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学期数学教师家长会发言稿

一年级上学期数学教师家长会发言稿 | 楼主 | 2017-06-15 09:59:37 共有1个回复
  1. 1一年级上学期数学教师家长会发言稿

薹鞘羌傅兰扑闾饧蛹蛹跫酰衔约汉釉谟锥熬驮缇秃苁煜耍局厥,这块内容的难点主要是基数与序数的认识,拿五六个不同的物体排成一行让孩子用手指点着数一数,二是提醒家长们不要让孩子把后面的作业提前完成。

一年级上学期数学教师家长会发言稿2017-06-15 09:57:14 | #1楼回目录

一年级上学期家长会发言稿

各位家长:

大家好!我是本班的数学老师,我姓罗。我们今天能有机会坐在一起,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的,那就是为了孩子的学习、为了孩子的进步、为了孩子的明天。我想各位家长都有一个愿望,那就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然而愿望的实现,单靠学校一方面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孩子的教育离不开我们老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今天借家长学校开学之际,由我来跟大家谈谈我们一年级数学教学的有关学习内容以及我们需要家长们在家配合辅导孩子学习时应该注意的事项。

先说说一年级数学教学的内容。我们现在所使用的是的人教版新课标实验教材。有些家长可能不以为然,认为一年级的数学有什么啊,无非是几道计算题加加减减,认为自己孩子在幼儿园就早就很熟悉了,根本重视。其实不然,计算只是孩子学习数学的最基础内容,是学习数学中的一小部份,数学还包括思维训练等许多的内容。一年级数学作为孩子学习数学的开始,是学生是今后数学学习的基石。如果基石没打好,那么以后的学习将会是空中楼阁。20以内数的认识与加减法这块数与计算方面的内容是为将来认识多位数和多位数的计算打基础的。我发现我们班同学的计算能力其实比较差,现在我们只教到10以内的加减法,已经有许多孩子很吃力了。全班只有少数1

的孩子能很熟练地口答出10以内的加减法,大部份孩子都要通过数手指才能算得出来,还有一部份孩子甚至连数手指都还不会,连最最基础的10以内的口算都过不了关的话,今后还怎么学习进位加法,退位减法?更不要说学习其它更难的知识了。所以,希望家长们回家能检查一下孩子的口算能力,不熟练的在家要经常作口算练习,监督孩子背数的组成,争取在最近这段时间内让孩子熟练起来,为就要开始学习的20以内的计算打好基矗

除了数与计算的内容外,本册还包括很多其它重要内容:下面我

分块介绍各个知识点主要学习内容以及家长应该如何在家配合学校教育。

一、九月份我们已经学习了《数一数》、《比一比》和《1——5》

的认识和加减法三个单元的内容。这三单元内容看起来很简单,其实里面所包含的知识很多也很重要。这块内容的难点主要是:①基数与序数的认识。②从左数与从右数与序数结合来表示物体的位置。③恰当地用比较的符号来表示数量的多少。④用语言来表达谁比谁多谁比谁少。家长在家可以做以下辅导或训练:

1、拿五六个不同的物体排成一行:让孩子用手指点着数一数,

说说这里一共几个,从左数第3个是什么,从右数第5个是什么,月

亮从左数是第几个,从右数是第几个等等像这样的训练。2

2、拿两三种物体(个数在10以内),让孩子一对一的摆放成两

三个竖条:摆好后让孩子分别数一数,说一说谁多,谁少,谁比谁多几个,谁比谁少几个;几大于几,几小于几,并写下来。这些训练在家长看起来很简单,其实对孩子来说并不容易,特别是谁比谁多,谁比谁少孩子要完整顺利地表达起来是有困难的。这样的训练也不是一

次就能解决,要多进行许多次才能让孩子在真正理解的基础上接受。

二、第四单元是《认识物体和图形》,这是孩子第一次在数学上接触空间与图形,在这块内容里需要将孩子生活中的感性经验抽象化,形成简单的几何概念,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本单元内容包括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简单认识,在家里家长可以让孩子搭搭积木,认一认积木中的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再深入一些可以让孩子用多个正方体搭成各种不同的形状(如下图),然后让他从各个不同的方向去看所搭成的形状,判断这个形状中有几块正方体所组成,然后再数数判断是否正确。

三、第五单元是《分类》。分类思想是一种基本的数学思想,分

类活动包含一系列复杂的思维过程,分类能力的发展反映了孩子思维能力的发展。本单元的难点在于分类的标准是多样化的。家长在家辅导孩子作业时也应不只是任务性地完成作业,而应发展孩子的求异思3

维,让孩子说说有哪些不同的分类方法,培养孩子的数学思维能力,发展孩子思维的灵活性。

四、第六单元是《6——10的认识和加减法》、第七单元是《11——20各数的认识》、第九单元是《20以内的进位加法》,都属于数与计算方面的内容,是计算中的基础,是进一步学好数学的基本功之一。这块内容我们需要家长配合的是每天回家认真地督促孩子完成老师的口算作业。

五、第八单元的《认识钟表》是本册知识的另一个重点和难点。本单元我们要求家长在家配合辅导的是:与孩子一起玩钟,在玩的过程中要让孩子认识时间,说出现在是几时。说一说整时与半时时时针与分针的位置。

