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六年级备考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小考备考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教育发展规划纲要》以及省、市区有关文件精神,全面贯彻实施《秀英区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办法》、《秀英区中小学教学质量目标管理评价办法》和《学校2012年小考备考工作方案》,向管理要质量,向课堂45分钟要质量,加强辅导,强化差生转化,全力以赴提高学生成绩,力争2012年小考取得好成绩。
二、基本情况:
六(2班学生人数59人,上学期期末考试成绩及格率43.6℅,可谓成绩极差。本学期,学校安排我上六(2)班数学,学校给予本班任务,在小考中及格率要达到70℅,任务非常艰巨,但是我将竭尽全力完成学校的工作任务。有一点值得欣慰的是,学校、教育局领导非常重视,本学期景山学校领导和专家亲临我校指导毕业班尤其是毕业班数学工作,相信在他们的指导下,有我们自己的努力,我们的目标一定会实现。
三、复习任务:
从小学毕业总复习在整个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所处的地位来看,它的任务概括为以下几点:
1、系统地整理知识。实践表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复习中的系统整理,而小学毕业复习是对小学阶段所学知识形成一种网络结构。
2、全面巩固所学知识。毕业复习的本身是一种重新学习的过程,是对所学知识从掌握水平达到熟练掌握水平。
3、查漏补缺。结合我校小学实际,大多采取小循环教学,学生在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上不可避免地存在某些问题。所以,毕业复习的再学习过程要弥补知识上掌握的缺陷。
4、进一步提高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初步的逻辑思维、空间观念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复习中应充分体现从“学会”到“会学”的转化。
四、复习目标:
总目标:2012年小考成绩达到70℅。具体知识、能力目标如下:
1.使学生比较系统地牢固地掌握有关整数、小数、分数、比和比例、简易方程等基础知识,具有进行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运算的能力,会使用学过的简便算法,合理、灵活地进行计算,会解简易方程,养成检查和验算的习惯。
2.使学生巩固已获得的一些计量单位的大小的表象,牢固地掌握所学的单位间的进率,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名数的简单改写。
3.使学生牢固地掌握所学的几何形体的特征,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些几何形体的周长、面积和体积,巩固所学的简单的画图、测量等技能。
4.使学生掌握所学的统计初步知识,能够看和绘制简单的统计图表,并且能够计算求平均数问题。
5.使学生牢固地掌握所学的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和应用题的解答方法,能够比较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地解答不复杂的应用题和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五、复习措施
1、强化计算能力的训练,利用每天的早上早读后的20分钟进行计算能力的强化训练,每天10道题,周二进行计算能力考试,竭尽全力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水平。
2、强化差生辅导,开展“一帮一”活动,力争把30分以上的学生成绩提高到60分以上。
3、利用业余时间加强对学生的辅导,重点放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方面的训练和辅导,全面提高学生学习成绩。
4、加强训练,实行周考制度,打好基础,提高成绩。
5、加强信息收集,提高复习效率。
具体复习措施如下:
1.在复习分块章节中,重视基础知识的复习,加强知识之间的联系。使学生在理解上进行记忆。比如:基础概念、法则、性质、公式这类。在课堂上在系统复习中纠正学生的错误,同时防止学生机械地背诵;但是对于计量单位要求学生在记忆时,比较相对的单位,理顺关系。
2.在复习基础知识的同时,紧抓学生的能力。(1)四则混合运算计算方面,重地在整数、小数、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既要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又要培养学生善于利用简便方法计算。利用自习与课后辅导时间对学生进行多次的过关练习;(2)在量的计量和几何初步知识上,多利用实物的直观性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利用习题类型的衍射性指导学生学习;(3)应用题中着重训练学生的审题,分析数量关系,寻求合理的简便的方法,练讲结合,归纳总结,抓订正抓落实;(4)其它的在复习过程中穿插进行,以学生的不同情况作出具体要求。
3.在复习过程中注意启发,加强导优辅差。对学习能力较差,基础薄弱的学生,要求尽量跟上复习进度,同时开“小灶”利用课间与课后时间,按最低的要求进行辅导。而对于能力较强,程度较好的学生,鼓励他们多看多想多做,老师随时给他们提供指导和帮助。
