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公路发展调研报告

时间:2024-06-12 11:00:00 调研报告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农村公路发展调研报告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国务院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特点,为解决“三农”问题而作出的重大决策。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通过综合建设,最终目标是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重大决策为“十一五”时期的农村公路建设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为此,结合“强两基重民生转方式促发展”主题活动,我就加强农村公路建设,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谈以下几点看法:

农村公路发展调研报告

  一、必须正确认识农村基层公路建设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之间的关系

  农村公路是公路网的基础,是农村地区最主要甚至是一些地区惟一的运输方式,是关系到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关系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设施。农村公路发展了,可以改善农村运输条件和投资环境,促进农村“生产发展”;可以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农民就业,促进农民“生活宽裕”;可以加快农村信息传播和对外交流,改变

  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激发农民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进取精神,促进“乡风文明”;可以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改善村容村貌,促进“村容整洁”。 因此,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深刻认识到,加快农村公路项目建设,特别是当前正在开展的“村村通”工程建设既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既是改善农村生产和生活条件,发展农村经济、解决“三农”问题的前提,也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既是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举措,也是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既是构建便捷、通畅、高效、安全的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交通又快又好发展的重要基础。

  二、必须深刻理解加快农村基层建设对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职能的重要转变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农村公路项目建设正面临4个重要的历史性转变。一是农村公路项目建设已经由交通行业落实中央解决“三农”问题的一项重要工作和支农惠农的重要举措,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向交通部门提出的“新要求”。二是以往农村公路建设重点是实施“通畅工程”和“通达工程”,而现在是“村村通”工程,因此农村公路项目建设必须服务和服从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部署,这是交通部门的“新任务”。三是以往农村公路项目建设以大规模发展

  基础设施为主要特征,而新时期农村公路不仅要建设好,更要管理好、养护好,这将开创农村公路建管养并重的“新阶段”。四是以往农村公路项目建设发展主要立足于“通路”,重在基础设施建设,而新时期农村公路建设不仅要“通路”,而且要“通车”,实现人便于行、货畅其流,这为农村公路建设赋予了“新内涵”。

  三、加强农村公路项目建设,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正确处理好“四个关系”

  一是要处理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与农村公路项目建设规划的关系。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的中心任务和总体要求,坚持规划主导,加强农村公路项目建设规划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的衔接和协调,使农村公路项目建设规划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的有机组成部分。建议有关部门在制定新农村建设规划时与农村公路项目建设一并考虑,要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结合当地农田、水利、饮水工程和农副产品生产基地等发展规划,确定农村公路项目建设规划的目标和重点,以提高制定和完善总体规划的前瞻性,为未来发展留有空间,与乡、镇、村的“接口”留有余地,避免“走弯路”、重复建设和分散投入。

  二是要处理好中央与地方两个积极性的关系。按照中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方针,农村公路项目建设要继续坚持地方为主、国家加大支持力度的原则。近年来,交通部调整了公路项

  目建设重点和投资方向,逐步加大农村公路建设的资金支持力度,充分发挥了中央资金的引导作用。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农村公路建设要继续坚持这一行之有效的做法,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在中央有关部门要继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的同时,我们地方政府和农民群众要承担起各自应有的建设、养护和管理的责任,不断完善地方政府为主、统筹安排、社会个人积极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推进农村公路健康发展。

  三是要利民惠民鼓励农民参与和减轻农民负担的关系。多年来的农村公路建设繁荣了农村经济、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是从根本上减轻农民负担、维护农民根本利益的大好事。农村公路建设要继续坚持以人为本,顺应民意,维护农民利益、减轻农民负担。一要做到“一事一议”,不修农民群众不想修、不愿修的路;二要合法筹集建设资金,不强行摊派、集资;三要依法征地拆迁,不随意降低补偿标准;四要因地制宜,选择合理线形和技术标准,不随意征用农民宅基地和耕地;五要尽可能利用已有土源和料场,不乱采乱挖。要充分发挥农民群众的决策和行动主体作用,多方筹资,切实减少地方配套资金的缺口,努力解决由于农村公路建设可能造成的增加农民负担、征地拆迁补助偏低和拖欠农民工工资等问题。

