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语文备考总结会发言稿
各位领导、老师们:
大家好!又到了一年一度初三备战中考的时候了,很荣幸和大家一起面对2017年的中考。近几年我们学校在中考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在此,我谈谈我们迎考复习策略的制定与落实中的一些做法,抛砖引玉,与大家交流互补,迎战中考。
复习是每一届初三的必修课。扎实有效的复习是取得中考胜利的必由之路。
(一)迎考复设想
1.导向引路:要在深入研究课程标准、考试说明、教材、以及学生实际的基础上,从内容到方法,体现正确的复习方向。并在复习的内容,学习的方法,解题的思路和方法上,对学生给予正确的指导,最终提高学生的中考成绩。
2.整理归类:以课标为依据,帮助学生对语文教材中所牵涉到的知识加以分类整理,以掌握知识的体系和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把知识系统化,条理化,简单化.
3.训练能力:通过复习全面提高学生的识记能力,理解能力,写作能力和实际应试答题迁移能力.
(二)主要措施与方法
1.狠抓语文基础知识的训练。在复习过程中让学生明确基础知识考点的范围,始终以考试说明作为复习指南,对于中考中的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这一块力争考满分。如古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充分利用早读的时间来背诵。
2.重点搞好阅读理解的复习。复习时以课本为典型示例,教给学生阅读的要领和方法,以着力提高学生的举一反三的迁移能力和应试答题能力,重视文言文的阅读训练,对重要文言文篇目要求学生都要过关,重点要求学生能默写一些重要的名段,名句,懂得文言实、虚词的释义,翻译句子和能了解其主要内容及其写法。课内文言文复习则采用任务型教学,以册为单元,做一课一测,课课过关。文言文注意知识迁移至课外古文部分,而看到某个字应能联系到课内相关的字,这就要求对课文内容必须熟悉。现代文则应能明确各篇文章的文体,注重方法的归纳和指导,通过讲评试卷中所遇到的题型进行归纳总结,进而上升为方法。如将其分为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小说、散文等。然后按各种文体的知识点给予归纳,如说明文——介绍(某一事物)的某一方面怎样,安排说明顺序,运用说明方法,注意说明文用词的准确性等,以一种文体来推及相关的其他文体。又可推及
说明文—副词—准确性
记叙文 品析句子
小 说 —动词—生动形象 理解句子 由此不断地反复练以及巩固。
散 文
3.对于作文的复习要以抓学生的思维训练为中心,要把作文的分解训练和综合训练结合起来,每周都要布置专题作文让学生训练,并要加强作文的指导和讲评工作,特别要做好话题作文、半命题作文等开放性作文的强化训练。
4.强化集体备课,既分工又合作,发挥集体的智慧,备课组坚持每周至少集体备课一次,讨论一周的复习安排,有计划,有步骤的展开。坚持互相听课,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5.要求每位教师深入研究学业考试大纲并根据自已的理解出一份中考模拟试卷,这样才能使在自己的教学中目的明确,更有实效。
(三)初三迎考复习进度与计划:
第一轮复习: 课本为主,按册复习。
2月中旬到4月中旬为止,着重于从课本入手,依标扣本,在字,词,句,篇中夯实基础,特别是古诗词和文言文全面铺开。按照“知识点梳理——重难点强调——练习题巩固——做错题强化”的步骤进行,采用文言文与现代文穿插、阅读与写作穿插、识记与理解穿插、知识与能力穿插的方法进行复习,以提高语文复习的目的性和实效性。写作训练与指导贯穿整个复习过程。
