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落实办学理念培养目标及措施

时间:2024-10-31 13:34:31 林强 落实措施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小学落实办学理念培养目标及措施(通用6篇)

  我们眼下的社会,我们可以接触到措施的地方越来越多,措施是管理学的名词,通常是指针对问题的解决办法、方式、方案、途径,可以分为非常措施、应变措施、预防措施、强制措施、安全措施。到底应如何拟定措施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落实办学理念培养目标及措施,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落实办学理念培养目标及措施(通用6篇)

  小学落实办学理念培养目标及措施 1

  一、引言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我校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致力于落实办学理念,明确培养目标,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确保教育质量的提升。本文旨在对我校在落实办学理念、培养目标及措施方面的工作进行总结。

  二、办学理念与目标

  我校的办学理念是“勤学善思、文明乐观、自律诚信、和谐发展”。在此基础上,我们制定了以下培养目标:

  1.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逻辑思维能力,使其具备勤奋乐学、知难而上的精神。

  2. 培养学生文明礼貌、尊老爱幼的品质,使其将学习视为一种爱好和乐趣。

  3. 增强学生的'自尊心和荣辱感,提高其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的能力。

  4. 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好习惯,形成实事求是的品德。

  5. 促进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团结友爱,共同维护教育形象和学校荣誉。

  三、落实措施

  1. 加强宣传与教育:学校积极宣传办学理念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让全校师生明确办学理念的目标、责任和义务。通过班会、校会等形式,不断强调办学理念的核心价值,引导师生将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2. 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学校积极组织开展各类活动,如评选“勤学善思”小模范、“文明乐观”小标兵等,以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提高落实效率。同时,通过举办读书节、科技节等活动,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 完善课程体系:学校注重课程体系的完善,开设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同时,将德育课程融入其中,注重学生的品德教育,培养其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4.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学校注重教师队伍的建设,通过定期开展师德师风培训、教学技能培训等活动,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和教学水平。同时,实施名师工程,发挥名师的引领示范作用,带动整个教师队伍的提升。

  5. 强化家校合作:学校积极与家长沟通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通过定期召开家长会、家访等形式,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情况,共同制定教育措施,形成家校共育的良好氛围。

  四、成效与反思

  通过一系列措施的落实,我校在办学理念、培养目标及措施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提升,学校的整体教育质量也得到了提高。然而,我们也意识到在落实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如部分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有待提高、部分教师的教学水平还需进一步提升等。未来,我们将继续加强这方面的工作,不断完善和落实办学理念、培养目标及措施,为培养更多优秀人才贡献力量。

  小学落实办学理念培养目标及措施 2

  一、引言

  我校始终坚持“育人为本、全面发展、和谐发展、终身发展”的教育理念,致力于培养具有健康身心、良好习惯、优良品性和远大志向的时代新人。为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制定了详细的办学理念和培养目标,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来确保其落实。

  二、办学理念与目标

  我校的办学理念是“童蒙养正、立德树人”,旨在通过教育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此基础上,我们制定了以下培养目标:

  1. 认知层面:培养学生具备正知、正见,使其能够正确认识世界和人生。

  2. 情感层面:培养学生具备正心、正念,使其能够拥有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和道德观念。

  3. 行为层面:培养学生具备正行、正范,使其能够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和法律法规,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

  4. 人格层面:培养学生具备正品、至善的人格品质,使其能够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优秀的人格魅力。

  三、落实措施

  1. 打造校园文化品牌:我校围绕“养正教育”的育人目标,积极打造校园文化品牌。通过举办童谣传唱、经典诵读等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从而培养其热爱传统文化、继承传统美德的情感。

  2. 完善课程体系:我校注重课程体系的完善,将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相结合,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我们积极开发养正教育的校本课程,如《校园童谣》等,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养正教育的内涵。

  3. 加强德育工作:我校注重德育工作的开展,通过班会、校会等形式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同时,我们积极组织各类德育活动,如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等,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品德、提升素质。

