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独立学院如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一、解决人才培养模式问题是独立学院发展的关键环节
20世纪90年代末,中国高等教育事业开始步入一个新的跨越式发展阶段——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正是在我国高等教育大发展时期,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出现了一种全新的办学形式——独立学院。独立学院自身、独立学院办学所依托的母体(即我们常说的“二本”)以及众多的学者都在研究,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建议和解决的对策。例如,周西安、吴麟麟在《论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一文中,作者在分析人才培养模式概念、人才培养模式类型的基础上提出了独立学院的发展定位,认为独立学院的应从整体目标、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三个层面进行科学合理地定位,进而提出了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五个基本原则。也有研究者提出,应从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培养内容和培养过程四个方面来创新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模式,并指出创新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之处在于创新思维、准确定位和因校制宜。还有研究者从独立学院办学特色与质量方面存在的问题出发,提出要从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设置、招生对象、教师队伍和合作办学等方面培育独立学院的特色。
二、创新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一)准确理解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我们首先应当对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有一个比较准确的认识和理解。关于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至今尚无公认的准确表述,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有以下两种:第一种是教育主管部门的认识,侧重从宏观上把握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第二种是学术界的理解,侧重从微观(即具体要素)上把握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我们认为,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并非一个神秘而抽象的概念,它应当体现在具体的人才培养实践过程当中。模式不应是一成不变的,只要有利于促进高校学子精神成人与专业成才的所有举措都可以纳入到人才培养模式的范畴之内。高校应对自身的办学实践行为不断进行总结,形成具有一定理论性的经验总结,在一段时期(至少应在一个人才培养周期之内)内固化下来,结合新的情况指导新一轮的人才培养工作。这样,办学实践与形成具有各高校自身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之间才会产生良性互动,不断促进高校培养更多具有市场竞争能力与社会适应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创新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举措
正是基于上述对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现状的认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对独立学院发展重要性的认识和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内涵的理解,作为一所独立学院,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自2003年创办以来,学院董事会及学院党政领导就一直关注着学院的人才培养工作,不断探索和创新学院人才培养机制,取得了一系列积极成果,得到了母体学校和社会的认可。我们认识到,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的过程与结果将直接关系到独立学院生存与发展,只有独立学院在充分发挥民办机制运行的灵活性、有效利用母体的品牌优势和资源优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自身的人才培养机制,步入稳步发展阶段之后独立学院办学事业才会获得更多的生存空间与发展空间。
1,创新学院招生制度
经过高校几年的连续扩招,广大群众对高等教育的一般需求(即不考虑大学层次,子女能考上一所大学就行)的压力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但是随之而出现的问题是,广大家长、适龄青年以及整个社会对高等教育的高级需求(即对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需求,家长要求子女要考上重点高校)出现了回升,家长已经不满足于自己的子女能上大学,他们希望自己的子女能考上一所好的大学,选择一个好的专业深造。正是在这一背景下,近两年来,高校的招生出现了“生源紧张”的局面,高校之间,尤其是同类型、同层次的高校之间生源竞争日趋激烈。与此同时,独立学院的招生也开始面临真正意义上的生源紧张的局面。
2.创新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是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载体,是落实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体现。人才培养方案是否科学将对高校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产生重要而直接的影响。一般情况下,由于受到大学学制的影响,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经确定,无特殊情况是不会轻易变化的。这在一定意义上容易导致高校人才培养方案的僵化,难以适应社会人力资源市场对专业人才需求的变化。我们认为,经过一轮左右的人才培养周期,高校应对原有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必要的调整、改革和创新,高校所培养的学生才能较好地适应社会对所需求的专业人才在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等方面的要求。
3.创新学生实践环节
