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带徒评优材料

时间:2022-11-23 16:10:19 评优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导师带徒评优材料

  按照集团公司团委2017年工作安排部署,公司团委深入贯彻落实导师带徒活动各项工作,在公司上下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青年人才梯队素质得到了全面提高,青年员工整体技能水平得到了有效提升,加快培养和造就了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纯熟、作风优良的青年人才队伍,为公司健康稳步发展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一、优化管理,完善措施

  公司一直以来都将人才培养作为公司的重点工作开展。公司高度重视青年员工思想教育,积极倡导岗位奉献,引导员工完成职业生涯规划,全面实施“人才兴企”战略。为了促进公司青年专业技能人才培养,促使青年员工立足岗位成才,尤其要通过公司现有人才资源的“传”、“帮”、“接”、“带”作用,进一步加快公司主要专业技术骨干人才队伍建设,满足公司快速发展对人才的需要,增强公司发展后劲,在集团公司团委的指导下,公司团委结合公司现阶段实际情况及《“导师带徒”活动实施办法》相关安排,为全面落实公司人才强企发展战略,加快培养青年技术类、管理类骨干,提升青工队伍的职业技能水平,公司组织开展了2017-2017年度“导师带徒”活动,此次活动在往年的“导师带徒”活动的基础上,公司作出以下几个方面的改进:一是为了提高导师带徒学习质量及效果,公司与各单位紧密协商、认真挑选

  全公司范围内的优秀师徒,共选拔出56对师徒进行结对。二是公司各级领导高度重视,举行“导师带徒合同签订仪式”。三是由师傅制定系统性、针对性的导师带徒培训计划,按照培训计划对徒弟实施合理的教学方法,并给徒弟制定科学化、合理化的学习目标。四是为加强导师带徒的监管、检查力度,公司为此次56对师徒统一印制了《导师带徒学习记录本》,并制定了师徒(月度评估)班组(季度评估)、分公司(半年度评估)、公司(年度评估)的三级评估实施方案,对师徒学习记录及学习效果评估给予高度重视。

  二、实时跟踪、主抓落实

  为进一步跟踪检查“导师带徒”活动具体开展情况及培养进度,公司团委会同职能部门,指定专人负责每月对师徒教学活动开展内容及培养效果进行检查跟踪,并定期与师傅及徒弟进行沟通,及时发现、解决存在的问题。师傅每月按照年度培养计划分解安排月度培训内容报公司团委,公司团委审查后及时通过公司网上办公平台及时传送给徒弟进行学习。徒弟将每月的学习情况及考核内容完成后交师傅检查,师傅再对徒弟所学内容中存在的不足及时与徒弟沟通,公司团委对学习情况进行实时监督,确保达到教学目的。同时,师傅在平时的工作现场指导边工作边传授徒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也会利用业余时间带领徒弟进入工作现场手把手传授一些工作中遇到的难题,始终坚持理论与实操结合起来,全面促进青年员工业务技能的提高。

  三、开展考核、促进学习

  次年4月份,在公司导师带徒实施活动领导小组指导下,通过平时的笔试、实际操作考试、月度绩效,结合公司的岗位动态考试、年度考核成绩等进行“导师带徒”年度考核工作。对于徒弟综合成绩优秀的师徒将授予“公司优秀师徒”荣誉称号,并给予规定的一次性奖励,并组织召开“优秀师徒”颁奖及事迹宣讲会议,将师傅的教学经验和徒弟的学习方法分享给全体员工。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才的培养非一朝一夕所能,但重要的是持之以恒。开展导师带徒活动是集团团委重要安排部署,也是公司加大教育培训力度,实施人才强企战略的重要步骤。通过导师带徒活动的深入开展,公司综合管理、工程管理、专业技术队伍整体工作水平有了较大提高,青年人才队伍培养的良性循环体系进一步得到巩固和加强。在往后的工作中,公司团委将继续发扬“导师带徒”的优良传统,不断创造“传、帮、接、带”的良好学习氛围,大力拓展活动内涵,激发导师乐于辅导的责任感,帮助青年员工迅速提高专业技能,鼓励青年员工积极学习的态度,努力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逐步打造一支年龄结构合理,综合素质较高,业务技能较强的职工队伍,进一步推动公司一流学习型企业建设,为公司稳步跨越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后盾。

