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我从事教育工作16年了,深深体会到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是衡量一所学校教学水平、教学先进性的重要体现,学校要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人才,其基本条件之一就是要培养创新型、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勇于创新精神的人才。小学数学教学从一年级起就担负着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任务。
下面就我本人的经验谈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一、要培养学生认真听课的好习惯
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我们在教学中惊喜地发现,孩子们变得活泼了,胆子大了,课堂变得活跃了,学生敢于提出任何问题,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这些说明学生的创新思维发生了变化,学习主动性更强了。但我们也发现了不少问题,虽然学生思维方式很活跃,但很多学生在没有听懂教师的教学内容时就急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及看法,不愿意认真听教师的讲课,更不愿意倾听同学发表的意见。所以我认为:活跃的数学课堂里,学生光有表达能力是不够的,如何倾听别人的意见,培养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很重要的,学生只有在课堂上认真倾听老师的讲课才能积极有效地参与教学活动过程,开启创新思维的火花,获取知识,培养能力,才能保证课堂活动有效地进行。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明确目标,要求学生一定要认真听课,并在教学中仔细观察,及时对认真听的学生进行鼓励、表扬,这样,学生学会了倾听,学习也主动了。学会倾听,也就学会了尊重别人,也学会了与他人合作。而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应建立在这样的基础上。
二、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需要小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小学数学虽然内容简单,没有严格的推理论证,但却离不开判断推理,这就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再从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来看。他们正处在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由此可以看出,《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中把培养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作为一项数学教学目的,既符合数学的学科特点,又符合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如果没有良好的逻辑思维训练,很难发展创造思维。因此如何贯彻《小学数学教学大纲》的目的要求,在教学中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还是值得我们重视和认真研究的问题。
例如,学生虽然在小学阶段正在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但是创新思维并不因此而消失。在小学教学中,有些数学内容如“钟表的认识”等概念的教学,通过实际操作或教具演示,学生更易于理解和掌握;与此同时学生的创新思维也会继续得到发展。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虽然不能作为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任务,但是在教学与旧知识有密切联系的新知识时,在解一些富有思考性的习题时,如果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可以对激发学生思维的创造性起到促进作用。例如:让学生说一说被乘数(或被除数)变化,积(或商)是怎样跟着变化的,它们与乘法是什么关系等,这就为以后认识事物是相互联系、变化的思想积累一些感性材料。
三、创新思维能力培养要贯穿整个教学全过程
教学过程不是单纯的传授和学习知识的过程,而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包括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的过程。从小学数学教学过程来说,数学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与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也是密不可分的。一方面,学生在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的过程中,不断地运用着各种思维方法和形式,另一方面,在学习数学知识时,为运用思维方法和形式提供了具体的内容和材料。这样说,绝不能认为教学数学知识、技能的同时,会自然而然地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数学知识和技能的教学只是为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提供有利的条件,还需要在教学时有意识地充分利用这些条件,并且根据学生年龄特点有计划地加以培养,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如果不注意这一点,教材没有有意识地加以编排,教法违背激发学生思考的原则,不仅不能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相反地还有可能逐步养成学生死记硬背的不良习惯。
如何体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贯穿在小学数学教学的全过程,我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 教师备课要有创新意识、
实施创新教育,作为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建立真正的创新教育的理念,所备的课要与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学生的生活实际相适应,要从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品质着想。
教师在备课时一般要做到如下:
(1)教学目的要创新。
要根据教材内容但又不拘泥于教材内容制定具体的目的和要求。
(2)教学过程要创新。
设计时可不循旧规,对如何导入新课、如何讲授新课、主要环节如何处理进行创新设计。
(3)教学方法要创新。
可以采用提问法、发现法、联想法、操作法等等,方法不固定单一,思维不封闭僵死。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4)教学程序要突出创新。
(5)师生合作要体现创新性。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宰着,而是学生学习过程的引路人,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探究知识
(6)课堂提问要有实践创新性等。 (二) 课堂教学要有创新意识
创设创新情境,学生主动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首先要为学生设置新奇、困惑、充满情趣的教学情境,从而产生创新动机,激发、强化学生的创新行为。同时,要积极构建宽松、民主、和谐的创新氛围,最课堂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主要是要体现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实践证明:学生的学习过程越开放,思维就越活跃,思维发展也就越充分。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创新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发学生创新的兴趣与情感,让学生主动创新、乐于创新。创设教学情境有多种做法,如动手操作、制造悬念、实物观察、电教媒体展示、新旧知识间矛盾冲突、“问题解决”的方法。
