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财务内控制度建设的思考

时间:2022-11-23 11:12:54 制度建设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关于事业单位财务内控制度建设的思考

行政事业单位是进行社会管理和提供公共服务的重要组织,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的不断推进和人们对行政事业单位关注度的不断提升,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也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依法查处和曝光了一批批违反中央八项规定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贪污受贿、侵占挪用等违纪违法案件,一次次告诫人们,必须从坚持全面从严的高度不断加强和持续完善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管理。内部控制是行政事业单位实现内部管理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值得高度重视、深入研究和积极实践探索。

关于事业单位财务内控制度建设的思考

一、当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一)会计基础工作不规范

会计基础工作是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和单位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许多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和会计人员来自“半路出家”的办公室人员或其他业务人员,因而对其所处的岗位性质、地位和职责不太清楚,对会计科目不合理、记账凭证不规范、账目不够细致清晰等基础性问题把关不严,使得一些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基础工作还不同程度地存在原始凭证要素不全、会计凭证填写不规范、岗位职责划分不清、物资采购管理不严等问题。

(二)预算管理体系不健全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必须建立在完善的预算编制体系基础之上,使得预算编制人员能够根据相关的标准来完善预算编制程序,从而实现制度化的有效监督和管理。由于当前我国关于内部控制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一些行政事业单位为了追求短期利益而不注重对预算管理体系的编制和完善,对预算编制中资金、项目、时间、指标等缺乏合理性和科学性论证,从而使得行政事业单位缺少了预算编制这一强有力的约束和监督手段。

(三)财务管理人员素质不高

管理人员和会计经办人员,是行政事业单位实施内部控制和提升会计信息质量的关键因素。《会计法》对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资格和条件进行了明确规定,一般要求不但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担任会计机构负责人的还要具备一定年限的会计从业经验和会计师以上的技术职务资格。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由于行政事业单位从事财务和会计工作的人员大多不是会计专业科班出身,有的甚至只是由不具备会计专业基础知识的办公室人员兼任,从而使得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参差不齐,会计和财务专业素质不高的大有人在,不利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水平的提升。

(四)内控意识和基础工作不足

由于内部控制不是万能的,其自身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可能会因为决策失误、合伙同谋等造成内部控制实效,加之内部控制制度在我国建立的时间较短,使得一些行政事业单位从决策层、管理层到普通员工对内部控制的作用认识不足,有的甚至存在“内部控制没必要”、“内控越严越好”、“内部控制就是惩罚”等认识误区,因而对内部控制重视不够。

(五)资产管理混乱

由于行政事业单位是具有公共性和外部性的组织,加之有国家权力作为支撑,长期受到计划经济思维的影响,使得许多行政事业单位在资产管理方面比较混乱。一方面,由于单位财产姓“公”,产权不够明确,使得一些行政事业单位的财产管理责任落实不到位,造成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真空”现象。另一方面,许多行政事业单位很长一段时间内没能真正按照相关规定建立起单位财产定期盘点和清查登记制度,使得资产台账信息与实际不相符合。

二、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对策思考

(一)增强内控意识,夯实会计基础工作

应根据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具体实际,进一步加强对内部控制理论的学习和研究,切实增强行政事业单位领导层和财会人员的内部控制意识。同时,要积极借鉴企业等单位的重要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加深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相关理论知识和法律法规的学习,加深行政事业单位管理者、会计人员和干部职工对内部控制的高度重视、大力支持和积极监督,以便充分发挥内部控制在行政事业单位中的作用和功能,不断夯实会计基础工作。

(二)完善预算管理,健全内控制度

加强和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是关键。因此,必须结合行政事业单位具体实际,完善单位预算编制体系,充分发挥预算编制对单位内部控制的重要约束功能。主要包括预算编制、审定、执行、监控、分析、调整、考核等。强化预算控制在内部控制中的功能作用。要进一步扩大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收支计划编制的范围,将各单位的全部财务收支事项均纳入预算, 并严格预算的调整和追加程序,未经批准,不得擅自调整预算,并严格责任预算的考核机制。