  导师带徒评优材料 [篇2]

  邓从豪,江西临川人。著名理论化学家、教育家。199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8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1998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曾任山东大学校长,山东省激光学会理事长,中国化学学会理事等职。荣获山东省劳动模范,全国高等学校先进科技工作者及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

  邓从豪出生在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29年邓从豪入本村小学读书。小学毕业后,邓从豪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绩考取了南昌一中,并且是这所中学的尖子生。

  《导师带徒评优材料》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1941年,从南昌一中毕业,受化学老师邹时琪先生的影响,邓从豪报考了厦门大学化学系和南昌中正大学化工系。

  在厦门大学期间,很多老师的为人处世和治学精神给了邓从豪以重要影响,最突出的是傅鹰教授。傅先生在他的《普通化学》讲义中列出了一些公式,并写道:这些公式可由量子力学理论推导出来。这令邓从豪感受到了量子理论的奥妙和神奇,并由此萌生了学习和研究理论化学(尽管当时还没有理论化学这一名词)的念头。傅先生还教授物理化学,并且说,要学好物理化学,必须要打好数学和物理学的基础。傅先生的话给了邓从豪重要启发,他除了以各门功课全优的成绩修完了化学系外,还选修了数理系的几乎全部课程,老师和同学们无不称奇。

  1945年夏天,邓从豪从厦门大学毕业,先是受聘于爱国华侨陈嘉庚先生创办的集美学校,教授高中部的数学与化学。在集美学校工作了一年半之后,受郭庆棻教授之邀,邓从豪应聘到南昌中正大学化工系,担任了郭教授的助教。

  1948年冬天,受著名化学家刘椽教授的邀请,邓从豪到位于美丽海滨城市青岛的山东大学化学系,并在孔孟之乡齐鲁大地奉献了他的一生。

  在邓从豪的人生旅途上,遇到唐敖庆教授是一个重大转折,可以说,是唐敖庆教授把邓从豪引进了理论化学的研究领域。邓从豪回忆说:1952年,我在《化学学报》上读到了唐老师的两篇论文‘分子内旋转’和‘橡胶的弹性’,很感兴趣,就试着给唐老师写信求教,并请他寄这两篇论文的油印本以仔细研读。很快就收到了唐老师寄的油印本,他还在附信中给予了热情的鼓励,使我内心充满了感激。这年夏天的暑假,高等教育部在青岛举办物质结构教师进修班,唐敖庆教授在进修班上系统地讲授了一门课,邓从豪作为山东大学重点培养的青年教师,参加了进修班。1953年11月到1954年5月,邓从豪到吉林大学跟随唐敖庆教授进修了半年,不仅进一步学习了唐先生的治学经验,而且选择了自己的研究课题化学键的量子理论。为了培养中国的高端理论化学教学和科研队伍,高等教育部委托唐敖庆教授在吉林大学举办物质结构学术研讨班,时间是从1963年10月~1966年1月,讨论班成员从全国高等学校中选拔,共计八人,这就是理论化学学术界常称的唐敖庆研究集体八大员,邓从豪成了八大员之一。在这个讨论班上,唐敖庆教授主讲了量子化学和群论两门重要基础理论课程,并选择了配位场理论计算作为集体研究课题。邓从豪在这项研究中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此后,邓从豪在量子化学基础理论和分子反应动力学两个领域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成为蜚声中外的著名理论化学家。

