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农村文化活动调研报告
国民之魂,文以化之;国家之神,文以铸之。文化是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重要支撑,是社会进步的动力,对于陶冶人的情操、提高人的素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当前,要建设新农村,文化必须先行,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可以使农民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水平、民主法制观念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高,促使新风尚蔚然成风。农村迈着奔小康的步伐,物质财富的积累和社会收入水平达到一定程度,人民群众对于丰富精神文化生活的愿望日益强烈,文化权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
一、基本情况及现状
丈八寺镇位于旬邑县南部塬区,现辖17个自然村,总人口11420人,土地总面积4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0643亩,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6890元,目前共建成18个文化活动站(室)。
二、目前新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文化设施短缺。各村的文化室基本都处于闲臵状态,虽然有线电视进村入户,但广播却名存实亡。由于文化设施的短缺,农村的老年人谈天喝茶搓麻将,青壮年劳作经商打扑克,从而诱发了赌博现象的产生,败坏了村风民风。
2、文化建设的意识不强,思想认识不到位。镇、村干
部对新农村文化建设意识淡薄、甚至缺失,不能做到对新农村文化建设丰富内涵的整体把握。他们甚至不知道新农村文化建设应该抓什么,如何抓,以致不想抓、不愿抓。他们在思想认识上有偏差,认为新农村文化建设是“软任务”,不如搞经济建设,看得见,摸得着,体现政绩明显,长期存在“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同时亦存在畏难情绪,认为文化建设不好搞,费钱费力不讨好,而勉为其难、虚于应付。
3、镇村文化建设引领作用不强,农民文化参与积极性不高。大都农村文化生活单调贫乏,以致封建迷信沉渣泛起,赌博打麻将之风盛行。如此现象,固然与大量青壮年且素质相对较高的农民外出打工,留守老少病弱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偏低、认识不到先进文化的重要性有关,但镇村干部对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宣传力度不够,工作方法不对路,缺乏相应的组织和因势利导,以致不能调动农民群众参与先进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三、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新农村文化建设是一个重要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一项迫切而长期的艰巨任务。针对当前新农村文化建设现状和存在问题,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新农村文化建设工作必须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加以推进。
1、加强基层文化设施建设,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链条中,基层和农村仍然是相对
薄弱的环节。要加大力度改善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条件,加强实施乡镇综合文化站和基层文化阵地建设、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等重点文化工程,是切实解决农民群众看书难、看戏难、看电影难、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难的有效举措,是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惠及千家万户的民心工程,也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头戏。通过完善文化设施和服务网络,方便人们就近快捷享受文化服务。
2、培育引进人才,稳定文化队伍。要搞好新农村文化建设,有一支较高素质的农村文化人才队伍是关键。政府要统筹兼顾,增加文化事业经费的投入,理顺体制,落实编制,稳定文化队伍,为乡镇文化干部创造一个必要的工作环境,以充分调动他们服务农村文化工作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为群众文化事业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从而有效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首先是要善于发现人才,大胆使用新农村文体能人,不断发展专兼职结合的新农村文化队伍,并通过精心培育、加强业务辅导,逐步提高新农村文化队伍的整体素质。其次是积极扶持镇村建立各类文体协会,并指导各类协会组织开展好文艺、棋类、球类等文体活动,激励农民积极参与,引导广大群众自觉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道德风尚。
3、抓好农村文化网络建设,提高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我国已进入文化消费的快速增长期,乡镇文化是
农村文化网的网头,起着核心作用。它能选择合适的方式把广大农村中具有参与文化活动兴趣和志愿的农民朋友组织起来,形成一个文化活动群体。而建立农村文化网的关键是要找准结合点,把文化网建设纳入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中,积极培养农村业余文艺团队。农村的文艺团队是农村文化建设的主力军,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农村文化建设的发展和水平。同时,要发挥“点”的导向作用,开展网点结对,采取“抓大带小”、以强扶弱的策略,根据幅射效应,带动文化力量较弱的村落。继而面向基层、面向群众,提高生产能力和服务水平,多创作符合人民群众需求、质优价廉的文化产品。
