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小学生行为习惯

时间:2023-05-14 03:38:50 羡仪 培养方法 我要投稿

如何培养小学生行为习惯

  行为习惯养成 良好的行为习惯来自于对行为的正确认识,知道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选择正确的行为方式,作为自己行为的准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如何培养小学生行为习惯,供大家参考。

如何培养小学生行为习惯

  如何培养小学生行为习惯1

  英国作家萨克雷说过:“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我国著名幼儿教育家陈鹤琴先生则说:“习惯养得好,终身受其福;习惯养不好,终身受其害。”由此可见,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可以为学生一生的成功与幸福打下坚实的基础。

  那么,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呢?

  一、明确要求,加强训练

  习惯是一种动力定型,是条件反射自身长期积累和强化的结果。所以,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经过长期的反复的训练才能形成。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出具体的要求和明确的目标非常重要。根据《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结合实际提出具体的要求,和学生一起制定班级管理规章制度,经常组织学生逐条学习,让学生明确班级建设的目标要求。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还必须经过严格、反复的训练才行。小学生自制力相对比较差,好习惯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强化就容易消退。所以对他们要严格要求,反复训练,直到好习惯得到有效巩固为止。训练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从细处抓起,有目的有计划地增强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意识。

  二、遵循规律,注重养成教育

  1、养成教育要从关键期抓起

  良好习惯的养成有关键期,古往今来许多著名的教育家、心理学家、思想家都认为习惯要从小培养。小学时期是培养良好习惯的关键期。抓住了这一黄金时期,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错过了关键期,再施以养成教育将是事倍功半,甚至终身难补。小学生年龄小,如同炼好的铁水,可以铸成各式各样的形状。但等铁水凉了变成了大铁块,再想改变形状就难多了。如果小学生养成了不良习惯再来改造将付出太多的代价。因此养成教育要抓住关键期,注意研究学生的特点,在关键期把养成教育抓小、抓早、抓细、抓紧、抓实,严格要求,正确引导,强化训练,有的放矢的开展各种教育活动。让学生在生动形象的活动中去体验,逐步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2、养成教育要遵循儿童的心理特点

  儿童时期是人生可塑性最强、思想最活跃的时期,同时也是情绪易波动,注意力不稳定,自控力较差的时期。如上课,学生容易受外界干扰,学习不静心;有的听到别人受表扬,心里难过,要流眼泪,感情易外露;思维上,具体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逐渐向抽象思维过渡;在行为方式上,模仿性、依赖性强,言行上常有不一致的现象。学生在平时的学习活动、集体活动中有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这是极为正常的。对这些不尽人意的事,即使有的很棘手,也得耐心,坚持正面教育,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提高正确判断能力,知道为什么不能那样做,而一定要这样做的道理。无数事实告诉我们,坚持了以表扬为主、积极引导的正面教育,后进生也会成为先进生,习惯不良的学生也会变成好学生。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采用正确的教育方法,对孩子充满激情,在他的感召下,那些曾是不可救药的坏孩子幡然悔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走上光明大道,成为不平凡的人。

  三、加强师徳建设,树立行为榜样

  在人的成长过程中,教师的言传身教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小学生阶段,由于他们的世界观尚未形成,对行为价值的判断尚处于感性阶段,而由于教师职业的特点和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教师的思想和行为往往成为学生价值取向的参照坐标。教师的一言一行都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价值观的取向和人生观的形成。因此,教师必须严格用教师职业道德来规范自己的言行,严于律己,率先垂范,以自己正确的规范行为影响学生。具体形象地给学生树立道德榜样。同时,学生把教师看成是自己学习上的导师,德行上的榜样,生活上的参谋。希望随时得到教师的关心和注意,渴望得到教师的指导。教师应当充分利用这一条件,向学生广泛宣传,全面灌输良好行为习惯的具体内容,不断提出新要求,帮助他们明确努力目标,使他们对正确行为有一个最基本的认定。