4.在复习期间,引导学生主动自觉的复习,学习系统化的归纳和整理,对学生多采用鼓励的方法,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六年级备考工作方案》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5.在复习当中,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要及时做到心中有数,认真地与学生进行反馈交流。以期达到复习目标。
六、复习安排
由于复习是在原有基础上对已学过的内容进行再学习,所以,学生原有的学习情况直接制约着复习过程的安排。同时,也要根据本班实际复习对象和复习时间来确定复习过程和时间上的安排。结合我班实际,从4月6日进入总复习阶段,复习过程安排大致如下:
(一)、数和数的运算 (4月6日—4月11日)
这节重点确定在整除的一系列概念和分数、小数的基本性质、四则运算和简便运算上。
1、系统地整理有关数的内容,建立概念体系,加强概念的理解(2课时),包括“数的意义”、“数的读法与写法”、“数的改写”、“数的大小比较”、“数的整除”等知识点。
2、沟通内容间的联系,促进整体感知(2课时),包括“分数、小数的性质”、“整除的概念比较”。
3、全面概念四则运算和计算方法,提高计算水平(3课时),包括“四则运算的意义和法则”、“四则混合运算”。
4、利用运算定律,掌握简便运算,提高计算效率(4课时),包括“运算定律和简便运算”。
5、精心设计练习,提高综合计算能力
(二)、代数的初步知识(4月12日—4月19日)
本节重点内容应放在掌握简易方程及比和比例的辨析。
1、形成系统知识、加强联系(3课时),包括“字母表示数”、“比和比例”、“正、反比例”等知识点。
2、抓解题训练,提高解方程和解比例的能力(3课时),包括“简易方程”、“解比例”。
3、辨析概念,加深理解(3课时),包括“比和比例”、“正比例和反比例”。
(三)、应用题 (4月20日—5月7日)
这节重点应放在应用题的分析和解题技能的发展上,难点内容是分数应用题。
1、简单应用题的分析与整理(3课时)。
2、复合应用题的分析与整理(6课时)。
3、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分析与整理(5课时)。
4、分数应用题的分析与整理(8课时)。
5、用比例知识解答应用题的分析与整理(3课时)。
6、应用题的综合训练。
(四)、量的计量( 5月8日—5月13日)
本节重点放在名数的改写和实际观念上。
1、整理量的计量知识结构(2课时),包括“长度、面积、体积单位”、“重量与时间单位”。
2、巩固计量单位,强化实际观念(4课时),包括“名数的改写”。
3、综合训练与应用。
(五)、几何初步知识(5月14日—5月24日)
本节重点放在对特征的辨析和对公式的应用上。
1、强化概念理解和系统化(2课时),包括“平面图形的特征”、“立体图形的特征”。
2、准确把握图形特征,加强对比分析,揭示知识间的联系与区别(4课时),包括“平面图形的周长与面积”、“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
3、加强对公式的应用,提高掌握计算方法(5课时)。能实现周长、面积、体积的正确计算。
4、整体感知、实际应用。
(六)、简单的统计(5月25日—5月31日)
本节重点结合考纲要求应放在对图表的认识和理解上,能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1、求平均数的方法(1课时)。
2、加深统计图表的特点和作用的认识(3课时),包括“统计表”、“统计图”。
3、进一步对图表分析和回答问题(2课时),包括填图和根据图表回答问题。
(七)、综合复习、三次模拟考试(6月1日—6月18日)
2012年3月19日
六年级备考工作方案 [篇2]
一、小学数学毕业总复习的任务:
从小学毕业总复习在整个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所处的地位来看,它的任务概括为以下几点:
1、系统地整理知识。实践表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复习中的系统整理,而小学毕业复习是对小学阶段所学知识形成一种网络结构。
2、全面巩固所学知识。毕业复习的本身是一种重新学习的过程,是对所学知识从掌握水平达到熟练掌握水平。
3、查漏补缺。结合我校小学实际,大多采取小循环教学,学生在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上不可避免地存在某些问题。所以,毕业复习的再学习过程要弥补知识上掌握的缺陷。
4、进一步提高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初步的逻辑思维、空间观念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复习中应充分体现从“学会”到“会学”的转化。
二、总复习的教学目标:
1.使学生比较系统地牢固地掌握有关整数、小数、分数、比和比例、简易方程等基础知识,具有进行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运算的能力,会使用学过的简便算法,合理、灵活地进行计算,会解简易方程,养成检查和验算的习惯。
《六年级备考工作方案》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2.使学生巩固已获得的一些计量单位的大小的表象,牢固地掌握所学的单位间的进率,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名数的简单改写。
3.使学生牢固地掌握所学的几何形体的特征,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些几何形体的周长、面积和体积,巩固所学的简单的画图、测量等技能。
4.使学生掌握所学的统计初步知识,能够看和绘制简单的统计图表,并且能够计算求平均数问题。