《农村文化活动调研报告》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4、积极开展“送文化”活动,满足农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一是要建立良好的机制。要将送文化下乡列入年度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指标要列入目标管理考核,不断丰富“送”的内容,活跃“送”的形式,选择“送”的时机,使“送文化”工作步入规范化、制度化、经常化的轨道。二是政府设立文化建设专项基金,免费送电影、送戏、送图书到农村及开展大型文艺进村(社区)活动,经费列入年度财政预算。三是积极邀请县文体局艺术团体到农村演出,在保证演职员基本生活的情况下,保证让广大农民多看戏,看好戏。文化单位可加强与科技单位的协作,在每部文艺片前放映农业科技宣传片,既满足了农民的需求,又可以集中推广先进的农业科技知识。
5、要继续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文化娱乐活动是农村文化建设的“催化剂”。一是要大力宣传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把党的农村政策和中心任务及时送进农村的千家万户。二是要弘扬主旋律,坚决扫除黄、赌、毒、封建迷信等社会丑恶现象,结合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把农村典型的好人好事搬上舞台,让农民自演自说,在娱乐中得到启发教育和鼓舞。三是抓好家庭文化建设。家庭文化是村落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大力开展家庭文化活动,形成农村讲科学、讲文明、讲道德的新风尚。四是抓好民间文化挖掘。民间文化是村落的源头,这些文化遗产不仅富有生活气息,而且对村民最具召唤力和诱-惑力,给人以深深的感染力。
农村文化活动调研报告 [篇2]
伴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社会的主要矛盾就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供不应求的状态已迫在眉睫步。发展文化产业对于我国来说具有重大意义,这就要求我们在大力发展物质文明的同时,积极进行文化建设。社区可以划分为农村社区、集镇社区和都市社区,此后提及的社区主要是指都市社区。这些特点要求城市社区文化建设必须充分发挥服务功能、整合功能、凝聚功能、稳定功能和发展功能。发展文化产业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了坚实的精神文化基础,发展文化产业是产业结构升级优化、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我国文化产业是建立在中国独有的文化资源基础上的产业,在全球市场竞争中有着自己的优势。文化产业是朝阳产业,与高新科技紧密相连,又可以容纳大量劳动力,解决就业问题。因此,文化产业必将成为21世纪中国经济的支柱产业和最重要的增长点。
一、研究背景
农村文化建设的总体目标改革开放以来,农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不断提升,广大人民群众已经不仅仅满足于物质需求,对于精神文化的需求越来越强烈。新农村建设总体目标之间相辅相存,相互促进,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基础。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总体目标囊括了农村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等多方面的建设需求,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在农村地区的具体实践。新农村文化建设作为推动农村地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其主要包含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等方面的要求,这些要求同时也为农村地区文化建设提供了具体的指导作用,为推动农村地区精神文明建设长效发展提供充足的依据与重要支持。
二、研究目的
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新农村建设在如火如荼的进行,文化建设作为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作用是其他方面不能替代的,通过此次调查主要是对当前农村的文化建设进行研究,一是要弄清楚新农村文化的内涵和功能,二是深入了解农
村新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有助于引起相关部门对新农村文化建设重要性的重视,三是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存在的不足,利于以后的改正,为当地部门提供参考意见。
三、研究过程
1.提出问题:新农村文化建设中村民的娱乐方式
2.研究问题:根据村民的娱乐方式,推断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3解决问题:通过调查问卷的发放深入了解问题
4.得出结论
四、调查结果
普集街乡新农村文化建设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1农村文化建设经费不足,活动经费较短缺。由于目前国家专项资金投入少、镇政府财政规划缺陷等问题,农村文化建设进程较为缓慢,有的地方前期工作已经做好,后续工作却没有跟得上。
2地区建设不平衡。由于镇政府辖区农村地区较多,政府建设能力有限,部分农村地区的文化建设未能及时跟上,例如普西村虽然也有群众娱乐广场,但是修筑于村外,村民进行娱乐活动不太方便。全镇地区靠近镇上的几个村庄文化建设迅速,设施较为完善,而较为偏远一些村庄则建设缓慢,有的甚至几乎没有什么文化娱乐设施。比如在调查许多村民反映,普中村,高王村,黄家村,柳林村至今还没有游乐广场。
