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评优课总结

时间:2023-01-02 03:53:22 评优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初中语文评优课总结

从3月13日开始,到4月19日结束,市级达标课评优活动历时一个月。教研员每人听课xx余节。

初中语文评优课总结

初中语文于4月16日至18日分别在泗庄中学、范庄子中学进行,共有12名语文教师参加。另有方官中学、东马营中学、辛桥中学、泗庄中学各一名语文教师因事因病未参加此次活动。 作文教学一直困扰着语文教师,老师们认为作文教学能力亟待提高。我觉得此次达标课评优活动的组织和实施方式为解决作文教学的一些问题提供了契机。于是,我围绕“作文如何教”这一主题命题,根据参赛教师人数、年级班级数量及遵循同年级同课题的原则,共拟定了6个作课题目。这6个题目是:半命题作文如何补题、作文如何表达真情实感、作文素材哪里来、作文中如何进行细节描写、如何多角度立意、如何安排好作文的结构。

这次达标课评优活动选在各个乡镇中学进行,一方面对参赛教师来说既是挑战又是锻炼,一方面是给承办学校送课。为了让此次活动更有实效,我认为老师们充分备课很重要。于是4月8日我将6个题目公布出来作为选课范围,并提醒参赛教师认真准备,争取将最好的课堂教学送给学生们,让上课的学生们真正学有所得。并鼓励参赛教师在这次经历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赛课前三天又采用电话抽签的形式确定了每个人的作课题目。这种形式受到了教师的欢迎。他们认为这样做,不单纯是为了赛课而赛课,还带有了研讨交流的味道。当然,也让一些教师望而生畏。

为了显现“以学定教、以生为本、学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理念,这次达标课评优活动加上了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和当堂对学生检测的环节。或许是这个设计,或许是去山西长子县的参观学习,加速了课堂形态的改变。总之,这次的评优活动呈现出课堂教学的新面貌。主要表现是:

一、教师有了关注全体学生的学习状态、课堂参与程度和参与质量的意识。每位教师都精心设计编写了导学案,并且尽量在导学案中也体现自主学习、探究学习或先学先练再呈现答案的原则。

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受到重视,成为学习主人,学习积极性明显提高。

三、很多中学都组织划分了学习小组,便于合作学习,学生的合作意识、互助意识、团结意识加强。

四、这次评优课是到乡镇中学借班上课,学生都生活在农村。作课教师本着实效、高质的愿望,精心编制教学方案,呈现出来的课不是包装过的“精彩课、表演课”,而是落实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常态课、家常课。借鉴、推广价值很高。

当然,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活动中发现存在的问题也不少。

一、教师的专业素养亟待提高。高质量的课堂需要高水平的教师来引领。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理解、研读能力直接决定所授知识的正确与否,如果教师对学科知识都不能正确理解或解释,又怎能去指导帮助学生?如作文题《我的一片天空》,教师竟然引导学生说:想想你头顶上的天空是什么样的?蓝天、白云、小鸟飞等等。结果学生测试卷答案几乎都是零分。

二、教师的导学能力亟待提高。既然是“以学定教、以学为本、学为中心”,那么教师如何根据学生的认知基础准确定位教学起点、教学目标;如何调动学习兴趣与学习智慧;如何依据学情合理把握课堂节奏;如何进行及时而有效的学习指导;如何灵活处理课堂活动中即时生成的具体问题等等便成为有效、高效课堂的关键。而这些恰恰是教师导学行为的重点内容。反思我们的课堂,我们做到了多少?教师的导学行为体现在导学案上,我们的导学案是否科学?体现在指导帮助学生上,是否有效帮助了学困生,是否有效提升了学优生?

三、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管理需要精细化。教学形式的改变标志着课堂变革的开始,但是仅仅有了形式远远不够。

初中语文评优课总结 [篇2]

语文全过程评优于11月6日结束.为了使这次活动顺利开展,我们开了动员会,给每个老师印发了评课标准,在听课时,做到根据标准评课.要求各位老师在听课过程中,不仅写听课过程,还把每节课的评价写在听课发言稿上,每听一位老师的课后,立即现场评课,为了使被听的老师有更好的提高,还在评课后,把发言稿收起来,供被听的老师参考改进.

这次评优课,我们每位参评老师都是精心准备,每节课都有亮点,也彰显了每个老师的个性.课前集体研讨,课后集体反思 ,听课过程中相互学习提高.从各个方面促进了语文组教学水平的整体提高.下面我对这次评优课做一小结:

一、 多媒体教学的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形象直观,具体可感。在课堂中,恰当使用多媒体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率。如杨老师的执教《智取生辰纲》时,放了一段电视视频,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申老师讲《香菱学诗》时,也放了一段《红楼梦》中的片断,让学生和课本上的内容对比,激发学生兴趣。还有的老师,插入一首抒情的乐曲,一幅美丽的水墨画或一组优美的图片,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进入课本,激发了学习兴趣;在讲授课文时,用多媒体展示一些字词、作者介绍、讨论的问题、相关资料、拓展延伸等,不仅增加课堂容量,也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把握。比如老师,在《语言的得体》一课中,大量引入了生活中的语言不得体的内容, 

《初中语文评优课总结》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有车站的,有公园的,有食堂的,让听课的学生和老师不得不佩服一位语文老师的观察积累意识。