  《农村公路发展调研报告》。

  

  四是要处理好交通部门与相关部门的关系。新农村建设涉及方方面面,农村公路项目建设也离不开相关部门的支持、配合。

  交通部门要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战略部署,积极主动,不等、不推、不靠,会同有关部门切实承担起新时期农村公路建设的规划和组织实施的责任。同时,各相关部门相互要加强沟通协调,密切合作,在征地拆迁、项目审批、资金筹措、施工建设以及养护管理等各方面要相互的理解和支持。要完善适合农村公路特点的建设程序规定,在资金、计划管理上规范执行有关的规定要求,同时争取留有适当的灵活性。

  四、转变工作方式加快农村公路项目建设,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快速发展

  一是必须考虑“路通”后,如何发展“车通”,实现“人心通”。在我们充分利用国家扶植,地方支持,人民群众参与的情况下,千辛万苦地把农村公路修好了,如何实现道路建设的社会效益最大化,是摆在当前的一项重要课题。因此,在把路修好后,必须要审时度势地做好农村客运班线的规划和审批工作,并且管理好班线的有序经营,方便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物资的安全便捷流通。

  二是必须考虑到路修好后,如何加强养护和管理工作,延长公路使用寿命。特别是农村公路的养护和管理工作,其责任主体是乡镇和行政村,他们对公路养护和管理知识相对缺乏,养护和管理意识相对薄弱,养护和管理人员缺少,养护和管理资金难以筹集等现实问题不可避免地摆在我们的面前。因此,建议要及时出台养护管理办法,就养护管理责任主体、资金、技术人员等作

  出明确规定,及早安排部署好,避免到时路修好了,无人管理、无人过问或“有人问、无钱办”的尴尬局面发生。

  农村公路发展调研报告 [篇2]

  两年多来,市中区已全面实现了村村通水泥路(油路),东兴区、隆昌县基本实现了村村通水泥路(油路),我市农村公路建设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但在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新形势下,也面临新的问题。我局近期对全市农村公路建设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调研。通过实地查看、典型分析、问题研究,较全面地总结了我市“十二五”以来农村公路建设的主要做法和基本经验,分析了当前农村公路建设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出了今后一段时期农村公路建设管理的建议。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内江市“十二五”期以来农村公路建设的现状及成效

  (一)基本情况。截止20xx年底,全市公路总里程已达10122.47公里,路网密度183.62公里/百平方公里,是全省平均水平的3倍,在全省处于较高水平。其中:农村公路9598.93公里,占总里程的94.83%。全市已实现了100%的乡(镇)通水泥(油)路,高出全省平均水平8.6个百分点;100%的建制村通公路,高出全省平均水平1.7个百分点;建制村通水泥(油)路率达到了86%(含国、省、县、乡道经过的村),高出全省平均水平20个百分点。

  (二)建设成效。截止20xx年9月,我市共完成农村公路建设投资31.98亿元,占市级“十二五”目标的77.5%,新改建农村公路里程3943.7公里,占市级“十二五”目标的81.3%。其中:县乡断头路、联网路及出境公路(油路、水泥路)完成931.2公里;通村水泥路(油路)完成3012.5公里。

  这一时期成为我市农村公路发展史上完成投资最多,建成里程最长,建设速度最快,发展质量最好的一个时期,对“三农”起到了极大地促进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投资规模历史最高。两年多来,全市农村公路建设投资达到31.98亿元,新改建农村公路3943.7公里。全市2071个行政村中已有1782个实现了村道硬化(黑化)。广大农村交通条件的极大改善,使得农产品运得出、运得畅,物流成本降低,出行条件提升较快,农村公路建设规模再创新高。