《农村文化活动调研报告》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3管理力度不够。由于缺乏必要的管理,不少地方的娱乐文化设施有了不同程度的损坏,老化现象严重,无法使用。比如普东村虽然有篮球场,但是场地不规范,而且篮球架损毁严重。
4农村集体文化娱乐活动较少,农民文化生活依然贫乏。普遍的农村文娱活动主要为婚庆典礼表演、丧事送葬民俗(搭戏台唱戏)商品促销演出(仅限镇上街道商家)村庄大广播定时播放歌曲、戏曲等。大部分人平时的文娱活动以打牌、看电视为主。
五、结论和建议
1.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新农村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在要求。积极推进新农村文化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证。(一)积极推进新农村文化建设,大力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有利于农民在城乡二元结构角色观念上的转变,培育新型农民。农村城市化从表面上看是农民由普通的村庄聚居状态变为城市社区居民状态,实际上这种聚居状态的改变是一种文明的进步。所谓“新型农民”,是指有理想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高素质农民。建设新农村的总体目标是农民收入增加、农村发展,其关键是新型农民的培育问题。 (二)新农村文化建设有利于提高农民创新能力和农民自身的人力资本水平。在中国的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要想使农民收入持续增加,关键是调动农民的自主创造能力。通过对先进农业技术、科学技术的学习、掌握和应用,实现农民人力资本的自我增值,进而使得农民收入持久性增加。
2.新农村文化特点和功能
特点:乡土性、时代性、流动性、多样性
功能:a助推经济 b推进民主政治建设 c凝聚人心 d教化传承
3对于新农村文化建设建议 (一)抓宣传教育,营造良好氛围。
一是利用宣传栏、标语、宣传单及广播等有效宣传媒体,广泛深入地进行宣传,使全体村民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一个深刻的认识;二是组织召开村民代表会议和全体村民大会,组织学习有关文件精神,提高群众认识,使广大村民了解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意义,增强村民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使村民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要角色、主体作用。通过这些方式,调动广大村民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抓制度建设,完善民主管理机制。
建设新农村为了群众,新农村建设要依靠群众,新农村建设的成果由群众共享。建设新农村,就是要从群众最需要解决,最关注的问题入手,充分听取、采纳群众的建议和意见,让群众的主人翁精神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迸发出来。只有这样才不会出现“上急下冷”的尴尬局面,才能调动群众参与新农村建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才能使干部群众拧成一股绳,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
(三)抓村容村貌整治,建立长效机制。
一是制定村庄规划方案,加强对基础设施的完善和保护工作,责任到人,具体分工,科学管理;二是成立村级环境卫生管理机构,制定卫生管理办法,落实清扫人员及其工资待遇,使此项工作有章可依,事有人管、事有人干;三是经常性组织村民开展房前屋后卫生大清理、大扫除活动,改善村民的人居环境;四是把村建设管理同开展创建“文明村”、“文明家庭”等活动有机结合起来。
(五)抓精神文明建设,构建和谐村民关系。
一是要村、组干部带好头,节俭办理农村红白喜事,努力减少铺张浪费;二是要加强农村文化娱乐氛围,成立普东村锣鼓队、篮球队和群众自乐班,不定期的开展活动,不断繁荣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三是认真组织开展“五好家庭”、“好婆婆”、“好媳妇、”十大孝子”等的评选活动,在村里树立榜样,在广播里对她们的先进实际进行宣传,号召全体村民向她们学习,树文明新风,构建和谐村民关系。
农村文化活动调研报告 [篇3]
一、东湖村实践调查概述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得到不断改善。党的十七大发出了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号召。作为广阔天地的农村,则是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大舞台、重要舞台。但是存在于广大农村市场中的巨大精神文化需求还得不到充分的满足,出现了“富了口袋,穷了脑袋”和“经济上去了,文化下来了”的现象。改革开放以来,农村文化问题逐步得到我国政府和学界的高度重视。2017 年,中国政府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将新时期农村文化建设提升到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至今,我们学界对我国农村文化建设的研究篇章已有数百篇,但是我们小组希望在这崭新的一年——2011年,通过我们的亲自调查,探究发现当前的农村文化状况到了一个怎样的高度,从而探讨如何促进我国农村文化进一步向前发展。为充分了解当前的农村文化现状,我们的小组选取湛江市麻章区湖光镇月岭村为调研对象,以具体范例所反映出来的情况来探究思考我国的农村文化建设现状。我们主要采取实地采访和问卷调查的调研方式,通过对采访内容和调查结果的分析,我们得出了一些重要的结论,这对我们窥探当前农村文化现状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次调查采取实地采访与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调查时间是2011年3月5日至2011年3月6日,地点为湛江市麻章区湖光镇月岭村,调查对象为月岭村当地村民,共收到有效调查问卷60份!
