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化学科中考备考计划
2011年中考将出现以下变化:一是命题改由大理州命题,我州不在进行自主命题;二是增加灵活多变的题型和有梯度的问题,实验探究题可能成为试卷中区分度较大的题目;三是生活化、情景化的题目还会增加。重要知识及原理等都会成为中考的重要考点。四是分值结构变成了6:3:1。针对以上变化,为提高初三学生的化学科成绩,提高复习教学的质量和水平,使学生取得一个理想的成绩特做一份备考计划,有计划的进行教学,合理分配时间,提高复习教学质量。
一、指导思想
1、认真研讨初中化学新课程标准和云南省中招考试说明,全面把握2011年化学学业水平考试命题的指导思想、命题原则、考试范围与内容、试卷的形式与结构、试题类型、试卷特点,增强复习的针对性、时效性。
2、掌握自身未来发展所需要的最基础的化学知识和技能,具有运用化学知识技能和方法分析并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会从化学角度逐步认识自然与环境的关系,分析和解决有关现象。
3、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二、教学进度
1、开学至3月31日,授完新课内容,做完基础实验和部分选作实验。采用自编资料等对学生进行训练与章节达标检测。
2、4月1日至5月15日进行第一轮的复习,按教材单元顺序进行专题复习和训练:采用一轮复习资料或自已组题等形式对学生进行训练与检测。具体的任务如下: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⑴化学基本常识(运动形式、仪器性能、药品使用、基本操作);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⑵空气的组成与污染防治;⑶氧气的制备、性质、用途、燃烧与缓慢氧化;
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⑷水及水的污染防治;⑸氢气的制法、性质、用途; 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⑹分子和原子;⑺元素和元素符号;⑻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⑼核外电子排布的初步知识及化合价;⑽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⑾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⑿碳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单质、氧化物、碳酸盐);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⒀常见的有机化合物;
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⒁铁和铁的化合物;⒂生铁、钢和常见金属; 第九单元溶液:⒃溶液和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饱和性、溶解度、组成表示法);⒄混合物的分离与提纯;⒅化合物的电离与溶液的导电性;
第十单元酸和碱:⒆常见的酸、碱及其通性;
十一单元盐 化肥:⒇常见的盐、盐的性质、化学肥料;
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21)初中化学与社会生活的联系。
1
3、5月16日至6月5日第二轮复习,按五大块(身边的化学物质、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的化学变化、化学与社会发展、科学探究)复习。
4、6月5日至中考前,第三轮复习,综合复习,心理辅导,中考模拟考试,强化训练。
三、教学要求
1、参照以上教学进度,结合本班的实际,拟定出相应的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以保证化学教学有序进行。
2、要特别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学好化学的自信心,面向全体学生,给每一个学生提供平等学习的机会,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地体验挥究过程,获得科学的方法。
3、课堂教学要讲究教法,讲究艺术。做到程序要规范,环节要紧扣,知识要落实,效率要提高。
4、激活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要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和优化创新能力,让化学教学充满新的活力;营选创新环境,培养创新品质;精心设计教学,激发创新灵感。
5、充分发挥实验教学作用。化学实验具有生动、直观、新异有趣等特点,要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兴趣,搞好实验教学,提高实践的技能技巧。
6、把多媒体应用到化学教学中。多媒体不但能强化课前研究,而且还能优化教学过程,能创设情景、解剖难点、模拟实验、提高视度等;多媒体还能进行辅助学生总结和反馈检测。
7、化学教学中要贯穿人文精神。通过教学,培养学生意志坚定,热爱科学和精神;培养学生道德高尚,献身科学的精神;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精神。唤起学生关注地球,关注人类,提高环境道德素质,树立社会责任感等。
8、要认真研究“中考范围”。研究专题的知识结构和重点,研究样卷的内容和标高,做到不超纲,不拓宽,不加大难度。
9、提高自身素质。深化教研教改,提高教研水平,做到表达准确,板书简洁,操作规范,教法创新,使自己的备课、教课、说课、操作、写作等水平不断提高,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
《化学科中考备考计划》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四、教学措施
1、突出主干知识,重视生活经验。
“纵观中考试题特点和命题趋势,今年中考试题仍将会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为载体,注重生活性、社会性、探究性、开放性、应用性等能力的考查,仍会关注应用双基对实际问题的分析、解释和解决。”
⑴具体可概括以下几点:①突出学科主干知识,考查基本技能。②关注社会热点、重视生活经验。③突出实验创新,重视过程与方法。④注重逻辑推理,考查分析问题能力。
⑵如何从宏观、微观及心理等方面进行调整和调控,以提高学生复习效率呢?
