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家长如何培养孩子口语能力
一、引言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人们的生活节奏日益加快,口语交际日益频繁,因此注重培养孩子口语交际能力是一项具有前瞻性的举措。口语交际能力,是一种在交往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灵活、机敏的听说能力和待人处事的能力。它对形成说话能力,提高说话效率,顺利达到交际目的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当今社会,口语交际能力已经成为衡量一个人整体素质的基本标准之一,同时也是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之一,不善表达,不会交际也就意味着无法与人交往。良好的交际习惯一旦养成,便成为个人的宝贵财富、终身受用。因此,家长研究如何提高孩子的口语交际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农村孩子口语交际上存在的问题
农村孩子说话能力普遍偏低,根据本人所教班级学生说话情况调查,从46名学生的说话测试看:能面对老师和学生大声用普通话介绍自己家庭情况的只有两名,其余的学生要么是木讷的,要么是小声的,或是含糊不清的。具体表现在:
(1)普通话水准低,农村孩子受诸多环境因素影响,方言土语或多或少限制了他们的口头准确表达,并且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的差距,也使他们的口头表达具有局限性。(2)语言单调:例如一次去春游活动,许多同学看到美丽的风景都感慨万千,但却只能反复用“真好看”,“真美啊”来表示;看一部精彩电影,许多学生也不能分析精彩在什么地方,许多书面语言不能迁移到口头表达上来。(3)语言缺乏逻辑性,不连贯,词不达意:讲述或回答多用电报式的短语,或者断断续续,不善于使用关联词语;发表见解分析问题语言思路混乱,例如班会课总结四项竞赛获奖原因,不能一一列举做了什么,更不能分析为什么获胜。
三、培养农村孩子口语交际能力的对策
针对农村孩子缺乏语言表达能力这种情况,我们的家长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和途径。
(一)培养学生的胆量
孩子在大众场合说话都有些胆怯,要消除他们的紧张心理,家长必须寻找各种机会,培养他们敢说的胆量。
1、创造平等和谐的说话氛围。在日常生活中家长不妨弯下腰,保持与孩子同等身高对话,面带微笑,增强亲合力,让孩子感到家长是他们的朋友,可以无话不谈。晚上多与孩子交流,谈谈路上的见闻、学校发生的事情、一天的收获等。这样随意交流,孩子很放松,说话的胆量就会大起来,以后什么事都会跟家长说。
2、创造更多的说话机会。每天吃饭前后都抽出时间与孩子说说话。让孩子跟爸爸妈妈说说学校里的事情,老师教了什么内容,学到了什么,这样每天坚持。家里还可以举行朗诵会,讲故事等说话类比赛,练习吐字清晰,发音准确,抑扬顿挫,富有感情,并要求孩子练说普通话。
3、多用表扬鼓励说话。说得好,我们要表扬;说得不够好,也要鼓励;即
使说错了,也不能批评。这样,孩子说话无拘无束,畅所欲言,久经锻炼,就能由怕说到爱说,以至会说。
(二)、激发学生说话的兴趣
投入大自然,激发说话欲 。叶圣陶说:“生活如泉涌,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流。大自然五彩缤纷,孩子天性好动,加之缺乏留心观察的习惯。如果家长带孩子走进大自然,孩子就会像出笼的小鸟,心境开阔,精神愉悦,就能激发孩子表达的欲望。再指导孩子观察自然,把自己亲眼看到的、听到的、闻到的、想到的一吐为快,从而培养口语交际的兴趣。于是要充分利用周末和寒暑假时间,经常带孩子走进大自然,让孩子们尽情地看,尽情地说。