5.使学生牢固地掌握所学的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和应用题的解答方法,能够比较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地解答不复杂的应用题和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三、复习措施
1.在复习分块章节中,重视基础知识的复习,加强知识之间的联系。使学生在理解上进行记忆。比如:基础概念、法则、性质、公式这类。在课堂上在系统复习中纠正学生的错误,同时防止学生机械地背诵;但是对于计量单位要求学生在记忆时,比较相对的单位,理顺关系。
2.在复习基础知识的同时,紧抓学生的能力。(1)四则混合运算计算方面,重地在整数、小数、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既要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又要培养学生善于利用简便方法计算。利用自习与课后辅导时间对学生进行多次的过关练习;(2)在量的计量和几何初步知识上,多利用实物的直观性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利用习题类型的衍射性指导学生学习;(3)应用题中着重训练学生的审题,分析数量关系,寻求合理的简便的方法,练讲结合,归纳总结,抓订正抓落实;(4)其它的在复习过程中穿插进行,以学生的不同情况作出具体要求。
3.在复习过程中注意启发,加强导优辅差。对学习能力较差,基础薄弱的学生,要求尽量跟上复习进度,同时开“小灶”利用课间与课后时间,按最低的要求进行辅导。而对于能力较强,程度较好的学生,鼓励他们多看多想多做,老师随时给他们提供指导和帮助。
4.在复习期间,引导学生主动自觉的复习,学习系统化的归纳和整理,对学生多采用鼓励的方法,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5.在复习当中,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要及时做到心中有数,认真地与学生进行反馈交流。以期达到复习目标。
四、小学数学毕业总复习过程的安排
由于复习是在原有基础上对已学过的内容进行再学习,所以,学生原有的学习情况直接制约着复习过程的安排。同时,也要根据本班实际复习对象和复习时间来确定复习过程和时间上的安排。结合我班实际,从6月16日进入总复习阶段,复习过程安排大致如下:
(一)、数和数的运算 (4月6日—4月11日)
这节重点确定在整除的一系列概念和分数、小数的基本性质、四则运算和简便运算上。
1、系统地整理有关数的内容,建立概念体系,加强概念的理解(2课时),包括“数的意义”、“数的读法与写法”、“数的改写”、“数的大小比较”、“数的整除”等知识点。
2、沟通内容间的联系,促进整体感知(2课时),包括“分数、小数的性质”、“整除的概念比较”。
3、全面概念四则运算和计算方法,提高计算水平(3课时),包括“四则运算的意义和法则”、“四则混合运算”。
4、利用运算定律,掌握简便运算,提高计算效率(4课时),包括“运算定律和简便运算”。
5、精心设计练习,提高综合计算能力。
(二)、代数的初步知识(4月12日—4月19日)
本节重点内容应放在掌握简易方程及比和比例的辨析。
1、形成系统知识、加强联系(3课时),包括“字母表示数”、“比和比例”、“正、反比例”等知识点。
2、抓解题训练,提高解方程和解比例的能力(3课时),包括“简易方程”、“解比例”。
3、辨析概念,加深理解(3课时),包括“比和比例”、“正比例和反比例”。
(三)、应用题 (4月20日—5月7日)
这节重点应放在应用题的分析和解题技能的发展上,难点内容是分数应用题。
1、简单应用题的分析与整理(3课时)。
2、复合应用题的分析与整理(6课时)。
3、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分析与整理(5课时)。
4、分数应用题的分析与整理(8课时)。
5、用比例知识解答应用题的分析与整理(3课时)。
6、应用题的综合训练。
(四)、量的计量( 5月8日—5月13日)
本节重点放在名数的改写和实际观念上。
1、整理量的计量知识结构(2课时),包括“长度、面积、体积单位”、“重量与时间单位”。
2、巩固计量单位,强化实际观念(4课时),包括“名数的改写”。
3、综合训练与应用。
(五)、几何初步知识 (5月14日—5月24日)
本节重点放在对特征的辨析和对公式的应用上。
1、强化概念理解和系统化(2课时),包括“平面图形的特征”、“立体图形的特征”。
2、准确把握图形特征,加强对比分析,揭示知识间的联系与区别(4课时),包括“平面图形的周长与面积”、“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
3、加强对公式的应用,提高掌握计算方法(5课时)。能实现周长、面积、体积的正确计算。
4、整体感知、实际应用。
(六)、简单的统计(5月25日—5月31日)
本节重点结合考纲要求应放在对图表的认识和理解上,能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1、求平均数的方法(1课时)。
2、加深统计图表的特点和作用的认识(3课时),包括“统计表”、“统计图”。
3、进一步对图表分析和回答问题(2课时),包括填图和根据图表回答问题。
(七)、综合复习、三次模拟考试(6月1日—6月18日)
2011
【六年级备考工作方案】相关文章:
中考备考工作方案12-14
中考备考工作方案12-26
高考备考工作方案11-24
中考备考工作方案11-24
小考备考工作方案11-24
小学毕业备考工作方案11-24
初三备考工作方案11-24
高三备考工作方案11-24
班级中考备考工作方案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