在第一轮复习中要做到:明确考点(边引导学生明确考点范围,边进行板块复习,避免无效劳动);夯实基础(立足课本,扎实掌握课本文言文知识);巩固根本(紧抓阅读和写作不放松);归纳方法(对文言文释义和翻译、精读以及不同的作文形式边训练边梳理方法);强调规范(强调审题、思考分析和表达的规范,避免无谓失分);点面结合(以专题训练为主,试题模拟作辅助,专题吃准考点,试题反馈诊断)。具体做法是将六册的古文归纳,让学生记、背,再辅以小测。我们把第一轮的复习称为“拉网式复习”,“地毯式轰炸”。
《语文备考总结会发言稿》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第二轮复习: 专项训练,强化重点。
4月中旬到5月中旬为止,应该进入专题复习阶段,即根据《考试说明》和中考命题规律,打破学科原有顺序,将知识结构分门分类地进行整理并强化训练。按照“相关知识整合——相关练习强化——相关错题点评”的步骤分类进行,努力做到“四多”即:多做中考题,多点评几种题型,多总结答题技巧,多见识中考范文,查漏补缺,更注重现代文和作文的训练指导,培养学生的中考得分意识。这一阶段的复习关键在于归类整理,作好专题,查缺补漏,切实提高复习效率,打好阵地战,歼灭战。
第三轮复习: 综合训练,把握整体。
5月中旬到中考为止,这一轮复习重在模拟训练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多做中考模拟题,整体把握试卷的题量,安排好做题时间,可帮助同学们在完成专题复习后,检测学习的成效,同时又能起到进行中考实战的演习,提高应试能力的作用。模拟训练,可以帮助学生掌握答题技巧,熟悉考试技术,作好一切应考准备。
最后一周是自由复习。要求学生按照自己学习的特点,在老师指导下,每天做点中等题,写一篇小文章,培养手感和良好心理,为决胜中考做好充足的准备。
(四)复习中注意的几个问题
1、发挥集体备课的优势,要有强烈的团队精神,每一成员既分工又合作,资源共享,群策群力。
2、利用好课堂,力求课堂上民主高效,使学生复习有效果、有收获、能力迅速提升。
3、研究中考试题,把握核心知识和核心能力,每个人都成为研修型教师,使复习更有针对性。
4、复习期间,求精不求快。我们要落实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做到不留漏洞。
5、选题要“精”,量要适宜。训练要严格、规范、统一。
6、讲解要抓点带线,理清知识系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基础性题,启迪学生的思维,切忌上新课式的泛讲。
7、读透《试说明》,明确中考的导向,对《考试说明》所例举的题型,要训练解题思路。
8、加强沟通,与其他学校、地区老师互换信息,掌握最新中考动向。
(五)语文复习中困惑
1、语文作为母语教学的内容,如果中考成绩不令老师、学生、家长满意,则会使老师有吃力不讨好的想法,学生有松懈思想,家长则不重视。学生有一种误区即语文是否复习都一个样,诚然语文功在平时,但我们仍希望通过复习能有所提高,因为语文科所占的150分是最多的。那么,如需让学生拿到满意的成绩,我想试题的难度要降低。
2、文言文的内容,我们认为课内讲读课的内容对大部分学生而言能够掌握则很不错了。因为每册有两个单元四篇的古文,三年则有16篇,这些能较好掌握就很好了,课外古文,则有故事性、较经典的、对学生的思想有启发、教育意义的可以加强掌握。
3、作文:作文是试卷所占分值最高的,但中考的差距却最大。如何提高大部分学生的写作能力是我们在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l 附:《课程标准》、《考试说明》对2017年语文中考复习有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在2017中考前,科学地指导学生复习备考,是决胜中考的关键。下面是我校的一些做法。