月岭村是麻章区湖光镇月岭村委会的一条自然村,座落在世界地质公园——湖光岩风景区东南面,毗邻广东海洋大学,疏港大道沿村边穿过,区位优势独特,交通便利,已列入湖光镇中心镇区规划。全村现有人口320人,土地面积700多亩。
我们以本次的实地采访内容、实地观察和调查数据为基础,对当地的文化状况进行分析,最终得出这个调查报告!
二、调查样本的特征
首先介绍一下我们本次调查样本的一些基本特征,它反映了我们本次调查结果的代表性,对我们探究分析我国当前农村文化状况的实际情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1. 调查样本的性别比例
我们本次的调查对象中,有75%的性别为男,其余的为女。
2. 调查样本的年龄构成情况
调查对象的年龄多为40岁以上和18岁以下,分别占48.3%和33.3%,而18~25和25~40岁的人较少,分别为3.3%和15%,原因是绝大部分的青壮年都出外打工了,剩下老人和小孩在家较多。
3. 调查的调查对象的职业
我们调查的对象53.3%的为农民,35%的为学生,而为工人和教师的较少。
6、调查样本的文化程度
我们此次调查对象的文化程度皆不高,56.7%的村民文化程度只有小学,而文盲的占了20%,初中的占16.7%,可见当地农村的文化程度还是偏低。
二、月岭村的文化现状概述
(一)当地村民的文化程度和收入的相关性及辍学原因
在本调查样本中,由于调查对象有相当部分是学生,所以对于“目前月平均收入是多少?”这个问题,问卷答案与实际的情况有点出入。剔除这个因素,我们可以知道当地村民的月平均收入大部分在1000~3000元这个范围。我们可以发现,虽然当地村民的文化程度不高,但是他们的平均收入还是可以的。接着我们更想知道的是,村民们关于文化程度对收入的影响的想法如何,到底影响很大还是没有关系呢?
图1-6 文化程度对收入的影响
由上图的调查结果显示,56.7%的村民认为文化程度和收入之间的关系很大。可见,村民还是很认同文化程度对工作收入具有重要作用的。但是,我们却了解到如今大部分的农村,很多孩子都辍学打工了。既然肯定文化程度对工资的重要影响,为何不是好好学习、接受教育,而是转为辍学打工呢?为解开我们的疑惑,我们对村民继续调查,找出原因。结果,得出如下数据:
图1-7 农村的学生辍学打工的原因
从上图的结果,我们得出一个让人较为意外的原因:60%的学生因厌学情绪而选择退学,宁愿辍学打工。我们可以猜想,该村的文化氛围还是不够,要是人人崇学、学习氛围浓郁、教育水平高的话,也不至于这么多的学生产生厌学的情绪,辍学打工。“辍学打工”现象令人深思,亟需关注!
