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油市场调研报告

时间:2022-10-10 11:46:38 调研报告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粮油市场调研报告(精选12篇)

  随着社会一步步向前发展,报告的使用成为日常生活的常态,报告具有成文事后性的特点。一起来参考报告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粮油市场调研报告,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粮油市场调研报告(精选12篇)

  粮油市场调研报告 篇1

  一、市场简述

  潘成粮油市场位于潘庄以东,中心路北段,形成于2002年,产品覆盖五谷杂粮、食用油、鸡蛋、面粉等国民生活必需品,是淄博地区主要粮油集散地,产品除供货五区三县各大商超外,更远销东营市区、广饶、泰安等多个地市,因市场经营管理处管理规范以及经营业户合法经营、诚实守信,市场发展至今,已有业户60余家,在当地乃至山东地区都有着较大的影响。

  二、产品架构

  粮油市场以粮为主,油为辅,各种五谷豆类一应俱全,产品来自全国各地,市场上大米占据较大规模,大米主要来自于黑龙江、少数来源于江苏,市场上大米的品牌高达50余种,价格相差不大,主要原因为粮食属于国家控制,价格比较稳定、利润较低,主要以批发为主;食用油虽在市场上占比不大,但是因为日常生活需求较大,利润还是相当客观的,各大品牌如胡姬花、鲁花、口福等在市场上都有经销点,因近年来人们对健康的重视,提倡食用玉米胚芽油,市场上玉米油占比逐渐增大,比较著名的有西王牌;面粉主要品牌为云海、五得利,面粉经销点的特殊性在于基本上都是厂家的直销网点,对银行贷款的依附性不如其他经销点强。

  三、业户情况

  在调研的过程中了解到,市场上的经销店多为夫妻店,外地人为较大比重,该市场的业户们文化水平大都不高,有业户这样描述自己:初中毕业后就背起了面口袋。这说明业户们从事该行业较早,而且对该行业有很深的感情,市场管理处介绍市场上业户们大都吃苦耐劳,非常辛苦,拖家带口的,晚上还需要看店,因外地进货的车辆进货时晚上很晚到,早上一早走,业户们凌晨四点就要起床,晚上十点才睡,业户们经过这么多年的经营大都积累了不少的资本,但是日常中非常低调、平日里穿着都非常朴素,跟工人们吃住一起,市场上每户业主大都有3辆以上的`车,没有非常名贵的车,以货车为主,资金基本上投入运营中。

  四、市场状况

  产品相近、价格相似是该市场的真实写照。行业内竞争是存在的,但是60余家商户经过这么多年的摸爬滚打,彼此之间都非常了解,并不存在恶意竞争的情况,同一供货点存在同一产品的,不同的牌子绝不会再供,行业内相处融洽。因粮食产品的季节性,粮油市场的淡旺季比较明显,比如绿豆,主要在6-8月份销售,但9月份是绿豆收获的季节,这就需要9月份储备,明年卖,粮食主要以秋后为销售旺季,此时业户需要大量囤货,资金需求量较大,以往很多业户在淡季时正常经营,守候旺季,近年来,业户们经营思路有所拓展,很多业户注重把品牌做精做细,推出了小包装系列产品,专供商超,利润进一步提升,除正常运作粮油产品,在市场供销淡季时逐步多元化经营,酒类、食品类为主要突破口,以往淡季资金需求少,实现多元化经营后,市场上资金需求量增大。

  五、贷款现状

  我们小企业金融服务中心在该市场上投入量不算太大,主要在于以往淡旺季过于明显,很多业主并不急需,导致市场上对贷款的依附性并不那么强烈,但是从投放的这几个业户来看,因其销售的频繁性,销售额都在2000万以上,账户流水非常频繁,派生率较高,又因农产品受国家调控,盈利水平趋于稳定,业户经营正常,市场风险较小,主要风险来自于随着市场上业户的经营思路拓宽,对于多元化经营的业户应作出其拓宽经营的风险判断。

  六、放贷前景

  在对市场营销及调研的过程中,逐步接触了一些有意向的新客户,通过我行存量客户对其评价以及考察中的了解,我认为该市场的新客户在资金的额度上应给与控制,出于市场实际情况以及风险控制的考虑,给其政策上趋向于做6个月短期,对其提出的条件是在半年内多走帐,业务到期时正值销售旺季,根据其流水情况,给予额度上与期限上的适当调整,这个市场上的业户可以逐一推荐我行的pos机、网银等周边服务,这些配套服务的架设可以增加业户们的存款派生及提高我们产品的市场占有率。除大部分的面粉直销户外,五谷类与粮油的客户都可以再做进一步营销,市场上担保以联保为主,但随着金额的增加不适宜三户联保,有待进一步改善担保方式,以便控制风险。

  七、抽样调查

  通过对市场上业户的随机抽样调查,市场上业户对于贷款是比较谨慎的,很多商户对于贷款的依赖性不大,自有资金即可维持正常运转,而一些规模较大,且经营范围拓宽的业户对贷款有较大的兴趣,对于利息以及担保方式询问较多,金额需求都在60万以下,可以根据考察情况及同行的评价对其进行筛选。

  以上是我对潘成粮油市场的一点浅见,随着对该市场经营户的进一步认知,逐渐的了解该市场的状况,对于该市场的贷款需求、潜在风险做出合理判断,在做该市场时应该是可以提高投放量的。

  粮油市场调研报告 篇2

  一、市场概况

  赤峰粮油市场于2017年5月由内蒙古蒙东公司投资开发建设,市场占地面积120亩,建筑面积6.5万平方米,总投资2.8亿元。是自治区重点粮油调控市场之一,其中,粮油销售及办公区面积约 3万平方米;粮油周转库约25000平方米。项目全部建成后将成为集粮油仓储交易、粮油检测、信息预警和电子交易于一体的综合性粮油市场。市场投入运营后,预计年交易量达150万吨,实现交易额30亿元。

  2011年10月初该项目已经完成全部工程,经主管部门验收合格和赤峰市红山区政府同意,红山区物流管委会批准,赤峰粮油市场于10月底投入使用,市场正式对外开业。

  二、区位介绍

  赤峰粮油批发市场位于内蒙古赤峰市红山物流园区三期,市场西临清河路北段,东临铁路场站、北通高速公路,交通运输便利。赤峰粮油市场建成后将和全国20多个省市区和几百个粮油生产区批发市场直接连通,覆盖内蒙古东部四个盟市和邻近的北京、河北、辽宁等省市多个地区。

  三、市场现状

  赤峰粮油市场10月底投入使用,作为内内蒙古东部地区规模最大的区域性专业粮油批发、零售市场。市场的主要经营项目有粮油、农业生产资料批发,可以提供工商、税务、粮油检测、物流、装卸、通讯等一站式、一条龙服务,还有直入园区的铁路专用线,高速公路方便快捷,显示了现代化、集约化经营的优势。目前已有140多家粮油经营户入住经营,入驻品牌150多个。

  粮油市场共有铺位数190个,其中临街商厅80个,檐高商厅110个。截止调研当天为止,市场挂牌率达到75%,商品进场率达到30%,中转库的预定使用率达到80%,中转库实际使用率在40%左右。

  目前粮油市场只有檐高商厅交易区部分商户正式营业,临街商厅目前只是挂牌,商品并没有进场,尚未开始对外营业,根据我们调研的情况了解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1.新市场是在原来老市场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现在多是老商户在经营,新市场建起来后,老商户优先选择铺位,从经济是用的角度来看大多选择了檐高商厅,而且新建市场期间老用户们没有经营场地,建成后老商户是第一批商品进场的用户。

  2.市场刚建成交付使用,沿街商厅尚未来得及装修,根据市场开业的需要先挂牌,然后进行装修,逐步商品进场经营。

  3.部分为投资商铺,有些商铺门前贴出商铺转让的广告,可以看出这些挂牌的商铺纯粹是投资者的投资行为,自己不经营,靠转让铺位盈利。

  4.部分有实力的商家先挂牌,根据市场今后的发展趋势考虑商铺是否进场,这样的商家有一定的实力,但是并不着急商铺进场,对市场持观望态度。

  四、租金及优惠政策

  考虑到新市场的'培育期,粮油市场的招商政策表现了一定的优惠措施,所有商户第一年享受物流园区减免工商、税务等优惠政策,并且第一年租金(商铺租金、库房租金)减半,第二年开始正常收取租金,现在的粮油市场商铺租金水平在10元/㎡/月,库房的租金水平在4元/㎡/月;第二年开始商铺租金水平在20元/㎡/月,库房的租金水平在8元/㎡/月。临街商厅和檐高商厅的租金水平一样,但是从经济的角度来讲,商户们的选择倾向于檐高商厅。

