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飞的人物形象分析

时间:2022-11-23 12:32:26 形象分析 我要投稿

张飞的人物形象分析

《三国演义》中的张飞是广大读者熟悉、喜爱的人物形象。但在众多的《三国演义》研究论文中,有关张飞形象的专题论文似乎并不多。沈伯俊曾有言:“《三国演义》中的张飞,是一个带有较多民间色彩和市井气息的英雄。”的确如此,《三国演义》中的张飞,既不像诸葛亮一样被神化得不食人间烟火,也不像赵云一样形神完美,毫无缺点,而是一个有血有肉、可敬可爱、贴近我们生活的有瑕疵的英雄人物。张飞是性情中人,是本色英雄,他的身上既有 “上报国家,下安黎庶”的崇高的政治目标和道德理想,又有一般市井小民的粗俗鲁莽,甚至有着重大的性格缺陷。“粗犷鲁莽”就是张飞最好的性格标签。当然,他身上还汇集了其它诸多优秀的品行,本文将着重对其性格品行作详细分析。另外,张飞这一人物形象之所以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也有其特定的原因,本文也将就此作简要阐述。

一、《三国演义》中张飞的形象特征

(一)张飞的外在形象分析

在古代戏曲舞台上,张飞的扮相大多是黑脸、眼大方正、虎虎有威,仿佛不这样就难以突出张飞的“英雄气概”。以致于很多人一提到张飞的外在形象,都会用“豹头环眼”来形容。其实在《三国演义》中,罗贯中往往擅于用“惊人之笔”,夸张地凸现人物的形貌、声音、气势等。比如,写张飞出场那一段:刘备读了招募义兵的榜文正在叹息,忽听背后一人厉声言曰:“大丈夫不为国出力,何故长叹。”玄德回视,只见来者“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颌虎须、声若巨雷、势如奔马”,这便是对张飞形貌、声音、气势的描写,寥寥几笔,就把一个威猛霸气的猛张飞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反观全书,还有很多章节都对张飞这异乎常人的外部特征进行了大肆渲染,其目的就是为了突出了张飞“威猛、鲁莽、豪放”甚至有点“令人生畏”的外部形象。

在古代艺术样式特别是小说和戏曲中,人物的外部特征总有点“脸谱化”。张飞的外部形象从《三国志》开始,经过《三国演义》的加工,随后历经宋元民

间话本及舞台的进一步加工,越来越被脸谱化为一个威猛、豪爽但又粗鲁、暴躁的武夫形象。这种脸谱化的处理其实是很多古代小说为了刻画人物性格的需要而采用的惯用手法。于是,《三国演义》中,仁刘备、义关羽、莽张飞、智孔明、奸曹操的外在形象就被仿佛被定了型。自然而然,张飞的“燕颔虎须、豹头环眼”就成了其外貌的“标签”了。但另一方面,也正因为罗贯中对张飞外貌的夸张描写,“莽张飞”形象才会如此地深入人心,得到人们的喜爱。我想,假如张飞的形象被描写成相貌儒雅、知书达理,恐怕会使很多人接受不了。

(二)张飞的性格品行分析

在《三国演义》中,张飞和其他人物相比,其实不算一个着墨很多的人物,但却是一个性格异常鲜明的艺术典型。从人物的外部形象中我们也可以解读这一艺术形象的部分性格特征:如威猛勇武、鲁莽粗俗等,但通过对《三国演义》的进一步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张飞这一形象倾注了罗贯中的个人感情,他不但写出了张飞的“莽和直”,也写了张飞的“善恶兼具”、“智勇双全”,使这人物形象摆脱了以往小说“好人就是好人,坏人就是坏人”的惯例,显得有血有肉,活灵活现,栩栩如生。

1、忠和义的结合。

张飞与刘备的结义不单纯是由于仰慕或是传统理解上的恩义。这从结义的誓辞 “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中可以看出。刘关张桃园三结义,可以说是忠和义的最好统一。刘、关、张结义的根本出发点是他们都想“上报国家,下安黎庶。他们还拥有一个名正言顺的理由:就是刘备是中山靖王之后,是所谓的“汉室宗亲”。《三国演义》的主要思想倾向是“拥刘反曹”,作品是把刘备当作“仁德爱民”的圣君来歌颂。刘备的“汉室宗亲”身份就可以将他们看似不合法的起义行动合理化,甚至将他们变成汉朝的希望,正义的化身。