  2、农民群众惠及最广。农村公路的快速发展,惠及了我市225多万农民群众,有力促进了农民群众增收,改变了农村消费结构,推进了产业结构调整,改善了干群关系,农民群众对政府的满意度不断提高。资中县银山镇农业园区在通村公路建成后提质升面,村民自愿流转土地4500亩,建成生猪养殖场一个12017平方米,年出栏优质商品肉猪10000头,发展绿色蔬菜2500亩、资中血橙1500亩,初步形成了蔬菜、林果、花卉、养殖等特色产业示范基地。20xx年该县核心区4户业主实现产值8352万元,获利2068万元,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1218人,农民工总收入达1278万元。

  3、建设质量稳步提高。继续按照农村公路建设“质量年”活动的要求,加强工程项目的监督检查及质量检测,市交通建设质量监督部门对100%的县乡路项目和50%通村公路建设项目进行质量抽查,经过检测,农村公路建设质量抽检合格率达到了100%,农村公路建设工程质量进一步提高。

  《农村公路发展调研报告》。

  

  4、示范效应逐步显现。开展农村公路建设养护示范乡(镇)建设,我局加强指导和管理,认真总结并向全市推广,从而推动农村公路的发展。20xx年底全市已有70个乡(镇)实现了村村通油路(水泥路),其中38个乡(镇)得到了市政府的表彰与奖励,极大的调动了各乡(镇)修建通村公路的积极性。20xx年我市创建了10个市级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示范乡(镇)和10条文明示范路,取得了典型引路的作用。

  6、廉政建设效果明显。各县(区)在农村公路建设过程中,高度重视廉政建设工作,从项目实施一开始就将廉政工作贯穿始终,两年来未发生一起违法违纪事件。

  二、20xx年以来内江市农村公路建设的主要做法和经验

  (一)广泛宣传发动,统筹规划,坚持民主决策1、坚持自上而下的宣传动员机制,充分发挥各级政府的主导作用。县(区)政府是农村公路建设的责任主体,乡(镇)政府负责组织发动群众参与农村公路建设。一是坚持依法、公开、自治的原则。

  广泛宣传农村公路建设的重要意义、补助政策、质量标准及先进典型,营造了良好的修路氛围。二是积极推广“三修两不修”的仪陇经验,按照“村民自治”原则和村民“一事一议”的方法,通过绝大多数群众同意,把修建农村公路变成群众自愿改善交通条件的自觉行为。

  2、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分步实施的建设原则,充分发挥交通主管部门监督指导服务作用。在动员农民群众“自己议、自己定、自己干”修建农村公路的同时,全市交通主管部门积极开展“送图纸上门、送技术下乡”, 热忱帮助乡(镇)、村社免费进行简易设计和技术指导。许多县(区)

  交通部门的领导和工程技术人员放弃了的节假日休息时间,加班加点工作,毫无怨言地为农村公路建设作贡献。

  3、坚持自下而上的民主决策机制,充分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农民群众是农村公路建设的受益主体,也是农村公路的建设主体和依靠力量。为充分尊重群众的意愿,按照要求,各县(区)政府建立了通村公路建设竞争立项申报制。凡乡(镇)、村积极性不高、绝大多数群众不愿意建设、群众筹资未落实的,一律暂不批准立项,下达建设计划。

  (二)加强组织领导,健全机构,坚持民主管理1、领导高度重视,工作干线畅通。农村公路工作领导重视是关键,组织措施是保障。首先,市农村公路建设领导小组按五个县(区)划分责任区进行督促指导,县(区)领导小组按乡(镇)包片,技术干部按建设项目落实任务,采取“三查三抓”的方法督促全市农村公路建设(“三查”就是一查工程进度,及时调整工期偏差,二查工程质量,坚决杜绝劣质工程,三查管理机制,充分体现“让民做主”;“三抓”就是要一抓典型带头、二抓难点解剖、三抓后进推动)。其次,强化了目标任务的考核制度,对完不成任务的县(区),年终目标考核实行一票否决。