一、语言积累,重视基础
语文的积累包括字词的积累、语句的积累、文章的积累。字词的积累体现在对字词音、形、义的把握;语句的积累一般指对课文重点词句进行意义、用法的分析,达成理解等;文章的积累主要指课文重点语段的分析、理解,课文背诵默写,文章主要内容、写法的了解,文学文化等常识的了解,修辞方法、表达方式的了解。对于这部分的基础知识,大部分靠平时的积累。识记、背诵、默写部分则需在复习时准备好1—6册的相关资料,进行强化记忆,达到课课过关,册册过关。
二、诗文阅读,重视课本
古诗文阅读的材料来自课内和课外。
古文常考的知识点一般包括:实词、虚词的语义、句子翻译、文言文的断句、文章内容与写法的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从中获得的启示等。其中课外文言文,材料虽来自课外,但所考查的知识点都是课内的。如实词一般考查课本中出现过的,虚词也规定了一定的数量(之、其、而、以、于)。所以在复习时要重视课本,课课落实过关,并对相关的知识进行梳理、总结。
古诗常考的知识点一般包括:词语、重点句的理解、各种修辞方法及其作用、诗歌常识、节奏、景物描写的作用、表达的情感等。同样,古诗亦可用课内学过的知识来解决课外的问题。
鉴于这样的认识,我认为,应指导学生在考试时采取“一读二联三迁移”的解题思路。“一读”,就是整体阅读,初步了解文章内容。“二联”是指对难以理解的地方,到学过的文言文中去寻找信息。“三迁移"是运用课内知识储备来解决课外的问题。
《语文备考总结会发言稿》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三、文段阅读,注重原文
做好中考课外现代文阅读,无论什么文体,应把握四点:一是整体感知,明确文章的主要内容、观点和作者在文中的态度;二是明确写作思路;三是根据语言环境准确理解词、句的意思;四是要有自己的看法。应遵循这样的解题步骤:整体阅读、感知内容;仔细审题、词句定位;筛选信息,组织语言;扣住题意,规范答题,并记住一个答题理念:答案不在你的脑子中,答案就在原文中。
再者,在答题前要审清题干。如题目中出现“具体含义”就说明答案一般在文章中可以找到。又如分值,也能给人以启示。如4分题的要点可能有2个或4个,2分题往往是一个或两个。在中考的规范题型中,一般情况下不会出现3分题中有4个或2个要点。这些答题技巧非常实用。
四、名著阅读,注重积累
名著题作为梅州市07年语文中考的新题型,今年中考肯定要备受关注。名著题一般考作者及相关文学常识、主要人物的性格、主要故事情节、艺术特色、阅读体验、阅读启示等,那么,复习时,应把十二篇中考必考名著相关资料准备好,让学生识记名著中的原始信息,以不变的名著知识应万变的名著文段。这样,可以减轻学生查找资料的负担,收到较好的效果。
五、中考作文,要有亮点
占中考半壁江山的作文,在中考语文试卷中有举足轻重的位置。在作文复习时,可以着重从积累素材、优化语言、展现个性、形成特色等方面着手。近几年的题型多为材料式话题作文,在作文复习时,应着重引导学生把材料化成话题,再把话题化成命题。这个过程要反复指导,做到把“大”材料化成“小”命题,越小越容易下笔。写作时,一定要善于利用已有的积累和最擅长的文体形式,不要随便改变自己的写作习惯。作文一定要有自己的特色,即写作亮点。如果能有一个漂亮的题目,一个抓人眼球的开头、一个新颖别致的素材、一个正确深刻的立意、一个与众不同的结构、一个工整干净的卷面,那么,这样的作文定会赢得评卷老师的青睐。
此外,复习备考还须重视两点。一是考点预测。考点预测并不只是猜题、押题,而是为了更全面地复习备考。我认为,关注时政热点、关注全国各地新课程标准的题型是非常有必要的。二是今年中考试卷与去年一样,分试题和答题卡,老师应对答题卡作答加以详细指导,指导学生规范书写、规范作答,避免非智力因素失分。
语文备考总结会发言稿 [篇2]
各位领导、老师:
下午好!
