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吉坷德人物形象分析

时间:2022-11-23 12:50:30 形象分析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唐吉坷德人物形象分析

一.写作背景:

(1)社会背景:十六世纪上半叶正是西班牙历史上的鼎盛时期。西班牙自十五世纪末成了欧洲大陆第一个统一的封建国家后,不断向海外扩张,征服了美洲的大部分地区,疯狂地掠夺黄金。一五一六年卡洛斯一世继承西班牙王位,一五一九年他又从祖父那里继承了德国王位,并成了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改称卡洛斯五世。西班牙依仗它庞大的军队和无敌舰队称霸于欧美两大洲,成为一个军事大国。它的资本主义工商业也得到发展,经济上呈现出繁荣的景象,是欧洲最富庶的地区之一。与此同时,它的文化教育事业也得到迅速的发展。一四九二年西班牙的第一部语法书出版后,以卡斯提亚语为国语的语言日趋完善,出现了蒙特玛约尔的田园小说、流浪汉小说、骑士小说和鲁埃达的戏剧。文艺复兴思想的传入使西班牙的文学艺术进入了长达近两个世纪的黄金时期。塞万提斯正是在这块文化沃土上成长起来的,无疑地受到了绚丽多彩的文学作品的影响。

(2)作者简介:

1547年10月9日生于卡斯蒂亚的阿尔卡拉德埃纳雷斯镇一破落贵族家庭,1616年4月23日卒于马德里。父亲是位潦倒终生的外科医生。由于家境贫困,只上过中学,以后随四处行医的父亲过颠沛流离的生活。 

1569年起充当一红衣主教的侍从,前往意大利,遍游罗马、米兰、威尼斯和那不勒斯等地。其间广泛涉猎文艺复兴时期作品。1570年从军,翌年抱病参加抗击土耳其军队的勒班多海战,身负重伤,失去左臂。

1572年又参加纳瓦里诺海战和突尼斯战役。

1573年随军驻防那不勒斯。2年后奉命回国,途中遭土耳其海盗袭击,被虏至阿尔及尔。

1580年被赎回,从此开始文学创作。第一部有影响的作品是田园牧歌体小说《伽拉苔亚》。不久,在负责采购军需物资时受人诬陷并于1593年被捕入狱。获释后,改任税吏,但后来又因储存税款的银行倒闭,被控入狱。出狱后10余年间,往返跋涉全国各地,目睹了社会的不平、人民的疾苦,为文学创作积累了大量生活素材。 

1602年开始写作长篇小说《堂·吉可德》,2年后《堂·吉可德》第一卷出版,获得巨大成功。然而贫穷如故,而且屡遭不幸。先因门前有人被刺涉嫌下狱,尔后为女儿陪嫁事出庭受审。

1611年法院旧账重提,责令其偿还所失税款。同年,妻子去世。

1614年,有人化名发表《堂·吉可德》伪作,促使他加紧写作。

1615年,《堂·吉可德》第二卷出版。

(3)骑士小说:

西班牙15、16世纪流行的描写游侠骑士的小说,它是在西班牙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中世纪西班牙人民在反抗摩尔人统治的解放斗争中涌现出了一个骑士小贵族的特殊集团,成为光复运动的主力军。以后西班牙复兴,称霸欧美,这种骑士就成为西班牙人理想中的英雄。反映在文学创作上,就是骑士小说盛行。它的前身,是英国的骑士故事和法国北部的英雄史诗。但不同之处在于史诗的主人公有崇高的目的,为祖国或宗教而献身,而骑士小说的主人公则只为个人事业孤军奋战,有时则纯粹为了冒险;史诗的情节是依据真实的历史和地理环境叙述,而骑士小说的故事则是在纯属臆造的境界中展开;在史诗中,妇女居次要地位,主人公几乎与爱情隔绝,而骑士小说的主人公则为美人赴汤蹈火;史诗中的英雄形象常常粗犷豪放,而骑士小说的英雄往往温文尔雅。   骑士小说的主题反映封建骑士阶层的生活理想,即为捍卫爱情、荣誉或宗教而显示出的冒险的游侠精神。

骑士小说行文冗长,叙事繁复,语言拖沓,人物的性格和外貌雷同,中心思想与内容大同小异,艺术价值不高。随着骑士制度的衰落,骑士小说也就逐渐销声匿迹。 

二 内容梗概:

小说全名为《奇情异想的绅士堂吉可德·德·拉·曼却》共2卷,主要描写一个瘦弱的没落贵族吉可德因迷恋古代骑士小说,竟像古代骑士那样用破甲驽马装扮起来,以丑陋的牧猪女作美赛天仙的崇拜贵妇,再以矮胖的农民桑丘·潘札作侍从,3次出发周游全国,去创建扶弱锄强的骑士业绩。以致闹出不少笑话,到处碰壁受辱,被打成重伤或被当作疯子遣送回家。小说中出现的人物近700个,描绘的场景从宫廷到荒野遍布全国。揭露了16世纪末到17世纪初正在走向衰落的西班牙王国的各种矛盾,谴责了贵族阶级的荒淫腐朽,展现了人民的痛苦和斗争,触及了政治、经济、道德、文化和风俗等诸方面的问题。小说塑造了可笑、可敬、可悲的吉可德和既求实胆小又聪明公正的农民桑丘这两个世界文学中的著名典型人物,将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有机地结合起来,既有朴实无华的生活真实,也有滑稽夸张的虚构情节,在反映现实的深度、广度上,在塑造人物的典型性上,都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唐吉坷德人物形象分析》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第一次出游:

受封——救牧童安德烈斯——挑战商人——归家

第二次出游:

战风车——黑店奇遇——战羊群——解救苦役犯——进黑山修炼——归家

第三次出游:

拜见杜尔西内娅——战胜“镜子骑士”——战猛狮——进公爵府——与“白月骑士” 交战——战败归家

三.人物分析

一位夫子说:"读《堂吉可德》第一遍是笑,第二遍是哭,第三遍是思考。"难怪每每想起这个奇情异想的末路骑士时,心里总会涌起一种异样的感觉---塞万提斯创作了一个让人不得不笑又不得不哭的悲剧。

初读这部小说,认为唐吉可德是个可笑的人物,耽于幻想,脱离实际,行为荒唐鲁莽,但随着对中世纪欧洲的了解以及对社会历史的重新认识,觉得他更像一个悲喜交加的人物,喜剧的背面透露着悲剧的色彩,悲剧的特点寓于喜剧的表现形式之中。

喜剧性:喜剧性是大家最容易看出的特点,战风车,战羊群,解救苦役犯,将一个村姑当成心爱的人等等这一切滑稽甚至有些荒唐的剧情,以及唐吉可德那一本正经的言谈足以使我们捧腹大笑,他那些背离正常的行为在作者诙谐幽默的手法下,不免成为我们的笑料。

悲剧性:我们可以耻笑唐吉可德迂腐、不切实际、愚蠢、僵化,但是他真诚正直,不自量力总是为他人抱不平,比如解救苦役犯,虽然荒唐但不可否认他的正义感;他诚实守信,临死也不忘对仆人的承诺;他勇敢,面对狮子毫不畏惧;他对爱情执着忠贞,到哪都对人宣称达西尼亚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女人,为了她的名誉愿意与人决斗,尽管她不过是一个其貌不扬的村姑……尤为难得的是,他始终坚持理想捍卫正义,在这个物欲横流、理想淡出、犬儒遍地、人人看似精明却玩世不恭的时代,不正显得特别可贵吗?

《堂吉可德》的悲剧在于它肢解了曾经神圣的道德观念,而这种肢解是建立在一个个沉重的矛盾之上的:要消灭即将衰亡的虚伪的骑士道,却设计了一个柔弱但真诚的卫道士。于是,人们在与腐朽道德战斗时,突然发现面前站着的"敌人"是个柔弱的老头,没有了摧枯拉朽的快感,没有了流血牺牲的英勇,甚至在面对一个弱者的抵抗时,会检讨自己的正义性。恰好,堂吉可德奉行的不是虚伪的骑士道,不是道貌岸然的道德欺骗,而是人们久违了的一种精神:对上帝的无限忠诚,对爱情的至死不渝。

当堂吉可德开始为自己的精神家园而战时,矛盾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骑士道早就被虚伪的道德所渗透演变,而世俗的价值观已经犹如一艘笨重的航空母舰,从对上帝的忠诚、对英雄的崇敬转向了对个体价值的追求。世俗价值观的改变虽然具有滞后性,但同时具有强大的惯性和持久的韧性,瘦弱但张狂的堂吉可德却妄想扭转它,所以,他可以仅凭着信仰的力量不顾自身的渺小而义无反顾地冲向巨大风车,而其身后扬起的却是一股荒谬的尘埃。