  总之,在教育中,我们要了解每一位学生,关爱每一位学生,尊重每一位学生,赏识每一位学生。对于犯错的学生,不妨给他一把椅子,听他一次倾诉,给他一份同情,送他一份宽容,给他一点建议,送他一份期待。行为习惯的养成需要从点滴做起,那些看似平平常常的小事,其实,日积月累的话,就可小中见大,小事情中体现高品质,小事情中成就大事业。涓涓细流,可以汇成江海,质的飞跃是量的积淀,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应是建立于平时生活的每一小事,每一小处,每一小节之中。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需要我们常抓不懈,持之以恒,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如何培养小学生行为习惯》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如何培养小学生行为习惯2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教育无非是培养良好的习惯。”的确,对于一个小学生来说,养成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生活习惯,进而养成一种良好的思想品德修养,是促进一个人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是健全人格形成的基础。因此作为担负“万丈高楼平地起”的老师,应该整体优化班风班貌,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下面,我就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抓好班级管理工作,谈谈我的一点点初浅体会。

  一、 制订严格的班规,规范训练。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学生的各种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很重要的方面就在于健全规章制度和严格严肃的规范训练。只有形成严格要求、严格训练、严格管理的约束氛围,才会在学生幼小稚朴的心灵中,烙下良好习惯的印痕。如学校规则的训练:在楼道里行走慢步轻声靠右行,不说笑打闹;课间不奔跑追逐,不大声叫喊,学会休息。教师讲明为什么提出这样的规则;讲明怎样遵守这些规则;进行右行礼让、慢步行走的训练;发现好的课间活动形式,及时向学生推荐。如课堂常规的训练:课前认真做好上课准备,学习用品要整齐放在课桌指定的位置。发言、提问,按规定的姿势举手,发言时姿势端正、声音响亮。课堂常规的培养要在课堂上落实,课前要求学生带齐学习用具,教师上课时就要检查学生带学具的情况,对于存在的问题要及时提醒,并转告家长督促孩子整理书包,每天带齐学具。狠抓课堂纪律,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要求学生“学会倾听”,在课堂上,尊重知识,尊重老师,尊重同学,也就遵守了纪律。 要求学生上课要放得开,收得住,上好每一节课。在升旗的时候,要求同学们站队要快、静、齐,要站得挺直,要有饱满的热情和向上的精神。早操的时候,要求同学们每次都要站好队,要求动作整齐、标准。

  二、榜样的力量

  在培养行为习惯方面,榜样法尤为重要。榜样是无声的力量,是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典范,是行为规范化的模式。榜样是活的教科书,具有生动、形象、具体的特点。对学生具有更大的说服力,更强的感染力,对学生形成良好习惯具有特殊的作用。小学生的一个心理特点就是模仿。他们可塑性强,给他们树立什么榜样十分重要,如果用正面的典型给他们做榜样,就可以激励他们向积极的方向去努力。教师是学生最直接的榜样,在孩子们的眼里,教师是完美无缺的榜样,教师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做到,这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起了很好的促进作用。学生中的佼佼者是学生归熟悉的榜样。如:在遵守纪律方面,多给孩子树立身边的榜样,挖掘每个孩子身上的优点及时树立典型,孩子们都有争强好胜心理,就会不由自主地以他们为标准要求自己,养成严格遵守纪律的习惯。榜样还有矫正作用,它像一面镜子,可以使学生经常对照检查,改正自己的不良行为。如:我经常组织学生参观好的班级礼貌表现、组织纪律、集合、列队、升旗、课间活动和放学排路队等,直观形象的教育,使学生能够找出自己的不足,比较快、比较好地规范自己的行为。

  三、严格训练,督促检查

  良好的习惯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必须经过严格、反复的训练才能形成。所以,我根据学生的实际,每周选一条内容重点训练,一次不行,就两次、三次,对照细则,严格按要求训练,直到好习惯得到有效巩固为止。训练的时间可以是课堂上,班会上,活动中,课余生活中,见缝插针,以贯穿时时,处处,长期不懈,定有效果。

  在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过程中,如果只提出训练而没有及时检查督促,这就跟没有要求一样。这方面,我充分发挥小干部的作用,让学生管理学生。班中设了“值日班长”,每天轮换。他们每天的主要内容为负责学生的晨读、课间活动、中午课前纪律、教室卫生等等。“值日班长”如果发现问题,会及时反馈给我,我则抓紧时机对学生进行“补课”,尽量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同时,我也能及时进行表彰。这样的检查,成了学生进步的力量,对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起到了有效的督促和指导作用,也培养了一支得力的小班干部队伍。

