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宝宝说话能力

时间:2022-11-23 14:50:25 培养方法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如何培养宝宝说话能力

小宝宝的天真可爱就体现在他的单纯和不谙世事上,每当我们听到宝宝银铃般的笑声或者听到那些单纯善良的童言稚语时,总是忍不住会心一笑。在现实生活中,有一些宝宝的表现就非常的令人惊艳,说的话不仅智商高,情商也高,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嘴甜”。

如何培养宝宝说话能力

但是,这些孩子的父母却表示,并没有刻意的教给孩子要怎么说这些话。的确,如果这些话是父母教给孩子的,当孩子说出来的时候也就不会那么生动可爱了。那么,怎样培养一个会说话的乖巧宝宝呢?

其实,只要父母在生活中能够有意识的去培养孩子的语言能力,就会更好更早的开发宝宝的语言潜力。而语言沟通不仅是人际交往中必备的能力,还是一个人表达自我情绪和想法的重要途径,对于孩子的社交能力和以后的各项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家长有意图的对宝宝进行语言培训的时候,要首先培养宝宝的理解能力。只有宝宝能够对自己所正在做的事情有一定的兴趣的时候,才能够促进他有继续学习下去的意愿。

首先,当家长在和宝宝说话的时候,先要取得宝宝的注意。你可以通过叫宝宝的名字或者通过宝宝喜欢的东西来吸引他的注意力,让他听你说话。

很多家长也的确花费了时间用来陪孩子说话或者陪孩子读故事书。但是,他们却将孩子待在身边和孩子的注意力在你身上产生了混淆。看起来孩子的确是在你的身边乖乖的坐着,但是实际上他的注意力已经被旁边的玩具吸引了,你在说什么,他根本没有注意。你自以为精彩的演说只不过是自导自演罢了。

当孩子的注意力回到你身上的时候,你就可以跟孩子说话了,跟孩子说话的时候,语调要尽量的柔和,声调要抑扬顿挫,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宝宝音”。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让宝宝领会说话的快乐。

当家长对孩子描述一件东西的时候,不要单纯的说,而应该更加生动和丰富。比如不要单调的说“这是花。”而应该对花朵进行描述“宝宝你看,这是花花,它的颜色有很多种,是不是很漂亮呢?”

另外,孩子的理解能力还比较有限,对于语言的接受和分析能力还不够完善,这个时候家长就可以配合一些动作来帮助孩子加深印象。比如说再见的时候摆摆手,说你好的时候点点头。

其实,教孩子说话的机会就跟我们日常说话一样,是随时都可以的,不需要刻意的去寻找语言环境,而应该把握身边说话的机会,从身边的事物开始。

比如和孩子逛超市的时候,就是一个教孩子认识各种东

西的不错场所。经常带着孩子到大自然中去游玩,也是教孩子认识自然的天然课堂。

当孩子有了一些小的进步或者表达的时候,家长一定要抓住机会帮助宝宝学习新词汇。比如当宝宝看到妈妈洗碗,能够正确的说出“碗”的时候,家长可以配合着洗碗的动作,告诉宝宝“妈妈在洗碗”。

孩子学习说话的过程,需要得到家长的认可和鼓励,而家长对于孩子最大的尊重和认可就是认真的聆听孩子说话。当孩子年龄比较小的时候,可能在表达上还存在很多的问题。这个时候家长一定不要打断或者代替孩子说出来,而一定要鼓励孩子自己正确的说出来。

当然,如果宝宝实在说不出来,家长一定要趁这个机会,让宝宝认识他如此强烈想要得到的这样东西,相信以后宝宝一定就记住啦。

如何培养宝宝说话能力 [篇2]

宝宝已经16个月了,但是说话始终只是单单的几个“爸爸”“妈妈”“奶奶”“拜拜”“抱抱”“妹妹”“瓦拉瓦拉……”,真是着急啊!最近看了一篇文章是介绍培养宝宝说话的,拿来给与我一样烦恼的妈妈们分享!

宝宝学说话,是不少年轻父母十分关注的一件事情。心理学研究表明:一般来说,婴儿18个月左右就开始说第一个词语。这第一个词语可来之不易,它是宝宝经过此前十几个月(心理学上称为前言语阶段)的积累、酝酿而产生的结果。如果父母能在前言语阶段为宝宝提供一个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并加以科学的引导,就能促进宝宝日后的语言发展。

一、使用“妈妈语”

日常生活中,当妈妈和宝宝说话时,常常会不自觉地放慢语速、提高声调并采用夸张的语气和简短的句子,这就是所谓的“妈妈语”。

研究发现:相对而言,婴儿确实更喜欢这种“妈妈语”。因为缓慢的语速、夸张的语气和高扬的声调,可以帮助宝宝从一串串连续的语句中识别某些重要的词语,从而使他更好地理解并学习这些词语。

同时,使用这些“妈妈语”,可以吸引宝宝的注意力。一旦宝宝被吸引,他就会逐渐地安静下来,注视着妈妈,并通过“咿咿呀呀”的声音、微笑的表情或其他身体语言来作回应。这种互动一方面有助于加强母-子之间的情感连结,促进亲子关系的顺利发展;一方面也可以帮助宝宝日后成为一个乐于与人交往的人。