如本人在小学二年级教学“表内除法”时,先让同学们回忆乘法口诀,并有
意渗透转化的思想,然后带领学生找出乘法与除法之间的关系,例如:5×8=40 40÷8=5 40÷5=8 充分体现出学生们的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在这样的情境中创新,边思考、边讨论、边操作,得出了多种推导方法。
教师要尽量创造条件给每个学生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动笔尝试、动口表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主探索知识,自己去发现规律,变学习过程为探索创新过程。
四、设计好练习题培强学生创新意识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同学习计算方法、掌握解题方法一样,也必须通过练习。而且思维与解题过程是密切联系着的。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的最有效办法是通过解题的练习来实现。因此设计好练习题就成为能否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重要一环。一般地说,课本中都安排了一定数量的有助于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练习题。
但是不一定都能满足教学的需要,而且由于班级的情况不同,课本中的练习题也很难做到完全适应各种情况的需要。因此教学时往往要根据具体情况做一些调整或补充。
本人在设计教学练习题时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设计练习题要有针对性,要根据培养目标来进行设计。
例如,为了了解学生对数学概念是否清楚,同时也为了培养学生运用概念进行判断的能力,可以出一些判断对错或选择正确答案的练习题。
(二) 练习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练习设计还要注意形式多样,可以设计如下形式:1、口头作业。加强说解题思路,说算理、看图编题等。2、操作实践作业。如量一量、画一画、称一称或者进行社会调查等。4、综合作业。将学科知识汇总、联网,锻炼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等。5、开放性作业。设计一些如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问的开放性题、多题一解总结规律等等,例如:12个苹果分给4个人,每人分得几个苹果?联系你身边的事情,提出用除法计算的问题?这些设计都可以较好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思考从各种设想出发,不拘一种形式,不局限于一种途径,尽可能地作出合乎条件的多种解答,培养学生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五、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对于我们教师来说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教师只有不断做好教学反思工作,才能不断进步,才能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总结不足之处,找出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才能更好地设计教学教案。因此在教学时,我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精心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切实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〇一〇年三月二日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篇2]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动力,也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时代赋予教师的神圣使命。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呢?
一、创设民主氛围,使学生敢创新
最好的创新环境是民主氛围。创设一种和谐、民主、平等、融洽的课堂氛围非常重要。学生在这种氛围中感到宽松自由,不受压抑,创新的火花才有可能迸溅出来。传统的教育,都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教师出题,学生做。这种满堂灌、填鸭子式的教学方式,始终把学生放在被动的位置上,学生只有被动地接受现成的知识,不要求创新,当然也不可能有创新。只有在自由、宽松、和谐、民主、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中,学生才有亲切感、安全感,才能充分展现自己的个性,发挥自己创新的潜能。只有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的心情才会放松,思维才能活跃,创新的精神才能得以展现。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常常设计这样的环节,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展示自己的创新成果。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二、唤起创新欲望,使学生想创新
现代生理学和心理学告诉我们人人都有创新的欲望和潜能,小学生尤其这样。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鼓励学生创新,促使学生积极思维,激起学生进行创新思维解题积极性。为创新能力的培养注入永久的活力。
1、导入新课,刺激好奇心,培养创新欲望。
儿童的好奇心是儿童创造力的动力,因为好奇,才有探索,才有创造。所以刺激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创造欲望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首要工作。
导入是一节课的“序幕”,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好的导入能激发求知欲、学习积极性和兴趣,还可激活思维。如在教学“分数的意义”时,教师设计以下复习题:5名男生4名女生参加游戏,女生占男生的几分之几?要使女生人数占男生的2/9,你有办法吗?看谁的办法多?教师运用这组习题,顺应学生的好奇心理,点燃发现的火花,引导学生探讨各种不同情况,不断深入探索。学生在寻求答案的过程中,创新的能力在自主探索中自由地得到发展。同时,也使学生很快地进入了学习的氛围,主动地去探求新知识。
2、学习新知,鼓励好胜,激发创新欲望
小学生具有强烈的好胜心。只有激发和保护学生的好胜心,允许他们你追我赶争强好胜,课堂中才会有创造性思维火花的出现。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该给学生自由思考的机会,鼓励他们求异。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就要鼓励学生不唯书,不唯师,敢于怀疑、反驳、否定别人的理论。
如这样一道题:一个正方形的边长和一个圆的半径相等。已知正方形的面积是4平方厘米,圆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学生通过讨论,得出下面解法。方法一:先求正方形的边长,也就是圆的半径,再用圆的面积公式求圆的面积。因为22=4,所以正方形的边长是2厘米,圆的面积为3.14×22=3.14×4=12.56(平方厘米)方法二:因为正方形的边长与圆的半径相等,正方形的面积是4平方厘米,也就是圆半径的平方是4平方厘米,所以圆的面积是3.14×4=12.56(平方厘米)。由此可见,在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多角度思维,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思考问题,挖掘教材内容,让学生去求异、去创新。