我们上面在分析张飞的外在形象中引用了张飞第一次出场的话语,其中也表现了张飞的“忠”的性格特点。“大丈夫不与国家出力,何故长叹?”。张飞觉得男子汉大丈夫就当为国出力,报效国家。所以当他一旦知晓刘备的王室身份时,就觉得刘备是可以让他实现这种愿望的人。这就是他愿意与刘备结义的心理基础。

另一方面,虽然忠义在张飞身上基本是统一的,但两者相比,忠高于义。比如他怒鞭督邮时,主要原因是“督邮逼勒县吏,欲害刘公”。也就是说他怒鞭督邮不是为了救民救国,而是为了保护哥哥不受别人欺辱。古城会要杀关羽,也是忠高于义的体现。关羽投降了敌人曹操,既不忠,且不义,所以他要杀此不忠不义之人,所谓的兄弟之义就不复存在了。长坂坡大战时,他怀疑赵云背叛他的哥哥反投曹操去了,于是要“亲自寻他去,若撞见时,一枪刺死了!”所以说,对于张飞来说,他首先是忠,而且张飞之忠,首先在忠于刘备,而忠于刘备是建立

《张飞的人物形象分析》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在他们共同忠于汉家天下的基础之上,因为忠汉所以忠于刘备。毛宗冈在《三国志演义回评》中也认为张飞是“盖有君臣,然后有兄弟,君臣之义乖,兄弟之义绝。”

当然,刘关张身上也表现了结义的“手足之情”,甚至是因为这“手足之情”促使蜀汉走向灭亡。但是我们具体分析这一情况,是在他们初步达到了“上报国家,下安黎庶”的政治目标——即三分天下有其一这一目标的基础之上,可以说用关羽的牺牲换来的。关羽以生命为代价见证了他对刘备的君臣兄弟之义。张飞拥有了二哥拿命换来的富贵。作为以给耿直的汉子,他的内心是自愧不如的。他说:“昔我三个桃园结义,誓同生死,今不幸二哥半途而废,吾安得独享富贵耶。”他不会让二哥枉死,当他实现了对国之忠后,这份兄弟之情就显得特别重要,甚至成了他生命的支柱。我们不难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在张飞的心目中,忠和义是同时存在的,但份量是不一样的,忠国之心大于忠兄之义,君臣之义大过兄弟之情,只有在于君臣之义无损的情况下,兄弟之情才会现于他的心中。

2、勇猛和智慧的结合。

张飞的“勇猛”是无可置疑的。在数年的对外“争夺”中,他屡立汗马功劳。著名的战役有:徐州时捉刘岱,长坂桥退曹兵,取武陵,夺巴郡时擒严颜,战马超,败张郃取瓦口关等,在这些出生入死的战争中,张飞的勇武性格得到多方面的展现。尤其是长板桥退曹兵,用“一人独退曹家百万兵”,将张飞的神勇威猛描写到了极致。《三国演义》以勇武著称的名将众多,但也只有张飞一人拥有能退“百万”敌众的战绩。甚至在古今中外的战争史上,一人能退敌“百万”的将帅也仅张飞一人。《三国志》中也有这场战争的描写,说明其并不是完全虚构的。小说在历史事实的基础上运用烘托和合理的夸张,将张飞神勇慑敌的形象描写得鲜明生动。

但让人忽略的是张飞的“智”。有人认为张飞是有勇无谋,其实张飞在真实历史上是一个有勇有谋的儒雅英雄。主要是《三国演义》对他的形象描绘,给人们感觉只是个“莽夫”,又因为其在性格上存在重大缺陷,严重影响了历史真实的张飞在人们中的形象。但我们仔细分析《三国演义》中张飞的形象,发现即使在《三国演义》中,张飞也并非全无谋略,只是偶尔嗜酒犯浑而已。张飞运用谋略取得胜利的至少有四场:诈醉擒刘岱;长坂桥智退曹操;义释严颜;智破张颌。从这些著名战役中至少说明《三国演义》中的张飞也并非完全是一个粗人,而是粗中有细,用兵打战还是颇有些谋略的。只是他 “爱敬君子而不恤小人”,才给人们留下了鲁莽、粗大,缺乏智慧的深刻印象。其实,这是张飞性格中的重大缺陷,是人性弱点所致,和智慧无关。所以总体来说,张飞还是一个有勇有谋的真英雄。