  四、鼓励上进, 巩固习惯

  为了使学生尽快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班级可以建立一整套评比制度,开展文明小组、学习小组、卫生小组的评比活动,组织班干部互相督促检查,每天做好总评一次。那个小组做得最好,给予鼓励或奖励,一步一个脚印,扣紧每一阶段,利用每一件事,用规范行为教育,每一位学生的言行举止,衣着打扮也十分注意。对一些差生,教师只能关怀鼓励教育他们,不能疏远打击、冷淡他们,特别是后进生要注意从小事中发现学生的细微变化和刚冒出来的不良习惯,一旦发现就竭尽全力将其消灭在萌芽状态中,不给学生重复不良行为习惯的机会。 作为教师要认识到每个学生都追求上进,都希望获得别人(尤其是老师)的肯定和赞扬,他们不想犯错更不想故意与老师作对,他们之所以犯错是因为他们已有的习惯。

  这样,作为教师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就会减少一些情绪化的语言和手段,多一些理智的思考。既有利于对学生的教育,又有利于教师的心理健康。因为当教师在面对学生坏习惯的时候首先表现出的不能是生气和发脾气,当你用理解,用爱心去面对时问题就会变的简单化,处理起来也会更顺畅一些。所以用平和的心态,正确的面对学生的不良习惯是关健。作为班主任经常会遇到学生各种各样的突发事件,他们出现的一些坏习惯坏行为的确让人头痛,那么一定要先让自己心平气和,通过思考冷静的去处理。这样的效果肯定比发怒更管用。我们班有一位男生,进校时行为习惯特别差,经常给我带来麻烦事,起初我也很生气,认为他是朽木一个,总是以责备为主,但后来冷静思考后觉的自己处理的不好,因为责骂的效果并不好。于是我改变了方法,当他犯错时自己先保持平和心态然后让他讲原因,和他讲道理并且从学生角度想问题,处理问题。慢慢的他有了一些变化,虽然还是会有一些小毛病但己经有了很大进步,经常受到老师的表扬,在班里的表现也改进了很多。这件事让我明白一个好班主任首先应该是学生的朋友而不是他惧怕的对象。

  常言道,三岁定八十。培根在《论人生》中便明确指出:“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因此人自幼年就应通过教育,去建立一种良好的习惯。”可见,年少养成习惯的好坏对人的一生有直接影响。

  养成良好习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师生都应作长远打算。教师,须允许学生习惯形成有个过程;学生,须一步一个脚印,不要图快。师生须密切配合,老师督促学生认真练、经常练,学生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这样必有成效。

  如何培养小学生行为习惯3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经说过“积千累万,不如养个好习惯”。可见好习惯的养成对人的一生是非常重要的,从小养成好习惯,不但有利于学生成才、成人,还会受益终身。多年的工作经验告诉我们,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和学习成绩差的学生最大的差别,就是他们学习习惯的差别,一个人良好的学习习惯会让其受益一辈子。

  一、学习习惯的培养

  作为学生最大的任务就是学习,而学习有时候是单调的、紧张的,想要把成绩高上去,必须有一定的学习习惯,所以对学习习惯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

  对学生习惯的培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课前要预习功课的习惯。每天早读教室内保持肃静,学习用品摆放在指定位置,把当天要学习的功课利用早读时间,先预习一遍,边读边思考。语文能画出重点字、词、句、段;数学能仔细审题,认真动脑,寻求出正确的解题方法或者解题思路。英语能独立思考,自己拼读出单词。