(三) 创设活动训练说话
喜爱活动是孩子的天性,孩子对周围的一切都充满着好奇心,他们会想方设法地去玩,去活动。家长应有意识地组织一些活动,在活动中能更好的训练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
1、家长在家里为孩子创造各种活动。如诗歌朗诵比赛,开展讲故事大会,使孩子在朗诵和讲故事中提高普通话水平,锻炼了讲话能力;做数学题时要求孩子说一说解题思路和解题过程;美术绘画,画好后让孩子介绍自己的作品,家长可以在旁边提建议,在相互交流中,不知不觉进行了口语交际的训练。此外,家长还应善于抓住时机对孩子进行口语训练。如带孩子去访亲走友,让孩子自我介绍;回来后谈谈这次访亲走友有什么感受和收获。
2、家长让孩子参加丰富的活动。比如做游戏、养鸟喂猫、种花捉虫、制作
玩具、唱歌跳舞、游览名胜等。以这些内容对孩子进行说话训练,要求孩子说清楚玩的是什么东西,是怎样玩的,玩的结果怎么样;或者说清楚自己参加了什么活动,与哪些人一起玩,活动的经过怎样,有什么感受等等,让每个孩子说说游玩过程和感受。
(四)、借助媒体辅助培养说话
《家长如何培养孩子口语能力》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培养孩子的说话能力,还要借助媒体辅助来培养孩子的说话能力。进入小学后孩子各个方面正处在不断成长发展阶段,他们对外界一切事物充满好奇,非常感兴趣,而且小学生有着善于模仿,可塑性非常强的心理特点,随着科技的发展,家家都有录音机、电视机,在孩子口语说话培养当中可以利用收听录音机、广播或电视机里播放的适合于小学生的各类节目,让孩子模仿播音员的声音语态,学讲普通话。因为播音员、电视配音演员,他们的普通话比较标准而富有感情,更适合小学生进行模拟说话,这样能更好更快的提高小学生普通话水平和口语说话能力。
此外,家长还应培养孩子看的能力,看为说提供素材和示范。看电影、戏剧、书报、电视中的少儿节目以及现实生活中各种各样的场景,这些既陶治了孩子性情,又学习了各种各样的说话方式;影视、戏剧、书报中的对话,流畅、生动、富有节奏感,为孩子学习说话提供了范例。培养编的能力,能编会说是丰富想像力、创造力的标志。孩子面对心爱的玩具边玩边说。这些话虽只言片语,不够连贯,但家长可引导孩子把话说完整,引导孩子充分展开想象的空间,把玩具们的故事编完整。培养背的能力,背诵可强化记忆、训练良好的语感。家长可引导孩子背些儿歌、古诗和小故事等。这些作品内涵丰富、文字优美,孩子能从中受到熏陶,也为形成自己丰富生动的语言风格打下基础。
总之,只要家长们重视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运用科学有效的训练方法,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就能收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家长如何培养孩子口语能力 [篇2]
口语交际能力是以听说能力为核心的包括交际在内的一种综合能力。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能用准确而高效率的口头和书面语言进行表达的能力,是信息化社会每个人必须具备的素质之一。在多年的小学教学工作中,我发现小学生口语交际存在这样的现状:1、学生表现出现两极,有的极端活跃,能言善辩,有的则沉默寡言,自我封闭。2、学生随着年级的增长,自尊心增强了,自信心又不足,因此,口语交际活跃的变少,不活跃的增多。