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

时间:2023-01-02 22:07:36 培养方法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

初中数学新课程倡导探究性学习,这一学习方式的首要环节就是“提出问题”,但是大量的课堂实践和走访调查,我们发现,初中学生年级越低,提出问题量越多;年级越高,提出的问题量反而越少。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少教师也都有类似这样的体会,以至于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

下面笔者就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谈些自己的看法。

一、培养学生提出数学问题的意识。

数学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认识数学活动中对一些难以解决的疑惑的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时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自问、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驱使学生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间题。长期以来,相同的教学内容,有的教师用相同的教育方法,设计好自主学习提问提纲,学生回答,然后让学生模仿例题的形式自主做题,目的是为了体现所谓的启发式教学,实际上就是一个消灭问题的过程,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学生的问题意识。要想让学生愿意提出问题,敢于提出问题,首先要倡导他们敢于向教师、课本、权威挑战,塑造他们勇于质疑求异的创新个性。如希伯索斯敢于反对毕达哥斯学派“数只有整数和分数”的论断,才发现了无理数。

二、运用合适的问题情境,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有问题提出

问题提出是指通过对情境的探索产生新问题,或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对问题的再阐述。因此让学生充分地参与教学过程,并鼓励学生进行评价、质疑、甚至争辩,激活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1、利用基础知识创设问题情境。数学中的基础知识容易使学生发出类似“数学枯燥”的感慨,如果能对这些知识发问,不但可以更深地理解它们,激发学习数学的热情,而且还能提高自己的提问能力。以数学公式为例,笔者在中考复习乘法公式中鼓励他们重新推导,正向与逆向,变形中,学生感悟颇深,有学生写出了等好多笔者无法预想的东西,这样无疑充满了学生的智慧。

2、利用易错问题创设问题情境。笔者在(青岛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用公式法进行因式分解的教学中,是这样做的,由于刚学过平方差公式,这里无非是把公式逆用,因此,学生做起来很是轻松,据以往经验,学生易于在判断能否用公式时出错,于是,笔者稍微把例1改动了一下,增加了(3),学生觉得容易就写了起来,所以结果也就出现了好几种情况如等等,这时,笔者问到底哪一种情况对呢?然后时间留给学生,学生们使用不同的方法检查,并总结平方差公式法分解因式的特点。学生们的这种“争论”,不仅学到了知识,而且还发现了很多问题。

3、利用实际生活创设问题情境

生活是思维的源泉。鼓励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发生在身边的事物,多自问:“能和哪些数学知识联系在一起?如何解决这个问题?”。这样做既激发学生的兴趣,又能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如有的同学提出道路上安装的监控如何测量汽车的速度,笔者鼓励他们成立临时研究小组,分工合作,了解原理,利用已学过知识解决,最后他们利用接直角三角形的知识解决了。笔者要求他们把这一成果展示在教室里,也激起了其他同学的提出问题的兴趣。

4、利用老问题创设问题情境

f.克莱因常常对学生讲:“用新方法来解老问题,可以推动纯粹数学的发展。当我们对老问题有了更好的理解,自然就会提出新问题.”因此鼓励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看待课本中例题,要能对问题进行变换和推广,常用的方法有: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编拟新题等。以一题多解为例,笔者在(青岛版九年级下册)二次函数的应用的教学中,课本有一题,一名运动员,铅球刚出手是离地面的高度为米,铅球运行时距离地面的最大高度是3米,此时铅球沿水平方向行进了4米。已知铅球运行的路线是抛物线,求铅球落地时运行的水平距离。课本以铅球出手点所在的铅垂线为y轴,铅垂线与地面的交点为原点,铅球运行的水平方向为x轴,建立直角坐标系来解题。笔者问还有其它的解题方法吗?有学生提出以铅球运行时距离地面的最大高度点为原点,此时铅球所在的铅垂线为y轴,铅球运行的水平方向为x轴,建立直角坐标系,还有的学生提出以铅球铅球落地点为原点,此时铅球所在的铅垂线为y轴,铅球运行的水平方向为x轴,建立直角坐标系。笔者鼓励他们自己来动脑筋来完成,结果他们还真把这几种方法全做出来了。

5、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创设动画型问题情境

现在,对媒体已经进入课堂,是不可多得的教师助手。它能创设逼真的教学情境,动静结合的教学图象,更有效地使学生领悟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启发学生更积极的思维活动,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如笔者在九年级二次函数中考复习中,为讨论中的关系时,用几何画板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演示,并推理认证,学生发现并提出了好多很有价值的问题,如有学生在抛物线上画出简单几何图形,观察变化并及时总结,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三、教师要正确对待学生的提问,以保护学生的质疑精神

对于学生提出的比较简单幼稚或无关的问题,甚至是教师也无法回答的问题,一定要认真对待,及时引导、启发、思考或留给学生后续思索空间,绝对不能有一丝不屑一顾的态度,若遭到老师的轻视,对学生来说是却是最沉重的打击,会很严重地摧毁学生的自信心。因此教师要正确对待学生的提问,以保护学生的质疑精神,要及时对每一个提出问题的学生都有充分的肯定与表扬。

