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句子的翻译专题复习教案,第二字字落实以为主以为辅直译意译,所以翻译句子一定要把语序理顺,要抓住翻译的两个关键点一是关键词二是特殊句,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
《文言文句子的翻译》专题复习教案
《文言文句子的翻译》专题复习教案
【教学目的】
1、落实《考试说明》"阅读浅显文言文能力"的训练,集中训练文言句子翻译的能力。
2、在学生已掌握文言文翻译的一般原则、技巧的基础上,加强踩点得分意识,以难词难句为突破口,指导学生掌握好高考文言句子翻译的方法技巧。
【教学重难点】
1、抓关键词句(关键词语、特殊句式),洞悉得分点。
2、掌握解题步骤、翻译方法,学以致用。
3、借助积累(课内文言知识、成语、语法结构、语境等),巧解难词难句。
【教学设计】
1、本课以学法指导和能力训练为重点,帮助学生归纳系统的文言句子的翻译方法(直译),并指导其应用。
2、在学生掌握了"信、达、雅"三字翻译目标和"翻译六字诀"的基础上,针对学生在文言翻译中的盲点,力图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出解决翻译疑难的技巧,并通过训练验证这些技巧的可操作性,使学生能举一反三,从而增强文言文翻译的信心。
3、本设计重在让学生易于掌握,便于利用,注重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教学步骤】
一.课堂导入
1、提问:从高考的特点与考查目的出发,文言文翻译要严格遵循的两个原则是什么?
第一:忠于原文,力求做到_____、_____、_____。(信达雅)
第二:字字落实,以_____为主,以_____为辅(直译意译)
(①让学生用自己语言表述文言文翻译"信、达、雅"三字原则的理解
②直译:指译文要与原文保持对应关系,重要的词语要相应的落实,要尽力保持原文遣词造句的特点和相近的表达方式,力求语言风格也和原文一致。意译:指着眼于表达原句的意思,在忠于愿意的前提下,灵活翻译原文的词语,灵活处理原文的句子结构。)
2、提问:文言文翻译的"六字决"?
①对:一般指把原名中的文言单音词对译为现代汉语的双音或多音词。
②换:有些词语意义已经发展,用法已经变化,语法已经不用,在译文中,应换这些古语为今语。
③留:人名、地名、年号、国号、庙号、谥号、书名、物名都保留不译;与现代汉语表达一致的词语可保留。
④删:一些没有实在意义的虚词,如表敬副词、发语词、部分结构助词等,同义复用的实词或虚词中的一个和偏义复词中陪衬的词应删去。
⑤补:省略的部分;词语活用相应的部分;代词所指的内容;使上下文衔接连贯的内容等。
⑥调:把文言文中倒装的句子成分调整过来,使之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
前四种方法是用于解词,后二种方法是用于调整文言文特殊句式造成的语序不合现代规范现象。
二.文言句子
翻译题的解题步骤:
(一)总体分五步:
第一步:通读语句、整体理解
第二步:找得分点、发现"生词"
第三步:理清句式、调整语序
第四步草拟底稿、连词成句
第五步:调整至答卷
(二)分步解析:
第一步:通读语句、整体理解
这一步其实是很重要的,告诉学生,翻译的第一步要从整体理解句意入手,不要一拿到题目就一个字一个字的去抠,会出现前后不照应、句意不通顺等毛病,而且也这样容易走入死胡同。初次读句,只要理解句子的大意就行,这为下面推断词义打下基矗
第二步:找得分点、发现"生词"
这一步是关键,因为挑出来让学生翻译的句子,一定有几个得分点,突破这些点是解题成功的关键。另外,每一位学生由于情况不同,在这些句子中总有几个字是他们一时难以断定词义甚至根本不知词义的"生词"。在这一步中,要让学生用笔把这些字圈出来,然后逐个解决。具体解释词语时,可以给学生提供下面的方法:
第三步:理清句式、调整语序
有很多情况下,因为没有看出句子中所隐藏的特殊句式,导致很多学生翻出来的句子很乱,不合现代文的句子规范。所以,翻译句子一定要把语序理顺。告诉学生,要掌握以下几种文言文特殊句式:
①主谓倒置句②宾语前置句③状语后置句④定语后置句⑤省略句⑥被动句
第四步:草拟底稿、连词成句
这一步可以在草稿纸(考试时可以在试卷上)上先大致草拟一下答案,结合上面几步连词成句。
第五步:调整至答卷
这最后一步即把第四步的草稿再作调整,然后誊写到答卷上,这样既可以保证答案的思路清晰,又可以保持卷面清洁。
总结规律:①做翻译题的时候,应该有踩点得分的意识,要洞悉命题者关键想考查你哪些地方。要抓住翻译的两个关键点:一是关键词,二是特殊句。②借助字音、字形判断;借助成语(词语)判断;借助课内文言知识积累;借助上下语境推断;借助语法结构推断......