(二)村民的业余文化活动形式及文化消费支出所占的比例
调查显示,大部分村民是通过电视的途径来满足他们的文化需求,其次是社区文化活动,占了60%以上,而网络跟书籍所占的比例也有20%左右。因此,从对文化需求的途径也可以反映了,村民们家中的文化设备情况。从村民自有的文化设备情况来看,普及率最高的是电视机,基本上我们所调查到的村民的家庭都拥有一台或多台电视,40 %左右的家庭拥有一台或多台VCD 或DVD 机。随着电视机在农民家庭中的普及和国家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的快速推进,调查结果显示,约有26.7 %的农民家庭也拥有了电脑。
村民在工作之余,从事较多的5 种文娱活动分别是:看电视(78.3 %) 、打牌(53.3 %) 、读书看报( 28.3 %) 、下棋( 16.7%) 、听广播(10 %) 。在接受调查并作答的60位村民中,人均每天看电视时间约为4.5 小时,如下图所示:
图1-10 村民从事较多的文娱活动
村民的业余文化活动多以现代文化形式为主,受制于文化形式的经济性、便利性和 可获取性,农民对传统民间文化活动的兴趣正在逐步降低。文化消费在农村家庭消费支出结构中不占重要地位。中国农村研究网也显示:在2017 年,农民家庭的平均文化消费支出仅有871. 77 元, 占全部平均开支(10989. 46元) 的7. 93 % 。而我们的调查结果也再次证实了这个事实,虽然过了4年了,但是农村里村民的文化消费支出占农村家庭消费支出的比例还是主要在10%左右,在所有开支项目中排在最后。
(三)当前农村公共文化设施拥有及
政府举办的活动种类
从农村公共文化设施的拥有状况来看,由右图的统计结果可知,普及
率最高的前5 种设施分别是:体育场地和体育器材、文化活动室或图书室、有线电视或电视差转台、寺庙。从村民口中也了解到,他们使用最多或常去的公共文化活动场所前5 位依次是:体育场地和体育器材、文化活动室(或图书室) 、有线电视或电 图1-12 农村拥有的公共文化设施
视差转台、寺庙、戏台或戏楼,而农民日常最少去或使用频率不高的5 种公共文化设施分别是:公共电子阅览室、个体文化室或个体网吧、祠堂。
实地调查显示,政府对于农村公共文化设施的供给首先是有线电视系统或电视差转台,其次是体育场地和体育器材,农村文化活动室,排在第三、第四、第五位的分别是农技学校、有线广播和老年活动室;但同时乡镇干部群体也已经认识到,在政府提供的这些文化设施中,农民使用最多的是有线电视、体育场地和体育器材以及文化活动室。
而对于政府举办最多的活动种类的问题上,可以了解到,当地政府举办活动最多的是民俗表演,其次是一些文娱比赛,杂技、花灯等民间艺术活动,不过也有占了35%的村民表示不清楚。也从侧面反映了当地政府在宣传此类活动的时候力度不足。
(四)村民对本村文化情况的看法与期待
调查显示,65%的村民认为村干部并没有很重视农村的特色文化的推广,推广力度差,农村特色不突出,这与国家大力发展农村文化,着力进行农村特色文化建设的方针政策不统一,就会延缓国家关于农村文化建设的步伐。在这,我们了解到其实农村的文化建设并没有跟上国家所定下的发展政策,我们要发展好农村的文化,还需要一段更长的时间去跟进、付诸行动,将方针政策牢牢地落实!另外,我们调查了村民们最希望政府提供什么文化活动给他们,从我们的问卷调查结果中,我们发现村民都希望有一些“文化下乡”活动及农业科技培训等增强文化知识类的活动能够让他们自我增值,同时,他们也希望村里能多点放放电影,多点文化娱乐活动供他们愉悦一番!
