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备考研讨会总结

时间:2022-12-31 19:46:27 备考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高考备考研讨会总结

高考备考研讨会总结

在学校和校区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2017年11月29日,我们高三各科教研组长在李宇光副校长的和石勇副科长的带领下到位于广州大学城的华南理工大学中心酒店参加了由北京百师联盟主办的2017年高考备考研讨会。此次研讨会内容主要是听取名师的讲座。上午分科进行,下午集中听取山东的一位中学校长的讲座,会后当即赶回学校。此次研讨会议程紧凑却也收获良多。主要收获是上午的分科讲座。

我主要参加了政治科的讲座,从讲课的老师口中获得了今年备考方面的一些信息主要归纳为以下几点:

(1)文综、理综与x科有何不同?

文综、理综考试只是形式在变化,对单科的要求没有变化。文综、理综合卷考试与x科在本质上是一样的,对能力的要求没有变化。文综、理综考试仍然是选拔性考试。变化:考试时间相对缩短,题量减少了,有所影响,但影响不大。

政、史、地,理、化、生分别合卷后,对学科的基础要求更高,要求学科的基础要更牢固。合卷后任何一科都有难题,不能偏科,要求三科均衡发展,每科拿到可以拿到的分。

(2)关于学科间的知识能力要求

高考是综合素质考试,在命题中三科的阅读量、思考量、解答量是各占50分钟,命题中不占其他科的时间。学生要学会控制,要学会50分钟该拿多少是多少。50分钟拿100分是少数人可以达到的,要学会放手,训练学生该拿多少是多少,这是需要训练的,但前提是抓好基础工作。

(3)高考命题专家会关注哪些指标?

作为选拔性考试,为了实现选拔学生的目的,必然要做到:较好的效度、较好的信度、适当的难度、较好的区分度。从整卷来看,落实考试目标,重点在效度、信度。难度影响的因素是广泛的,有心理的层面、会有难题。

(4)关于综合科高考成绩公布的问题

根据相关部门公布的信息,综合科高考成绩按三科合卷公布,不按学科公布,因此广大教师只要尽心尽力、一心一意地去做好备考,就不应该有太重的心理焦虑和压力。

(5)关于综合卷的难度要求

若按原来三科的难度来设计,合卷后难度值将会下降。生源群体增多是一个因素。目前全国合卷的难度为:0.45-0.55之间。广东x科的难度是0.6。广东合卷后把握原来的难度已经够了。(理由:部分学生考与全体学生考;合卷后意外事故会加大)

各科单科应立足基本。难度分绝对难度和相对难度,难度是不能示例的,题型示例以中等难度为主,对难度要有一个定心丸,与x科的要求是一样的,不存在三科难度加大。

(6)坚持分训练和测试合卷的统一

搞好单科,把主要精力放在单科的学习上。为什么呢?分析近年文科综合高考题,基本是单科拼盘。其中,几乎所有小题、前几个大题,根本就是只涉及一科;而最后两道大题,名曰“跨学科综合”,实际上也是每个学科分别设几问,然后生硬拼接起来。而广东2017年的考试说明明显地告诉我们,广东的文综卷是单科拼盘。所以,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单科学习上,切忌好大喜功,搞很多跨学科的专题。

而学科内的综合由于难度稍低,思维跳跃程度不强烈,于是广大师生不够重视,结果出现了重学科间综合轻学科内综合的倾向。因此,我们在文科综合复习备考中应克服这种倾向,不可本末倒置,更不应该开设以应对综合能力测试为目标的综合课。正确的做法是:扎扎实实复习各学科基础知识,立足主干知识,建立本学科的知识体系,把主要精力和时间放在学科内的综合上(最好是专题复习与单元复习结合进行)。

(7)加大对广东特色内容的了解

分析2017年和2017年两年的高考试卷,最后一道大题都是取材于广东省经济生活方面的背景材料,且都是通过数据比较说明广东省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这就要求考生必须充分了解2017年广东省经济、社会等各方面科学发展的原因和措施等。

(8)关注现实问题,建立知识整体结构,寻找学科间内容的切入点

热点问题,应该做到:第一,注意长效性、普世性、重大性热点。如环境、主权、科技等问题,关乎人类发展的根本,在任何时候都是热点。这种长期热点,是高考的主要关注的问题。第二,怎样处理和把握当年的时政热点。