3、鲁莽和暴虐的结合。

《三国演义》中,张飞 “莽”的一面被进一步强化。比如刘备三顾茅庐时,见诸葛高卧不起,就马上要到屋后放火。在争夺大业时,更有诸多“莽”的表现:如刘备、关羽出征袁术时,他主动承担留守徐州的重任,却因醉酒使性,责打曹豹,使吕布乘机袭取徐州,害得刘备顿失依据,进退两难。刘备依附吕布而暫居小沛时,他擅自抢夺吕布派人购买的马匹,导致吕布前来围攻,迫使刘备放弃小沛,投奔曹操。这些都使得“莽张飞”的形象深入人心,与关羽的“刚而自矜”、赵云的稳重精细形成鲜明对比。

当然,张飞的“莽”又并非一味的莽撞,有时反而表现出其率真、坦诚的本性。比如诸葛亮出山之初,他很不服气,但火烧博望一战成功,他马上与关羽交口赞扬:“孔明真英杰也!”从此真心钦佩、恭听指挥。庞统刚投奔刘备时,刘备以貌取人,仅任其为耒阳县令,庞统怀才不遇,每日饮酒,不理政事,他听说后大怒,想抓住庞统问罪,而当亲眼看到庞统的真才实学,便立即赔礼道歉,并向刘备极力举荐。在攻打严颜时,刚开始被一箭射中头盔,恨得咬牙切齿,而捉住严颜后,却被这位“断头将军”的慷慨不屈所感动,马上来了个“义释严颜”这些都说明张飞不仅仅限于“鲁莽”,而是坦白豪爽、率真至极,从而为小说中的“莽张飞”增添了许多可爱之处。

另一方面,我们也反复讲了,张飞身上也着重大的性格缺陷,就是过于暴虐。身为猛将,历经百战,性格暴躁一点,本不足为奇。但张飞对属下简直是暴虐了。张飞驰骋疆场数十年,与士卒一起出生入死,甘苦与共,却不懂得善待部属这个起码的道理,这真是他的致命弱点!张飞对士卒极其粗暴,动辄鞭挞致死。刘备就曾多次告诫张飞:“卿刑杀既过差,又日鞭挝健儿,而令在左右,此取祸之道也。”但张飞就是改不了这毛病,动不动就拿部下出气,最后一代猛将竟死在两个裁缝之手,壮志未酬,死于非命,真是令人痛惜,但也可谓其命也,是他自己暴虐性格酿成的可怕后果!陈寿评张飞云:“飞爱敬君子而不恤小人。飞暴而无恩,以短取败,理数之常也。”实在是恰当不过的。

《张飞的人物形象分析》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二、《三国演义》中张飞形象的价值与意义

(一)张飞是市民阶层喜欢的人物形象

《三国演义》中的张飞是一个深受市民阶层喜爱的英雄人物。相比刘备、孔明、关羽,张飞更接近于“凡人”。他的身上,既体现着爱憎分明、嫉恶如仇等我国传统的优秀品质,又有粗俗急躁等明显的“丑陋面”,但正因为如此,这个人物反而显得更“真实”,更受人喜爱。

1、张飞性格特征符合市民阶层的审美观。

我国古代小说描写人物性格时,往往比较单一,少变化,缺乏立体感。而《三国演义》中张飞这一人物性格却突显个性化,可以说标志着古代审美观念的提高

和进步。虽然《三国演义》有的人物在这进程中走向了极端,但张飞性格并未概念化、简单化。他既爽直粗俗,鲁莽暴躁,但又能从善如流,真诚朴实,充分显示出憨直可爱的一面。对诸葛亮先是不服,后在诸葛的谋略面前“拜服”;对庞士元也是如此。这两种有机联系,张飞性格就呈现出多侧面的立体状态。另一面,张飞出身市井,文中说他“屠猪卖酒”,虽然他本人未必亲自操刀,但毕竟也是生活在社会下层,身上沾染了更多的市民习气,只图眼前痛快,讲究实际。因此张飞性格表达了一般市民的愿望和企求,他的所说所干所想体现了市民阶层的内心需要,也代表了古代普通劳动者的人生价值观和审美观,因此,受到了广大市民阶层的拥护和喜爱。