《独立学院如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高校的人才培养规格从总体上确定了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采用何种途径培养人才。独立学院作为本科办学层次中的一种特殊类型的学校,人才培养规格若没有特色,必将影响到毕业生的就业,进而影响到独立学院的声誉和长远发展。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自创办以来,学院董事会以及学院党、政领导就非常重视人才培养规格问题,认为独立学院的办学既要突出本科人才特点,又要充分学习和借鉴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经验,经过讨论和研究,最终将学院人才培养规格定位为培养理论-功底扎实、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的本科应用型人才。要实现这一人才培养规格,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关键,因此,实践型本科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规格的确定对学院创新人才培养过程、尤其是创新实践环节方面起到了积极而有效的推动作用。
三、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独特的人才培养路径。
为了有效提高本科生的培养质量,并将其落实到显著提升本科生的升学竞争力和就业竞争力两个方面,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努力在拓展办学理念、改进管理思维、革新教育模式、注重创新实效等方面不断地对本科生培养进行探索,推出了中外合作教育模式培养、太古精英教育模式培养,双体系卓越教育模式培养等重大改革创新举措。
(一)“卓越教育”
其是指课堂教学以外的一切提高素质、培养能力、锻造人格、强健体魄的活动,包括社团活动、公益服务、竞技体育、艺术实践、学科竞赛和创新创业等。为推进“卓越教育”试点工作的深入开展,把课堂以外的活动融入人才培养方案中。
“卓越教育”关注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符合社会对人才的现实需求,为培养学生的个性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卓越教育”是对现有的课堂教学和课外教育的有力补充和发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卓越教育”是全方位拓展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潜能,培养学生良好意志品质、优化学生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形成学生较强社会适应力的有效途径。
“卓越教育”的目标,通过“卓越教育”的培养,学生拥有健康体魄、阳光心态,具有较强的竞争意识、团队意识与责任意识,培养成学生较强的思辨能力、表达能力、组织能力与社交能力,并具有一定文化艺术素养与品味的卓越型人才。“卓越教育”要求,凡我院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要根据自己的志趣、特长或潜质,通过参加社团活动、公益服务、竞技体育、艺术实践、学科竞赛和创新创业等4+2个实践课程模块,使每位学生在这些实践课程模块特色化组合选学中,获得一种宝贵的实践经历,使每个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掘,并能取得若干优秀创意成果与作品。
(二)“双体系教育”
该模式是针对人才市场的需求,有效提升本科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创新培养模式。根据管理学的“木桶理论”,本科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可类比为木桶的装水量,而构成这种综合竞争力的工作中因素可类比为组成木桶的木板,其中的短板决定装水量的多寡。各方面的实际情况表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短板有两块,它们分别是“专业能力与职场要求不对接”和“职业能力与职场要求不对接”。“专业能力”和“职业能力”两块短板的具体表现在学生身上,产生这两块短板的根本原因主要存在于大学生培养过程中。“专业能力”短板折射出培养过程中的专业结构、课程结构、能力模块结构、实践教学结构、考试系统结构等专业培养方面存在的不足;“职业能力”短板反映了培养过程中对“责任感”、“团队合作”、“正直诚信”、“工作主动”、“积极学习”、“自信心”等情商培养方面存在的不足。而“就业指导不健全,就业服务不完善”、“缺乏学生职业道德等方面的培养”也直接影响了学生对就业与职业发展的理解和把握,不利于学生与用人单位和社会的对接。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拟引入双体系卓越人才教育培养模式,以达到努力缩小高校的现行培养质量与用人单位较高要求之间的差距,显著提高本科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目的。
(三)“精英教育”
精英教育以太谷精英学院为依托。太古精英学院是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投资近5000万元成立的,是提高教学质量,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一项创新,是精英人才培养的试验基地,是一个高端教育品牌。
学院采用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实施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方案,拥有相对独立的教学区和生活区,注重学思结合,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环境,促进学生的心灵和智力发展,充分发掘学生的优质个性潜能,开发学生多种且互异的才华,培养愿意并能够推动社会发展的各行各业的领袖气质的人才,为学生完美的生活做准备。
《独立学院如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独立学院如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篇2]
育人目标:培养动手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
学院自创办以来,就充分认识到,要做大做强科技学院就必须走品牌和特色之路,根据当前高教大发展的形势和市场需求,对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准确定位,凝练自身特色。近年来,学院紧密围绕国内及浙江省人才需求,根据实际情况,积极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方式,逐步形成了“求异创特、错位发展、成就品牌”的办学理念,稳步实施“涵养人性、拓展视野、强化技能、培育潜质”的人才培养模式,全力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知识结构强、动手能力强、适应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三强一高”应用型人才。在明确而富有特色的办学理念指引下,学院的人才培养工作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效果:仅2017至2017年度,我院学生就在各级各类学科竞赛中频频获奖,其中国家级三等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8项,省级二等奖15项,省级三等奖及优秀奖47项,获得省级以上奖励共113人次,涌现出一大批知识结构强、动手能力强、适应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应用型人才;学院特色专业毕业生就业率稳居同类专业前茅,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后,很快进入角色,得到社会和用人单位的认可,表现出较强的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特色理念:有竞争力的教师才能培养有竞争力的学生
