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高觉新人物形象分析
长篇小说《家》,是文学大师巴金的代表作,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部优秀的现实主义长篇巨制。在小说中作者以娴熟的艺术手段,塑造了众多的富有典型意义的文学形象。书中人物不下七十余个,我今天来说说其中的高觉新。
《家》中的高觉新,是一个新旧掺半的人物,他接受了封建主义的正统思想,但也对封建家庭的腐败感到不满。他的性格上具有较突出的两重性。
高觉新具有美好的素质,才资优异,聪明好学,有着美好的理想和追求。高觉新自小就是个听话、孝顺的好孩子,这是一种合于传统礼教的孝子贤孙的理想性格,是父母心目中的“宁馨儿“,却也是导致他悲剧命运的致命弱点。他是成绩名列全校第一的优秀生,也曾经有过梦想,想做化学家,曾想毕业后继续上大学,甚至去德国留学深造。但作为在“五四”之前成家立业的人,他接受了封建正统观念,奉为行动的准则。虽然五四运动的新思潮对他有所触动,但他难以摆拖封建思想的束缚。觉新的思想性格被封建宗法观念和封建礼教严重地扭曲:他同情弟弟们的斗争,但长房长孙的地位和封建家庭的教养又使他逆来顺受。觉新的青春朝气和青年的梦想在沉闷的实际生活中渐渐消失,生活磨钝了他的感觉,但自身又无力摆脱困境,经常陷于极度的痛苦之中。
高觉新自幼生活在一个封建大家庭,受到过充分的封建伦理道德的教育,封建道德意识在他的思想意识中是非常深刻的。“孝道”要求子女无条件地顺从父母的意愿,为了实现父母的意愿,哪怕是自己吃再多的苦,受再大的委屈都是理所当然的。在祖父与父母面前,他必须要“孝”,父母死后,他必须承担起“长兄如父”的责任而走向自己的人生悲剧。高觉新的父母早亡,继母周氏软弱无能,又不是高觉新父亲的原配夫人,而觉民、觉慧与淑华年龄还小,在整个高家都没有充分的发言权。这样身为“长子”的高觉新就不得不自觉地承担起“长兄如父”的重担。由于顽固的封建势力和社会思想的桎梏,再加上觉新自己的的特殊身份与幼年遭遇,才造成了他的妥协与懦弱。他的心路历程反映了五四时期家庭伦理关系的变化和处于新旧思想交替时期人们的精神特征。
觉新悲剧性格的偶然性,深刻地提示了其所以为悲剧的社会历史必然性。明知所作所为害人害己,却不敢也不想改变这灰色的命运。同时,无奈中制造他人的悲剧,所以也就觉得特别可悲、可叹、可怜、可恨,使读者于强烈的震撼之后开始反省。高觉新做奴隶而不得的性格悲剧,则深刻地展现了民族文化心理缺陷的沉重历史痕迹,同样警示人们“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中,进行更高的要求,文学形象是作家对生活的真实的描写和对生活评价的深刻性的统一。高觉新形象的价值是他对封建专制主义的揭露和攻击。
高觉新这个文学形象在巴金先生有潜在的创作动因, 他代表着一代知识分子的精神特征。即使对当代人, 这些精神特征也没有变得陌生,因为它的历史根据依然存在。
高觉新人物形象分析 [篇2]
“激流三部曲”是巴金最为著名的代表作,其中高觉新是一个贯穿始终的关键性人物,高家这个封建大家庭及其亲戚家的悲欢离合大事小事,都无一不与他发生关系。而他的性格也如高家这个复杂混乱的大家庭一样,是与非、真与伪、善与恶、喜与悲、追求与失望、屈辱与痛苦……缠绕、纠葛在一起,体现出矛盾面和复杂性。
1、高觉新性格的二面性
1.1封建制度的守墓人和殉道者
高觉新始终奉行作揖主义,为此首先他不得不舍弃了自己的梦想和前途。“在中学里他是一个成绩优良的学生,四年课程修满毕业的时候又名列第一。他对于化学很感到兴趣,打算毕业以后再到上海或北京的有名的大学里去继续研究,他还想到德国去留学。他的脑子里充满了美丽的幻想。在那个时期中他是一般同学所最羡慕的人。”作为一个年青人,觉新也有自己的梦想和追求。但是中学毕业以后,家里开