张飞身上最显著、最令市民阶层喜爱的品质就是:爱僧分明、嫉恶如仇。千百年来,在市民阶层中,这些品质都是英雄人物的最大特色。张飞怒斥吕布、鞭打督邮等言行,足见铮铮铁骨、浩然正气,表现了正义对邪-恶、高尚者对卑鄙者的道义优势,它符合广大人民群众对于英雄的向往之情,可使那些长期遭受压迫欺凌、满腹怨愤、常常敢怒而不敢言的市井小民们拍手称快。因此,其形象才会如此深入民心,深受市民阶层的喜爱。

2、张飞的语言有较强的市井色彩。

《三国演义》全书大多采用半文半白的语言写成,所谓“文不甚深,言不甚俗”,既不象正史那样“理微义奥”,又不象《三国志平话》之类那样“言辞鄙谬,又失之于野”,而是雅俗共赏。这种半文半白的语言风格,与书中人物多是统治阶级的上、中层人士有着内在的联系。但在众多的人物中,唯有张飞的语言带有较多的白话成分和市井小民的色彩。如他冲进馆驿擒拿督邮时的怒吼:“害民贼!认得我么?”关羽斩华雄后,他不顾自己是个马弓手的身份,高声大叫:“俺哥哥斩了华雄,不就这里杀入关去,活拿董卓,更待何时!” 又如张飞抢了吕布部将买的三百匹好马,吕布怒而率兵攻打小沛,有这样的对话:张飞挺枪出马曰:“是我夺了你好马!你今待怎么?”布骂曰:“环眼贼!你累次渺视我!”飞曰:“我夺你马你便恼,你夺我哥哥的徐州便不说了!”两人全是通俗的口语,张飞直率嫉仇的性格跃然纸上。还比如吕布到徐州投奔刘备,曹操致书刘备,教杀吕布,刘备尚在盘算对策,张飞却径直拔出宝剑,对吕布大叫:“曹操道你是无义之人,教我哥哥杀你!”留守徐州时,他宴请众官,强迫曹豹喝酒道:“厮杀汉如何不饮酒?我要你吃一盏。”这些话,都是比较直爽而粗俗,全然是市井人物之语,既体现了张飞粗豪的性格,更使普通民众感到亲切、可亲。《三国演义》正是利用这种通俗的口语描写,才让张飞形象深深扎根于民众之心。

(二)张飞是作者精心塑造的艺术形象

张飞这个艺术形象的塑造无疑是非常成功的。它对其后的中国文学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后人的很多作品中,我们都找到了类似于张飞的艺术形象。像李

逵、程咬金之类,甚至在现代文学作品中,我们都可以找到张飞的影子。作者对这一人物形象不拔高、不虚构、不隐恶,使之贴近于市民阶层,有血有肉,丰满可爱。相比于近乎于神的诸葛,忠义过头的关羽,他的言行与普通人更为一致,更给人真实感。另一方面,其貌的夸张描写,其性格的多样描写,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在文学史上和人们心目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

《三国演义》对张飞形象的成功塑造,给我们很多重要的启发。首先,绝大多数中国人心目中的张飞,都是《三国演义》中的张飞,无论是其“豹头环眼,燕额虎须”的外貌,还是“卖酒屠猪”的出身,鲁莽豪爽的举止,坦率痛快的语言,暴躁粗鲁的性格,都和真正历史上的张飞有一定的距离。也就是说,人们心目中的张飞其实是经过《三国演义》改造和重塑的形象。他既以历史上的张飞为原型,又有很大的发展变化。而之所以会有这种变化,主要就来自市民阶层的精神需要。《三国演义》中的张飞更接近市民阶层对张飞这一形象的要求,因此,才促使张飞形象不断地改变、发展。这说明,文学作品和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只有贴近于人民,贴近于生活,才能扎根于人们的心中。人民群众的需求是推动文学发展创新的主要动力。

