烘焙学结
一直以来,想更好地探索咖啡的奥妙,梦想着开一个自家烘焙的精品店,于是报名参加了百瑞斯塔咖啡烘焙班,进行了系统地学习。
在经过理论知识的学习后,发现咖啡烘焙的世界好大,每一款精品豆都有属于既定的烘焙程度、烘焙时间、机器火力、失水重量、出豆时间。这些参数都直接影响咖啡味道和品质,出豆时间提前30秒钟可以令咖啡完全改变风味,所以,在学习中老师指导我们将一款豆进行烘焙多次,由浅炒到深炒慢慢试出best point,但是每批咖啡豆特性不同,要寻找best point,少点经验和耐性都不行!一杯咖啡,七成味道取决于品种和烘焙程度,如果烘焙得不好,就算咖啡师技术再好,都没有办法挽回这杯好咖啡。要知道咖啡烘焙到什么程度,除里用观察咖啡豆颜色的转变外,还需要聆听声音的变化。整个烘焙过程里面,由最浅到最深,咖啡豆会发生两次爆烈热,称为一爆和二爆,因为咖啡生豆含有水份,是烘焙过程中将水份形成蒸气和压力,随着温度不断上升,咖啡豆內部压力不断加大,直至咖啡豆的外壁无法承受,蒸气就会冲破外壁,形成一爆,一爆时会听到好明显的声音,如果再加热,咖啡豆剩余的水气会再被-逼出來,形成二爆,但声音没有一爆那么明显。其实去到二爆已经是比较深的烘焙,如果再不停加热,会好容易烧焦咖啡豆。
迈出第一步,尝试着通过学习向梦想前进,在不久的将来,我的自家精品咖啡烘焙馆,一定会实现!
烘焙学结 [篇2]
基础材料和工具我就不写了,高手们写得很多很全面还都配图的。只写个人感受:
1.确实很烧钱,我2个月大概烧进去5000+;
2.材料刚开始尽量买小包装的,免得开封用过一次就像我一样天天惦记怕坏了,舍弃自己真正喜欢的方子而去找能解决这些材料的方子;
3.模具和工具,我主张在确定了自己喜欢烘焙,并且会在一定时间内坚持做下去的情况下,并并且资金允许的情况下,大大方方地买吧!工具模具齐备了,会节省很多时间,操作也快捷顺手,能更多地体会烘焙的乐趣。反正很多东西,今天不买,纠结来纠结去,明天还得去买,至少我是这样的哈哈。
质量:进烤箱的东西,这么高温,质量要有保证,反正我是大部分三能,宁可贵点,要不diy的重要原因“吃着放心”就不复存在咯。
一步到位:很多人都不提倡刚开始就这么玩,但是又不能太过蹑手蹑脚,有时候一步到位反倒是一种节约。我很庆幸自己没买面包机,而选择了更贵些的桌上型搅拌机。之前调查,大家都反应面包机“和面+发酵+烤”这3个功能,只有和面好用,发酵温度不准容易发过,烤更是没人用。所以我一番调查后,终于决定买了桌上型搅拌机,功率大,揉面比面包机快,打蛋白效果也超好,一次我根本没想打发,没加糖和塔塔粉(或者白醋),洗2个勺子的功夫,人家竟然给我把蛋白打到几乎湿性发泡(用时差不多1分钟)。。。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刚说的咯,能解放劳动力,不像手提式的,要一直占用一个大活人,这个它自己干着,我可以收拾收拾台面,洗洗碗啥的。好了,搅拌机就说到这,再说就成做广告了。。。
找方子:
书和网络相结合!
我是这样的过程,先看网上别人的方子跟着做,后来买+下载电子书,就开始跟着书做,现在基本又回归网络了。原因是,书上方子很多,但是并不一定都好吃或者说都适合中国人的口味,像我上次用孟老师的饼干方子,smokedcheese做饼干,烤的时候就熏得我要死要活的,出炉一尝,对于连羊汤都喝不了的我,根本一口咽不下去,太膻了实在!