今天我代表语文备课组发言,既荣幸又惶恐!荣幸的是今天的发言,意味着学校领导对我们语文备课组11位同仁虔诚付出的一种高度肯定与赞赏。惶恐的是2011届高考辉煌,不应单属于哪一科哪一人的辉煌,这份荣光应属于2011届高考备考团队。唯有团队是优秀的,高考成绩才会是优异的。惶恐的第二点是唯恐我的发言挂一漏万,难以清晰、全面、准确的回顾一年来走过的路。
但既然今天这个发言难以避免、却之不恭,那我重点说三个词:汇报、感谢、感想。
首先汇报,一是汇报高考成绩。其实去年2017届高考我校语文便是取得了骄人的成绩:《2017高考年报》显示2017届语文单科全省前100名,我校独占8位,是所有学校(包括省实、华附、执信等名校)中的第一名,全校130分以上5人,平均分110分,居六校之首。去年的语文单科尖子与群体总分都是辉煌的。当时我们感觉2017届高考语文的辉煌战绩,仿佛是一座巍巍高山横亘在我们面前,不可逾越!我们全组11位同仁唯有更加勤勉、更加团结、更加高效,才能保持已取得的优势。
风风雨雨,一路走来,2011届高考语文我们又上新台阶:年级平均分120.1分,140分以上5人,陈泽璇同学以143分列全省第三名,与第一名144分仅一分之差,130分以上115人,120分以上607人。创造了属于我们语文科组的新奇迹。横向比较,我们依然保持了六校均分第一的位置,整体均分高出第二名2分多,尤其在最高分与高分层优势更为明显。140分以上六校共7人,我校独占5人,并且最高分在我校;130分以上六校第二名是惠州一中57人,深圳实验只有16人,而我校115人;120分以上我校607人,第二名惠州一中454人,最少的只有158人。
原本以为,水涨船高,不太敢相信我们究竟有多好,后来通过多种渠道、大量数据表明,我们今年的语文高考成绩的确是非常优异,的确我们应引以为豪。
二是汇报做法。在汇报做法之前,我先说说我去年一年的总体感受,真是不堪重负、苦不堪言,去年带6班、10班两个班的语文课,还兼任10班班主任,还兼任备课组长。我曾不止一次地幻想自己分身有术。也不止一次地想打退堂鼓,但最终咬牙坚持了下来。前不久四川大学校长在开学典礼上有一句话,发人深思:人与人之间差距最小的是智商,人与人之间差距最大的是坚持。坚持真的能创造奇迹。
下面简要汇报我们去年语文科组备考思路与做法:
一、“三线”并行,立体推进。
所谓“三线”一是基础知识训练,二是考点专题复习,三是作文训练。实施“三线”同时推进,给学生以丰富灵活而大容量的有效复习强化。其中客观题测试训练采取增大次数、及时反馈、下发详细答案、选讲的方式。这种复习方式可避免枯燥,加大针对性与实效性,进而提高效率。
二、半壁江山,精雕细琢。
作文是半壁江山,写作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高考语文成绩的好坏。在复习备考过程中:①注重材料的积累,建立素材库,加强储备,以有备无患。②训练审题、点题,构思立意的能力。③重视个性化备考,引导学生建构自己的作文个性样式(共性的、个性的)。④注重加强思维训练,提高科学地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⑤注重语言和片断训练。⑥重视年级优秀作文的学习借鉴。对年级优秀作文,我们备课组一般采取先精选、再打印、后印发、最后点评讲解,这样做对大面积提高作文水平应该还是十分有效的。⑦重视书写,每天坚持练字。
三、模拟演习,精讲精练。
何为精讲?当讲则讲。何为精练?举一反三,以一当十。讲评课不能上成单纯的公布答案课,应有针对性地进行解疑、纠错和查缺补漏。要做到精讲精练,必须精选试题:
①典范的高考题可以用作研究题型、题干要求、答案组织、规律总结和方法引导,不宜作为训练题目;训练题最好选用没做过的高考题和各地模拟题,选择的标准是新颖、典范,有思维价值,切中考点。
②不管什么题目,都必须由教师先做。不但要做题,还要研究答案,要敢于补充完善,错误的要敢于否定。
③如果整套试题很好,可不重组,因为重组的题,可能每个题都很好,但合在一起可能打破试题的整体平衡。
教师应注重有效指导,留给学生足够的独立练习和反思、总结时间。防止学生被淹没在题海训练中,要重点培养学生对同类知识的比较、辨析和对方法、规律的总结能力,真正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四、坚持阅读,强化积累。
每周由一位教师精选美文编写专题阅读素材,指导学生鉴赏、借鉴,以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开阔学生视野,提升阅读品位,指导学生写作。
五、警惕四种心理与两种做法,老师要及时疏导。
警惕四种心理:一是急功近利,欲速则不达。二是掉以轻心、缺乏有效的计划、措施。三是无所适从,惊觉漏洞百出,不知从何入手。四是坐以待毙,面对语文投入多、见效慢而失去斗志,无所作为。
警惕两种做法:一是多而不精,顾此失彼。许多学生为了在高考中领先于其他人,总是绞尽脑汁、想方设法要比别人学得多。这种想法是正确的,但是他们往往采用多做题的方法,花去比别人多得多的时间,却达不到应有的效果。题海战术对激情是极大的伤害,容易陷于低效的怪圈。二是学而不思,囫囵吞枣。题目是知识的载体,有的学生做了很多题目,却仍然不能举一反三,甚至举三不能反一,其真正的原因是他们没有养成思考、总结的习惯。因此我们极力主张:“题海无边,总结是岸”。
下面再说说第二个关键词:感谢!
首先感谢高一高二语文备课组团队,这一届高一、高二语文整体基础非常扎实。因为有了高一高二扎实的基础,才会有高三的厚积薄发、破茧成蝶的辉煌,变一年备考为三年备考真的非常重要。
其次感谢20位班主任的支持与理解,班主任群体对语文学科的重视与支持功不可没。班主任从督促学生早读时放声朗读、激情朗读到多次收发练字纸都是尽心尽力,亲力亲为。
再次感谢两位年级主任,对我们工作的指导与支持,尤其在增加一节阅读课方面予以大力支持、全面协调、通盘考虑。
最后感谢我们校领导,四位校长对我们的信任与关爱,信任产生力量,关爱产生动力,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没有学校这个平台,一切都是空谈。
最后谈几点感悟。
第一点感悟:步调一致、彼此信赖。语文学科属于大科组,而语文又是最有个性的学科,因而就备考而言,团结、捧台非常重要。个体再优秀,脱离了团队,也会大打折扣。思想统一了,行动才能统一,才能形成合力。彼此信赖就是相信我们一中的老师群体是高素质的优秀群体。有时因为工作产生分歧,甚至冲突,但事后大家都能理解,无私心欲念,都是为了工作。这种信任也非常重要。
第二点感悟:敢想敢做、和而不同。统一不意味着失去自我,备课组长一定要有自己的想法,并能使自己的想法尽可能地得到全体同仁的认同。
第三点感悟:强大的执行力。执行力是制胜的关键,宜坚决摒弃各自为政、单打独斗的作风,多合作多协商多协调,增强共赢意识。高三,我们更需要把小事做经典,把简单的事做彻底,把平凡的事做精彩,才能无愧于心。
最后我真诚的祝愿:我们语文组2012年高考更上一层楼,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同样真诚的祝愿:我们2012年高考取得更大的辉煌!
