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高校学生安全教育现状及改进措施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措施在生活中的使用越来越广泛,措施是管理学的名词,通常是指针对问题的解决办法、方式、方案、途径,可以分为非常措施、应变措施、预防措施、强制措施、安全措施。一般措施是怎么制定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校学生安全教育现状及改进措施,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校学生安全教育现状及改进措施 1
学校的安全教育工作是社会、政府、学校以及家庭的头等大事,它不仅关系到在校师生人身及财产安全,也关系到千千万万家庭的安宁和社会的稳定。同时又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积极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一、当前农村学校安全事故频发的原因
1.客观形势所迫。如今农村留守儿童占的比例极大,一般在50%-60%,有些地区甚至高达80%以上。学生多由祖辈监护抚养,造成了安全教育的缺失,对学校的安全教育工作非常不利。
2.工作不到位。学校安全教育工作是一项涉及面非常广的工作,可以说它涉及到学校的每一项工作,因而需要全校每一位师生员工的共同参与。但由于学校的主要工作和任务是教学,一部分领导和教师对学校安全教育工作不够重视。特别是农村学校,很多安全管理制度与措施都只是挂在墙上的摆设或开会时的工作布置,因此时有或大或小的安全事故发生。
3.职责不明确。由于学校安全工作需要人人参与,人人管理,但有时又是事事无人管理,因而出现问题时,常互相推诿责任。这是职责不明确的表现。
4.重视程度不够。在农村中,对安全教育的轻视是普遍情况。很多教师和家长都认为,只要学生学习好就行,其他方面都是次要的,忽视了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学生安全知识比较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差。
安全教育包含两方面,即教育的安全和安全的教育,一方面是学校及师生教育环境的安全,另一方面是学生安全知识的教育、自我防范意识的加强和安全保障能力的培养。要实现一校平安,既要建立一套完整的安全制度,更要提高全体教职员工的安全责任意识和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与能力。把安全教育工作常态化、细致化、科学化与人性化才能长治久安。
二、农村学校安全教育改进措施
(一)健全制度,规范管理
1.明确校长是学校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学校是安全工作的责任主体,有责任和义务为学生提供一个安全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校园安全工作实行学校一把手负责制,校长要高度关注安全工作,每学期亲自参加安全隐患排查和分析研究安全工作各两次以上。校长要主要抓好四项工作:一是安全信息是否知晓、传达;二是安全制度是否健全、落实;三是安全责任是否到人、明确;四是安全隐患是否排查、整改。
2.加强安全管理员队伍建设。学校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交通、校舍、消防、安全保卫和保健教师等安全管理员的工作职责,要认真组织安全管理员和全体教职工学习学校安全教育与管理的法规和教育主管部门的安全工作制度,要使每个安全管理员明确自己所承担的教育与管理任务,不断增强执行制度的主动性,发挥制度管理的作用。
3.进一步完善学校安全预警机制。坚持定期召开安全排查例会,定期分析校舍、交通、治安、课间活动、师生集体活动、冬春季传染病等方面可能出现的问题;根据安全工作动态,确定不同阶段、不同季节的安全工作重点,发现苗头性的'问题,及早进行教育和防范;结合学校实际,落实各类应急预案,建立应急工作机制和校园救助系统;每学期开展随机的安全演练,确保师生遇到紧急情况能临危不乱。
4.进一步完善安全教育与管理制度。学校要根据安全教育与管理的实际,健全学校体育活动与体育实施、体育器材管理等方面的安全管理制度,完善学校突发性公共卫生和安全事件报告制度;健全学校安全预警机制和防险救灾应急预案。
5.监督与奖惩制度要坚决执行。在许多重大的校园安全事故中,教职工的玩忽职守是重要因素,校园事故的发生往往不是没有安全制度,而是制度没有好好地执行所造成,因而必须严格执行监督与奖惩制度。
(二)结合本地实情,充实安全教育课的内容
我省农村多为丘陵地区,学校多依山傍水,紧临公路。进行常发的自然灾害比如山体滑坡、山洪暴发等的安全防范知识教育与技能训练,是必要且需常态化的。而交通安全演练与严控游泳也是预防意外事故发生的重要内容。只要做到严控严防就能做到零伤害。
(三)应积极发挥全体教师在安全教育工作中的主要作用
各任课教师要认真组织每一堂课的教学,做到课前课后清人,课间有序,发现问题立即报告教导处,并做好记载和处理工作。在课间对学生的活动要加强教育和管理,看到学生在进行追逐、打闹、爬窗、爬栏杆等有较大安全隐患的活动时有责任及时制止,并适当地批评教育。在教学中教师必须坚守岗位,不准学生随意私自离开教学场所,对学生生病、意外伤害等事件,要及时通知班主任及政教处,并妥善处理。
高校学生安全教育现状及改进措施 2
高等学校是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摇篮,维护在校学生生命财产的安全,确保他们在校期间“安居乐业”是高校管理者的一项重要职责。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我国高校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些变化既给高校发展带来了生机和活力,也给学校安全管理带来了新问题和新挑战。合并办学实现了资源共享,学生跨校区上课、活动成为常事,生活空间大大扩展,交流领域不断拓宽,高等教育持续扩招,高校在校生人数大幅度增加,后勤社会化步伐加快,校园更加开放,越来越多的社会人员进入校园从事第三产业,围墙开发,校园周边环境日益复杂。与此同时,大学生遭遇交通事故、火灾事故逐年增多,大学生被抢劫、被伤害、被骗、被盗、被滋扰案件时有发生,大学生酗酒滋事、打架斗殴现象屡禁不止。通过对一些案例进行分析,我们注意到这些问题的发生,固然与复杂的外部环境有关,但一些大学生的安全意识及自我保护能力较差,无疑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因此,如何对大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已是摆在高校管理者和教育者面前的迫切问题。