三.文言句子翻译的方法:
(一)"留"字诀
☆指定学生翻译下面一个句子:
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游褒禅山记》
参考译文:至和元年七月某一日,临川王安石记
师生归纳该句翻译特点:保留法--保留古今意义完全相同的一些词,如国号、年号、帝号、官名、地名、人名、器物名、书名、度量衡单位等。
课堂练习:
①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②德佑二
年二月十九日,余除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
(二)"换"字诀
☆指定学生翻译下面一个句子: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出师表》
参考译文:先帝不因我地位低、见识浅,委屈了自己降低了身份(前来拜访我)。
师生讨论归纳该句翻译特点:替换法--有些词语意义已经发展,用法已经变化,语法已经不用,在译文中,应换这些古语为今语。古汉语中还有一些词类的活用现象,也应该用现代汉语的相应的词语加以置换。
课堂练习:
①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译:(我)派遣军队守住函谷关的原因,是防备其他盗贼进来和意外变故。
②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也。《中山狼传》(使动)
译:先生的大恩,是使死了的人复生,使白骨长肉啊!
(三)"删"字诀
☆指定学生翻译下面的一个句子: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译文:从师的风尚不流传很久了。
师生讨论归纳该句翻译的特点:删减法--文言中有些虚词的用法,在现代汉语里没有相应的词替代,如果硬译反而别扭或累赘,译文时可删减。这些词包括:发语词、凑足音节的助词、结构倒装的标志、句中停顿的词、个别连词及偏义复词中虚设成分等。
课堂练习:
①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
②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③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四)"补"字诀
☆指定学生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更若役,复若赋,则如何?
译文:变更你的差役,恢复你的赋税,那么怎么样呢?
②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曰:"不若与人。"--《庄暴见孟子》
译文:(孟子)问:"一个人欣赏音乐快乐,和别人一起欣赏音乐快乐也快乐,哪一种更快乐呢?"(齐宣王)回答说:"不如同别人(一起欣赏音乐快乐)。"
师生讨论归纳该句翻译特点:增补法--原句中有省略或古今用词不同的地方,可根据现代汉语语法增加或补充一些成分,使译文显得通顺。
单音实词对译成双音实词,如①句;省略句中应补充的主语、谓语、宾语和介词等,如②句;
课堂练习:
①《书》曰:"谦受益,满招损。"
②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③然()是说也,余犹疑之。
④子曰:"隐者也!"()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
⑤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
⑥荆州之民附操者,逼()
兵势耳。
(五)"调"字诀
☆指定学生翻译下面句子: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劝学》
译文: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强劲的筋骨,(却能)向上吃到黄土,向下喝到黄泉,(是由于):用心专一的缘故。
师生讨论归纳该句翻译特点:调序法--由于古今语法的演变,有的句型表达方式有所不同,译文时,应按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及时调整。包括: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和介词短语后置等。
课堂练习:
①古之人不余欺也。(宾语前置)
②权知其意,执肃手曰:"卿欲何言?"(宾语前置)
③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宾语后置)
④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省略句)
译:你们看廉将军与秦王相比谁更厉害。
⑤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主谓倒装)
译:公子能急人之困的美德,表现在哪里呢?