网上流传一句话“理想丰满,现实骨感”,小说在虚构了一个五彩缤纷的“着魔世界”后,又以现实的力量无情的粉碎了唐吉可德的幻想,在一种回光返照式的清醒中,唐吉可德与现实达成了谅解,他向现实投降了,然而,故事并没有结束,我为之深思的是:到底什么才是真实的图景?毕加索用抽象的画笔描绘世界的真实时,曾被人无情嘲笑,时过境迁,却证实了画家的眼光多么精到!虽然风车并不是“巨人”,但现实世界中缺少“巨人”一样强大而邪-恶的势力吗?是的,撇开纷繁杂芜光怪陆离的表面现象,用我们的内心去烛照世理洞察人情,或许我们能看到不一样的世界,探寻到更真实的一面。

中外对比: 唐吉可德迂腐固执不知变通,昧于“骑士精神”之实质而流于追求表面形式,令我联想起中国历史上那些饱读圣贤书,食古不化,泥古不通的“小人儒”们,儒家思想起初不过是“百家”之一分支,自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学每每成为统治者捎带私货的御用品,成为科举士子们徒具表面形式的图腾,自宋代以来,小人儒们更是很抠细枝末节,将严重禁锢人思想情欲的理学工具化,作用发挥至登峰造极。一代又一代古老中国最优秀的知识分子,怀抱着“致君尧舜上”的伟大理想,在“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的情怀感召下,于科学道路上日复一日的跋涉,像《儒林外史》中范进这样的小知识分子何其多也!海瑞官至二品,却在一种扭曲甚至有悖人性的“圣贤标准”下,苛刻地逼着自己的女儿殉节,与唐吉可德相比,他们的迂腐固执何惶多让?然而,他们所推崇的圣贤们其实是崇尚通达而不拘小节的,孟子就说过“嫂子掉到水里,如果小叔子看到了,而不伸以援助之手,那就是禽兽不如了”的话。孔子的随和变通之处就更多了。六祖讲“下下人有上上智”,正如礼信佛教的人要严戒吃肉喝酒,可鲁智深这样的和尚大碗酒肉,最终反而修成了正果。

《唐吉坷德人物形象分析》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唐吉可德只是一个手无实权的破落贵族,因此他身边的朋友可以善意取笑他,肆意捉弄他,他明摆着的错误大家也可以反驳他、规劝他,甚至采取强制措施来矫正他无伤大局的危害。但倘若他是大权在握的大人物呢,历代帝王不是想当然的认为“权力天授”吗,哪有百姓置喙的余地?正德皇帝在宫廷大搞集市贸易,自封将军,胡闹一气,不也这样的可笑吗?然而又有谁敢逆龙鳞捋虎须?回顾几十年前,在一种莫名其妙的“理想”憧憬中,全社会都丧失冷静和理智,不顾客观实际,中华大地上演了一出出生生的“乌托邦”大戏,正是殷鉴不远,值得我们反思啊。

四.评价

“这是人类思想产生的最新最伟大的文字,这是人所能表现出的最悲苦的讽刺'

____陀思妥耶夫斯基

“<<唐吉可德>>是一个令人伤感的故事,它越是令人发笑,则越是使人感到难过 。这位英雄是主持正义的,制服坏人是他的唯一宗旨。正是那些美德使他发了疯。”

____  拜伦

“唐吉可德的失望招得我们有笑他,有怜他。我们可怜他的时候,自己心上明白,他并不比我们更可笑。”

——约翰生

“塞万提斯的创作是如此的巧妙,可谓天衣无缝。主角与桑丘,骑着各自的牲口,浑然一体,可笑又可悲,感人至极。"

__雨果

“我们心中都有一个唐吉可德和桑丘,我们听从的事桑丘,但我们敬佩的却是唐吉可德。”

—— 法郎士

五.后记

耐人寻味的是,唐吉可德虽然在“骑士”问题上是糊涂的,当然也是固执的,但只要话题一转换到其他方面,他就不乏真知灼见,发言往往切中肯綮,屡屡让人颔首佩服。我想,每个人身上是不是都有一个看不见的“盲点”存在,或者说有一个“结”是自己解不开放不下的?佛教讲“无我”,曰“一切皆空”,要破除执念,但恐怕没那么容易,我们的认知虽不断在进步,但总有其局限性。我想像着冥冥太空中,有某个人物看着我们这些蚁民日复一日地在这个星球上忙碌奔波,蝇营狗苟,互相倾扎,他或许嘲笑我们就仿佛我们嘲笑唐吉可德一般。

