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大学生就业援助思路
2017年就业工作思路将本着以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为中心,以鼓励和支持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为切入点,以强化服务和拓宽就业渠道为重点,充分发挥学生的职业潜能,提高就业质量。
1.完善就业工作制度,规范就业工作各项流程。进一步完善考核制度,将就业工作列为学校考核学院学生工作的重要指标。争取在日常工作中建立例会制度、就业进展定期通报制度、就业手续办理及相关材料管理制度、就业信息跟踪制度等,以制度促进就业工作规范化、科学化发展。
2.强化职业培养,提升辅导水准。继续以《大学生职业发展》公共必修课程为基础,结合就业讲座、学科竞赛、职业手册、职业测评、个性化辅导、实习实践等活动,形成多元化的职业生涯辅导体系,同时积极开展就业队伍专业化建设,提升辅导水平。
3.进一步拓展就业市场,推进信息覆盖,为毕业生提供各类切实有效的就业服务。一是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广泛邀请各界企业来学校开展招聘活动,将招聘活动常态化,争取“每周都有宣讲会,每月都有小型招聘会,每年都有大型招聘会”,成为毕业生和企业的桥梁。二是加强多重媒介宣传覆盖,依托就业创业网,为毕业生提供强大的信息服务。同时建立学生处微信平台,利用网上论坛、微信等渠道搭建毕业生、用人单位和学校就业信息交流的平台,实现信息资源的异地共享和有效配置。三是通过各地人才中心和各行业协会,努力开拓就业实习实训基地,并建立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评估体系,为毕业生实习与就业提供良好条件。
4.加强创业教育,搭建创业平台,以创业促进就业。一是加强创业教育,努力探索以汇本班为模式的大学生创业班的教学方法和管理模式,培育学生勇于开拓、敢于创新的精神特质。二是组织开展以创业为主题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校园文化活动,开办就业创业培训,为学生了解创业、熟悉创业以及尝试创业提供机会。三是推进部门协作,充分发挥大学生创业园的引领带动作用,加强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建设,引导大学生投身创业实践。
5.关注特殊群体,加大“双困生”的就业帮扶。完善制度,出台《促进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就业的方案》,做到“摸清底数、分类指导、建立台账、落实到人”,针对就业困难院系,研究“一院一方”的专门化就业解决方案;针对就业困难个体,将提供“一人一策”的个性化就业指导方案,从不同层面全方位做好就业困难学生的援助工作。针对尚未落实就业岗位的应届毕业生实行优先扶持和重点帮助,举办就业援助计划咨询、就业能力培训班等活动,有针对性地帮助他们树立正确择业观念、增强择业技能,助其顺利就业。
大学生就业援助思路 [篇2]
一年一度的高校毕业季即将到来,大四学生早已开始拿着简历奔波于各个招聘会现场。面对老生常谈的“就业难”话题,大学生的态度正趋于客观和理智,在选择挤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的“独木桥”时,关注的目光也会投向民营企业或是小微企业;在没办法一步到位时,会选择实习、创业、志愿服务等“曲线道路”……专家对大学生的这种积极态度表示肯定,认为这是大学生主动改变自身条件、适应社会的表现。在客观条件无法短时间改变时,只有转变思路,大学生才能获得更宽更多的就业“门路”。
选择-民营企业随企业的发展而成长
4月18日,“2017年晋中市民营企业招聘周”活动启动,晋中学院的王潇潇早早赶到活动现场,她直言:“现在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与其挤破脑袋地抢公务员、事业单位,还不如踏踏实实选个好的民营企业。”记者发现,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开始转变传统就业思路,不再执着“公有”“公务员”等字眼,就业选择更宽泛。
晋中市小伙孙志宏,大学毕业时选择到一家民营装饰公司工作。不到4年时间,从一个普通员工晋升为公司办公室主任,4000多元的月薪也是同学中的佼佼者。对比自己和当上公务员的同学,孙志宏说:“民营企业内没有严格的条条框框,约束少,短时间内往往会在不同领域的岗位工作,可以学习到更多知识,同时只要干得好,晋升通道也相对顺畅,不会出现机关里论资排辈等情况。”他希望用自己的经历告诉大学生们:“很多人认为公务员稳定,其实不见得是最优选择,眼光放远一点,脚踏实地做好职业规划,往往收益更大。”
据了解,大学生之所以往往将民营企业视为就业“备胎”,主要有以下四点原因:一、与进入机关、事业单位的同学相比,选择-民营企业没有面子;二、担心民企不规范,发展不稳定、薪酬待遇差;三、社保、职称、档案管理等没有保障。
对此,华杰职业培训学校校长王华建议,政府应出台中小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税收、金融、社保补贴等扶持政策,尤其是小微企业招用高校毕业生应给予培训补贴和社会保险补贴等。同时,相关部门要为到中小企业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做好人事代理、档案保管、社会保险办理和接续、职称评定、权益保障等服务。这样,才能消除高校毕业生到民营企业工作的后顾之忧。
