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家长会数学老师发言稿

小学五年级家长会数学老师发言稿 | 楼主 | 2017-06-29 10:09:33 共有2个回复
  1. 1小学五年级家长会数学老师发言稿
  2. 2小学五年级家长会数学老师发言稿

小学五年级家长会数学老师发言稿,这就是一个优秀班级的表现做事认真主动,再来说说我们班孩子的几个表现,课外练习奥数知识肯定会提高他们的数学水平这是一定的,小学五年级家长会数学老师发言稿。

小学五年级家长会数学老师发言稿2017-06-29 10:08:47 | #1楼回目录

小学五年级家长会数学老师发言稿

各位家长,大家晚上好,非常高兴,在这里跟大家见面了,首先我先做一个自我介绍,我姓杨,由于我们的陆老师身体不适,所以我来代课。

从代课开始也已经一个多月了,在这其间跟学生相处下来,我也了解了我们五四班的一些情况。

首先说一下班级。我们班是五年级比较优秀的一个班级。我想从三个方面来说我们班的优秀:1.我们班的孩子做事认真,数学课代表:王禹同、杨怡婷,每天帮助我把数学作业收齐,并且写出了那个同学还没交;每天我到教室上课的时候,他们已经把课堂作业班发下去了;回家作业是什么,只要对他们说一声,肯定会保质保量的落实下去。帮我发作业本查名单的同学我也要表扬一下,顾俊振、狄一鸣、郑家文、郑前等等。我们的路队负责同学、值日班长、乃至每天擦小黑板的同学,都能做到在没有老师的提醒下,及时把黑板擦好。这就是一个优秀班级的表现,做事认真主动。2.班中每一个学生都比较朴实,没有一个很有杀伤力的孩子,他们有集体荣誉感,团结,关系也比较和睦,所以,在这样的班里学习、教学都是比较舒服的一件事。3.我们班的期中成绩也是在平行班中不错的,优秀人数40人,如果没有达到优秀的孩子端正了学习态度、改善了学习习惯、他们同样可以达到优秀。

数学学习主要看学生的平时表现,单元检测、期中检测还有学生数学英雄卡的情况。学生的学习能力从一考定终生向关注他们的日常学习是学生评价发展的一个趋势。所以有些家长说自己家的孩子:平时老是考不好,期末却一直考的不错,并沾沾自喜的以为自己的孩子学得不错,这个观念是错误的;正确的认识应该是,平时老是考的不错,平时作业、课堂表现表现不错,那才是真的优秀。如何体现他们的平时表现,学校有英雄卡,数学还会根据平时组长的记载,看出你数学星的分布情况。下面再说说我们班的数学星和数学卡的情况。

再来说说我们班孩子的几个表现

1.专心听讲的习惯。我们班48名同学,我觉得认真听、想发言的是班中的大多数,个别学生在课堂上会出现管不住自己的情况,但基本上都是很认真的。

2.作业习惯。

最近在思考一个问题,作业到底对的多好还是不好?因为班中出现了一个奇

怪的现象:作业错误率很高的几个同学,单元检测成绩不错,作业挺好的几个人,成绩却不好。为什么错的多的同学考的好,错的少的同学考不好?因为错的多的同学,我一直看在眼里,平时关注的要比其他同学多很多,而一些错的少的同学,在校做作业时可能会和同学交流,回家可能有家长、或者辅导老师的帮助,所以我看不到他们数学学习的真实情况,关注的不多,检测就出问题了,我读初三的时候,数学老师对我们说,我们班是重点班,但作业正确率却是最低的,因为我们班的作业都是独立完成的。所以我希望看到的是学生作业最真实的一面,回家作业,指导后对的,家长可以旁注一下。独立完成是每个孩子必须具备的品质,而不是一看不懂就不肯想,只知道问别人。

3.课外练习的问题。

我认为,数学能力不是特别强的孩子,买一本这种练习还是很有必要的,在数学检测前,让他做一做,涨涨见识,可以很好的提高他们的检测成绩。课外练习、奥数知识肯定会提高他们的数学水平,这是一定的。

小学五年级家长会数学老师发言稿2017-06-29 10:08:04 | #2楼回目录

小学五年级家长会数学老师发言稿

各位学生家长:

大家好!

我是五(3)班的数学老师。很高兴和大家见面,也一直很期待与大家的这次交流。我们召开这个家长会,主要目的也是为了加强老师与家长之间的联系,相互交流一下我们班的学生在校及在家的表现情况,以便老师能够及时调整工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同时促使家长也能够积极参与到学生的教育管理中来,希望家长进一步配合老师,做好一些工作,让孩子们学得更好,取得更好的成绩!作为数学老师,接下来我主要就孩子的数学学习情况跟各位家长说一说。

一、期中成绩分析:

五(3)班:本学期刚刚完成了期中检测,先和大家交流一下这次期中考试的问题。这可能是家长们都愿意听的一个话题,因为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最最棒的一个。(具体数据略)

