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上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时间:2023-05-06 15:08:46 期中考试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九年级历史上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2012-2015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已结束,成绩也已揭晓,我就本次考试的情况做以下分析。

九年级历史上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一、试题的主要特点: 1、注重基础,立足课本。

此试题紧扣课标,贯穿了“试题在书外,答案在书中”的思想,强调对重大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线索的识记和历史现象、历史阶段特征、历史结论的理解,重视对学科主干知识和基本能力进行考查,属于识记和理解层次的内容占90%。从学生答题情况反映,历史试题不偏、不怪、不难,难易适中。 2、注重图表运用,试卷图文并茂。

用图表设置问题情景,能够传递多元的历史信息,给考生营造“活生生的历史”氛围同时也考查了学生从图中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10题是宗教建筑图,26题是历史文献、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图,27题是新航路开辟示意图,28题是工业革命实物图。多角度、多形式的图片运用,既增加了试卷的信息量,又增加了考查的广度,生动了试卷。

3、注重材料题型,重视能力考查。

通过设置材料型选择题,多层次考查学生能力。如第27题要从材料中准确解读有效信息,在充分利用材料信息的基础上与所学相联系,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二、学生答卷情况

全年级共有考生331人,其中优秀人数(90分以上)112人,优秀率33.84﹪,及格人数293人,不及格38人,及格率88.52﹪,全年级历史均分79.87。与

1

往年同期考试相比,有所上升。

本次试题共有两大类,选择题和非选择题。

㈠选择题的答卷情况:全年级完成的情况都比较好,满分的较多,错误率高的题目有:3、4、8、9、13、16、23题,

㈡主观性题目的答卷情况:全级最高分50分,失分多的题目有27题第三问;28题的第二问和第三问;30题的第一问、第三问和第四问;31题的第二问。

三、成因分析

㈠选择题的错误原因:①历史知识内容多,学生记混了,张冠李戴;②粗心所致,明明选择的是A,但却写上了C;③对题目中的关键词、关键语句不能很好准确把握;④复习中,我对世界古代史也没有足够的重视。

㈡主观性题目失分原因:①学生没有读懂题目或没有发现,如27题第一问,“三位航海家中第一个找到了通往东方国家新航路的人是?”许多同学就没有看到。如172班的杨力,顾晨杰都因此丢分。

②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差,如28题第一问、第二问和第三问“图一图二分别反映哪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发明者和发明时间分别是?动力机分别是?”许多同学只说了一个事件的作用,居然不理解“分别”的意思。

③不能正确使用规范词语、语句。如28题第一问“蒸汽时代”的“汽”字,许多同学都写成了“气”和“器”字,而导致失分。

④学生不能很好地阅读材料,不会阅读材料,不能依据材料回答问题。如30题第一问“材料一的‘诉诸武力’是指什么历史事件?”第三问“‘这些殖民地’为什么要‘独立自由’?”第四问“‘这些殖民地’人民取得独立的历史意义是什么?”多数学生回答成了《独立宣言》发表的意义。

四、改进措施

总的措施是加强落实、知识消化工作。

具体分为:①精讲:作为教师就要做到精心设计教案,做到实效性,使历史知识系统化,让学生能从总体把握,用知识结构图,让学生很好地理解把握知识;在讲课时,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用浅显的、幽默的语言去激发学生,去讲解知识。

②多练: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精选习题,达到巩固知识,做题过程中,穿插讲解做题的方法技巧,强调重点知识。

③多了解学生,多鼓励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多强调学习的重要性。

④让学生养成预习、及时复习的良好学习习惯。

2

九年级历史上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篇2]

一、试卷分析:

1、学科命题的依据:

(1)以《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为指导。

(2)以岳麓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教材为依据。

2、学科试题结构:

(1)采用闭卷形式,满分100分。

(2)各种题型比例。单选题23个,每小题2分,共计46分。问答题,共计54分。

3、试题的主要特点:

(1)注重基础,立足课本。

此试题紧扣课标,贯穿了“试题在书外,答案在书中”的思想,强调对重大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线索的识记和历史现象、历史阶段特征、历史结论的理解,重视对学科主干知识和基本能力进行考查,属于识记和理解层次的内容占90%。从学生答题情况反映,历史试题不偏、不怪、不难,难易适中。

(2)注重图表运用,试卷图文并茂。

用图表设置问题情景,能够传递多元的历史信息,给考生营造“活生生的历史”氛围同时也考查了学生从图中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5题是人物图,18题是石油产量统计图,27题是工业革命实物图。多角度、多形式的图片运用,既增加了试卷的信息量,又增加了考查的

广度,生动了试卷。

(3)注重材料题型,重视能力考查。

通过设置材料型选择题,多层次考查学生能力。如第1题要从材料中准确解读有效信息,在充分利用材料信息的基础上与所学相联系,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二、考试情况分析:

1、得分情况:

(1)总人、平:参考人数125人,人平39分。

(2)及格人数:0人 及格率:0

2、失分原因:

从试卷的结果来看,学生普遍失分较多的题是第1、13、19、22和25题。归纳综合学生失分的原因有:

1、读懂材料,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欠缺。如第1题,此题首先要读懂古文,而许多学生不能正确地获取信息,造成答题困难,从而失分。

2、历史概念的理解不透彻,不能把握本质内涵。如13题,部分同学选A或B项,原因是没有理解俄-国1861年改革的本质。

3、解题方法与技巧运用能力欠缺。如第19题,如果学生对课本知识不熟容易出现错误,误选其他项的原因主要是审题不清,没能抓准关键词。

4、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较差。如第22题失分较多,原因是不能理解。理性就是人性中的正确、合理的部分。理性在文艺复兴中就已经萌芽,在启蒙运动中得到广泛的提倡。凡是属于自由、平等、民主、人权等主张都属于当时提倡的理性。故答案为A。

5、多选题失分较多。原因是综合性比较强,训练也较少,学生没有注重方法,随意性比较大。

三、今后的对策:

1、强化训练。广泛收集资料,进行筛选整合,针对学生的弱点,进行强化训练,适时组织复习和检测,巩固知识,深化理解。检测试卷要创新,问题情境要精妙,要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分析、判断、比较、综合的能力。

2、个别辅导。对于各科成绩都较好,而历史成绩不理想的同学,对差生进行个别辅导,以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促进全年级整体水平的提高。

3、激发兴趣。只有激发学生兴趣,才能增强历史学科的吸引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兴趣牵引着他们探究历史的奥秘,靠强制手段强迫他们去死记硬背是不行的。

4、在平时教学中,不仅要注意知识点的讲授,还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多提一些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的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每堂课的小结部分都出几道与本课知识点相关的问题,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印象。

5、注重学生养成教育∶

①加强审题能力的训练,读懂题,明确问题。

②加强记忆训练,重视基础知识的掌握。

③认真钻研教材,教给学生答题的方法。

6、加强合作。以后我要多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取长补短。多向周边学校的同行取经,更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2012-11-10

2012-2015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考试

英武中学:蒋册彦

2012-11-10

九年级历史上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篇3]

一、试卷分析:

1、基本情况:考试时间90分钟,卷面总分100分,题型包括单选题、填空题、组合列举题、改错题、材料解析题、探究活动题。

2、考察范围:九上整册,九下第一、二单元。

3、试卷的基本特点:

(1)基础性强。试题立足于历史基础知识,以重点知识来设计题目。重在考查学生对历史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2)围绕中考。不论从题型设置还是题目创新意图上,都紧靠中考要求。

(3)标高适度。基于目前初中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初中历史教学的现状,试卷没出现较大的偏题、怪题,只有个别题目稍难点。整卷的试题难度应该说是适中的。

(4)注重分析。题意指向明确,题目的表述较清楚,但是分析性较强,学生处理问题时有一定难度和灵活度,不死记硬背。

二、成绩分析:

最高分满分,高分段人数比之前略有减少,不及格人数略有增加。对于优秀学生,是展现才华的好时机,对于中等偏上学生,有较大挑战,需要较强的临场心态和应变能力,对于中等学生,是一次适当的刺激,对于基础薄弱学生,如果认真听课看书,想考及格也不难。