  2、上下课的习惯。上下课应起立,和老师互致问候,如迟到应在教室门口向教师致意报告,经许可后方可进入教室。下课要让老师或听课领导先行,然后有序地走出教室。

  3、专心听讲的习惯。上课要专心听讲,遵守纪律,保证课堂秩序,要勤于思考,积极参与讨论,勇于发表见解,回答问题要起立,声音清楚洪亮,使用普通话。

  4、规范读写的习惯。读书、写字要保持头正肩平,腰身正直,做到三个一,即眼距书本一尺,胸距课桌一拳,握笔手指距笔头一寸。

  5、认真倾听的习惯。课堂上要学会倾听,不随意打断他人发言,对老师教学中有疑义(异议)时,应通过合理方式提出来,不能中途打断老师的教学思路。

  6、作业书写的习惯。作业要书写认真,在老师规定的时间内独立完成,除一、二年级学生可使铅笔外,其他年级学生要使用钢笔或碳素笔答题,及时纠正错误的书写答案。

  7、上室外课的习惯。体育课等室外课要精神饱满,秩序井然,听从指挥,规范操作,努力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加强自我约束,严格自律,不打扰他人。

  8、上实验课的习惯。实验课要按照实验操作方法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认真操作,细心观察试验过程。实验结束要主动整理好实验器材,实验用过的药品要严格按要求统一放置,防止造成环境污染。

  9、测试考试的习惯。各种测试或考试过程中,要认真审题,积极动脑,细心答卷,书写规范。要严格遵守考场纪律,服从监考人员安排,诚信考试,不参与任何形式的作弊。

  10、勤奋好学的习惯。课后多阅读健康有益的课外书籍,并通过电脑搜集信息,可以积累和拓宽学习思路,丰富知识,重点内容(如名人名言,好的语、句、段)还可以摘录下来备用。

  二、行为习惯的培养

  我国是文明古国,有礼仪之邦的美称,培养学生文明的仪表、语言,行为走向正规训练很重要。也是加强学校德育工作必须规范的内容。

  1、尊敬师长的习惯。见到老师或校长要行礼并主动问好,礼貌待人说话注意场合,正确使用礼貌用语,讲普通话,进入老师或校长办公室要喊“报告”,经允许方可进入。

  2、楼内行走的习惯。在走廊或楼梯上应靠右侧行走,主动尊让他人先走,不拥挤,不打闹,漫步轻声。

  3、课间活动的习惯。课间活动要有秩序地做有益身心健康的适度游戏,保障安全,不追逐、不起哄、不打架、不骂人、不说脏话,不随便扔赃物。

  4、同学交往的习惯。同学之间要互相尊重,互相爱护、互相帮助=真诚相待、不欺负弱小同学、不咒笑、戏弄他人,不给同学起绰号,男女同学交往文明、适度。

  5、诚实守信的习惯。不说谎话、要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答应别人的事情努力做到,做不到事要表示歉意。不随意拿别人的东西,借要钱物要及时归还,同学之间不买卖物品。

  6、知错就改的习惯。要虚心学习别人的长处和优点,扬长避短,见贤思齐,遇到困难要努力克服,不弄虚作假,做错了事要勇于承认错误,虚心接受批评。

  7、爱惜名誉的习惯。自觉抵制不良诱惑,不做有损人格的事情,不妨碍他人学习、工作和休息。拾金不昧,借用公物要按时归还,损坏公物要照价赔偿。

  8、爱护公物的习惯。自觉爱护学校的花草树木,补攀折,爱护校舍和公共财物,不在黑板、课桌、微机、墙壁、布告宣传栏等处乱涂乱画,见到他人损坏学校公物时要阻止。

  9、与人和睦相处的习惯。正确对待困难和挫折,不自卑,不嫉妒,不偏激。被人误解、冒犯等要宽容,尽量不发火、不赌气、不因小事小节与同学、老师或家长闹别扭、耍脾气。保持心理平衡,做心理健康的学生。

  10、遵守时间的习惯。要求学生按照学校每学期制定的《一日作息时间表》,按时起床晨练,刷牙、洗脸,吃饭,到校,值日,早读,做功课,站队,放学,自由活动,完成家庭作业,看晚间新闻,洗脚,就寝等,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及做任何事情的时间习惯。

  11、遵守校纪的习惯。遵守校规、校风、校纪,严格落实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上学不迟到,不早退,有病有事必须和班主任请假。

  12、遵守安全公约的习惯。自觉履行安全公约。熟悉防火、防电、防风、防水、防雷等突发事故和交通安全常识。熟记110、120、119、122等各种报警急救电话,紧急情况霞及时拨打。