其次,张飞形象的塑造是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在通俗文艺的发展中,伟大的作家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张飞这个形象也是逐步发展、丰满起来的。《三国志》中已经对其有了一定的塑造,但较为粗陋,可爱度不够。罗贯中一面熟悉汉末三国史料,一面吸收通俗文艺的养料,充分发挥自己的艺术才能,塑造了一个具有高度美学价值的张飞形象。杰出的作家,总是深探植根于民族文化的土壤之中,同时又站在时代精神的制高点上,决不当庸俗文化的传声筒,而是市民意识优秀成分的提炼者和引导者。罗贯中正是这样的杰出作家。他塑造的张飞形象,以“上报国家,下安黎庶”为政治目标和道德旗帜,不仅是普通市民喜爱的豪杰,而且是符合中华民族道德观和价值观的英雄,因而具有跨时代的意义。

综上所述,《三国演义》中的张飞是一个深受广大人民喜爱的艺术形象。其外貌、其性格已经深入人心。罗贯中精心塑造的这个艺术形象,符合市民阶层的审美需要,符合广大劳动人民的精神需要,符合中华民族所崇尚的价值观。因此,张飞这一艺术形象才会扎根于人们的心中,才会对中国的文学史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参考文献:

[1]胥惠民,论张飞的性格,第13届三国演义研讨会论文集,2017

[2]张金亮,论张飞的形象塑造及其文化意义 青海大学学报,2002年第3期

[3]赵英善,善恶兼具的“真的人物”—张飞性格的艺术魅力,中国校外教育,201707期

[4]李兴和,对我国古代小说中人物描写的重新审视,中文科技期刊,2001年第4期

[5]沈伯俊,张飞形象:用市民意识改造的英雄,

张飞的人物形象分析 [篇2]

导语::张飞性格缺点是脾气暴躁,“不恤小人”“暴而无恩”。正史《三国志》和小说《三国演义》均曾记载刘备批评张飞“卿刑杀既过差,又日鞭挝健儿,而令在左右,此取祸之道也”。果然张飞就是死在任职其“左右”的部下之手。

张飞(167?—221),字益德(《三国演义》中字翼德),涿郡涿县人(今河北涿州)。三国时期蜀汉的重要将领,是三国演义中桃园结义的老三。166年出生,221年被部将范疆、张达刺杀。

张飞,刘备义弟,五虎大将中第二位。少时即与关羽共事刘备。曾在虎牢关与关羽、刘备一起迎战吕布。长坂坡桥头上一声吼,吓退曹操百万军,吓死夏侯杰。葭萌关夜战马超,一支丈八蛇矛勇冠三军。刘备入川以后拜为本骑将军,封西乡侯。公元221年为替二哥关羽报仇,同刘备起兵攻伐东吴。临行前,因鞭挞士卒被部将范疆、张达刺杀,死时只有五十五岁。后人有诗叹道:

安喜曾闻鞭督邮,黄巾扫尽佐炎刘。

虎牢关上声先震,长坂桥边水逆流。

义释严颜安蜀境,智欺张飞定中州。

伐吴未克身先死,秋草长遗阆地愁。

张飞为人勇猛,曾率二十骑兵于长坂坡吓退曹军。而且书法不错,擅画美人,现今仍有其墨宝、画像留下。张飞对有学问的人很礼遇,如刘巴初降,张飞立即到其家拜访,但刘巴没有和他说过一句话,张飞虽然气愤,但没有抱怨说一句。张飞也惜英雄重英雄,如捉到严颜时,严颜宁死不屈,张飞敬重其为人,将严颜收为将领。

可是张飞脾气暴躁,对士兵非常严厉。刘备时常劝张飞:“卿刑杀既过差,又日鞭挝健儿,而令在左右,此取祸之道也。”但张飞不听。果然张飞就是死在其部下之手。

张飞的性格特点

《三国演义》中的张飞,是广大读者最熟悉、最喜爱的人物形象之一。然而,这个形象,却是罗贯中在保持历史人物张飞忠于刘蜀、勇猛善战的基本特点的基础上,按照市民阶层的伦理观和审美观加以改造而塑造出来的。对于历史上的张飞,许多人未必熟悉,甚至存在一些误解或缺乏根据的猜测。