  2、加强机构建设,完善工作程序。市、县(区)成立了农村公路建设督导组,把农村公路建设工作作为交通工作的重点来抓,不定期举行督查,同时,由内江市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办公室负责农村公路建设的日常管理工作。县乡两级健全了农村公路工作机构,各县(区)成立了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办公室和乡(镇)交通建设管理办公室具体抓建设养护管理工作,威远县和隆昌县把县农建办作为常设机构定编定员设置,威远县配备副科级专职农建办主任抓农村公路建设,形成了农村公路工作的长效机制。

  3、健全管理机制,坚持民主管理。通乡公路建设项目建立了“政府监督,业主负责,工程监理,企业自检”和通村公路建设项目建立了“政府监督,专业抽检,群众参与,施工自检” 的施工质量保证体系;各县(区)交通运输局加强了农村公路简易试验室的管理,重点抓好工程主要材料、关键工序、重要指标的质量检验,推进质量监督与抽检工作制度化、专业化、规范化,确保了工程建设质量;通村公路建设项目按照“四权”模式开展工作,在市、县(区)交通主管部门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对农村公路建设资金使用、工程质量等进行现场监督管理,取得了明显成效。

  (三) 以政策为引导,创新投入机制,坚持全民参与农村公路建设能否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是农村公路建设工作能否顺利推进的关键。一是积极争取省以上资金的支持。为加快我市农村公路建设步伐,按照规定,农村公路建设“十二五”规划内的通乡公路国家按每公里60万元的标准补助,通村公路按每公里25万元的标准补助。各县(区)交通部门不等不望,提前实施规划内建设项目,开工一批自建项目,年年超额完成省、市下达的建设任务,争取了部分规划外省补资金的支持。二是县(区)级财政持续加大投入。市中区为进一步实现通村公路的联网延伸,区政府把通村水泥路的补助标准由20万元/公里提高到40万元/公里;威远县和资中县也大幅提高公路建设补助标准加快村村通“民生工程”建设。其中,威远县通村水泥路建设补助标准浅丘区由10万元/公里提高到25万元/公里,盆周山区提高到35万元/公里;资中县通村水泥路(4.5米宽路面)建设补助标准由9万元/公里提高到25万元/公里。另外,各县(区)还着力开展招商工作,引进投资商以bt模式开展县乡联网公路重点项目建设,解决县(区)政府的财政资金压力。三是把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的涉农资金打捆修建通村公路。以农村公路建设项目为龙头,把土地整理、农业综合开发、以工代赈、扶贫开发、新农村建设资金打捆用于公路建设,集中成片,形成规模效益。四是向社会各界广泛募集建设资金。各地通过多种形式,进行广泛宣传和发动,动员家乡在外成功人士自愿捐资修建通村公路。隆昌县石燕桥镇同济村陈伟、谢照明两位成功人士捐款150万元修建该村水泥路5.9公里,回报家乡。

  (四)强化建设管理,制度规范,坚持民主监督加强过程管理,确保农村公路建设工程质量和工程安全。一是严格建设程序,执行好项目施工图设计审批、施工许可办理、招投标等程序;二是健全质量监管机制,重点监控建设标准的执行、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建设现场的管理和项目的交竣工验收;三是加强对县(区)、镇、村三级公路监管人员的培训,确保农村公路质量监管体系落到实处;四是强化监管,加强农村公路设计室和试验检测室的作用,把好设计、原材料、实验检测及验收关,广泛发动群众和社会力量进行监督;五是把好安全关,督促施工单位科学施工、文明施工,健全安全防范体系,按规范配备安全设施,加强对职工的安全教育,确保不发生安全事故。强化民主监督,防止了腐败行为的发生和 “豆腐渣”工程的出现。一是全面实行“项目公示制”。将项目建设时间、规模、技术标准、资金筹集和使用、主要施工工艺、质量控制措施、举报投诉电话等向当地群众公示。二是群众监督工作得到了明显地加强。通村公路建设质量监督小组加强了现场质量监督管理,促进了施工单位正确履行合同。三是公布了农村公路建设投诉举报电话。对需要调查核实的问题,按工作程序及时组织调查核实,并在规定时间内回复群众或有关部门,群众对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工作的满意度不断提高。