其实流行的书也就那几本,网上那些高手很多方子也是从那些书里选的,又加上了自己的改进和筛选,还有很详细的注意事项和口感味道说明,反倒更适合我这样的初学者。
选方子:
个人认为,对于初学者,没必要搞什么专攻,饼干、糕、面包,什么都做做,体会体会异同,而且每次都是完全不同类型的东西出炉,很有助于增加兴趣和乐趣。我反正2个月,是没少做,饼干,蛋糕,面包,pizza,焗饭,甜点,冰淇淋,饮料,只要跟西点西餐沾边,只要给我看到方子,我都试过。失败了会沮丧,但是失败就失败咯,分析分析原因,下次类似的避免就好了,但是除非家人强烈要求,否则我不做重复的东西。失败了就无限次重新做直到成功为止,这是大师们的作风,初学没必要跟自己这么较劲,嘿嘿,给自己个偷懒的借口。
如果你跟我一样每次做新东西的时候都会对方子千挑万选,那就需要做好一种心理准备,当你第二次做同类不同口味的东西的时候,卖相大概会比第一次好,因为有经验了,但是口味很可能会没上次那么好!我已经发生很多次这样的事了,scone,软cookie,cheesecake,都是第一次做出来的最好吃。因为在众多不同版本的方子中,第一次肯定选自己看着最靠谱的,最可能好吃的,再做肯定就要变变口味和花样了,就是在第一次挑剩下的方子里再选,很可能就不那么好吃了。
基础知识的学习:
没必要刚开始觉得信心不足努力学习基础知识而迟迟不敢出手,这样就成了我痛恨到现在的中国式英语教学方式了,完全没有实践能力,学厌了却还没体会到自己亲手做的东西出炉时那份喜悦,而且很多理论,没实践过的时候,往往看不懂,也记不住。但是当你想做一样东西的时候,一定要仔细研究各个细节和注意事项,这样做一样学一样,慢慢学,可以保证成功率和持久的兴趣。
不过理论知识还是非常非常重要的,西点这潭水,深得很,尤其是面包,学问太大了。我自己第一次做面包,就是看了别人网上的方子,但是做多了写多了的高手,不会每篇文章都重复说那么多,我就以为没那么麻烦,直接把所有材料(包括黄油)扔一起开始揉,过程我实在不忍心说啦。。。
时时保持谨慎:
很多东西不是做成一次就总会成功。我知道蛋白打发讲究很多,在第一尝试前研究了很多,做的时候也很小心各个注意事项,很快很成功!就觉得这其实是个很简单的工序,网上说得太复杂太吓人了,于是乎就成就了我第二次的痛苦,打了2个小时,才刚刚达到湿性,打蛋器烫了就换手打,交替这么2个小时下来,搞得心情极度糟糕还对那盆鸡肋舍不得放弃。原因就是我第一次的简单成功导致太轻视这个过程了,没注意无油无水,没加任何酸性助发的东西,糖也减了量,结果后来又加了几次醋和糖,勉强做出来的蛋白饼干,甜得根本没法吃。这大概是我这2个月最痛苦的一次记忆了。
要大大地尊重食谱,西点和中餐不一样,所有材料都必须精确定量,可不能像做中餐一样跟着感觉走。这大概也是我喜欢上烘焙的原因吧嘿嘿,我没那么多经验,感觉又老不准,做饭从来就不灵,但是西点嘛,严格遵守方子和各种注意事项,再熟悉了自己烤箱的脾气,基本都会成功(我的评判标准是味道,卖相不算hoho)。不过面包嘛,需要的经验和感觉还是多些,有待继续磨练。
新手需要赞美和肯定:
做的东西多跟朋友家人分享,得到大家的赞美和肯定会大大助长自信心和热情。我就经常让老公来点菜,然后去专门找方子,亲手来满足他的要求,等着他夸好吃,呵呵,也经常把自己觉得成功的作品送给朋友,每次去看爸爸妈妈也总是做一大堆带回去,从来都是他们做东西给我吃,我现在终于也能靠自己的手艺来回报他们了,心里总是美滋滋的。
完美主义要不得:
也是对自己的再一次提醒,毕竟只是个初学者,千万别拿高手们的成品跟自己的比,尤其是卖相,很打击信心的呵呵。我对自己的安慰就是,味道好就可以了,闭着眼吃吧,哈哈!