二、开放引导的课堂让人耳目一新 。新课标中说到:学生的自读感悟是第一位的,教师的引导调控是第二位的。着眼于学生自主发展的阅读教学 ,既是对学生感悟结果的评价,也指向了学生的感悟态度,指导了感悟的方法,同时,其激励的效果也是不言而喻的,侯老师的课让人耳目一新。在课堂上用我们欣赏的眼光、赞赏的话语去激励学生,效果不错。她还展示了一幅幅美丽的秋的画面,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补充画面内容,讲评秋的丰收与快乐。段老师在讲《论语》时,把文本内容和学生的学习生活结合起来,使学生学以致用。任老师在讲《语言的色彩》时,从学生的生活语言入手,举大量的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分析,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三、注重师生互动,倡导自主合作探究。教师以各种形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问题提出后,前后位互相讨论交流,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学习中交流,在交流中探讨,在探讨中共进,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自学探究是基础,学生在综合性学习的过程中,有效地培养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培养综合运用知识、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老师在讲《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时,让学生分组讨论交流,找出文中反差手法的运用。在合作的过程中,启迪学生的智慧。梳理探究课,几乎全部由学生来完成,每组学生做好课件后,上台展示,其他学生点评,老师点评。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李老师也特别注重学生的 

互动学习。特别是注重学生语言的积累运用。强调一课一得。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四、教师的评价启迪了学生的思维。回归真实。在教学关键处给学生留足了空间,引发其创造的欲望。师生间形成了相互尊重、相互信赖的朋友关系。新课程强调多-维的评价方式,在本次评优课上,大多数老师都注重了评价方式的多元化,比如,朗读过程中的生生互评,讨论过程中的师生探讨,教师对学生既指出问题又有肯定的点评。比如,任老师的课堂上,回答问题的学生没答到点上,甚至答错了,但老师也肯定了他主动举手的精神和积极思考的优点。这样,得到肯定的学生信心备增,更快地投入到新的思考中。

五、注重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是育人,所以,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我们还担任着育人的目标。在教学设计上,每位老师都精心设计了这一点。如董老师的《信客》,突出了对学生诚信的教育,让学生无论什么时候都要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而老师的《陈情表》则强调“孝”的教育,即使相隔上百年,这种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还感染着学生。侯亚丽老师侧重对学生的审美教育等。

六、注重学生的诵读和语言知识和积累和运用。

虽然是评优课,但每个老师的课都上得很实在,从教学大纲出发,从新课出发,从学生的学情出发,紧扣着文本。探究语言文本本身的意义,这一点难能可贵。初中的老师都特别注重积累,让学生在课堂上反复读,默写生字词。力求当堂的内容当堂掌握。宋老师还注重学生当堂的练笔。

存在问题:

一、 部分老师没有板书。因为使用了课件,而不定板书,影响了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整体把握。

二、 教学目标要先行。有的老师在上课时出去了课堂目标,而有的没有出示。我的看法是即使自己教案上有明确的目标 ,也要让学生明白这节课的目标。这样可以大大地提高课堂效率。

三、 有的课堂练习比较少。课上的生动,也要有课堂检测,课不可上得太满,给学生留一些消化的时间。

四、 因课安排的紧,有个别老师的课没有及时评价。

总之, 语文教学的内涵是丰富的,我们追求理想化的语文教学,但是教学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的工程,做一个优秀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理想和现实之间,伴随我们的既有阳光灿烂,也有风雨泥泞 但是我们既然选择了远方,就要风雨兼程,正如刘翔所言,人生就是不断的自我超越,其实每个人都可以拿自己的冠军。

语文组 2017年11月25日

初中语文评优课总结 [篇3]

经过为期三周的初赛、复赛,紧张而激烈的优质课赛讲终于告一段落,现将初中语文教研组全组九名成员参加优质课赛讲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优缺点,总结汇报如下:

一. 优点:

1. 所有人都能在思想上高度重视此次活动,从备课到上课再到评课,大家的态度都十分认真、积极,有的甚至多次尝试,四处找人求教。

2. 都能响应学校的号召,在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手段,以现代教育技术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3. 大家都能扎实备课,不管是课件制作,还是教案备写,都尽可能仔细认真,力争减少失误。

4. 上课过程中,所有老师都保持清晰的思路,有完整的教学环节,基本把握住课堂的重点,注重难点的突破和引导,实现当堂课的教学目标。。

5. 课后,教研组所有同志都能认真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过程,从中寻找缺点和不足。

6. 评课过程中,大家都能本着“少说好话,多指问题”的态度虚心接受别人的批评指正,也能对别人的课提出合理的意见和建议。

二. 存在问题:

1. 部分语文老师的课堂缺乏激情,甚至毫无感情,不能

以自己积极的感情投入去感受作品、感染学生,致使课堂气氛不够活跃,显得沉闷、缺少生机。

2. 部分新教师还不能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对课堂的驾驭还不能做到游刃有余。

3. 部分老师的课堂缺乏自己的见解和风格,对文本还没有自己的思考和认识,仍然在借鉴参考书照本宣科。

4. 有的老师还不能熟练掌握课间的制作技术,课件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或者过分依赖多媒体,对多媒体的作用估计过高,教师自己在课堂范读中不敢出声,使教学目标落不到实处。

5. 个别老师的课堂还处于教师“一言堂”的状态,对学生是“保姆式”教学,面面俱到,剥夺了学生思考和想象的权利。

【初中语文评优课总结】相关文章:

评优课个人总结总结11-23

小学英语评优课总结11-23

小学评优课活动总结11-23

小学数学评优课总结11-23

幼儿评优课活动总结11-23

小学体育评优课总结11-23

校个人评优课总结11-23

语文评优课活动总结11-23

初中评优课活动总结11-23

数学评优课活动总结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