一、大学生安全教育进课堂的缘起与意义
2017年4月25日,在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北京市教育委员会联合发文《首都教育安全稳定“十一五”规划》中提出“在安全教育工程方面实现安全教育‘三进’和‘1011’的工作要求。‘三进’即大学生安全教育实现‘进教材、进课堂、落实学分’;‘1011’即大学生安全教育课时不得低于10学时,每个学生宿舍至少确定1名学生安全员,学校每学期至少开展1次安全员培训。”这是我国首次以文件的形式提出在首都高校中开展安全教育的要求,并提出了“三进”和“1011”的具体要求,这是大学生安全教育规范化、制度化及进课堂的标志。
所谓大学生安全教育,是指高校管理者和教育者以党和国家法律、法规、方针、政策为依据,以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以安全责任、安全意识、安全知识和防范技能为主要教育内容,通过入学教育、课程教育和日常教育等多种途径,使在校大学生增强安全意识,全面系统地掌握安全知识,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和今后走向社会需要而进行的教育。总体看来,大学生安全教育课具有以下意义:
1、全面提高大学生素质的需要。高等学校培养的合格人才,不仅要学习好、思想好,而且还要具有适应社会的能力,这样才能担当起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笔者认为,在重视素质教育的今天,应将安全教育纳入素质教育的范畴,并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使大学生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接受必要的安全教育,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学习并掌握基本的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的技能,提高防范能力,从而终身受益。
2、创建安全文明校园的基础工作。面对严峻的社会治安形势和高校安全管理的新情况、新问题,一些学校采取积极措施,开展了以提高广大师生员工安全意识为目的,以落实人防、物防、技防措施为主要内容的创建安全文明校园的活动。对大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就是其中重要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大学生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的提高,可以避免或减少自身利益受到伤害,将有力地促进创建安全文明校园活动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
3、确保高校安全和稳定的必要措施。高校所有工作都是围绕学生进行的,安全教育工作也是如此。有关统计数据表明,高校校园内发生的刑事治安案件或安全问题大多与学生有关。这些案件(问题)的发生,不仅会给学生本人及家庭造成伤害,也会给学校正常工作带来影响,严重时将危及整个社会的稳定。为此,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防范技能,可以有效地减少和避免发生在大学生中的各种安全问题,从而起到维护高校安全和稳定的积极作用。
4、对大学生关心和爱护的具体体现。当代大学生是中华民族崛起的希望,保护大学生人身安全是学校和全社会共同的责任,党和政府对此高度重视。1996年原国家教委颁发了《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安全教育及管理暂行规定》,明确提出高等学校应将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作为一项经常性工作,列入学校工作的重要议程。近年来,针对在校大学生中出现的安全问题,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多次发出通知,要求重视学生的安全问题,并专门就学生安全教育问题提出要求,其中蕴涵的深刻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二、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现状与问题
《首都教育安全稳定“十一五”规划》发布后,各高校根据文件精神,结合本校实际,在学校教务管理、学生工作等管理部门的协助、支持下开设《大学生安全教育》课,使大学生安全教育逐步走上规范化、制度化。我校于2017年6月启动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的设计,于2017年10月以必修课的形式在大一新生中开始实施。课程分为课堂教学、课程实践、课程考核三个环节,并在2017级新生中继续实施,取得一定效果。通过对兄弟院校开设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的分析,进而与大学其他课程进行比较,目前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现状与问题如下:
1、“讲座式教学”仍存在,大学生安全教育课教学体系亟待构建。