谢谢大家。
2011年9月15日
语文备考总结会发言稿 [篇3]
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为终极目标,高考以考查学生的能力,达到选拔优质生源为目标,高考以能力立意,以能力考查为重点。看起来二者似乎不对等,语文教学与语文高考如何对接,课标要求与高考选拔性如何统一,素质教育与高考备考如何协调,诸如此类的关系还需要进一步厘清,需要重新认识。通过对近几年语文高考试题和高考实际效度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到语文试题越来越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查。一个语文素养不高的学生,在高考中无论如何是考不出理想成绩的。
在语文备考中不能不功利,有高考的存在就有语文的功利性存在。但完全从功利的角度出发,有可能事与愿违,欲速则不达。以往的备考中,我们教师在技术层面上大做文章,做得太多、太细。力求二十四道题,道道题有解题思路、有解题技巧,而有意无意忽略了语文学习的根本——语文素养。
高三备考应把培养提升学生语文素养作为起点,也应将其作为终极目标。把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目标和取得突出的高考成绩的目标统一起来,只有仰望星空才会有更高的境界,才能看得更远一些,也才有可能走得更远一些。
为此,我们在往年备考经验的基础上,在2017年备考策略上做了新的调整。
1、强化语文基础知识。
语文素养的核心是语言素质,高考试题中的语言基础与运用、阅读与写作考查的重点是语言素质。
2、加强专题之间的整合。
在以往的备考中专题复习作为高三复习的主要形式,可以说,已经发挥得淋漓尽致,也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但是语文的专题复习也存在弊病,有意无意地撕裂了语文的整体性,解剖式的语文备考,使语文变得繁琐、乏味。其实语文和其他很多学科有着根本性的差别,它应该是整体的,语文试题的各个部分都是相互联系的。在备考的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无论你教给学生的解题思路如何清晰,技巧如何精妙,但学生常常没办法用得上,因为学生实际的语言解读能力、表达能力和思维水平跟不上。
为了进一步提高备考的有效性,有必要寻找新的突破口。2017届高三备考我们在完善专题复习的基础上,强调树立语文整体教学观,将语文整合教学运用到高三备考中,在落实好各专题复习的同时,将各个知识点、各专题整合起来,有分有合。
宏观上将知识与能力整合,阅读与写作整合,语言基础知识及运用与作文语言训练整合,语言基础知识及运用与阅读整合,文体知识与写作文体训练整合……
具体操作上,如成语专题复习与文言文基础知识整合,与作文审题立意、语言表达、素材积累整合,论述类文本阅读与议论文写作整合,散文阅读与散文写作整合,小说阅读个性化探究与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整合,传记阅读与作文素材积累整合,表现手法作用分析与作文表达技巧整合……
3、在规范的基础上彰显作文的个性特色
作文备考一直是我们备考的重中之重,“拿下半壁江山,稳操高考胜券”是我们南海中学历届高三师生的共同认识,也是奋斗口号。在往年的作文指导和训练上我们重点突出了规范化的训练,且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有序的、卓有成效的训练模式,效果是显著的。
但通过对近三年尤其是2017年全国各地高考作文命题和作文评分的分析,我们发现新课标下的高考作文有了新的变化。作文命题的开放度越来越大,能让学生充分展示学生的语言积累、材料积累、文化积累、生活积累和思想积累。为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写作水平搭建了一个广阔的平台。
高考作文命题另一个特点是,以学生为本,命题越来越生活化,越来越贴近学生的生活,引导学生在作文中凸显主体性,写自己的真知灼见,写自己的感悟,写自己的真情实感。
为此,我们在作文备考上必须有新的目标,新的高度、新的突破。
2017届高三作文备考的总体思路是“在规范的基础上彰显个性特色”。从“规范”“个性化”“细节”三个方面安排好高三作文训练、指导和讲评。
作文规范化训练仍然是主要的、常规的。从文章立意、文体、结构、语言上进行规范是非常必要的,这也是应试作文的要求,没有规范,没有限制,就没有高考作文。
然而,世界上没有绝对相同的两片叶子,学生个体的特殊性、差异性是客观存在。每个学生的生活环境、生活习惯、生活阅历、知识水平、思维品质、兴趣爱好、性格特点,性别、年龄等等都有各自的特点。作文教学应该引导学生的从自己的特点出发,选择适合自己熟悉的角度立意选材,选择自己擅长的文体结构,选择自己习惯的语言表达方式,在作文中彰显自己的个性。
作文教学不仅仅是老师单方面的行为,写作主体是学生,教师要引导学生改变传统的作文思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首先充分认识自己、评估自己的作文,尤其认识到自己的独特性,作文的优势,从而确定在立意选材、文体结构、语言特色各方面努力的方向。
