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归纳能力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有序有力开展,就不得不需要事先制定方案,方案是综合考量事情或问题相关的因素后所制定的书面计划。优秀的方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如何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如何培养学生归纳能力
归纳、概括文章(或段落)主要内容案例例举。
(一)当前,在阅读教学中,或在质量监控的阅读练习理解中,归纳、概括文章(或段落)主要内容始终问题较大,有如下表现:
1.复述型:学生对文本内容理解粗浅,欠缺归纳概括的能力,通常采用复述课文的方法说出文章的所有内容(中高年级常见)。
2.信息不全型:由于学生对原材料不能迅速形成整体意识,没能理解,归纳概括的内容时不能抓住主要内容与实质,或只抓了部分内容,出现偏颇、丢三落四或肤浅。
如:《锡林郭勒大草原》的主要内容学生概括为:课文写了锡林郭勒大草原是个美丽的地方。
3.语言罗嗦型:学生虽能说出课文的内容,但眉毛胡子一把抓,把课文所有的内容统统说出来,抓不住重点,语言也罗嗦。
4.所答非所问型:由于审题不仔细,对题干的要求不明,或者产生误解,在归纳内容要点和概括中心思想时造成所答非所问。
5.摘句不归纳型:只是一味地摘录重点语句,误以为就是主要内容。由于对阅读材料内容理解得不完整,概括能力有限,归纳时只是摘录原句,而不能综合概括。
6.表达不清型:能阅读理解材料的意思,知道主要内容,但语言表达不清,或语意不连贯,或语病太多。
归纳、概括文章的段落大意或课文主要内容,是小学生学业水平评价中的重要内容,它从一个侧面反映学生阅读能力与水平。每每在监控中,它都问题较大,失分较多。
(二)归纳、概括文章(或段落)主要内容问题分析:
出现归纳、概括文章(或段落)主要内容问题,分析主要原因本人认为:
1.学生阅读肤浅,停留于纸面,未能字字入心,对阅读材料的内容没有整体把握。
2.学生苦于缺乏归纳概括的方法:一是不知道抓要点,怎么抓;二是不知道归纳概括的基本方法:如利用记叙文的“六要素”归纳概括、把自然段的意思连起来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抓住关键语句(中心句)归纳概括、扩展标题归纳概括、抓感动情节归纳等等。三是日常表达训练不足。
(三)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能力策略:
抓住标题,引导概括。标题是文本的魂,抓住了魂就抓住了根本。文本标题有的指向文中的主要人物,如《地震中的父与子》;有的指向事件,如《一次成功的实验》;有的直接指向文本中心,如《掌声》;有的通过问题引起学生好奇,如《我是什么》。从标题入手,有“人物”的可补充事件,有“事件”的可补充人物和事件要点,有“中心”的可围绕中心展开,这样可以迅速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如读《掌声》后,可引导学生完成填空:课文主要写了(谁的)(次)掌声使英子由原来变得。抓住题眼“掌声”,文意很容易就把握了。
运用“六要素”,引导概括。小学阶段教材选文以记叙文居多,教给学生学习抓住记叙文六要素来概括文意是提高学生分析、综合能力的绝佳途径。如《去年的树》《马背上的小红军》《钓鱼的启示》等课文,都可以引导学生提炼课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的方法来概括文意。
把握中心句,引导概括。]有的文章全篇都是围绕一句话来写的,学会抓中心句就能很准确地把握文意。
如《詹天佑》“詹天佑是一位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美丽的小兴安岭》的最后一句“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很诱人,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全文就是围绕此句写了四季的美景和丰富的物产。能够把这一篇文读成一句话,中心内容也就抓住了。就一段话来说,中心句一般出现在段首、段尾或段中,要引导学生反复读文,学习提炼。
理清部分,引导概括。一般来说,阅读写景状物的散文(《索溪峪的“野”》《乡下人家》《我爱故乡的杨梅》等和文艺性说明文(《鲸》《新型玻璃》《只有一个地球》等)多采用抓文章几方面特点来概括的方法,这些文章叙述要点清晰,如《索溪峪的“野”》围绕“野”,写了山“野”、水“野”、动物“野”、人也变“野”了几个方面,只要准确把握几方面要点,也就准确把握了文意。
《蝉》写了蝉非常喜爱音乐和听不见声音的。
串联段意,引导概括。这是最原始的概括方法,对于起步学习者来说也是最有效的方法,读懂每段的内容加以串联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
如《猫》,全文四段话,前三段围绕第一段首句“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来写,第四段围绕第四段首句“满月的小猫更可爱”来写,两段的综合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 抓过渡句,引导概括。过渡句在文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连接上文引起下文。这样的句子细细读来,就会发现它揭示着文章主要内容。教师引导学生利用过渡句概括,不乏是归纳文章主要内容的好办法。如《锡林郭勒大草原》中的过渡句“草原不仅美丽,而且是个欢腾的世界。”这篇文章不就是写“锡林郭勒大草原辽阔美丽,也是个欢腾的世界”吗?