首先,历史上的张飞相貌如何?大家可能会说:“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其实,这只是通俗文艺的说法,史书《三国志》中的《蜀书·张飞传》却并无一字涉及张飞的相貌。《三国演义》中有一段关于张飞相貌的经典性描写:“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巨雷,势如奔马。”(第1回)从此,张飞的相貌就在广大读者心目中定型了。后来的戏曲为了表现张飞的刚直,又“送”给他一张黑脸。还有人说“历史上的张飞是个美男子”,这也只能是一种推测……

其次,历史上的张飞是什么出身?……尽管刘关张原本都有市井气息,张飞的家境还好于刘备、关羽,却只有张飞最能使芸芸众生感到亲切。

再次,历史上的张飞性格如何?根据《三国志·蜀书·张飞传》的记载,历史上的张飞虽有尊贤爱士,敬慕君子的优点,却也有性格暴躁,遇下寡恩的严重缺陷。《三国演义》在《三国志平话》的基础上,将历史人物张飞“勇而暴”的性格特色,改造为“勇而莽”的性格特色。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变化……

综上所述,绝大多数中国人心目中的张飞,其实已经不是历史人物张飞,而主要是经过《三国演义》改造和重塑的张飞形象。他既以历史上的张飞为原型,又有很大的发展变化。这个令人喜爱的艺术形象,不仅在《演义》写到的上千个人物中是独一无二的,而且开启了明清小说中以“粗犷鲁莽”为特征的英雄人物系列,并成为这个形象系列中任何人也无法取代的、影响最为深远的“这一个”。

张飞的性格特点

张飞性格缺点是脾气暴躁,“不恤小人”“暴而无恩”。正史《三国志》和小说《三国演义》均曾记载刘备批评张飞“卿刑杀既过差,又日鞭挝健儿,而令在左右,此取祸之道也”。果然张飞就是死在任职其“左右”的部下之手。

关于张飞的小故事

九涧七洼槐抱杨

江陵普济有一个叫候家土当 的村子,村头有一棵千年古槐,古槐的肚子里,长着一棵白杨树,就象老婆婆怀里抱着个孙娃,这棵怪树的附近,有九条水涧和七个水洼。

传说,张飞有一次行军路过这里,士兵们舌干口渴,就往村里去讨水喝。张飞怕打扰老百姓,大吼一声:“站住!就地饮水!”士兵们心里直叫苦,这里黄土焦枯,蛤-蟆尿都没有一泡,哪来的水?只见张飞手执丈八蛇矛,在地上一划,划出一条装满清水的深涧,张飞连划九下,就成了九条深涧。他又用蛇矛在地上跺了几跺,跺出了七个水洼。

士兵们喝饱水后,未让战马喝。这时,张飞的战马被栓在槐树上,见人在喝水,馋劲大发,一个劲地想喝水,张飞只顾望着士兵们饮水,根本没看到它。战马急了,绕着槐树打转,把槐树扭得象根麻花,裂了好多道口子。张飞一看,活生生的树被糟踏成这般模样,心中甚是不忍,狠狠打了战马几鞭子。他怕槐树歪倒,顺手拔起了一棵杨树,插进槐树肚子里,又割断战马缰绳,将槐杨捆在一起,还捧了几捧清水,浇在槐树根底下。说也怪,这棵被扭断的槐树和肚子里的杨树后来一起都活了,一直长到现在。

后人就把这地方叫做“九涧七洼槐抱杨”。

芦花荡

荆州城南的长江岸边,原是一望无际的芦苇荡。三国时代,张飞活捉周瑜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刘备向东吴借得荆州后,总是不还,惹得周瑜特别生气。他想,自己是东吴堂堂 正正的都督,手中有千军万马,心中有千条妙计,连刘备借去的荆州都不能施计讨回,岂不让世人笑话!想来想去,最后想出了一条“明取西川,暗夺荆州”之计。

一天, 隶按照周瑜的嘱咐,前来荆州拜见刘备。他寒喧一番后,便开门见山说道:“我此次拜访,主要是告知周都督要兴师攻打西川,想借荆州作为通道,望主公到时出城劳军。”坐在刘备身边的诸葛亮听后,鹅毛扇子一摇,就识破了周瑜的诡计。他立即笑着畜产品道:“荆州本是东吴地方,哪有不借道之礼呢?再说刘皇叔舅哥的兵来了,又是周都督亲自挂帅出征,主公自然出城慰劳。”鲁隶听完这番话,欢喜得连忙告辞,向周瑜如实禀报。