  4. 提升教师素质:我校注重教师队伍的建设,通过定期开展师德师风培训、教学技能培训等活动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和教学水平。同时,我们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教研教改和课题研究活动,以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

  5. 加强家校合作:我校积极与家长沟通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通过定期召开家长会、家访等形式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情况,共同制定教育措施。同时,我们鼓励家长参与学校的教育活动,共同为学生的成长贡献力量。

  四、成效与展望

  通过一系列措施的落实,我校在办学理念、培养目标及措施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提升,学校的整体教育质量也得到了提高。未来,我们将继续加强这方面的工作,不断完善和落实办学理念、培养目标及措施,为培养更多优秀人才贡献力量。同时,我们也将积极探索新的教育方法和手段,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和人才培养的要求。

  小学落实办学理念培养目标及措施 3

  一、办学理念

  学校提出了“勤学善思、文明乐观、自律诚信、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其全面发展。

  二、培养目标

  1. 使学生能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断增强逻辑思维能力,具备勤奋乐学、知难而上、遇难而进的顽强拼搏精神。

  2. 通过落实办学理念,使学生能够做到文明礼貌、尊老爱幼,把学习当作一种爱好和乐趣,把文明当作美德,把参加各种活动作为自豪,消除厌学情绪,实现快乐成长。

  3. 增强学生的自尊心、荣辱心,使其能够分清对与错,提高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能力,自觉遵守学校纪律、维护学校秩序。

  4. 使学生能够养成诚实守信的好习惯,在家不欺骗父母,在学校不欺骗老师和学生,从小形成实事求是的品德。

  5. 使学校教师之间、学生之间、师生之间能够做到团结友爱,齐心协力维护教育形象、学校荣誉。

  三、落实措施

  1. 积极宣传:学校积极宣传落实办学理念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让全校师生明确办学理念的目标、责任和义务,把全校师生思想意识、学习工作目标都引导到办学理念上来,形成共识。

  2. 开展活动:学校提出办学理念目标,积极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多给师生搭建展示自我的`机会,多给师生提供活动场地、器材、资料等,真正让师生在活动中受益,在实践中提高。例如,学校每年评选“勤学善思”小模范、“文明乐观”小标兵、“自律诚信”好孩子等活动,通过评选活动激发学生参与落实的积极性,提高落实效率。

  3. 督导总结:学校及时做好督导总结工作,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做到边落实边总结边整改,常抓不懈,形成自己的特色。

  小学落实办学理念培养目标及措施 4

  一、办学理念

  学校秉承“童蒙养正,立德树人”的校训,坚持“育人为本、全面发展、和谐发展、终身发展”的教育理念,致力于创设科学、文明、团结、奋进的育人环境。

  二、培养目标

  1. 在认知层面,培养学生具备正知、正见,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 在情感层面,培养学生具备正心、正念,拥有积极向上的心态和正确的道德情感。

  3. 在行为层面,培养学生具备正行、正范,做到言行一致,遵守社会公德和法律法规。

  4. 在人格层面,培养学生具备正品、至善,塑造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道德品质。

  三、落实措施

  1. 课程育人:学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传统文化相结合,积极开发养正教育的校本课程,如《校园童谣》等,促使“校园童谣”成为了一种动态的和序列性的活动。同时,将学科课、综合实践活动、课外活动三者有机结合起来,以艺体教育为重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2. 文化育人:学校进行校园养正文化建设,发挥环境育人功效。对教学楼、照壁、廊壁等进行整体规划,分步实施,处处彰显出养正文化。同时,一班一特色的养正班级文化也起着“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3. 活动育人:学校以活动为载体,积极开展各项活动来增强学生正知、正见、正心、正念的思想。如通过开笔礼、成长礼、毕业礼以及校园童谣节、“丑小鸭”艺术节等活动,让养正文化源源不断注入学生的心中。

  4. 实践育人:学校组织学生在国家公祭日和抗战胜利纪念日瞻仰英雄纪念碑,在重阳节和学雷锋纪念日到退休老教师家送温暖,进行志愿者服务,培养爱国情怀和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同时,学校还组织学生在校和家里积极参加劳动实践,培养生活自主管理能力。