我还发现孩子在入学前如果具备较强的口语交际能力,可以使他们拥有自信心,积极参与课内外的各种活动,这样,孩子就能在各种活动中得到充分锻炼,不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学习情况、心理状况等也能随之朝着良性的方向发展。孩子入学前的口语表达能力,除了先天遗传,不外乎得益于家庭教育和幼儿园的教育,而家庭教育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经过观察比较,我发现孩子口语能力与家庭教育息息相关。基于这样的工作经验,我在培养自己孩子的过程中,也特别重视培养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
一、经常鼓励,激发孩子表达欲望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斯金纳认为:当儿童与成人相互作用时,儿童做出的语言行为(如说出一个词)如果受到听话人的奖赏(赞许、微笑),他就会再作出这种语言反应;如果受到听话人的惩罚(气愤或不高兴的评论),他就会回避这种语言反应。可见家长的赞许可激发孩子表达的积极性,反之则会抑制孩子的表达仰望。
孩子在小学阶段,尤其是低年级阶段,掌握的语词尚不丰富,难免词不达意。有些孩子还会因为与同伴交流,学来一些不文明的话语。面对这种情况,家长应该耐心地倾听,在肯定孩子之后适当点醒,而不应该操之过急,直骂孩子笨蛋。有一段时间,我发现我孩子经常会用上一些不文明的语言,还故意把声韵调说得怪怪的,我听了,很生气,便批评他,可是于事无补,孩子还是喜欢说。后来,我了解了原因,原来是看电视中奇志、大兵的搞笑节目学来的。我便向孩子分析了什么该学,什么不该学,提醒孩子要有审美意识。后来,在孩子用正常的语音和语词表达的时候,就刻意表扬他,他也就让这段经历成为历史了。我有个朋友更急,与我们在一起的时候,常当着孩子的面指责孩子如何不爱说话、不善于说话,我听了都替他担心,这样不等于给孩子下定论吗,这样不更压抑孩子表达的欲望吗?反过来,如果家长放低对孩子的要求,经常给孩子“你说得真清楚”、“你越来越能说话了”、“你说得真是棒极了”这样的话语,相信孩子一定会对父母亲打开话匣子。
二、注意示范纠正,让孩子感知规范语言
刚学会说话的孩子喜欢用叠音词来表达见闻、思想,如:叫小狗为“狗狗”;表达饼干不见了,就说“饼饼没了”;要吃饭就说“妈妈饭饭”。有的家长为了显示亲切,就主动迁就孩子的这种习惯,用不规范的童声稚语与孩子交流。其实,儿童主要靠模仿来丰富语言,并使语言规范化。作为家长,应该以自己的规范表达来引导孩子,帮孩子逐步形成规范而丰富的语言。我在孩子牙牙学语的阶段,就很注意自己的示范作用,尽管孩子没办法说完整句,也不一定听得懂完整句,但我还是用完整的语言来表达意思,长效性好不好尚未验证,但我发现,我的孩子在会发单音后,很快的就会说完整的句子,如:“妈妈,我——要——下——楼”。
《家长如何培养孩子口语能力》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现在如果孩子已经上小学了,家长在与孩子交谈中所起的示范作用也是少不了的。最近,我有意观察,发现我孩子讲话的语法习惯跟他父亲很相似,因为他们交流很频繁。可见,作为经常与孩子交流的家长语言习惯会对孩子造成潜移默化的影响。那么家长应该有意识地提高自己的表达水平,从语音上、语言流畅度、语法规范程度上给孩子一个榜样示范,让孩子不断提高自己的表达规范性。
要是我们在与孩子交流中,发现孩子语音或词汇语法不规范,我们要注意纠正。当然,要纠正得耐心,还要注意方式方法,不要打击孩子的积极性,更不能太频繁,免得让孩子发烦而不愿意与你交流。
三、教学“双语”,让孩子充当家庭翻译