要培养好学生,教师是关键。独立学院的教师不但要求有较高的理论水平,而且还应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教师必须将生产、管理、服务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吸收内化,并有效地再现、传授给学生,因此独立学院应建设一支具有较高教学水平和较强实践能力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从某种意义上讲,教师的动手能力将决定学生的动手能力。要想培养出具有实践应用能力强的学生,教师首先必须是应用型的人才。要达到这样的目标,作为教师要学会主动出击,深入社会走访企业,承接横向课题,以实践应用能力来提升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
针对学院的学生培养目标,要想培育出符合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应用型人才,就必须努力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使他们在进入企业后就能直接参与到项目的研发中去,能很快形成促进企业发展的生产力。为此,学院积极制订增强教师服务地方能力的对策、措施和办法,积极鼓励和倡导广大教师在承接项目的研发过程中,注重吸收学生参与,带动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应用能力,以真正实现“零距离”培训,为增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打下良好的基础。2017年,我院与宁波余姚捷丰家居有限责任公司签订270万的科研合作项目“分布式模块化智能家居系统”。而在顺利推进这个项目的研发过程中,我们组建了科研团队,除了吸收分院的老师以外,还通过笔试、面试等环节,从报名的百余名学生中招收了10名同学参与到该项目的研发中来。这些学生包括了各个年级,涵盖了理工分院各个专业。
今年4月份,由理工分院钟志光博士课题组开发的“地下无线定位系统”项目终于完成了研发工作,并顺利通过委托方的验收。有关专家认为,该项科研成果的技术水平已经达到较高水平,其设计理念也与同类产品相比有较大优势。按照这一科研成果的设计,在安装和使用了‘地下无线定位系统’后,在搜救地震被埋灾民时可派上大用场。通过应用该研发产品,救援人员可以及时、准确的找到被建筑物废墟掩埋的灾民,也就可以为被埋灾民及早获救最大限度地争取到宝贵的时间。据介绍,与现在抗震救灾中广泛使用的“生命探测仪”相比,该产品更为小巧,操作更为方便,也便于携带。实际上,课题组吸收了多名优秀学生共同参与了该项目的研发工作。
近年来,学院还逐步推行“班级工作室”的教学模式,即把学生的专业课程集中在工作室内完成,责任导师既是班主任又是专业导师,负责该工作室学生大部分的专业课程、班级管理及其他课程的协调,并带领学生完成第二课堂和社会服务的实践项目。实践证明,该教学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就在今年4月30日晚,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爱电影—爱画电影》栏目主动录用并播出了主持人蒋小涵称之拍得很美的一部动画短片,这部短片就是由艺术分院大三学生创作的《嵇康传》。据了解,作为在央视播出的首部由宁波市高校学生创作的动画影片,该片正是在“班级工作室”的教学模式下,由学生在责任导师的指导下进行设计和制作的。
与此同时,学院还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到企事业单位进行专业实践和现场考察,在提高教师自身的技能水平同时广泛吸引企事业单位既有工作实践经验,又有较扎实理论基础的高级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到学院担任专、兼教师,提高具有相关专业技术职务资格的教师比例,充实“双师型”教师队伍。此外,为强化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学院先后与宁波及周边地区等知名企业建立了紧密型产学研伙伴关系,为实现毕业生与企业零距离衔接提供了基本保障。例如:学院与宁波太平鸟集团合作设立选修课,教师完全由企业老总、专家等公司领导担任,课程内容包括企业理论,企业文化等,整个课程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学生听课,第二阶段学生去企业实习,从而大大增强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而许多表现突出的学生也在实习期结束后,直接与企业签订工作合同。
教学保障:“多-维课堂联动”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自创办以来,学院一直在积极探索切合独立学院特色的办学思想和育人模式,经过多年的实践,在“求异创特、错位发展、成就品牌”的指导思想下,根据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育人目标,创立了使课堂内外融汇贯通,形成“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的“三全育人”局面的“多-维课堂联动”教育教学模式。该模式以学术论坛、学生工作室、第二课堂、科技竞赛为载体,拓展第一课堂教学,实现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互动、课内教学与课外训练互补、理论学习和社会实践相结合,以实现学院教育教学的改革创新和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例如,学院通过制订《科技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实施办法》、《科技学院学生学科竞赛组织管理办法》、《科技学院第二课堂实施管理办法》等条例,保障第二课堂的教学实效;通过开设“企业家论坛”,邀请知名企业界人士讲述创业故事,增加学生对社会、经济生活、职业生涯以及创业的理性认识;成立家族企业接力研究咨询中心,让广大同学了解了企业管理系列操作问题,感受企业管理氛围,培养广大学生创业意识;落实工作室导师制,推行班级工作室模式,引导学生完成第二课堂和社会服务的项目,等等。实践证明:“多-维课堂联动”的教学方式是增强教学实效性,全面快速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一项行之有效的重要举措。
教学是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最活跃因素,教学水平是独立学院办学实力的的重要标志。实际上,“多-维课堂联动”教学模式正是学院在高度重视培育自身的办学优势,不断总结办学经验,按照“突出重点、整体推进、彰显特色、跨越发展”的学科建设思路的基础上所凝练的办学特色,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培育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人才,极大地提升了学院的办学竞争力。
【独立学院如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相关文章:
如何选择物流模式11-23
海尔创新模式学习心得03-22
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议08-26
如何理解创业与创新11-10
激励性薪酬模式如何设计?11-26
如何选择电子商务模式11-23
如何做好核心人才培养11-23
如何做好企业人才培养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