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区三次创业心得

时间:2024-03-25 12:32:25 创业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高新区三次创业心得

  成都高新区天府软件园

高新区三次创业心得

  成都高新区一角

  成都高新区1988年建区以来,经过了三个十年的历程,可谓是三次创业。

  第一次创业是从1988年开始,从一个2.5平方公里的起步园区来进行高新区的第一轮发展。

  成都高新区是一个内陆的高新区,不靠海也不沿边,在第一个十年,外来的企业基本上才走到沿海或者东部的高新区,我们只有自力更生,打产业基础。

  这个十年,成都高新区经济增速保持30%以上,这也是成都高新区快速发展的阶段。这个阶段成都高新区的发展主要依靠自己企业的自主创新。成都高新区的发展得益于很大一批创新型企业,比如说地奥集团、迈普集团等等,通过它们培养一大批高新技术企业。高新区的面积从2.5平方公里逐渐拓展到了37平方公里。

  这个阶段,成都市人民政府对四川省政府提出了一个请求,成都高新区作为省市共建的国家高新区,需采取新的体制机制,全面委托成都高新区行使成都市的市级管理权限。在这个过程当中,成都市所有地方的财政留存部分全部用来支持成都高新区发展,这个阶段,是练内功的阶段,为以后打下发展基础。

  第二次创业:打造体系

  第二个十年从2001年开始,英特尔公司到成都高新区入驻。当时高新西区作为电子信息产业的基地和成都国家生物产业基地,重点发展了电子信息产业和生物医药产业。在英特尔公司的带动下,有很多的国际化的公司,如中兴国际、京东方、德州仪器、富士康公司等等都到成都高新区发展。

  这个阶段,2001到2017年是第二次创业,是引进、消化、吸收的过程,这个过程中实际上是集成创新,在集成创新的过程上高新区更多的是推动外向型经济的发展,依靠外来知名跨国公司、知名企业来打造产业生态体系。

  这个阶段主要做了这么几个事:

  第一是大力构建了中小微企业的孵化培育体系,形成了全产业链的企业孵化模式。从最初的业孵化器面积只有10万平米,到2011年达到了246万平方米。据统计,到2011年底成都高新区的中小科技型企业达到3千多家,正是3千多家企业让成都高新区成功地抵御了金融风险。在2017年金融危机、2017年地震这样的环境下,成都高新区经济依然保持了20%以上的高速增长。

  第二件事,构建了全方位的服务体系。这服务体系是全方位的“三段式”服务体系。第一段是企业的招商段,项目引进的投资服务体系,为所有到高新区创业发展的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战略咨询、投资决策参考、投资公司注册等一系列服务。第二段是项目促进段,为每一个公司在项目开工建设过程当中提供。如土地报征、项目规划、水电气配备,还有企业开工建设过程需要的各种手续,如环评、消防,职业资格的评价等等服务。第三段是企业服务端专门成立了一个企业服务中心,针对企业开工建设以后,在生产经营当中的创新研发、市场开拓、管理服务和项目立项等方面出现的问题,提供全程服务,我们把它称为企业服务的“110”。只要一个电话,所有企业服务的项目直接在后台派单,每个部门根据派单情况为企业服务。

  第三件是重点推进产城融合。高新区系统的构建了宜居宜业的创业发展环境,主要体现在城市规划上和产业功能配套、居住环境和社会事物配套、教育医疗基础服务和人的发展配套上。因为这个配套体系,南部新城从2001年天府大道开通时的人烟稀少到2011年高楼林立,各种教育、医疗、体育、民生、社会服务配套一应具全,这个阶段成都高新区每年在民生工程上的投资超过了80亿。

  第四件是推动了行政体系的构建,构建了小政府、大服务。成都高新区部门比较综合,人员非常少,但是在服务上一点都不打折扣。高新区专门成立了一个政务中心,用了1/3的人完成了其他行政区域所有的工作,用了1/7的时间完成了其他区在正常工作日内不能拿到的各种工商注册、各种职业资格的手续。

  第三次创业:求高求新

  第二阶段的发展为成都高新区奠定了很好的发展基础,除了生产和产值在不断翻番,也率先成为了全省第一个工业过千亿的园区,在全国高新区稳居第4位。2012年底人均gdp达到3.2万美元,税收和地方可支配财政收入在2017年已经超过泸州市,在全省21个市州排名第3。

  2011年开始,成都高新区着手进行战略转型,成都高新区不能走以前粗放式的发展道路,所以提出了三次创业的宏伟目标。三次创业结合国家提出的结构转型、创新驱动发展,这个阶段重点做的是大力打造成都高新区的创新服务体系,构建核心的竞争力。

  