我提到的“双语”是普通话和闽南话。我原先在教学中发现,闽南话在语音和词汇语法方面都存在一些与普通话相悖的地方。闽南人说普通话很多都不区分平翘舌音,大都因为受闽南话影响,闽南话一般没有翘舌音。闽南话的用词和语法也常被迁移到普通话中,也就是说普通话时用方言直译,而这在普通话中又是不规范的。考虑到这么多的弊端,我曾建议过好几个朋友,让他们从小培养孩子只讲普通话的习惯。后来,我发现我的观点是不对的,且不说多掌握一门语言对孩子智力开发的意义,单论会不会讲闽南话对孩子交际圈子的影响。我有一个学生,他从不讲闽南话,其实,他有一方家长也是讲的,可是她就不爱讲,可想而知,在我们方言区里生活,难免遇到需要讲闽南话的场合,那么,在那样的场合中她也就只有缄口的份了。
后来,我就主张让孩子两种语言都学。孩子在家里竟会扮演很有意思的角色——翻译。我妈不会讲普通话,也大多听不懂。回到家,我们年轻人有时没顾及老人的感受,用普通话交流。有一次,我们用普通话跟孩子讲着什么,我妈在旁边茫然傻笑,孩子竟回头用闽南话把我们的话翻译给老人家听。这一有趣的细节,被我们逮住后,我们便有意无意地训练孩子当家庭翻译的习惯和能力。可想而知,这样的语言切换锻炼对孩子交际能力的培养多么有意义。
四、实践演练,提高孩子交际能力
现在的孩子多为独生子女,回到家,父母大多得忙于家务事等,孩子便经常处于独处的状态,如果家长没有意识到为孩子创造机会多与家长交流或亲人、朋友交流,那么孩子走出校门连说话的机会都很少,口语交际能力也就得不到经常性地锻炼。我有这么几点做法:
(一)常向孩子了解在校情况。孩子是最愿意和自己的亲人交谈的,特别是性格内向的学生,这也是语言训练的最有效的办法之一。家长要忙里偷闲做孩子的忠实听众,可以让孩子把自己一天的所见所闻(班级、路上听到、看到的新鲜事),说来听,内容不限,形式不拘。在与孩子谈话的过程中,家长要及时纠正孩子口语中的毛病,更要注意送给孩子最好的赞美。孩子上学后,我与他一见面就问问当天在学校里有什么新鲜事发生,或问问在学校里被表扬还是被批评,原因是什么。如果孩子告知被批评,只追问原因,而不轻易责骂,这样孩子在我的询问下,便能大胆地、如实地说出情况。
(二)引导孩子与同学电话交流。孩子上学期间,难免会因某种原因不知道或记不清作业。我发现有些家长喜欢代办,认为孩子小,讲不清楚,便成为孩子的“代言人”。孩子如果对作业不清楚,家长便代为咨询,孩子的同学打电话过来,家长也热情地帮着告知。对于以上的情况,我有意识地放手,孩子同学来电话,我们引给孩子去听,孩子有疑问,鼓励他自己向同学咨询。孩子听电话时,我大多亲切地关注,给以肯定的眼神,待孩子接完电话,给个鼓励的动作或给句表扬的话语。现在,孩子在电话中与同学交流,显得很自然,也多能表达清楚。
(三)多创造机会让孩子与同学或朋友相处。有的家长很重视孩子的学习,认为玩是一种浪费时间的表现,便给孩子安排了满满的学习活动。其实,孩子有很多能力是在玩中锻炼出来的,孩子开朗的性格也往往是在玩中培养出来的。让孩子玩,并且给他们找玩伴儿,这样可以让他们在毫无压力的情况下无拘无束地与同伴交流,无需引导,孩子自然能进行语言沟通。现在社会,越来越重视社区建设,环境渐好,安全系数也渐高,有时候不妨放手让他们在社区里玩。也可在周末的时候邀上同学、朋友的孩子一起活动,大人享受大人的交流空间,孩子享受孩子的交流空间。
(四)常开展家庭游戏。孩子最喜欢游戏了。我发现凡家庭活动只要跟游戏沾边的孩子都喜欢,哪怕活动本身与游戏无关,我们硬是为它戴上游戏的帽子,也会让孩子欣喜。前段时间,我们教孩子玩扑克魔术,孩子觉得津津有味,我们便让他试着表演,还让他把扑克带到学校找机会教同学玩。因为,他会玩,但不一定会说,如果要教给同学,那他一定得组织语言并表达,这本身就是最好的锻炼。家长不妨买一些有亲子游戏的书籍,照着做,一定能让孩子喜欢的。
五、巧妙引导,培养孩子幽默品质