①讲究策略,读透教材。第一轮的复习,按教材的单元进行,复习内容要做到细致全面,复习时应用整理、分类、比较、类比、分析、综合、归纳等各种方法把表面杂乱无章的知识按一定的规律连成线,织成网,形成有序的知识系统。将前后内容注意融会贯通,注意问题的迁移和重组,注意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 2
系。例如:环保问题每年必考,读书时应注意有关空气、水、土壤等内容的复习,抓住污染途径,防治措施等考点,切实做好查漏补缺,以不变应万变。
②有的放矢,稳扎稳打。第二轮复习,按五大块(身边的化学物质、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的化学变化、化学与社会发展、科学探究)复习,研究近几年中考中的热点、重点问题进行复习。复习时把同类型的题目放在一起反复练习,通过观察、比较、分析掌握题型。例如:数据分析型计算题在近几年的化学考试中出现频率较高,可对这类计算题集中加强练习,直到完全掌握解题方法和技巧。
2、摸拟训练,成竹在胸。
在复习中,很多同学因盲目选择资料而陷入题海之中,对此老师建议学生前期复习时应研究中考试题,再有针对性地进行练习。后期专项题型练习和模拟训练相结合,在熟悉题型、题量、做题速度等方面作好适应性准备。专项练习要注重提高速度和准确率,模拟训练要选择我省中考摸拟试题,并在审题、规范答题、自我检查到时间分配上进行自我调控和调节的训练。
3
化学科中考备考计划 [篇2]
化学教学,不仅仅是为了中考,当然,对于中考生而言,中考是首要目标,也是为了科学教学,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作为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的化学课程倡导从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发挥学科自身的优势,将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使获得化学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也成为理解化学、进行科学探究、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和形成科学价值观的过程。因而初中化学教学,对于学生将来的人生发展包括升学和日常生活都有重要的作用,虽然只有不到一年的学习时间。达到课程标准的同时,中考也能获得优异的成绩。
一、学科(课程标准)要求
(一)、初中化学教学的基本理念
1.让每一个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去认识多姿多彩、与人类息息相关的化学,积极探究化学变化的奥秘,形成持续的化学学习兴趣,增强学好化学的自信心。
2.给每一个学生提供平等的学习机会,使他们都能具备适应现代生活及未来社会所必需的化学知识、技能、方法和态度,具备适应未来生存和发展所必备的科学素养,同时又注意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良好的发展。
3.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与化学有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地体验探究过程,在知识的形成、联系、应用过程中养成科学的态度,获得科学的方法,在"做科学"的探究实践中逐步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5.使学生初步了解化学对人类文明发展的巨大贡献,认识化学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促进人类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相信化学为实现人类更美好的未来将继续发挥它的重大作用。
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评价方式。既考核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程度,又注重评价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还要关注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发展。在学习过程中,力求使更多的学生学会反思和自我评价。
(二)、初中化学教学的目标
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使学生获得进一步学习和发展所需要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认识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通过化学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提高未来公民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
