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未来环境的展望

时间:2023-06-08 22:37:17 展望 我要投稿

对未来环境的展望

  摘要:中国的生态和环境变化态势是稳中有好但改善缓慢。在新时代背景下,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从生产、消费、贸易等领域全方位加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从制度层面形成全社会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发展的合力,优先解决危害人民群众健康的环境问题和实行对环境质量的健康风险管理。在实施环境保护措施中,应统筹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以主体功能区划为依据,优化制度建设,强化政策导向,通过产业政策和治理行动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完善政策协调体制,落实相关部门责任;以人体健康为本优化环境保护相关行政资源配置并形成以健康影响为依据的环境管理制度;通过技术进步提高环境保护水平和环境管理效能。

  关键词:环境,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管理制度,管理效能

  随着中国国力的日益强大,中国经济发展的步伐令世界震撼。但是,生态环境也为此付出了巨大代价。据不完全统计,有1/3的中国土地上都遭遇过酸雨的袭击,7大河中一半的水资源是完全没用的,而另有1/4的中国人没有纯净的饮用水。其中,1/3的城市人口不得不呼吸被污染的空气,而城市中只有不到20%的垃圾是按照环保的方式处理。面对这一系列触目惊心的数据,我不得不得到这样的一个结论,中国乃至世界在不断发展经济的同时更要注意生态文明的建设,要做到可持续发展,坚决贯彻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健康理念,而针对我现在所学的专业,我也应该努力学习,不仅是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更是为造福人类而努力。

  记得上大校长钱先生曾说过:“我没有专业,国家的需要就是我的专业”。然而很幸运的是我选择了环境工程专业,在这里我就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为祖国的环保事业献出自己的一份力。

  面对生态环境这一敏感问题,于是乎就抛出了这样的一个严峻课题: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惠及子孙的伟大事业和宏伟工程。坚持不懈地搞好生态环境保护是保证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

  发展阶段和发展方式决定了资源、环境问题的表现方式和程度。一个国家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面对的资源、环境问题是不同的。对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中期的中国这样一个大国来说,既不可能不大量需要重化工业产品,也不可能不以自己为主发展相对高污染、高能耗的重化工业。

  考虑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需要一个过程,且尽管工业各行业随着技术进步,单位产值(或产品产量)污染排放强度会降低,但是由于经济规模仍在快速增长,污染物排放总量仍会居高不下。而且,从国际分工看,中国在国际产业链中大多处于低端,因而以资源环境密集型产品出口为导向的、以量取胜的粗放型贸易增长模式在中国仍是主流,而这一外贸增长模式成为中国目前粗放而不可持续生产和消费方式的加速器,加剧了中国资源环境压力——虽然中国对外贸易经济价值核算是顺差但部分行业的资源环境核算上却在产生“逆差”。据估算,约30%的二氧化硫、25%的烟尘和20%的化学需氧量的排放源于出口贸易,承担了发达国家巨大的转移排放。“十一五”期间中国S02污染物排放量中,如果忽略生产结构与贸易结构的差异性,每年对外贸易造成的S02“逆差”约为150万吨,占中国每年S02排放总量的近6%。如果考虑生产结构与贸易结构的差异性,由于贸易增速远高于生产增速,由外贸拉动的S02“逆差”将更高。另外,这个阶段的消费转型也使环境问题难以迅速解决。

  另外,当经济处在上升期的时候,容易出现对未来需求预期过高因而出现投资过度的问题。进入重化工业高速发展阶段后,产业链条加长,中间需求环节(钢铁、机械等)、基础需求环节(能源等)对最终需求环节(汽车、住宅等)容易产生过高估计,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加剧预期过高、投资过度的问题。而中间和基础需求环节是重化工业中污染相对较重的环节。

  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取得了一定成绩。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采取了一系列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重大举措,加大了生态环境建设力度,使我国一些地区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保护和改善。主要表现在:植树造林、水土保持、草原建设和国土整治等重点生态工程取得进展;长江、黄河上中游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工程全面实施;重点地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和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开始启动;建立了一批不同类型的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森林公园;生态农业试点示范、生态示范区建设稳步发展;环境保护-法制建设逐步完善。

  然而不得不承认这样的一个事实:全国生态环境状况仍面临严峻形势。目前,一些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还没有得到有效遏制,生态环境破坏的范围在扩大,程度在加剧、危害在加重。突出表现在:长江、黄河等大江大河源头的生态环境恶化呈加速趋势,沿江沿河的重要湖泊、湿地日趋萎缩,特别是北方地区的江河断流、湖泊干涸、地下水位下降严重,加剧了洪涝灾害的危害和植被退化、土地沙化;草原地区的超载放牧、过度开垦和樵采,有林地、多林区的乱砍滥伐,致使林草植被遭到破坏,生态功能衰退,水土流失加剧;矿产资源的乱采滥挖,尤其是沿江、沿岸、沿坡的开发不当,导致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沉降、海水倒灌等地质灾害频繁发生;全国野生动植物物种丰富区的面积不断减少,珍稀野生动植物栖息地环境恶化,珍贵药用野生植物数量锐减,生物资源总量下降;近岸海域污染严重,海洋渔业资源衰退,珊瑚礁、红树林遭到破坏,海岸侵蚀问题突出。生态环境继续恶化,将严重影响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国家生态环境安全。

