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

时间:2023-05-14 07:09:10 培养方法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

  日常生活教育及教育教学活动是对幼儿进行良好生活卫生习惯培养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幼儿时期是各种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阶段。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

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

  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 篇1

  【摘 要】 曾经有位科学家说过:他一生最重要的东西是在幼儿园学到的,他在幼儿园学到了,饭前洗手,东西要放整齐,不随便拿别人的东西,要坚持睡午觉。由此我们感到:好的卫生习惯需要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将会影响到他们的终身。幼儿时期正是培养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关键时期,若错过这个宝贵时期,一旦坏习惯形成了非但难改,而且贻害无穷。

  【关键词】 良好 卫生习惯 培养 习惯内容 好处

  未来社会是具有高度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社会。文明人,是一个国家进步与发展的标志。良好的卫生习惯作为文明人的素质之一,而不良的生活卫生习惯不仅对幼儿的身体健康有一定的影响,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也限制并影响幼儿的交往能力及人际关系,甚至还影响到他们的终身。中国有句古语:“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所以,对幼儿期的孩子进行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便显得尤为重要,是幼儿园课程内容之一。

  一、良好的卫生习惯要从幼儿期开始培养

  (一)幼儿最容易受外界的影响

  幼儿时期,对周围环境十分敏感,愿意听从成人的教导,喜欢模仿成人 的行为,极易受到外界的刺激和影响,并在大脑中留下深刻的痕迹,行成一些定型的概念并逐渐养成行为习惯。但幼儿知识贫乏,辨别是非的能力差,学好学坏都在无意识之中。近墨者黑,近朱者赤,所以家长要特别注意对幼儿加强良好卫生习惯的培养,尽力避免不良卫生行为对幼儿的影响。

  (二)幼儿正处于生长发育的旺盛时期,但也是十分娇嫩时期,如不养成良好讲卫生、爱清洁、有规律的生活习惯,就会给身体发育带来危害,影响身体健康发育。

  比如:手足口病,甚至会剥夺孩子的生命。因为幼儿的良好卫生习惯都是在平常生活中耳濡染,自然养成的,所以它的形成并不感到困难。比如,家长平时教育孩子饭前便后要洗手、不要趴着或蒙头睡觉、经常洗澡、修剪指甲等卫生习惯。同样的,如果幼儿时期由于家长教育失当而形成了不良卫生习惯,成人后要想加以矫正就非常困难。

  二、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内容

  (一)卫生习惯包括:

  1.个人卫生。洗手洗脸的习惯,洗头、洗脚和洗澡的习惯,早晚刷牙和饭后漱口的习惯,剪指甲和保持衣服整洁的习惯等。2.其他。除个人卫生外,还要养成不随地吐痰、大小便,不乱扔纸屑瓜果皮等。

  (二)生活习惯包括:

  1.饮食习惯。饮食要定时定量、不挑食、不偏食等。

  2. 遵守时间习惯。要有生活规律,在规定的时间里就餐、睡觉、休息、学习和游戏活动等。

  3.生活自理习惯。根据孩子年龄的特点,让孩子做一些自身的、家庭的力所能及的活,诸如:自己吃饭、擦脸洗脸、穿脱鞋袜、系鞋带、穿脱-衣服、洗碗、扫地等。

  4.睡眠习惯。要培养幼儿养成独自上床、按时睡觉起床、保持正确的睡眠姿势、不骚扰他人等。

  三、如何培养幼儿良好卫生习惯

  对于年幼儿童,所采取的培养方法应形象具体,反复训练,使其形成条件反射,来达到养成习惯的目的。常用的方法有:

  (一) 以身作则法

  从小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将会成为幼儿一生的财富。幼儿好模仿成人习惯,成人的良好行为是培养幼儿良好卫生习惯具体、形象而又直观的示范。如准备睡觉时铺被、拉窗帘、洗脸、洗脚;吃饭前碗筷、桌凳的摆放凳都是给孩子一种示范和暗示。

  那么,要做到以身作则应注意哪些呢?