始给他定亲,祖父和父亲都想要他早日娶妻生子,这自然是与他想要升学的梦想相违背的,但是他没有反抗也不敢向父亲说出自己的想法。就这样他接受了家里“抓阄”给他定下的亲事,成亲之后又在父亲的安排之下进公司工作。对于父亲的安排,不管是婚事还是工作,他都不能有丝毫的异议。“他听着,他应着。他并不说他愿意或是不愿意。一个念头在他的脑子里打转:“一切都完了。”他的心里藏着不少的话,可是他一句话也不说。”
作揖主义让他失去的不仅是他的前途和梦想,还有他的爱情。钱梅芬是在他的不抵抗主义之下他失去的第一个爱人,本来觉新与梅是青梅竹马,觉新满心以为自己一定可以与梅结合的,但是由于双方母亲在牌桌上的不愉快,居然拿两人的婚姻作为报复,因此,两个彼此相爱的人被残忍的分开了。梅远嫁,觉新也在家里的安排下,与“抓阄”决定的妻子李瑞珏结婚了。好在瑞珏是一个善解人意又心地善良的女人,所以觉新很快就满足了,每天在房间里陪着自己的新婚妻子。但是他的悲剧并没有停止,在老太爷死后,陈姨太等人以“血光之灾”的说法逼得觉新把即将临盆的妻子瑞珏送到荒凉,卫生条件极差的城郊,并且不允许觉新与她相见,就这样,深爱的妻子被-逼死,留下觉新与孩子孤寂的生活,但是就是这样的苦难和辛酸,觉新也只是默默的忍受,并没有一丝的反抗。连觉民和琴等人都不能理解觉新只是不说,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但是就是这样的“不说”,觉新只能把一切的苦水往心里吞,独自一人承受不能承受又不得不承受的痛苦。
《高觉新人物形象分析》。
在独子海臣死后,他还不得不承受着痛苦与家里的各种人打交
道,陪婶婶们打牌,陪叔叔选布料……即使这些都不是他想做的,但是只要是有人提出了要求,他都会想都不想的答应,连四奶奶也说他喜欢帮别人办事,帮别人办事比给他自己办事还高兴。其实他心里没有一刻是高兴的,但是他又得时时实行作揖主义,对任何人都说“好好好、是是是”。就是这样,他再次帮助舅父将自己有情的蕙嫁给了自己并不喜欢的郑国光,帮忙表弟枚娶回了冯家的女儿。他自己亲手创造了别人的悲剧,当别人在悲剧中痛哭时,他也在某个不为人知的角落里独自数着心里的伤口,比起给别人带来的伤害,给他自己带来的痛苦和愧疚感更令他窒息令他觉得自己不可能活的久了,自己的一生都完了。
1.2封建制度下的觉醒者和反抗者
尽管受到中国传统封建思想的影响很大,但是在“五四”运动到来之际,这些青年人也受到了影响,其中当然也包括觉新。在《家》第六章巴金写到:“五四”运动风暴和它催动的新思潮的怒涛都曾经强有力地吸引过觉新,他和觉民、觉慧一起 ,如饥似渴地读着《新青年》、《新潮》、《每周评论》、《少年中国》等革命刊物。“这些刊物里面的一个一个的字像火星一样地点燃了他们弟兄的热情。那些新奇的议论和热烈的文句带着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压倒了他们三个人,使他们并不经过长期的思索就信服了。”当然也有人会说还在学校的觉新在没有回到家庭之前所表现出来的精神在他回家之后就全部被消磨殆尽了,这一点我是不能认同的。虽然觉新奉行作揖主义,屈从与祖父父亲及家中的其他长辈。但是这也只是在家中压力下的一种权宜之计,只有
顺从才不会给自己关心的人制造麻烦。所以,当觉民觉慧要与家中的长辈争辩时,觉新总是尽力在其中调解,甚至有时候觉慧觉新与长辈产生冲突之后,他也会主动去道歉。