  五、总结

  赤峰粮油市场的投入使用促进了现货交易与电子交易,将全力打造现代化新型粮油交易市场。赤峰粮油市场在赤峰乃至内蒙古东部地区朝着规模化、专业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将是赤峰雨润物流配送中心项目投入运营之后在粮油市场上的最主要竞争对手,赤峰雨润物流项目在规划中应该注意调整粮油业态规划,根据市场发展趋势,审时度势,做好业态划分比重。

  粮油市场调研报告 篇3

  1998年国务院进行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以来,实行政府粮食行政管理职能与粮食企业经营的分离。粮食行政主管部门与粮食企业在人、财、物等方面彻底脱钩,不再参与粮食经营,不再直接干预企业的自主经营活动。原来由粮食局、粮管所、粮站三级管理网络严格统一管理的粮油市场,变为由粮食行政主管部门代表政府对全社会的粮食流通进行管理的相对自由的粮食流通市场。20xx年《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出台后,粮油市场进一步得到了开放,国家鼓励多种所有制市场主体从事粮食经营活动,粮食行政管理部门的职责更大了,管理范围更宽了,市场监管的难度加大了,造成相应的监管力度有所下降。如何在新形势下做好对粮油市场的监管,就显得格外重要。

  一、我市粮油供应的现状

  我市不是产粮区,而是粮食销区。主要种植玉米、小麦以及蚕豆等杂粮为主,历来有种的不吃,吃的不种的传统,100多万市民的日常食用大米都是通过产粮区供应的。我市粮食从产粮区到市民手里主要通过大大小小的粮商粮贩。目前,我市在工商局注册的粮食经营户共有670多家,还不包括没在工商部门登记的走家窜户的小商小贩,估计不会少于三四百家,两者相加一共要有上千个经营个体。这么庞大的经营群体,要粮食行政部门等有关职能部门进行有效监管,以目前的人力、物力以及体制情况是不太现实的。粮食市场的监控主要依靠产区的监管和经营者的自律,销区对粮食的监控基本处于比较尴尬的地位。食用油的情况,除了本地几家大油厂可以提供较为安全的食用油外,其他的与粮食现状大致类是。

  二、粮油市场监管不力的原因分析

  造成粮食市场监管不力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制度层面的问题,有执法队伍的问题,有执法对象的问题等等,是一个综合的原因,而不是某一方面的问题。我认为主要是由以下几个因素造成的。

  1、粮食执法缺少有效的法律支持。20xx年5月26日,国务院颁布的第407号令《粮食流通管理条例》,是对粮油市场进行监管的最有效的法律武器。但是有的细化条例本身就存在缺陷,影响了执行。如《江苏省粮食收购资格审核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对于年收购量低于50吨的个体工商户(农民经纪人)从事粮食收购活动,无须申请粮食收购资格。这就给粮食行政部门的执行出了难题。对于不具收购资格的收购者,只要拿出这个武器,就可以挡住执法人员的查处。而且对于50吨这个数据,我们也比较难以认定。特别是对于象我们xx这样的非产粮区,主要从事收购的都是小杂粮,大都是兑换,而且周转比较快,很少有收购者能被发现有超过50吨的量。20xx年,我市仅有一家办理了粮食收购资格。仅粮食收购资格审查这一条,我们就很难执行。

  2、粮食系统的执法队伍相对偏弱。目前,各地的粮食行政执法工作体系还很不健全,专职执法人员偏少,执法能力有待进一部加强。当前,粮食行政执法工作体系建设从上到下各自为政,没有统一粮食行政执法标识,没有统一粮食执法机构名称,没有统一设置监督电话,粮食行政执法的权威受到挑战。同时受人事编制的限制,越到基层粮食行政机关,专职行政执法工作人员的配备越少,甚至还存在无机构、无专职行政执法人员的状况,与县级粮食行政机关所担负的执法重任极不相称;现有的粮食行政执法专职工作人员大多数系“半路出家”,缺乏系统的法律专业知识,对行政执法的有关规定了解不深,执法能力与粮食行政执法工作不相适应。象我市的粮食局共有编制13人,除去财务人员、办公室人员,真正具有执法资格的人数只不过4、5人,面对这么大的执法面,有点勉为其难。

  3、多头执法造成多不执法。《粮食流通管理条例》中大部分条款不是由粮食局来直接执行的,而是根据职能由工商、质检、技检、卫生等多个部门共同执行的。粮食行政部门一旦发现了问题,需要移交到工商部门、价格部门、质量检查部门等来执行,但处理结果到底如何,粮食行政部门就不得而之了,影响了执法的延续性与直接性。久而久之就会影响到粮食行政部门的执法积极性。有的执法工作需要几个部门一同参与,而往往因为涉及部门多,难以协调,很难形成经常执法的局面。联合执法的次数少之又少,缺乏对经营者有效的法律威慑。

  4、粮油经营户规模小、数量多造成执法难。我市是非产粮区,因此居民日常食用大米等都是通过从产粮区引进的。经营者以个体户、流商流贩以及大量的农民经济人等为主,规模都不大,但是数量庞大。对于一个只有十来个人的粮食行政部门,监督这么多的经营者,难免有点力不从心,造成执法困难。

  三、对策与措施

  在新时期如何加强对粮油市场的监管,我看要从自律和他律同时入手。不但要通过执法部门执法、社会监督等他律来督促他们规范行为,而且还要引导经营者自律,诚信经营,因此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加强粮食流通法规宣传,注重相关执法部门的.协作。《条例》及相关法规的颁布实施,虽为有法可依提供了依据,但如果不加强宣传力度,不注重相关执法部门的协作与配合,那么粮食流通检查工作将很难得以有效地开展。我们认为:一是要加强对粮食流通法规的宣传。首先粮食部门可用宣传车、发传单、电视走字、知识竞赛、标语口号、粮食经营者培训等方式进行宣传;其次法规宣传不能流于形式,应结合日常工作经常性地开展。二是要加强部门间的协调与配合,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要主动与工商、质检、卫生等部门保持经常性的联系与配合,按照《条例》与《办法》的规定,各负其责相互沟通与协作,既不能越权又不能扯皮推诿。

  2、加强粮食执法队伍建设,提高粮食执法人员素质。依法对粮食流通进行监督检查,是维护粮食流通秩序,保护粮食生产者的积极性,维护粮食经营者、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必然要求,那么粮食行政管理部门怎样才能做好这项工作呢?我们以为,加强粮食流通执法队伍建设,提高执法人员素质是首当其冲的关键。其一应增加执法人员的编制和执法经费。开展粮食流通监督检查工作,如离开了执法人员的参与,如果没有必要的执法费用,那监督检查无异于纸上谈兵。为使监督检查工作落到实处,政府编制及财政部门就必须重视这项工作,从工作需要出发,及时适当增加粮食行政管理部门执法人员的编制和执法活动的经费。其二,严格考证上岗制度。行政执法工作是法律与业务性都很强的工作,其影响力不仅涉及到被监督检查的对象,而且还关系到政府部门的形象。所以严格执法人员的从业资格考试制度是非常重要的。凡从事粮食流通监督检查工作的执法人员,都必须经过相关法律知识的培训和考试,都必须取得《粮食监督检查证》方可上岗执法。其三,加强粮食执法队伍建设。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还必须适时成立执法大队,建立健全执行粮食监督检查任务的各项工作纪律和工作程序等。

  3、严格许可准入法规,抓好粮油收购市场监管。粮食收购是粮食流通的开端与源头,抓好粮食收购市场的监督检查工作,严格粮食收购行政许可准人法规,就能有效地规范粮食流通管理秩序,所以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应在这方面多下功夫,多做探索。一是要严格粮食收购行政许可准入制度。对申请收购资格准人的经营者,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应严格按照《条例》和《江苏省粮食收购资格审核管理实施细则》等有关规定,严格审核,认真把关,要坚决杜绝违规违法办证现象的发生。二是建立监督检查机制。粮食流通监督检查工作是一项涉及面很广的群众性工作,不仅如此,它还有很强的时间性,错过特定的时间,就很难掌握违规违法的事实与证据。而且,由于粮食执法人员的人手有限,开展监督检查工作也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所以为使粮食流通监督检查工作得以顺利开展,就很有必要建立巡回举报并举的多样化的监督检查机制。

  4、引导诚信经营模式,确保销售市场的粮油安全。粮食最终到消费者手中是通过大大小小的粮店经营者。因此,除了加强对产区粮食收购环节的监管外,对销售环节的监管也至关重要。我们加大了在这方面的探索,通过创建“放心粮店”的形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20xx年,我们xx市粮食局积极开展“放心粮店”创建的探索。我们首先在有关媒体公布了放心粮店的创建条件、评审办法,然后让符合基本条件的粮店进行申报,最后通过行政主管部门的评审进行确认。对于初步通过评审的放心粮店在媒体进行公示。经过一年来的创建,在全市形成了遍布各乡镇、社区的“放心粮店”网络。通过创建工作,使得各个放心粮店在“质量、卫生、计量、价格、服务”上面达到五个放心,并统一挂上由行政主管部门统一发放的“放心粮店”招牌。群众非常信任这块金字招牌,放心粮店业主普遍反映,经销量大大增加,而群众对放心粮店的服务水平也感到满意,我们在对放心粮店的检查回访时也发现经营者无论在质量、计量、卫生、价格等多个方面都符合国家标准,服务水平也大大好于其他粮店,真正使经营者、消费者、执法者三方获得共赢。