  1.良好卫生习惯的养成要有一个过程,首先要安排幼儿合理的作息时间,家长不应要求孩子随大人的时间走,如熬夜、睡懒觉等。也不要随便迁就孩子的不合理要求,只要持之以恒,经过不断地重复、巩固,就可养成习惯。对孩子习惯培养上要讲清为什么这样做的道理,使孩子理解卫生与健康的关系,激发他们讲卫生的愿望。开始时家长要给孩子做示范讲解,如正确的刷牙方法要顺着牙缝竖着刷,洗手时要先擦肥皂后冲洗干净等。

  2.培养幼儿的卫生习惯,家长要做好榜样,如果家长在吃饭时挑三拣四,不注意饭后漱口,饭前洗手,有爱吃零食的习惯,就不可能养成孩子好的习惯。家长应和幼儿园的要求一致,要以身作则,才能使 儿童 从小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二)形象渗透法

  利用看图片、讲故事、教儿歌、游戏等形式进行渗透教育来达到培养目的。比如有一部分幼儿吃饭不好,老将饭裹在嘴里,老师可在教学时画一张“猪宝宝”的画像,问孩子小猪的嘴巴丑不丑,孩子当然说:“丑”,这时你可以说:“这是小猪不好好吃饭,老是把饭含在嘴巴里,时间一长啊,嘴巴就长长了”,以后在吃饭时孩子一看到小猪画像,就会很快咽嚼饭菜了。又比如还有一部分幼儿不爱走路,老是要大人抱,你可以说:“小鸟自己飞,小兔自己跑,小鱼自己游,他们都没有叫妈妈抱啊!”,一是给孩子形象教育,二是无形之中还教会了孩子“飞、跑、游”等单词,寓教娱乐,效果非常之好。

  (三)强化训练法

  条件反射的形成需要反复练习,如:在每次过马路时,经常提醒幼儿“红灯停,绿灯行”。良好卫生习惯的形成更是如此。为提高幼儿反复练习的兴趣,可采取带有竞赛性的游戏。如问小朋友在吃饭前应该先做什么,让孩子抢答,有的孩子会说洗手,有的会完整地说:“应该用肥皂洗手”,当然是完整说的孩子应该奖励;或者让孩子比赛穿衣、铺被等竞赛。

  (四)定位法

  将幼儿常用的物品、玩具摆放在规定的地方,并严格要求按规定的位置摆放,使其对常用物品的位置形成固定的印象,这样就能养成其不随便使用别人物品的习惯。如每天中午午睡前,外衣裤、鞋袜让中、大班幼儿自己脱,自己叠放整齐,摆放在老师指定的固定位置上;还有每天吃完饭后,碗筷应该放在哪里、餐巾用完后放在哪里等等。定位法是指导幼儿培养良好习惯的坐标,使幼儿在完成这些习惯时不手忙脚乱,没有头绪。

  (五)督促检查法

  幼儿的自觉性、坚持性和自制能力都较差,需要不断的督促提醒和检查,这样可使其良好的`习惯不断强化,逐步形成自觉行动。对有的思想注意力不集中或者较粗心的幼儿,应不断的督促检查,但不宜包办代替。如孩子在某个环节上没有养成良好习惯,你可以说:“刚才你还差一件事没有完成,想想看,是什么 事?”当他想起来后,你可以说:“很好,现在请你去完成它。”这样的督促检查可以使幼儿容易记住,下次不太会忘记。

  四.儿童能否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与幼儿园的教育及家长平时的培养分不开

  曾经有七十多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在巴黎集会,有人问一位获奖者:“您在哪所大学,哪个实验室学到了您认为最主要的东西?”出乎意料,这位白发苍苍的学者回答:“在幼儿园。”“在幼儿园学到些什么?”学者答:“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吃饭前要洗手;做错了事要表示道歉;要仔细观察周围的大自然。从根本上说,我学到的东西就是这些。”这位学者的话代表了到会的科学家的普遍看法,也说明一个道理:好的生活卫生习惯需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将会影响到他们的终身。那么,幼儿园作为幼儿步入社会的第一步,通过哪些途径来培养幼儿良好生活卫生习惯呢?