觉新做过的最“反派”的事应该是帮助觉慧出逃并给觉慧经济资助,他说道:“我们这个家需要一个叛徒,我一定要帮助三弟成功,他可以替我出一口气。“我做不了的事,你可以帮我。””这就是潜藏在觉新心中的反叛意识。尽管自己为了整个家的平衡不能做出叛逆如觉慧觉民的事情,但是这并不代表他没有反叛精神,只要是有机会,几时真正反叛的不是他自己,他也愿意在其中出一份力。
同样的事情还有帮助淑英离家出走。经历了表妹蕙的婚姻悲剧,觉新开始意识到不能让淑英也陷入到相同的痛苦之中,在经历了各种挣扎之后,他开始尝试劝三叔,但是没有成功。即使如此,觉新也表明了自己的态度,他是不想淑英再次陷入婚姻悲剧之中的。所以,当觉民告诉他帮助淑英出逃的计划后,觉新也点头默认了。
2、觉新性格两面性的原因
2.1新旧文化交替的时代背景
觉新出生并成长在新旧文化交替的时代,一方面,旧的封建文化的影响并没有完全消除,另一方面,受五四运动影响,新的进步思想的影响也不断扩大。觉新处在时代的交接点,并不能找到自己的位置,所以其性格呈现出两面性的特点。
长期以来,觉新都受到的都是“百善孝为先”的教育,严格受到儒家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等思想的束缚,而孝悌正是
仁义的基础,所以觉新的行为都受到“孝”的影响,以至于当父亲要他成亲时他没有反抗,当陈姨太以“血光之灾”的借口把瑞珏送到城郊的时候他也不敢反抗,对于舅父对表妹表弟的婚姻安排也是敢怒不敢言,一切都是因为“孝”,他承担不起不孝的罪名,所以只能选择顺从。
同时,觉新是长房长孙,受中国宗法制嫡长子继位制的影响,家中从上之下都对觉新抱以厚望,同时这也意味着巨大的压力。他不得不谨言慎行,他所代表的是大房甚至是整个高家,为了不辜负祖父父亲的厚望,他只能顺从他们的安排,走他们铺好的道路。而且,在父亲和祖父去世以后,他成为大房的代表,要帮助三爸料理公司的事务,还要管理家中的琐事,以至于其他的叔叔婶婶的事情,也多要由他去办,就因为他是长房长孙,他要承担常人之外的责任。在家里,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对他寄予厚望的,相反,还有类似四奶奶陈姨太等人暗中使绊,所以他所走的每一步都要特别小心,在任何情况下,即使有时候会伤害到自己,他也选择顺从和接受。
2.2自身性格弱点
虽然有很多社会家庭的因素制约着觉新,使得他不得不时时实行作揖主义,但是他自身的性格弱点也是重要原因。健忘,是觉新性格的一个重要内容,他遵命成亲,为不能同他意中人梅表妹结婚而绝望的痛哭,但他很快满意了。在短时期内他享受了他以前不曾料想到的种种快乐,在短时间内他忘记了过去的美妙幻想,忘记了另一个女郎,忘记了他的前程,他满足了,他陶醉了,陶醉在一个少女的爱情里。他可以在以前一刻还吹着悲声缠绵的箫,过一会儿,就又愉快而忘乎
《高觉新人物形象分析》。
所以地与姐妹们踢毽子去了。就拿他想继续读书来说,只要他能够勇敢的说出来,作为像高家那样的大家庭,以及他们的家庭条件,对觉新来说继续学业也不是完全不可能,可是他却选择了放弃,没有跟父亲提起任何自己的意见,可以说一定程度上也是他的懦弱断送了他的前程。
同时,觉新对封建制度从内心上还是认同的,他虽然他出生在封建的末世,但他却自觉地维护着每况愈下的封建秩序;虽然他是封建家庭制度的受害者,但他却一直为家族的兴衰而担忧。在他的观念中,家族的荣誉高于一切。而这种荣誉,说穿了也只不过是面子。当觉世觉群拿着菜刀吵骂,淑华采取不管不顾的态度,而觉新却以为不然,他对淑华说:“话虽然这样说,不过他们究竟是高家的人,闹出笑话来,大家都没有面子。应当早点想法才行。”他也曾在姑妈张太太面前埋怨:“四爸、五爸好像住在金山、银山里面,只管花钱如流水。”他觉得田产是爷爷遗下的,“只有败家子弟才会把它‘出脱’的。五爸太对不起爷爷!”“我们如果再不管,高家就会光了。什么都会光了”。虽然自己深受这个家庭的压制伤害,但是他还是本能的去维护这个家庭。因为他也觉得像他们家庭的这种存在形式是正确的,不想去打破这种形式。所以当克安克定要卖公馆时,他坚持公馆时祖父留下来的,公馆卖了家也就散了,说明他认为封建大家庭是正确的,想要维护这种秩序。