(三)构建良好环境,提高人员素质

一是要加强对管理人员、会计人员的教育和监督,改变管理和会计人员的从属地位,对坚持正义、敢于检举揭发会计信息造假行为的管理和会计人员进行奖励和保护;二是要加强对管理人员、会计人员的宣传教育力度,让他们结合自己的岗位工作实际,深入了解和把握内部控制的重要性以及与自己相关的控制制度、自己所应扮演的角色等;三是要通过行政事业单位自行组织或者委托专业培训机构,加强对会计人员进行定期业务培训和不定期考核,注重业务培训和考核评估效果,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水平,降低会计人员出错的概念和会计信息造假的可能。

《关于事业单位财务内控制度建设的思考》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四)强化外部监督,增强内部审核   应根据会计法、会计制度、会计准则和相关法律法规,立足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实际,认真落实会计财务政策和财务处理程序,不断制定和出台内部稽核制度、岗位责任制等相关的财务会计制度,使得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处理能够与业务进行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监督,从而保证和提升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同时,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领导的经济责任审计和审核,加强和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监督和控制机制,对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信息、资金流向等进行严格审核把关,确保财务报表、风险评估和内部审计的有效性和合法性,不断提高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信息的质量。

(五)加大内控力度,加强信息披露

会计信息是行政事业单位进行科学决策的重要参考依据,它对决策过程和决策后果都具有重要而深刻的影响。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信息系统能够为行政事业单位提供业务信息、运行信息、成本信息、库存信息等。畅通、有效、良好的信息沟通,有利于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层对组织的发展和组织目标的实现进行切实有效的监督和管理。在行政事业单位的执行过程中,可以根据组织内外环境和自身的具体实际,选择符合实际和需要的信息沟通方式和渠道,增加单位内部信息的准确性和合理性。要加强行政事业单位信息披露与沟通,在信息沟通过程中,要注重实事求是,对罔顾事实、恶意弄虚作假的行为要及时制止和严厉惩处,形成良好的信息沟通机制。同时,要加强对信息沟通的管理和维护,不断提高会计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以便行政事业单位的决策层和管理层能够及时了解和把握本单位的运行状况、发展动向等,从而为行政事业单位科学决策提供重要依据。

三、结束语

内部控制是实现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管理的重要财务经济手段,也是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更是科学有效地解决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问题的重要举措。因此,在全面从严治党和强力反腐倡廉的新形势下,行政事业单位应积极转变思想观念,不断增强内部控制意识,立足本单位实际存在的问题,在人员、制度、监督、信息等方面采取积极措施,不断加强和完善本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为行政事业单位中心任务的有序开展和价值目标的早日实现提供坚强有力的财会保障。

关于事业单位财务内控制度建设的思考 [篇2]

健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是加强财务管理的重要措施。笔者在最近参与的财务集中检查中发现,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工作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 既制约了行政事业单位的工作效率和效果, 同时也影响了财政“节流”任务的完成和部门预算制度的实施。为此,本文试图通过对相关问题进行梳理,提出加强健全内控防范机制的建议,为进一步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制度建设提供参考。

一、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一)内控环境薄弱,内控意识淡薄。内控意识是内控环境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良好的内控意识是确保内控制度得以健全和实施的重要保证。有的单位一把手缺乏内部控制理念,内控意识淡薄,重事业发展,轻内部管理,甚至缺乏对内部控制知识的基本了解,认为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是会计人员的事,出了事则以自己不懂会计业务为由,将一切责任推给会计承担。因此很多单位的内控制度环境薄弱,内控意识相对淡薄。

(二)会计核算不规范, 资产家底不清。有效的内部控制需要有健全的会计记录系统。但通过检查发现不少单位的会计核算不规范,主要表现在:一是原始凭证管理不规范。有些单位对原始凭证审核粗糙,如有的票据记录的经济业务与实际经济活动事项不符、内容不合常规;一些货物销售企业在没有正式发票的情况下,借用其他单位发票,导致开票单位与领购单位名称不一致;一些单位使用往来结算收据、自制收据和单位内部收据作为依据报销等。二是账务核算处理不规范。如有的单位在年终结账时, 不将收入和支出结转“结余”科目, 而是将收入和支出相对转, 使“结余”科目不能正确、完整地反映核算单位的结余状况;还有的单位, 两套会计核算制度同时运行, 支出核算混乱。三是固定资产管理混乱, 存在账外资产。有的单位固定资产账上有但实际上资产已不存在, 而有些实际使用的资产却未作价入账, 形成账外资产;另外还存在不同单位之间的资产调拨、转移,未办理相应手续等现象。