小tips:
我做东西的时候发现的一些小细节,小得不能再小的,但是有用的,分享下下:
1.要守着烤箱,虽然大家都这么说,但是烤多了却总会忽视这个细节,尤其最后几分钟,勤看看。我一般都是东西送进烤箱,自己就在旁边洗刷刚才用的盆盆罐罐,随时过去烤箱看看,调调温度,关了上火或者下火,再或者烤盘转转方向。也有过几次实在站累了,东西烤着,我沙发上顺着去了,结果烤得满厨房烟的失败经历。
2.加液体要小心。刚开始我都是把所有材料称好放小碗里,然后一样样按顺序加,后来觉得这样需要洗太多的碗,就都直接加到一起,但是液体类一定要注意,直接倒,很难精确控制,你看称上显示数字够了再收手的时候,往往就多了,而且直接加到所有材料的混合盆里,多了都捞不出来啊!所以还是建议,液体类的提前称好了再加。
3.一个很小很小的tip,如果把烤模放在烤盘上,而跟我一样又是凸盘的话,那出炉时要小心点。我就是好几次用夹子端着烤盘往外拿,结果放在上面的蛋糕模或者吐司模忽然滑向烤盘的一角,吓一跳还险些扣地上。而且最近发现,烤盘的一角被吐司模撞掉了一块漆,都有点生锈了。。。
4.一般烤箱都配一烤盘一烤网,但是做过几次往往发现,还要再添一个烤盘才够用,那要2个烤盘,最好是一个平盘一个凸盘,适应各种需要。我就是当初不懂,整了2个凸盘,结果烤虎皮时出来总是很难看,而且凸盘的利用面积比平盘少了一大圈,饼干面包的如果一半在凸边上,另一半悬空,那烤出来就是阴阳脸了。
先想到这么多,就写这么多,随时补充呵呵。最后,今天儿童节,祝大家节日快乐!我去做给老公的儿童节礼物咯,如果不失败的.话,等会来上照片呵呵。
烘焙学结 [篇3]
在重庆百瑞斯塔学院里学习了关于咖啡烘焙师培训的分享课后。如果不是有意识的去了解咖啡的进化史,我自己或许都不会明白,原来速溶咖啡的产生史竟然包裹着复杂的政治内核:战后的美国为了对巴西进行经济制裁,收购了世界上第一大咖啡产区两年的咖啡。而为了倾销产品,他们发明了速溶咖啡,并开始大肆的做广告,让这些低价的速溶咖啡可以迅速的走进普通家庭的视野。现如今,世界上有三分之二的咖啡市场份额仍然属于速溶咖啡。而用于制作速溶咖啡的原材料——罗布斯塔咖啡豆,和娇贵的阿拉比卡咖啡豆相比,有着“接地气”的天然优越性。世界上第二大咖啡产区的越南,生产的是100%的罗布斯塔咖啡豆。真实的情况是,几乎没有人关心什么风味。
在速溶咖啡缔造的世界里,低价-暴利-广告营销是永远的盈利圆形模式,使得整个咖啡产业链的光环逐渐暗淡。没有人在乎这个,大家以为罗布斯塔豆种所带来的天生浓烈、辛辣和刺激的风味,即是咖啡本身的风味。而那些生长在高山上的荫载阿拉比卡咖啡树,需要花两年的时间才能凝聚的绝佳风味,很难到达世界上大部分咖啡饮用者的杯中。在很多从不喝咖啡的人眼里,咖啡是苦的,咖啡是浓烈的,咖啡行业是暴利行业,咖啡师每天的工作就是“调”咖啡,而在一些有喝咖啡习惯的人眼里,咖啡应该是雀巢那样的氤氲香气,也是办公室下午茶时的小资选择,是连锁咖啡馆中的加一个shot五块钱,而咖啡理应具有焦糖玛奇朵香草拿铁和榛子奶油摩卡这样的配置……
我知道,在这样的大环境之下,劝服一个人去喝挂耳咖啡意味着什么——小众、装逼和“反正我喝不出来”。在我决定参加咖啡烘焙师培训课程的时候,认识了一个姑娘,她的名字叫做candy。她在连锁咖啡行业从业多年,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手冲爱好者,她正执迷于一件看上去小众的不能再小众的事情:为挂耳咖啡包这个产品的包装进行创新。而她创新的试验对象,竟然是舍友——一个有着多年北欧留学经验的姑娘(北欧是世界上日均咖啡销售量最大的地方,也是顶级咖啡赛事诸多冠军的诞生地),在她的留学生涯里,她坚持自己是一个“没有咖啡血液”的人,她几乎从不喝咖啡。在candy的试验中,这位“小白鼠”竟然生生的成为了一个挂耳包咖啡的忠实爱好者。
而她所做的全部工作,仅仅是每天下班后,在自己的小屋子里,用买来的各种精品咖啡生豆,先做烘焙,再做各种各样的萃取参数的改变,来寻求一杯挂耳咖啡的最佳口感。而就是这份小小的努力,因此感动了一个从不喝咖啡的人。
在我入行这段时间里,我看到同行的付出,自己也倍感骄傲。我们所做的小小努力,在宏大的历史和现实面前,或许只是一个零头都不算。但是作为咖啡人的我们,在给一杯咖啡从:干香、湿香、风味、后韵、醇厚度、酸度、平衡性和干净度去打分的时候,我们明白我们在给这些分数时的意义所在:精品咖啡需要更多人的支持和懂得。未来之路,因此显得特别有意义。
【烘焙学结】相关文章:
学烘焙作文12-03
学烘焙作文6篇12-03
学烘焙作文(6篇)12-03
对学结06-03
远程学结06-13
对标学结06-03
对excel的学结06-03
蹲点学结06-03
俄语学结06-03