《化学科中考备考计划》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通过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的学习,学生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得到发展。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身边一些常见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其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能用简单的化学语言予以描述。
(2).形成一些最基本的化学概念,初步认识物质的微观构成,了解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初步认识物质的性质与用途之间的关系。
(3).了解化学与社会和技术的相互联系,并能以此分析有关的简单问题。
(4).初步形成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能设计和完成一些简单的化学实验。
2、过程与方法
(1).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和基本过程,能提出问题,进行初步的探究活动。
(2).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能用文字、图表和化学语言表述有关的信息,初步学会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3).能用变化与联系的观点分析化学现象,解决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
(4).能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保持和增强对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
(2).初步建立科学的物质观,增进对"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变化的"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认识,逐步树立崇尚科学、反对迷信的观念。
(3).感受并赞赏化学对改善个人生活和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初步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
(4).逐步树立珍惜资源、爱护环境、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观念。
(5).发展善于合作、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
(6).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树立为民族振兴、为社会的进步学习化学的志向。
(三)、初中化学内容体系
1、科学探究
(1).体验到科学探究是人们获取科学知识、认识客观世界的重要途径。
(2).意识到提出问题和作出猜想对科学探究的重要性,知道猜想必须用事实来验证。
(3).知道科学探究可以通过实验、观察等多种手段获取事实和证据。
(4).认识到科学探究既需要观察和实验,又需要进行推理和判断。
(5).认识到合作与交流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作用。
科学探究基本的实验技能
要求学生遵守化学实验室的规则,初步形成良好的实验工作习惯,并对实验技能提出如下要求:
(1).能进行药品的取用、简单仪器的使用和连接、加热等基本的实验操作。
(2).能在教师指导下根据实验目的选择实验药品和仪器,并能安全操作。
(3).初步学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4).初步学会根据某些性质检验和区分一些常见的物质。
(5).初步学习使用过滤、蒸发的方法对混合物进行分离。
(6).初步学习运用简单的装置和方法制取某些气体
2、身边的化学物质
(1)、地球周围的空气
1.说出空气的主要成分,认识空气对人类生活的重要作用。
2.知道氧气、二氧化碳的主要性质和用途,认识氧气能跟许多物质发生氧化反应。
3.初步学习在实验室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
4.了解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
(2)、水与常见的溶液
1.认识水的组成,知道纯水与矿泉水、硬水与软水等的区别。
2.了解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净化水的常用方法。
3.认识溶解现象,知道水是最重要的溶剂,酒精、汽油等也是常见的溶剂。
4.了解饱和溶液和溶解度的涵义。
5.能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6.初步学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7.了解结晶现象。