目前,仍有不少高校延续过去新生入学教育的“讲座式教学”,即邀请社区民警或经验丰富的保卫部工作人员,在新生入学教育中以讲座的形式面对数千新生泛泛而谈安全知识。由于近年来的扩招,每年高校入学新生有成百上千人,甚至多达四、五千之多,要开展“嗍诳蔚娜凡灰住5“讲座式教学”一方面无法保证数千学生都能听进去,无法保证教学质量;另一方面其只能在短时间内发挥作用,容易产生“左耳进右耳出”,无法保证效果。
只有构建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程体系,才能保证教学效果,达到教育目的。
2、“照本宣科教学”仍存在,大学生安全教育课须紧跟现代高校教学步伐。
大部分高校近年来陆续开设了大学生安全教育课,并将其列入教学计划,在课堂上实施。但某些高校仍然采取“照本宣科”式的教学,即照着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工作委员和北京搞教学会保卫学研究会共同编订的《大学生安全教育教材—大学生安全知识》宣讲,不仅达不到教学目的,更会使学生厌恶反感。究其原因,一是大学生安全教育课讲授人员的教学水平参差不齐,大多为没有教学经验的高校保卫、后勤干部或职工,有的高校甚至将该课程与“两课”合并共授;二是该课程极强的实践性决定了讲授该课须有特殊方法:即多实践,少理论,就是要合理分配实践教学与课堂教学两个环节的比率,提高讲授人员的授课技巧、教学水平,特别是要掌握现代教学的各项方法和技能,从而保证教学效果。
3、“逐层传递式教学”仍存在,大学生安全教育须以学生为本。
“逐层传递式教学”即某些高校只针对班团干部(班委)开设大学生安全教育课,再由班团干部(班委)向普通同学传达讲解的教学形式。该教学形式确实节省了人力、物力成本,也保证了参加听课班团干部(班委)的教学效果,但班团干部(班委)再向普通同学传达讲解过程中必然会“偷工减料”,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因此,大学生安全教育课作为一门技能课,必须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理念,须深入到每一名学生中间去,让每一名学生都受益。
综上所述,目前各高校实施的大学生安全教育课形式多样,教学水平欠缺,尚不能达到正规课程的要求。
三、大学生安全教育课改进建议与措施
在高校中开设大学生安全教育课,是新形势下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它对于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创造良好的教书育人环境,确保高校的安全与稳定,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须采取下列措施改进大学生安全教育课:
1、建立并逐步完善大学生安全教育课课程体系
要遵循现代高等教育的规律和要求,结合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的特点,从教学大纲、教学计划、课程设置、课程实施、课程考核等方面构建起完整而科学的大学生安全教育课课程体系,使大学生安全教育课规范化、制度化。教学大纲既要符合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高等教育要求,又要具有可操作性;制定安全教育计划既要考虑大学生整个在校期间应接受的安全教育、掌握安全知识,又要考虑针对不同年级不同时段完成的教育内容;既要安排正规系统的课堂教学,又要针对不同时期学生的倾向性问题,安排课程实践活动,使安全教育有计划有系统地进行;在教学内容上,针对大学生安全教育主要具有政治、哲学、心理学、社会学、法学、道德治安等学科方面知识的特点,根据有限的教学时间,有针对性的科学选择;在考评上,安全教育课在期末应同其它非专业课的考查一样,进行考试考评,结果进入学生综合成绩测评;在授课时间上,安全教育课应象其它法律基础课、德育课一样,在学校教学计划时间内,有“法定”的课堂教学时间。
2、建立师资队伍并提高教学水平,保证教学质量和效果
教师的`水平决定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因此,要建立一批深谙现代教学规律、掌握现代教学技能与方法、具有安全保卫丰富经历的时期队伍,并定期展开培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教学水平。一方面学校领导和教学管理、学生工作、安全保卫等部门要高度重视大学生安全教育课,为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的实施提供政策、经费保障;另一方面要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课师资队伍的建设,按照教学水平评估对师资的要求对师资力量开展培训、考核,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从而保证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的教学质量和效果。
3、要建立安全教育常态机制,丰富大学生安全教育课
作为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教育内容,大学生安全教育应该常态化,作为大学生安全教育课课程的重要补充部分。即在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加强安全教育的力度。为了增强大学生安全教育的效果,使学生切实掌握安全知识与防范技能,必须结合学校特点和学生在校的不同时期,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如举办安全知识竞赛活动,引导大学生普遍关注安全问题;可以将大学生因缺乏安全防范知识而引发问题的案例编印成册,供学生阅读和借鉴,做到以案施教,对学生起到警示作用;可以根据社会治安形势发展变化的特点,张贴标语或告示,使学生提高警惕,有针对性地做好安全防范工作;可以结合学生自身特点,经常举办安全知识专题讲座或演练,帮助学生掌握安全防范技能;可以将安全教育与其他活动相结合,举办法律安全知识咨询活动,组织主题演讲、文艺演出等活动,普及安全防范知识;可让学生直接参加学校安全管理的形式,使学生切实感受安全的重要,从而调动他们自觉参与安全教育的积极性;可办与安全知识和防范技能有关的刊物,定期通过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介向学生宣传安全知识和防范技能;还可以举办校园安全月等活动,积极营造校园安全文化。通过常态教育,使学生提高安全意识,从而为平安和谐校园奠定基础。
