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报告

广东省农村调研报告

时间:2021-06-20 19:13:59 调研报告 我要投稿

广东省农村调研报告

为了准确掌握农村贫困户的状况,广东省统计局于近期开展了一次农村贫困户问卷调查。据农村住户调查资料,2001年广东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在5000元以上较为富裕的家庭有571户,占全部调查户的比重为22.3%;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于1500元以下的贫困家庭为128户,所占的比重为5.0%。该局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结合这128户贫困家庭的住户调查资料进行分析,供有关部门决策参考。

广东省农村调研报告

一、贫困户所在村和贫困户的基本特点

(一)贫困户所在村的基本特点

这次问卷调查144户贫困家庭,分布在78个村。调查中,我们每个村访问了一名村干部(村党支部书记或村委会主任)。综合起来看,贫困户所在村主要有如下三个特点:

1、多数村处于边远地区。这次调查的贫困户所在村,大多数分布在山区和东西两翼边远地区。调查村距县城的距离越远,贫困户所占的比例越高。这次调查中,占10.8%的贫困户所在的村距县城10公里以内;占20.1%的贫困户距县城10—20公里;占69.1%的贫困户距县城20公里以上。

2、村的集体经济较差。从收入的角度看,2001年村集体经济收入在1万元以下的有29个村,占全部调查村的比重为37.2%;1—2万元的有8个村,占10.3%;2—3万元的有10个村,占12.8%;3万元以上的有31个村,占39.7%。从分配的角度看,村的集体经济收入主要用于村委会的日常开支,基本没有分配给农户,仅有6个村(占7.7%)拿出少量资金用于照顾五保户或特困户,只有2个村一次性按人头平均分配给农户,但金额数量也不多。可见,这些村的集体保障功能已大为弱化。

3、部分村的贫困面还较大。大部分调查村的村干部反映,目前农村的贫困问题还较为突出。调查结果表明,村干部认为本村贫困户所占的比重低于5.0%的有6个村,占全部调查村的比重为7.7%;认为占5%—15%的`有17个村,占21.8%;认为占15%以上的有55个村,占70.5%。从区域分布来看,粤北山区是贫困户相对集中的地区,但东西两翼部分市、县如惠来、陆丰、廉江、雷州等,有些村的贫困发生率也不低。根据村干部反映,个别村超过50%。

(二)贫困户的基本特点

1、家庭人口“两多一缺”——人口数量多、病号多,患病者缺医少药。贫困户平均每户6.13人,比非贫困户平均多出1.1人,特别是老少人口(61岁以上的老人和15岁以下的小孩)比重较高。其中:户均老年人数比重高出19.4个百分点,小孩人数比重高出73.7个百分点。在贫困户中,夫妇与三个以上孩子的家庭占51.6%,比非贫困户高出13.8个百分点;三代同堂的家庭占28.9%,比非贫困户高出7.1个百分点。贫困家庭人口健康状况的一个明显特征是长期患重病的人较多,据问卷调查,有19.5%的贫困家庭有人长期患重病。大部分贫困户没有医疗保障,普遍缺医少药。

2、家庭劳动力“两低一少”——占人口的比重低、文化程度低,参加农业科技知识培训少。贫困户劳动力占家庭人口的比重为51.4%人,比非贫困户低11.4个百分点。贫困户中劳动力的文化程度普遍较低:文盲和只有小学文化程度的劳动力占47.4%,比非贫困户高出13.1个百分点;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劳动力只占44.7%,低7.3个百分点;具有高中及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劳动力只占7.9%,低5.8个百分点。在144户贫困户中,只有8户贫困家庭(占5.6%)的成员参加过学习农业科技知识。其中:学习1—5天的有6户,学习6—10天的有1户,学习11天以上的有1户。劳动力文化程度低,缺少职业技能培训,是贫困家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

3、家庭就业“两窄一低”——了解信息渠道窄、从业门路窄,非农就业比例低。贫困户大多数处于边远落后地区,他们的思想观念也相对落后。在接受访问的144人中(每户1人),对“您认为了解农业经济信息重要吗”(单选题)?回答“无所谓”或“不重要”的占24%,回答“重要”或“比较重要”的占76%。但在问及“您主要通过什么渠道了解农业经济信息”(复选题)?回答率最高的是“听别人讲”,占63.2%。从劳动力的就业情况来看,在本地从业的占88.5%,比非贫困户高出12.3个百分点,而且大部分主要从事种植业和牧业,经营二、三产业的很少;离开本乡镇外出从业且超过6个月以上的劳动力所占的比重为7.7%,比非贫困户低13.3个百分点。

二、2001年贫困户的生产、收入和消费状况分析

(一)贫困户生产经营状况

1、经营规模小,生产能力较低。贫困户平均每户经营面积为6.27亩(其中耕地面积为3.26亩,其余为水面、山地和园地面积),户均拥有生产性固定资产原值3011元,分别比非贫困户平均值低9.4%和22.9%。贫困户还由于资金不足,经营管理水平较低,制约了其生产的发展。2001年,平均每户贫困家庭粮食产量1677公斤,比非贫困户平均少19.5%;蔬菜产量1161公斤,少42.1%;出售肉猪1头,少45.4%;出售家禽19只,少27.3%;出售水产品46公斤,少78.8%。只有水果的产量较多,户均235公斤,多21.8%。全年人均出售农产品现金收入503元,只为非贫困户的37.6%。

2、仍以种养业为主,结构调整进程较慢。收入水平低、家低薄、非劳动力人数多等因素,制约了贫困户开展多种经营和多渠道就业。在日常生活中,贫困家庭劳动力一方面要照顾老幼、病号,另一方面文化素质较低,限制了其外出务工,要经营二、三产业也困难重重,因此,大多数劳动力只能在家从事传统的种养业。2001年贫困户中主要从事农业的劳动力比重高达75.4%,比非贫困户平均高15.7个百分点,平均每个劳动力每年从事农业的时间为230天,比非贫困户多42天,多22.3%;而从事非农业的时间只有95天,比非贫困户少36天,少27.5%。

3、农业经济效益较低,下降幅度较大。2001年贫困户对农业的投入,平均每100元的物质生产费用(不包括活劳动投入,下同)获得的收益是174元,比非贫困户平均低16%;与其2000年获得的平均收益对比,减少32元,主要原因是2001年部分地区受灾严重损失大。从比较情况看,贫困户农业经营效益的降幅比非贫困户大得多(见表1),主要是因为受灾后缺乏迅速恢复生产和管理的能力。

【广东省农村调研报告】相关文章:

农村调研实习报告05-27

农村供水的调研报告06-25

农村调研报告例文06-25

农村沼气调研报告02-21

农村情况调研报告02-21

农村现状调研报告02-21

农村小学调研报告02-21

农村低保调研报告02-21

农村医保调研报告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