  邓从豪从1950年代初开始进行量子化学基础理论及分子反应动力学研究。1957年发表的《一个双原子分子势函数》被称为邓势,并被选入徐光宪先生编著的《物质结构》教科书;1978年发表了论文《化学反应速率的量子理论》,该论文放弃了艾林过渡态理论中关于化学平衡的假设,用严格的量子场论方法导出了新的反应速率常数计算公式,并用过渡态与产物态相互作用的矩阵元成功地证明了伍德沃德霍夫曼轨道对称性守恒原理;1994年,发表了《反应散射的lcacsw方法》,通过分析量子化学的lcaomo与反应散射波函数的异同,提出了用代数方程组来求解反应几率的新方法。1963年10月~1966年1月,作为唐敖庆研究集体的主要成员,邓从豪执笔写出了《配位势场的理论研究(i)正八面体场的dn组态的理论分析》。该文的核心内容即邓从豪提出的三维旋转群点群耦合系数,用以沟通了点群和连续群,为配

  位场理论建立完整的不可约张量方法铺平了道路。1966年8月,在北京召开暑期国际理论物理学学术会议,唐敖庆研究集体的《配位场理论研究》论文在会上进行交流,并被评为大会十项优秀学术成果之一。大会给予该项成果以高度评价说,中国科学家的《配位场理论研究》丰富和发展了配位场理论,为发展化学工业催化剂和受激发射等科学技术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经过唐敖庆研究集体其他成员的进一步发展,这项成果于198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以这项成果为主要内容的专著《配位场理论方法》(科学出版社1980年)同年获得中国自然科学书籍一等奖。值得指出的是,在配位场理论中,应用群链不可约表示将能谱分类,并用耦合系数进行不可约张量计算,中国科学家比国外早了近十年。1970年代末,开始探索电子相关问题,并在1992年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即在超球坐标下实现了多电子体系薛定谔方程的直接求解,为深刻理解与电子相关的化学物理学问题奠定了基础。徐光宪院士在为《邓从豪科学论文选集》写的序中对此作出了高度评价,说邓从豪的电子相关研究开辟了严格求解多体体系的新途径,为深入分析与电子相关有联系的化学、物理等问题提供了可能性。此项成果获得了国家教委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997年)和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1998年)。 邓从豪能够在理论化学领域取得饮誉四海的成就,有两个重要原因:其一是天才加勤奋,如古人云勤览经典,以自新益;其二是师从名家,奋斗不息,求学终身。他的聪慧天资自不用说,一个化学系的学生能够同时把数理系的课程消而化之绝非常人所能为,而他的勤奋却更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邓从豪从不消闲享受寒暑假及节日,是真正实践了用别人喝咖啡的时间来读书学习的人。山东大学的老同志都清晰地记得,不论寒冬还是炎夏,在深夜之际都能看到邓从豪书房的灯光。山大化学系上了年纪的老师都知道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邓从豪在图书馆里查阅资料,由于太过专注,下班时间到了却浑然不觉,也未曾听到管理员询问的声音,以至被反锁到了里面,只好忍受饥饿等到家人来找,然后再去找图书管理员来开门。有时为了寻求清静的学习环境,他请图书管理员把自己反锁在资料室里。新年春节也仍孜孜不倦地工作,从不休闲。更让人感动乃至终生难忘的是,年近八旬的邓先生在病重住院期间,仍在病榻上推演公式,试图更好地用超球坐标直接解出分子的本征解问题。1998年1月16日,也就是在邓从豪生命的最后一天,理论化学所的负责人去给他汇报年终工作总结时,发现他正在床上查阅一本英文版的《群论》。

  《导师带徒评优材料》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邓从豪能够取得杰出的学术成就,还在于他高瞻远瞩,勇攀高峰,不惧寂寞,不怕坐冷板凳。他说,科学研究要抓关键且影响大局乃至全局的问题,可能很难,但要能够耐得住寂寞,敢啃硬骨头,咬定青山不放松。他进而说,不能逮住木板子薄的地方钻窟窿,要敢于钻厚木板甚至是铁板。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晚年取得卓越成果的电子相关理论、量子散射理论等课题都是很难但是能影响全局的问题。联想到时下社会风气浮躁,学风不严谨,急功近利甚至弄虚作假等不正之风,真令人痛心疾首。

  邓从豪一生清正廉洁,有口皆碑。自1956年起他曾先后担任化学系主任、光学系主任,山东大学副校长、校长。他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同事们都一致评价他责任心强,出以公心,从不贪公家一墨一纸。