  三、当前我市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省厅下达补助资金计划与村民实际需求之间的矛盾。20xx年至今省厅公路局下达我市的补助资金计划只有1074.6公里,而我市20xx年至20xx年9月各县(区)实际实施建设里程3943.7公里,计划缺口相差2896.1公里,建设资金筹措压力巨大。

  2、通村水泥路建设标准提高和村民自筹资金困难之间的矛盾。依据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公路局交路农建函[20xx]251号文件要求,“十二五”期通村水泥路路基宽度不小于5.5米,路面宽度不小于4.5米,水泥混凝土路面厚度不小于20厘米。标准提高后将大幅增加土石方及挡防工程数量,每公里均价由原来的40-45万元增加到65-75万元左右,除去国家增加的每公里15万元以外,老百姓实际比原来每公里还要多筹5-10万元,再加上未修水泥路的建制村多数处在较偏远的山区、人数较少、里程又长、经济落后等原因,资金筹集非常困难,出现了村民想修又修不起的情况。

  3、道路安保设施存在隐患与交通运输安全之间的矛盾。由于“十一五”期间通村公路建设资金投入的局限,我市部分通村公路存在使用的安全隐患,制约了农村客货运输,特别是农村客运发展。主要的问题有:一是交通安全标志设置不齐全和不规范;二是危病桥得不得有效整治;三是利用原有桥梁及傍山险路地段的安保设施不完善;四是错车道数量设置不够或设置间距不合理;五是路肩培置不完善。

  4、工程质量监管与技术管理力量不足之间的矛盾。由于农村公路点多、线长、面广,建设工期短、任务重、工作量大。市、县(区)交通运输局农建办技术人员从基层临时抽调组成,流动性大,县(区)大部分乡(镇)交管办人员身兼数职,办公经费、技术力量严重不足。另外,在部分通村公路建设项目中,监督小组的村民修路技术知识不够,对质量监督存在先天不足,质量监管有待加强。

  四、对农村公路建设管理的建议

  1、完善县乡路网规划,争取项目资金支持。一是抓住省厅“十二五”实施“通畅通达工程、配套完善工程、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工程、重要延伸工程、农村客运发展工程和公路养护发展工程”

  六大工程的机遇,制定县乡联网路、出境路和通村水泥路的计划安排,根据部省支持政策,加大项目储备,搞好项目对接。二是做好20xx—20xx年农村公路改善工程规划,重点解决早期实施的县乡道油路严重破损问题及通往撤乡并镇的县乡道公路建设问题,力争把建设项目纳入部省计划“盘子”,减轻地方资金压力。

  2、合理确定建设标准,减轻农民负担。首先,结合农村公路所处的客观条件,因地制宜确定技术标准,县道不低于三级公路技术标准;乡道不低于四级公路技术标准,且路基、路面宽度不小于6.5米、5.5米,硬质路肩单边宽度不小于0.5米;村道不低于四级公路技术标准,通往产业园区、旅游景点、中心村、学校等交通量较大的干线村道,路基、路面宽度不小于4.5米、3.5米,对于工程量大、地形地质复杂及交通量小的分支村道,可按路基、路面宽度不小于4.5米、3.5米设计,但错车道数量不少于5处。其次,各级党委、政府要合理确定建设补助标准,对较偏远、落后的山区实行倾斜性补助政策,同时整合涉农资金打捆实施农村公路建设,力争村民自筹资金在每公里5万元以内,让困难山区的村民有能力修建期盼已久的致富路。