⑥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译:历史悠久的千古江山,再也找不到英雄孙仲谋的地方了。
四、教师归纳总结:《文言文句子翻译歌》
熟读全文,领会文意;扣住词语,字字落实。
切勿漏译,准确第一;单音词语,双音换替。
国年官地,保留不译;遇有省略,补充完整。
调整词序,删去无义;修辞用典,辅以意译。
推断词义,前后联系;字词句篇,连成一气。
带回原文,检查仔细;通达完美,翻译完毕。
五、课堂演练:
1、将下面的文段翻译成现代汉语。
君子之自行也,动必缘义,行必诚义,俗虽谓之穷,通也;行不诚义,动不缘义,俗虽谓之通,穷也。孔子见齐景公,景公致廩丘(齐国地名)以为养,孔子辞不受,入谓弟子曰:"吾闻君子当功以受禄。今说景公,景公未之行而赐之廩丘,其不知丘亦甚矣。"令弟子趣驾,辞而行。孔子布衣也,万乘难与比行,三王之佐不显焉,取舍不苟也夫!
2、将下面的文段翻译成现代汉语。
楚庄王谋事而当,群臣莫能逮,退朝而有忧色。申公巫进曰:"君退朝而有忧色,何也?"楚王曰:"吾闻之,诸侯自择师者王,自择友者霸,足己而君臣莫之若者亡。今以不谷之不肖而议于朝,且群臣莫能逮,吾国其几于亡矣,吾是以有忧色也。"
(刘向《新序·杂事第一》)
[注]不谷:古代姓自称的谦词。
3、阅读下面-段文言文,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魏文侯问于李克曰:"吴之所以亡者何也?"对曰:"数战数胜。"文侯曰:"数战数胜,国之福也.其所以亡何也?"李克曰:"数战则民疲;数胜则主骄。以骄主治疲民,此其所以亡也
。"(刘向《新序·杂事》)
4、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歌者不期于利声而贵在中节,论者不期于丽辞而务在事实。善声而不知转,未可为能歌也;善言而不知变,未可谓能说也。持规而非矩,执准而非绳,通一孔,晓一理,而不知权衡。以所不睹不信于人,若蝉之不知雪。坚据古文以应当世,犹辰参之错,胶柱而调瑟,固而难合也。(汉·桓宽《盐铁论·刺相》
5、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诸葛亮《诫子书》)
6、翻译下面一段文言文。
顷岁孙莘老识欧阳文忠公,尝乘间以文字问之。云:"无它术,唯勤读书而多为之,自工;世人患作文字少,又懒读书,每一篇出,即求过人,如此少有至者。疵病不必待人指摘,多作自能见之。"(选自《东坡志林》)
7、翻译下面一段文言文。
聪与敏,可恃而不可恃也;自恃其聪与敏而不学者,自败也。昏与庸,可限而力学不倦者,自力者也。(选自《白鹤堂诗文集》)
参考译文
1、君子在品行上自我要求,有举动一定遵循道义,做事情一定踏实于道义,世俗即使认为这行不通,君子也认为行得通;做事情不踏实于道义,有举动不遵循道义,世俗即使认为这行得通,君子也认为行不通。孔子会见齐景公,齐公送给他廩丘作为他的奉养之地,孔子推辞不接受,回去告诉弟子说:"我听说君子有功劳才接受俸禄。如今我游说齐景公,景公没有实行我的主张就赏赐我廩丘,他也太不了解我了。"让弟子急忙驾车,告辞后就走了。孔子是平民,万乘大国的君主难跟他冻死,夏禹、商汤、周王的辅佐大臣也没有他显耀,这是由于他在取舍上不马虎啊!(原文节录自《吕氏春秋》)
2、楚庄王谋划一件事情,做得很妥当,群臣没有谁能赶上他,退朝以后,脸上露出忧愁的神色。申公巫臣进前说道:"您在退朝之后面露忧色,这是为什么呢?"楚王回答说:"我听说过这样的话,诸侯能自己选择老师的,就能称王;能自己选择朋友的,就能称霸;自满自足而群臣比不上他的,就会亡国。现在凭我这样没能耐的人,在朝廷上商量大事,群臣就比不上我了,我们国家大概要灭亡了吧,我因此现出了忧愁的神色。"
3、屡次作战,人民就要疲困;屡次胜利,君主就容易骄傲。以骄傲的君主,统治疲困的人民,这就是灭亡的原
因。
4、唱歌的人不期求他的歌声好听,而可贵处在于合乎节拍;议论的人不期求他的言辞华丽,而务必要符合事实。声音动听但不懂得曲调宛转,不能算是会唱歌;言辞优美却不了解形势的变化,不能叫做会议论。
5、学习必须身心宁静,才智必须经过学习(获得)。不学习就不能使自己的才学广博起来。没有志向就不能使自己的学习有成就。
6、近年来孙莘老结识欧阳修,曾经乘机问他怎样才能写好文章。欧阳修回答说:"没有其它办法,只有勤奋读书而且多动笔,自然就会写好;世人的弊病在于写作太少,又懒于读书,写出一篇,就想超过别人,像这样很少有达到目的的。文章的缺点不需要别人指出,只要写多了,自己就能发现的。"
7、聪明与机敏是可倚赖又不可倚赖的;倚赖自己的聪明和机敏而不去学习,是自取失败的人。胡涂与平庸是能限制人而又不能限制人的;不受自己愚昧和平庸的限制而勤奋地致力于学习,那是自强不息的人埃
文言文翻译专题复习(学生用)
一、文言文翻译要领
1、从高考的特点与考查目的出发,文言文翻译要严格遵循的两个原则是什么?