  邓从豪是一位宽厚仁慈,平易近人的长辈。1996年夏,邓先生的病情已经相当严重。但当他的学生葛广路赴美留学,前来家中辞行之时,邓先生热情接待且坚持将他送出门外,小葛是含着眼泪离去的,邓先生却在楼门口注视着小葛直到他走远才返身家中。邓先生逝世后,小葛谈及此事之时泣不成声。1981年,学生武鹏光因家贫无盘缠,无法赴北京参加留美学生选拔考试,邓先生得知此事后,将50元钱托带队的奚正楷老师转交小武,让小武万不可误了这次机会,并嘱咐莫要声张。直至1999年1月,在邓老师逝世一周年纪念会上,时任济南大学校长的奚正楷教授才公开此事。如此类之事,邓老师毕生所做很多。

  邓从豪任教山大的数十年中,邀请了许多国外学者前来讲学。受邀之人,不唯名气,却重水

  平。例如,1992年,纽约大学助理教授张增辉尚未成名,但当邓从豪注意到了他在s矩阵变分法方面的出色研究后,不仅在《化学物理学报》撰文推介他的工作,而且诚邀其来山大访问讲学。后来,获得了美国总统科学奖的张增辉教授深情地回忆了当年的情形。他说道:邓先生是我尊敬的长辈,他成就非凡,享誉中外,学识渊博,明德惟馨。我比邓先生小40多岁,但他平等待我,还邀我去他家中促膝长谈。邓先生平易近人,宽厚仁和,确有长者之风。

  邓从豪从1963年开始招收研究生,文革结束恢复研究生招生制度后,他是中国首批博士生导师之一,30多名研究生在他的指导下获得硕士或博士学位,他们大都成为中国理论化学基础研究的生力军。邓从豪教书育人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先后开设了20余门大学生和研究生课程,讲课特点是侧重推理,逻辑严密,内容新颖先进。他记忆力惊人,授课不用讲稿,总是适时而恰当地介绍国内外同行及他本人的最新研究成果,使听者得以较快地进入本学科的前沿。他每周都组织学术讨论会,自由讨论,发扬民主,开阔视野,增长识见,及时发现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他鼓励属下出国进修或参加国际学术会议,还经常邀请国内外科学家来山大讲学,及时了解理论化学前沿及发展动向。他的治学理念和授课风格影响了一代人。

  导师带徒评优材料 [篇3]

  毕业于xx师范大学美术系,后在首都师范大学美术系首届水墨人物助教进修班进修学习。多年来,一直从事美术学专业的教学工作,承担水墨人物、工笔人物、专业素描等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任务,担任毕业创作和论文写作的指导教师,并指导学生的毕业实习和艺术考察等工作。

  在他的心目中,教师就是个良心活。尤其是对美术类专业来说,体现得更为明显。他所教授的专业课,主要采用理论讲授与个别辅导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利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进行优秀作品展示与欣赏,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拓宽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与认识能力。

  在通过理论讲授让学生了解基本理论知识的前提下,大部分的时间是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风格进行个别辅导。平时的专业课教学,大多都是一次连上4节课,每个班20多个学生,转一圈就得需要两三个小时。每个学生的基础不一样,表现方式不同,虽然老师都有各自的专业特点和表现手法,技能技法相对固定,但又不能强加于学生,故只能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分类指导。多说一句少说一句看似无所谓,但或许就是不经意的一句话、一个指点,就会使学生突然开窍,豁然开朗,所以每次我都宁愿多说、多指点。 不瞒你说,现在每次上课,我都很紧张,主要是专业的相关知识更新变化太快。从教24年来,正是怀揣一种敬畏和认真,让他时刻不敢有丝毫的懈怠和敷衍。每次上课前,不管这门课讲了多少年,讲过多少遍,他都要重新备课,整理课件,随时补充、更新教学内容和作品素材。从教案的理顺到课件的制作,他都力求准备充分,更易于学生接受。在作业制作过程中,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辅导,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优势和长处,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并注重绘画意识及综合素质的培养。其实,他的教学过程,不仅仅是认真备好每一次课,更多地还在于他不断地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教学过程中,需要大量的优秀作品和图片展示,以引领和激发学生的创作思路。平时看书或参观各种画展,看到好的作品和图片我都会随手拍下来,及时整理,充实到为学生建立的资料库中。