可见,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主要集中在教师理念、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上。因此教师的理念要及时更新,教学方法要及时改进,在教学中要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 [篇2]

摘 要: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是数学得以发展的源泉。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小学生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比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更为重要。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鼓励学生提问题,使学生敢于、乐于、善于提问题。

关键词:数学教学;提问能力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有问题才有思考。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质疑,使学生有疑敢问,有疑乐问,有疑善问,有疑会问。

一、创设氛围,使学生敢问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不能向教师提问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不敢提问,担心自己提的问题不对,会让同学讥笑,或遭到教师训斥,这些习惯表现阻滞着学生创造性思维品质的培养。针对以上情况,教师就要努力创设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课堂教学中要使学生敢于提出问题。

首先,要创设和谐的氛围。在课堂上教师要多用微笑、注视、点头、手势等方式对学生进行鼓励,通过言语、动作、表情传递给学生亲切、信任、尊重的情感信息,使学生感受到教师是可亲可爱的。

其次,要建立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在课堂上,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与个性,对学生要一视同仁,平等看待,努力设法营造积极、宽松的课堂气氛,使学生能畅所欲言。在学生积极主动提出问题时,无论提得正确与否、简单与否、问题质量高低,都要给予热情的鼓励和真诚的表扬,消除他们的畏惧心理,激发他们提问的热情。久而久之,学生就会积极思考,勇敢提出各种数学问题,从而培养学生提问题的能力。

二、创设情境,使学生乐问

著名教育家第多斯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小学生年龄小,好奇心强,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心理特点,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背景材料,从学生喜闻乐见的事物、实例入手,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让学生乐于提问。

例如,在教学完“20以内数的认识”后,教师带领大家做了一个游戏:出示0~20各数字头饰,请20名小朋友戴上头饰后任意排成一排,站在黑板前面。这时笔者说:“黑板前面有这么多可爱的数字娃娃,想一想,你能提出哪些问题呢?问题提得好的小朋友,由数字娃娃奖励一颗星星。”学生的积极性很高,提了一连串的问题:“0~20”共有多少个数?“0~20”中最大的数是( ),最小的数是( ),从左数,前三个数是( )、( )、( ),与中间一个数相邻的两个数是( )、( )。

三、启发引导,使学生善问

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好奇心强的心理特点,利用数学知识的魅力,启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发现问题。学生的思维一旦被激活,疑问的心扉一旦被打开,问题便接踵而来。在此基础上还要注意培养学生善于提出问题能力。

例如,在教学“分数工程应用题”时,先出示这样一道整数工程应用题:一段公路长60千米,甲队独修10天完成,乙队独修15天完成,两队合修几天可以完成?学生独立解答后,还可以把“长60千米”这个条件分别换成“长90千米”“长120千米”等,其他条件和问题不变,让学生解答。学生解答完这几道题后,引导学生对这几道题的列式和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并提问:“通过比较,你们发现了什么规律?有什么疑问吗?”这时学生纷纷举起手要求发言,有的说:“为什么工作总量不同,合修完这条路所用的时间总是一样的?”有的说:“难道工作总量和工作时间没有关系吗?”有的说:“工作总量不管怎么变化,工作时间都是一样的,解题时可不可以不用工作总量这个条件?”这时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处于一种急于求知的状态中。

四、教给方法,使学生会问

学生不敢提问题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不知道该怎么提,对提问的方式方法、内容叙述形式等没有掌握,这样,学生总是处于被动的状态,不利于创造力的培养。

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根据学生的实际,就如何提问题为学生作示范,启发学生体会教师是如何提问题的。教学时,逐步教给学生在学习中寻找问题的方法:一是从新旧知识间的联系、比较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二是从新知识的意义、性质、特征、法则、定律及公式等方面发现和提出问题;三是从自己不明白、不理解的地方发现和提出问题,学生一旦掌握了这些方法,就会提出很多意想不到的问题。

例如,教学“圆的认识”一课时,当教师出示一枚硬币,问学生:“这个硬币是什么形状的?你们想知道关于它的那些知识呢?”学生思考后,争着提出以下问题:怎样画圆?圆各部分的名称是什么?怎样求圆的周长?怎样求圆的面积?圆有哪些特征?虽然本节课无法一一完成这些问题的解答,但这些问题是学生通过积极思考后自己提出来,他们学这些知识就会特别注意听,感觉特别亲切,思维处于最佳状态。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提问题的能力,也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提问题的能力,教师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要鼓励学生敢于发言,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感。教师还要创设提问的情景,让学生乐于提问,注意启发引导,让学生善于提问。同时,教师要教给学生提问题的方法,使学生学习的过程变成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相关文章: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提问的能力11-16

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提问能力11-16

论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11-23

小学数学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提问的能力11-23

如何培养学生提问的能力11-23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提问能力11-23

提问能力如何培养11-23

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11-12

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11-23

谈谈如何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