结合质疑,引导概括。初读一篇文章,常会伴随着阅读预测进行,读着标题,可能会生出许多疑问,阅读解疑的过程就是把握文意的过程。如《画杨桃》,谁画?画出了怎样的杨桃?结果呢?文章启示唾手可得。这只是初步的文意把握,在深入阅读的过程中,会产生更深入的问题,如《军神》中“为什么称刘伯承是一块会说话的钢板,堪称军神?”。 想象画面,引导概括。阅读时边读边想象画面是很好的读书方法和习惯,有的文本画面感非常强,可以运用想象画面概括小标题的方法把握文意。如冯骥才的《珍珠鸟》,就可以采用此法——想画面、提要点。读文后几幅画面会浮现在脑海:
1.笼中看世界
2.屋中自由飞
3.肩头小憩,最后结合中心句“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串联概括文意。
抓感动场景(情节),引导概括。写人记事的文章,作者在写作中常常会给读者呈现感人的场景,读后令人产生情感共鸣,而这动人的场景让人难以忘怀。归纳课文主要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抓住场景归纳。如《母爱》,学生对文中“截车”“索水”“喂水”三个感人场面非常感动,那么此时教师引导学生在三个场景之间加上“谁”“在怎样的情况下”做了什么,连起来,文章的主要内容也就概括出来了。
学生归纳概括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我们在教学中要善于发现教材特点,对学生循序渐进地进行训练,并且不断总结方法,使学生有法可依,从而逐渐形成较强的归纳概括能力。
专家建议
1、家长要培养孩子及时对学过的知识进行概括,分清重难点。每个学科的每一节,每一章都有重点难点.调动孩子归纳出来,并下功夫掌握住,就等于抓住了学习的要点,对整个学期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习题练习中,不在多,而在于精。也就是我们要训练把每一道题都思考理解透彻,然后总结出解题方法和规律,然后用于解决一类问题。从而提高学习效率,掌握学习方法。
2、 家长要培养孩子建立错题集的习惯。学科总结除了单元总结外,还有重要的错题总结(错题集),就是把自己平时容易做错的题目进行分类整理,然后查找原因,寻找正确的解决办法,避免错误再发生。
3、家长要在日常点滴中培养孩子的归纳总结能力。生活中,到处都是教育契机,我们可以有意识地利用一些机会来培养孩子的归纳总结能力。比如,有时候我们会在家里举办一些活动或者家庭会议,那么在活动结束后就可以让孩子来做个总结,分析总结中活动的优点和不足,分析、比较、归纳家庭会议中大家提出的观点等。在这样的不断锻炼中,孩子的归纳总结能力就会不断提高。)
高效能父母好方法:
1、家长要引导孩子善于观察,寻找规律,帮助孩子归纳知识点,构建知识网。一般情况下,孩子做题会按部就班一步一步来计算,并努力保证别算错。那么,此时,我们需要引导孩子这么做:跳出来,观察式子的特点,看看有没有更巧的方法,比如这个题就有巧法,这个巧法是不是通法,适合不适合别的题型。如果适合,那就是一类题的通用解法,称为算法,也就是解这类题的一种模型。以后遇到与此相类似的问题时,就套用这种模型来解。在学科学习中,善于思考,寻找规律,是培养孩子归纳总结能力的好方法。我们要引导孩子不要为了做题而做题,而是要针对题目进行观察和思考,寻找解题规律,从而有助于自己的学习。同时,这个观察、思考和总结的过程就很好地锻炼了自己的归纳总结能力。另外,语文学习中让孩子总结段意和中心思想,也是培养孩子归纳总结能力的好时机。
2、家长要引导孩子提前预习,分清重难点。预习阶段是掌握某个知识的最开始阶段,目标是对将要学习的知识做好准备,包括将会用到的旧知识、课上将要学习的新知识以及预习时弄不明白的地方。对于将要用到的旧知识,重点总结归纳出它和将要学习的新知识之间的联系,对于课上将要学习的新知识,要归纳总结出其基本内容的关键词或关键点有哪些、该知道在整个知识体系中的位置、相关例题和习题体现出来的解题思路是什么等。对于自己弄不明白的地方,归纳总结自己当时的思路、与此相关的例题、习题有哪些等。
【如何培养学生归纳能力】相关文章:
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08-31
如何培养学生创新的能力10-13
如何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09-22
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08-19
如何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11-02
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提问能力11-16
如何培养学生课堂提问的能力03-16
谈如何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08-15
如何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