  一心当个好老师

  俗语称画无定法,每个人的风格不同,需要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寻找适合自己的方法。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他注重引导学生培养创新意识和创造力,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力。他常说:老师教得好不好,不是谁说了算,学生绘制出好的作品,有了好的发展前途,才是真的好。朴实的话语道出的却是深刻的真谛。

  李艳梅,是我校2017届毕业生,也是我校美术学专业第一届本科毕业生。2011年国家公派去日本留学,现在东京艺术大学文化财产保存修复日本画专业攻读博士学位。她说:在艺术的道路上,孙老师是最先领我上路的恩师。至今还清晰地记得,在大学一年级的素描课上,孙老师不厌其烦地指导我如何用画家的眼睛观察物象,如何将观察到的物体艺术地表现出来,一直到课程快要结束,我才突然领悟到艺术表现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我艺术道路上最初的领悟。

  之后,在艺术和创作道路上,xx的鼓励给了她前进的动力和勇气。大学毕业那年,因为缺乏独立创作的信心,虽然想在材料和表现技法上进行尝试,但却犹豫不决。xx发现后,鼓励她大胆尝试。正是那次成功的尝试,让她增强了信心,同时对绘画材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在硕士研究生阶段对绘画材料表现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学习。如今在国外继续学习深造,xx一直关注着她的成长,鼓励她:在国外有限的时间里,刻苦学习,为将来无限的艺术创作和古画修复夯实基础。

  刘会,是xx带的研三学生。他对导师严谨认真的治学态度和精益求精的治学精神充满敬佩。他感触最深的就是导师批改论文时的认真态度。每次批改论文,导师都会用红笔把错误一一标注出来,不止是专业问题,还有很多类似错别字及语句不通等文字表达错误。他教给我求实谦虚地对待学习,仔细认真地对待工作,平和淡定地对待生活,让我在临近毕业的迷茫中

  找到了坚定的信心和美好的希望,真心感谢导师对我的帮助和指点。刘会如是说。 有问题可随时找我

  提起xx老师,大家的一致评价是平易近人,责任心强。平时不善言辞的他在面对学生时却总是侃侃而谈。因而不管是学习、创作中的释疑解惑,还是日常生活中的困难琐事,大家有问题都愿意向他请教,有事都愿意找他商量,和他交流沟通。不管什么时候,我们都能在办公室或画室找到他,周末也不例外。学生们都这样说。

  一次,张钦凯同学去开元文化市场买绘画用品,看到了一幅黄胄的画,要价虽然不是太贵,但他还是心里没底,担心上当,就随手拨打了xx的手机号。xx在电话里给他介绍了黄胄画的特点,又给他提出了中肯的建议,让他及时做出了正确的选择。还有一次,张钦凯因为牙病需要拔牙,第一次不熟悉情况,花费较高,xx知道后,主动给他推荐了一个既经济实惠又效果不错的地方。现在说起这些,他还是抑制不住满心的感激和信任。

  在教学之余,xx积极从事艺术创作和理论研究,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其作品多次参加全国及省市展览。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四季更迭,春华秋实:2017年、2012年两次被评为校优秀教师;近5年连续获得学校教学质量奖;2017年9月,主持完成了xx省教学改革试点专业艺术设计项目的研究工作并顺利通过省教育厅的鉴定验收;

【导师带徒评优材料】相关文章:

导师带徒小结11-21

导师带徒小结11-10

导师带徒总结汇报材料(精选11篇)08-23

导师带徒活动总结04-28

导师带徒活动总结03-22

“导师带徒”活动总结12-09

导师带徒活动总结11-23

“导师带徒”活动总结11-23

导师带徒季度小结09-04

[优选]导师带徒小结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