8.能说出一些常见的乳化现象。
9.了解溶液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3)、金属与金属矿物
1.了解金属的物理特征,能区分常见的金属和非金属;认识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知道常见的金属与氧气的反应;了解防止金属锈蚀的简单方法。
3.知道一些常见金属(铁、铝等)矿物;了解从铁矿石中将铁还原出来的方法。
4.了解常见金属的特性及其应用,认识加入其他元素可以改良金属特性的重要性;知道生铁和钢等重要的合金。
5.知道废弃金属对环境的污染,认识回收金属的重要性。
(4)、生活中常见的化合物
1.知道常见酸碱的主要性质和用途,认识酸碱的腐蚀性。
2.初步学会稀释常见的酸碱溶液。
3.会用酸碱指示剂和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4.知道酸碱性对生命活动和农作物生长的影响。
5.了解食盐、纯碱、小苏打、碳酸钙等盐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
6.知道一些常用化肥的名称和作用。
7.列举生活中一些常见的有机物,认识有机物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
3、物质构成的奥秘
(1)、化学物质的多样性
1.认识物质的三态及其转化。
2.能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单质和化合物、有机物和无机物。
3.认识物质的多样性。
(2)、微粒构成物质
1.认识物质的微粒性,知道分子、原子、离子等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2.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
3.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
4.知道原子可以结合成分子、同一元素的原子和离子可以互相转化,初步认识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
(3)、认识化学元素
1.认识氢、碳、氧、氮等与人类关系密切的常见元素。
2.记住一些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
3.知道元素的简单分类。
4.能根据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到指定的元素。
5.形成"化学变化过程中元素不变"的观念。
(4)、物质组成的表示
1.说出几种常见元素的化合价。
2.能用化学式表示某些常见物质的组成。
3.利用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进行物质组成的简单计算。
4.能看懂某些商品标签上标示的物质成分及其含量。
4、物质的化学变化
(1)、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
1.认识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理解反应现象和本质的联系。
2.知道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伴随有能量变化,认识通过化学反应获得能量的重要性。
3.认识催化剂的重要作用。
4.初步形成物质是变化的观点。
(2)、认识几种化学反应
1.初步认识常见的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并能解释与日常生活相关的一些现象。
2.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对有关的置换反应进行简单的判断,并能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3.了解人们如何利用化学反应改善和提高自身的生活质量。
(3)、质量守恒定律
1.认识质量守恒定律,能说明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2.能正确书写简单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并进行简单的计算。
3.认识定量研究对于化学科学发展的重大作用。
5、化学与社会发展
(1)、化学与能源和资源的利用
1.认识燃料完全燃烧的重要性,了解使用氢气、天然气(或沼气)、石油液化气、酒精、汽油和煤等燃料对环境的影响,懂得选择对环境污染较小的燃料。
2.认识燃烧、缓慢氧化和爆炸的条件及防火灭火、防范爆炸的措施。
3.理解水对生命活动的重大意义,认识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形成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的意识。
4.知道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是人类社会重要的自然资源,了解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资源。