  3、强化安保设施建设,保障客货运输安全。按照《四川省农村公路“十二五”建设规划》要求:达到三、四级公路的农村公路安保设施应符合《公路工程技术标准》有关要求,满足d级及以上水平,强化安保工程图纸设计。另外,利用《四川省20xx-20xx年公路安保工程建设实施方案》的政策支持,逐步完善已建道路的安保设施,有效解决农村公路运输安全问题。

  4、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管理水平。一是完善与农村公路建设与管理相适应的管理机制和管理模式,增加市、县(区)、乡(镇)三级农村公路建设管理人员编制及工作经费,切实做到责、权、利三者的有机统一;二是加强技术培训,专业培训上级部门不收费或少收费,培训对象到乡(镇)

  市委政研室:

  按照市委政策研究室关于协助搞好全市农村道路建设调查的函的部署和要求,现将我县农村道路建设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县通乡通村公路现状

  我县现有各级公路90条1009.66公里,其中通乡路6条168.8公里,通村路65条407.9公里,专用公路两条26.2公里。全县共7个乡镇,98个行政村,十五期末,国家实施通县乡工程以来,我县加大了农村公路改建力度,成功地进行了克通公路建设,去年又成功地启动了商品粮基地克昌公路建设项目以及通村工程。通过几年的不懈努力,我县农村公路质量和等级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目前,我县通乡公路硬化总里程达155.1公里,硬化率92,硬化乡镇6个,硬化率85.7,通村公路硬化总里程27公里,硬化率6.6,硬化村8个,硬化率8.2。

  二、“十一五”时期我县通乡村公路建设规划及资金安排

  (一)“十一五”时期我县通乡村公路建设规划

  为抢抓“十一五”我省将投入1000亿元(低碳生活绿色环保调查报告)实施农村公路建设的历史性机遇,进一步加快我县农村公路建设步伐,“十一五”期间我县计划建设通乡白色路1条13.7公里。建设通村白色路52条509.9公里,其中20xx年建设13条线162.9公里,实现30个行政村通白色路面。20xx年计划建设22条200公里,实现30个行政村通白色路面。20xx年计划建设17条线147公里,实现29个行政村通白色路面。到20xx年末,基本上实现村村通水泥路。到“十一五”末期,实现通村公路全部硬化,所有行政村晴雨通车,形成以县城为中心,以乡镇为幅射,以村屯为支脉,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白色农村公路网络。

  (二)“十一五”期间,我县农村公路建设的资金安排

  三、20xx年通乡村公路建设工作启动情况、主要措施、存在的问题及下步打算

  (一)通乡工程商品粮基地项目克昌公路启动情况及主要措施

  总投资3170万元的31.7公里商品粮基地项目克昌公路建设于20xx年8月31日开工,为保证工程进度,该项目分五个工程标段同时施工,所以去年10月份工程所需10.5立方米,路基土方任务已全面完工。为保证今年该工程于5月中旬进行水泥混凝土铺筑,春节期间我们利用1个月的时间进行了集中备料,现工程所需的碎石、中粗砂和砂砾已全部进场,该工程所需2.3万吨水泥已与我县北疆水泥有限公路签订了购销合同,现已陆续进场。进入4月份以来,各施工标段对路基翻浆路段进行整修处理,经过近一个月的整修,路基翻浆处理工作已基本完成,待时机成熟做水泥稳定砂砾,为水泥混凝土铺筑工程做充分准备。