3、巩固练习,倡导勤思,提升创新欲望
倡导学生勤思、善思,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善于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与实践,使知识稳固在自己的脑海里。并敢于突破旧知识的束缚,大胆开拓、标新立异。
如:气象站在六月份测得一个星期中的气温分别是31度、30度、29度、30度、32度、32度、33度。这个星期平均气温是多少度?一位学生通过观察:只有29度低于30度,其余各天均高于30度,而且将其中的一个31度和29度看成两个30度。不但巧妙灵活计算简单,也说明了学生已经完全掌握了求平均数的方法,而且理解非常透彻,打破了“总度数÷天数”的思维框框。 学生能认真思考,仔细观察,独创思路,提出独特见解,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教师都应及时给予肯定称赞、表扬和鼓励,来激发学生的创新积极性,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启发想象,使学生会创新
1、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开拓思路,学会创新。
想象是创新的前奏,任何创造性活动都离不开想象。因此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诱导学生大胆展开想象。数学想象一般有以下几个基本要素。第一,因为想象往往是一种知识飞跃性的联结,因此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丰富的经验的支持。第二,是要有能迅速摆脱表象干扰的敏锐的洞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第三,要有执着追求的情感。因此,培养学生的想象力,首先要使学生学好有关的基础知识。其次,新知识的产生除去推理外,常常包含前人的想象因素,因此在教学中应根据教材潜在的因素,创设想象情境,提供想象材料,诱发学生的创造性想象。
如 :在复习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面积时,要求学生想象如何把梯形的上底变得与下底同样长,这时变成什么图形?与梯形面积有什么关系?如果把梯形上底缩短为0,这时又变成了什么图形?与梯形面积有什么关系?问题一提出学生想象的闸门打开了:三角形可以看作上底为0的梯形,平行四边形可以看作是上底和下底相等的梯形。这样拓宽了学生思维的空间,培养了学生想象思维的能力。在教学直线、身线、角时也可以通过课件演示帮助学生想象“无限延伸”。教师就应该这样抓住机会帮助学生想象,让学生在活跃又轻松的课堂气氛中大胆想象,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2、强调联想、猜想,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巩固创新思维能力。
数学知识有着严密的系统性和逻辑性,知识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新知往往是旧知的延伸和发展。因此学生完全有利用已有知识,找到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时要帮助学生大胆展开联想,大胆进行尝试。
如:在学习梯形的面积计算时联想到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在学习圆柱的体积计算时联想到圆的面积计算公式。教师就应这样引导学生联想,消除学生依赖的心理,培养学生进取、自信的精神,拓展思维空间。遇到问题就马上联想到与之有联系的知识,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既能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能培养和巩固创新思维能力。
四、提供思考机会,使学生能创新
没有学生自己的思考就没有真正的数学学习。在教学中我大胆地放手,给学生创设充分地独立思考、尝试解决问题的机会。从低年级我们就应该要注意这一点。如,让学生看20以内进位加法表,看看它的排列有什么规律;教学口算时,让学生想出不同的口算方法,等等。随着年级的增高,可以适当增加这方面的内容。如,中年级探索积、商的变化规律,高年级探索小数点移动位置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等。除了教学新知识外,还要适当安排一些练习题。要适当加强发散思维的练习。从低年级起就要安排一些题目,要求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计算或解答。随着年级的增高,还要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运用不同的知识来解同一个问题。如:妈妈有现金人民币2万元,要按定期存入银行,最多想存4年。你能给妈妈设计出几种存款的方案吗?用计算器计算一下,其中一种方案到4年满期时,实得利息多少元?这种题可以使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解答,因为没有绝对的答案,只要你有理由就可以。这样充分展现学生的思维,给学生充分表达的机会。在较高年级,适当发展学生的直觉思维,对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创新性有一定好处。直觉思维是在对所研究的问题作整体的了解,应用自己的经验,一下子做出直接的判断,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直觉思维时,人们意识不到赖以求得答案的过程,缺少清晰的确定的步骤。但是由于对有关的基础知识及其结构的了解,使得思维产生了飞跃,迅速地越过某些个别细节和步骤。因此这种思维有时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创新性成分。
同时,还应当运用数形结合、变换角度、类比形式等方法去诱导学生的数学直觉和灵感,促使学生能直接越过逻辑推理而寻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例如,有这样的一道题:把3/7、6/13、4/9、12/25用“>”号排列起来。对于这道题,学生通常都是采用先通分再比较的方法,但由于公分母太大,解答非常麻烦。为此,我在教学中,安排学生回头观察后桌同学抄的题目(7/3、13/6、9/4、25/12),然后再想一想可以怎样比较这些数的大小,倒过来的数字诱发了学生瞬间的灵感,使很多学生寻找到把这些分数化成同分子分数再比较大小的简捷方法。
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不但自己要有创新精神,还应当珍视学生的思维闪光点,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抓好基础知识的同时,鼓励学生创新,培养创新积极性,诱导学生大胆猜想、联想、想象,活跃学生的思维。为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而努力。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相关文章:
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11-23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11-23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11-23
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11-12
如何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11-23
如何培养小学教育中的创新思维能力11-23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创新思维能力11-23
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创新思维能力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