5.知道石油是由沸点不同的有机物组成的混合物,了解石油液化气、汽油、煤油等都是石油加工的产物。
6.了解我国能源与资源短缺的国情,认识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的重要意义。
(2)、常见的化学合成材料
1.知道常见的合成纤维、塑料、合成橡胶及其应用。
2.了解使用合成材料对人和环境的影响。
3.认识新材料的开发与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
(3)、化学物质与健康
1.了解某些元素(如钙、铁、锌等)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
2.了解对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的有机物(如糖、淀粉、油脂氨基酸、蛋白质、维生素等)。
3.知道某些物质(如一氧化碳、甲醛、黄曲霉素等)有损人体健康认识掌握化学知识能帮助人们抵御有害物质的侵害。
4.初步认识化学科学的发展在帮助人类战胜疾病与营养保健方面的重大贡献。
(4)、保护好我们的环境
1.认识"三废"(废水、废气和废渣)处理的必要性以及处理的一般原则。
2.了解典型的大气、水、土壤污染物的来源及危害。
3.认识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对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
4.初步形成正确、合理地使用化学物质的意识,认识化学在环境监测与环境保护中的重要作用
二、学生情况
这一届我所负责的123班化学教学,学生基础薄弱,整体学习氛围不浓,男同学成绩较差,宛如一届不如一届。其第四学期成绩情况:第一名仅在全县排第76名;县前100名仅有2人,101-200名无人,201-400名仅有6人,401-600名仅有5人,601-800名仅有7人;总共前800名仅有20人,其中女学生14人。(中考只有县前600名才有机会上区示范高中)。
这20人中,其中数学优秀的有11人,物理优秀的仅有1人。
说明:
1、没有特尖生,缺少特别优秀的学生带头人。一个学科没有带头人,是很难成气候的,缺少榜样、缺少追赶的目标,就会失去竞争意识。
2、 理科成绩不理想,数学、物理的成绩对化学影响也比较大。数、理、化通常是一条绳上的蚂蚱,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特别是数学基础,影响到学生的理科思维。
3、男同学成绩不理想,班级前20名仅有6位男生,这对理科教学是不利的。按往年的惯例,化学成绩优秀的学生大多是男同学,女同学很少有特尖的,而且女同学容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成绩不稳定。
因而,这一届绝对又是一个新的挑战,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堕落。迎难而上,没说的,教师职业决定我们必需这样。
三、采取的措施
1、加强新课程标准的研究,加强考试趋向研究。《化学课程标准》永远是教学的指路明灯,对课程标准的理解程度,将决定教学的效率与成败与否。把握新课标精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增加课堂活力,鼓舞学生信心,训练学生应试能力与技巧,减轻学生学习压力,尽量减轻学生畏难心理。具体的说,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培养:
(1)重视基础知识的复习。要重视课本的阅读,阅读有关概念和原理,加深理解,力求弄清本质;熟记一些重要的化学方程式和常见元素的化合价;牢记一些物质的俗称、重要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阅读有关物质在生活、生产上的实际应用内容。
(2)重视实验与科学探究的复习。对这类“新”试题,往往是农村学生的弱项:一是抓不住问题的关键,二是不能够正确运用学科语言表述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方法是: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做题组练习,最好利用近三年中考题中的实验探究题,将这些试题根据内容分散到各单元复习中。以它们为典型例题来练习,通过专题练习,归纳方法,寻找解题规律,启迪思维。
(3)把握中考热点问题。要多注意:与环境保护相关的问题(水污染、大气污染、土壤污染、白色污染、臭氧空洞、酸雨、温室效应等),能源危机与开发新能源问题,防火、防爆、防毒等安全知识,维生素、微量元素与人体健康、食品安全,食品中的保鲜剂、干燥剂等知识,以及科学新发现、新技术等。这类题目体现了化学学科的应用性,既考查了对化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又培养了关心社会、关心自然的情感和品质,在近年来的中考题中有增加的趋势。
(4)加强实验能力:在教学中,要加强实验教学,注重实验现象的分析,尤其是对于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失误要重点分析。要注重来源于教材内容的知识拓展,适当补充和改进化学实验,用不同的实验方法和问题进行教学和对问题的思考。