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是培养合格人才所必需的一环,现代教育模式认为教育不仅是传授知识技能,更是为塑造具有良好心理品质的健全人格。幽默是人们一种高尚的心理自卫行为。列宁曾说:“幽默是一种优美、健康的品质。”在人们的精神生活中,幽默如一种活性物质和松驰剂,哪里有幽默,哪里就有活跃、欢乐的气氛。因此我们有意识地借培养孩子的幽默感来培养孩子宽容、豁达的生活态度,
我觉得我孩子先天应属于多愁善感型,现在也还爱哭鼻子,可是却常常会在家里有意无意地耍幽默,逗我们开心。
记得有一天,雨下得很大,我打着伞去接孩子。我对孩子说:如果有三轮车,咱就乘三轮儿回去。走到半路,未见到一辆三轮的影子。我张望着前方不无遗憾地说:“唉,怎么一辆三轮儿也没有。”这时,孩子突然激动地说:“有啊,有一辆!”“在哪,我怎么看不到?”我又往四下里看了看,就没发现有三轮儿。孩子笑着指指左前方得意地说:“在那儿嘛!”我顺着他手指的方向一看,顿时大笑起来。你知道我看到啥了?那确实是一辆三轮车,不过那是一辆清洁工上街清扫垃圾专用的小型三轮车。这一路,虽然雨下个不停,我的衣服和鞋袜都湿了,可是,我的步履却比任何时候都轻松,因为孩子的“小幽默”。
孩子的变化,我们做父母的是有功劳的。孩子他父亲有一定的幽默细胞,回家喜欢耍幽默,我也喜欢给孩子讲一些幽默小故事,就想给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
一天早上,我和孩子一起吃鲜虾面。我掰了虾后,为了便于打扫,把虾壳跟孩子的放在一起。孩子大概没有觉察,待他再放的时候居然惊呼:“咦?我的虾壳怎么多出来了?”随后又不悦地问:“妈妈,你干嘛把虾壳放我这儿呀?”我连忙把动机如实招出,可孩子似乎不愿买账。这时,我想起一个阿凡提的智慧故事——有个人不服阿凡提,想找个机会奚落奚落他,便请阿凡提吃西瓜。吃西瓜时,那个人趁阿凡提不注意,把瓜皮偷偷地放到阿凡提的前面。这样,吃完瓜,阿凡提的前面堆了一大堆的瓜皮,那个人的前面则一干二净。那个人起身奚落道:“啊?没想到阿凡提真能吃啊!瓜皮都堆成山了!”阿凡提一听,便知对方用意,就不慌不忙地笑着说:“啊?有人更能吃啊!连瓜皮都吃掉了!”那个人一听,脸都红到了耳跟,自己本想找机会羞辱阿凡提,没想到反而被他讥笑了,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啊。
我把故事大概讲出来,孩子听得非常认真,在我的提示下,居然还听懂了阿凡提的幽默和智慧。之后我有意就阿凡提的机智幽默启发孩子,要他做一个幽默开朗的人,以智慧来解决生活中遇到的不愉快。这个故事令我们的早餐愉快极了。吃完早餐,我看到孩子前面那堆虾壳,突然灵机一动,说:“啊?酒酒你可真能吃啊!瞧那虾壳堆得像小山似的。”孩子咯咯地笑着说:“啊?妈妈你更能吃啊!连虾壳都吃了。”我扑哧一笑,盛赞孩子的可爱。早餐结束了,但愉快的笑声还再回荡。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总之,只要每一个家长认识到提高孩子的口语交际能力既是老师的重任,也是家长的重任,认真关注孩子的口语交际,时刻给孩子正确的引导,为孩子营造宽松的口语交际氛围,让孩子乐于与家长交谈、与同龄人交谈,那一定能够帮助孩子不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家长如何培养孩子口语能力】相关文章:
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11-23
如何培养孩子的能力11-23
如何培养孩子社交能力11-23
如何培养孩子自学能力11-23
如何培养孩子的领导能力11-23
父母如何培养孩子的创造能力06-17
如何培养孩子自我保护能力07-11
如何培养学生的口语能力之研修日志11-23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