许多同学成绩和开学时相比都有进步,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其中一是部分同学对知识的掌握不够扎实、牢固。这学期大部分内容都是关于小数的计算,特别是乘除法。同学们对计算方法都能够掌握,但就是缺少计算时的细心。(举例)有些同学概念不够清晰,填空题失分较多;二是有些同学不够细心,老是马马虎虎。比如:做填空题或应用题中明明一个题目中出现了多种单位,像这类题首先第一步就应该把单位化统一,再来计算。(举例)部分学生根本不看题目要求,

乱做一通。这样的话哪怕你学得再好,你的方法都对,但那个题一分都得不到。

二、下面,我就数学学科本身的特点,同各位家长交流一下自己的见解。

作为数学教师,我们一直在努力探索,如何让孩子乐意学数学,感受到数学的多姿多彩,激起探索的欲望,享受成功的喜悦。五年级的数学学习已不同于低年级了,抽象知识增多了,知识的综合性增多了,难度加大了。有些孩子一时难于适应,再加上没有好的学习习惯,这样也就很容易出现两极分化。如果你觉得孩子在退步的话,请与老师联系,我们共同交流成绩下滑的原因,并找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要学好数学,除了孩子,与老师的努力,同样需要我们家长的配合。(三个重视、三个认识、一千顶帽子和一个错误。)

三个重视

1、重视孩子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学好数学的六个习惯

(1)专心听讲的习惯。首先,课堂四十分钟专心听讲是最重要的,也是最有效的。一个会学习的孩子在课堂上肯定是积极认真地参与学习,手脑并用。有部分同学,不会听课,老是要老师来提醒,这样学习成绩必然就会受到影响。

(2)质疑问难的习惯。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3)认真阅读的习惯

让孩子自学看书,不是放手随便看而是在我们启发引导下,激发学生的看书兴趣,教给学生看书的方法,养成学生看书的习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同时要纠正学生不看课本或走马观花的不良习惯。

(4)一丝不苟的习惯。

书写工整、格式规范,是学习习惯培养的一方面,也是提高数学计算准确性的重要因素,而且能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比如:解决问题时,要读题、审题、写算式,写单位名称和答语。另外我多次强调题目怎么问我们就怎么答。有些学生偷懒,答语只有两三个字。

(5)独立作业的习惯。

我们不仅有复习作业,还有预习作业,要注意提醒孩子认真完成好,并在能力范围内给他们检查。我通过了解发现:班级中有些同学几个在一起互相对答案,或者通过手机、网络等通讯工具互相对答案,甚至抄袭他人的作业。这些不良现象,你的孩子有吗?请予以关注。

(6)及时检验的习惯。

好习惯益终身,习惯的养成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我认为该规范的时候要规范,而且要严格要求、长期坚持。

2、重视孩子勤学善问能力的培养。

(1)父母不要以大人的眼光来看待孩子。

我们不要把自己看来很简单的题目,认定孩子一定会做,他会出错有多方面的因素,这就需要家长的换位思考。家长要善于发现孩子勤思的优点,对他们的提问进行恰当的鼓励与表扬,并能及时更正孩

子的错误想法。对孩子不能解决的问题要采取诱导的方式引导孩子思考问题,重要的不是教会孩子一道题怎样解决,而是要告诉他们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

(2)重视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语言能力的增强可以极大的改善孩子的学习能力,促进思维的发展,因此我们应充分认识孩子语言发展的重要性。在生活中要多为孩子创设说数学的机会,让孩子说说自己的观点、看法与思路。和孩子交谈的形式不必过于正式,比如和孩子散步时,和孩子去公园时等等,这样交流的气氛要自然亲切得多。对话时要有意识的激发帮助孩子形成规范的语言表达习惯。如“我是这样想的”;“我认为”“因为所以”。要求孩子说完整的话。在这一过程中,我们的家长要能耐住性子,多听少说,只要我们的话语能引发交谈话题,进行适当的点评反馈就够了。

3、正确认识家长签名的作用。

别看一个签名,对孩子来说很重要,这是爸爸妈妈对他在家学习的肯定,孩子对此非常在意,所以希望我们的家长再忙,也要挤出一点时间签上这个名,你签了,我们就知道你的孩子这个作业完成了,对于书面作业,有时我们还要求家长督促孩子加快速度,逐步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但是我在批改作业时发现孩子的前面一次作业没有订正,家长也没有督促孩子订正就在今天的作业上签字了,甚至这次的作业没有做完家长也签字。如果这样的话,我觉得家长签字就是去了意义。希望家长每次作业签字前先检查孩子前面一次作业有没有认真

订正,再看看今天作业是否已经完成,如果完成了再签字。我每次改作业有错误的我都会让孩子订正,下次改作业前我都是先看是否订正正确,所以家长一定要督促孩子去订正。

最后,家长朋友要设法为孩子提供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孩子的家庭学习环境十分重要。如果说,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经常受到电视机、音响和来访的客人的干扰,那么注意力就会被分散。因此,要使孩子在学习过程中专心致志,我们要为他们提供良好的条件。安静的学习环境是这种条件的一个重要内容。在保证孩子有安静的学习环境的前提下,您可以对孩子进行多加辅导或训练,我们的孩子一定会取得更好的成绩。

李建军

2016.12.5

回复帖子
标题:
内容:
相关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