(5)注意化学思想方法的训练和培养,进行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的培养。注意培养学生的正确学习习惯,答题注意规范、准确、完整。
(6)注重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初三教学课时紧、任务重,但从培养学生能力的角度来讲,通过探究性学习使学生体验科学过程和方法是十分必要的。要积级地创造条件在课上开展一些科学探究活动,特别是结合教学内容选择一些适合学生实际水平的探究性实验,使学生受到科学方法的训练
(7)注意贴近生活,联系实际:在环境问题、生活实际、工农业生产以及最新科技发展方面,新材料、新技术、新发现不断出现,教师可根据教学的需要,有目的地收集这方面的素材,不断充实教学内容,扩展学生的信息来源。
(8)面向全体学生:在教学中我们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不随意放弃一个学生,要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提高。既要重视“目标生”的培养,也要关注其他学生的学习情况,点面结合,互相促进,共同进步。必竞每年考上区示范高中的学生只是少数,红花也需绿叶的衬托,备考才有气氛。
2、有目的的抓好优质生的培养,培养3-4个能代表本学科最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通过学科带头人的学习带动班级学习的劲头,树立学习榜样,鼓舞学习气氛。
3、加强课外个别辅导,注重启发、答疑解惑,注重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有充分的自由学习和探究提问的机会。不可能面面俱到,不可能题题都讲,这样容易养成学生思维懒惰,依赖教师讲的不良习惯。
4、认真做好“三考”(段考、期考、模拟考)分析,教学民主,认真听取学生反馈的意见,根据学生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进度或思路。
5、合理把握教学进度,力争12月份提前进行第六学期的课程,09年4月中旬要完成第六学期的课程。同时也要预留适当的复习时间,注意协调小复习与总复习的关系,分散难度,稳扎稳打;有针对性的做好专题复习规划,各个突破。
6、注重交流,多向其他教师学习。不仅仅是校内交流,还多与其它学校的同行交流,互通有无。开放的教学,才有开放的视野,才能看得更远。
四、时间规划
九月——四月中旬:
1、新课程教学(化学上、下册)
2、第一次模拟考试及分析
四月中旬——五月中旬:
1、第一轮复习:分章节复习(第1章到第9章)
2、第二次模拟考试及分析
五月中旬——六月上旬:
1、第二轮复习:专题复习(四大专题)
2、第三次模拟考试及分析
六月中旬——中考:
1、考试技能训练
2、第四次模拟考试及分析
3、考前心理辅导、调节
化学科中考备考计划 [篇3]
根据中考化学科考试特点,结合本班的实际情况,为了把握好中考方向,提高教学效率,我们化学备课组制定出化学科中考备考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确定的培养目标为依据,结合2017年初中毕业生中考“考试说明”,强化学生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实验技能,贯穿“从生活走向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理念,突出化学知识与生活、社会、科技之间的联系,拓展学生化学思维。
二、复习进度安排。
本学期自2月1日至6月20日,共有20个教学周。我们准备在第五周完成化学课程教学,第六周开始进行化学复习。复习时间有15周,复习分三轮进行。 第一轮复习:回归教材,抓实基础,减少失误。(2月27日-4月27日) 首先,熟悉教材,构建单元知识网络。化学课本是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根本,能帮助学生准确理解化学基本概念、原理,熟悉化学实验,形成正确的化学思维。我们主张让学生先熟读教材,抓实基础。“化学是理科中的文科”正说明了读化学课本的必要性。对每一单元,我们按照“学生读书——教师讲解——学生小结——师生归纳”四步骤进行复习,力求将每个单元的主要知识结成网络,尽可能让学生所学知识系统化。如复习第四单元物质构成奥秘时,通过以上四步骤复习,最后师生归纳形成相关知识网络图:
其次,解析教材,发掘每节的重点、难点、疑点、易错点。教师认真研读教材,分析学生课堂作业、课外作业、单元检测以及学生提出的问题;认真研究《化学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把握复习的深度与广度。通过精讲精练,发现学生知识缺陷,找出疑点、易错点,再辅助针对性的反馈练习,使学生对所学知识逐步完善与提高。
再次,融汇教材,设计单元“反馈性练习”与“过关测试题”。针对学生测试中出现带共性的问题,及时组织反馈练习,帮学生查漏补缺、纠正错误、巩固提高。 第二轮复习:分块复习,联系实际,培养能力。(4月28日-5月25日) 初中化学内容包括:科学探究,身边的化学物质,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化学变化和化学与社会发展五个部分。在第二阶段,我们力求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上有所突破,力求在知识整合程度上、在综合运用化学知识能力难度上有所提 1