  求其原因,不难发现这与我们平时的不卫生行为有着密切的联系,当然对于生态保护这一概念的认识也确实存在着很多的问题。资源不合理开发利用是造成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一些地区环境保护意识不强,重开发轻保护,重建设轻维护,对资源采取掠夺式、粗放型开发利用方式,超过了生态环境承载能力;一些部门和单位监管薄弱,执法不严,管理不力,致使许多生态环境破坏的现象屡禁不止,加剧了生态环境的退化。同时,长期以来对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投入不足,也是造成生态环境恶化的重要原因。切实解决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与问题,是我们面临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曾学习过关于可持续发展等问题的研究,我深知坚持统筹兼顾,综合决策,合理开发是解决环境问题一个很有效的途径。正确处理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经济发展必须遵循自然规律,近期与长远统一、局部与全局兼顾。进行资源开发活动必须充分考虑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绝不允许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眼前的和局部的经济利益。

  鉴于新闻中常说的我国植树乱砍问题确实是导致生态破坏的问题之一。森林、草原资源开发利用的生态环境保护是十分重要的。对具有重要生态功能的林区、草原,应划为禁垦区、禁伐区或禁牧区,严格管护;已经开发利用的,要退耕退牧,育林育草,使其休养生息。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最大限度地保护和发挥好森林的生态效益;要切实保护好各类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防风固沙林、特种用途林等生态公益林;对毁林、毁草开垦的耕地和造成的废弃地,要按照“谁批准谁负责,谁破坏谁恢复”的原则,限期退耕还林还草。加强森林、草原防火和病虫鼠害防治工作,努力减少林草资源灾害性损失;加大火烧迹地、采伐迹地的封山育林育草力度,加速林区、草原生态环境的恢复和生态功能的提高。大力发展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技术,减少樵采对林草植被的破坏。

  而针对现阶段的旅游热,我也想谈谈我的观点。旅游资源的开发必须明确环境保护的目标与要求,确保旅游设施建设与自然景观相协调。科学确定旅游区的游客容量,合理设计旅游线路,使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与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相适应。加强自然景观、景点的保护,限制对重要自然遗迹的旅游开发,从严控制重点风景名胜区的旅游开发,严格管制索道等旅游设施的建设规模与数量,对不符合规划要求建设的设施,要限期拆除。旅游区的污水、烟尘和生活垃圾处理,必须实现达标排放和科学处置。

  当然,随着越来越快的城镇化,重视城市生态环境保护也变得极为重要了。在城镇化进程中,要切实保护好各类重要生态用地。大中城市要确保一定比例的公共绿地和生态用地,深入开展园林城市创建活动,加强城市公园、绿化带、片林、草坪的建设与保护,大力推广庭院、墙面、屋顶、桥体的绿化和美化。严禁在城区和城镇郊区随意开山填海、开发湿地,禁止随意填占溪、河、渠、塘。继续开展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进一步加快能源结构调整和工业污染源治理,切实加强城镇建设项目和建筑工地的环境管理,积极推进环保模范城市和环境优美城镇创建工作。

  而要如何实施这一系列的举措呢,这就需要有关部门和我们大众共同努力了。

  相关部门必须建立和完善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要把地方各级政丶府对本辖区生态环境质量负责、各部门对本行业和本系统生态环境保护负责的责任制落到实处。明确资源开发单位、法人的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实行严格的考核、奖罚制度。对于严格履行职责,在生态环境保护中做出重大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应给予表彰、奖励。对于失职、渎职,造成生态环境破坏的,应依照有关法律法规予以追究。要把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规划纳入各级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远规划和年度计划,保证各级政丶府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投入。建立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审计制度,确保投入与产出的合理性和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而对于我们人民大众来说,坚决贯彻党中央的文件精神,努力营造一个和谐温馨的大环境是十分重要的。深入开展环境国情、国策教育,分级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培训,提高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决策能力。重视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教育、专业教育,积极搞好社会公众教育。城市动物园、植物园等各类公园,要增加宣传设施,组织特色宣传教育活动,向公众普及生态环境保护知识。进一步加强新闻舆论监督,表扬先进典型,揭露违法行为,完善信丶访、举报和听证制度,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和民间团体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积极性,为实现祖国秀美山川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1]《改革》:《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十二五”规划》2017年第2期

  [2]杨东平:《环境绿皮书(2017):中国环境的危机与转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年

【对未来环境的展望】相关文章:

对未来的展望12-31

我国环境保护未来展望(精选7篇)02-19

对未来展望的句子07-18

展望未来11-18

对企业未来的展望11-25

对大学未来的展望12-31

未来展望总结12-31

关于对未来的展望12-31

企业对未来的展望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