  13、应急演练的习惯。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有关应急演练,遇到突发事件时,沉着冷静,听从指挥,认真执行有关应急预案,在规定时间内,有秩序的撤离现场。

  14、在校安全的习惯。严禁携带管制刀具、易燃、易爆等危险品入校。在校期间不得以任何理由私自离开校园,如有特殊情况离校,必须经班主任老师和校长同意后方可离校。

  15、做课间操的习惯。课间操和天天练列队要迅速,做到快、静、齐,进退场要听从指挥,有秩序,要认真做好广播操和天天练,动作规范到位。

  16、组织校外活动的习惯。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外出活动或参加集会时,要迅速集合到达指定地点,服从指挥,确保安全,不做有损集体荣誉的事。

  17、集会、升旗的习惯。晨会、集合和升旗时,要做到集合迅速,列队整齐,秩序井然,程序规范。要爱护、尊重国旗、国徽,升国旗时少先队行队礼,学生要肃立行注目礼,不讥笑嬉闹。唱国歌时要庄重肃立、声音宏亮。参与国旗下讲话要感情真挚,有感染力。

  三、生活习惯的培养

  现在的社会经济发达了,生活水平逐渐提高,思想素质也在不断上升,一家就一个孩子,家长把孩子视为掌上明珠,做不得任何事情,时间长了,他们就养成了懒散的习惯,什么事都不愿做,一些家务劳动都让父母包揽了。为了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应该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的。

  1、注意个人卫生的习惯。衣帽整洁得体,发型规范,脸、颈干净,勤洗澡,勤剪指甲,养成自带手帕或纸巾的好习惯。保持良好的用眼卫生,重视青春期健康及心理健康知识学习,主动与老师沟通交流。

  2、认真值日的习惯。积极做好学校和班级的卫生值日,保持校园卫生区和教室、楼道、楼梯、窗台、墙壁等处的卫生不留死角。

  3、爱护文具的习惯。课桌内及桌面物品摆放整齐有序,及时清理与学习无关的物品,书包内外干净、整洁、无杂物、无油渍等。

  4、入厕的习惯。文明入厕,大便入坑,小便入池,不在厕所的墙壁上乱涂乱画。

  5、早睡早起的习惯。每天晚上9点睡觉,早晨6点起床(锻炼或早读)。夏季养成按时午睡的好习惯,保证有良好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学习、生活。

  6、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积极参与家庭劳动的习惯。要坚持自己铺床叠被,整理书包,收拾书桌,洗涮衣物,主动帮助父母做倒垃圾、拖地板、整理房间、打扫楼道、买东西等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学会使用厨具、炊具、灶具,每学期学会做二至三样家常菜。

  7、参加劳动的习惯。认真上好劳动课,劳动实践课中要遵守劳动纪律,集体劳动中同学之间要互相合作。要正确使用各种劳动工具,确保劳动过程中自己和他人不受伤害。

  8、注意饮食卫生的习惯。要讲究个人卫生和生活物品清洁,不饮用生水,不吃零食,不吃腐烂变质等不符合卫生标准要求的“三无”食品,学会辨别过期变质食物。

  9、不乱扔垃圾、节约用纸的习惯。自觉做环境小卫士,不乱扔果皮纸屑等废弃物,不随地吐痰,发现废纸、果皮等废物应及时捡起放入垃圾箱等指定位置。坚持纸张双面利用,节约用纸,学会垃圾分类和可再利用废物回收。

  10、节约用水用电的习惯。用完自来水要及时随手关闭水龙头,离开教室或房间要及时随手关闭电灯、台灯开关或拔掉电插座。

  11、交通安全的习惯。在马路上行走时一定要右侧通行,不在马路上追跑打闹,不乱闯红灯,过横道时一定要走斑马线。不到12周岁不在马路上骑自行车。

  12、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生命在于运动,为了让学生对运动有一定的兴趣,体育教师经常给学生讲述一些名人锻炼身体的轶事,并安排一些具体的做法培养学生喜爱运动的习惯。

【如何培养小学生行为习惯】相关文章:

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11-23

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10-31

家长如何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11-23

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的行为习惯11-23

如何培养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11-23

如何培养低段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11-18

家长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05-14

如何培养小班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10-29

如何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