(三)内部审计和监督机制不健全,未建立配套的追究问责制。内部审计是内部控制制度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内部控制目标的重要手段。由于对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认识欠缺,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尚未建立或不健全,有的单位虽然建立了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但因领导重视不够,使制度的作用未能得到充分发挥、形同虚设,造成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当内部会计制度的缺失、失效而造成经济损失时,多数只限于追究直接领导和主要责任人的责任,对相关人员影响不大,没有明确的追究问责制、无章可依。因此,财会人员对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认识总达不到一个高度、没有休戚相关的意识、没有急迫感。

二、推行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难点

(一)管理理念不到位,缺乏责任感。目前,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对内部控制存在误解,有些行政事业单位对内部控制的概念非常模糊,不理解内部控制的意义所在,认为内部控制只是一种程序;有的单位本身不重视会计工作,导致行政事业单位对会计人员的配备要求不高,会计人员普遍业务素质偏低,对内控认识不透;有的单位负责人不支持会计工作,使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作用得不到有效发挥。

(二)现行授权机制容易造成内控制度失效。在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设置上,会计监督人员受单位领导管理,其监督权力也由单位领导授予。这种被领导者监督领导者的设置,本身不符合管理学基本原理,其行为必然受控于管理层,反映管理层的意图和目的,体现管理层的意志,致使内部会计控制监督“名存实亡”。

(三)相关政策不到位,会计监督乏力。近些年来,国家对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虽然做出了规定,但尚缺乏具有可参考操作的具体内部控制制度,缺乏可操作性的监督制约措施。

三、加强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的建议

(一)增强内控意识,强化单位负责人责任意识。内部控制制度制定以后,单位负责人要真正确立起对财务会计工作和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第一责任主体”意识,并要通过宣传和动员,要求所有的工作人员对于内部控制制度的相关规范和条例进行学习,同时将每一项规定具体落实到相应的工作部门,以提高工作人员对内部控制制度的认识。在内部控制中要明确每一名工作人员的具体责任,通过将责任落实到个人,实现内部控制的作用。通过提高工作人员的内部控制意识,营造一个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

(二)加强会计人员、内审人员的培训,夯实会计基础工作。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人员要注重业务学习,不断更新、补充、拓展自己的知识和技能,真正担当起内部控制的重任。内部审计人员实行持证上岗,由审计机关负责对全市内审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对于经培训后资质仍然达不到要求的财务、内审人员,相关部门要及时调整。鼓励审计机关采取“以审代训”、联合审计等多种形式,促进提高内部审计人员能力,更好地整合部门审计资源,提高审计监督整体效益。

(三)加强内部审计和监督机制,完善单位内部控制体系。行政事业单位应当在财务部门和其他管理部门以外单独设立内部审计部门、配备内审人员并确保其拥有较强的独立性,切实开展内部审计工作,使之不再流于形式。充分发挥内部审计“一审、二帮、三促进”的作用。由于内部审计对本单位财务控制情况比较了解,因此可以准确把握内部会计控制的薄弱环节及容易造成损失的失控点,通过有针对性的、经常性的、连续性的跟踪审计监督,帮助有关部门逐步加强和完善内部会计控制,使内部会计控制起到应有的作用。

(四)建立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考评体系,强化责任追究制。《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第七条第二款规定“内部会计控制应当约束单位内部涉及会计工作的所有人员,任何个人都不得拥有超越内部会计控制的权力。”对一些单位领导随意任用会计人员,或因个人意志导致内控失效的要予以追究责任。只有客观公正地给予考核评价、奖惩结合,才能激励和鞭策推行内部控制制度的有关部门及干部职工尽心尽责地做好内部控制工作。

总之,建立并严格执行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对于规范会计行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强化管理,控制风险,防止、发现、纠正错误与舞弊行为等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建设问题,强化单位内部涉及会计工作的各项经济业务及相关岗位的控制,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堵塞漏洞、消除隐患,遏制和打击经济犯罪行为。

【事业单位财务内控制度建设的思考】相关文章:

关于加强事业单位内控制度建设的几点思考11-23

关于邮政速递物流内控制度建设的思考11-23

加强事业单位内控制度建设的必要性11-23

完善内控制度建设11-23

企业制度建设的思考11-23

对税务公务制度建设的思考11-23

有关企业制度建设的思考11-26

关于企业制度建设的思考11-23

加强应收账款内控制度建设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