  粮油市场调研报告 篇4

  为落实李源朝书记在江苏省第十一次党代表会报告中“把构建和谐社会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以及“高度关注困难群众的冷暖安危”、“完善社会救助制度,确保江苏每个城乡居民都有饭吃”的要求,xx市组织党政机关干部进社区、访百姓、听诉求,探寻如何让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百姓之策,粮食局等部门开展了“粮油实物帮困”问题的专题调查研究。

  一、低保户粮油支出现状

  今年3月,xx市粮食局机关干部分成15个小组,由社区干部引路,先后走访了泓运园、小石桥、曙光、虹桥和永兴等社区51户低保家庭,调查了解粮油供应现状、价格波动对低保困难家庭生活的影响、家庭支出中有无挤占粮油支出问题,以及低保家庭对购买粮油食品的愿望。走访中了解到,低保户致贫原因中,有12%的家庭是因为残疾劳动能力低,有30%的家庭是因为下岗失业无收入来源,有29%的家庭是因为有重症或慢性病人常年看病吃药,有15%的家庭是因为单亲抚养在校生,有14%的家庭是其它一些原因,尽管情况各不相同,但确实都是由于存在自身无力克服的困难而陷入贫困的。政府发放的低保金解决了他们的基本生存问题,但这是在最大限度降低生活必须开支的情况下才能做到的。

  粮油价格小幅波动,食品价格的合理上涨,对一般家庭的生活水平并没有实质性的影响,他们也并不在意,但对低保困难家庭来说,粮油等食品涨价的支出挤占了他们本来就很紧张的开支,对他们的温饱问题是有影响的。据调查统计,低保户居民的粮食消费数量高于其他居民消费量约50%左右,这是因为他们的饮食结构以粗茶淡饭为主,比较单调,每月的粮油开支约占家庭开支的25%左右,再加上必要的调味品及简单的荤蔬菜等,基本的食物支出约占家庭支出的50%左右,按照恩格尔系数判断,为勉强维持生活的家庭。所以他们对这方面的价格波动是非常敏感的,调查中他们反映,有的买粮不敢进超市,图便宜专挑个体粮贩买粮;有的不用煤气做菜,改用电饭煲打边炉;有的不买费水洗的菜,改吃较干净的罗卜白菜。调查数据统计,六成低保困难家庭希望政府在经济和社会日益发展的今天,与时俱进地帮助他们提高生活质量,发放粮油优惠供应证,确保基本生活无忧。

  二、国内“粮油实物帮困”的先进经验

  上海市政府从1995年起实行实物帮困,建立了由民政、粮食、财政、物价等部门组成的协调磋商机制,民政负责发卡、粮食负责供应、财政负责资金,定期开会协商帮困供应有关问题。将低保户中70岁以上老人、大重并残疾等七种对象列为帮困对象,每人发放一张“绿”卡——粮油供应卡,凭“绿”卡按月到指定粮店剪号供应20斤大米、1斤食油、1斤白糖。资金来源由市、区财政各半承担。十多年来,实物帮困措施不断推进和充实完善,并创新供应服务形式,提供多样化的社会服务,不断完善供应链的社会化、专业化。实物供应量一直没有变化,货币标准根据物价变化情况已由当初的每人每月15元,逐渐调整至现在的每人每月45元。多数区在市标准基础上还增加了金额,如黄浦区提了40元,达到每人每月85元。上海充分发挥粮食部门主渠道作用,对帮困对象实行“低保粮”制度,确保了广大低收入困难家庭的基本生活,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成为上海市委、市政府关心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的老牌样板工程。十几年来,尽管上海经济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粮油实物帮困制度没有因为经济发展物质充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而放弃,相反,不断完善坚持至今,说明了这项制度是有其存在的客观必要性的。

  三、对“粮油实物帮困”做法的分析

  1、优越性

  实物帮困是发达国家通行的`做法,我国经济发达城市普遍重视这一做法,其好处概括起来:

  一是有利于找到建设和谐社会的切入点。建设和谐社会首先要确保每个居民都有饭吃,确保一部分在生活中有特殊困难的低保家庭不因各种原因而降低生活水平,使他们在“吃饱肚子”这个最基本的问题上不犯愁,对这部分 “弱中之弱”对象采取“粮油实物帮困”方式,能加大救助帮困的力度,使他们在任何情况下得到基本的口粮保障,这种做法有利于稳定社会结构、彰显和谐。

  二是有利于创新分类救助形式。低保户虽然都很困难,但他们中仍有程度轻重之分。对于大多数低保户来讲,由于有了低保金,基本生活有了基本保障,而低保户中的特困家庭过于弱势,无力抵挡生活变故、物价波动对他们基本生活的冲击,所以他们的生存状况往往最糟糕。粮油实物帮困是政府对低保户中老弱病残人员“政策倾斜”的具体体现,是实施分类救助的一项重要形式,是对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有效补充。能体现“重点突出,补助合理,体现差别,量力而行”的原则。

  三是有利于体现党委政府为人民服务的良好形象。以粮油实物济困为基本功能、以“绿卡”为兑换凭证,面对属地(一般以街道为单元)困难群体进行一线帮困,这种送爱心行动虽然做法传统,数额不大、相对繁琐,但看得见、摸得着,既实际又形象,体现了党委政府对特殊困难群体饭碗的关注,体现了党委政府对民生问题的高度重视,可以起到手拉手、心贴心的效果,可以达到雪中送炭、解燃眉之急的功效,可以收到“贫者有米下锅、温暖众心”的辐射效应,比简单增发几十元钱意义大得多。同时,这种扶贫济困的制度性建设较之社会公众、慈善机构的献爱心活动显得更稳定可靠,更充满人文关怀,更能体现责任政府的形象。

  2、可行性

  一是政府各部门有帮困的共识。从上海市调查了解到,无论是党委政府层面,供应商层面,还是接受帮助层面,都认同这一做法,它成为上海市委市政府关心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的老牌样板工程,据悉已经中断粮油实物帮困做法的大中城市也正在着手恢复这一做法。从我市走访低保户看,有六成对象要求政府发放粮油优惠供应证。

  二是政府财力负担不重。根据调查摸底,低保户中七类困难人员约占低保人员25%—30%。xx市约有此类人员5000人左右,如果按每月20斤米、1斤油的实物量,按现行市场价,每人月需40元、年需480元,全市共需264万元,市和县(市)区财政分别承担,各地每年只需40万元不到。可谓花小钱办大事。

  三是有实施“粮油实物帮困”的基本条件。有成熟的优抚和低保工作经验;粮油实物帮困对象政策扛子清晰,便于界定;街道、社区工作机构已成网络,便于开展此项工作;粮食部门对粮油指定供应熟门熟路;通过几年创建“五放心粮店”,门店数量多、布局合理,管理规范,有现成的网点可利用。

  四、对实行“粮油实物帮困”的几点建议

  “粮油实物帮困”是党委政府能为低保特困家庭所做的又一件实事好事,深得民心,应推广实行,工作思路可确定为“政府主导、部门运作、社会参与、对象受益”,实行企业化管理,树立清晰的成本概念,政府以购买服务的方式予以支持。

  1、成立由民政、粮食、财政、物价等部门组成的“帮困粮油指定供应”协调机制,明确分工负责制。

  2、参照上海市做法,可对低保户中70岁以上老人、重度残疾人、丧失劳动能力的危重病人、长期患病人员、单亲家庭中的未成年人、严重的精神病患者、智障人员等七种对象实行帮困粮油指定供应。

  3、“粮油实物帮困”条件可定为:凡具有市区非农业户口、已享受低保待遇且符合七种情况之一的城镇居民,都可以人为单位申请,从民政部门领取粮油供应帮困卡,每月凭卡到指定的供应点选购大米、面粉、食用油等。帮困卡实行每人一卡,每人每月一票,当月一次性使用,每票可抵偿40元使用。

  4、帮困粮油资金来源:市及县(市、区)分别负担,市区由市财政解决50%,各区解决50%;各县(市)由县(市)财政自行解决。

  5、帮困粮油供应点,由“五放心粮店”负责供应,如网点不足,可公开招标部分加盟店,做到合理布局,优化服务,便于监督。

  粮油市场调研报告 篇5

  如何进行企业内部工资制度改革,是目前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中的难题。我们公司是一个改制不彻底的企业,人员的身份没有置换,由于管理不畅,因而阻碍了企业的发展。为了彻底解决这一问题,公司决定从今年起实行以岗位工资为主体的工资改革。职工收入的组成(岗位工资+年功工资+效益工资+加班工资)。