第一:忠于原文,力求做到_____、_____、_____。(信达雅)
第二:字字落实,以_____为主,以_____为辅(直译意译)
(①让学生用自己语言表述文言文翻译"信、达、雅"三字原则的理解
②直译:指译文要与原文保持对应关系,重要的词语要相应的落实,要尽力保持原文遣词造句的特点和相近的表达方式,力求语言风格也和原文一致。意译:指着眼于表达原句的意思,在忠于愿意的前提下,灵活翻译原文的词语,灵活处理原文的句子结构。)
2、文言文翻译的"六字决"?
①对:一般指把原名中的文言单音词对译为现代汉语的双音或多音词。对译法
②换:有些词语意义已经发展,用法已经变化,语法已经不用,在译文中,应换这些古语为今语。替换法
③留:人名、地名、年号、国号、庙号、谥号、书名、物名都保留不译;与现代汉语表达一致的词语可保留。调序法
④删:一些没有实在意义的虚词,如表敬副词、发语词、部分结构助词等,同义复用的实词或虚词中的一个和偏义复词中陪衬的词应删去。删减法
⑤补:省略的部分;词语活用相应的部分;代词所指的内容;使上下文衔接连贯的内容等。增补法
⑥调:把文言文中倒装的句子成分调整过来,使之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
前四种方法是用于解词,后二种方法是用于调整文言文特殊句式造成的语序不合现代规范现象。调序法
二、文言句子翻译题的解题步骤:
(一)总体分五步:
(二)分步解析:
第一步:通读语句、整体理解
第二步:找得分点、发现"生词"
在这一步中,要用笔把这些字圈出来,然后逐个解决。具体解释词语时,可以给学生提供下面的方法:
第三步:理清句式、调整语序
要掌握以下几种文言文特殊句式:
①主谓倒置句②宾语前置句③状语后置句④定语后置句⑤省略句⑥被动句
第四步:草拟底稿、连词成句
第五步:调整至答卷
总结规律:①做翻译题的时候,应该有踩点得分的意识,要洞悉命题者关键想考查你哪些地方。要抓住翻译的两个关键点:一是关键词,二是特殊句。②借助字音、字形判断;借助成语(词语)判断;借助课内文言知识积累;借助上下语境推断;借助语法结构推断......
三、归纳总结:《文言文句子翻译歌》
熟读全文,领会文意;扣住词语,字字落实。切勿漏译,准确第一;单音词语,双音换替。
国年官地,保留不译;遇有省略,补充完整。调整词序,删去无义;修辞用典,辅以意译。
推断词义,前后联系;字词句篇,连成一气。带回原文,检查仔细;通达完美,翻译完毕。
四、课堂演练:
1、将下面的文段翻译成现代汉语。
君子之自行也,动必缘义,行必诚义,俗虽谓之穷,通也;行不诚义,动不缘义,俗虽谓之通,穷也。孔子见齐景公,景公致廩丘(齐国地名)以为养,孔子辞不受,入谓弟子曰:"吾闻君子当功以受禄。今说景公,景公未之行而赐之廩丘,其不知丘亦甚矣。"令弟子趣驾,辞而行。孔子布衣也,万乘难与比行,三王之佐不显焉,取舍不苟也夫!