最后,我们调查了村民对本村的文化状况的满意程度,得出如下统计结果:
图 1-16 对村里文化状况的满意程度
由上图可见,村民对村里的文化状况不是很满意,村里的文化状况还是有待改善!村里的文化建设需要逐步推进,这不仅是政府及村干部应该做的事情,也需要村民们的支持和配合。
另外,我们也在对周边农户进行入户访谈式调研时发现所调查的家庭大多数家庭都存在劳动力流动现象。在被调查的60人中有41人家中有人外出打工,占被调查人数的68.3%。劳动力流动规模较大。我们也就这个话题与村民们谈论了起来,他们表示,外出劳动力的出外打工对家庭的农活没有产生任何影响,留在家里的人依旧可以依靠自己的力量干完农活,无一人表示打工者出外以后家里的农活一年四季都忙不过来。这表明当地农业部门存在着大量剩余劳动力。我们在问卷调查中也可以发现,多数为40岁以上的留守家中照看小孩的老奶奶老伯伯,在交谈过程中也获知,外出打工者所从事行业以建筑业、制造业和饭店服务等体力劳动为主,外出打工者中的80%的人是初中及以下的文化程度,大部分人是没有接受过任何技能培训。虽然他们也认识到了自身的局限性,但和在家种田相比他们仍然选择外出打工。这也可以反映出,影响当地劳动力流动的因素主要有文化程度、技能和家庭观念。
最后,村民对于如何改善当前农村的文化现状,也提出了一些意见,例如:政府加大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开展多点农村文化活动,活跃农村文化生活等等。
三、对农村文化建设的相关建议
经过这次的调查实践,我们小组认为我国当前农村的文化建设状况还是有待改善和提高,村民的整体文化素质也亟须加强!面对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快速发展,面对与新农村建设相匹配的文化建设的客观要求,我们农村文化建设需要什么样的发展方式,需要什么样的工作机制加以保证,是目前面临的和亟待需要解
决的重要问题。为此,我们小组也提出如下思考和建议:
(一)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
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正在被全社会所认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离不开文化建设,无论是从农业生产、农业管理还是农村群众的自身发展等方面,均需要得到文化的支撑。在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过程中,探索和建立农村文化建设长效工作机制,促进可持续发展,让广大农村群众在不断提高农村群众物质生活的同时,不断提高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
(二)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文化机构建设力度
一是区、镇两级财政要对镇级文化站、文化中心影剧院等事业单位加大投入,并随着经济增长而逐年增加;二是扩大公共财政覆盖范围,向远离集镇农村地区倾斜,加大偏僻农村地区的文化建设;三是注重功能定位。四是创新工作机制,注重农村文化建设机制创新。
(三)进一步满足农村群众日增长的文化需求
一是针对目前农村人口构成不同于以往的情况,结合区域实际,强化针对性研究,开发并推出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形式,满足不同人群的不同需求;二是积极探索文化“三下乡”活动长效机制,促进“三下乡”为“常下乡”的转变。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定期或不定期举办、书法、美术、摄影、文学、舞蹈等培训,提高农村群众知识水平和文化层次;三是注重农村文化与科技建设相结合,动员和组织相关部门和志愿者,开展骨干培训、技术推广、品种更新、文明礼仪等宣传服务活动,引导和教育广大农村群众学科学、讲科技、用科技、促文明,提高整体素质。
(四)进一步营造健康、规范、向上的农村文化氛围
一是突出农村文化积极向上、健康、规范的主体作用,采取多渠道、多形式的方法,加大农村文化的引导和渗透力度。二是结合农村实际,不断改进农村文化引导和渗透的内容和方法,强化针对性,增加娱乐性,提高有效性。三是加强对农村文化市场的整顿,减轻不良文化现象侵袭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营造农村文化建设的良好氛围。
改革开放30年以来,在党的领导下,中国农民收入大幅度增加,富裕程度明显提高,是有史以来变化最大的时期,人们的生活也是越来越好。但是现在农村中,真正进入小康和富裕的是少数,大多数为温饱或略有余。随着城乡差距越来越大,弱势的农村经济更加暗淡。要发展农村经济就要从以上几个方面着手,
我们希望我国的农村越来越好,乡亲们都能过上真正的小康、富裕的生活。
【农村文化活动调研报告】相关文章:
农村调研报告04-03
农村低保调研报告11-23
农村消防调研报告11-24
新农村 调研报告11-24
农村少先队调研报告11-24
农村住房调研报告11-24
农村农业调研报告11-24
农村高中调研报告11-24
农村健康调研报告11-24
农村项目调研报告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