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备考会总结

时间:2022-12-31 19:55:50 备考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高考语文备考会总结

2017年6月24日的夜晚,淄博实验中学礼花绽放,群情沸腾。在校领导的关怀下,在级部的高效管理下,在所有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校高考成绩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辉煌。一批上线1143人,同时取得全市文理科双状元,市文理科前十名12人的优异成绩。在今年高考语文科目难度加大,阅卷标准更加细化,而使高考语文绝对分数有所下降的情况下,我校语文单科130分以上22人,120分以上266人,110分以上872人,为学校整体目标的完成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喜悦过后,回顾三年来的工作,深深感觉,这样的成绩是我们一点一滴的努力换来的,这样的终点线,是我们一步一步坚持不懈达到的。

高考语文备考会总结

一、学非探其花,要自拔其根——树立大语文观,狠抓基本功训练。

高考的辉煌绝不是高三一年的成果,而是高中三年的积累。从高一入学开始,我们就明确了“夯实基础,博览精思”的教学思想,引导学生练好字、读好书、做好人。级部每天晚自习前专门安排十分钟为全体学生统一练字时间,我们设计了专门的练字纸,指导学生选好字帖,并请书法老师录制了一堂书法指导课,还在高一和高二分别组织了书法达标测试和成果展示。这一切都是为了激发学生练字的兴趣,因为我们深深知道,一笔好字不仅能使卷面整洁,有利于高考取得好成绩,更是一个人修养的体现。

另外,我们特别重视启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高考的诗歌鉴赏、现代文阅读要拿高分,首先学生必须读懂文章,深刻领会其中的情感。作文要成为一类卷,学生必须拥有思想,磨练文采。今年高考的阅卷细则中,专家们特别强调阅读要有文本意识,作文要洋溢着生命的温度和热度。而解决这一切问题的最好方法,就是阅读。读书百遍其义自现。为此我们从高一开始坚持每周一节阅览课,结合学校举办的“书香校园”的活动,每学期为学生推荐好书,每周指导学生阅读。高三的时候,学生自愿订阅《语文周报》,王老师的《作文有道》,我们还引导学生读《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光明网时评》等内容,让学生开阔视野,形成自己对问题的正确认知和看法。并要求学生随时整理思想,写入练笔中。

美观的字体,开阔的眼界,丰厚的思想,奠定了学生们语文学习的基础,为他们的腾飞插上了翅膀。

二、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研究高考,有的放矢

重视对课标、考纲、考试说明和高考试题的研究工作。这些为我们指明了备考的方向,让我们的工作目标更准确、更有效。我们每年高考后都组织备课组长对高考双向细目表进行补充修订,为备考提供了扎实的依据。16年山东语文高考正处于由本省命题向全国命题的转型期,我们敏锐的注意到,15年的高考试题已经明显体现出了全国卷的特色,所以在16年的备考中,老师们除了关注山东卷外,还花大力气研究近五年的全国卷和各地市的模拟试题,正确地把握了高考的出题动向。比如语用题中,补充句子和图文转换是全国卷近几年青睐的内容,我们及早准备,为学生编制了专题练习,果然今年高考就考到了补充句子的内容。2017级刚入学,老师们已经又开始了对全国卷的研究,分析比较考点、考察方式的异同,适时调整教学安排。针对全国卷阅读考查力度大的特点,我们将在现代文的讲授和阅览课的指导上做出新的探索。

三、用众人之力,则无不胜也——依靠集体力量,打好团体战。

我们高三语文组是一个肯钻研、肯付出的优秀团体。除了使一周两次的集体备课落到实处外,我们比较成功的是充分发挥老师们的特长,分工明确,打造自己的备课组特色。比如作文一向是教学工作中的重难点,为此我们专门成立了作文备课小组,由四位老师专门负责作文教学。他们制定系统的作文训练计划,两周一次大作文,每周至少一个小语段,重视作文的升格训练。从选题目,找素材,到挑选印刷优秀范文,老师们付出了很多,也积累了一笔不小的财富。我们每两周为学生编辑一期阅读素材,每次作文老师都会亲自下水写作,任锋老师的范文学生都能熟读成诵,对学生起到了很好地引导作用。今年高考作文的平均分为42.10分,为近三年来最低,53分以上的全省只有4000人。在作文教学上,我们还必须下大力气。学生作文可以有套路,但也必须有个性、有深度、有真诚。新学期伊始,我们将在作文序列化训练的同时,重视对学生作文进行个性化指导,引导学生写出真正有生命的文章。

