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工地预防主要伤害措施
随着社会一步步向前发展,接触到措施的地方越来越多,措施是指针对问题的解决办法、方式、方案、途径,可以分为非常措施、应变措施、预防措施、强制措施、安全措施。措施到底怎么拟定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工地预防主要伤害措施,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工地预防主要伤害措施 篇1
为确保工程安全施工,控制安全事故发生,根据本工程特点特别制定以下预防措施:
一、高空坠落
在建工程的临边洞口处搭设临边的防护栏,放置牢固的盖板,并按施工规范要求搭设安全网,通道口,走道口应平行于建筑物满铺脚手架板,两侧放置防护栏杆和挡脚板,并密目式安全网封闭两侧,施工层都随工程进度搭设安全平网,严禁用立网作平网用。
二、触电
在建工程应严格按TN-S系统铺设电路,做到三级配电、二级保护、一机一闸一保护,所有开头、电器必须是合格产品,无论新旧电器,必须完好无损,动作灵活可靠,绝缘良好,严禁使用破损电器,加强对工人的安全培训教育,正确穿戴劳保用品,如绝缘手套,绝缘胶鞋等,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施工,正确使用各种电器设备,以防触电事故发生。
三、机械伤害
各种机械进入现场前,须经有关部门进行检查,验收并做好记录、明露的机械设备转动部分应安装牢固,适用的防护罩,防止物料进入保障作业人员的安全,当作业人员离开机械设备时,应切断电源,避免误触开头发生事故。严禁使用多功能的木工机械,机械设备所使用的操作台,均应搭设牢固,各种机械设备,均应做保护接零,安装漏电保护器。
四、物体打击
进入施工现场必须佩戴安全帽,严禁在同一垂直面交叉作业,加强对工人的安全教育培训,严禁高空抛物,安全通道口上方搭设符合要求的安全防护棚,各施工作业层应搭设安全平网,在建工程内不得兼作宿舍。
五、防火灾
施工动火必须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进行,木工作业区和钢筋作业区应分离,各个作业区、宿舍、伙房等处均配置灭火器,施工区域内严禁吸烟,定期检查各种电器设备及线路运行情况。
六、防中毒
伙房做到干净、卫生、消防“四害”,炊事员要求有健康证,并掌握一定的食品卫生知识和易引发中毒的食品,蔬菜、调料名称,了解一些解救中毒的紧急医疗知识,工地上配备医疗卫生箱和常用药品。
七、防止坍塌
坍塌事故,一般主要发生于深基坑,由于基坑支护边坡失稳造成的.,深基坑施工人员必须掌握现场周围环境,如,场地及其附近的地下管线,地下埋设物的位置,深度等,雨季施工中,注意排除地面雨水,防止倒流入基坑并设置明沟和集水井,严禁在边坡或基坑周围载堆材料、设备以及在高边坡危险地带搭建工棚,施工通道路与基坑的距离应符合要求,以免对基坑产生扰动。
工地预防主要伤害措施 篇2
1、加强雨季施工安全管理,严格遵守各项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2、防基坑坍塌措施。
(1)在基坑开挖前,应按照要求,编制专项施工方案。施工方案必须经项目技术负责人审批、签字、盖章后方可实施。
(2)雨季开挖时,基坑边坡应适当放大。
(3)挖掘机距基坑边缘应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基坑周边积土、材料、机具堆放与坑边的距离、荷载应符合基坑施工方案要求,严禁超载。
(4)基坑边界周围地面应设置截水沟、排水沟,并及时排走雨水,避免漏水、渗水进入坑内。
(5)基坑内应设置排水沟、集水坑,并及时将雨水排出坑外。
(6)基坑施工必须有专用坡道供作业人员上下。
(7)基坑上口四周必须采取防护措施,防护栏距基坑边缘不得小于1250px,危险处,夜间设置红色标志灯。
(8)加强施工人员的安全培训教育,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当发现基坑出现较大裂缝时,应立即撤出基坑,并采取防护措施,在确保安全后,方可继续施工。
3、防脚手架坍塌。
(1)脚手架的安、拆工作应严格按照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进行,地面应设围栏和警戒标志,并派专人看守,严禁非操作人员入内。
(2)脚手架搭设前应编制施工技术方案,并进行严格的安全技术交底。
(3)架子工必须经专业培训取证,持证上岗。
(4)进入现场必须劳保穿戴齐全,高空作业必须系安全带、穿防滑鞋,并应高挂地用,挂靠的地方坚实牢固。
(5)脚手架的钢管、扣件等构配件必须满足质量要求。
(6)钢管脚手架的`杆件连接必须使用合格的玛钢扣件,不得使用铅丝或其它材料绑扎。
(7)立杆基础平、实,有底座支撑。