  5. 管理育人:学校构建“三二一”的教育网络,包括教育、引导团队,督促检查团队和自我管理团队,以及家庭教育、校外聘请的辅导员教育和榜样的'教育,引导学生向上、向美、向善。

  6. 协同育人:学校树立“人人为德育工作者”的观念,使家长明确自己在家庭教育中的责任。通过组织家长委员会、教育教学开放日、家长会等活动,让家长了解学校的管理模式,共同融入学校的教育之中,形成共同教育学生的理念系统。

  小学落实办学理念培养目标及措施 5

  为进一步推进音乐课堂教学改革和有效提高音乐课堂教学质量,激励广大音乐教师潜心教学研究的热情,推动全州中小学音乐教学质量进一步上升,延边州教育局决定20xx年3月开始实行“延边州中小学音乐学科能力培养目标与教学质量检测实施方案”,望各县市教育局,进修学校,普通中小学认真落实此项工作,本方案在实施过程中进一步修改完善。

  一、指导思想

  为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和素质教育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全州中小学音乐教学常规管理,不断规范教学行为,有效提高教学质量,特制定延边州中小学音乐学科能力培养目标与教学质量检测实施方案。

  二、能力培养目标与检测内容

  演唱、唱乐谱、演奏、中外作曲家、器乐常识。

  三、目标教学要求

  1、演唱:

  ①能够用自然的声音,准确的节奏和音调有表情的演唱。

  ②每学期能够背唱指定的三首歌曲。

  2、唱乐谱

  ①结合所学歌曲认识音名、音符、休止符及一些常用记号。

  ②每学期能够背唱指定的三首乐谱。

  3、演奏

  ①能够用打击乐器或其它音源合奏或为歌曲伴奏。

  ②学习课堂乐器的演奏方法,参与歌曲或乐曲的表现。

  ③每学期背奏指定的.三首曲。

  4、中外作曲家

  ①每周一故事。通过讲故事让学生们了解中外作曲家的国籍与代表作品。学习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民族精神,创作精神,革命精神。

  ②每课时讲作曲家故事时限时6分钟以内。

  5、西洋管弦乐器

  ①木管乐器:短笛、长笛、双簧管、单簧管、大管。

  ②铜管乐器:圆号、小号、长号、大号。

  ③弦乐器: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

  ④键盘乐器:钢琴、风琴、手风琴、电子琴。

  ⑤打击乐器:定音鼓、木琴、三角铁、小鼓、大鼓。

  要求:能够听辨不同乐器的音色并说出乐器名称。

  6、中华民族乐器

  ①吹奏乐器:笛子、唢呐、葫芦丝

  ②弹拨乐器:琵琶、古筝、三弦、扬琴

  ③拉弦乐器:二胡、京胡、板胡。

  要求:能够听辨不同乐器的音色并说出乐器名称。

  7、学段目标

  ①1、2年级只唱歌曲,3、4年级唱词、唱谱,5~9年级唱词,背唱乐谱。

  ②3、4年级看谱演奏,5~9年级背谱演奏。

  ③1~3年级讲中国作曲家故事与代表作品。4~6年级讲外国作曲家故事与代表作品。7~9年级综合。

  ④3年级--木管乐器。4年级—铜管乐器。5年级—弦乐器。6年级—键盘乐器与打击乐器。7~9年级综合加民族乐器。

  四、评价方法:

  1、每学期末质量检测满分100分,其中唱歌、唱乐谱、演奏50分,中外作曲家为20分,器乐常识30分。根据具体情况权重可选适当调整。

  2、每学期末抽不同年级,不同班级进行检测,测评内容为“能培养目标与检测内容”为依据。

  3、测评内容及班级的测定由学校领导选定。

  4、测评方式:全班学生集体演唱,演奏,问答。听辨回答等。

  五、测评要求

  1、每学期末由学校组建音乐教学质量检测组(校领导与全体音乐教师),组织检测。

  2、每学年由各县市音乐教研员组建质量监测组,进行检测。

  3、落实责任制

  由各中小学校长,主任为学校教学质量检测责任人。

  切实抓好全州中小学音乐学科教学质量的检测及教学管理工作。各学校将每学期,每学年质量检测结果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并纳入音乐教师业绩档案,作为音乐教师年度考核,奖赏的一个重要依据。