  (一)师生互动,是培养幼儿良好生活卫生习惯的前提

  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教师是良好师幼互动环境的创造者,教师是幼儿发展的支持者、帮助者、指导者和促进者。所以在日常活动中,应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通过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如在培养幼儿坐姿的习惯时,我们教给幼儿边念儿歌边跟着坐好“小脚并并拢,小手放背后,小嘴闭闭牢。” 又如,幼儿在幼儿园里,特别是小班的宝宝会对家人产生依赖、依恋之情,对教师产生畏缩心理,导致他们在不自觉中出现吸吮手指的习惯,在帮助幼儿克服吸吮手指的习惯时,我们用游戏的方式告诉幼儿吸吮手指造成的不良后果,教育幼儿保护手指,做一个爱清洁的好孩子,在教育过程中,我们会对他们进行个别辅导,而不是以生硬的命令或批评的方式纠正幼儿的习惯,以免增加幼儿的心理负担。

  (二)通过游戏和同伴们的交往,促进幼儿生活卫生习惯的提高 “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是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实施原则

  我们通过区域角的“生活区” ,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会了帮助娃娃折叠衣物,帮助娃娃把凌乱的娃娃家收拾干净整齐。 在幼儿园里,最频繁的莫过于同伴们的交往了。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将生活卫生习惯较差的幼儿融入到生活卫生习惯好的幼儿之中,利用同伴们的相互影响,逐渐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例如,我们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在班内选出了做的最好的小朋友当值日生,每天检查幼儿的生活卫生情况,对做的好的幼儿给予奖励,如戴小红花、贴红五星等,让更多有进步的小朋友当值日生,这样在全班幼儿中创设一个好的生活环境,共同促进幼儿生活卫生能力的提高。

  (三)家园合作,是培养幼儿良好生活卫生习惯的关键

  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不仅是幼儿身体健康的需要,同时对幼儿良好个性的培养,以及在体,智,德,美诸方面的全面发展中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幼儿长到入幼儿园前,已经有了一定的活动能力,他们好奇心强且好动,好问,好模仿。在家长老师的培养下,很容易形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因此,我们通过家长园地、家访、与家长个别交谈等方式向家长宣传那些不良行为的弊端,提出生活习惯培养的正确方法,家园配合,在“既高度重视和满足幼儿受保护,受照顾的需要,又尊重和满足他们不断增长的独立要求的前提下,避免过度保护和包办代替,鼓励并指导幼儿自理、自力的尝试。”

  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不断深入,人们的物质条件可以说是空前的优越,随之而来的“溺爱”、“娇生惯养”也比比皆是,他们对幼儿生活方面大大小小的锁事儿几乎是一切包办代替,从而忽视了对幼儿生活习惯的培养。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场面,父母、爷爷、奶奶背着或抱着健康结实的孩子上幼儿园;在家里四个大人轮流充当“保姆”,穿衣、洗脸、洗手,一切都照顾得周周全全。吃鱼吃虾更是挑净刺,剥去壳,亲自送到孩子的口中。造成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局面。却不知道幼儿时期正是培养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关键时期,若错过这个宝贵时期,一旦坏习惯形成了非但难改,而且贻害无穷。

  总之,在幼儿园教育孩子时,我们必须深入理解《纲要》,“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在教育中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尊重幼儿的愿望和需要,尊重幼儿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多用榜样、表扬、鼓励等方法,以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 篇2

  良好的卫生习惯有益于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长,更可减少一些胃肠道疾病的发生。对幼儿智能的发展及培养有高度文化的一代都有着及其重要的意义。对于幼儿来说,他们的年龄小、体质弱、抵抗力差,加之父母、爷爷奶奶的溺爱,不少孩子成了"小皇帝"、"小公主", 在很大的程度上滋长了幼儿不良卫生习惯的形成。因此, 我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积极创设和谐的环境,建立融洽的师幼关系,促进幼儿的发展。

  一、 借助文学作品的力量让幼儿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

  在对幼儿良好卫生习惯的培养方面,要采用多种教育形式和教育方法,才能取得比较好的效果。文学活动是幼儿园常用的教育形式,通过故事、看图讲述、儿歌等让幼儿知道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使幼儿初步了解和区分正确的行为和错误的行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优美的文学不仅能陶冶幼儿的情操,让幼儿明白什么是真正的真、善、美。教育他们做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比如:我班有一位不讲卫生的小男孩,每天来到学校口袋里都装得满满的,什么东西都有,每天检查他睡觉的床上也有许多乱七八糟的东西,老师给他说了几次他还是老样子。针对这种情况,我每天抽十分钟的时间给小朋友讲"你喜欢谁?"、"小猪变干净了"、"母亲河哭了"等等讲卫生的故事。这样过了不久,他真的改变了许多,同学们喜欢跟他玩了,老师也喜欢跟他做好朋友了。