高。
第三轮复习:模拟考试,强化知识整合,查漏补缺。(5月26日-中考) 这一阶段的复习时间大约在五月下旬至六月中旬。本阶段教学目标:检查学生知识缺性,训练解题技巧,规范答题行为,调整临考心态。积累考场经验,全面提升学生中考应试水平。本阶段要认真总结分析全县三次统考的情况,总结得失成败,并与前两轮复习交叉进行。
三、复习要求。
第一、知识点、考点和热点到位。
我们认为,首先,学生必须掌握好化学概念、化学原理、化学过程、元素化合物、化学实验和化学计算等基础知识。其次,九年级化学上、下两册共九个专题,学生对每个知识点应理解、掌握到位,教师对所有课题涉及的考点、热点要吃透,对学生要训练到位。
第二、能力培养到位。
我们认为,培养能力到位,主要做好以下工作:1、培养审题、分析理解化学过程的能力。2、培养解决实际问题、设计方案能力。3、培养答题的准确性、规范性能力。如物质的鉴别与推导,复习时着重引导学生从审题、析题、答题三步骤入手,加强思维训练,培养学生阅读、理解、综合分析、灵活运用知识解题的能力。
第三、题型训练到位。
只有让学生对题目类型全面了解见多识广,学生临考时才能做到胸有成竹、应对自如。目前试题类型,从卷面来看粗略分为选择题、填空题和计算题共三类;从考试方式来看细分为选择题、填空题、图象题、推断题、物质合成题、信息题、实验探究题和化学计算题共八类。我们认为,今年应特别注意实验探究型试题,注重学生文字表达能力的训练。
2
化学科中考备考计划 [篇4]
为了迎接2017年的中考,确保我们化学科复习有目标、有计划、有步骤、有方法的推进,汲取去年中招经验,特拟定本年度中考备考方案。
一、备考指导思想
我们的中考备考工作要以“关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为工作主线,在高效课堂自主学习的总体理念指引下,本着“求真务实,以生为本”的原则,要从“早”、“紧”、“严”、“细”、“实”、“好”六字上下功夫,贯彻落实“三要”精神,即一要齐抓共管,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挖掘学生潜能;二要统筹兼顾,既要夯实学生基础,又要搜集中考信息,研究命题趋势,重视尖子生提高同时更要注重后进生的转化;三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学生学习与思想教育两手抓,严格要求与人文关怀两手都要硬。
以实施《义务教育法》办法为统领,我校中考备考研讨会精神为准绳,努力提高我校中考的整体水平,提升我校中考在全县的综合排名,为学校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二、加强化学科的课堂教学工作,努力提高中考成绩
1、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明确考试目标、要求、命题范围、内容以及考试方式、试卷结构、试题难易比例、评卷方式等,做好教学目标的制订工作。预测和把握出题动向,结合所教学生实际,制定复习、模拟计划,使复习教学工作有序开展,尽力而为,提高不同层次学生的中考成绩。
2、教实新课,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要按要求以“教材和人”为本,吃透教材,做好新课教学工作,既全面又有重点。强调在复习教学过程中,要突出“双基”,
引导学生对学科重点知识做归类练习,清理各部分知识的纵横联系,加大理解能力培养的力度,教学中应以鼓励为主,逐步提高成绩。
3、加强复习教学针对性,特别是备课的针对性,对近年中考的考点、热点、难点以及命题方向、试题类型、解题方法技巧、学生复
1
习与学习方法等都要加强研究,精心准备。及时了解教学情况,学生学习情况,指导并督促教师及时反馈和调整,督促学生抓紧时间学习,并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心理引导。
4、复习备考时,要针对学生不同层次及不同发展方向制定不同的备考计划,采取措施使他们都有所提高,特别是优秀学生要加大培育力度,提高优生比例、提高高分比例,力求增加数量,提高质量。
三、认真对待每次月考
认真对待每次月考,一是每次月考前要认真做好复习工作;二是强调学生认真对待考试,加强监考,培养学生考试的心理素质;三是考试后认真总结每次月考的情况。及时反馈信息,及时诊断,及时反思,及时研究,制订和调整教学方案,提高测评的质量,为中考夯实基础。
四、积极转化“差生”(学困生)
我校存在着一批成绩较低的所谓“差生”,他们是提高平均分数最大的“潜力”,只要我们工作得当,就可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1)对“差生”的管理,重在心理调整,让他们养成习惯,提高兴趣,增强自信;要分出层次,因材施教,不能盲目拔高。“差生”的中考复习要采用抓大放小的策略。对于“差生”要学会舍得抛开难题,力求基本题少丢分,中档题多拿分。
(2)“差生”中考复习要坚持“小步子,密台阶,勤反馈,多鼓励”的原则。
(3)“差生”的心理辅导,重在激发内在的学习动力,要让他们找到学习的快乐,找到适合他们的目标,要努力让他们对学习痴迷,并对此乐此不疲。
五、复习策略
1、重视基本概念的教学
化学基本概念的教学对于学生学好化学是很重要的。在教学中,既要注意概念的科学性,又要注意概念形成的阶段性。由于概念是逐步发展的,因此要特别注意遵循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原则。对于某些概念不能一次就透彻地揭示其涵义,也不应把一些初步的概念绝对