《如何培养宝宝说话能力》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二、和宝宝交谈

一般来说,成人交谈时,每一个说话者都会遵循轮流发言的潜规则。但尚在学习说话的宝宝,他们对此是一无所知,所以妈妈在和宝宝说话时,需要用心地帮助他逐渐形成这种意识。

一开始,妈妈可以鼓励宝宝参与到这种会话互动模式中。刚出生时宝宝的哭闹大多是由于生理上的原因(如:饿了、渴了、热了等等),如果妈妈能用心地记住宝宝哪里不舒服时会有怎样的哭闹,并及时予以满足,那么宝宝就会慢慢懂得用不同类型的哭闹来传达不同的需求,从而和妈妈形成了一个初始的会话模式。

宝宝会逐渐发现:原来发出不同的声音可以引起别人不同的反应,从而使他对语言功能有了初步的认识。

在这种模式的互动中,妈妈要对宝宝的任何非言语反应作出回应,就好像宝宝确实在和你对话一样。如果宝宝对你的反应一时不理会,你可以耐心地等上一会儿或借助于眼神交流、身体接触等途径,使宝宝产生反应。随着宝宝慢慢长大,你可以相应地提高要求,鼓励宝宝主动地作出更趋近于正常言语活动的反应。

3个月时,妈妈可以把宝宝作出的任何反应都当作对自己的回应;慢慢地,宝宝会发出声音作为回应;7、8个月时,宝宝会用高质量的发声(如咿呀学语的声音)作回应;1岁以后,宝宝会用类似于词语的咿呀学语作回应。通过这样一步一步的引导,宝宝就会慢慢说出第一个词语。

三、边看边说

大约6个月时,由于视觉能力和运动能力的发展,宝宝不再满足于和妈妈面对面的两人互动,开始对外界物体表现出极大的兴趣。这时妈妈可以改变策略,在洗澡、吃饭、游戏、看图等日常活动中,和宝宝共同注意、探索外界事物,一方面可以鼓励他参与到人际间的互动活动中,另一方面也可帮助他学习一些日常用语。

在教宝宝学习词语的过程中,妈妈常常会采取一种干扰性的方式:就是任意地指着周围的某个东西,告诉宝宝这叫“某某”,而不管宝宝当时正在看什么。其实,这不是好的方式,最佳的方法就是妈妈细心观察宝宝对什么东西感兴趣,然后适时地告诉宝宝:他正在玩的或看的这个东西叫什么。实验研究发现,这种敏感的方式不仅能很好地帮助宝宝学习当前的词语,而且有利于日后语言技能的发展。

一般来说,8到10个月左右,宝宝开始理解词语了!8个月时能够对“爸爸”、“妈妈”、自己的名字以及某些常用词作出反应,11个月时,宝宝理解的词语一般可以达到50个左右。

四、有效利用情境

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曾提出“最近发展区”的概念,它是指在儿童的实际能力和可能达到的能力间的区域。维果斯基认为:如果成人能根据幼儿的实际能力水平,设计恰当的任务(也就是幼儿通过努力可能达到的能力水平)并加以引导,将最有助于幼儿的发展。

因此在宝宝的日常活动中(如:吃饭、洗澡及游戏),爸爸妈妈可以根据宝宝语言发展的实际水平,适时地提供一些具有一定挑战性的语言刺激,帮助宝宝在不知不觉中学习大量的词语和交往技能。

以宝宝喜欢的游戏——骑马为例,开始时宝宝可能是完全被动的,他只是坐在爸爸的膝盖上,任由爸爸摇晃着。玩过几次之后,爸爸可以逐渐提高要求,引导宝宝主动地参与到游戏中来。

由原来只是轻微地摇晃宝宝,变成动作幅度大、来回地摇晃。这时,重要的是爸爸要观察宝宝的反应(是快乐,还是害怕),然后再决定是否增大动作幅度。如果爸爸的动作幅度增大后,宝宝开始害怕或哭闹,则说明变化的幅度太大或要求太高,需要降低,以适应孩子。

在整个游戏中,开始可以由爸爸说话,慢慢地,爸爸可以省略几个词,并模仿宝宝发出的声音。这种会话式的互动游戏,不仅能让宝宝习得相应的词语,也使他逐渐明白了交流是怎么进行的。

总之,宝宝的语言发展离不开适当的语言环境和刺激。如果爸爸妈妈能细心地关注宝宝的语言发展动态,并适时提供恰当的刺激,那么宝宝说话自然水到渠成。

【如何培养宝宝说话能力】相关文章:

培养宝宝说话的能力的办法05-01

如何培养宝宝的交际能力11-23

小议如何培养幼儿的说话能力11-23

宝宝的艺术感知能力如何培养11-23

如何培养宝宝人际交往能力09-29

宝宝入园如何培养自理能力11-23

如何培养3岁宝宝的数学思维与语言能力11-23

如何培养感悟能力05-02

如何培养创业能力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