(8)立杆、横杆、剪刀撑间距、水平度及与构件物拉接符合安全要求。
(9)脚手板材质符合要求,脚手板满铺,严禁出现探头板。
(10)脚手架底部(距地500px)设置纵横向扫地杆,并保证贯通整个脚手架,确保脚手架的整体结构不变形。
(11)作业层上的施工荷载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得超载。不得将模板支架、缆风绳、泵送混凝土和砂浆的输送管等固定在脚手架上;严禁悬挂起重设备。
(12)当遇有六级以上大风和雾、雨、雪等恶劣天气时,应停止脚手架搭设与拆除作业。雨、雪后上架作业应有防滑措施,并应扫除积雪。
(13)在脚手架使用期间,严禁拆除主节点处的纵、横向水平杆,纵、横向扫地杆;严禁拆除连墙件。
(14)不得在脚手架基础及其邻近处进行挖掘作业,否则应采取安全措施,并报主管部门批准。
(15)在脚手架上进行电、气焊作业时,必须有防火措施和专人看守。
(16)严禁在钢管脚手架上绑扎电源线路。
工地预防主要伤害措施 篇3
建筑工地存在的火灾危险性
首先,可燃、易燃材料多。建筑工地有许多临时建筑,如工棚、仓库、食堂等,这些建筑较多的采用竹子、木材、油毡等可燃材料,建筑耐火等级低;另外,施工的脚手架和安全防护物也常用可燃材料作成;同时由于施工需要,施工现场存放和使用大量油毡、木材、油漆、塑料制品及装饰、装修材料等可燃易燃物品。
其次,火源、热源多。
1.做饭、熬沥青需使用明火,且易产生飞火;
2.电焊、气焊作业时产生的熔珠,如遇可燃物易产生阴燃;
3.施工现场用电量大,临时线路多,布置凌乱,易短路打火;
4.生石灰遇水发热,形成高温热源。上述火源、热源若管理不善,与可燃物接触,就极易引发火灾。
第三,消防条件差,不重视防火工作。建筑施工工地一般缺乏消防水源和消防设施、器材,道路条件差,障碍物多,一旦发生火灾,严重影响火灾扑救;建筑物本身的消防设施未建成,无防火、防烟分隔,火灾极易蔓延。另外,建筑施工周期短,变化大,单位大都存在临时观念,不重视消防工作;工地人员流动大,作业分散,落实消防安全工作难度大。
建筑工地火灾预防措施
一、临时性的建筑物、仓库以及正在修建的(构)筑物都应该设置种类和数量的灭火工具(一般为每20平方米面积不少于1个)。消防设备和灭火工具,要布置在明显和便于取用的地点。
二、工棚附近应该设置必要数量的灭火机,消防水桶、水缸、砂箱、铁铣、火钩等灭火工具。
三、消防工具要有专人管理,并定期进行检查和试验,确保使用可靠。
四、木材堆垛的面积不要过大,堆与堆之间应该保持一定的距离。
五、施工现场、加工作业场所和材料堆置场内的易燃、可燃杂物、应该及时清理,做到下班前场地清洁。
六、工棚幢与幢的防火间距,在城市中要不少于5米,在农村中要不少于7米。
七、每幢工棚的居住人数,最好不超过100人。每25人要有一个可以直接出入的'门口。门的宽度和工棚内的通道应该不少于是1.2米、工棚内的高度一般不要低于2.5米。
八、工棚距火灾危险性大的生产场所要不少于30米。
九、住宿用的工棚,不要安近火炉烟囱。
十、在工棚内吸烟时,应该将烟头和火柴梗放在有水的盆里。
十一、电线穿过可燃墙壁或其他可燃物时,应该套上磁管或塑料管加以隔离。
十二、电灯泡距离可燃物应该不少于30厘米。十三、以电机、配电房应保持整洁,要配有一定数量的专用消火器(一般宜用1211灭火器)。
工地预防主要伤害措施 篇4
(1)施工现场可能发生高处坠落和物体打击事故的环节临边、洞口防护不严;高处作业物料堆放不平稳;架上嘻戏打闹、向下抛掷料;不使用劳保用品,酒后上岗,不遵守劳动纪律;起重、吊装工末按安全操作规程操作,龙门、井架吊篮乘人。
(2)预防措施:
①凡在距地2m以上,有可能发生坠落的基坑边、基槽边、预留洞口、通道口、基坑口等高处作业时,都必须设置有效可靠的防护设施,防止高处坠落和物体打击。
②施工现场使用的龙门架及架桥机等吊装设备,必须制定安装和拆除施工方案,严格遵守安装和拆除顺序,配备齐全有效限位装置。在运行前,要对超高限位、制动装置、断绳保险等安全设施进行检查验收,经确认合格有效,方可使用。
③脚手架外侧边缘用密目式安全网封闭。搭设脚手架必须编制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操作层的跳板必须满铺,并设置踢脚板和防护栏杆或安全立网。在搭设脚手架前,须向工人作较为详细的交底。
④模板工程的.支撑系统,必须进行设计计算,并制定有针对性的施工方案和安全技术措施。
⑤严禁架上嘻戏、打闹、洒后上岗和从高处向下抛掷物块,以避免造成高处坠落和物体打击。
【工地预防主要伤害措施】相关文章:
预防机械伤害的措施10-17
机械伤害的预防措施07-21
机械伤害预防措施(通用10篇)12-06
起重伤害事故预防措施07-19
新生儿意外伤害预防措施12-24
建筑工地火灾预防措施(精选11篇)06-20
机械伤害应急处置措施03-17
甲肝的预防措施09-06
上火的预防措施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