2、将下面的文段翻译成现代汉语。
楚庄王谋事而当,群臣莫能逮,退朝而有忧色。申公巫进曰:"君退朝而有忧色,何也?"楚王曰:"吾闻之,诸侯自择师者王,自择友者霸,足己而君臣莫之若者亡。今以不谷之不肖而议于朝,且群臣莫能逮,吾国其几于亡矣,吾是以有忧色也。"
(刘向《新序·杂事第一》)[注]不谷:古代姓自称的谦词。
3、阅读下面-段文言文,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魏文侯问于李克曰:"吴之所以亡者何也?"对曰:"数战数胜。"文侯曰:"数战数胜,国之福也.其所以亡何也?"李克曰:"数战则民疲;数胜则主骄。以骄主治疲民,此其所以亡也。"(刘向《新序·杂事》)
4、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歌者不期于利声而贵在中节,论者不期于丽辞而务在事实。善声而不知转,未可为能歌也;善言而不知变,未可谓能说也。持规而非矩,执准而非绳,通一孔,晓一理,而不知权衡
。以所不睹不信于人,若蝉之不知雪。坚据古文以应当世,犹辰参之错,胶柱而调瑟,固而难合也。(汉·桓宽《盐铁论·刺相》
5、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诸葛亮《诫子书》)
6、翻译下面一段文言文。
顷岁孙莘老识欧阳文忠公,尝乘间以文字问之。云:"无它术,唯勤读书而多为之,自工;世人患作文字少,又懒读书,每一篇出,即求过人,如此少有至者。疵病不必待人指摘,多作自能见之。"(选自《东坡志林》)
7、翻译下面一段文言文。
聪与敏,可恃而不可恃也;自恃其聪与敏而不学者,自败也。昏与庸,可限而力学不倦者,自力者也。(选自《白鹤堂诗文集》)
参考译文
1、君子在品行上自我要求,有举动一定遵循道义,做事情一定踏实于道义,世俗即使认为这行不通,君子也认为行得通;做事情不踏实于道义,有举动不遵循道义,世俗即使认为这行得通,君子也认为行不通。孔子会见齐景公,齐公送给他廩丘作为他的奉养之地,孔子推辞不接受,回去告诉弟子说:"我听说君子有功劳才接受俸禄。如今我游说齐景公,景公没有实行我的主张就赏赐我廩丘,他也太不了解我了。"让弟子急忙驾车,告辞后就走了。孔子是平民,万乘大国的君主难跟他冻死,夏禹、商汤、周王的辅佐大臣也没有他显耀,这是由于他在取舍上不马虎啊!(原文节录自《吕氏春秋》)
2、楚庄王谋划一件事情,做得很妥当,群臣没有谁能赶上他,退朝以后,脸上露出忧愁的神色。申公巫臣进前说道:"您在退朝之后面露忧色,这是为什么呢?"楚王回答说:"我听说过这样的话,诸侯能自己选择老师的,就能称王;能自己选择朋友的,就能称霸;自满自足而群臣比不上他的,就会亡国。现在凭我这样没能耐的人,在朝廷上商量大事,群臣就比不上我了,我们国家大概要灭亡了吧,我因此现出了忧愁的神色。"
3、屡次作战,人民就要疲困;屡次胜利,君主就容易骄傲。以骄傲的君主,统治疲困的人民,这就是灭亡的原因。
4、唱歌的人不期求他的歌声好听,而可贵处在于合乎节拍;议论的人不期求他的言辞华丽,而务必要符合事实。声音动听但不懂得曲调宛转,不能算是会唱歌;言辞优美却不了解形势的变化,不能叫做会议论。
5、学习必须身心宁静,才智必须经
过学习(获得)。不学习就不能使自己的才学广博起来。没有志向就不能使自己的学习有成就。
6、近年来孙莘老结识欧阳修,曾经乘机问他怎样才能写好文章。欧阳修回答说:"没有其它办法,只有勤奋读书而且多动笔,自然就会写好;世人的弊病在于写作太少,又懒于读书,写出一篇,就想超过别人,像这样很少有达到目的的。文章的缺点不需要别人指出,只要写多了,自己就能发现的。"
7、聪明与机敏是可倚赖又不可倚赖的;倚赖自己的聪明和机敏而不去学习,是自取失败的人。胡涂与平庸是能限制人而又不能限制人的;不受自己愚昧和平庸的限制而勤奋地致力于学习,那是自强不息的人埃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