  (二)通村工程启动情况及主要措施

  20xx年我县通村公路计划162.9公里,总投资4020万元。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各乡镇的有力配合下,在市通村办的指导下,我县通村公路建设项目已全面启动,开局良好。目前,工程设计、招标工作全部完成,组织机构及人员已全部到位,“一事一议”各村承担的工作任务已基本落实,各施工单位已进驻各标段,备料工作正紧锣密鼓进行。按照市政府和市通村办的部署和要求,xx县政府和交通部门把通村公路建设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工作,摆上首位。纳入日程、强化领导、全力推进。一是为切实加强对通村公路建设的领导,县政府成立了以县长董颖秋、副县长吴昊、县助、财政局长邹德玉、交通局长范德强为正副指挥的通村公路建设指挥部,建立健全了组织领导体系,为工程建设提供了组织保证。二是举全县之力,出台优惠政策,为通村公路建设创造条件。三是指挥部靠前指挥,现场办公解决实际问题。四月中下旬总指挥,县长董颖秋、副指挥、副县长吴昊、副指挥、交通局长范德强深入各乡、村和路段实地踏察,并与各乡村研究通村工作,指导各村“一事一议”,同时副指挥交通局长范德强带队分别深入各村自4月22起各施工单位开始陆续进入各标段,开始紧张的备料工作。目前,通村工程整体工作正按计划有条不紊地进行,预计5月中旬,我县通村公路将破土动工。

  (三)农村公路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下步打算

  1、农村公路建设存在的问题

  今年我县的农村公路建设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业务部门的精心指导和大力支持下,做了一些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在前段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由于上级计划下达晚,所以致使工程建设准备工作不够充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工期。二是由于我县财政拮据,在资金筹措上难度很大。三是工程技术力量馈乏。

  2、农村公路建设下步打算

  为保证我县农村公路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我们在下步工作中将采取以下具体措施。

  第一,抢前抓早,全力推进我县农村公路建设工作。按照省市计划,31.7公里商品粮基地项目、162.9公里通村工程今年9月底必须全面完工,现在已经进入5月份,各项工程已全面启动,我们一定要强化时间观念,积极投入人力、物力、财力,抢前抓早、精心组织、统筹安排,迅速掀起农村公路建设高潮,全力推进农村公路建设工作,确保今年我县通乡、通村工程如期完工。

  第二,进一步树立质量第一的理念,加强农村公路的监督管理。公路建设是百年大计,质量是工程建设的生命,由于我县今年农村公路建设任务重、战线长、时间紧,在一定程度上将给工程质量带来一定影响。因此,我们一定要把工程质量做好首要目标和头等大事来抓。从严要求,从严把关,落实质量责任制度,健全质量监督体系,严格查处质量问题,要力争将每一条农村公路建设成“长寿工程”、“精品工程”。

  第三,强化组织领导,保障农村公路建设扎实有序开展。加强组织领导是推进工作的可行保证,为此,农村公路建设工程办公室一定要代表农村公路建设指挥部,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搞好工程建设的综合协调和技术指导。各乡镇、各行政村都要成立由乡、村长负总责的领导组织,搞好农村公路建设的服务和监督。

  第四,建立奖惩制度,调动各方公路建设积极性。有效的奖惩制度是推进农村公路建设的动力,为此,今年,县政府将把农村公路建设纳入年度目标考核内容,同时将定期对农村公路建设进行评比表彰,对在农村公路建设中表现突出,为我县农村公路建设做出突出贡献的各级领导及工作人员,县政府将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

  四、通乡、通村工作中涌现出的典型

  在农村公路工程建设启动过程中,由于工程建设指挥部在总指挥县长董颖秋的带领下,深入各乡村现场办公,动员沿线百姓为农村公路建设出力献策。通过“一事一议”受益村屯百姓主动投工、投劳,负责土方、基础砂、路肩等基础工程,同时各村积极响应县政府号召,纷纷为施工单位安置驻地,解决水电,提供服务,为我县农村公路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五、对今年搞好乡村公路建设的意见、建议