堂吉可德是很很好笑,但现实中不也有和他一样的人吗?他们妄想着,结果害了别人也害了自己。

笑着至于我们也该反省下自己,别让自己成为下一个堂吉可德。

唐吉坷德人物形象分析 [篇2]

塞万提斯笔下的堂吉诃德是一个敢于斗争、敢于冒险、敢于幻想的人物。一个穷乡坤由于阅读骑士小说入迷而企图仿效古老游侠生活,堂吉诃德这个名字让他略显身份高贵,单枪匹马外出后受伤而归。之后出游,他聘请邻居桑丘潘拉做自己的侍从。骑士小说在他的概念里已是事实,无视那时早已发生变化的时代,企图以自己游侠的行为来复活骑士制度,把自己的行为认为是正义的斗争。

堂吉诃德是一个多元人物,他的性格是矛盾而又复杂的,是塞万提斯笔下可笑、可悲又可敬的人物。他性格的矛盾,反映了作家思想之矛盾,也反映了人文主义思想与社会现实的矛盾,揭露骑士制度的弊端。

首先,堂吉诃德是一个可笑的疯子。这一点好像很容易就能看出来,他擅于幻想,由于骑士小说的影响而想入非非,自己完全脱离了实际,满脑子都是骑士小说里乱七八糟的东西,现实生活中的一切在他的头脑中已经变形。把风车当作巨人,把旅店当做城堡,把羊群当作军队,把理发师的铜盆当做魔法师的头盔,把苦役犯当做受迫-害的骑士,把赶路的妇人当做落难公主,把送葬教士当作妖怪,把……他不顾一切挺身杀去,乱砍乱杀,干了无数件的荒唐事。结果自己不死被风车叶子卷到半空,便是被人打得惨相百川。可笑之性格便由此而生。

堂吉诃德是个可悲的人物。《堂吉诃德》中写了许多的爱情故事,可没有一件是属于堂吉诃德的。他梦幻中的心上人杜尔西内亚,可以说是从来就没有存在过。但我们又看到她无时无刻不在堂吉诃德的左右——他成功是梦到她,失意时想到她,寂寞时想到她,热闹时想到她。他可以容忍别人对自己的侮辱,却不能容忍别人对杜尔西内亚美貌的否定。他在冒险途中,遇到过无数个美女,但他认为没有人能及杜尔西内亚,直到他最终被击败,他仍为杜尔西内亚的美丽辩护……为此,他不惜放弃自己的荣誉和生命。他在最后一次返乡途中,念念不忘的不是自己已经毁掉的名声,而是爱情给予他的伤害。其实他没有爱情,有的只是一个爱情梦幻,却为此受尽了磨难,尝尽了屈辱,又是多么可悲啊!

最后,塞万提斯笔下留给我们的是:可敬。的确,堂吉诃德是一个人文主义的传播者。其实他那些荒唐点最终是为了拯救世人,他痛恨专制残暴,同情被压迫的劳苦大众,向往自由,把保护人的正当权利和尊严,清除人世间的不平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他为之历尽了艰辛,执着前进,而且变得疯狂,人们觉得他可笑,把他当成疯子。但他不在乎,不怕别人议论与讥笑,亦不怕别人的侮辱与打击。虽遭碰壁,但却百折不挠。他认为人生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他说,珍重自己的生命是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而这种奋不顾身的精神令我们折服,他是一个永不气馁的斗士,不管遇到什么他都毫不怯懦,永不退缩,这些实在是足可令人敬佩的。

总结以上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堂吉诃德的矛盾与复杂,但总之,堂吉诃德是一个留给我们深刻印象的人物吧!

【唐吉坷德人物形象分析】相关文章:

唐吉坷德的形象分析10-23

堂吉可德人物形象分析11-23

《唐吉坷德》读后感悟06-22

奥德修纪人物形象分析11-23

奥德修斯人物形象分析11-23

奥德修斯人物形象分析08-03

奥德修斯的故事及人物形象分析04-13

堂吉坷德读后感04-19

孔乙己人物形象分析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