三、考情分析

1、展现优势

(1)对历史教材的主干知识掌握得较好。学生能根据要求加以复习巩固,对重点知识的掌握较熟练。

(2)能正确地运用解题方法。大部分学生能采用较常用的直选法和排除法来解答选择题。

(3)能根据题意认真解答。大部分学生能根据题目的要求,认真分析问题,正确得出答案。

(4)部分学生的学科能力有所提高。大部分学生的再认再现能力较强;部分学生善于运用已知知识进行分析判断,此次判断题的得分率略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学生具备了理解、分析能力。

2、存在问题

(1)基本功不扎实。书写不公正、不规范,错别字多。

(2)同类知识混淆不清。学生对同类知识掌握不牢固,张冠李戴的现象很普遍。

(3)时间、地点类的知识掌握不到位。

(4)分析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试题中考查考生分析能力的题目比例很大,且此类题目的得分率较低,反映了学生对历史材料及事件的影响未能正确地加以分析。

(5)复习不到位。本次考试学生基础知识掌握得不是太好,选择题错了很多,主要原因是学生在复习过程中拿出的时间,没有集中精力去记忆。

四、改进措施。

1、提高学生阅读理解历史资料的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读教材,课堂上多引进一些课外史料,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能力。

2、注重学生分析、概括和综合能力的训练。分析、概括和综合是历史学习中最常用的方法,也是检验学生能力的基本内容,教师在教学中要加强这方面的练习。

3、加强学法指导,在教学中要教学生如何审题,如何寻找试题的关键词,捕捉有效信息。

4、根据目前命题的趋势和课程改革的要求,以后主观性题目还会适当增加,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十八中学九年级历史团队

二O一二年一月

九年级历史上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篇4]

一、试卷分析:

1、立足基础,重视主干的思想不变。

期末考试历史试题遵循九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强调对学科基础知识和主干内容的考查,试题灵活且易于入手。通过选择题型来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题量占48%,覆盖面较全,难度适中,淡化了死记硬背的知识内容,强调知识理解性及运用;大部分题目通过创设的历史情景,考查学生知识理解和知识迁移能力。非选择题为材料分析题和问答题,注重了知识与能力的融会贯通,所选材料通俗易懂,设问明确,有一定难度、梯度,重视学生审题能力考查。有些题图文并茂通俗易懂,有效考查了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材料解析题、综合题主要考查学生历史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历史的空间思维能力、知识迁移能力;设问由浅入深,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水平。

2 、坚持注重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理念不变,有效体现新课改要求的三维一体目标 。历史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3.体现学科性,突出论从史出的学科特点

注重考查学生阅读历史材料,从中获取和运用有效信息;强调历史学科用史实说话,论从史出的原则,是今年历史试题的一个突出特点。如材料题14题第4小题 “请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的认识”等等,材料与问题之间关系紧密,考查了学生阅读

理解材料、对材料进行整理、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和论证问题的能力,这对今后的历史教学起到了很好的导向作用。

4.体现时代性,关注时政热点,突出对现实问题的思考

注重考查学生运用历史的、发展的眼光观察现实社会的能力,发挥以史为鉴的功能,是历史学科的突出特点。关注社会热点,紧密结合现实和当前发生的重大事件,学会以历史的思维来分析这类问题。“史为今用”是近几年历史命题的主线,也是今年中考命题的重要切入点之一。材料题15题是关于始于2015年末的美国次贷危机从而引发的全球经济危机,考查了“历史上的罗斯福新政,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特点,面对当前经济危机为中国的经济建设和发展提出建议,”题目巧妙地将现实热点和学生所学知识相结合,同时将学生置于热点之中,成为现实热点的主人进言献策,让他们具有主人翁精神。这些试题既引导学生学会理性反思,更考查了学生历史知识的迁移能力及对历史发展趋势的理解把握能力,从而使学生认识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此类问题,凸现了历史学科的与时俱进、历史试题的价值判断,引导学生开拓了视野,更教会学生关心国家与民族的命运,培养他们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5.试题设计了开放性问题及参考答案,侧重考查学生的探究性学习的能力