2
化。在教学中要尽可能做到通俗易懂,通过对实验现象和事实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使学生形成概念,并注意引导学生在学习,生活和劳动中应用学过的概念,以便不断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提高运用化学知识的能力。
2、加强化学用语的教学
元素符号、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等是用来表示物质的组成及变化的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在教学中,要让学生结合实物和化学反应,学习相应的化学用语,结合化学用语联想相应的实物和化学反应。这样,既有利于学生记忆,又有利于加深他们对化学用语涵义的理解。还应注意对化学用语进行分散教学,通过生动有趣的学习活动和有计划的练习,使学生逐步掌握这些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
3、重视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
元素化合物知识对于学生打好化学学习的基础十分重要。为了使学生学好元素化合物知识,在教学中要注意紧密联系实际,加强直观教学,实验教学和电化教学,让学生多接触实物,多做些实验,以增加感性知识。要采取各种方式,帮助他们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重要的元素化合物知识。在学生逐步掌握了一定的元素化合物知识以后,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理解元素化合物知识间的内在联
系,让学生理解元素化合物的性质,制法和用途间的联系,并注意加强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对元素化合物知识学习的指导作用。
4、加强实验教学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概念,获得知识和技能,培养观察和实验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因此,加强实验教学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在教学中,要坚决防止只重讲授、轻视实验的偏向。在实验教学中,要注意安全教育,要教育学生爱护仪,节约药品。
5、关注社会热点——STSEF(科学、科技、社会、环境、生活)
6、重视【说明与检测】
结合去年的经验与教训,深深地体会到,备考就一定要备好这本
书,不能因为后面有答案,就忽略不讲,或者因为时间紧张就不管不问,这本书就是考试的指南,老师和学生要足够重视。
六、教学进度
第一阶段(开学9月——2017年3月底):本阶段完成所有新课的教学工作。
第二阶段(4月初——4月底):本阶段师生以《2017年中考各学科考试说明》为纲,以书本为本,过好课本关。要求师生认真扎实地把中考所考知识全面复习一遍,对课本上的每一单元、每一章、每一个知识点都必须熟练、吃透。本阶段复习结束后,科任老师认真总结第一轮复习情况,研讨下一轮复习重点、方法、对策。利用课余时间针对实验操作考试内容进行强化训练作好充分准备迎接考试,本阶段进行第一、二次模拟测试。
第三阶段(5月初——5月底):本阶段以分类复习为主,以突破难点、解决重点为重点,落实第二轮复习,在学生全面把握基础知识上,突出抓好考点、难点、重点。以精讲带练,以练形成能力,特别是培养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应变能力,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要求,本阶段的强化练习以套题练习为主,兼顾教师自选例题作必要的补充。小结第二轮复习情况,研讨第三轮复习对策,本阶段进行第三次模拟测试。
第四阶段(6月初——6月15日):本阶段以【说明与检测】综合练习为主,以适应性练习及检查反馈指导为重点。以模拟练习作为检测复习效果及学生对“双基”的掌握情况。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开展个别辅导工作,做到定对象、定时间、定任务,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一定的提高,落实第三轮复习,通过训练、模拟测试,使学生能熟悉题型,把握解题方法。深入实际做好查漏补缺,进一步对考试重点、难点、热点、考点进行整合强化,同时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心理状态和应考心态,迎接中考。
【化学科中考备考计划】相关文章:
中考化学科备考计划11-24
中考学科备考计划11-24
数学科中考备考计划11-24
中考历史学科备考计划11-24
高考化学科备考计划11-24
中考备考计划最新11-01
中考语文备考计划11-10
化学中考备考计划02-16
生物中考备考计划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