周瑜大喜过望,认为刘备已经上钩,便亲自率五万精兵赶到荆州城下。可他哪知道,鲁隶离开荆州后,诸葛亮就作了布置。这时,出城迎接的不是刘备,而是立马横刀的赵子龙。周瑜正疑或不解,赵子龙冷冷一笑,当场揭穿了他的阴谋诡计。周瑜见阴谋败露,调转马头就走,谁知早已埋伏在城外的关公冲杀出来。周瑜哪料到这一着,一时惊吓异常,猛地从坐骑上掉下来摔得个仰面朝天。关羽拍马赶到,用青龙偃月刀抵到周瑜胸前,大声说道:“周瑜小儿,你那‘明取西川,暗夺荆州’的鬼把戏,早已被军师看出。本将看你是刘皇叔的大媒人,就饶你一死吧!”周瑜一听,又恼又羞,连忙叫士兵搀扶他躲进江边的芦花荡。可是,刚进芦花荡,只听得杀声四起,为首一位大将威风凛凛站在他面前,周瑜抬头一看,这位大将军不是别人,而是手握丈八蛇矛的猛张飞。他明知不是张飞的对手,但又不甘受辱,仍硬着头皮迎战,不上五个回合,就被张飞活捉。张飞言道:“我奉刘皇叔之命,在此等候,果然来了。但军师叫我只可活捉,不可伤命,为什么?其一念你抗曹有功;其二念你做媒有情;其三念你借荆州有义,故而留你小命,让你活着回去,向孙权回报。”说完,就把周瑜送到江边战船上。周瑜来到船上,气得站立不稳,仰天大呼:“苍天呀苍天,既生瑜何生亮!真气煞我也。”当场就吐血如注,回到巴丘,血越吐越多,无救而亡。

张飞送油

公安县城南有一条瓦池小河,长约三十多里,河水碧绿清亮,四季长流。传说在三国时期,有一年夏天,沿河一带发了蝗虫,田里减产,户户锅里断了油。庄稼人不吃油,眼枯舌燥,脖缩腿软,干起活来没力气。张飞当时正在公安屯垦练兵,知道了这件事,就亲自装了一船食油,给当地老百姓送来。

好消息很快传遍沿河两岸,老百姓奔走相告,百里方圆的人都赶到河边来接油。果然,油船从上游顺流而下,越来越靠近了。张飞站在船头上,用手遮阳一望,哎呀!我的天哪,只见小河两岸,密密麻麻象蚂蚁搬家似的,到处人挨人、人挤人,有的拿壶,有的提桶子,有的端盆子,还有的把水缸也抬来了。他一看这个架势,心里就犯了愁,嘴里嘀咕:“我只送一船油来了,这么多人怎么个分法呢?”身边有个人顺口打哇哇地说:“要是满河是油,那就够分了。”这本是一句无心的话,却叫张飞陡然开了窍。他二话没说,从腰间拔出佩刀,通!通!通!就把船底捅了几个大窟窿。顿时,河水就灌进了舱,油船往水底沉。身边的人急得直跳脚:“将军,你这演的是什么把戏呀!”张飞捋着胡子哈哈大笑:“沉了油船,不是满河都淌油了吗?”

不一会,船里的油全部漫了出来,浮在水面上,顺流而下,黄亮黄亮,真好像是满河都淌着油一样。百姓见了,都纷纷赶到河边去舀,你一盆他一壶,全都装得满满的。

说来也怪,挑回去的竟然全是味香色纯的好油,老百姓高兴得不知说什么才好。后来就在岸上修了一座张飞庙,把张飞送油的地方叫做“油江口”。

在电视剧的三国演义里面,张飞是属于彪形大汉,浓眉大眼的粗犷之人。但是在史书上面,并没有提到张飞的相貌。在三国里面的张飞,有一段特别经典的描写,那就是身高八尺,声如巨雷等等。从此,张飞的样貌就在观众心中定型了。后来,戏曲为了表现出来张飞的耿直,又给他设置了一张黑脸。不过也有人说,其实历史上面真实的张飞是个翩翩美男子,不过这也是一种推测。