  一、为什么要进行企业工资制度改革

  第一,从工资的形成来看,分配行为不合理 。我公司是从国营企业转换过来的,目前的工资结构虽然通过几年的变通,但是还没有完全脱离传统的计划工资,在人与工种,工种与工资的定位还没有真正地与市场接轨。体现在工资形式过于单调,内部分配平均主义仍然严重,在企业内部分配结构中,没有按不同类型、不同的生产经营特点等情况确定不同的工资分配形式。不同职业之间的工资收入差距并没有按改革目标所希望的那样真正拉大。知识、技术、人才的价值还没有得到完全承认,企业内部复杂劳动和简单劳动、脑力劳动和付力劳动的报酬区别在结构工资中虽有反映,但反映这种差别的岗位工资只占很小部分。国有企业内部工资变动搞普调,使平均主义分配趋于制度化,奖金津贴搞平均,人人有份,使收入分配与劳动严重脱节。

  第二、引入劳动力市场机制,企业工资市场化。所谓工资市场化,就是工资以市场为基础而形成。这是与传统的计划工资相对应的一种工资制度。市场经济的发展决定了企业工资分配必须适应将来社会劳动力市场的供求情况,必须与市场工资水平接轨,计划经济模式下那种企业自我封闭式的工资分配形态将不能再存在。所以应尽快在思维方式和分配办法上实现转轨,引入劳动力市场机制,市场决定工资。我公司是由几个单位合并而成的,现在企业的人员老龄化越来越严重,出现了老人不得走,新人不能进的现象,严重地影响了企业的生产经营。收入得到的多少主要由职工在企业的工龄、身体健康状况而定,这使得那些素质低、身体差、年岁高的职工一般不愿意离开企业,而素质较高的年轻人因在一定的时间内与这些福利性收入无缘或得到很少,出现人才不肯来和留不住的现象,这就使企业职工形成冗员甚多与结构性短缺并存的局面。由于改革没有到位,人员的身份没有置换,企业之间存在严重的苦乐不均现象。

  所以,工资分配制度改革一直是焦点问题。搞好改制企业的工资分配制度改革,不仅是调动企业职工积极性、促进企业经济效益提高的重要手段,而且也是深化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内在要求是现代企业制度运行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工资分配是企业管理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现在企业分配制度中存在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也充分暴露出来。现代企业工资分配制度改革势在必行

  二、如何进行企业内部工资制度改革

  第一,建立以岗位工资为主的基本工资制度。企业在拥有充分的内部分配自主权基础上,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工资收入分配制度的要求并根据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积极探索建立以岗位工资为主的基本工资制度。提倡推行各种形式的岗位工资制,即岗位等级工资制。在进行科学的岗位设置、定员定额和岗位测评(如实行岗位等级工资的,还需确定每类岗位内部各等级的工资系数),做到以岗定薪。以岗位测评为依据,参照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合理确定岗位工资标准和工资差距。提高关键性管理、技术岗位和高素质短缺人才岗位的工资水平。企业工资制度改革必须引入市场劳动力价格机制,合理拉开收入差距。企业对那些市场上对某种人才的需求量大大超过合适人才来源的,就确定高于市场劳动力价格的工资;而那些市场上对某种岗位人员需求少于合适人才来源的,就确定相对低于市场劳动力价格的工资;对那些保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人才,就确定大大高于市场劳动力价格的“保护工资”。这样,使企业职工收入的水平与劳动力市场相同层次的职工收入水平相适应。岗位工资标准的确定与企业经济效益相联系,企业内部实行竞争上岗,人员能上能下,岗变薪变。无论哪一种形式,都与职工的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和实际贡献挂钩,真正形成重实绩、重贡献的分配激励机制。从而,充分发挥工资的杠杆作用,留住关键人才,为企业发展增添活力。12粮油集团岗位工资改革调研报告

  第二,实行保留工资。在实行以岗位工资为主体的工资改革中。为照顾老职工,我们实行老职工老办法,新职工新办法。公司将每个人原来的技能工资加原来的岗位工资再减去现在的新岗位工资后超过部分的工资都实行永久性保留。对新进职工就按照新岗位工资标准执行。

  第三,企业实行年功工资

  年功工资是根据职工参加工作的年限,按照一定标准支付给职工的工资。它是用来体现企业职工逐年积累的劳动贡献的一种工资形式。它有助于鼓励职工长期在本企业工作并多做贡献,同时,又可以适当调节新老职工的工资关系。一般来说,增加年功工资,主要决定于职工工龄的增长,同时还应决定于职工的实际劳动贡献大小和企业经济效益好差。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这一工资单元的作用。我公司目前实行一年工龄十元钱一个月的标准,占全部工资总额的3%。工龄工资不参与绩效考核。

  第四,效益工资

  效益工资(奖金)是根据企业的经济效益和职工实际完成的劳动的数量和质量支付给职工的工资。效益工资发挥着激励职工努力实干,多做贡献的作用。效益工资没有固定的工资标准,它一般采取奖金或计件工资的形式,全额浮动,对职工个人上不封顶、下保底的形式。

  第五,加班工资

  加班工资是为了补和保障职工在完成生产任务中亨有的休息休假权利,保证职工加班加点应得的工资报酬。

  粮油市场调研报告 篇6

  一、培训是企业人力资源发展的需要

  人力资源发展与培训是企业为了提高员工在执行某项特定工作或任务时所必要的知识、技能及态度或培养其解决问题之能力所采取的一系列活动。每一个企业都需要受过良好训练并具有丰富经验的人去运作,以维持企业生存所必要的活动。但是,我们企业是由三个单位的人合并组成。一批人是来自倒闭的合成氨厂,一批人是增用土地进来的,一批人是单位招进的农民合同制工人。其文化知识、技术水平普遍低下。因而,造成新的改革思路无法实行,新的管理理念无法推进,先进的设备无法使用。当企业的迅速发展之时,提升员工的技术层次、知识水平及适应性就变得非常必要。此外,员工培训的重要性是随着工作的复杂性而增加的。特别是由于港口竞争激烈,使我们企业必须改变经营方式,实行跨行业经营,这就面临着生产、服务、工作类型以及完成工作所需的技能的重新调整,以适应强大的竞争压力。因此,加强员工的培训与训练已成为我们企业所必须投注的一项活动。

  二、企业人力资源培训的最终目的

  1、帮助员工提高其知识、技能和能力,以不断适应工作的需要。员工担任某项业务及职责现在或未来所必要的知识、技能及态度和企业期待的职务水平与员工的实际能力与水平之间往往存在着差距,如何弥补或拉近这其间的差距,就必须依赖于良好的训练与培训。

  2、调和员工的信念和价值观,以培养正确的职业观念。人们的观念和价值观也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在改变,为使员工能够接受新的观念,就须通过培训为其灌输新知识、新观念,以此来调和或改变其价值观,以帮助员工改善其工作态度并树立起正确的职业观念和价值观。

  3、培训有利于人力资源配置。最简单地说,就是将合适的人放到合适的岗位上。人与人从性格、气质、兴趣到专业都有着巨大的差别,如果各取所长,对于企业的发展显见是有利的。解决这一问题,就是要求对企业现有职工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

  4、培训人力资源是企业岗位的有效填补。企业对员工的培训,一般可分三种目的。第一,正常补充,这是针对企业原有职工离职、退休等情况所作出的补充。第二,替补缺勤,这一情况与正常补充有相似之处,却又不同于正常补充,例如,企业原来实行六天工作制,现改为五天工作制。就必须配备一批复合型人才。从而,有利于解决,我们港口企业存在忙闲不均的现象。

  三、企业人力资源开发必须通过培训

  企业在挑选、录用职工的时候,虽然进行了大量的工作,采用了考试、测试及其它科学方法,但这些新职工并不是一开始就具备完成规定工作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也缺乏在企业集体中同心协作的工作态度。因此,企业为使他们尽快掌握必要的知识、技能和应具备的态度而对他们进行教育培训。同时,企业是在一个不断变动的.经济技术环境中生存和发展的,企业职工的知识、技能和工作态度就必须与这种不断变动的外部环境相适应,知识、态度不断更新,技能不断提高。所以,职工培训是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途径。

  四、企业人力资源培训的内容

  一个企业完整的职工培训工作应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内容

  (1)职工知识的培训。进一步动员和鼓励职工参加学历培训,对干部和科技人员进行专业技术、计算机、外语等科目的继续教育,对全体员工,开展普法教育。通过培训,应该使职工具备完成本职工作所必需的基本知识,而且还应让职工了解企业经营的基本情况,如企业的发展战略、目标、经营方针、规章制度、安全管理等,便于职工参与企业活动,增强职工主人翁精神。