加大开放性试题的考查力度是当前命题的趋势,开放性试题包含内容开放和答案开放,内容的开放是指历史试题的材料来源不能拘泥于教材,“观点在书中,材料在书外”。答案开放是指试题答案不是

唯一的,而是多元的。试题创设了开放性问题,为学生的探究学习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学生根据题目的要求,发表自己对问题的不同看法。新课程要求学生形成丰富的历史想象力和知识迁移能力,逐步了解一定的归纳、分析和判断的逻辑方法,初步形成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得出结论的能力。试题设问的开放性给学生提供了探究问题的空间,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有导向作用。评分标准上明确规定:只要答案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一个问题有多种答案。参考答案的开放性,对今后初中历史探究性学习的开展具有较好的导向功能。 2、失分原因分析:

从试卷的结果来看,学生普遍失分较多的题是第资料分析题。归纳综合学生失分的原因有:

1、 多数学生对历史基础知识还掌握不牢。

2、 缺乏分析、判断、比较、综合的能力。

3、少数学生还存在着重理轻文、重大科轻小科的糊涂思想。

三、今后措施:

1.加强双基教学,突出“三维”目标

基础教育重在“基础”,在课改的探索过程中,要防止出现过分强调能力,忽略基础知识的倾向。历史知识的传授是历史教学活动的基础,历史知识的学习是发展历史学科能力的条件。所以首先应保证学生掌握最为基本的历史知识。课堂复习要突出基础知识的复习。学生对教材的重点知识要掌握和巩固,因为考查的范围基本上就是这方面的内容。今天的考试所反对的是过分强调识记、反对死记硬背;但

绝对不是不要识记,熟悉课本并有一定的记忆是必要的,它既符合历史学科的一般学习要求,也是今天考试所要求的,如果课本不熟悉、没有记熟一般知识,这样根本就来不及完成试卷作答。考试是引导教师教学过程中更多地去关注过程与方法;去注意历史知识所包含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资源的发现与利用,这也是“基础”,三维教学目标不可偏废。

2.培养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历史知识需要记忆,但更需要的是理解和融会贯通。历史教学的关键并不在于让学生记住多少历史知识,更主要的是要通过各种有效的方法和途径,使学生学会学习历史的方法,养成独立思考、正确的历史思维习惯,克服死记硬背的不良学习习惯。在教学中,教师应发挥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用好教材和社会生活素材,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从材料中发掘信息、识别信息、获取信息的能力,让学生养成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习惯,提高分析问题的针对性、准确性和全面性。

3.加强阅读理解的教学和训练,重视对开放性试题指导

加大开放性试题的考查力度是命题的新趋势,开放性试题包含内容开放和答案开放,内容的开放是指历史试题的材料来源不能拘泥于教材,“观点在书中,材料在书外”。答案开放是指试题答案不是唯一的,而是多元的。考试内容和答案的开放,为教学拓展了更大的活动空间,有利于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分析问题的习惯和能力,在训练中要给学生思考问题预留空间,让不同学生都能结合自己的观察、思考、分析多角度地解答问题,但开放答案也不是没有边际的,必须

以《历史课程标准》为依据,观察、思考、理解和分析历史,形成正确的历史观。

针对考试以能力立意为主的试题,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切忌满堂灌,教师要研究教材,研究学生,研究教法,研究学法。要创设问题情景,重视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加强学法指导。引导学生学习不仅应知其然,而且应知其所以然。把历史课“上活”,让历史课堂充满活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自主探究。

【九年级历史上期中考试质量分析】相关文章:

期中考试质量分析05-27

期中考试质量分析03-24

精选期中考试质量分析04-01

学科期中考试质量分析08-03

期中考试质量分析总结05-26

期中考试质量分析数学05-17

小学英语期中考试质量分析05-30

期中考试质量的分析报告(精选20篇)04-15

期中考试质量分析(精选12篇)06-13

语文期中考试质量分析报告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