六、九个单元的内容都介绍完了,很多家长一定会奇怪,以前的数学都有应用题,现在怎么没有呢?这也是我们新教材的一大特点,应用题不再像以前老教材一样完整地以单元形式呈现,而是穿插融合在各单元之中。我们本册生活应用由于孩子的识字量少,主要以图画应用题的形式出现,这就需要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理解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这方面在学校我有对学生进行重点训练,做过的练习至少也有几十题,但我发现班上还有不少的学生对图文应用题的理解有一定的困难,通过半期考这张考卷的最后一题大家也可以发现孩子这

方面存在的问题。家长在家也需要有意识的培养孩子这些方面的能力,平时在辅导孩子作业时要注意让孩子完整地说出图画的意思,在孩子说的过程中检查孩子是否真正理解与掌握,在说的过程中也可以找到孩子思维与表达上的欠缺并加以训练提高。

接下来下请允许我冒昧地给咱们家长提几点要求

一、监督孩子做作业

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我想强调习惯的重要性,如上课习惯、听说习惯、作业习惯等。对于刚从幼儿园进入小学阶段的一年级学生,各种各样的习惯养成离不开家长的支持与配合。经过二个多月的适应,孩子们基本适应小学的生活,但作业完成情况却并不如意,我每次检查学生的作业,总会发现有几个学生的作业没及时完成,有的自己乱做一通。由于目前学生的识字能力还不强,家庭作业大部份不能独立完成,这就需要家长的在旁边帮助。一是家长要有意识地让孩子多关注一些自己不认识的新字,再就是让孩子自己去读题,碰到孩子不认识的字时再教孩子认读。这样长期下去,读的多了,自然认识的字就多了。遇到孩子不会做的题目家长不要马上给出答案,应该让孩子有一定的思考时间,如果孩子一遇到问题家长就给出答案会使孩子产生依赖心理。二是提醒家长们不要让孩子把后面的作业提前完成。相应的作业是为了巩固当天所学的内容,若早已完成,则不利于孩子的学

习。如果你觉得数学作业太少,可以自己另外买些练习让孩子做。我们班除了布置学练优上的作业、书本上的作业外,几乎每天都有读的作业,比如背数的组成、10以内的加减法等。

二、关注孩子的学习

我每天要面对的是一百多个孩子,每个孩子的个体差异很大,有的孩子一节课就能很好地掌握教师教的新知识,有的孩子却要反反复复一段时间才能接受新知识,还有一部份孩子接受能力比较差,靠每天数学课上的40分钟是远远不够的,作为教师我只能是面向大部份孩子,没有时间也没有条件经常对差生进行补缺补漏,所以希望各位家长多关注孩子的学习,你面对的是一个孩子,只要有心,肯定能及时发现孩子的缺漏,及时地为孩子补上。孩子学习上遇到问题可以及时地和老师取得联系,我们共同努力,让孩子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三、希望在平时生活中家长能给孩子指导、渗透一些有关的数学知识,让他在学习时不会感到那么莫生和吃力。我举几个例子:

第一,认识时间,这部分内容在以往的教学中很多学生是比较吃力的。家长们在生活中多让孩子感知一下时间,有意识地进行时间观念的培养,如叫孩子起床时可以说:“现在已经7点了,该起床了1吃中饭时说:“现在我们吃中饭了,看看是几点了?”等等。让孩子知道生活中起床、吃早饭、上学、吃午饭、放学、吃晚饭、睡觉大概

的时刻。因为这部分内容对孩子来说难度特别大,所以这样的训练家长们可以从这星期回家就可以训练,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学会看时间,建立时间观念,为他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矗

第二,人民币元、角、分,这些认识都是需要一个过程的,所以家长可以在平时生活中有意无意的给孩子提一提,让他们帮助买一些小东西,使他们对人民币有一个基本的概念。

第三,方向与位置,生活中,出门时有意识提醒孩子什么方向有什么,知道大的参照物。比如,今天上哪去干什么,从家出门要向哪个方向走等。

第四,感知长度,生活中,一些物品大概有多长,,从家到商店到学校有多远、自己有多高有多重等等。

以上说的这几方面知识都比较抽象,是今后孩子学习中的难点,如果他们没有一些相关的生活经验,学习起来会很吃力。希望家长们平时能做个有心人,在不知不觉中让孩子得到这些方面的感知,对孩子今后的数学学习是非常有益的。

接下来,说一说这次半期考的情况。这次半期考我们班考得不太好,平均分是92分,以往的考试平均分一般在95分左右。虽然说平时的学习过程更重要,但这张考卷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反映出学生在数学学习上的水平,让家长对自己孩子的学习心中有数,知道孩子的

缺漏在哪里。考卷带回家指导孩子改正后还要带来学校交给我,有个别题目我还要进行集体订正。

最后,我希望家校之间加强联系。孩子要健康成长,光靠学校教育肯定是不够的,家校结合才能使孩子不断进步,你们抽空可以来学校也可以打电话问问孩子的情况,或反映一下在家里的情况,以便我们及时针对你的孩子的特点展开教育。请天下所有的父母记住这样一句话:“你可以不是天才,但你可以成为天才的父母。”同时,我们在工作中,难免也会出现疏忽或不足之处,恳请家长们批评指出,如果我们在教学中有什么不合理之处,也欢迎家长们能坦诚与我们交流。谢谢大家!

回复帖子
标题:
内容:
相关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