  (2)职工技能的培训。主要是坚持以岗位培训为重点,以提高岗位技能和经济效益为目的,紧紧围绕企业生产经营、技术革新开展教育培训。通过培训,使职工掌握完成本职工作所必备的技能,如谈判技能、操作技能、处理人际关系的技能等,以此也能够培养、开发职工的潜能。

  (3)职工态度的培训。职工态度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公司的生存和发展。必须通过培训,建立起企业与职工之间的相互信任,培养职工对企业的忠诚,培养职工应具备的精神准备和态度,增强企业集体主人翁精神,企业与其所处的环境关系十分密切。特别是企业职工在企业内、外的言行代表着本企业全体,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形象和声誉。因此,企业应从长远利益和整体利益出发,采取多种方法树立企业的自豪感,产生企业的向心力,教导职工自觉地维护企业的声誉和利益。

  粮油市场调研报告 篇7

  所谓粮油产业化,可以定义为:围绕粮油或多个相关的农副产品项目,组织众多主体参与,进行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活动,并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一个新的产业体系的过程。其中,经济利益是各方主体追求的共同目标。在相互合作参与过程中,各方结成了较紧密的经济利益关系,这是粮油产业化最为本质的东西。因此,粮油产业化是一个系统工程,它需要政府、企业、经合组织、农户等的共同参与和协调配合,才能建立、巩固和发展。下面结合我市情况,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有利条件

  (一)交通运输区位优势。眉山市区北距xx60公里,距双流国际机场50公里,南距乐山65公里;境内的成昆铁路、国道213线、省道103线和106线、成乐高速公路形成一横四纵的交通网络。仅粮食部门就拥有铁路专用线223米,有效长度192米;散粮中转设施接收能力720吨/小时;发放能力680吨/小时。商品运输方便、通畅、快捷,完全能保障粮油及其产品的进出需要。

  (二)粮油原料充足。眉山是粮食主产区,我市粮食年均总产量约160万吨左右,其中:稻谷92万吨、小麦28万吨、玉米18万吨,薯类19万吨;油菜籽7万吨。“十一五”期间,我市粮食年均总产量仍约为160万吨。其中水稻、小麦、玉米三大粮食作物年均总产量约为135万吨。具备为大型粮油加工企业和以粮食或杂粮为主的粮食转化企业提供原料的能力。

  (三)有初具规模的粮油加工业。20xx年末,全市有计入统计范围的粮油加工企业44家,其中大米加工业28家、小麦粉加工业5家、挂面生产企业8家、食用植物油加工业3家。其中具备一定规模的粮油加工企业35家。一是大米加工业,日处理原料100吨以下的企业24家(粮食部门有2家列入),日处理原料100-200吨的企业3家、日处理400吨的企业1家;二是小麦粉加工,日处理100吨以下的企业1家、日处理原料100-200吨企业2家,日处理原料250吨的企业2家,三是食用植物油企业2家,均为日处理原料100-200吨的企业。从具有一定规模企业的加工能力看日可以处理稻谷1000吨左右,年处理稻谷25万吨左右;日处理小麦500吨左右,年处理小麦12.5万吨左右;日处理油菜籽250吨左右,年处理油菜籽6.25万吨左右。仅从粮油加工能力看基本能满足我市粮油产品的加工。这些粮油加工企业,是我市发展粮油产业化经营的基础。

  (四)丰富的粮食购销网点。经过几十年的积累,我市粮食部门仓房设施遍布全市广大农村,粮食部门有一支具备一定科技文化素质的干部职工队伍和一些具有一定规模的基础设施,是实现粮油产业化经营的前沿阵地。能为产业化经营提供收购、销售和储存服务。

  二、不利条件

  (一)粮油加工业实力不强,精深加工差,无核心竞争力。20xx年实际生产大米84866吨,折加工稻谷12万吨;生产小麦粉50136吨,折加工小麦8.4万吨;生产菜籽油2200吨,折加工油菜籽约7000吨。但所加工的大米、小麦粉、菜籽油基本都属于初级产品,基本无精深加工,大量产品无品牌价值,没有形成拳头产品,无核心竞争力。其加工的原料来源,大部分属企业自主购进,大都没有和农民签订购销合同,没有实现“订单收购”,更没有实现“二次返利”、“二次结算”,因而,我市农户没有得到粮油加工环节的利润,这些加工企业对我市粮油的生产也没有起到带动作用,没有形成产业化经营。

  (二)龙头企业没有起到带头作用,农民没有从中得到实惠。20xx年末省局核批我市粮食龙头企业5家,分别是xx昌大米业有限公司、xx城关省粮食储备库丹阳精米厂、xx眉山星星米业有限公司、xx仁寿碧海粮业有限公司和xx科农种业有限责任公司,5家龙头企业设计生产能力16万吨(大米、小麦粉),20xx年实际生产大米、小麦粉近5.4万吨,仅占设计生产能力的34%。部分龙头企业同农民签订了粮食“订单合同”,但基本都属于松散型的合同,合同履约率不高,农民基本是按市场价自由出卖自产的粮食。油菜籽全市没有实现“订单收购”,属市场自由买卖。由于粮油加工业没有形成规模和品牌效益,单纯的粮食初级加工使企业不能获取多少利润(有的企业仅仅只能赚取加工费),有的出现亏损。据调查个别企业已准备转行,而不再涉足粮食加工。我市的广大农民由于缺乏“龙头”带动和必要的服务载体,生产技术水平低,抵御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的能力差,增产增收缓慢。

  (三)对粮油产业化经营的认识还不高。制约当前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农民分散经营,成本高而效率低,对市场变化反映迟钝。要改变农业落后面貌,推进农业现代化,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必由之路。农业产业化能够使千家万户的家庭经营与千变万化的市场紧密对接,在市场的引导下科学配置农业生产要素,从根本上解决产业结构调整的问题;能够有机调动各生产要素的潜能,从根本上解决土地抛荒,农业劳动力过剩的问题;能够让农民获取规模效益并分享到加工、销售领域的利润,增加农民收入,从根本上奠定农村繁荣稳定的基础。而粮油产业化在农业产业化中占有绝对的权重,决定了粮油产业化在“三农”中的重要地位。因此,要搞好粮油产业化经营,首要的是要解决认识问题,只有认识提高了,思想统一了,才能有正确的方法和措施,才能真正迈开产业化经营的步伐,才能逐步实现我市的粮油产业化经营。

  三、几点建议

  (一)加大政府调控力度,营造粮油产业化的环境。1998年以来,我省粮食部门提出并组织实施了以粮食产业化经营为核心内容的“川粮优化工程”,对全省及我市粮油产业化经营起到一定推动的作用,但总体讲收效不大。因此,个人认为我市粮油产业化经营尚属于发展初期,和任何新生事物一样,粮油产业化在它的初始阶段,需要人们给予精心的培育和扶持,尤其需要各级政府为她的成长创造出良好的内外部环境。在推行产业化经营中,政府的职能不是去干预“龙头”企业的经营活动,而是发挥服务职能,在规划、指导、扶持、管理上多做工作。

  规划,主要是根据国内外市场的需求,立足本地的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状况,规划地方产业发展方向,使各地有一个合理的农业生产布局,发挥地方优势,发展“名、优、特”产品,避免重复雷同。

  指导,主要是传递市场信息、技术信息,指导和协调产业化经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帮助改进生产和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扶持,产业化经营作为一种新型的生产关系,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需要给予扶持推动。主要应从增加信贷和减轻税赋上给予扶持。尤其应增加对市场前景好,内部结构合理的龙头企业的信贷投放。

  管理,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加强粮油产化经营的规范化管理是十分必要的,政府应制订一些不同类型的粮油产业化经营组织的示范章程和合同文本,帮助粮油产业化经营组织加强内部管理,明确内部各方面的责权利。这样也可以减少权益纠纷,有利于纠纷的仲裁,从而促进产业化经营的健康发展。

  (二)整合资源,构建粮油产业化经营平台。要实现我市粮油产业化经营,整合资源,做大做强粮油加工业,构建粮油产业化经营平台是关键。要实现我市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首先应整合现有的粮油加工业资源,通过企业改组、改制、联合等多种方式实现粮油加工业向规模化、精细化的现代企业转变。其次要注重延伸产业链,加快企业的技术改造,在注重粮油精加工,创造品牌价值的同时,应花大力气发展粮油深加工和粮食转化企业,开发营养健康的粮油食品,延长产业链。我市既是粮食主产区,又是红薯主产地,应大力发展马铃薯、红薯在内的食品加工业,增加产品的附加值。构建一批既有粮油初级加工又有粮油精深加工和粮油转化企业的企业集群,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为我市粮油产业化创建基础平台。