四、凡谋之道,周密为宝——高三复习定位准确,合理制定各阶段策略

传统的三轮复习,往往是一轮复习课本,二轮复习知识点,三轮进行强化训练。但是依据语文学科特点以及高二学业水平考试安排,大多数学校都把一二轮复习合在一起进行,合称为大一轮复习。我们学校基本也是按照这样的思路走的,只是目标更为细化。一轮复习重在面,以知识点复习为主线,穿插对课本的回扣,目标是完成学生知识框架的初步建立。二轮复习重在点,针对一轮复习情况,以“考点、难点、重点”为核心,抓思维规范、答题规范,对一轮复习中暴露出来的重难点集中突破,目标是对一轮复习中获取的知识进行梳理,培养学生合理的逻辑思维方式和规范的答题步骤。三轮复习在注重强化训练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抓紧最后的机会查缺补漏,找出自己学生的问题点,有针对性的提出解决办法。

《高考语文备考会总结》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每一轮次的复习目标清晰,方法明确,并且我们把复习计划落实到每一堂课,使学生和老师的思想高度统一,在奔往高考的快车道上高速行驶。

五、为者常成,行者常至——狠抓落实,每分必争。

高考要取得稳定的成绩,关键是要把能拿到的分数都拿到,所以抓基础、促落实,是高三课堂的常态。与课本直接相关的知识、一卷的基础题、名句默写都是确保高考基本分的保证。所以我们提出了名句一分不丢,一卷每班30分以上的学生要超过30人的目标。为此无论复习什么专题,我们都始终坚持基础训练,天天名句,天天五个小题的快,学生每天不断地积累、磨练。一模考试,我们一卷30分以上的学生平均每班达到45人,阶段性地完成了目标。

重视对课本的回扣,加强对课内知识的理解。以前的考试,对于课本知识的考察大多是隐性的,而分析2017山东卷和全国卷的变化会发现,高考题与课本的联系愈加密切,甚至从隐性转向显性考查。比如山东论述类文本阅读《性格组合论》的第三个小题考察到了《雷雨》中周朴园和《祝福》中“我”的性格分析,其他地市的语用题中也有结合课本内容进行仿句的考查内容。所以对课本的复习不该是仅限于字词以及文言知识,更应该是结合文体特征进行的全面复习。我们在进行专题复习的过程中,依据文体特征,把必修课本中的篇目进行了穿插回顾,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6年的论述类文本阅读的第八小题,又直接考到了课本上白居易《琵琶行》中的情感。全国高考试题,文言文中加强了对文化常识的考查,这也是在日常的课本讲解中要求我们引起重视的内容。

六、无规不成方圆,无矩不成方——重视学生答题思路和步骤的规范性训练。

高三复习,我们首先为学生们建立起完整的知识框架,让学生明确各种概念,在课堂提问和限时训练中,有意强化学生的审题意识和答题建模。让学生从千变万化的出题方式中,找出核心考点,并思路清晰地做出解答。这样的训练需要反反复复,需要老师对作业练习全批全改,付出极大的耐心和毅力。当然,收获也是丰厚的。今年高考阅读题,学生失分的主要原因就是审题不清、概念混淆、文体意识差,而我们的学生在这些方面做得较好。

最后,我们必须要感谢王老师组织各位优秀教师为全市高三复习准备的冲刺材料,这些宝贵的资料为我们最后阶段的复习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满天绽放的礼花,是我们实验人和全市高三各位老师踏实努力、孜孜以求的回报。我们坚信,只要我们的目标正确,方法合适,工作细致,那么以后的无数个高考我们都将收获“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喜悦。

高考语文备考会总结 [篇2]

我校2017年对口高考录取二本143人,形势喜人。我所带的高三财二班虽然考取二本人数不是很多,但语文成绩还算可以。祝思怡同学语文86分,在校内名列前茅;在有两名学生没有参加系统复习拖了后退的情况下,人均分68(百分制,根据已公布的分数统计)也差强人意。

要说总结经验,其实没什么可说的,都是老套的常规的做法,细说起来,不外乎四个“紧扣”:

一、紧扣考纲。考试纲要是考试出题的依据,也是复习的依据。复习不像平时上课,平时上课,我们还要注重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课外知识的扩展、阅读兴趣的培养、审美情趣的提高等等,复习就是为了考试,考试就是为了得分。因此考纲上规定的高考要考的内容我们就复习,考纲上规定高考不考的内容,哪怕再重要,我们都弃之不管。比如文言诗文,课本上选的20多篇(首),都是万里挑一精选的,都是名家名篇,都很经典,考纲只选定了其中的10篇(首),我们就只复习这10篇(首)。基础模块占60%,我们重点复习;拓展模块占40%,我们有选择性的复习;职业模块所选课文均不在考试之列,我们一概不“染指”。这样能最大限度的节约时间,减少无用功,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取得最好的效果。

二、紧扣教材。对口高考不像普通高考,普通高考试题材料都是取自课外,而对口高考,除了现代文阅读外,文言文完全取自课内,“语文基础知识和运用”部分的语言材料,不管是字音、字形、词语的运用,还是文学常识也大多取自课文。因此我们以课文为抓手,必考的文言诗文反复讲解,反复训练,反复强化;课文中出现的重要词语的音、形、义,要求学生反复的读、反复的写,反复的记;教材中出现的在考试范围的应用文,要求学生记住格式,找出特点,反复的模拟,反复训练。

三、紧扣学生。职高学生与普高学生不同,现在的职高学生与早期的职高学生不同。现在职高学生都是普高多次筛选剩下来的,他们基础差,能力弱,积极性不高。到了高三,他们中一部分人想考大学,想努力,但困难很大,难以达到高考要求。积极性不高,我就采取“强迫学习法”,规定的事一定要做,一定要做好:重要的字词一定要会读、会写、会运用;10篇文言诗文一定要会背、会写、会翻译;训练题一定要按时、按质、按量的完成。规定的事没做好,就要批评,就要补做,甚至加罚。学生基础差、能力弱,而对口高考又以课本为主,以考知识为主,于是我就采取“死记硬背法”。应用文形式多样,规制不同,学生难以掌握,我就叫学生记住格式,记住范例,考试的时候依样画葫芦;文言文学生都怕,上了多遍还不会翻译,文中词语活用、特殊句式总是弄不清,我就将10篇文言诗文的翻译、活用的词语、特殊的句式一一找出来,印出来,发给他们,让他们去看,去念,去记。重点课文的标题、作者、文体、主要内容、主要特点学生掌握不了,我要求学生一一抄在笔记本上,死死的记在脑子里。这种办法很笨,也很死板,普高复习不能用,对成绩好的学生不能用,这样会制约他们的想象,束缚他们的思维,扼杀他们的创造,不利于能力的提高、智力的开发,但对于知识的学习,对于应对对口高考还比较有效。

四、紧扣训练。复习必须强化训练。老师讲,只是加深学生的理解;学生看、背只是强化记忆,最终还要通过各种训练形成解题能力、应考能力。高三两学期6个月下来,我让学生做的大大小小的训练、测试题足有上百份。训练形式多样,讲求实效:有的假期做,自己校对答案;有的课外做,课上集体评讲;有的课上规定时间做,老师一一批改,课上一题题评讲。

试想,考试内容就那么多,文言文就10篇,重点现代文也不过30来篇,同样一个语段反复设题,同样一个问题反复解答,同样一个病句类型反复出现,学生不会才怪呢!不过这样的怪事还真多,还真有许多学生多次出现的题考试还不会。

这次复习和考试也暴露了一些问题,比如能力训练重视不够,学生的应变能力不强;作文提高训练偏少,高分作文比较少。还有就是复习不能临时抱佛脚,要从高一、高二抓起,高一、高二基础没打好,高三时间太短,学生缺差太多,内容太多,任务太重,难以取得理想的效果。

2017、4、21

【高考语文备考会总结】相关文章:

高考语文备考工作总结11-24

高考语文备考经验总结11-24

高考语文备考计划11-24

2016语文高考备考计划11-24

2016高考语文备考计划11-24

2016高考语文备考方案11-24

语文高考备考工作总结(精选10篇)08-31

高考化学备考总结11-24

生物高考备考总结11-24

化学高考备考总结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