张飞出身于书香门第,家族比较庞大,家产也很丰厚,屠宰行业不过是其中的一种行业,不过三国演义把张飞当做了杀猪的,这是比较离谱的一个事情。张飞的性格虽然很暴躁,但是他非常的尊重贤士,对于君子也很敬佩。

张飞不但武功非常的高强,骁勇善战,我们都不知道的一点是,张飞的文学素养非常高,不但饱读诗书,他的书法也是特别的有名。张飞画画功夫也是了得,据传他特别喜欢画美人,在他笔下的美人都翩翩身姿,很是好看。这么看来,张飞也不是我们想象的一个大老粗,也算是文武精通的君子了。

张飞是哪里人

张飞是我国历史上三国时期的著名人物,他不仅仅是小说《三国演义》中那个勇猛善战的蜀国大将,同时历史上记载他还尤为擅长草书和画美人,所以元代的著名画家吴振对张飞的书法评价很高,除此之外张飞还是有学识的人,他也有很多文学作品。从以上内容我们可以看出《三国演义》对张飞的记载并不完全正确,《三国演义》中写到张飞是涿洲人,那历史上记载的张飞到底是哪里人呢?

张飞石像照

史书记载张飞是涿洲人,也就是现在的河北省涿洲市,涿州市位于我国华北平原的西北部,也就是北京的西南部,属于保定地区。涿州市也被称为我国天下第一州,是县级行政单位,有七镇四乡,一个开发区。涿州市处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总面积约742.5平方千米,人口多达64.515万人。涿州市最初建立于春秋战国时期,当时卓州市燕国的属地,由于历史悠久,所以从古至今涿州出了很多著名的历史人物,比如张飞,刘备,赵匡胤等。

虽然《三国演义》记载的张飞并不正确,但《三国演义》中记载张飞是涿州人却是正确的。张飞出生于涿州和刘备是同乡,后来在遇到刘备和关羽之后他们三人桃园结义共同建立了蜀国,在我国三国时期的历史上是极其重要的。现如今,张飞,刘备,关羽三人曾一起结拜的桃园也作为涿州市的旅游资源对外开放。

张飞坐骑

在三国时期,张飞刘备关羽可以说是所有人最为熟悉的人物了,这三个人在桃园三结义成了兄弟,后来更是组成联盟,一起打天下,在刘备还有张飞关羽这三个人当中,刘备是谋事之主,而关羽和张飞就是刘备手下的两员大将了。

张飞坐骑

在三国中,将军都是会有属于自己的坐骑的,一般来说,坐骑都是马,而且这些马都是品种非常纯正的良驹,刘备在历史上所使用的坐骑名字被称为卢,而关羽的是赤兔,那么张飞坐骑的名字是什么呢?张飞的坐骑也是一品良马,他的马的名字叫做乌骓马。这种马性能非常优秀,可以说算的上是马中豪杰了。

而大家也都知道,在三国当中,张飞也是非常厉害的一个人物,有着万夫之勇,是刘备手下的一员大将,有着不菲的战绩,俗话说好马配好鞍,张飞的坐骑自然也要配的上张飞这样的大英雄了,用乌骓马这样的良驹来配张飞这样的大英雄可以说是再合适不过的了。

乌骓马被人们称为是踏雪乌骓,可以日行千里,有着非常良好的性能,也是非常稳重的一种马,张飞这个大英雄,就是骑着这匹乌骓马一路过关斩将,为刘备打下血汗江山的。一直到现在,不管是张飞,还是张飞坐骑乌骓马都还是人们非常关注,并且一直在研究的对象。也有很多的人们,对于张飞非常的敬仰,这确实是一代英雄豪杰,值得我们纪念和仰望。

【张飞的人物形象分析】相关文章:

张飞人物形象分析11-23

《雷雨》人物形象分析11-24

寒夜人物形象分析08-03

美狄亚人物形象分析08-14

红娘人物形象分析08-27

浮士德人物形象分析08-03

贝多芬人物形象分析08-30

李逵人物形象的分析08-14

卖炭翁人物形象分析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