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我国企业内部审计的前景展望
根据我国内部审计发展的现状,依据当代国际内部审计的变化情况,我国上市公司内部审计的未来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内部审计将成为公司控制系统中的核心环节
上市公司投资主体多元化,经营方式多样化,管理层次多级化,跨行业、跨地区、跨国界的企业日渐增多,企业最高管理层不可能对经营管理状况进行经常性的直接检查监督。由于内部审计人员从事的是公司董事会、股东大会、审计委员以及管理层想做而做不到,其他职能部门又难以替代的工作,因此管理层必须通过内部审计机构来进行相关有效的检查监督及防范预测活动。此外,内部审计的范围、方法的扩展以及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督促受托管理责任履行中的作用的明了化,内部审计的作用逐渐被人们所认识,而内部审计机构的组织地位的也将逐渐得到提升,最终将成为公司控制系统的核心环节。
(二)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的良性互动
董事会、股东大会及监事会难以直接获取全面有效地履行其职责所必需的许多信息,尤其是与内部审计有关的许多信息。而内部审计活动可以设计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的各个领域。因此,董事会及股东大会、监事会必须依赖内部审计工作。内部审计成为董事会、股东大会及监事会及时了解有关情况并据此采取措施促进和帮助最高管理层有效履行其受托管理责任的重要工具,即强化与改进公司治理的重要工具。
(三)内部审计人员的多元化、高素质发展
我国基本准则对于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提出:内部审计人员应具备必要的学识及业务能力,熟悉本组织的经营活动和内部控制,并不断通过后续教育来保持和提高专业胜任能力。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公司制度的逐步完善,目前内部审计开始由财务向经营管理领域渗透,因此审计机构在人员的选择和构成上也应该是多元的,在机构中不仅要有通宵财务和审计的相关人才,还应当配备一批精通企业内部各项相关流程业务的专项以及具有丰富经验和业务水平的人才,从而使得内部审计机构在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设和规范的过程中逐步发挥重要作用。
我国企业内部审计的前景展望 [篇2]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内部审计作为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企业内部的控制系统,其高层次的监督作用也显得越来越重要。然而,我国尚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市场发育还不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和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尚未覆盖所有企业,已经建立的还只具形式,凡此种种,导致我国企业的内部审计制度的发育还不够健全,因此,进一步加强我国的内部审计工作是当务之急。
一、内部审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内部审计是现代审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基于受托经济责任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是经营管理分权制的产物。内部审计的基本职能是通过对会计系统实施审计来监督企业的内部控制和经营管理活动,并对内部控制的充分性和经营管理的效率和效果进行评价,最后将审计结果报告最高层管理决策机构。近几年来,内部审计工作从发展趋势看,其重点已由原来单纯的财务审计,逐步向经营决策审计、内控制度审计、经济效益审计等领域拓展,在经济管理活动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监督和参谋作用。开展内部审计是实施现代企业制度的客观要求,现代企业制度实行两权分离,运用法律手段,以契约形式确定国家与企业之间、企业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责权关系。一方面,经营者有权独立运用所有者授权的全部生产资料,自主地适应市场需要,作出切合实际和发挥企业优势的经营决策。另一方面,经营者要向所有者承担明确的经济责任,这就要求建立明确的经济关系和具体的经济责任评价、考核、监督制度。内部审计的监督、评价、
管理职能,决定了内部审计在现代企业制度中具有不可缺少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二、我国内部审计的现状
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指引下,社会各方面的支持下及内部审计人员艰苦努力下,内部审计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组。但是我国内部审计与目前的经济体制制度改革和市场经济发展的速度相比明显滞后,还存在不少问题。
