为了使我们的学生能提出一些新颖独特、与众不同的问题,作为教师在学生丰富想象的同时,还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引导学生产生疑问,教师应知道哪些东西要讲,哪些东西不讲完,从而为学生的思维埋下一段“导火线”,引起学生探索知识奥妙的愿望。另外,教师不应该独占课堂,“满堂灌”,而应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自己去思、去问、去探讨。如在教学正方体的认识时,学生掌握了它的特征后,对棱长的条数和顶点的个数产生了疑问:①正方体有6个面,一个面有4条边,为什么正方体的棱长不是24条,而是12条?②一条棱有2个端点,正方体有12条棱,为什么只有8个顶点?③正方体与正方形到底有什么不同?教学中我们给学生创造的质疑的机会,鼓励学生去大胆质疑,凡事多问几个为什么,让学生领悟质疑问难的方法,在质疑问难的基础上提升学生提问能力。

总之,在教学中要想富有成效地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教师就必须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因人而异,改革教学方法,鼓励学生大胆提出经思考后得出的不同想法和见解,采取科学的手段促使学生由“想问”向“善问”发展。若我们的学生经常提出意外而又有益的问题,那我们的课堂教学就成功了,也真正达到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

【如何有效的培养学生进行课堂提问】相关文章:

如何培养学生课堂提问的能力03-16

如何培养学生课堂提问能力的研究11-23

新课改背景下如何培养学生有效提问能力11-23

课堂教学如何培养学生主动提问的能力11-23

小学数学课堂如何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11-23

如何培养学生提问的能力11-23

小学数学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提问的能力11-23

在数学课堂上如何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11-23

初中物理课堂上如何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