  二、 让幼儿进入角色,加强对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训练

  培养幼儿卫生习惯与自理能力,离不开感觉器官的活动,在训练培养中促使感觉器官不断发展,又使能力习惯不断形成,两者互相促进、互相作用。游戏是进行幼儿感觉器官教育的基本形式。游戏过程中,幼儿最容易进入角色,接受教育。通过游戏,幼儿将学到的东西亲身加以体验,加深印象,逐步融入日常生活学习中,养成良好的习惯。如我们在学了歌表演《猪小弟变干净了》后,孩子们都开始注意自己的形象了,指甲长了、头发长了会主动叫妈妈剪,看到别的朋友脸脏了,会学着歌词对他说:"快去洗洗吧"。在听了故事《小池塘》后,孩子们明白了,每个人只要扔一个小东西,池塘就会变成臭水塘。于是平时在班上乱扔纸屑的现象明显减少了,看到丢在地上的玩具也能主动捡起来了。并把它们运用到家庭生活和幼儿园生活中,家长普遍反映孩子进入幼儿园后讲卫生,懂事了。

  三、 重身教,勤言教为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创造环境。

  在进行教育引导的同时,教师更应注重自己的榜样作用。教师的言行对幼儿具有权威性,幼儿会不加选择的加以模仿,良好的教师风范会影响孩子的一生,教师是幼儿学习的榜样,因此,教师要以身作则,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教师的一言一行幼儿都会模仿,一个脾气温和的教师往往会赢得幼儿的喜欢。当幼儿做了错事时,教师要耐心细致地关怀爱护他们,而不是粗暴地训斥他们,帮助他们改掉不良习惯。,因此,教师良好的表率作用对幼儿行为习惯的养成至关重要。仪表方面,教师要衣着整洁,精神振作;语言方面要让幼儿感到亲切;行为上要热情大方,经常给幼儿加以帮助,提高其自理能力,为幼儿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

  四、一日活动中以表扬、鼓励为主,少惩罚

  教师在一日活动中要横向看待每一个幼儿,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多表扬少惩罚。一位哲学家说:"把最差的学生给我,只要不是弱智,我就能把他变成优等生。"有人问他成功的密诀时,他说:"其实很简单,就是表扬。"幼儿渴望成人对自己的行为作出评价,也对成人的评价十分敏感,他们总是喜欢得到肯定的评价,哪怕是一个和蔼可亲的眼神、微笑、轻轻的扶摸、点头、拥抱、亲吻等等。在一日生活中,教师要不断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只要有一点进步就要即时进行表扬,让孩子明白这样做是对的,从而继续坚持下去。

  五、家园联系,取得家长的支持

  当前的幼儿都是独生子女,他们在家中的特殊地位和两代家长们对他们的溺爱,使大多数幼儿比较娇气,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不易形成,独立生活能力比较差。因此,取得家长们的支持是幼儿良好卫生习惯能否养成的关键。教师要即时将各阶段的'教育、教学内容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取得家长的支持,给孩子一个完整连贯统一的环境。

  一个有良好卫生习惯的幼儿,既是一个健康的幼儿,也是一个 "愉快"、"大胆"、"主动"、"自信"、"乐于交往"、"不怕困难"的幼儿。《纲要》再三强调要让幼儿主动活动,而皮亚杰也曾说过,儿童是自己的哲学家,教育的第一个条件就是要尊重主体、认识主体、热爱主体。只有充分地尊重幼儿,使其发挥应有的主体性,幼儿才有可能主动、积极、创造性地活动。幼儿园的卫生习惯教育应以情感教育和培养良好行为习惯为主,注重潜移默化的影响,并贯穿于幼儿生活以及各项活动之中。也就是说,幼儿教师在一日生活中注重对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使幼儿的良好行为内化为他们自身内在的素质培养健康的生活,实施健康的教育。陶行知针对当时中国国民体质的实际状况,认为教师要针对幼儿的实际生活,向他们进行一些必要的卫生常识教育,如饮食卫生、睡眠卫生、活动卫生等,使幼儿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自觉维护身体健康。另外,教师还可根据条件,组织好室内外活动,使幼儿的体格得到锻炼,促进儿童身体的正常发育,使之长大后成为有生活能力的国民。

【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相关文章:

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06-17

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的方法11-28

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卫生习惯05-07

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的办法有哪些07-02

家庭教育中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卫生习惯11-23

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礼貌习惯11-23

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个性习惯11-23

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分享意识12-15

教育随笔-培养幼儿良好饮食卫生习惯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