2.3“五四”新思想的影响
虽然封建思想的影响很大,但是“五四”运动以后,新思想的影响也很大。长期受封建思想笼罩的社会就犹如寒冬,但是五四新思想就
像是寒冬里的阳光给人们带来了温暖和希望。
即使觉新不能像觉慧一样逃离家庭积极地投身革命,也不能像觉民一样参加编辑报纸为革命做宣传,但是他还是能够从自己兄弟那里得到各种书刊报纸,他贪婪地从报纸上读来自北京的消息。“那些新奇的议论和热烈的文句带着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压倒了他们三个人,使他们并不经过长期的思索就信服了。……每天晚上,他和两个兄弟轮流地读这些书报,连通讯栏也不肯轻易放过。他们有时候还讨论这些书报中所论到的各种问题。”由此可见,五四新思想对觉新的影响很大,也是觉新站出来反抗封建制度的原因,是他性格中的反抗性的来源。
3、对觉新性格的评价
觉新的性格让很多人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一方面觉新在家里所遭受的委屈和悲剧让人觉得不幸和同情,另一方面又为他一味奉行作揖主义的懦弱性格感到愤怒。但是大多数人还是偏向于去理解觉新的处境,在对他的感情之中同情要偏多一点。
但是我认为虽然其悲剧值得同情,但是更应该反思他懦弱的性格对他的命运乃至别人的命运带来的悲剧,可以说除了客观的社会家庭原因,导致觉新身边一系列悲剧的重要原因是他的懦弱以及他对封建家族制度的维护。试想,如果觉新能够像觉慧一样坚守自己的梦想,能够对家人的安排说“不”,也许他能够完成他的学业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在对待爱情婚姻上,如果他能够像觉民一样坚持自己的选择,坚决抵制家里对自己亲事的安排,就不会有他与梅的爱情悲剧,也自
然不会有瑞珏的惨死,更令人悲愤的是在经历了多次的感情打击之后,明明自己跟蕙也是两情相悦,但是还是顺从地将自己喜欢的女子嫁给了他人,一切都是因为他的隐忍和软弱。最后到了忍无可忍的时候,他反抗了,然后跟自己的家人生活在一起了,他承受的反而比以前承受的少了。以前由于种种顾忌而不敢跟家里的长辈反抗,所以自己才会活得很累。传统封建文化和孝的观念之所以能够对觉新产生影响是因为从骨子里是维护这些秩序的,他的性格中有着屈服于封建思想的因素,所以他性格的弱点才是导致他悲剧的主要原因。
高觉新的形象和性格特征十分复杂,受到了各种因素的影响,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觉新自身的性格弱点是导致其性格复杂性的重要原因。除了哀其不幸以外,我们更多的要怒其不争。这也许也是巴金创作“激流三部曲”的原因,通过软弱的觉新的悲剧给读者以冲击,因为悲剧的冲击力往往比喜剧要大,以此来警醒世人,同时号召广大青年来接受新思想,打破封建桎梏。同时以觉新这样一个压迫到极点的角色的反抗预示着春天的到来,革命的春天即将到来。
【高觉新人物形象分析】相关文章:
《家》觉新形象分析11-23
觉慧人物形象分析03-23
觉新的人物形象分析11-23
高加林个人形象分析06-20
高加林人物形象分析11-21
高加林人物形象的分析11-07
高加林的人物形象分析10-06
高加林的人物形象分析11-23
哈姆雷特的形象分析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