其一,不要去背,也不要管细节。近年的高考,当年热点基本都是作为背景材料出现,没有正面考查的(这完全不同于前些年政治高考的时事题),因此只要“脸熟”就可以。

其二,要放在长期热点的大背景下分析。例如,“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行动”等,应从学科知识分析意义、以及实现的措施,千万不要就事论事,脱离了宏观的背景。现在总强调的“人文关怀”,就是指这些关乎人类前途和命运的大背景

《高考备考研讨会总结》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9)遵循认知规律,提高文综训练质量

文综训练,应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在第一轮复习时,主要把握学科内知识的综合,进一步拓宽背景知识,做到“广积粮但不深挖洞”。第二轮、第三轮复习时可进行专题训练和热点问题训练。其他时间可做一些适应性的三科综合练习,注意多思考,从多角度、多层次地分析每一道题,进行变式训练。

(10)高考文科综合应考策略与技巧

1.答题顺序的策略----由易到难

文综试卷往往是这种顺序,先从地理开始,地理给一个空间概念,后面是历史题,历史题给一个时间线索,最后是政治上给予认识、评价等等。

2.时间分配的策略----适度从紧,节奏快慢有度

3.对待难题与易题的策略----认真做好“减法”,努力做好“减法”

考生之间拉开距离或者拉开较大差距的,并不是难题而是容易的题。所以对中低档题,要竭尽全力,确保得全分得高分;对于难题,不要心存畏惧,尽力去做,但也不要纠缠不休,要敢于暂时放弃,去做后面的题,后面的题不一定是难题。文综试卷不是按照试题的难易安排试题的顺序。

4.答题的技巧和策略----简洁、准确、条理

在做非选择题的答案时,力求简洁、准确、条理。简洁、准确,即要正确使用政治术语,准确运用学科语言进行表达,准确写出结论、观点,简明写出分析过程,切忌把过程写得太复杂。条理,即合乎逻辑地表达,层次分明,条理清晰。

听完讲座后回来校区及时召开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反馈落实会议。反馈会议后我们政治组也召开了会议,根据所获信息,研究落实校区提出的各项要求。具体是在充分肯定已经制定的计划的基础上做了小范围的修改。具体落实如下:

(1)研究好最新的考试大纲。这个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了。

(2)将高考备考中心下移,未雨绸缪,提前考虑复习计划 。2017届高考要改革,这是早就确定的事情。但是怎么考,考那些模块的知识很后面才能知道。所以我们从高二开始,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基础上加快了讲授新课的进度,到高二第二学期的中段前我们完成了哲学、文化、和选修三模块等所有考试内容的教学工作。在考纲出来以后从时间上争取了主动。这样我们就可以在第一轮复习的时候放慢速度,争取质量。

(3)订好第一轮的复习资料,我们在高二下学期期末的时候,根据所掌握的信息,权衡各方面的资料,慎重地为学生订了一本总复习用书《360度高考》。在暑假就发给学生,让学生暑假后不至于无事可干,提前进入总复习状态,弥补了不补课的不足。我们在学海导航和金太阳的复习用卷的权衡中,为学生选择了基础性比较强、质量比较好的金太阳复习用卷,作为我们平时随堂测验用卷。

(4)研究制定好第一轮的复习进度。第一轮复习是三轮复习的关键,第一轮复习的成败关系到整个高三复习的成败。我们在复习之初就为第一轮的复习制定了4~5节课作为一个单元的复习进度。这样的循环中,前两至三节课着重对一单元知识进行梳理、串联。后两节课一节课随堂测验、一节课讲评试卷。课后我们在《360度高考》的基础上又为学生课后准备了丰盛的“练习盛宴”:一课一练加一单元一张综合测练。并将学生练习中存在的常见问题随堂讲评。现在看来这样“讲练评”相结合小循环的复习模式是科学有效的。

(5)努力提高复习课的课堂教学效率。高考新方案对于政治科来说,考查的范围基本上没有变化,但是我校的课时量非但没有增加,反倒减成一周四节。这就为我们第一轮复习增加了难度和压力。针对这种实际困难,我们提出了“向45分钟的课堂要效率”的口号。尤其是学校邀请市教研室古主任和戴老师听评课并召开反馈会议后,我们对这个问题做了比较深刻的反思。我们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了课堂效率。

1、要求课堂上老师浓缩对知识梳理的过程。老师讲少一点,腾出的时间用提问或练习等多种形式穿插检查学生的听课效率;不只是给学生讲清楚“是什么”,更要多问学生“为什么”。(执信中学的例子)适时地对学生即兴提问一方面可以提醒学生专心听课,提高听课的效率;另一方面又能让老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当堂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2、课堂上穿插的练习应该精选,尽量使用高考题和最新的原创题,不能太过随意。每节课积累下来,使学生能充分见识高考题究竟是怎么样的。讲解后注意归纳解题的思路,强调解题的方法,讲解审题的诀窍,叮嘱答题的要点化、序号化、层次化和规范化。