整个高三我们把作文训练分为立意的规范与个性化、选材的规范与个性化、文体的规范与个性化、结构的规范与个性化、语言的规范与个性化几大专题,按专题安排训练计划,并且落实好各个细节。
作文教学首先是观念问题,师生双方的观念都必须作根本性的改变。如在作文立意选材上,我们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回归作文本源,关照自我,还原作文本真。把学生从遥远的古代拉回到现实中来,要明白没有陶渊明,没有李白,没有苏轼一样能写出作文。
“跨出一小步,人生一大步。”有时我们只要往前跨一小步可能会别有洞天,我想语文教学也应该是这样。而且严格意义上讲,我们很多时候,其实还不是往前跨越,而是回归。
脚踏实地
我校2017届学生语文整体素质偏低(相对而言),尖子生不尖也不多,语文学习氛围欠佳,很多学生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我们客观地分析本届高三学生语文学习的现状,积极地、冷静地面对。在备考中,面向全体学生,把起点放低一点,脚步更踏实一点,力抓学生的基础,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训练中着力于强化基本知识、提高基本能力。
优化备考计划,完善备考的系统性
认真研究考试大纲和近年来的语文高考试题,多方收集有关的情报资料,深入全面总结我校近年来高考的经验教训,更为重要的是研究分析本届学生的实际情况,立足校本,脚踏实地。学年开始就拿出整个学年的备考计划。内容涵盖专题复习、作文训练、阅读材料、早晚读的安排。通过周密细致的计划来落实教学中的各个环节,规范教学行为。
优化语文课堂,增强备考的科学性
精心安排课堂教学内容,重点突出,抓住关键,同时深入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实际,结合学生的实际来确定教学内容和手段,有的放矢,发挥课堂教学的最大功能。
课堂教学设计立意的重点在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
循序渐进,夯实基础,依循我校语文复习的传统,稳打稳扎,第一阶段备考从简单到复杂,力求全面。而第二轮复习化繁为简,促成学生形成解题能力。
优化教学资源,提高备考的有效性
复习提要、训练题力求完备、典型。力求复习全面,又要避免面面俱到,机械重复,盲目拔高,加强针对性,提高实效性。
复习资料的采编立足校本,时下语文复习资料铺天盖地,为了增强复习的针对性与有效性,我们根据2017年高考大纲选编复习资料,可以说我们的复习资料大都属原创。
“不读书,无以文”。基于高考压力,高三学生阅读时间与数量远远不够,为此,备课组由三位老师负责编辑南中文摘,尽可能的增加课外阅读的量,精编阅读材料,引导学生多关注社会生活,关注人生。
11位语文教师是最大的资源,备课组充分发挥大家的智慧,群策群力,团结协作,资源共享,相互听课。相互切磋,甚至学生辅导不分班级。
优化学法指导,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教师由以往关注自身教法转向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学法指导。规范学生的学习行为,高三备考的全程贯穿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学习方法的指导。只有做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方能真正提高备考的效果。、
深入了解学情,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对教学内容、备考方法、时间安排作及时调整。引导学生梳理知识网络,总结归知识点和解题思路和方法,进行阶段性的反思、自查,对照考点和目标总结复习备考的得与失,自我矫正,明确后阶段的学习任务。
帮助学生制定各个专题高考得分目标,借此引导学生对各个考点、各个专题进行对照检查评估,找到下一阶段复习的知识重点、难点和知识盲点,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自我复习的计划,明确努力的方向,增强学生复习的主动性,减少盲目性和随意性,提高复习效率。同时对学生进行心理上的激励,树立信心。
加强考试综合素质的训练,从规范、严谨入手,减少无谓失分,提高得分率。把考试答题的严谨规范训练作为高三备考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减少因非能力和非智力方面的失分。
2017年9月
【语文备考总结会发言稿】相关文章:
中考语文备考计划11-10
小考语文备考计划11-24
高考语文备考计划11-24
期末语文备考方案11-24
语文备考答题技巧11-24
小升初语文备考方案06-16
数学语文备考技巧11-27
中考语文备考方案11-29
中考语文备考计划12-09
小升初语文应该如何备考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