  在科技研发的投入上,高新区每年的科技资金成倍增长。2017年,科技方面的投入已经超过了10亿元,而且每年还在增加。

  注重各种人才的吸引,着力打造西部的硅谷。高新区2012年开始就提出了人才发展战略,每年引进顶尖团队,最高给予5千万元以上的支持。在人才引进上从四川省的百人计划、到成都高新区的天府人才计划,每年要投入1~3亿专门支持企业发展。在创业团队的引进上,每年要支持500个左右的创业团队到高新区发展。政策体系保障上也做了很大的调整。从以前的支持大企业,逐渐转向支持创新型企业,创新型企业入园区孵化创新,高新区提供的配套孵化政策力度非常大。

  高新区还拿出了西部园区35万平米的孵化楼作为创客的空间,打造环高校的一个产业带,通过它来吸引高校和科研院所入驻成都高新区。在南部园区,建立了“蓉创广场”作为“蓉漂”创业发展之地,而且在政策资源上在给予了很大的支撑。

  成都高新区在2017年6月份被国务院正式批准为国家级自主创新示范区,目前已经成为了我国中西部高端产业最集中、创新资源最富集、投资环境最优秀、对区域经济拉动最为强劲的区域之一。如今的高新区已经是享受了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政策,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而全球视野下的成都高新区又将如何制定发展战略呢?

  高新区的博弈犹如大国的博弈,综合竞争力决定其未来,越是这样就越是需要大战略。个人认为有几个角度,第一是精英的领导团队,这个很好理解。第二是一定要有文化,高新区未来的征程中也应该遵循全球视野、包罗万象。第三是一定要有创新。第四就是一定要有生态,高新区未来的发展有了生态和产业集群才可能支撑未来。第五是利益分配,各阶层的利益要分配很好。第六一定要有愿景,我们未来留下一座怎样的高新新城,这是我们的责任。

  高新区三次创业心得 [篇2]

  日前举行的济南高新区领导干部大会提出,以创新驱动引领高新区新一轮的发展。具体发展思路是: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围绕一个目标(建设全国一流高新区),实施两大战略(创新驱动、产城融合),明确四区定位(高端产业密集区、高层次人才聚集区、创新发展示范区、宜业宜居新城区),实现五个跨越(产业培育、自主创新、城市建设、社会管理、改革创新),打造经济升级版,在全市经济发展中起支撑、带动和引领作用。

  本报8月10日讯(记者 祝蕾)作为我国首批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创新”立命的济南高新区日前开启“三次创业”新征程,吹响了以创新为核心驱动力、建设全国一流高科技园区的号角。

  创新驱动推动经济内生增长

  成立于1991年的济南高新区,经过了“一次创业”和“二次创业”的两个10年,已初步建成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龙头、科技创新的高地和对外开放的窗口。此次实施“三次创业”,是济南高新区积极适应世界经济格局变化调整、贯彻国家及省市发展新要求的主动选择。

  济南高新区有关负责人表示,从“一次创业”到“二次创业”再到“三次创业”,无论从内涵还是任务上,都有显著区别,每一次都是脱胎换骨式的新提升。高新区将以创新作为“三次创业”的主线,实施四大创新工程,推动经济内生式增长。

  ——实施创新主体培育工程。积极构建“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专业孵化培育体系,整合技术、人才、资金向孵化器聚集,加快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深化与华北电力大学、山东大学等高校及科研院所合作,为高新区创新创业发展储备动力。

  ——实施创新人才集聚工程。加快推进齐鲁人才特区建设,最大限度集聚科技领军人才、管理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将高新区建成全国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的优选之地。

  ——实施科技金融创新工程。优化完善梯形融资服务体系,全力推进企业股改上市,力争在主板、创业板、“新三板”企业上市上再有新突破。

  ——实施科技创新服务工程。继续完善国家综合性新药研发技术大平台、软件研发测试、生物医药中试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健全完善区域技术转移和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推动国内外科技成果在此产业化。

  战略提升建设一流高科技园区

  推进“三次创业”,建设一流高科技园区,产业是动力、是支撑。济南高新区将坚持把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作为主攻方向,做大做强电子信息、生物医药、交通机电装备制造和现代服务业四大产业集群。

  据介绍,高新区把高端项目建设作为提升发展档次、优化发展结构、增强发展后劲的最有效手段。重点抓好与日本东芝的合作,抓好清华紫光通信与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园、展讯科技、台湾联电集成电路设计等项目建设,加快推进法国达能、中国高新投抗肿瘤药物产业园、中国医药器械产业园等项目洽谈,力争年内签约落地;下半年确保航天科技园、国威卫星通信园、齐鲁制药济南生物医药产业园、新加坡泺亨仓储等项目开工;确保福瑞达生物医药产业园一期、晶正电子、浪潮高效能服务器研发中心、ict产业园创新工场等项目年底竣工投产。

【高新区三次创业心得】相关文章:

三次创业心得体会11-25

第三次心得体会02-12

创业经验创业心得11-25

传授创业心得11-25

创业讲座心得11-23

村官创业心得12-14

创业就业心得02-15

宁波国家高新区宣传语11-18

第三次下海作文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