3、课堂要讲的练习题、知识的网状结构图、相近相似知识点的比较和图表尽量采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这样可以把板书的时间节省下来,老师课堂上轻松了,课堂效率又提高了。

《高考备考研讨会总结》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6)注意在第一轮的复习中夯实基础知识。“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这是学校领导经常强调的。政治学科知识点繁多,抓基础容易只重视地毯式地一个一个考点的过关而忽视对教材知识体系的完整构建。实践中我们感觉到学生对指定某一块的知识进行背诵大部分都能烂熟,但是一到考试的时候,面对主观题总是感到无从下手。这表明学生并不是没有去读去背。而是缺乏一种系统的从知识中搜索,并从复杂凌乱的知识体系中选择和调动有关的知识这种灵活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大纲高考题型示例显示,我们的主观题非常强调学科内的综合,即一条题目考很多模块的知识。所以我们也抓基础,但是我们在覆盖每一个知识点的同时更强调通过“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描画知识网状图等形式为学生构建一个模块与模块之间,单元与单元之间,框题与框题之间相互联系的知识架构。让学生把书本“由厚读薄”。我们在梳理知识的时候非常着重从课本上找到的某句话作为上下之间知识相互联系的纽带。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避免学生记忆的缺失和知识的遗忘,以便在高考的有限时间里迅速地提取知识,解答问题。我跟学生形象地把这个过程描述成“百度一下”。

(7)重视教研组的建设,尤其是加强教研组的集体备课活动。

1、进入高三,学校为每个科组配备了办公室,要求在原有的一星期一次的教研活动增加为一星期分小组再进行一次。通过增加老师碰头的次数来加强教研活动。这对于没有实施“坐班”制度的东中是非常有效的一种制度调整。

2、要加强集体备课,做到定时间,定主讲人,定内容(主要是明确考点,重,难点的突破方法,课时练及月考出卷和评卷的安排),定目标(主要是课时教学要达到的知识和能力要求和教学进度),在此基础上,形成各自的个体教案,分工协作,责任到人。这样在教学内容和进度上既有规定动作又有自选动作,有效地提高了备课组活动的质量。

3、教研组长负责备课组工作的总体安排,同时对学生进行定量,定性分析(主要是对每次练习包括月考中每个档次的学生数统计以及学生在双基和能力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每次周考后教研组都集中流水改卷,改后评讲前及时地收集学生在答题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地集中全体老师对这些问题进行“专家会诊”,以增强评讲试题和下一步复习工作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4、安排做好学生错题收集和整理工作。并适时印制再次考查学生。这样使学生和老师都能清楚复习中的盲点和薄弱点。

5、建立科组公共邮箱,平时大家的课件、资料、试卷、通知、答题分析、教案、错题集和收集的高考最新信息可以及时共享。

6、节假日经常组织科组全体教师的聚餐,自驾旅游、卡拉ok等活动增进同事之间的感情,培养科组的凝聚力,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梁校的“家长制”)

(8)重视帮助新教师成长,充分信任他们,让他们在实战中迎接挑战,经风历雨,快速成长。表现在:

1、安排好高级教师的复习和试卷评讲等多种类型的示范课,定好标准做好样子给新教师看。课后让新教师谈谈听课后的感受。

2、重视组织新教师的公开课和课后的评课活动,努力做到畅所欲言,使评课不流于形式。通过评课把老教师的教学意图、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向新教师渗透。

3、在平时安排出试卷的时候注意新老搭配,发挥新老师收集最新试题的能力,最后由结合的老教师把好质量关。

高考备考研讨会总结 [篇2]

10月10日—10月12日我在太原参加了物理高考备考研讨会。在这为其3天的会议中,我们主要学习了2个主题:高中物理的学习方法,近2年的试题分析。

在第一个主题,赵老师先给了我们一份试卷调查:(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3个方程是矢量方程还是标量方程;(2)写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3个方程的适用条件;(3)写出功的计算公式的适用条件;(4)开学时你会教给学生学习那些方法,你如何培养学生学科学的方法。面对问卷,我们有点懵。但在赵老师的交流中,我们悟了,这是在提醒我们教给学生的是什么?是呀,我们教育学生什么了,其实本质就是:一个中心——以培养学生的5种能力(理解、推理、分析综合、用数学解决物理问题、实验能力);2个基本点——基础知识系统化、基本方法系统化。赵老师在讲座中赵老师主要围绕例题分析交流了如何教学生使用好例题以及物理语言。物理学习要迈好第一步——审题,审题的关键是3个分析——受力分析、过程分析、做功分析。同时,要善于从容易中找方法,以简奴繁,把问题分解。赵老师还强调了一点——我们要用知识结构法讲解物理。