  (三)加快粮食部门职能转变,舞起粮油产业化的`龙头。97年从乐山划出成立眉山市后,仅有的几家国有粮油工业企业,由于经营不善,都相继转让或倒闭。近年来,由于粮食部门改革滞后,职能转换步子缓慢,与当前农村经济组织形式和运行方式多元化的形势不相适应,大批职工下岗,企业处于歇业半歇业状态,基础设施大量闲置,技术、人才浪费严重。当前,我市国有粮食企业绝大部分国有资产属粮食部门管理和使用,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有权对这些国有资产进行合理的处置,我们应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大力推进企业存量资产的优化重组,通过企业并购、产权转让、股权置换等方式,提高存量资产的运营质量和效益。要鼓励国有粮食企业与民营和个体企业产权的相互参与,通过跨地区、跨行业的合作,发展多元化的混合所以制经济,实现股份联合。要在全市粮食系统开展打一场“整合资源、盘活资产、转变职能”的攻坚战的活动,鼓励和支持粮食企业大胆创新,大胆尝试。我们应以非常之策、非常之为、非常之力,尽快将粮食部门的企业改造或创建成为粮油产业化的“排头兵”,千方百计舞起粮油产业化的“龙头”,重振粮食企业雄风,使其与农民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紧密联合体,服务农业生产,带动农户闯市场,在服务农业中壮大自己,带动整个农村经济实现新的飞跃。

  (四)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构建粮油产业化经营机制。粮油产业化必须坚持市场化,必须严格遵循市场经济规律。一是在确立主导产业上要面向市场,粮油产业化的龙头企业要充分发挥其联系市场与农户的桥梁与纽带作用,善于捕捉市场信息,敏锐观察市场动向,市场需求什么就生产什么,什么赚钱就生产什么。在市场的引导下,准确及时地带动农户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二是创办和改造“龙头”企业要引入市场机制,做到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必须建立和完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经营机制。不能重蹈旧体制的覆辙。三是粮油产业化经营应以公司加农户为主要模式。在“公司加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中,构建公司企业和参与农户认同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始终是粮油产业化经营健康发展的基础。从理论上说,合理的尺度是各环节参与 主体都得到产业投入的平均利润率,粮油产业化经营采取多种利益联结方式,体现着龙头企业与参与 农户之间不同程度的共同利益关系。参与农户分享到一部分加工、销售利润,是以公司与农户相互需要为基础的共同利益必然。粮油产业化经营的利润是多元参与主体共同创造的,不能看成龙头企业独家的利润,因而“风险应当共担,利益应当共享”,这是正确理解和把握龙头企业与参与农户的相互关系,正确理解和把握粮油产业化经营的关键。四是农户投入到“龙头”企业的土地、房产、农机、劳务、资金等都要折股分红。五是龙头企业要成立有农户代表参加的董事会、监事会,按照《公司法》的有关规定制定公司章程,建立严格的内部监督、约束机制。

  粮油产业化经营,虽不是发展粮食经济壮大粮食企业的唯一途径,但它确不失为是转变粮食工作职能,适应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开创粮食工作新局面和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三农”的一条好路子。粮油产业化的目标在于引导农民群众走集约经营道路,发展生产力,进而实现农业现代化。粮油产业化经营的主体是农民群众,必须充分调动广大农民自觉参与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并切实保障让农民群众从中得到实惠。要按照示范、引导、启发、教育的工作方针,坚持典型引路,逐步推进。只要我们把积极进取的工作热情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周密组织、正确引导、精细工作、大胆创新,坚定不移地带领农民走“产业化”道路,就一定能实现我市国有粮食企业的新突破,实现我市粮油产业化经营健康快速的发展,实现我市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跨越。

  粮油市场调研报告 篇8

  根据xx粮办18号文件精神,现提出xx县粮油购销公司发展规划和建议如下:

  一、xx县粮食企业基本现状

  xx县粮油购销公司承担xx县行政区域内政策性粮油的收购、储备、销售工作。公司现有县城中心粮库和三个乡粮站,注册资本金289万元。职工人数17人,平均年龄43岁。20xx年公司收购小麦2537吨,实现盈利2.5万元。

  企业生产经营存在的困难:公司用于收购粮食的资金农发行是有保证的,小麦贷款基本是授信的,玉米贷款缴足一定比例的风险保证金后也是有保证的。但小麦、玉米都属于季节性收购,时间相对集中。因为没有适量的自有流动资金,在一年的大部分时间里,公司是没有多少经营业务的,公司计划做些农资或其他经营项目,没有资金保证。

  探索组建xx地区粮油购销集团的.具体办法,由各县粮油购销公司全资入股,同时吸收制粉和农副产品经营企业等社会资本入股。各县粮油购销公司可扬长避短、发挥优势。

  1、经县政府批准,20xx年9月开始对中心粮库进行了退城进郊整体置换建设,新库区占地面积55亩,建设1.0万吨库容及配套,预计20xx年7月投入使用。现正在申请县政府批准办理出让性质土地使用证。粮油购销公司中心粮库工程建设即将完工,把新库区用地办成出让用地,扩大资产规模,改善资产质量,增强企业融资能力,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2、下一步:按照“一县一企、一企多点”的模式,申请上级资金支持,拟对xx乡粮站和xx乡粮站进行建设。特别是xxxx乡距离县城70公里,是我县粮食主产区,每年粮食产量在2000吨以上。xx乡粮站建于上世纪80年代,现有库房2栋均为土木结构,已无法使用,是乡级粮站建设的重点。

  四、粮食局积极协调农发行等部门,加强对粮食企业的监管和服务

  1、粮油购销公司新库区的库房、电子地磅、输粮设备、化验、计量等已经具备,为方便农户就近卖粮,扩大公司经营,公司计划在现有基础上建一座300吨/天玉米烘干厂。由于公司粮库等固定资产手续正在办理中,不能抵押贷款,经县政府批准国投公司给予了贷款担保。

  2、对国有粮食企业历史遗留问题,建议如下:一是对2004年经自治区审计确认未占贷的政策性财务亏损挂账,自治区尽快出台政策予以解决。二是对已剥离到xx县粮食局的国有粮食购销企业1998年5月31日以前经营性财务挂账85万元贷款,按照20xx年7月18日阿行署阅[20xx]8号会议纪要精神,由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用两年时间归还,以此提高xx县粮油购销公司在农发行的信用等级。

  粮油市场调研报告 篇9

  根据《安徽省粮食局关于开展秋季粮油安全大检查的通知》(皖粮仓网函〔2018〕101号)精神,我局高度重视,认真部署。要求强化“两个安全”责任、建立“两个安全”台账,如实反映检查情况。现将粮油安全检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市本次检查库点72个,检查最低收购价粮48.26万吨、省级储备粮5.1万吨,市县级储备粮5.5万吨。经检查储粮情况良好,会计账、统计账、保管实物账三账相符,数量真实,账实相符。

  二、安全储粮检查情况

  1、仓储管理制度情况。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明确岗位责任,落实岗位责任到人,全面实现仓储规范化管理。对粮油保管员进行培训并取得上岗资质证书,制定和完善粮情检查与处置制度、粮油出入库制度、设施设备器材管理制度、粮油储存事故应急预案等。按照储备粮管理的相关规定,做到各仓保管账、卡、薄健全、规范。承储企业能严格执行《国家粮油仓库管理办法》、《粮油储藏技术规范》和“一规定、两守则”等制度,制订符合企业发展的相关制度,主要包括实现“一符四无”、粮食出入库管理、粮食轮换管理、粮情检查、粮食质量管理、安全生产管理、储粮化学药品管理、仓储设施设备管理等。各仓粮情检查记录簿、通风作业记录薄、熏蒸作业记录薄、质量检测报告和库存货位卡悬挂齐全、记录完整。粮情检查严格执行“三天一小查、七天一大查、库主任一月一会查、风雨随时查、节假日照常查”等查仓制度。加强日常管理,规范仓储管理行为,对发现问题及时落实整改措施。

  2、粮油安全储存情况。各级储备粮存储期间粮油品质定期检测制度执行良好;新建库仓储器材和药剂配备齐全,使用、保管、养护规范,老旧仓配备不够完善。保管人员认真做好粮食温湿度、虫害的检查,掌握其变化情况,记录完整。库存粮食未出现发热、霉变、虫害、鼠雀等迹象。我市承储企业基础设施经过逐年的升级改造和提升功能,各仓房均符合安全储粮标准。有机械通风设备,仓库密封隔热门窗牢固、可靠,隔热保温性能良好,仓房还配备有计算机电子测温系统,仓房的气密性完全符合国家储粮标准和技术规范要求。经抽样检验,平均粮温在12-23℃之间,水份在12.5%以下,杂质≦1.0%,粮温变化正常,没有发现虫粮、鼠雀迹象、高温发热和霉变粮,粮食气味正常,库存粮食全部符合国家相关质量标准。