(一)内部审计工作得不到应有的重视,没有纳入企业重要活动 内部审计机构在企业中受冷落,是我国内部审计工作普遍存在的问题。其根本原因在于企业领导对建立内部审计机构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很多企业是应主管部门要求,为了应付上级而设立审计机构,有的企业内部审计形同虚设,有的企业片面地理解内部审计是审计部门代表国家所有者对其经济活动进行监督控制,人为地形成一种与企业对立的关系,使得企业各职能部门对内部审计部门敬而远之。
(二)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地位尤显薄弱
《我国企业内部审计的前景展望》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一般来说,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和所隶属的领导层次越高,独立性就越强,审计工作也就最有效。但实际中一些内部审计机构只是挂靠或隶属某个部门,即使单独设置,其地位也与单位里其他职能部门平行。加上内部审计只有建议权,而没有处理权,查出违纪违规的问题后,只能移交其他有决定权的部门处理,这就削弱了审计应有的监督职能。内部审计机构在本单位领导下行使职责,不可避免地要受到领导人的牵制。客观上也使审计人员在开展审计事项时,不得不考虑自身的利益因素,所以审计质量有时也难以得到充分保证。
(三)内部审计人员的知识结构跟不上形势的发展
随着形势的发展,单位内部的经济业务越来越复杂,要求审计介入的范围越来越广泛。它要求审计人员必须是专业多元化的复合型人才,但这是不现实的。究其原因,主要有:我国的内部审计起步较晚,审计院校及专业的建设缓慢。短期内培养出来的合格内部审计人员有限;我国内部审计人员多数都是财务会计出身,会计专业知识比较丰富,但缺乏对管理原理和内部控制尤其是风险控制的掌握,对现代审计技术手段的认识和运用也很欠缺,到审计部门后也未进行正规的审计专业系统培训。因此,不太适应内部审计发展的需要
(四)内部审计的工作方式与技术手段相对落后
由于科技的迅猛发展和内部审计人员知识结构的原因,使内部审计的工作方式与技术手段普遍比较落后,方法单一,这与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极不协调。以审计手段的智能化来说,目前我国审计在运用计算机辅助审计方面,明显落后于被审计单位利用计算机的情况,处于滞后状态。作为监督的“再监督”,审计的硬件条件一定要优于受监督者,但事实是资源配置与审计任务严重不对称,从而使审计任务的完成程度打了折扣。内部审计也就不能起到应有的监督和威慑作用。
(五)内部审计不够规范,其业务无准则可循
目前我国有关审计工作的法律已颁布两部分,其一是关于民间审计的《注册会计师法》,其二,是关于国家审计的《审计法》,而内部审计的法规只有审计署颁发的《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并未上升到法律高度,《中国内部审计工作条例》也才酝酿起草当中。这就导致内部审计与国家审计、民间审计法规配套建设地位的差异。当内审人员碰到具体问题时感到无章可循,甚至无所适从。
三、我国企业内部审计的发展趋势
目前,我国内部审计工作面临的压力很大,但在挑战存在的同时也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内部审计也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因此。客观地分析和探讨内部审计发展的趋势,将有助于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内部审计,促进内部审计的法制化、制度化和规范化。
(一)从财务审计向经营审计和管理审计发展
从财务领域向业务经营领域和管理领域拓展,是内部审计的一种国际趋势,而且在许多西方发达国家内部审计对单位管理和业务经营系统的关注程度,已经远远超出了对财务领域的关注程度。我国的内部审计应尽快转移工作重点,向经营审计和管理审计拓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工作内容:开展对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审计,评价业务经营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性和有效性,为改进控制服务;开展对专项业务活动的审计,评价其对企业决策和管理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评价其活动是否达到预定目标,是否做到了节约高效。
(二)从事中、事后审计向事前审计发展
随着企业经营活动的多元化和企业管理的现代化,单纯的事后审计已不能对企业的经营活动做出全面、科学、准确的评价。因此,内部审计要做到的事中、
事后审计与事前审计相结合,发挥好防护性、建设性作用,把审计工作贯穿于生产经营管理的全过程,变事后监督为事前预防。首先,要对企业的计划、决策进行审计,审查决策方法的科学性,审查决策所依据的资料、数据的可靠性,审查决策有关保证措施的可行性和执行情况与结果。在企业经营决策过程中,内审机构应积极参与项目可行性研究,对各方面进行经济技术分析和论证,提出自己的意见,作为企业的决策参考。项目上马后,要进行跟踪审计调查,对计划的实施、方案的落实和决策的执行、经济效益和工作效果进行分析。当经济活动结束后,内部审计应对计划、决策的完成情况作全面、综合的审查、分析和评价,总结并提出改进意见。通过事前、事中、事后审计相结合的方法,可以降低企业在项目建设中的消耗,保证企业预期效益的实现。