  一是进一步提高认识,充分保护好发展好农民群众修建农村公路的积极性。

  二是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确保农村公路有序、协调发展。

  三是坚持建养并重,管养结合的原则,积极探索农村公路建设的长效机制,积极巩固农村公路建设成果。

  四是加强技术指导,建立切实可行的质量监督机制,认真落实质量责任制,确保工程建设的质量。

  一、基本情况与成效

  农村公路是公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重要基础设施。农村公路建设直接关系到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致富奔小康的步伐。近年来,区政府积极探索农村公路快速稳定发展与养护之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抢抓机遇、超前发展,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交通环境。

  1、精心组织,凝聚合力,全力加快农村公路建设。区政府把农村公路建设作为 惠民工程 、 民心工程 来积极实施。区政府成立了区农村公路建设养护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与街道的联络工作制度,努力扩大社会参与面,形成了上下顺畅的协调管理机制,有力地加强了农村公路建设养护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协调。自年实施农村公路建设以来,全区累计投入3.06亿元,共新建农村公路730.23公里,新建改造大中桥梁、桥涵90座,形成了四级公路覆盖格局。同时,大力推行农村公路养护机制,及时整治修复破损道路,全区县道、乡村道好路率分别达到85%、75%,各项公路指标测评均走在全市前列。

  2、创新思路,广开门路,千方百计筹集建设资金工作报告。加快农村公路建设与养护,资金保障是关键。区政府及相关部门在落实建设资金过程中,创新工作思路,多措并举,通过全力向上争取资金、积极融资贷款、自筹资金等渠道,切实保证了农村公路建设与养护工程的顺利推进。特别是年以来,区交通运输局积极响应群众关于农村公路提档升级的呼声,向上争取、自筹资金1300多万元,及时对栖火路、尧化地区岔龙路高庙段、神龙路等因施工或重型超载车辆行驶导致路面严重破损的公路进行了修复与养护,切实改善了周边群众的出行质量,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

  3、强化监管,措施到位,切实保障建管工程质量。近年来,区政府和交通部门严格执行《市农村公路条例》和《区农村公路路政管理办法》,把 好字当头,质量为先 的思想和农村公路建设由速度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的目标贯穿于工程建设始终。充分发挥行业优势,积极采取科技培训、现场指导等形式,加强对一线技术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指导培训,同时,联合开展公路治超工作,积极查处超限车辆,有效地保障了农村公路建设与养护质量。

  二、不足之处

  1、建设资金筹集较难。落实资金是农村公路建设与养护顺利实施的关键。目前看来,我区对农村公路建设养护资金的筹措渠道较为单一,一些工程量和建设资金投入相对较小的农村公路工程靠街道出资加上区内补助尚可完成,那些建设里程长、资金需求多、施工难度大的工程,没有省市的补助政策很难顺利推进。

  2、养护机制不够健全。我区龙潭老街、花园街等农村城镇道路属于城市管养体系,但按照养护机制的 先城区,后近郊远郊 的养护顺序来看,这些城镇道路排上养护日程实在 遥遥无期 。部分公路建成后,由于一些重型货车的超载碾压,致使公路超负荷运行,路面破损现象较为严重。再加上街道提供公路养护的人力、资金的不足,导致对破损公路的修补工作相对滞后缓慢,给公路周边群众的出行带来较大的不便。

  3、农村路网建设存在盲点。目前,靖安地区内部南北向主干道未能实现道路网络格局,涉农街道仍有部分自然村未能实现道路网络全覆盖,极大地影响了该地区群众的出行,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同时,在农村路网建设过程中,交管局一般只选择农村公路的主干道设置红绿灯、限速带及 黄闪 等道路安全基础设施,导致一些人流量较大的次干道路口由于缺少必要的道路安全基础设施而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

【农村公路发展调研报告】相关文章:

农村公路调研视察报告11-24

农村公路养护调研报告11-24

农村公路管护调研报告11-24

农村公路管养调研报告11-24

农村发展调研报告11-24

市发展调研报告01-08

行业发展调研报告03-11

药材发展调研报告03-31

园区发展调研报告03-15

学校发展调研报告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