  3、仓房设施设备情况。各仓房按《粮油仓储管理办法》要求,做到仓房编号规范,通风、隔热、密闭性能良好,门窗、屋面无破损或渗漏,仓房有完整防鼠、防雀设施。

  4、相关人员学习情况。认真组织有关人员学习《粮油储存安全责任暂行规定》、《粮油安全储存守则》等规范及企业相关制度,及时掌握保粮技术、异常粮情处置等应知应会应责知识。

  5、积极开展科学保粮,保证粮食质量安全。在科学保粮方面,承储企业认真贯彻“以防为主,综合防治”的保粮方针。一是积极开展“双低”储粮。即采用低温、低药量储粮,收到良好的杀虫抑菌效果。二是推广和应用机械通风和环流熏蒸技术,在使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杀虫效果,减少了用药量,延缓了粮食陈化,有效确保粮食质量安全。

  三、安全生产检查情况

  安全生产工作情况。安全生产工作做到警钟长鸣,不断健全和完善安全生产制度,并抓好落实和执行。定期做好所配机械设备维修养护工作,并做好记录,使设备能正常使用。严格执行值班制度和领导带班制度,强化节假日值班工作,每月按要求做好安全生产专项检查工作,确保安全。贯彻“以人为本,安全生产”的方针,严格按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开展工作。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制度。落实人员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安全生产有作业制度、应急预案并开展演练,定时开展日常检查并做好记录,对重点部位、关键环节还制定安全可行的作业方案及防范措施,并在库内进行全面培训,电工、熏蒸等重要岗位人员持证上岗。库区内设有醒目的'安全标识,遵守药剂管理与使用规定,机械设备、消防、用电的有关规定,人员防护及防爆、防雷、抗风灾雪灾等措施到位,库内杜绝危险装粮。定期组织企业相关岗位人员学习《粮库安全生产守则》等规范制度,掌握安全防护、应急处置等应知应会应责知识。

  四、存在问题

  一是粮油质量检测检验设施设备不全,抽取样本需通过第三方中介机构检验,经费开支大,检测检验设备有待进一步提升。

  二是保管队伍业务培训体系需继续完善,员工素质有待进一步加强。

  检查中也发现了一些安全措施不到位情况,如:个别仓库存在一般虫粮、个别企业灭火器数量偏少,灭火器超期使用、应急预案演练不到位,安全生产台账不够细、新库区消防未验收、库内交通指示标识不完善,旧库没有防雷设施等。

  五、整改意见

  针对这次自查和普查中发现的问题,要坚持边查边改、以查促改,将问题整改贯穿检查工作全过程。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并确保整改到位。我局将进一步指导企业完善提升仓储设工作和各项工作任务的顺利完成。

  粮油市场调研报告 篇10

  去年以来,各地区各中央粮食企业按照国家粮食局的部署,认真贯彻执行“一规定两守则”,建立春秋两季粮油安全大检查工作机制,取得明显成效,为确保高库存下的储粮安全和生产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为进一步落实全国粮食系统安全工作视频会议和“两个安全”暨粮食仓储工作会议精神,突出抓好安全储粮和安全生产两个“重中之重”,现就在“粮食安全隐患大排查快整治严执法”集中行动中认真开展秋季粮油安全大检查,加强“两个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严格落实粮油安全大检查的各项要求

  各地区各单位要严格按照“一规定两守则”和《国家粮食局办公室关于开展2016年全国秋季粮油安全大检查的通知》(国粮办储〔2016〕269号)规定的检查范围、检查程序、检查内容和工作要求,切实落实粮油仓储单位“两个安全”的企业主体责任、政策执行主体对所承担的政策性粮食储存安全的主体责任、粮食行政管理部门的监管督导责任,扎实有序组织开展粮油安全大检查,重点排查企业执行国家有关安全储粮和安全生产法规政策不到位,各项安全管理制度、风险管控措施、隐患排查机制、应急处置预案不健全等问题,按要求填写检查情况底稿和清单(附件1~5),并如实填报情况汇总表(附件6~7),层层做实“两个安全”台账,及时排查治理隐患。国家粮食局将适时组织赴重点省份进行督导检查和跨省交叉随机抽查。

  二、强化政策执行主体检查

  中储粮总公司及其他受委托的中央粮食企业要按照“一规定两守则”的要求,对各类国家政策性粮食储存安全及下属企业“两个安全”工作相关情况进行检查;地方储备粮收储政策执行主体要做好对地方储备粮(油)储存安全及下属企业“两个安全”工作情况的检查。既要督促下属企业及其租赁库点全面开展自查自纠,又要对下属企业及其租赁库点进行全面检查或重点抽查;对委托库点加强检查,切实排除隐患。

  三、强化行政管理部门在地检查

  地方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要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对辖区内企业安全储粮和安全生产的情况进行检查,既要检查“两个安全”制度执行情况,又要检查粮情库情,查找问题隐患,深入剖析原因,加强督促指导。注意发挥好当地安全储粮与安全生产技术指导专家组的技术支持作用,并与在地中央粮食企业协调好对国家政策性粮(油)储存安全的检查。对台账上反映的突出问题隐患要实行挂牌督办,限期整改到位。

  四、强化安全专项治理

  要按照“全覆盖、零容忍、重实效”的要求,在6月份组织开展的安全储粮和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和专项治理基础上,进一步强化东北地区简易仓囤和南方地区老旧仓房、简易设施的储粮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密切监测超期储存粮食的粮情变化,严防秋冬交替季节粮食结露,继续开展千吨囤出粮作业安全专项治理,严密防范火灾、粉尘爆炸等事故。各地粮食部门和有关单位要根据大检查中发现本地区本单位存在的突出问题隐患,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突出重点、精准施策,切实打好专项治理攻坚战。

  五、及时报送检查情况

  各地区各单位要将“大快严”集中行动与秋季粮油安全大检查有机结合起来,按要求报送检查情况。各省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汇总本地区检查结果并形成书面报告,中储粮总公司对国家政策性粮食储存安全整体情况及本单位安全生产情况进行汇总并形成书面报告,中粮集团、中航工业集团对本单位安全储粮和安全生产检查情况形成书面报告,按“大快严”集中行动的部署要求于2017年10月底前报送我局,并结合排查整治“回头看”,于2017年12月底前将2017年秋季粮油安全大检查情况报送我局仓储与科技司。

  粮油市场调研报告 篇11

  一、基本情况

  按照《市粮食局关于开展粮油安全大检查的通知》要求,区粮食局专门成立安全大检查小组,迅即行动,深入粮食收储有限公司,重点对储粮安全和生产安全进行全面检查。从检查情况看,该单位安全意识牢靠,防范措施到位,储备粮数质量完好,安全生产制度落实,没有发现明显安全隐患和事故苗头。具体情况如下:

  二、主要做法

  一是领导重视,计划科学。为确保此次大检查不流形式、不走过场,实实在在地查找出当前粮食行业安全生产上的隐患,从严落实大检查“强化‘两个安全’责任”、“建立‘两个安全’台帐”和“如实反映检查情况”工作要求,坚决做到“不找出安全隐患不松手、不解决事故苗头不放手、不落实安防措施不撒手”,并成立了由局长任组长的大检查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制定了《区粮食局粮油安全大检查实施计划》,明确检查时间、人员、内容和责任,由于计划科学可行,有力地确保了大检查工作的.有序展开和顺利实施。

  二是组织严密,重点突出。整个大检查严格按照“听取单位自查情况介绍、实地全方位排查、召开检查情况见面会、签订整改落实责任书”的步骤组织实施,按照检查内容划分两个小组,分工负责,谁检查、谁签字、谁负责,由于任务分工和责任区分明确,有力地确保了检查活动忙而不乱、紧张有序。按照《通知》明确的检查内容,重点对储粮安全和生产安全进行全面检查。储粮安全方面:突出对仓储库房的机械设备性能、粮情检查登记和粮情处理预案等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排查;生产安全方面:突出熏蒸药剂管理使用和火灾防控,熏蒸药剂管理使用重点检查是否落实双人双锁、监控系统是否完好、贮存是否符合技术要求、使用是否严格规范等。火灾防控重点查看出租仓房有无存放烟花炮竹、严格出入库人员火种检查、告诫仓房周边住户严禁对着仓库施放烟花炮竹,同时要求公司职工冬季严格禁用大功率用电器以防引发输变电线路起火,同时针对冬季严寒天气要求受检单位要及早包裹外露水管、及时清理仓房瓦面积雪等。