在此我们反思,我们为什么要大单元教学,是知识、方法系统化理念的另一种表示,思维导图是知识结构法的初步体现,我们在实践中如何更好的做好这两件事是值得我们反思的。

在赵老师的讲座中,时时体现着过程分析、受力分析,把多过程的问题分解为小问题。我自己在教学中也讲以不变应万变,但没有把基本的思想渗透。

赵老师的讲座中还透露了一个信息,自主招生的考试题与物理竞赛有一定的联系。

在12日的讲座中,肖增英老师围绕“研究高考试题  探索复习策略”的主题展开。主要讲了5个方面的内容:

(1) 考查知识内容及考查方式分析

(2) 抽样调查分析考点

(3)分享2011年新课程高考物理试题评析

(4)2012年新课程高考物理十道较好试题和两道较差试题

(5)分享批阅的试卷

在此肖增英老师还从教学片断的图片渗透了课改的思想和案例。

这次会议是大容量、粗放式的,但其内涵是细腻的,需要我们慢慢品味“

高考备考研讨会总结 [篇3]

2017年9月我等一行8人受校教研室委派去西安参加本学年高考备考教学研讨会。本次备考会分上、下午两个阶段:上午为各学科备考讲座,下午为备考专家报告。

本次“备考会”着眼点在如何组织复习才会更有效果,这对于我们这些青年教师,特别是第一次带毕业班课程的教师来说启发很大,我自觉收获颇丰。

数学备考讲座由咸阳师范学院教育系教授安振平老师主讲,其针对陕西自2017年以来的数学高考试题进行评讲,特别是对今年6月的这次新课程高考进行剖析,他认为高考命题的基础化、基本化为数学之实质,应把握这一实质,明确高考考查基础知识、让学生掌握基本解题技能、熟练使用基本思想方法、总结基本活动经验。

今年6月高考,省平均分理科数学为98分,文科数学为84分,较09年上升幅度较大,对全国其他地区的考题,2017年的试题明显简单。这便是高考的风向标,把握这一风向标,改进教学方式,便可获得较佳教学效果。

我们在从事教学活动时。戒急戒躁,灵活多样。高考压力大,学生有时有烦躁情绪,注意因势利导。

我参加“备考会”,最大的收获就是安教授所说:“山不过来我过去。”此为教学经典概括,我们在教学之中,应当主动教学,不可等待学生自己来学。这与课堂上学生本位并不矛盾。“主动教学”就是积极实施教学,而非强迫学生学习,是通过你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教学活动让学生乐于学习。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设计者、引导者、帮助者,要让学生行为参与,思维参与,在听中学、在看中学、在做中学,练好听、说、读、写、算。

1.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要能真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必须要在课前进行充分准备,语言生动活泼,但并非为吸引学生而搞怪,华众取宠。

如:数学问题“五朵金花”:,问学生此何以称“五朵金花”?引发学生思考,而后讲解。

2.正确理解“改善教学为了促进学,为了更有效的学”。

3.教育是培养人的习惯。

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习惯,培养学生哪些习惯?

如:记笔记的习惯、反复思考的习惯,多问勤总结的习惯等。

4.让学生知道数学是一种符号、是数与形的科学、是一种语言、是一种工具、是一种模式。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课堂,带着思考出课堂。

5.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

过程与方法;化归与转化;函数与方程;④分类与整合;⑤数与形;⑥有限与无限;⑦或然与必然。

6.“没有一本适合你的学生的教辅,考题的生长点在课本。”

这是我最受启迪的一句话,你必须灵活备课,灵活思考,针对自己的学生有效的利用有限的时间更大的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这句话留给我一个思考,用教材教还是用教辅教?

教辅是死的,教材是根基,教应当是以教材为生长点,把教辅有取舍、有拓展的用活。

教育是慢的艺术,要潜移默化之。

【高考备考研讨会总结】相关文章:

高考化学备考总结11-24

生物高考备考总结11-24

化学高考备考总结11-24

高考备考方法总结11-24

高考备考阶段总结11-24

高考备考工作总结06-26

高考备考经验总结11-24

高考备考工作总结11-24

2016届高考备考总结11-24

综合科高考备考总结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