  4、由各县市音乐教研员负责,4月份进行培训,培训对象:各中小学主管教导主任和全体音乐教师。

  小学落实办学理念培养目标及措施 6

  摘要

  小学教育的发展离不开专业的小学教师,小学教育教师应具备关爱儿童,培养小学生志趣的小学教育情怀。小学教师培养应立足于教师的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在教育过程中应侧重专业性教育,突出教育教学理论,在教育科研中具有一定的研究优势,加强实践环节教育,建立起教育激励机制,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关键词

  小学教育;培养目标;实现机制

  经过多年的探索,我国开展小学教师培养已经有数十年的实践经历,本科学历对于小学教师培养目标应该是何种定位,目前国家教育部门仍然没有统一规定。小学教育专业大部分都是高等院校的教育科学院、教师教育学院举办,他们具有教育学、心理学教育的巨大优势,教学过程中更加符合学生们的要求。本文针对小学教育专业培养的相关理论研究,对于本科层次的小学教师培养目标进行科学定位,为社会发展提供满足要求人才。

  一、小学教育专业培养目标定位分析

  由于现阶段社会用人单位与高校培养单位未能就小学教育专业培养目标形成一致的思想认知,进而导致小学教育专业本科培养目标出现“三重定位”。伴随“三重定位”而来出现了3种培养类型,分别是:研究型、教育型以及实用型。三种培养类型各有利弊,现展开详细论述。

  (一)研究型小学教师目标

  研究型小学教师培养主张小学教师在当前优质教育背景下必须朝着教育研究者方向转型,必须具备专业教育发展意识和发展能力。研究型的小学教师应具备小学教育现象和规律研究能力,教师走向工作岗位之后可以适应小学教育,并且还能够引领小学教育发展。研究型小学教师培养其定位比较前瞻性,顺应当代小学教育的改革以及教师专业发展潮流。上述都可以被认为是研究型培养的优势,研究型培养的不足在于学生素质结构不健全,该方法培养出来的学生从师技能不足,在进入教育岗位之后难以快速适应工作。因为自身有限的大学受教育时间被分摊到包括任教学科的学习以及专业技能训练等等在内的诸多方面,“面面俱到”导致“面面稀松”,加之初入社会缺乏必要的社会经验,综合能力较差,因此,此种模式培养出来的人才并不受用人单位的广泛认可。

  (二)教学型小学教师目标定位

  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之下,高等教育需要与市场需求进行无缝对接,有一些院校应将小学教育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于教学型。在业务素质之上应强调学生掌握扎实学科专业知识和娴熟技能。课程设置应突出数学、语文以及英语等学科专业课程比重,注重对多媒体课件制作技能培养。此种定位人才培养的最大优势在于能够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在毕业的时候,学生已经拥有了非常丰厚的学科专业功底,教学技能熟练,在人才求职应聘过程中很容易“显山漏水”,进而快速进入小学教育道路,并完成从新手教师到胜任型教师的角色转化。然而这种培养计划也存在缺点,因为科研能力与理论素养较差,学生的发展潜力不大,在转型成为胜任型教师之后难有能力向骨干型教师、专家型教师发展。

  (三)实用型小学教师培养目标定位

  实用型教师主要是指培养出的'毕业生满足社会的需求,就每年在小学教育岗位任职的教师来看,很多教育局学校对于小学教师的需求都希望教师拥有熟悉的基础理论知识,同时还熟悉各种教学技能的应用,最好教师入职之后没有适应期可以直接独立完成教学任务。实用型教师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能够真正满足:传道、授业、解惑要求。但是,这种实用型教师也存在着一定的弊端。首先,教师对于小学实施素质和教师素质的合理诉求不足,对于教师专业化发展所需要的专业能力构成要求认识不足。其次,这种不足造成了选择教师要求较高的高等院校不能够实现完美承接,不利于小学教师队伍建设。