  三是整治及时,成效明显。此次安全大检查局领导明确要求“检查发现隐患不是目的,目的是整治隐患,要确保粮食行业生产的绝对安全”。为此,整个检查活动以“解决整改安全隐患”为抓手,发现一起安全隐患或事故苗头,能现场解决的现场解决,不能现场解决的,指定责任人限期解决,检查小组届时组织“回头看”和“再检查”,保证不留任何死角隐患。同时,检查小组认真总结排查经验做法,进一步梳理粮食行业安全生产的规律和特点,研究和制定有效防范措施,杜绝各类违法、违规、违章生产作业行为,坚决防范和遏制安全生产事故。经检查整治,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受检单位的安全生产能力提升。

  三、下一步安全生产工作打算

  针对此次大检查活动暴露出的个别安全隐患,粮食局举一反三,积极借鉴其他单位安全生产的经验做法,紧紧抓好安全生产这根弦不放,一抓到底,常抓不懈:一是迅即研究制定并下发《区粮食行业冬春火灾防控实施方案》;二是扎实做好冬季临储粮油供应保障工作,确保遇有冰雪天气储粮正常供应;三是坚持定期组织安全形势分析和安全生产排查,促进冬春安全生产工作扎实落实。

  粮油市场调研报告 篇12

  根据《甘肃省粮食流通统计制度》的规定和要求,为扎实做好20xx年度粮油加工企业统计工作,市局高度重视,精心部署,本着“全面覆盖、侧重重点”的原则,对全市纳入统计范围的粮油加工企业进行了全面调查,摸清了各企业的加工生产及经济情况,为建立健全粮油加工企业统计监测体系、完成20xx年度粮油加工企业统计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现将粮油加工企业情况统计分析报告如下:

  一、粮油加工业基本情况

  20xx年粮食加工转化企业产能及经济技术指标年报统计数据显示,我市纳入统计年报的各类粮市加工企业10家,其中小麦粉加工企业3家;食用植物油加工企业2家;粮食食品及副食加工企业2家;杂粮及薯类加工企业1家;饲料生产企业2家。

  与20xx年相比,我市粮食加工企业产量总体形势呈下降趋势。截止20xx年底,所统计的10家粮食加工企业主要产品生产量达76374.6,较去年105644吨减少29269.4吨,减幅27.7%。其中:小麦粉产量合计9605.4吨(期末库存467吨),较去年10820吨减少1214.6吨,减幅11.2%;粮食食品产量合计1512吨,较去年5120吨减少3608吨,减幅70.5%;杂粮及薯类合计47820.0吨(期末库存18000吨),较去年61116吨减少13296吨,减幅21.8%;玉米加工转化副产品17437.2吨(期末库存2779吨),较去年28553吨减少11115.8吨,减幅38.9%。

  同时,我市粮食加工企业各项经济指标与20xx年相比均呈下降趋势。截止20xx年底,所统计的10家粮食加工企业现价工业总产值30509.75万元,较去年43600万元减少13090.25万元,减幅30%;产品销售收入26322.70万元,较去年35413 万元减少9090.3万元,减幅25.7%。

  二、粮油加工业现状分析

  从统计报表显示的经营量和各企业的主要经济指标来看:20xx年,我市粮油加工企业总体形势和各项经济指标均呈下降趋势。

  主要原因:一是由于今年经济下行、市场疲软,市场价格大幅下降,消费终端的成品粮油及养殖业市场不活,副产品销路受阻,致使加工及转化用粮企业的需求量和生产量相对往年减少。二是由于受国际农产品价格下滑和国内农作物丰收、加工业效益下行的影响,部分销路窄、经营管理不善的民营企业因库存积压、资金占用、商品难以周转等因素,致使企业经营受阻,效益下降,有的甚至全年停产,致使加工业全年产量和其他经济指标大幅度下降。

  三、粮油加工业存在主要问题

  (一)企业集中度不高,规模化经营能力不足导致企业品牌认知度低。在我市粮食加工企业基本属于小型企业,大型企业没有,只有永昌县天寿面业有限责任公司被国家评定为“放心粮油示范加工企业”。纳入统计范围的.10家粮食加工企业中,日处理原料30吨以下2家、日处理原料30-50吨(含30吨)2家、日处理原料100-200吨(含100吨)3家、日处理原料200-400吨(含200吨)3家,难以形成龙头带动作用和规模效益,品牌认知度低。

  (二)行业门槛较低,精细化加工能力不强导致企业竞争力不强。我市现有粮食加工企业注册资金、技术准入门槛低,粮食加工和转化利用率低,初加工有余,深加工不足,附加值不高,没有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加工及深加工企业。产品结构单一,档次较低、包装简陋,同质化现象严重,无法适应不同种类食品市场的多样化要求,导致企业效益不高,利润率低。以面粉加工为例,面制品种类繁多,要求的面粉也不尽相同,但目前我市正常运营的3家面粉加工企业(天寿面业有限责任公司、金洪面粉加工厂、西北星面业有限公司)规模小、设备陈旧、效益低,提供的都是相同产品。

  (三)体制结构落后,市场化运作程度不高导致企业发展受限。目前我市粮食加工企业多以简单化、粗放式经营为主,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尚未有效建立,市场化程度不高,在企业管理体制、组织结构和产品结构方面还存在不合理、不科学、不完善的地方。受国家信贷政策调整,资本市场紧缩等因素影响,企业贷款难度加大,融资渠道少,导致技术改造、产品研发等缺乏资金支持。所统计的10家粮食加工企业固定资产投资4999.9万元,研究开发仅投入10万元。部分销路窄、经营管理不善的民营企业效益下降,发展不景气,有的甚至全年停产,致使加工业全年产量大幅度下降。

  (四)企业成本持续走高,有效性应对措施不多导致企业整体效益不高。我市部分小麦产区原粮质量相比其他区域原粮有一定差距,从省外购进粮食比例不断加大。在重要粮油品种实行最低收购价和临时收储政策下,受价格不断上涨、劳动力成本增加等因素影响,造成粮食加工企业经营成本持续走高,导致我市本来就利润微薄的粮食加工企业苦不堪言。企业产品价格有限涨幅难以应对过快的成本上涨,利润空间被进一步压缩。其他地域大型粮食加工企业产品不断进入本地市场,通过规模效益和品牌优势不断压低产品价格,我市企业只能以降低产品价格的方式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求得一席之地,致使企业利润微薄,甚至负债严重。永昌县天寿面业有限责任公司20xx年生产时断时续,永昌县植物油有限责任公司则陷于停产状态,无法在地震等自然灾害或紧急状态下保障应急粮油供应。

  四、几点建议

  (一)不断加大政策扶持,优化企业发展环境。按照国务院、省市各级关于扶持小微型企业发展的部署要求,建议加大政策宣传,细化实施措施,强化监督检查,切实将各项优惠政策执行到位,从财政、税收、金融等方面对中小粮食加工企业给予优惠。同时,适时调整扶持重点,在不断优化资金投向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覆盖范围、提高补助标准、简化申报程序、缩短申报周期、加快拨款进度等措施,切实加大对中小粮食加工企业的支持力度,充分调动粮食加工企业的积极性。

  (二)着力拓宽融资渠道,强化企业资金保障。建议完善资金管理办法,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重点加大对中小粮食加工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扩大中小粮食加工企业贷款风险补偿资金规模。同时,加大对中小粮食加工企业信用担保、公共服务平台等机构的支持力度,引导担保机构和社会化服务机构为中小粮食加工企业提供更多更优惠的服务,积极运用民用信用担保、创业投资等间接方式扩大中小粮食加工企业发展专项资金规模。

  (三)坚持深化体制改革,提高企业市场化程度。建议深化粮食加工企业的体制机制改革,对有一定竞争力和发展潜力、具有相当规模的粮食加工企业进行重点扶持,改变目前粮食加工业“小而少,小而低,小而散”的状况,不断增强我市粮食加工业的集中化和市场化程度,促使企业做大、做强,真正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综合生产能力。值得一提的是,永昌县天寿面业有限责任公司是我市具有一定生产规模和经济效益的面粉加工企业,建议各级政府加大资金、政策等专项扶持力度,提升企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品牌认知度,使其成为我市粮食加工行业的领头羊。

  (四)积极开展科技创新,提升企业精深加工能力。建议结合我市粮食供应水平和品种特点,不断优化工业用粮生产结构,积极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加快淘汰高耗粮、高耗能、高污染的落后加工设备,提高成品粮油出品率和副产品利用率,以科技含量提升产品价值,由价格竞争转为价值竞争,使企业走深加工、高效益的路子。

【粮油市场调研报告】相关文章:

中粮粮油实习报告08-03

市场调研的报告02-14

精选市场调研报告11-24

粮油加工厂实习报告08-02

大学生粮油厂实习报告08-03

市场调研报告格式01-14

酸奶的市场调研报告01-29

产品市场调研报告01-31

关于市场调研报告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