《大学生就业援助思路》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根据省就业服务局提供的《山西省部分城市人力资源市场职业供求分析》,今年1月-2月,民营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提供就业岗位14万个,占全部岗位信息的98.4%。今后,民营企业、个体经济组织仍将是吸纳就业的主渠道。省就业服务局副局长杨军表示,未来的就业前景不仅是民营企业,更是在中小企业。大学生应该尽早转变观念,用发展的眼光来选择企业,随企业的发展而成长。从国外的经验看,类似微软、苹果这类大企业也都是从小微企业开始不断成长壮大,因此尽早进入中小企业,从某种程度上说自我价值实现的空间更大。
有时两点之间最近的不一定是直线,而是阻力最小的线
山西大学新闻专业毕业生闻骏在省城一家媒体实习,虽然没有工资,但他仍然积极努力:“现在很多招聘岗位都要求有工作经验,这对我们毕业生来说是个短板。既然工作不好找,我就安心实习,多学一些知识、多积累一些经验,早点把短板补齐,为将来找工作争取更多砝码。”
与闻骏有相同想法的大学生不在少数,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他们积极应对,抛开一步到位的直线思维,以“曲线就业”的方式来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
记者发现,“曲线就业”的方式除了实习、见习外,还有开网店、创业、先就业后择业等。省城某大学美术系毕业生辛鑫目前在一家销售公司工作,月薪2000多元,她告诉记者,原本想找一个专业对口的工作,可一直没能如愿,最后她积极调整心态,先就业再择业。“销售工作虽然辛苦,但我也学习到很多,我相信这些能力对日后再找工作会有很大帮助。”
长治市黎城县政府办公室的郭俊,就是“曲线就业”的成功例子。2017年郭俊大学毕业后进入一所民办中学当教师,2017年通过考试成为一名公务员。他回顾这段经历时说,当教师的经历不仅拓宽了他的知识面,还积累了不少经验,能力在不断提高,最终以笔试、面试均为第一的成绩顺利通过公务员考试。郭俊在《半月谈》中分享了自己的经历,最后他特别提到:“对于刚刚毕业没有工作经验的学生来讲,完全可以"曲线就业"。从做好身边小事开始,一步一步坚持往前走,与其摇摆不定不如静心定力,只有敢于坚持善于坚持,目标才能实现。”
职业指导师施丹丹认为,有时两点之间最近的不一定是直线,而是阻力最小的线!就业也是如此。走直线或许会让你阻碍重重,那就不妨选择“曲线就业”看看,说不定你的职场之路会走得更加顺畅。
技能与学识共进破解就业结构性矛盾
一边是大学生就业难,一边是企业“用工荒”,这一对看似矛盾的两面却在同一时间纠结出现,被专业人士称之为就业的结构性矛盾。如何破解这一矛盾?在回答问题之前,先看看山西一所技校的例子。
去年毕业季,当众多毕业生还在茫然的时候,山西燃气工程技术学校的第一批毕业生却成为企业争抢的“香饽饽”,60多名毕业生不仅全部就业,工资待遇还比其他技术专业高出20%左右。该校校长冯志铭介绍其成功的秘诀就在于,多年前学校瞄准山西燃气产业快速发展的前景,把办学方向调整到燃气专业。“燃气行业作为一种新型行业,最缺乏的就是实际操作工,必须保证高质量、高标准,不能有泄漏,对技能要求很严格。我们职业院校正好能在这方面增加各工种,增加专业,增加严格化的标准教学,来弥补现在这个缺陷。”
根据产业的发展需要来开设专业,根据职业标准的要求来开设课程,按照岗位的需要组织教学,是山西燃气工程技术学校毕业生高就业率的重要原因。
我们再来看看高等教育。山西省民办教育协会第一副会长宋兴航指出,在实际办学中,很多地方本科院校教学模式、师资力量、教材、人才培养模式没有与时俱进,理论与实际严重脱节,因而出现了就业结构性矛盾。此外,大部分高校目前培养的不是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而是学科研究型人才。据调查,学科研究型人才的市场需求量仅为目前高校毕业生总量的十分之一左右。
对此,宋兴航建议,地方研究型本科院校应尽快向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尽快实现人才培养模式、师资力量建设、学科与专业建设、课程教材建设等方面的转变。他指出,学校在人才培养上应该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紧跟市场动态,认真研究和密切关注社会需求的发展趋势和动向,根据社会需求优化专业结构,根据社会需求设置专业方向,根据社会需求优化课程体系和培养过程。针对大学生自身,宋兴航认为,大学生要转换观念,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功底,更要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在学习中不断提高自身各方面的素质,时时审视内外环境的变化,不断对自己的设计进行评估和修订并调整自己的前进步伐。
【大学生就业援助思路】相关文章:
大学生就业援助案例11-23
困难大学生就业援助11-23
就业援助申请11-23
就业援助计划11-23
就业援助方案01-06
困难大学生就业援助计划11-23
就业创业援助总结11-24
援助就业的工作小结11-24
就业援助有效计划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