(三)从手工审计向计算机审计发展
随着会计电算化的日益普及,审计手段已经由传统的手工查账审计逐惭向计算机审计过渡。审计信息化是审计领域的一场革命。审计手段实现电子化并逐步发展到网络化,是审计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电子化、网络化大发展,一方面可以使财务报告实时生成,缩短会计报表编送时限,另一方面使审计人员能够即时地审查被审计单位的财务信息成为可能。审计信息化将使内部审计工作从单一的静态审计转为静态与动态相结合。审计信息化还将使审计人员的作业模式发生重大变化。因此,实时审计将在很大程度上取代事中、事后审计,网络审计或者在线审计将在很大程度上取代就地审计。
(四)内部审计人员从单纯的会计人员向复合型审计人才转变 为满足现代审计工作的要求,内部审计人员必须具有科学、合理的专业知识结构。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知识包括会计与财务、行为科学、经济学、经济法规、定量分析法、会计与管理制度等。应掌握的基本知识包括人事管理、技术管理等。我国的内部审计人员结构必须改变,未来的内部审计需要更多的具备综合素质的复合型人才。现阶段我国内部审计人员可以由“四师”组合配备,即由会计师、经济师、工程师和律师四方面的专业人员组成。
四、我国企业内部审计发展应注意的问题
我国的企业内部审计经过一段时期的发展,已经取得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内部审计机构不健全,职业化程度不高等。在以后发展过程中我认
为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企业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应予以广泛高度重视
我国的内部审计建立是政府干预下进行,企业缺乏内在动力。内审机构的设置,企业要充分重视,不能仅流于形式,要把内部审计与企业效益真正联系起来、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鉴于企业规模大小,生产经营复杂程度、集团企业层次性、管理层素质高低等差异,决定了不同企业必须因地制宜地设置内审机构。
(二)适应经济发展对内部审计的新要求,改善内审人员机构,提高内审人员素质
我国内部审计人员的结构不尽合理,大多数内部审计人员是从原财务部门分离出来的,独立性差,并且缺乏与生产、经营、管理相关的知识和经验。从目前我国的实际考虑,在选拔内审人员时仅仅具备财务知识是不够的,同时还要具备一定的管理素质。另外,我们也可以参照注册会计师考试制度,建立内部审计人员资格认定制度。
(三)改进审计方法,拓展审计领域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内部审计监督应从本单位的实际出发,把审计工作重点放在内控制度和经济效益上。有利于对企业的经营管理和经济效益作出评价,提出有建设性的建议,为企业取得最佳经济效益出谋划策另外,在审计方法上,变事后审计为事前、事中审计。随着企业经营活动的多元化和企业管理的现代化,单纯的事后审计方法已不能对企业的经营活动作出全面、科学、准确的评估。而效益审计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建设性上,如何提高企业的生产、经营、销售等环节的控制质量,是现代审计解决的问题。因此,内部审计必须广泛采用事前、事中、事后审计相结合的方法。
(四)逐步健全内部审计职业规范
目前,我国还缺乏完整的内审法律保障,现有的关于内部审计的法规依据主要是《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其法律级次明显偏低,内部审计的准则和工作规范等目前尚未制定。注册会计师审计有《注册会计师法》,政府审计有《审计法》,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独立审计准则也已陆续颁布了三批,政府审计工作规范也已颁布实施。相比之下,内部审计这方面的建设明显滞后。因此,制定企业内审的法规,保证内审的合法身份,使内审工作有法可依,内审人员有章
可循。
企业内部审计始终与经济发展相联系。企业的管理层必须认识到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企业内部审计在经济发展中的真正作用,要善于运用企业内部审计这一手段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服务。企业内部审计要想在企业中提高自己的地位,它必须能够在企业的竞争中生存,能出谋划策,能够为企业创造新的价值,不断规避新的风险。我国企业在继续向前发展过程中,企业内部审计是企业的内需,因此,企业内部审计的内容要多方面延伸,填充空白领域。
【我国企业内部审计的前景展望】相关文章:
我国企业内部审计发展趋势展望11-25
浅谈企业内部审计发展趋势展望11-25
企业展望前景11-25
企业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的区别11-10
机械企业前景展望11-25
企业内部控制研究展望11-25
企业内部审计实习报告08-02
企业内部审计调研报告11-25
我国软件行业发展前景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