  二、教育型小学教师培养目标实现机制

  (一)立足综合素质培养注重专业学习

  小学教师的培养基本都是由中等师范专业学校承担,其主要以培养小学教学专业优势作为目标。开展小学教师综合培养重在教师的基本技能培养,如琴棋书画、吹拉弹唱以及三字一话等技能。虽然这些技能在教学过程中十分必要,但是若培养本科学历的小学教师则应该将综合培养仅仅限于这些技能则显得不够。小学教师应该注重综合性培养,要求教师不仅要具备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还应拥有熟练的教学技能;不仅要具有教育科研的能力,更要有良好的个人素质,要能够为改善当前小学教育现状能做出相应贡献。想要实现上述目标,应在培养教育型小学教师的过程中采用“四维立体”培养方案,为小学教师设置科学的课程教学计划、文化素质教育计划、科学研究计划以及实践教学计划,利用“四维立体”培养方案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以及综合素质,进而确保学生在就业之后既能拥有宽口径的适应能力,又能成为某一学科的行家里手。

  (二)夯实理论基础培育教师科研能力

  教育型小学教师培养应注重对小学教师教学理论的培养以及科研能力的培养,从这两方面提升小学教师的综合素质和基本理论知识。在具体落实的时候,首先,应强化教育者的教育。理论教学。对小学教育专业的教师而言,由于他们的未来工作对象是正处于发展期的小学儿童,因此他们不需要具备丰富的文化理论专业知识,而应该更擅长人的心理,熟悉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其次,增强专业发展后劲,为后续专业学习提供理论支撑。新时代下,教育者有着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但是竞争压力也相对提升,他们的教育对象以及教育目标需要根据社会的需求随时变更,需要较强的迁移能力以及职业适应能力。由于小学和幼儿园的教育工作者的专业性要求优势不显著,因此对于职业适应性的要求以及小学教育者的理论基础要求更高。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高校方面应逐步形成教育理论和教育科研优势,加大开设教育学心理学课程的力度,加强教学科研的训练,充分利用学术交流等途径,相信能够取得非常好的效果。

  (三)加强教学实践促进教学技能提升

  小学教育特点决定了小学教师必须从多方面提升教育技能,而教学技能形成离不开丰富扎实的实践训练。小学语文教学应该辅助一些理论教学或者实证分析,这样有利于教学理论被应用于实践,更有利于学生对于教学理论的理解和掌握。例如,可以开展“浸入式”见习,举办校内演讲比赛或是组织学生参与“爱心学校”等公益活动,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文字能力,对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以及组织管理能力也能够发挥积极的作用。

  (四)构建激励机制促进创新精神

  小学教育专业本科培养目标在落实的过程中应注重激励机制的构建。首先,培养学生们的创新精神;其次,以创新为主导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学质量保证体系;再次,建立完善的奖励制度;最后,大力倡导学术自由,营造多元化发展的、良好的学术氛围。高校方面应积极推动教学理念、改革方法以及内容进步。在落实小学教师教学过程中应积极打破清规戒律,敢于冲破整齐划一的教学弊端,对于学生的任何尝试都应加强鼓励和引导。

  三、结束语

  小学教育作为我国的基础教育,针对教师进行系统性培养已经成为了当前教育必须重视的问题。本文针对小学教育专业本科培养目标相关问题以及实现机制进行探究,为培养更多满足要求的教师提供支持。

【小学落实办学理念培养目标及措施】相关文章:

落实办学理念保障措施11-23

学校落实办学理念保障措施11-23

汀罗一中落实办学理念和目标的保障措施06-08

落实教学常规的措施11-23

落实安全保障措施11-23

强化管理落实措施11-23

落实主体责任措施03-25

主体责任落实措施06-17

安全生产措施落实方案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