4、建立并完善安全教育、管理制度,保证教育教学效果
一是要完善自律协议,实现大学生自理、自立、自律。市场经济强调合同意识,讲究文本化管理。国家的法律法规、学校的校纪校规,学生一般不去触犯,所以多数学生平时并不在意。但一旦单独将其中有关条款列入协议书中,它的警示作用更强,可以告诫学生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及其做的后果,也充分发挥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作用。二是要完善相关的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管理制度是校园安全防范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依法治校、依法办学的依据和保障。根据国家教育部《高校内保工作规定》、《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和《社会治安处罚法》等不断完善安全教育制度、校园秩序管理规定、实验室及化学危险品安全管理制度等等。三是要落实安全责任制度。要按照有关的规章制度,落实责任人的相关责任,从高到低,层层签定安全责任书,把安全责任落实到个人,让每个人每个部门都来关心安全问题,树立“安全无小事”的防范意识。四是要引入和完善社会保险机制。学生远离家庭就读,要强调学生个体在社会生活中的独立性、主体性和自律性。同时引入社会保险机制,减少学校、学生的后顾之忧。
总之,大学生安全教育课是一门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课程,要在实施中不断探索和总结,确保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确实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服务。
高校学生安全教育现状及改进措施 3
一、高校学生安全教育现状
当前,高校学生安全教育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首先,教育内容较为单一,主要集中在消防安全、交通安全、网络安全等方面,而对于学生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其他安全问题,如情感安全、饮食安全、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教育内容相对较少,导致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难以应对相关安全问题。其次,学生参与度不高,当前的安全教育模式多数为单向传授,学生被动接受教育内容,缺乏互动性和参与性,这容易导致学生的敷衍态度,影响教育效果。此外,学生对于安全教育的重视程度不高,很多人认为这些教育内容并不是“最重要”的,因此在学习过程中的注意力并不集中。
二、改进措施
为了改善高校学生安全教育的现状,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丰富教育内容:除了传统的消防安全、交通安全、网络安全等内容外,还应增加情感安全、饮食安全、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教育内容,以满足学生的全面需求。
提高互动性:改变单向传授的教育模式,增加互动环节,让学生参与到安全教育中来。例如,可以组织安全知识竞赛、模拟演练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掌握安全知识。
加强宣传教育:加大安全宣传教育的力度,使安全教育深入师生。可以利用校园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定期发布安全知识和提示,提高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完善安全制度:进一步落实校园安全责任制,使安全工作层层落实,责任到人。同时,建立和完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如应急处置预案、安全督查制、安全工作月报制等,确保校园安全。
加强领导重视:高校领导应充分认识到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在思想、制度、组织上给予高度重视。同时,加强学校安全管理职能部门的保卫机构建设,既要抓安全管理,又要抓安全教育。
整合社会资源:与公安、消防、卫生等部门建立合作关系,邀请他们来校开展安全教育讲座和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应对能力。
总之,高校学生安全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学校、学生和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和配合。通过不断改进和完善安全教育内容、方式和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高校学生安全教育现状及改进措施】相关文章:
高中语文教学现状及改进措施01-02
高中数学教学现状及改进措施05-14
论企业内部审计的现状及其改进措施06-12
招聘方案改进措施11-24
临床路径改进措施07-28
部门不足及改进措施05-18
教学反思与改进措施02-24
试卷分析改进措施01-02
科室管理改进措施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